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骨样汗管瘤1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史毓杰 杨文林 杨健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32-432,共1页
患者男,44岁。上唇左侧无痛性肿物6月。上唇左侧唇红缘上方0.2cm处见一圆形皮下结节,微红,约1.0cm×1.0cm,中等硬度,无压痛。组织病理示真皮及皮下组织可见肿瘤细胞组成的团块、细胞巢或细胞索,并见囊性空腔,内衬复层上皮细胞或单... 患者男,44岁。上唇左侧无痛性肿物6月。上唇左侧唇红缘上方0.2cm处见一圆形皮下结节,微红,约1.0cm×1.0cm,中等硬度,无压痛。组织病理示真皮及皮下组织可见肿瘤细胞组成的团块、细胞巢或细胞索,并见囊性空腔,内衬复层上皮细胞或单层上皮细胞,腔内含嗜酸性无定形物质,间质呈纤维化或黏液样变,诊断软骨样汗管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样汗管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现为多发性斑块的软骨样汗管瘤 被引量:1
2
作者 晋红中 刘跃华 方凯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29-431,共3页
报告1例罕见的多发性软骨样汗管瘤。患者男,36岁。右跖部褐色斑块2年,手部褐色斑块1年,均伴有局部疼痛。经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软骨样汗管瘤。采用雷公藤多苷治疗有效。
关键词 软骨样汗管瘤 多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软骨样汗管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3
作者 张世民 张连生 《中国罕少疾病杂志》 1998年第1期27-29,共3页
恶性软骨样汗管瘤(Malignant Chondroid Syringoma,简称MCS)罕见,迄今仅见国内报道1例,国外13例,多为个案报告,且均为形态学观察(光镜、电镜),未见功能性研究的报道。我们遇见1例,并进行了免疫组化标记研究,报告如下,结合文献... 恶性软骨样汗管瘤(Malignant Chondroid Syringoma,简称MCS)罕见,迄今仅见国内报道1例,国外13例,多为个案报告,且均为形态学观察(光镜、电镜),未见功能性研究的报道。我们遇见1例,并进行了免疫组化标记研究,报告如下,结合文献作一复习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软骨样汗管瘤 文献复习 免疫组化标记 形态学观察 功能性研究 个案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部软骨样汗管瘤 被引量:2
4
作者 周昆丽 纪超 +1 位作者 程波 张子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5-97,共3页
报告1例足部软骨样汗管瘤。患者男,68岁。左足背外缘肿物1年余。皮肤科检查:左足背外缘一1.5 cm×2.0 cm圆形粉红色结节,无触痛,基底部边缘皮肤呈灰白色伴增厚。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内可见大量由细胞核小及胞质丰富的立方形上皮... 报告1例足部软骨样汗管瘤。患者男,68岁。左足背外缘肿物1年余。皮肤科检查:左足背外缘一1.5 cm×2.0 cm圆形粉红色结节,无触痛,基底部边缘皮肤呈灰白色伴增厚。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内可见大量由细胞核小及胞质丰富的立方形上皮细胞形成的条索状或领带状结构,基质呈淡蓝色软骨样或嗜酸性透明样。阿辛蓝染色示黏蛋白沉积。免疫组化:癌胚抗原(CEA)、上皮膜抗原(EMA)、细胞角蛋白广谱抗体(AE1/AE3)及S-100蛋白均阳性。诊断:良性软骨样汗管瘤(皮肤混合瘤)。治疗:予手术切除,随访至今未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样汗管瘤 足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睑软骨样汗管瘤超声表现1例
5
作者 杨珊燕 李慎义 周永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36-836,共1页
患者男,50岁,左上眼睑肿物2年余,近期有增大趋势,无明显伴随症状;既往体健。查体:左上眼睑颞上方触及10 mm×12 mm结节,质稍硬,边界尚清,其颞下方边界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活动度尚可,无明显压痛,表面皮肤无破溃;右眼视力0.8、左眼1... 患者男,50岁,左上眼睑肿物2年余,近期有增大趋势,无明显伴随症状;既往体健。查体:左上眼睑颞上方触及10 mm×12 mm结节,质稍硬,边界尚清,其颞下方边界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活动度尚可,无明显压痛,表面皮肤无破溃;右眼视力0.8、左眼1.0,双眼球各方向运动无明显受限,左眼颞侧球结膜稍充血,角膜透明,前房中深,房水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肿瘤 软骨样汗管瘤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侧阴囊内软骨样汗管瘤一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振东 汤亚云 +1 位作者 叶永广 李瑞雄 《右江医学》 2021年第11期878-880,共3页
