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3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酸乳球菌F44中转录因子RdrA耐酸性能研究
1
作者 任书江 袁琳 +3 位作者 吴昊 原雪峰 杨华 张建斌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29,共10页
提升菌株酸耐受能力在工业生产中有重要经济价值。研究发现,乳酸乳球菌F44中一种功能未知的DeoR/GlpR家族转录因子RdrA与菌株酸耐受能力相关。为研究RdrA对F44菌株耐酸性能的影响,比较rdrA缺陷型、过表达菌株和F44原始菌株的生长曲线、p... 提升菌株酸耐受能力在工业生产中有重要经济价值。研究发现,乳酸乳球菌F44中一种功能未知的DeoR/GlpR家族转录因子RdrA与菌株酸耐受能力相关。为研究RdrA对F44菌株耐酸性能的影响,比较rdrA缺陷型、过表达菌株和F44原始菌株的生长曲线、pH曲线、酸耐受、Nisin耐受和Nisin效价,对RdrA的功能进行表征。此外,对rdrA缺陷突变型菌株和F44原始菌株进行转录组学测序,进一步研究RdrA影响F44菌株酸耐受的靶标基因和代谢通路。转录组测序和qPCR结果表明,RdrA主要通过抑制细胞被膜的流动性和韧性,降低胞内蛋氨酸水平,以及抑制DNA分子修复和蛋白修饰过程,降低F44酸耐受能力。研究首次揭示未知功能的转录因子RdrA,为提高乳酸乳球菌耐酸性能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分子靶点,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乳球菌 转录因子 转录组学 酸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次生壁发育调控转录因子基因ClNAC40的生物学功能
2
作者 刘明彤 庄和必 +5 位作者 王紫彤 石帅宾 刘晓娟 林二培 胡现铬 黄华宏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41,共11页
【目的】在挖掘杉木次生壁发育相关NAC调控因子基础上,分析其生物信息学特征、表达模式,以及在拟南芥中过表达的作用,以期为杉木次生壁发育分子机制解析和分子辅助育种提供重要参考价值。【方法】基于杉木不同器官和组织的转录组测序数... 【目的】在挖掘杉木次生壁发育相关NAC调控因子基础上,分析其生物信息学特征、表达模式,以及在拟南芥中过表达的作用,以期为杉木次生壁发育分子机制解析和分子辅助育种提供重要参考价值。【方法】基于杉木不同器官和组织的转录组测序数据,通过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筛选与木质化相关的NAC基因,克隆其全长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qPCR)分析其在不同组织和应压木形成中的表达模式;构建NAC基因过表达重组载体,利用花序侵染法获得转基因拟南芥,并进行转基因植株花序茎横切面染色观察和木质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结果】分离得到1个杉木NAC基因(ClNAC40),其cDNA序列长度为1556 bp,开放阅读框(ORF)为1344 bp,编码447个氨基酸。获得ClNAC40基因组序列共3430 bp,由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组成。进化树分析发现ClNAC40与已报道的次生发育相关NAC转录因子聚为一类。ClNAC40基因在木质部(XY)优势表达,而在根(RT)、雌球花(FC)、雄球花(MC)和皮层(BK)中的表达量相对较低;同时,在茎中表达呈现随木质化程度升高而递增趋势,在木质化茎(S3)中的表达量是未木质化茎(S1)的3.2倍。在应压木诱导形成过程中,ClNAC40在应压木中的表达量呈上升趋势,斜放处理30天和60天时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直立木(对照)。在拟南芥中过表达Cl NAC40导致花序茎的高度和直径均明显增加;花序茎横切面经间苯三酚染色,显色较野生型深且染色区域占比更大,表明木质素沉积更多。RT-qPCR分析结果表明,ClNAC40过表达显著提高了拟南芥木质素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的表达。【结论】杉木ClNAC40基因通过激活木质素生物合成相关酶基因表达,参与调控次生壁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NAC转录因子 基因功能 次生壁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E26转录因子变异体4抑制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3
作者 徐和希 宋红旗 +2 位作者 刘佃温 刘世举 杨会举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2期38-41,47,共5页
目的探讨E26转录因子变异体4(ETV4)通过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机制。方法通过用户友好的交互式癌症转录组数据分析资源(UALCAN)数据库分析ETV4在结肠正常组织和癌组织中的表达;采用逆转录定量聚合酶... 目的探讨E26转录因子变异体4(ETV4)通过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机制。方法通过用户友好的交互式癌症转录组数据分析资源(UALCAN)数据库分析ETV4在结肠正常组织和癌组织中的表达;采用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TV4在正常肠上皮细胞和结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沉默SW480细胞的ETV4后,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TV4的表达以评估转染效率;采用菌落形成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沉默ETV4后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沉默ETV4后对NF-κB通路中的蛋白65(p65)和磷酸化蛋白65(p-p65)的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UALCAN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ETV4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ETV4在结肠癌细胞系SW480、Lovo、Caco-2和SW620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肠上皮细胞HIEC-6,其中SW480细胞中ETV4的表达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菌落形成实验和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沉默ETV4后显著抑制了结肠癌细胞SW480的增殖和迁移能力(P<0.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沉默ETV4显著抑制细胞中p-p65蛋白的表达(P<0.001)。结论沉默ETV4可能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而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26转录因子变异体4 因子-ΚB 结肠癌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调控音猬因子信号途径对脑出血引发神经损伤的影响
