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不同Pb浓度胁迫下4种地被竹的叶绿素荧光响应和转运积累研究 |
李娟
高健
牟少华
|
《世界竹藤通讯》
|
2014 |
3
|
|
2
|
减氮及有机肥替代对旱地冬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分配和产量的影响 |
张军
胡川
周起晖
任开明
董誓言
刘傲寒
吴金芝
黄明
李友军
|
《作物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3
|
宽窄行结合高密度栽培有效提高糯高粱产量及干物质和氮素的积累转运 |
高杰
李青风
汪灿
张国兵
周棱波
赵强
邵明波
彭秋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玉米种植密度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体系干物质养分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何海涛
孙睿
姜文超
尚保华
党建友
裴雪霞
|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5
|
不同播种灌溉方式对夏玉米出苗、干物质积累及转运和产量的影响 |
杨明达
张素瑜
李帅
郑东方
杨慎骄
关小康
王同朝
|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6
|
水氮互作对春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与灌浆特性的影响 |
赫芳芳
杨龙龙
蒋桂英
郭柔谷
雷琪琪
徐红军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种植密度对宽幅播种小麦开花后旗叶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孔令英
张振
赵俊晔
石玉
于振文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8
|
浅埋滴灌下氮磷双移减施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
王真真
张玉芹
杨恒山
张瑞富
金玉
王姝璇
鲁敏媛
|
《中国农学通报》
|
2024 |
0 |
|
9
|
长期不同施肥运筹对玉米产量、氮素转运和土壤氮积累的影响 |
刘婷娜
苏永中
安芳娇
牛子儒
|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0
|
播种方式对冬小麦群体光合特性、氮素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
刘林业
王壮壮
谷丰序
段剑钊
王永华
|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1
|
水稻镉吸收、转运及积累的生理过程和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
刘选明
肖庆
周正琨
林建中
|
《生命科学研究》
|
2024 |
0 |
|
12
|
种植密度和播期对冬小麦品种兰考矮早八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屈会娟
李金才
沈学善
魏凤珍
王成雨
郅胜军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42
|
|
13
|
玉米生产上3个主推品种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转运及灌浆特性 |
徐田军
吕天放
赵久然
王荣焕
陈传永
刘月娥
刘秀芝
王元东
刘春阁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55
|
|
14
|
不同栽培方式对免耕水稻茎鞘物质积累转运与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
杨志远
孙永健
徐徽
秦俭
贾现文
马均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9
|
|
15
|
不同玉米(Zeamays)品种对镉锌积累与转运的差异研究 |
杜彩艳
张乃明
雷宝坤
胡万里
付斌
陈安强
毛妍婷
木霖
王红华
严婷婷
段宗颜
雷梅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39
|
|
16
|
大白菜对铅积累与转运的品种差异研究 |
刘维涛
周启星
孙约兵
刘睿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59
|
|
17
|
长期不同施肥对水稻干物质和磷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刘彦伶
李渝
白怡婧
黄兴成
张雅蓉
张萌
张文安
蒋太明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38
|
|
18
|
不同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水稻品种各器官的干物质和氮素的积累与转运 |
霍中洋
杨雄
张洪程
葛梦婕
马群
李敏
戴其根
许轲
魏海燕
李国业
朱聪聪
王亚江
颜希亭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48
|
|
19
|
小麦品种改良过程中物质积累转运特性与产量的关系 |
田中伟
王方瑞
戴廷波
蔡剑
姜东
曹卫星
|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71
|
|
20
|
氮肥施用时期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
谷浏涟
孙磊
石瑛
刘向梅
刘元英
|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