软骨样汗管瘤(chondroid syringoma)是一种罕见的皮肤混合性肿瘤,常发于头颈及四肢,其他部位罕见,病变多位于深皮层,少数也可深达皮下组织,多为良性,有时可见假包膜,1961年首次由HIRSCH报道[1]。本病临床较为少见,术前通过影像学及实验... 软骨样汗管瘤(chondroid syringoma)是一种罕见的皮肤混合性肿瘤,常发于头颈及四肢,其他部位罕见,病变多位于深皮层,少数也可深达皮下组织,多为良性,有时可见假包膜,1961年首次由HIRSCH报道[1]。本病临床较为少见,术前通过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难以明确诊断,现报告阴囊内软骨样汗管瘤1例,旨在提高临床诊疗中对该病的认识。1病例介绍患者,男,59岁,于2019年5月27日来我院就诊。自诉15年前发现左侧阴囊凸起肿物,起初如绿豆大小,无红肿、疼痛等不适。未予重视,肿物逐渐长大,现肿物已如鸡蛋大小,有轻压痛,无尿急、血尿,无腹胀及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囊 软骨样汗管瘤 皮肤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骨样汗管瘤型混合瘤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米新陵 周虎 姜敏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4-336,共3页
患者男,41岁。上唇右侧结节1年余。皮肤科情况:上唇右侧可见一境界清楚的半球形淡红色结节,约1.2 cm×0.8 cm×0.2 cm大小,表面光滑,可见毛细血管扩张,质硬。病理显示:肿瘤团块位于真皮层,境界清楚,与表皮不粘连。肿瘤组织主要... 患者男,41岁。上唇右侧结节1年余。皮肤科情况:上唇右侧可见一境界清楚的半球形淡红色结节,约1.2 cm×0.8 cm×0.2 cm大小,表面光滑,可见毛细血管扩张,质硬。病理显示:肿瘤团块位于真皮层,境界清楚,与表皮不粘连。肿瘤组织主要由上皮细胞和多形性间质成分构成。肿瘤间质成分多样,可见纤维化及黏液变性,间质软骨成分及多量脂肪组织。上皮及间质细胞均无异型性。诊断:软骨样汗管瘤型混合瘤。肿瘤手术切除后,目前随访8个月未见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样汗管瘤 皮肤混合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软骨样汗管瘤的光镜和电镜观察
8
作者 谭仲楷 刘健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24-125,I001,I003,共4页
关键词 恶性软骨样汗管瘤 皮肤肿瘤 光镜 电镜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鼻尖部软骨样汗管瘤1例并文献复习
9
作者 李艳霞 李伟 +1 位作者 黄勇 牛晓东 《中华全科医学》 2012年第11期1823-1824,F0003,共3页
皮肤软骨样汗管瘤(mixedtumour of skin)又名皮肤混合瘤(chondroid syfingoma),是由上皮和间质两种成分构成的良性皮肤附属器肿瘤,组织学表现形式多样,相似于涎腺混合瘤,但无局部复发潜能。本例为鼻尖部软骨样汗管瘤,较少见,... 皮肤软骨样汗管瘤(mixedtumour of skin)又名皮肤混合瘤(chondroid syfingoma),是由上皮和间质两种成分构成的良性皮肤附属器肿瘤,组织学表现形式多样,相似于涎腺混合瘤,但无局部复发潜能。本例为鼻尖部软骨样汗管瘤,较少见,现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并复习相关的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样汗管瘤 临床病理学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软骨样汗管瘤五例
10
作者 宋矫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25-126,I001,I003,共4页
关键词 软骨样汗管瘤 皮肤肿瘤 病理检查 诊断 治疗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皮肤混合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1
11
作者 杨希川 阎衡 +2 位作者 叶庆佾 钟白玉 郝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2194-2195,共2页