4
作者 刘蔚然 王辉 +3 位作者 董晓柳 张秀清 宋丽华 高铭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5年第1期8-14,共7页
目的探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调控音猬因子(Shh)信号途径对脑出血(ICH)引起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大鼠神经元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和ICH模型组,通过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检测两组细胞中STAT3和Shh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 目的探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调控音猬因子(Shh)信号途径对脑出血(ICH)引起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大鼠神经元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和ICH模型组,通过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检测两组细胞中STAT3和Shh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MTT分析两组细胞的增殖曲线,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CH模型组、ICH+PBS组与ICH+Stattic组,通过HE染色评估各组小鼠脑损伤情况。使用干扰RNA技术敲降ICH模型组PC12细胞,分组为对照组、ICH模型组、ICH+shRNA阴性对照组、ICH+sh-STAT3组,并为证实STAT3对Shh的调控作用,同时敲降STAT3和Shh,设置ICH+sh-STAT3+sh-Shh组。此外,通过转染过表达载体增加ICH模型组PC12细胞中Shh的表达,分组为对照组、ICH模型组、ICH+空白载体对照组、ICH+Shh过表达组。采用MT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以上各组增殖曲线和凋亡变化。结果在ICH模型组PC12细胞和ICH模型组小鼠脑组织中STAT3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增加(P<0.05),而Shh表达减少(P<0.05)。敲降STAT3减轻了ICH小鼠的脑损伤。敲降STAT3后,ICH模型中Shh信号相关蛋白(Shh,SMO和Gli-1)表达增加(P<0.05),ICH模型组PC12细胞的增殖增加(P<0.05),细胞凋亡率减少(P<0.05)。过表达Shh后促进ICH模型中PC12细胞的增殖(P<0.05),并且减少了细胞凋亡(P<0.05)。结论STAT3调控Shh信号途径影响ICH细胞模型中PC12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Shh信号途径 神经损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转录因子TaMYB60-4A生物信息学及功能分析
5
作者 赵丹 马慧聪 +2 位作者 高小宽 张文香 高如杰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3期12-16,共5页
小麦作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通过研究小麦TaMYB60-4A基因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探究,对于深入了解小麦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响应的调控机制,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有参考意义。TaMYB60-4A编码区长度为... 小麦作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通过研究小麦TaMYB60-4A基因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探究,对于深入了解小麦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响应的调控机制,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有参考意义。TaMYB60-4A编码区长度为918 bp,编码305个氨基酸。TaMYB60-4A的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含有分生组织表达元件,光响应元件,与脱落酸、茉莉酸甲酯、赤霉素、生长素等激素相关的应答元件等。TaMYB60-4A为酸性氨基酸,亚细胞定位于细胞核上,属于亲水性蛋白。通过进化树分析表明,TaMYB60与黑小麦的亲缘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 TaMYB60-4A 基因序列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通过JAK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信号通路抑制慢性心衰大鼠心肌自噬的机制研究
6
作者 韩萌 李玉洁 +3 位作者 杨国宁 胡辉 林正捷 陈原林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通过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信号通路抑制慢性心力心衰(CHF)大鼠心肌自噬的机制研究。方法:选取6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人参皂苷Rb1低、中、高剂量组,建立大鼠CHF模型,排除死亡...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通过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信号通路抑制慢性心力心衰(CHF)大鼠心肌自噬的机制研究。方法:选取6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人参皂苷Rb1低、中、高剂量组,建立大鼠CHF模型,排除死亡大鼠后,每组12只。对照组、模型组以10 ml/kg蒸馏水灌胃,其余三组分别以30、50、70 mg/kg人参皂苷Rb1灌胃,1次/d,连续给药8周。以超声仪器测各组大鼠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以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TUNEL法分别测各组大鼠观察心肌组织结构及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中JAK/STAT通路及自噬效应蛋白(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LC3-Ⅱ)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心功能、血流动力学下降,人参皂苷Rb1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心功能、血流动力学提升(均P<0.05)。