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急性缺血性肝衰模型的建立和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俞建光 薛迪广 +5 位作者 赵伟 陈家华 易永祥 殷国平 陆森 马丽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17-219,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肝衰模型的制备、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的作用。方法 :用家猪配对开展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分三组 ,A组 :受体肝脏和肝动脉保持原状 ,其门静脉缩窄 ;供肝植入受体右肝下 ,仅建立门静脉血供 ,不建立动脉血供。B组 ...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肝衰模型的制备、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的作用。方法 :用家猪配对开展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分三组 ,A组 :受体肝脏和肝动脉保持原状 ,其门静脉缩窄 ;供肝植入受体右肝下 ,仅建立门静脉血供 ,不建立动脉血供。B组 :受体肝动脉结扎 ,其他手术内容与A组相同。C组 :受体肝动脉结扎 ,供肝动脉和门静脉血供均建立 ,其他手术内容与A组相同。监测各组受体存活情况 ,肝功能和肝脏血流情况 ,病理及供肝胆汁分泌情况。结果 :A组、C组受体 3d以上成活率显著高于B组。A组、C组手术前后胆红素无显著改变 ,B组术后胆红素显著高于术前 ,术后第二天B组胆红素显著高于A组、C组。C组供肝胆汁分泌和血供良好 ,肝细胞存活并有活跃的代偿性增生 ;A组、B组供肝无或仅有少量胆汁分泌 ,肝细胞大片坏死。结论 :受体肝动脉结扎、门静脉缩窄足以造成急性肝衰模型 ;保留受体肝脏动脉血供、减少门静脉血供对受体肝脏功能无严重影响 ;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足以纠正急性肝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 缺血 脏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伟 俞建光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5期323-325,共3页
目的 :探讨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对肝功能衰竭 (肝衰 )的治疗作用。方法 :用家猪配对开展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 ,分两组。A组 :受体肝脏保持原状 ,其肝动脉结扎、门静脉缩窄 ;供肝植入受体右肝下 ,仅建立门静脉血供。B组 :供肝动脉和门... 目的 :探讨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对肝功能衰竭 (肝衰 )的治疗作用。方法 :用家猪配对开展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 ,分两组。A组 :受体肝脏保持原状 ,其肝动脉结扎、门静脉缩窄 ;供肝植入受体右肝下 ,仅建立门静脉血供。B组 :供肝动脉和门静脉血供均建立 ,其它手术内容与A组相同。监测各组受体存活情况、肝功能情况、病理及供肝胆汁分泌情况。结果 :B组受体 3d以上成活率显著高于A组。B组手术前后胆红素无显著改变 ,A组术后胆红素显著高于术前 ,术后第 2天A组胆红素显著高于B组。B组供肝胆汁分泌良好 ,肝细胞存活并有活跃的代偿性增生 ;A组供肝无或仅有少量胆汁分泌 ,肝细胞大片坏死。两组受体均有术后白蛋白下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结论 :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足以纠正肝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 功能衰竭 实验研究 手术治疗 AHPL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供肝的修整和断面处理
3
作者 俞建光 刘俊卯 +5 位作者 殷国平 陆森 张健 易永祥 陈新华 高素琴 《肝胆外科杂志》 2002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目的 探讨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 (AHPL T)供肝的修整和断面处理方法。方法 按照猪肝脏的解剖结构 ,切除左半肝 ,将供肝右半肝植入受体右肝下 ,观察受体存活率、肝功能、供肝胆汁分泌情况及病理改变 ;分组按不同方法处理供肝断面 ,A组... 目的 探讨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 (AHPL T)供肝的修整和断面处理方法。方法 按照猪肝脏的解剖结构 ,切除左半肝 ,将供肝右半肝植入受体右肝下 ,观察受体存活率、肝功能、供肝胆汁分泌情况及病理改变 ;分组按不同方法处理供肝断面 ,A组单纯缝扎 ,B超用大网膜衬垫后缝扎加医用胶涂布 ,观察断面的处理效果 ;分析总结。结果  1.用供肝右半肝植入的方法 ,行 AHPL T的肝衰受体存活率和肝功能显著优于肝衰模型组 ,植入肝脏胆汁分泌和肝细胞存活良好。 2 .B组供肝断面的撕裂机率和出血率、腹腔出血率、出血所致的病死率均显著低于 A组。结论  AL PL T时 ,用供肝右半肝植入是合适的 ;供肝断面应在衬垫下缝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 减体积移植 修整 断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术的三种模式对比 被引量:5
4
作者 易永祥 俞建光 刘俊卯 《肝胆外科杂志》 2002年第5期390-391,共2页