目的研究皮肤混合瘤(mixed tumor of the skin,MTS)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归纳分析本院1980-2007年26例MTS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26例患者中23例为大汗腺性MTS,其中8例出现毛囊和/或皮脂腺分化,5例呈软骨样变,8例出现多少不... 目的研究皮肤混合瘤(mixed tumor of the skin,MTS)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归纳分析本院1980-2007年26例MTS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26例患者中23例为大汗腺性MTS,其中8例出现毛囊和/或皮脂腺分化,5例呈软骨样变,8例出现多少不等的脂肪组织,8例出现浆细胞样细胞,并有1例出现明显软骨及骨样化生;另外4例小汗腺性MTS出现透明细胞,26例MTS肿瘤间质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黏液样物质沉积。结论MTS可向毛囊和/或皮脂腺分化,间质表现多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混合瘤 软骨样汗管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混合瘤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玲玲 陈飞 张海钟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853-853,共1页
皮肤混合瘤又称软骨样汗管瘤,是一种少见且较小的皮肤附属器良性肿瘤,且主要发生于大汗腺,发病率极低,有报道称其在上皮肿瘤中占0.010%-0.098%[1]。我科近1年门诊及住院面部肿物患者中发现1例皮肤混合瘤,其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关键词 混合瘤 皮肤 软骨样汗管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混合瘤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秋红 周炳荣 +1 位作者 郭娴菲 骆丹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1年第3期182-183,共2页
临床资料患者,男,46岁。主因下颌部出现皮色丘疹,无自觉症状3年,于2011年1月25日来我科就诊。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于下颌部出现一皮色粟粒大丘疹,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重视。
关键词 皮肤混合瘤 软骨样汗管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混合瘤1例
14
作者 孙华凤 陆新 +2 位作者 茅东升 陆海山 赵启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38-538,共1页
患者女,36岁。冈右侧鼻背部孤市性结节5年于2013年10Jj22H来我院就诊。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冈下发现右侧鼻背部有一丘疹,肤色,无痛痒等自觉症状,尤溃疡,丘疹逐渐增大。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关键词 软骨样汗管瘤 皮肤混合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唇皮肤混合瘤1例报告
15
作者 胡永 马三成 赵大勇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575-576,共2页
上唇皮肤混合瘤临床少见,表现为上唇皮下无症状肿块,手术切除预后良好。本文报道1例上唇皮肤混合瘤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期提高对唇部皮肤混合瘤的认识。
关键词 皮肤混合瘤 软骨样汗管瘤 上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混合瘤12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秦国敬 王丽华 +1 位作者 王彦 党宁宁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1年第1期45-46,64,共3页
对我院2008年至2020年6月12例皮肤混合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2例患者中男7例,女5例,发病年龄为22~77岁。12例均发生于面部(上唇部最多见),其中11例表现为单发无自觉症状的淡红色或肤色坚韧肿物,1例因外界因素出现破溃。组织病理示... 对我院2008年至2020年6月12例皮肤混合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2例患者中男7例,女5例,发病年龄为22~77岁。12例均发生于面部(上唇部最多见),其中11例表现为单发无自觉症状的淡红色或肤色坚韧肿物,1例因外界因素出现破溃。组织病理示9例向大汗腺分化,3例向小汗腺分化。12例患者中,临床诊断为皮肤混合瘤仅1例,诊断为皮肤纤维瘤和表皮样囊肿的各3例,诊断为钙化上皮瘤、附属器肿瘤和皮角各1例,皮疹待查2例。12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随访2个月~6年,均无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混合瘤 软骨样汗管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背部皮肤混合瘤1例
17
作者 牟青 赵颖 马伟元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364-365,共2页