模型组心肌组织结构不完整,细胞肿胀变形,界限模糊,间隙增大,可见脱落的细胞核,并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人参皂苷Rb1低、中、高剂量组心肌结构、细胞界限和大小及排列形态逐渐改善,好于模型组。对照组、模型组、人参皂苷Rb1低、中、高剂量组凋亡率依次为(3.12±1.01)%、(34.04±8.76)%、(28.06±7.24)%、(18.05±5.13)%、(15.17±4.52)%(均P<0.05)。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心肌组织JAK1、STAT3、Beclin1、LC3-Ⅱ蛋白表达升高,人参皂苷Rb1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心肌组织JAK1、STAT3、Beclin1、LC3-Ⅱ蛋白表达依次降低(均P<0.05)。结论:人参皂苷Rb1可保护CHF大鼠心功能,调节心肌细胞自噬,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人参皂苷RB1 JAK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信号通路 心肌细胞 心功能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钙调蛋白结合转录激活因子(CAMTA)家族基因鉴定与表达分析
7
作者 刘金仙 王丽娟 +2 位作者 刘杰 傅仙玉 武广珩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82,共12页
为了解茶树钙调蛋白结合转录激活因子(calmodulin-binding transcription activator,CAMTA)家族成员的功能,探究其表达特性,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茶树全基因组中鉴定CsCAMTAs基因,并对其理化性质、基因结构、结构域、保守基序、系统进... 为了解茶树钙调蛋白结合转录激活因子(calmodulin-binding transcription activator,CAMTA)家族成员的功能,探究其表达特性,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茶树全基因组中鉴定CsCAMTAs基因,并对其理化性质、基因结构、结构域、保守基序、系统进化、顺式作用元件进行分析,利用qRT-PCR技术分析CsCAMTAs在不同组织、不同激素处理和病菌胁迫下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茶树全基因组中共鉴定出10个CsCAMTAs成员,共包含10个motifs,分布在6条染色体,均定位于细胞核。不同CsCAMTAs基因差异较大,氨基酸数目为124~1 419个,编码蛋白等电点为4.976~9.820,除1个为弱疏水蛋白外,其他均为亲水蛋白。系统进化分析将茶树10个CsCAMTAs基因划分为4个类群,有4个同源基因对,同源基因对在基因结构、保守结构域、保守基序数量和相对位置等方面具有较高相似性。CsCAMTAs启动子区含有34个与光响应、激素诱导以及生物胁迫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表达分析结果显示,CsCAMTAs在不同组织的表达有明显差异,其中CsCAMTA1、3、4、7、8、10在老叶中的表达水平较高;除CsCAMTA5不受茉莉酸甲酯诱导外,其他CsCAMTAs基因均受茉莉酸甲酯、脱落酸、水杨酸及茶轮斑病菌诱导表达,由此说明CsCAMTAs不仅调控茶树生长发育,还参与茶树对病菌和激素的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钙调蛋白结合转录激活因子(CAMTA)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转录因子OsERF104的克隆和功能研究
8
作者 潘炬忠 韦萍 +4 位作者 朱德平 邵胜雪 陈珊珊 韦雅倩 高维维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00-913,共14页
乙烯响应因子(ERF)是植物中AP2/ERF转录因子超家族中的成员之一,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响应逆境胁迫和调节激素信号转导等生物学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探究水稻ERF家族基因功能将为水稻育种提供重要的基因资源。本研究克隆了OsERF104(LOC_... 乙烯响应因子(ERF)是植物中AP2/ERF转录因子超家族中的成员之一,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响应逆境胁迫和调节激素信号转导等生物学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探究水稻ERF家族基因功能将为水稻育种提供重要的基因资源。本研究克隆了OsERF104(LOC_Os08g36920)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基因编码序列全长849bp,编码283个氨基酸。OsERF104蛋白含有AP2/ERF转录因子家族特有的AP2保守结构域,与拟南芥中调控盐胁迫耐受性的AtERF96的蛋白序列相似性最高。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OsERF104定位于细胞核,表明OsERF104是典型的核转录因子。OsERF104基因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启动子含有与激素响应、逆境胁迫及光响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为了探究OsERF104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分析OsERF104的表达模式,发现OsERF104在水稻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在叶鞘中的表达量最高,且该基因的表达受ABA和GA抑制,受JA、PEG和NaCl诱导。转录活性分析显示该基因全长和C端具有转录自激活活性,N端和AP2结构域不具有转录自激活活性。通过遗传转化获得OsERF104过表达和敲除的突变体转基因水稻。表型分析显示,与野生型ZH11相比,OsERF104过表达植株对ABA的敏感性及苗期的耐盐性显著增加,oserf104突变体则相反。由此推测,OsERF104正调控水稻对盐胁迫的耐受性。本研究为进一步解析OsERF104的生物学功能及分子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OsERF104 转录因子 盐胁迫 表达分析 亚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化联合生物信息学分析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9
作者 于淼 杨良权 姜茜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2期205-211,共7页
