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通道微创介入颅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颅内出血的临床价值体会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目纲 李勇 +1 位作者 张科 唐义锋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8期45-45,47,共2页
目的:研究软通道微创介入颅脑出血清除手术治疗高血压颅内出血的作用与效果.方法:2017年6月-2019年3月收治高血压颅内出血患者92例,分为两组,各46例.A组单纯接受硬通道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手术;B组接受软通道微创介入颅脑出血清除... 目的:研究软通道微创介入颅脑出血清除手术治疗高血压颅内出血的作用与效果.方法:2017年6月-2019年3月收治高血压颅内出血患者92例,分为两组,各46例.A组单纯接受硬通道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手术;B组接受软通道微创介入颅脑出血清除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B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通道微创介入颅脑出血清除手术能够降低高血压颅内出血患者NIHSS评分,并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高血压颅内出血 效果 软通道微创介入颅脑出血清除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通道微创介入颅脑血肿清除术前及术后护理 被引量:1
2
作者 龙宗美 《中外医学研究》 2014年第33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软通道微创介入颅脑血肿清除术前及术后护理的作用。方法:选取颅脑血肿患者40例,外伤性15例,非外伤性25例。所有患者经软通道微创介入颅脑血肿清除术,并对其进行特殊的术前术后护理干预。结果:经手术治疗和护理干预后,外伤性... 目的:探讨软通道微创介入颅脑血肿清除术前及术后护理的作用。方法:选取颅脑血肿患者40例,外伤性15例,非外伤性25例。所有患者经软通道微创介入颅脑血肿清除术,并对其进行特殊的术前术后护理干预。结果:经手术治疗和护理干预后,外伤性的多无后遗症;特重型可有后遗症,但会逐渐恢复;非外伤性者,意识、瞳孔恢复;10例偏瘫肢体逐渐好转及恢复正常,生活能自理,2例保全了性命,但是生活不能自理。结论:颅脑血肿患者采用软通道微创介入颅脑血肿清除疗效确切,并配合适当的术前术后护理,能够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 微创介入 颅脑血肿清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介入术治疗颅脑出血61例对比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梁中奎 杨彦丽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1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对比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介入术治疗颅脑出血的综合疗效及优点。方法:将61例颅脑出血患者分为A组(软通道微创介入治疗组)30例和B组(硬通道微创介入治疗组)31例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的血肿清除率、再出血率及日常生活能力... 目的:探讨对比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介入术治疗颅脑出血的综合疗效及优点。方法:将61例颅脑出血患者分为A组(软通道微创介入治疗组)30例和B组(硬通道微创介入治疗组)31例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的血肿清除率、再出血率及日常生活能力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介入术治疗颅脑出血的疗效无较大差异,二者的优点可互补对方存在的不足,但软通道的并发症发生率低,生存质量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 通道 微创介入 颅脑出血(血肿) 疗效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介入治疗外伤性颅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谢海燕 赵健 李德罡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4期514-516,共3页
目的:分析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介入治疗外伤性颅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6年12月我院诊治的因外伤所致颅脑出血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立体定向-... 目的:分析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介入治疗外伤性颅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6年12月我院诊治的因外伤所致颅脑出血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介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术后1个月的致残率和意识恢复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治疗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者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的致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意识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介入治疗对外伤性颅脑出血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致残率,提高意识恢复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立体定向-通道微创介入治疗 外伤性颅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颅脑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戎聪学 佘建虎 +1 位作者 左婷婷 曾祥武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第19期48-48,71,共2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颅脑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8.12~2019.12,根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颅脑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8.12~2019.12,根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颅脑血肿清除术治疗方式、传统开颅术治疗方式,分析并且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颅内压低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IGF-1、Tau蛋白、hs-CRP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颅脑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效果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改良立体定向通道微创颅脑血肿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通道微创介入治疗重症颅脑出血23例临床分析
6
作者 孙理信 《中外医学研究》 2013年第23期171-171,共1页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6月-2013年3月应用"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介入颅脑出血清除技术"治疗重症颅脑出血23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通道微创介入 颅脑出血 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通道微创介入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分析
7