报道1例发生于鼻背部的皮肤混合瘤。患者女,55岁。右鼻背部肤色丘疹并缓慢增大1年余。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组织学图像符合皮肤混合瘤。诊断:皮肤混合瘤。治疗:予手术完整切除皮损。
关键词 皮肤混合瘤 软骨样汗管瘤 良性混合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混合瘤17例临床及组织病理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何小亮 童咏花 +4 位作者 吴婷 谢蒙 吴士迪 陈思远 黄长征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0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皮肤混合瘤临床、组织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归纳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皮肤科1999—2017年17例皮肤混合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7例患者中14例向顶泌汗腺分化,其中10例有明显的管泡状结构,9例... 目的探讨皮肤混合瘤临床、组织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归纳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皮肤科1999—2017年17例皮肤混合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7例患者中14例向顶泌汗腺分化,其中10例有明显的管泡状结构,9例有导管结构,4例见角质囊肿及毛乳头结构;17例患者均见黏液样、纤维化间质,间质中均见浆细胞样细胞、多角形细胞、梭形细胞,1例出现软骨样间质;初诊误诊15例,误诊率为88.24%。结论皮肤混合瘤虽然组织病理学上具有特征性,但临床误诊率极高,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瘤 皮肤 管瘤 软骨 临床病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部皮肤混合瘤的临床特征:18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灵花 熊菲 +2 位作者 汪亮亮 吴平平 宋秋荷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2年第3期242-245,共4页
目的探讨面部皮肤混合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我院2017年3月至2021年9月间18例皮肤混合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患者中男9例,女9例;发病年龄为24~64岁。18例均发生于面部,鼻部最多见,均表现为单发无自... 目的探讨面部皮肤混合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我院2017年3月至2021年9月间18例皮肤混合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患者中男9例,女9例;发病年龄为24~64岁。18例均发生于面部,鼻部最多见,均表现为单发无自觉症状的淡红色或肤色结节。初诊诊断为肿物待查12例,表皮囊肿2例,痣、皮脂腺瘤、钙化上皮瘤及瘢痕各1例。皮损组织病理均确诊为皮肤混合瘤,其中3例向小汗腺分化,15例向大汗腺分化。均行手术切除,随访2个月~1年,均无复发。结论皮肤混合瘤是一种少见的皮肤良性肿瘤,确诊主要依赖组织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混合瘤 软骨样汗管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多形性腺瘤临床病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雪 孙志刚 关宏伟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63,共3页
多形性腺瘤( pleomorphic adenoma )是涎腺最常见的肿瘤类型,其常见部位为腮腺、鼻窦、鼻中隔和腭裂[1],发生在皮肤称软骨样汗管瘤[2]。该病在乳腺组织中罕见,我们检索到85例报道,其中4例恶性。由于多形性腺瘤的临床与影像学... 多形性腺瘤( pleomorphic adenoma )是涎腺最常见的肿瘤类型,其常见部位为腮腺、鼻窦、鼻中隔和腭裂[1],发生在皮肤称软骨样汗管瘤[2]。该病在乳腺组织中罕见,我们检索到85例报道,其中4例恶性。由于多形性腺瘤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类似乳腺癌,细胞学及穿刺组织学检查常因标本有限,穿刺到肿瘤中心而易误诊为恶性肿瘤,手术中快速冷冻切片检查能够降低误诊率,如果病理医师经验不足,易误诊为化生性癌,因此越来越被病理工作者所关注。随着对该病的研究不断深入以及近年来基因学的应用,乳腺多形性腺瘤的肿瘤起源、诊断、鉴别诊断、预后研究相继出现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腺瘤 临床病理学 乳腺组织 软骨样汗管瘤 冷冻切片检查 恶性肿瘤 鉴别诊断 影像学表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