目的:探究乳腺癌(BC)中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TAT1)的表达情况,并评估其在BC诊断和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分别利用免疫组化和TCGA-BC数据研究STAT1在BC组织中的表达,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TAT1在BC中的诊断价值,通过Ka... 目的:探究乳腺癌(BC)中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TAT1)的表达情况,并评估其在BC诊断和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分别利用免疫组化和TCGA-BC数据研究STAT1在BC组织中的表达,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TAT1在BC中的诊断价值,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研究STAT1的表达与B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在肾上腺皮质癌(ACC)、膀胱尿路上皮癌(BLCA)、BC等33种癌症类型中,STAT1在大多数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呈现上调状态。针对BC进一步分析,从TCGA数据集中获取1113例BC患者样本和113例正常样本进行非配对分析,结果显示,BC组织中STAT1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进行配对分析时,对比TCGA数据库中配对的BC与癌旁正常组织,同样显示BC组织中STAT1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随着肿瘤T分期和N分期的增加,STAT1的表达量逐渐增加。ROC曲线分析显示,STAT1在BC诊断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68(基于TCGA数据库mRNA表达)和0.970(基于免疫组化检测蛋白表达),具有较高可靠性。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STAT1高表达与BC患者不良预后相关(mRNA高表达时,P=0.011;蛋白高表达时,P=0.036)。亚组分析表明,高STAT1表达显著影响N0/N1(P=0.005)和T1/T2(P=0.019)分期BC患者的总生存期。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C组织中STAT1阳性表达45例,阴性表达41例,邻近非肿瘤组织中STAT1阳性表达31例,阴性表达55例(χ^(2)=4.621,P<0.001),进一步验证了STAT1在BC细胞中的促癌作用。临床病理特征分析显示,高STAT1组患者表现出更高的T分期(P=0.033)、N分期(P=0.034)和ER阳性特征(P=0.02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TAT1高表达是BC患者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P<0.05)。结论:STAT1在BC中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并且具有作为BC的潜在诊断和预后标志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 表达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4、转录因子叉头框蛋白O1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肝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姚昆 谢宝辉 《临床内科杂志》 2025年第2期152-15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4(SIRT4)、转录因子叉头框蛋白O1(FOXO1)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并发肝损伤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SAP患者111例,根据是否并发肝损伤将其分为发生组(36例)和未发生组... 目的探讨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4(SIRT4)、转录因子叉头框蛋白O1(FOXO1)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并发肝损伤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SAP患者111例,根据是否并发肝损伤将其分为发生组(36例)和未发生组(7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SAP患者并发肝损伤的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血清SIRT4、FOXO1水平与SAP患者并发肝损伤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SIRT4、FOXO1水平对SAP患者并发肝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发生组Ca^(2+)及血清SIRT4、FOXO1水平低于未发生组,尿素氮、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C反应蛋白(CRP)、IL-6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尿素氮、NLR、PLR、CRP、IL-6水平均是影响SAP患者并发肝损伤的危险因素,Ca^(2+)、SIRT4、FOXO1水平均是其保护因素(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IRT4水平与SAP患者并发肝损伤均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IRT4、FOXO1水平联合预测SAP患者并发肝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及敏感度均高于上述指标单独预测(P<0.001)。结论血清SIRT4、FOXO1在SAP并发肝损伤患者中表达异常,其与SAP患者并发肝损伤关系密切,二者联合检测对SAP患者并发肝损伤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肝损伤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4 转录因子叉头框蛋白O1
原文传递
微小RNA-19b-3p靶向调控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信号通路对膜性肾病小鼠辅助性T17/调节性T免疫平衡的影响
11
作者 宋晓薇 全正莉 +1 位作者 臧华龙 郭成坤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5年第4期327-336,共10页
