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肠炎的效果
1
作者 过申云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1期139-142,共4页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肠炎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9月—2022年5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福建省总队医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感染肠炎患儿95例分为消旋卡多曲组和常规组。常规组47例予常规治疗,消旋卡多曲...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肠炎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9月—2022年5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福建省总队医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感染肠炎患儿95例分为消旋卡多曲组和常规组。常规组47例予常规治疗,消旋卡多曲组48例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1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数量、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2、IL-6、IL-10]水平。结果消旋卡多曲组总有效率(95.83%)高于常规组(82.98%)(χ^(2)=4.166,P=0.041);消旋卡多曲组退热、止泻、脱水纠正、止吐及大便性状恢复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周后,2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增加,大肠杆菌数量降低,且消旋卡多曲组高/低于常规组(P<0.01);2组TNF-α、IL-6、IL-10水平降低,IL-2水平升高,且消旋卡多曲组低/高于常规组(P<0.05或P<0.01)。结论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肠炎的效果良好,能有效调节炎性因子水平,纠正肠道菌群紊乱,以缓解患儿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感染肠炎 小儿 消旋卡多曲颗粒 肠道菌群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2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肠炎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付汉东 温娅丽 +1 位作者 王少敏 刘自刚 《广西医学》 CAS 2003年第11期2225-2227,共3页
关键词 婴幼儿 轮状病毒感染肠炎 病原学 检测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伊氏乳杆菌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肠炎的疗效及其对患儿肠道菌群与胃肠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王刚祚 姚宝珍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研究罗伊氏乳杆菌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肠炎的疗效及对患儿肠道菌群与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113例轮状病毒感染肠炎患儿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57,罗伊氏乳杆菌联合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和常规组(n=56,蒙石脱散... 目的:研究罗伊氏乳杆菌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肠炎的疗效及对患儿肠道菌群与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113例轮状病毒感染肠炎患儿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57,罗伊氏乳杆菌联合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和常规组(n=56,蒙石脱散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均治疗7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炎性因子水平、肠道菌群、胃肠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的总体有效率(94.74%)高于常规组(82.14%)(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T淋巴细胞亚群比值(CD4^(+)/CD8^(+))均高于常规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0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正常及Ⅰ级肠道菌群患儿占比(96.49%、3.51%)均高于常规组(76.79%、16.07%)(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泌素(GAS)、胃动素(MOT)、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P<0.05)。结论:罗伊氏乳杆菌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肠炎的疗效显著,可增强患儿免疫力,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促进肠道菌群及胃肠激素水平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感染肠炎 益生菌 蒙脱石散 肠道菌群 胃肠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止泻汤对湿热证型轮状病毒感染肠炎患儿免疫功能及胃肠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明 王永生 +1 位作者 骆娜 崔佳鹏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241-244,共4页
目的探讨止泻汤对湿热证型轮状病毒感染肠炎小儿免疫功能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轮状病毒感染的肠炎小儿77例,分为常规组(38例,采用蒙脱石散、益生菌及补液等对症治疗)和干预组(39例,在常规组对症治疗基础上联合止泻汤治疗),比较2... 目的探讨止泻汤对湿热证型轮状病毒感染肠炎小儿免疫功能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轮状病毒感染的肠炎小儿77例,分为常规组(38例,采用蒙脱石散、益生菌及补液等对症治疗)和干预组(39例,在常规组对症治疗基础上联合止泻汤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疗效、症状消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后复发率。结果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干预组(P<0.05)。常规组患儿腹泻、发热、恶心呕吐和食欲不振症状消退时间均长于干预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CD3+、CD4+、CD8+和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均提高,但干预组提高程度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患儿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但干预组降低程度更显著(P<0.05)。2组患儿皮疹、头晕头痛、肝功损伤和肾功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止泻汤辅助治疗,有助于改善湿热证型轮状病毒感染肠炎小儿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可能与改善免疫功能、调节胃肠激素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泻汤 轮状病毒感染肠炎 免疫功能 胃肠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旋卡多曲对轮状病毒感染肠炎儿童胃肠道黏膜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王莉 王香云 李玲弟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年第3期360-363,共4页