目的 探讨猪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术最佳模式。方法  2 8头幼猪随机分成供体组和受体组 ,分 A、B、C三种模式进行异位部分肝移植。结果  C组模式从解剖学、血流动力学角度均优于 A、B两组。结论  C组模式优于 A组和
关键词 辅助部分 移植 手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动脉重建的方法及意义
5
作者 俞建光 易永祥 +5 位作者 张健 陆森 陈家华 刘俊卯 廖建梅 张永兰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2年第2期166-167,176,共3页
关键词 辅助移植 动脉理建 方法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切除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治疗晚期肝硬化的实验研究
6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i001-i001,共1页
盂兴凯,男,汉族.医学博士.外科学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外科副主任,内蒙古自治区肝胆胰疾病诊治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内蒙古外科学会委员,内蒙古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内蒙古自治区医疗... 盂兴凯,男,汉族.医学博士.外科学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外科副主任,内蒙古自治区肝胆胰疾病诊治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内蒙古外科学会委员,内蒙古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内蒙古自治区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法医学家鉴定委员会委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手术 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 硬化 盂兴凯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史留斌 彭承宏 +7 位作者 彭淑牖 刘颖斌 何伟 徐斌 陈晓鹏 白明东 王涌 唐则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730-733,F005,共5页
目的 在原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APOLT)动物模型基础上,观察其对猪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初步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结扎胆总管的方法复制猪胆汁性肝硬化动物模型,6只健康良种幼猪作为供体组,6只肝硬化模型猪为受体组,肝移植采用APOLT术。术... 目的 在原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APOLT)动物模型基础上,观察其对猪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初步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结扎胆总管的方法复制猪胆汁性肝硬化动物模型,6只健康良种幼猪作为供体组,6只肝硬化模型猪为受体组,肝移植采用APOLT术。术中观察血流动力学和生化指标;术前、术后当天及7 d观察门静脉压力、血胆红素及肝功能,同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门静脉最大流速及流量。结果 胆总管结扎8周后见肝脏假小叶形成,小叶周围结缔组织增生明显,有胆栓及胆泥沉积,证实胆汁性肝硬化模型成功。6只猪APOLT术后5只存活。术后7 d动物活杀病理检查见移植肝形态、色泽正常,各吻合口无扭曲、漏血和血栓形成;移植肝部分肝小叶结构紊乱,肝细胞萎缩或消失,肝小叶内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中央静脉周围肝小叶细胞浊肿,可见淋巴细胞浸润;受体肝无明显变性及坏死。术后7 d存活猪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察发现,移植肝门静脉血流比宿主肝门静脉血流增多,回流通畅,移植肝功能良好。血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及天冬氨酸转氨酶等肝功能指标明显好转,术后7 d门静脉压力与术前相比显著降低。结论 APOLT术对门静脉高压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是一种较有希望的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辅助部分移植 门静脉高压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窝异位辅助性活体肝移植治疗Wilson's病的多方位思考 被引量:6
8