目的探究微小RNA-19b-3p(microRNA-19b-3p,miR-19b-3p)靶向调控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1,STAT1)信号通路对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小鼠辅助性T(helper T,Th)17/调节... 目的探究微小RNA-19b-3p(microRNA-19b-3p,miR-19b-3p)靶向调控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1,STAT1)信号通路对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小鼠辅助性T(helper T,Th)17/调节性T(regulatory T,Treg)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将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MN组、MN+激动剂(agonist,agomir)-阴性对照(negative control,NC)组、MN+miR-19b-3p agomir组,每组10只,采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诱导MN模型。检测各组小鼠24 h尿蛋白定量(24 hour urinary protein,24 hUTP)、血清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肾组织miR-19b-3p、STAT1 mRNA表达,HE、Masson、PAS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改变;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沉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IL-22、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Treg细胞比例;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TAT1、IL-17、叉头框转录因子P3(forkhead 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P3,Foxp3)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检测miR-19b-3p与STAT1的靶向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N组、MN+agomir-NC组小鼠肾小球损伤严重,间质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基底膜厚度增加,IgG在肾小球毛细血管襻颗粒状沉积,24 hUTP[(103.62±12.47)μg、(108.93±14.15)μg比(11.26±2.14)μg]、Scr[(68.42±7.01)μmol/L、(69.57±7.13)μmol/L比(37.82±3.96)μmol/L]、BUN[(13.59±1.46)mmol/L、(13.83±1.39)mmol/L比(6.15±0.74)mmol/L]、IL-17[(126.43±13.95)ng/L、(118.57±13.83)ng/L比(54.72±5.83)ng/L]、IL-22[(288.63±29.71)ng/L、(293.47±30.62)ng/L比(136.82±15.07)ng/L]、Th17细胞比例[(3.39±0.42)%、(3.41±0.38)%比(1.02±0.11)%]、Th17/Treg比值[(2.46±0.27)、(2.44±0.29)比(0.24±0.03)]、IL-17蛋白[(0.95±0.10)、(0.97±0.11)比(0.30±0.04)]、STAT1蛋白[(1.28±0.14)、(1.25±0.12)比(0.41±0.05)]及mRNA[(1.72±0.19)、(1.75±0.18)比(1.01±0.11)]水平明显上升(P<0.05);TP[(46.28±4.93)g/L、(45.72±4.76)g/L比(57.24±5.83)g/L]、Alb[(28.36±2.91)g/L、(27.55±2.83)g/L比(35.94±3.85)g/L]、miR-19b-3p[(0.38±0.06)、(0.35±0.05)比(1.00±0.10)]、IL-10[(71.92±7.36)ng/L、(75.83±7.79)ng/L比(182.05±19.36)ng/L]、TGF-β[(115.92±13.62)ng/L、(107.84±12.68)ng/L比(235.17±26.39)ng/L]、Treg细胞比例[(1.38±0.17)%、(1.40±0.16)%比(4.21±0.48)%]、Foxp3蛋白[(0.42±0.05)、(0.41±0.06)比(0.86±0.09)]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MN组、MN+agomir-NC组相比,MN+miR-19b-3p agomir组小鼠肾组织损伤明显减轻,间质胶原纤维沉积和基底膜厚度减少,IgG沉积减少,24 hUTP[(51.64±6.83)μg比(103.62±12.47)μg、(108.93±14.15)μg]、Scr[(42.04±4.83)μmol/L比(68.42±7.01)μmol/L、(69.57±7.13)μmol/L]、BUN[(6.15±0.74)mmol/L比(13.59±1.46)mmol/L、(13.83±1.39)mmol/L]、IL-17[(68.51±7.26)ng/L比(126.43±13.95)ng/L、(118.57±13.83)ng/L]、IL-22[(151.86±17.42)ng/L比(288.63±29.71)ng/L、(293.47±30.62)ng/L]、Th17细胞比例[(1.81±0.21)%比(3.39±0.42)%、(3.41±0.38)%]、Th17/Treg比值[(0.56±0.07)比(2.46±0.27)、(2.44±0.29)]、IL-17蛋白[(0.46±0.06)比(0.95±0.10)、(0.97±0.11)]、STAT1蛋白[(0.57±0.06)比(1.28±0.14)、(1.25±0.12)]及mRNA[(1.23±0.14)比(1.72±0.19)、(1.75±0.18)]水平明显下降(P<0.05);TP[(55.94±5.73)g/L比(46.28±4.93)g/L、(45.72±4.76)g/L]、Alb[(34.06±3.72)g/L比(28.36±2.91)g/L、(27.55±2.83)g/L]、miR-19b-3p[(0.83±0.09)比(0.38±0.06)、(0.35±0.05)]、IL-10[(164.82±17.39)ng/L比(71.92±7.36)ng/L、(75.83±7.79)ng/L]、TGF-β[(213.82±22.71)ng/L比(115.92±13.62)ng/L、(107.84±12.68)ng/L]、Treg细胞比例[(3.26±0.37)%比(1.38±0.17)%、(1.40±0.16)%]、Foxp3蛋白[(0.71±0.08)比(0.42±0.05)、(0.41±0.06)]表达明显上升(P<0.05)。结论MiR-19b-3p可能通过靶向调控STAT1,恢复MN小鼠Th17/Treg免疫平衡,改善MN小鼠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微小RNA-19b-3p 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 免疫平衡
原文传递
WRKY转录因子在水稻抗逆基因工程中的应用进展
12
作者 段俊枝 燕照玲 +5 位作者 齐红志 张会芳 陈海燕 杨翠苹 王楠 卓文飞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7,73,共8页