目的探究消旋卡多曲对轮状病毒感染肠炎的治疗效果及对胃肠道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湖南省长沙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轮状病毒感染肠炎患儿,按照完全随机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常规用药组和消旋卡多曲组,各50例。常... 目的探究消旋卡多曲对轮状病毒感染肠炎的治疗效果及对胃肠道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湖南省长沙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轮状病毒感染肠炎患儿,按照完全随机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常规用药组和消旋卡多曲组,各50例。常规用药组患儿使用布拉氏酵母菌散,消旋卡多曲组使用消旋卡多曲进行治疗。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6(IL-1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观察患儿大便性状恢复时间,统计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消旋卡多曲组MDA、IL-17、IL-6、TNF-α水平低于常规用药组,SOD、GSH-Px水平高于常规用药组(P<0.05)。消旋卡多曲组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2.71±0.12)d、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2.88±0.17)d短于常规用药组大便性状正常时间(3.22±0.99)d、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3.62±0.22)d(P<0.05)。治疗后消旋卡多曲组GAS(92.33±14.65)pg/mL、MTL(183.22±8.22)pg/mL水平高于常规用药GAS(80.23±8.25)pg/mL、MTL(175.11±16.91)pg/mL(P<0.05)。消旋卡多曲组治疗有效率96.0%,高于常规用药组84.0%;消旋卡多曲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0%,低于常规用药组20.0%(P<0.05)。结论消旋卡多曲治疗轮状病毒感染肠炎疗效显著,能有效的调节GSH-Px、SOD、MDA水平,降低患儿IL-17、IL-6、TNF-α、GAS、MTL水平,改善患儿大便非正常现象,对胃肠道黏膜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旋卡多曲 轮状病毒感染肠炎 胃泌素 胃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利巴韦林颗粒对改善轮状病毒感染肠炎患儿肠道菌群与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徐州玲 幸秀锦 《抗感染药学》 2021年第7期1076-1079,共4页
目的:探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利巴韦林颗粒对改善轮状病毒感染肠炎(Rotavirus enteritis,RVE)患儿肠道菌群与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4月—2019年12月临床治疗的RVE患儿106例病历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 目的:探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利巴韦林颗粒对改善轮状病毒感染肠炎(Rotavirus enteritis,RVE)患儿肠道菌群与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4月—2019年12月临床治疗的RVE患儿106例病历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颗粒和蒙脱石散治疗,而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肠道菌群菌落数、免疫功能和相关肠黏膜指标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肠道菌群菌落数(大肠埃希菌、双歧杆菌、乳杆菌数)、免疫功能指标如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CD4/CD8,以及血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内毒素(EXT)、二胺氧化酶(DAO)水平测得值经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大肠埃希菌菌落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而双歧杆菌、乳杆菌菌落数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血清AGEs、EXT、DAO测得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gA、IgG、CD4/CD8测得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利巴韦林颗粒治疗TVE患儿,有效改善了其肠道菌群、机体免疫力,降低了肠黏膜的通透性,提高了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感染肠炎 儿童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 利巴韦林 免疫功能 肠黏膜通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中止泻汤对湿热证型轮状病毒感染肠炎患儿胃肠功能的改善效果
7
作者 石玲玲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22期3879-3881,共3页
目的:探讨温中止泻汤对湿热证型轮状病毒感染肠炎患儿胃肠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以2017年5月—2020年6月本院儿科接收的108例轮状病毒感染肠炎患儿为观察对象,且经问诊确定中医辨证分型为湿热证型,将选入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 目的:探讨温中止泻汤对湿热证型轮状病毒感染肠炎患儿胃肠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以2017年5月—2020年6月本院儿科接收的108例轮状病毒感染肠炎患儿为观察对象,且经问诊确定中医辨证分型为湿热证型,将选入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温中止泻汤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效果,检测并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胃肠功能改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22%(P<0.05)。研究组患儿腹泻、发热、恶心呕吐消失时间均显著较对照组缩短(P<0.01);治疗3d后2组患儿轮状病毒抗原转阴率无显著差异,但治疗5d后研究组患儿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5d后2组患儿主症、次症积分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患儿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5d后2组患儿血清中GAS、MOT水平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患儿上述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温中止泻汤治疗湿热证型轮状病毒感染肠炎可提高整体疗效,显著改善患儿胃肠功能,且可促进患儿轮状病毒抗原转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感染肠炎 温中止泻汤 胃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泻康贴膜联合蒙脱石散辅助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彭娥莲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期133-135,共3页
目的 观察儿泻康贴膜联合蒙脱石散辅助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4月—2022月4月上饶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儿67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联合组(n=34)和单药组(n=33)。... 目的 观察儿泻康贴膜联合蒙脱石散辅助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4月—2022月4月上饶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儿67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联合组(n=34)和单药组(n=33)。常规治疗基础上,单药组采用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联合组采用在单药组的基础上采用儿泻康贴膜联合蒙脱石散治疗,2组均治疗3 d。比较2组住院时间、退热时间、腹痛时间、止泻时间,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与免疫球蛋白A、G、M(IgA、IgG、IgM)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情况,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住院时间、退热时间、腹痛时间及止泻时间均短于单药组(P<0.01)。治疗3 d后,2组血清IL-6、PCT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IgA、IgG、IgM水平与CD4^(+)、CD8^(+)、CD4^(+)/CD8^(+)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联合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单药组(P<0.05或P<0.01)。联合组与单药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2%vs. 21.21%,χ^(2)=1.166,P=0.280)。结论 儿泻康贴膜联合蒙脱石散辅助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有助于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抑制炎性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安全性也值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感染肠炎 儿泻康贴膜 蒙脱石散 布拉氏酵母菌散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1b用于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对肠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5