作者 季茹 陶开山 +1 位作者 遆振宇 窦科峰 《医学与哲学(B)》 2009年第5期31-33,50,共4页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病)是一种铜代谢异常的遗传性疾病,肝移植是治疗Wilson's病的良好方法。我院器官移植中心于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期间应用脾窝异位辅助性活体肝脏移植治疗肝豆状核变性4例,在评估治疗效果和总结经验的同时...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病)是一种铜代谢异常的遗传性疾病,肝移植是治疗Wilson's病的良好方法。我院器官移植中心于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期间应用脾窝异位辅助性活体肝脏移植治疗肝豆状核变性4例,在评估治疗效果和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对这一治疗方法进行了几点思考,并对其伦理学争议进行了讨论。脾窝异位辅助性活体肝移植为治疗Wilson's提供一条有效的、安全的、简单的全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状核变 辅助活体移植 哲学思考 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肾移植联合脾窝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治疗高致敏尿毒症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4
9
作者 吴东娟 康福霞 +2 位作者 孙玫瑰 孟文静 刘明会 《护理学报》 2017年第3期62-64,共3页
目的总结肾移植联合脾窝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治疗高致敏尿毒症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1例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的高致敏尿毒症患者,接受来源于同一供体的肾移植联合脾窝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在病情、群... 目的总结肾移植联合脾窝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治疗高致敏尿毒症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1例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的高致敏尿毒症患者,接受来源于同一供体的肾移植联合脾窝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在病情、群体反应性抗体、排斥反应、血浆置换、肝动脉血栓预防及心理各方面做好严密观察及护理。结果患者术中及术后未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术后第7天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过综合性治疗及护理,急性排斥反应得以逆转;群体反应性抗体在术后第7天升高至80%,经连续血浆置换后群体反应性抗体仍维持在80%;术后15 d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经对症治疗及护理,第21天症状好转;术后患者情绪不稳定,第42天出现短暂性记忆丧失,经过医护人员及家属的心理疏导,相关科室专家会诊给予药物治疗,患者最终恢复记忆。结论肾移植联合脾窝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治疗高致敏尿毒症在国内属于首例,术后敏锐的观察及精心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对提高患者的长期存活率也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敏 移植 联合移植 脾窝辅助移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扫描数据的虚拟辅助性部分原位肝移植手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方驰华 吴东波 +4 位作者 黄燕鹏 鲁朝敏 鲍苏苏 潘家辉 廖其光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729-732,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及虚拟手术技术在肝移植外科中的意义。方法利用2例胆管结石患者的肝脏64排螺旋CT扫描数据集,人工方法对图像进行分割、配准,采用VTK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然后导入到Free-Form Modeling System进行修饰。利用系统的力反...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及虚拟手术技术在肝移植外科中的意义。方法利用2例胆管结石患者的肝脏64排螺旋CT扫描数据集,人工方法对图像进行分割、配准,采用VTK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然后导入到Free-Form Modeling System进行修饰。利用系统的力反馈设备PHANTOM进行辅助性部分原位肝移植手术的仿真研究。结果①重建的肝脏模型具有肝脏、肝动脉、肝静脉、门静脉和胆道系统,形态逼真,立体感强;肝脏可视化后,肝脏内部管道空间立体感强,肝动脉、肝静脉、门静脉和肝胆管的分布、行程以及相互关系明晰。②在建立的虚拟手术系统的虚拟环境中,使用力反馈设备PHANTOM操纵"虚拟手术刀"模拟了辅助性部分原位肝移植的手术过程,其结果符合临床手术的效果;通过控制肝脏模型切除部分的透明度,使肝脏手术切割平面可视化以及肝脏内部管道手术切断平面可视化;手术模拟过程逼真,形象,且有"力"的感受。结论①可视化的肝脏重建模型立体、逼真,有利于肝移植手术方案的合理设计;②肝移植术前的手术设计和可视化演示可提高手术效果,降低手术风险及减少手术并发症,加强医患沟通;③虚拟肝移植手术有利于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部分移植 三维重建 虚拟手术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术后PFP mRNA的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熊辉 李勇 +3 位作者 涂伟 刘智文 文武 李煜 《江西医药》 CAS 2010年第12期1177-1180,共4页