水稻在其生长过程中经常面临各种非生物胁迫(包括干旱、高盐度、低温及高温等)和生物胁迫(如病虫害),严重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WRKY转录因子家族作为植物界中最为庞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应对非生物胁迫和生物胁迫... 水稻在其生长过程中经常面临各种非生物胁迫(包括干旱、高盐度、低温及高温等)和生物胁迫(如病虫害),严重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WRKY转录因子家族作为植物界中最为庞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应对非生物胁迫和生物胁迫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综述了WRKY转录因子的结构特点及其在水稻抗非生物胁迫(干旱、高盐、低温、高温等)、生物胁迫(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稻飞虱等)基因工程中的应用进展,旨在为WRKY转录因子在水稻及其他作物抗逆性遗传改良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WRKY转录因子 干旱 高盐度 温度胁迫 稻瘟病 白叶枯病 纹枯病 稻飞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和AlphaFold快速鉴定水稻特异性响应稻瘟病菌侵染的转录因子和靶标
13
作者 凤舞剑 张莹 +1 位作者 韩波 强承魁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30,共8页
转录因子是调控植物免疫响应的关键因子之一。为鉴定水稻早期响应稻瘟病菌侵染的关键转录因子及相互作用的靶基因,探究早期病原菌诱导型转录因子的调控功能,为水稻的免疫机制研究和抗病种质创制提供理论依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水稻... 转录因子是调控植物免疫响应的关键因子之一。为鉴定水稻早期响应稻瘟病菌侵染的关键转录因子及相互作用的靶基因,探究早期病原菌诱导型转录因子的调控功能,为水稻的免疫机制研究和抗病种质创制提供理论依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水稻基因组中的转录因子进行鉴定,通过水稻-稻瘟病菌互作转录组和Mfuzz表达模式特征分析,筛选受稻瘟病菌诱导的转录因子和参与调控的功能。利用AlphaFold3对关键的转录因子和靶基因构建蛋白-DNA相互作用的复合体模型,并对转录因子潜在的结合靶标进行筛选。结果在水稻中总共鉴定到1948个转录因子,约89类转录因子。其中1、3、2、6号染色体的转录因子数目较多,分别为279、250、235、176个。共鉴定到673个转录因子受稻瘟病菌侵染水稻诱导,其中主要包含11%的WRKY、11%的MYB和11%的C2H2转录因子。这些转录因子主要调控植物信号转导、植物-病原菌的相互作用和MAPK信号、响应乙烯、响应水杨酸、响应茉莉酸、天然免疫和对细菌的防御响应等功能;鉴定到集合1和集合6中的转录因子受病原菌特异性诱导后表达量持续增加;利用AlphaFold3发现Os5t0343400编码的WRKY转录因子与SIB1基因启动子存在互作。结果表明,水稻在响应稻瘟病菌早期侵染中,约172个转录因子通过调控激素和免疫防御等途径响应稻瘟病菌的侵染,并预测到1个响应病原菌的转录因子及作用靶标在水稻免疫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 稻瘟病菌 水稻 AlphaFold3 作用靶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耐盐相关NAC转录因子的生物信息与表达分析
14
作者 王伟伟 罗政辉 +6 位作者 邹景伟 张玉杰 钮力亚 王志 王奉芝 赵振杰 于亮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7-299,共13页
NAC转录因子对植物抗逆境胁迫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解小麦耐盐相关NAC转录因子的生物学信息,对耐盐品种沧麦6005和盐敏感品种科农9204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耐盐相关NAC转录因子,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供试材料进行盐胁迫处理,提取根... NAC转录因子对植物抗逆境胁迫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解小麦耐盐相关NAC转录因子的生物学信息,对耐盐品种沧麦6005和盐敏感品种科农9204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耐盐相关NAC转录因子,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供试材料进行盐胁迫处理,提取根部分生组织RNA,反转录为cDNA,对重点候选基因进行qRT-PCR分析。结果表明,共筛选出28个耐盐相关NAC转录因子,其中10个的等电点呈碱性,其余等电点呈酸性,且均为亲水性蛋白;亚细胞定位主要定位在细胞核;蛋白质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为主。经共线性分析,小麦和水稻的NAC转录因子含有多对共线性关系,表明小麦与水稻亲缘关系较近。NAC转录因子启动子区域含有多种与激素响应和逆境胁迫诱导相关顺式作用元件,其中TaNAC24含有顺式调控元件结合位点最多,共有51个。盐胁迫处理后,9个重要基因中,4个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5个基因表达量显著下调,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这些基因可能介导了小麦的抗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盐胁迫 NAC 转录因子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热激转录因子研究进展与展望
15
作者 郭秀林 戚润思 +6 位作者 孟祥照 张华宁 马贞玉 段硕楠 李国良 刘子会 尚忠林 《华北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作为植物抵御多种逆境胁迫的重要调节因子,植物热激转录因子(Hsf)家族基因数目多,结构、特性和功能复杂多样。植物Hsf不仅通过直接转录调控热激蛋白和相关基因的表达,参与对多种逆境胁迫的响应和适应过程,还介导植物诸多生命活动过程。... 作为植物抵御多种逆境胁迫的重要调节因子,植物热激转录因子(Hsf)家族基因数目多,结构、特性和功能复杂多样。植物Hsf不仅通过直接转录调控热激蛋白和相关基因的表达,参与对多种逆境胁迫的响应和适应过程,还介导植物诸多生命活动过程。自20世纪80年代酵母Hsf被首先克隆以来,多个物种的Hsf家族被识别和研究,模式植物番茄和拟南芥Hsf研究比较早且相对深入,研究主要集中在HsfA族,B族研究较少,C族报道更少。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高温事件频发,已严重威胁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深入研究作物耐热性机制从而挖掘功能基因、通过生物技术方法改良作物的耐热性,是抵抗高温逆境的关键。大田作物中Hsf家族数目大小不等,基因组复杂,研究起步晚。为此,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室从2009年开始对作物Hsf家族基因进行研究,依据最新的基因组信息,确定了家族基因数目及核酸和蛋白质结构特性、明确了家族基因的时空表达特性及其对多种非生物逆境的响应规律。克隆获得多个基因并借助遗传转化和基因编辑技术创制转基因材料和突变体,对其耐热性以及抗逆性调控功能多层面进行了鉴定,并对下游调控机制进行了深入解析。研究不仅丰富了大田作物耐热性调控理论基础,也为作物耐热性研究和生物育种提供优异新种质。目前,关于Hsf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功能鉴定和对下游基因的转录调控方面,其上游哪些组分通过何种方式介导Hsf参与耐热性调控方面的研究还缺乏证据,机制尚不清楚。基于本研究室多年来对小麦、玉米Hsf家族的研究结果,结合他人的相关研究报道,详述了近年来植物Hsf在抗逆性响应和适应过程中调控功能、机制及其主要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阐明Hsf家族的作用及其调控网络提供理论依据,为耐热生物育种挖掘强效的基因资源和备选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热激转录因子 非生物胁迫 功能与机制 调控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acj6在昆虫嗅觉中的功能研究进展