9
作者 蔡露良 林涛 +1 位作者 钟广会 袁文霄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18期1994-1998,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用于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对肠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收治的112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儿,按照抽签随机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例...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用于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对肠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收治的112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儿,按照抽签随机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前提下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分析治疗前后肠黏膜损伤指标血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内毒素(ET)及二胺氧化酶(DAO)水平,比较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指标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水平,并分析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及CD4^+、CD8^+、CD4^+/CD8^+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清AGEs、ET、DAO及CK、LDH、CK-MB、AST、α-HBDH水平分别为(164.40±34.12)ng/L、(0.30±0.11)EU/mL、(0.55±0.10)U/L、(110.19±20.40)U/L、(209.56±30.54)U/L、(15.63±3.10)U/L、(32.50±10.47)U/L、(129.63±35.67)U/L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IgA、IgG、CD4^+、CD4^+/CD8^+分别为(4.82±1.43)g/L、(18.87±3.20)g/L、(39.93±10.17)%、(2.23±0.52)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临床疗效确切,对肠功能的保护作用显著,能有效缓解患儿肠黏膜损伤及心肌损伤,改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感染肠炎 重组人干扰素Α-1B 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布拉氏酵母散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云娇 甘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23期4062-4064,共3页
目的:探究重组人干扰素α-1b与布拉氏酵母散剂联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儿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 目的:探究重组人干扰素α-1b与布拉氏酵母散剂联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儿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接受布拉氏酵母散剂治疗,观察组接受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布拉氏酵母散剂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热退时间、止泻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内毒素(EXT)以及二胺氧化酶(DAO)指标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指标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布拉氏酵母散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效果理想,可有效缓解肠黏膜损伤,对心肌功能的保护作用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1B 布拉氏酵母散剂 小儿轮状病毒感染肠炎 肠功能 心肌酶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乳糖饮食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芳 陈继源 +2 位作者 张昱 王茂壮 庞蕾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0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无乳糖饮食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消旋卡多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 目的探讨无乳糖饮食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消旋卡多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无乳糖饮食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泻、发热和呕吐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ST、CK、CK-MB、LDH和a-HBD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AL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乳糖饮食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感染肠炎 无乳糖饮食 消旋卡多曲 心肌酶谱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无乳糖饮食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肠黏膜损伤及心肌酶谱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唐光群 万娟 +1 位作者 钟晓梅 张蕾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24期2665-2668,共4页
目的 观察临床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无乳糖饮食对小儿轮状病毒(RV)感染性肠炎肠黏膜损伤及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资阳医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儿86例,采用随... 目的 观察临床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无乳糖饮食对小儿轮状病毒(RV)感染性肠炎肠黏膜损伤及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资阳医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儿86例,采用随机平行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重组人工干扰素α1b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重组人工干扰素α1b+无乳糖饮食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心肌酶谱检测指标及血清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内毒素(EXT)以及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 3%vs. 85. 7%)(P <0. 05);治疗前,两组患儿心肌酶谱检测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33. 43±3. 62 U/L vs. 39. 61±5. 63 U/L)、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130. 27±32. 46 U/L vs. 167. 07±31. 35 U/L)、乳酸脱氢酶(LDH)(210. 43±19. 91U/L vs. 232. 53±20. 64 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15. 74±2. 46 U/L vs. 21. 13±3. 00 U/L)以及肌酸激酶(CK)(110. 51±12. 24 U/L vs. 156. 82±16. 51 U/L)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内毒素(EXT)、二胺氧化酶(DA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AGEs(165. 43±21. 52 ng/L vs. 243. 64±35. 23 ng/L)、EXT(0. 37±0. 06 EU/ml vs. 0. 77±0. 15 EU/ml)、DAO(0. 62±0. 21 U/L vs. 1. 33±0. 