目的建立稳定的脾窝异位辅助性肝移植大鼠模型,观察术后移植肝病理学变化,并应用RT-PCR法,研究外周血中PFP mRNA的表达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采用健康清洁成年Wistar和SD大鼠。实验分为3组:A组:空白对照组n=30;B组:肝移植术后免疫... 目的建立稳定的脾窝异位辅助性肝移植大鼠模型,观察术后移植肝病理学变化,并应用RT-PCR法,研究外周血中PFP mRNA的表达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采用健康清洁成年Wistar和SD大鼠。实验分为3组:A组:空白对照组n=30;B组: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组,n=30;C组:肝移植术后非免疫抑制组,n=30。各组在术后第1、3、5、7、10d随机取6只动物肝脏和外周血,将肝脏作病理学检查,并应用RT-PCR方法监测外周血的穿孔素mRNA的表达。结果外周血PFP mRNA表达能随病理变化,以数值的形式反应术后的急性排斥反应变化过程。通过检测未发现A组PFP mRNA表达,而B、C组均有表达,对比各时间观察的穿孔素表达水平发现B组与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1)通过各时间点的监测,发现外周血PFPmRNA表达水平与移植肝的病理变化趋同,因而应用半定量RT-PCR检测外周血穿孔素mRNA表达可作为早期诊断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一种较好的方法。(2)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少炎性细胞的浸润,降低穿孔素mRNA的表达,对减轻急性排斥反应作用明显。但仍无法较完全地控制肝细胞坏死和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窝 辅助移植 穿孔素 排斥反应 RT-PCR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原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史留斌 彭承宏 +4 位作者 彭淑牖 何伟 刘颖斌 王涌 唐喆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3年第6期467-470,474,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猪辅助性部分原位肝移植模型,并对其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观察。方法:选用健康良种幼猪16只,随机配成8对,基础麻醉加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手术方法:切去供肝左叶,将留存之右叶供肝作移植肝。切除受体之肝左外叶,将右...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猪辅助性部分原位肝移植模型,并对其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观察。方法:选用健康良种幼猪16只,随机配成8对,基础麻醉加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手术方法:切去供肝左叶,将留存之右叶供肝作移植肝。切除受体之肝左外叶,将右叶供肝肝上、下腔静脉与受肝肝上、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供肝门静脉与受肝门静脉行端侧吻合,受体脾动脉在结肠后与供体肝动脉行端端吻合,胆总管置管外引流。术中热缺血时间为0min,冷缺血时间为(58±4.0)min。切肝前10min、全肝阻断后10min、供肝植入开放门静脉后10min分别取血检测电解质和全血缓冲碱(BB)及标准碳酸氢根浓度(SB),并观察各个时期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中心静脉压(CVP)。术后常规处理,未用抗排斥药。部分存活猪在术后5d彩超观察门静脉血流,同时行病理切片检查。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方差分析和q检验。结果:手术成功率87.5%。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和生化指标均告平稳。术后5d,部分猪彩超结果显示门静脉无血栓形成,仅见移植肝断面有少量包裹性积液,移植肝门静脉最大流速为42.2cm/s,受体肝及移植肝门静脉血流均告通畅。活杀大体及病理切片观察,移植肝形态色泽正常,各吻合口无扭曲、漏血和血栓形成,门静脉无血栓形成。术后5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部分移植 血流动力学 实验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性异种肝移植的应用现状
13
作者 晏琪富 侯昱丞 +3 位作者 马建明 扎西云旦 吴广东 汤睿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4年第5期458-461,共4页
辅助性肝移植(auxiliary liver transplantation,ALT),即在保留受体全部或部分肝脏的同时,利用部分或完整异体肝脏,植入受体体内,以实现暂时性或永久性,替代或增强受体固有肝脏功能的技术。随着ALT技术的进步,目前技术手段包括原位ALT... 辅助性肝移植(auxiliary liver transplantation,ALT),即在保留受体全部或部分肝脏的同时,利用部分或完整异体肝脏,植入受体体内,以实现暂时性或永久性,替代或增强受体固有肝脏功能的技术。随着ALT技术的进步,目前技术手段包括原位ALT、异位A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移植 移植 脏功能 LIVER ALT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位辅助性肝移植的相关问题及术式改进
14
作者 张巍 窦科峰 +2 位作者 陶开山 遆振宇 曹大勇 《器官移植》 CAS 2010年第2期124-125,128,共3页