16
作者 谢桂英 张继康 +2 位作者 陈淑婷 陈文波 赵新成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综述了acj6的发现及突变造成的嗅觉异常行为,介绍了acj6的结构及表达模式,阐述了acj6在昆虫嗅觉中的功能,包括调控Or表达、塑造嗅觉神经元的形态和靶向、维持神经递质乙酰胆碱水平和调控嗅小球形成,指出今后应注重研究acj6对昆虫嗅觉的... 综述了acj6的发现及突变造成的嗅觉异常行为,介绍了acj6的结构及表达模式,阐述了acj6在昆虫嗅觉中的功能,包括调控Or表达、塑造嗅觉神经元的形态和靶向、维持神经递质乙酰胆碱水平和调控嗅小球形成,指出今后应注重研究acj6对昆虫嗅觉的调控机制、与其他转录因子的互作关系,以期为阐明昆虫的嗅觉调控机制并制定基于嗅觉的害虫防治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j6 转录因子 嗅觉 嗅觉受体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调节沉默信息调控基因1/叉头转录因子1信号通路对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软骨细胞损伤的影响实验研究
17
作者 王海龙 夏丰娜 +3 位作者 高学锋 王朝阳 唐楠 马洲佩 《陕西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314-318,332,共6页
目的:探究罗哌卡因(ROP)对白细胞介素(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原代大鼠软骨细胞分为对照(NC)组、模型组、罗哌卡因低剂量(ROP-L)组、罗哌卡因高剂量(ROP-H)组和ROP-H+EX-527组。除NC组外,其余各组均加入I... 目的:探究罗哌卡因(ROP)对白细胞介素(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原代大鼠软骨细胞分为对照(NC)组、模型组、罗哌卡因低剂量(ROP-L)组、罗哌卡因高剂量(ROP-H)组和ROP-H+EX-527组。除NC组外,其余各组均加入IL-1β(10 ng/ml)处理,以构建OA软骨细胞损伤模型。24 h后,ROP-L组和ROP-H组分别加入25、100 mg/L ROP,ROP-H+EX-527组加入100 mg/L ROP和10μmol/L沉默信息调控基因1(SIRT1)抑制剂EX-527培养。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软骨细胞中SIRT1、叉头转录因子1(FOXO1)mRNA水平;CCK-8法检测各组软骨细胞增殖情况;TUNEL法检测各组软骨细胞凋亡情况;ELISA检测软骨细胞中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软骨细胞SIRT1/FOXO1信号通路及基质降解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NC组比较,模型组软骨细胞增殖率、SIRT1 mRNA及蛋白水平、FOXO1 mRNA及p-FOXO1/FOXO1水平、Ⅱ型胶原α1(COL2A1)、软骨蛋白聚糖(ACA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细胞凋亡率、IL-8、TNF-α、IL-6、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ROP-L和ROP-H组软骨细胞增殖率、SIRT1 mRNA及蛋白水平、FOXO1 mRNA及p-FOXO1/FOXO1水平、COL2A1、ACA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细胞凋亡率、IL-8、TNF-α、IL-6水平及MMP-13蛋白表达降低,且作用随着ROP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均P<0.05)。EX-527逆转了ROP对OA软骨细胞的作用。结论:ROP通过激活SIRT1/FOXO1信号通路,增加软骨细胞增殖率,减少细胞凋亡,缓解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损伤 罗哌卡因 沉默信息调控基因1 叉头转录因子1 白细胞介素-1Β 细胞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单体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炎症: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的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振华 李彦杰 +3 位作者 秦合伟 刘昊源 朱博超 王煜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0-598,共9页
背景:基于核转录因子κB通路探究神经炎症的靶向治疗越来越值得探究,中药靶点多、范围广、机制丰富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在治疗各类疾病时都具有十分巨大的潜力。目的:基于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对近年研究中出现的山奈酚、红花黄、汉黄... 背景:基于核转录因子κB通路探究神经炎症的靶向治疗越来越值得探究,中药靶点多、范围广、机制丰富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在治疗各类疾病时都具有十分巨大的潜力。目的:基于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对近年研究中出现的山奈酚、红花黄、汉黄芩苷及雷公藤甲素等中药单体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炎症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的阐述与归纳。方法:以“脊髓损伤,炎症,抗炎,中药单体,单体化合物,NF-κB信号通路,黄酮,糖苷,酚类,酯类,生物碱”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进行检索;以“Spinal cord injury,inflammation,anti-inflammatory,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onomer,monomeric compound,NF-κB signaling