65 U/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临床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无乳糖饮食对小儿RV感染性肠炎进行治疗能对心肌起到明显保护作用,有效改善肠黏膜损伤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 Α1B 无乳糖 轮状病毒感染肠炎 肠黏膜损伤 心肌酶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旋卡多曲联合甘草锌颗粒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丽娜 文锐光 罗观先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第2期35-37,共3页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联合甘草锌颗粒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6月-2019年6月广东省龙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儿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联合甘草锌颗粒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6月-2019年6月广东省龙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儿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消旋卡多曲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甘草锌颗粒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84.62%(χ^(2)=3.983,P=0.046);观察组退热时间、呕吐消失时间、腹泻消失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2,P=0.727)。结论消旋卡多曲联合甘草锌颗粒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感染肠炎 小儿 消旋卡多曲 甘草锌颗粒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酸锌辅助消旋卡多曲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欢涛 《抗感染药学》 2020年第6期894-896,共3页
目的:评价葡萄糖酸锌辅助消旋卡多曲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17(IL-17)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 目的:评价葡萄糖酸锌辅助消旋卡多曲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17(IL-17)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者90例资料,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予以消旋卡多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葡萄糖酸锌与消旋卡多曲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含量及炎症因子(TNF-α、IL-6及IL-17)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TNF-α、IL-6及IL-17测得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D4、CD4/CD8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儿,采用葡萄糖酸锌与消旋卡多曲联用有效改善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增强了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酸锌 消旋卡多曲 轮状病毒感染肠炎 血清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咳嗽、痰血伴气促为主症的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者的病例分析
15
作者 张克洋 颜勤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2期172-174,共3页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感染易爆发在秋冬两季,好发于婴幼儿群体,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具有广泛的传染性和流行性。临床上以胃肠道感染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若未及时得到诊治,将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感染易爆发在秋冬两季,好发于婴幼儿群体,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具有广泛的传染性和流行性。临床上以胃肠道感染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若未及时得到诊治,将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等危象,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但在临床上以咳嗽、痰血伴气促为主症的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Rotavirus Enteritis,RE)的患者极为少见。因此,现报道1例以咳嗽、痰血伴气促为主症的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探讨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的少见临床表现,加深对此类疾病的认识,以便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今后临床类似情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感染肠炎 咳嗽、痰血伴气促 呕吐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1b用于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对肠功能改善的临床效果
16
作者 刘德二 阎孟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4期16-16,18,共2页
研讨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者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IFNα-1b)治疗对肠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样本选取8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儿,均为我院2018年3月-2020年8月确诊病例。按照随机数表法予以设组,对照组40例接... 研讨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者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IFNα-1b)治疗对肠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样本选取8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儿,均为我院2018年3月-2020年8月确诊病例。按照随机数表法予以设组,对照组40例接受临床基础处理,观察组40例基于其条件辅用IFNα-1b治疗,比较两组止泻时间、平均住院日以及不同治疗阶段的肠功能。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为:(1)记录两组患儿的止泻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日。(2)肠功能:于治疗前后采集患儿的外周静脉血(晨起空腹)5mL,离心后取得上清液并检测,其中血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按照ELISA法测定,血清内毒素(ET)由终点显色法测定;血清二胺氧化酶(DAO)由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观察组止泻时间与平均住院日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肠功能指标(AGEs、ET等)值相当(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说明TFNα-1b在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儿中的应用高效可行,能够有效控制患儿的腹泻症状,促进其肠功能恢复;至于原因,很可能与TFNα-1b能够抑制病毒复制、修复和调节肠黏膜的屏障功能有关系。结论:IFNα-1b能够有效缓解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儿的腹泻症状,改善其肠功能,对促进患儿尽早恢复出院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感染肠炎 重组人干扰素Α-1B 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的效果及对患儿肠功能的保护分析
17