作者 金华君 郑金荣 +2 位作者 林君挺 吴欢 莫晓峰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3期29-29,共1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利用'软通道微创介入技术'治疗后再出血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软通道微创介入治疗63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者。结果4例发生再出血,采取控制血压、镇静、冰生理盐水、肾上腺素冲洗、血肿腔注入止血药物等处理...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利用'软通道微创介入技术'治疗后再出血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软通道微创介入治疗63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者。结果4例发生再出血,采取控制血压、镇静、冰生理盐水、肾上腺素冲洗、血肿腔注入止血药物等处理,其中2例出血停止调整药物剂量继续行血肿溶解外引流,2例因原发病灶再出血血肿增大予以行开颅手术,本组术后死亡及家属放弃治疗5例。结论软通道微创介入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缩短病程、减轻致残程度、降低病死率。但应注意适应证的掌握,尿激酶剂量,防止术中、术后再出血的发生,从而提高手术效果和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通道 脑内血肿微创 介入 血肿清除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通道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邵婵军 别忠祥 +2 位作者 曾国安 胡小红 张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30期147-148,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软通道——微创介入颅脑出血清除技术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7月~2010年月2月我院3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软通道技术,应用一次性使用颅脑外引流器,结合血肿液化引流,总结手术效果。结果:33例...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软通道——微创介入颅脑出血清除技术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7月~2010年月2月我院3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软通道技术,应用一次性使用颅脑外引流器,结合血肿液化引流,总结手术效果。结果:33例中平均置管时间4.6d,血肿占80%,清除时间3.8d,显效占39.4%%,有效占51.5%,总有效率为90.9%。1例再出血死亡,1例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软通道技术结合一次性使用颅脑外引流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操作简便,置管准确,血肿清除安全有效,再出血及颅内感染机会少,术后护理方便,对基底节"肾形"巨大血肿、深部丘脑出血及脑室出血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通道 微创介入 颅脑外引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导航定位系统在高血压脑出血穿刺引流中的应用
9
作者 魏守元 耿涛 刘龙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4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应用神经外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辅助定位微创软通道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10月黔西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老年(年龄≥60岁)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所...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应用神经外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辅助定位微创软通道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10月黔西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老年(年龄≥60岁)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有明确手术指征,且采用微创软通道血肿穿刺引流术。根据辅助定位方式进行分组,采用常规CT检查定位法的43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RM-200型神经外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辅助定位的43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血肿清除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引流管拔除时间早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观察组血肿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两组血肿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HICH患者行微创软通道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中,采用手术导航定位系统辅助定位能够提高手术效率,改善短期内血肿清除情况,降低术中失血量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且对患者昏迷症状、神经功能损伤的早期改善也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外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 微创通道血肿穿刺引流术 血肿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通道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10
作者 廖远航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年第4期128-129,共2页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其病情发生发展迅速,致死致残率高[1]。我院自2008年2月引进软通道技术,至2012年2月共治疗33例高血压脑出血,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共入选49例,男27例,女22例;年龄48~76...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其病情发生发展迅速,致死致残率高[1]。我院自2008年2月引进软通道技术,至2012年2月共治疗33例高血压脑出血,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共入选49例,男27例,女22例;年龄48~76岁,平均61岁;基底节出血33例(67.3%),丘脑出血15例(30.6%),原发型脑室出血1例(2.0%),继发性脑室出血合并梗阻性脑积水10例(20.4%);手术时间:发病后6~48h,平均11h。1.2入选标准所有病例均有高血压病史,急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颅内高压症状或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GCS评分6~11分,平均7.5分),头部CT血肿量30~80ml,中线移位在1cm以内,部分病例为原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通道 微创介入 颅脑外引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通道微创介入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孟福伟 《临床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应用软通道微创介入血肿清除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0例,按随机化设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软通道微创血肿清除术,对照组采用硬通道微创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应用软通道微创介入血肿清除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0例,按随机化设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软通道微创血肿清除术,对照组采用硬通道微创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手术前后血肿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及生存率。结果术后两组血肿量及NIHS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术后1 d及术后7 d血肿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ADL评分较术前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点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生存率(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通道微创介入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清除血肿疗效佳,并发症少,且预后较硬通道手术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出血 通道 微创介入血肿清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