pathway,flavonoids,glycosides,phenols,esters,alkaloids”为检索词在PubMed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最终共纳入67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复杂多样,能够调控中性粒细胞、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等,介导损伤后炎症的发生与发展;②中药单体如汉黄芩苷对核转录因子κB抑制蛋白的降解、红花黄素对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磷酸化过程的抑制、山奈酚对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p65核易位的抑制等作用可以降低炎症反应对机体造成的影响,从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③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在损伤早期能够促进炎症反应和免疫细胞迁移活化,在损伤中后期能够促进损伤部位的修复和纤维化的发生等,适当的激活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具有促进炎症因子的释放、提高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及促进免疫细胞的活化等能力,但过度激活的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则容易导致慢性炎症的发生和持续、细胞凋亡受到抑制等;④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如何准确调控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的活化水平、如何实现对神经系统炎症和损伤的精准干预展开,也可围绕中药单体的制备及中药单体对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展开,以期为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和功能恢复提供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ΚB 信号通路 脊髓损伤 中药单体 继发性损伤 神经炎症 小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糖苷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微小RNA-1-3p、转录激活因子4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认知功能损伤的关系
19
作者 许文娟 王会敏 +3 位作者 彭娟娥 黄倩 陈莉 蔡烈松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5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微小RNA-1-3p(miR-1-3p)、转录激活因子4(ATF4)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认知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CHF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损伤组(n=75)...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微小RNA-1-3p(miR-1-3p)、转录激活因子4(ATF4)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认知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CHF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损伤组(n=75)和认知功能正常组(n=75)。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2组血清miR-1-3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组血清ATF4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老年CHF伴认知功能损伤患者血清miR-1-3p与ATF4水平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老年CHF患者发生认知功能损伤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miR-1-3p、ATF4水平对CHF患者发生认知功能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认知功能损伤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MoCA评分、血清miR-1-3p水平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血清ATF4水平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CHF伴认知功能损伤患者血清miR-1-3p水平与血清ATF4水平呈负相关(r=-0.523,P<0.001)。miR-1-3p、ATF4是老年CHF患者发生认知功能损伤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miR-1-3p、ATF4联合预测老年CHF患者发生认知功能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血清miR-1-3p、ATF4单独预测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结论血清miR-1-3p表达水平与老年CHF患者认知功能呈正相关,血清ATF4表达与老年CHF患者认知功能呈负相关。血清miR-1-3p、ATF4可能是评估老年CHF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慢性心力衰竭 微小RNA-1-3p 转录激活因子4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橙转录因子CsGRF04转录激活活性分析
20
作者 杨晓悦 王敏 戴文珊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79-83,共5页
生长调节因子(Growth-regulating factor,GRF)是一类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激素信号转导、逆境胁迫响应等多个生物学进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前期研究在对甜橙GRF家族进行全基因组挖掘与逆境胁迫下表达模式分析的基础上,筛... 生长调节因子(Growth-regulating factor,GRF)是一类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激素信号转导、逆境胁迫响应等多个生物学进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前期研究在对甜橙GRF家族进行全基因组挖掘与逆境胁迫下表达模式分析的基础上,筛选出一个在多重激素和非生物胁迫处理下均显著诱导上调的关键基因CsGRF04.为了进一步验证CsGRF04的转录激活活性,利用酵母系统与双荧光素酶活性分析(LUC)实验分别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sGRF04在酵母系统中无法激活报告基因表达从而使酵母细胞在缺陷培养基中正常生长,但在LUC系统中能够显著抑制双荧光素酶活性,说明CsGRF04是一个典型的转录抑制因子.为后续深入研究CsGRF04基因在甜橙抗逆响应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橙 GRF转录因子 转录激活活性 双荧光素酶活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