作者 潘祥龙 崔文权 卜晓敏 《大医生》 2023年第22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在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儿肠功能的保护意义。方法病例搜集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抽取64例仪征市人民医院接诊的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儿进行分组探讨,将上述患儿以随机数字...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在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儿肠功能的保护意义。方法病例搜集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抽取64例仪征市人民医院接诊的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儿进行分组探讨,将上述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与试验组(32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治疗方案,试验组患儿实施重组人干扰素α-1b及常规治疗方案。对比和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指标及肠黏膜损伤指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71.88%,较试验组的96.88%更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在发热、呕吐、腹泻等临床症状消失用时的比较中,对照组患儿所用时间均长于试验组患儿所用时间(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免疫球蛋白(Ig)A水平、IgG水平、IgM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试验组上述指标比对照组患儿更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在肠黏膜损伤指标对比中,两组患儿治疗前血内毒素(ET)、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二胺氧化酶(DA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上述肠黏膜损伤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比对照组患儿指标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在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中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持续时间,缓解患儿肠黏膜损伤,对提高患儿免疫指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轮状病毒感染肠炎 重组人干扰素Α-1B 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护理对于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感染的价值分析
18
作者 朱磊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185-0188,共4页
了解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中医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21年3月-2022年1月80名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患者,采用双盲、随机法分2组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炎症指数... 了解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中医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21年3月-2022年1月80名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患者,采用双盲、随机法分2组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炎症指数,护理满意度,呕吐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大便正常,大便性状正常,护理纠纷的发生率。结果 在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肠道炎性指数都有明显的下降,但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肠道炎性指数都明显下降,而治疗组则明显下降, P<0.05。实验组患者在护理方面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呕吐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大便正常频率和大便性状正常时间明显缩短, 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护理争议明显减少(x2=4.507, P=0.034)。实验组出现1起护理纠纷,对照组8起。结论 采用中医和西医相结合的方法对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能迅速地缓解病情,并能有效地抑制体内的炎性反应,增加父母的满意度,降低了护士之间的矛盾,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护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护理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感染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锌制剂对轮状病毒感染所致肠炎患儿病情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伟荣 李玲 +2 位作者 唐碧波 李如伟 王丽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4020-4023,共4页
目的探究口服锌制剂对轮状病毒感染所致肠炎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3、6个月内患儿病情复发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6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16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1例;对照组接受常... 目的探究口服锌制剂对轮状病毒感染所致肠炎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3、6个月内患儿病情复发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6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16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添加口服锌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身体功能性损伤情况,统计并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后肠炎复发例数以及安全性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接受口服锌制剂治疗后中重度脱水、肝脏功能以及呼吸道损伤症状均有所好转,患儿患病例数明显减少,而对照组患儿治疗后效果不显著,减少的例数不明显;治疗后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差异较大,其中观察组患儿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38,P<0.05);病情复发情况显示,观察组及对照组患儿的腹泻呕吐现象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但对照组患儿在治疗后1、3、6个月三个时间段内腹泻以及呕吐的复发例数均比观察组多,观察组在治疗后6个月的电话随访发现呕吐复发例数仅有2例(2.4%),而腹泻复发例数仅有1例(1.2%),常规治疗添加口服锌制剂治疗轮状病毒较常规治疗有效,治疗后复发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17,P<0.05);安全性方面,观察组安全评分(93.13±4.99)分较对照组(75.49±8.41)分高。结论口服锌制剂对轮状病毒感染所致肠炎患儿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儿治疗后病情复发率,且能有效减轻病毒感染致肠炎患儿复发时的腹泻、呕吐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锌制剂 轮状病毒感染肠炎 病情复发
原文传递
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的效果 被引量:5
20
作者 程文净 赵丹 靳红光 《临床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123-124,共2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以临床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叶核计数、中性粒细胞杆状核计数、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28/30)高于对照组(70.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叶核计数、中性粒细胞杆状核计数、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叶核计数、中性粒细胞杆状核计数、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较之前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组间、组内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儿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轮状病毒感染肠炎 重组人干扰素-α1b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