关键词 辅助移植 术式改进 LIVER 手术适应证 活体移植 部分移植 临床疗效 盆腔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模型建立
15
作者 帝振宇 窦科峰 +3 位作者 陈勇 宋振顺 张福琴 李开宗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4期2325-2326,共2页
目的 建立大鼠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模型 .方法 根据YuWeiming介绍的方法经以简化建立大鼠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模型 ,阐明手术操作技巧和术前术后处理等因素对肝移植大鼠的成活率的影响 .结果 在 30例异位辅助性肝移植大鼠中 ,供肝热缺血时... 目的 建立大鼠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模型 .方法 根据YuWeiming介绍的方法经以简化建立大鼠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模型 ,阐明手术操作技巧和术前术后处理等因素对肝移植大鼠的成活率的影响 .结果 在 30例异位辅助性肝移植大鼠中 ,供肝热缺血时间为 1~ 2min ,安装袖套时间约为 4min ,肝下腔静脉吻合时间为 12min ,供肝冷缺血时间为 30min ,lwk存活率为 80 % (n =30 ) .结论 成功复制大鼠辅助性肝移植模型 .同时 ,大鼠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辅助移植 疾病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改良辅助性部分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建立及麻醉处理
16
作者 何伟 戴安卢 +3 位作者 史留斌 柳子明 彭承宏 彭淑牖 《浙江创伤外科》 2002年第4期213-215,共3页
目的探讨猪辅助性部分原位肝移植模型建立及其术中麻醉处理特点。方法选10头健康3月龄猪,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静脉-静脉转流,建立辅助性部分原位肝移植模型;经颈内动、静脉置管监测ABP、CVP;于无肝期、再灌注期抽取血气、血生化,观察... 目的探讨猪辅助性部分原位肝移植模型建立及其术中麻醉处理特点。方法选10头健康3月龄猪,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静脉-静脉转流,建立辅助性部分原位肝移植模型;经颈内动、静脉置管监测ABP、CVP;于无肝期、再灌注期抽取血气、血生化,观察血流动力学、内环境变化。结果实验5例,成活4例;无肝期、再灌注期血流动力学波动明显,并伴有代酸;再灌注期血钾升高明显,体温下降明显。结论(1)本模型成功率高,可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值得推广;(2)即使在良好的静脉转流下,无肝期、再灌注期血流动力学、内环境变化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部分移植 模型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李家新 陈方满 陈晓鹏 《临床外科杂志》 2006年第1期27-29,共3页
原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作为多模式肝移植的一种分支,以其对患者创伤较小、符合生理、无无肝期等优势日益受到关注,但目前临床尚未较大规模地开展和应用,且原肝和供肝肝细胞再生和门静脉血流之间的功能竞争等问题仍然令人迷惑,尚需更多的... 原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作为多模式肝移植的一种分支,以其对患者创伤较小、符合生理、无无肝期等优势日益受到关注,但目前临床尚未较大规模地开展和应用,且原肝和供肝肝细胞再生和门静脉血流之间的功能竞争等问题仍然令人迷惑,尚需更多的临床实践和动物实验来不断地丰富该领域的理论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部分移植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位辅助性肝移植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文献综述)
18
作者 徐皓 刘胜利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2004年第1期28-31,共4页
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是肝脏移植的一个重要分支 ,具有独特的优点 ,但同时存在技术上的问题 ,从而导致其预后不佳。本文就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技术上所面临的技术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关键词 辅助移植 功能竞争 门静脉 术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窝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治疗大鼠急性肝衰的早期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邓高旺 李勇 +2 位作者 占敏 吴安涛 李煜 《江西医药》 CAS 2009年第7期653-657,共5页
目的建立稳定的急性肝功能衰竭和脾窝异位辅助性肝移植大鼠模型,研究移植肝对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早期支持作用,探讨原肝再生与移植肝萎缩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近交SD大鼠将其分为:A组(n=40),切除脾脏和左侧肾脏,将小体积移植肝(3... 目的建立稳定的急性肝功能衰竭和脾窝异位辅助性肝移植大鼠模型,研究移植肝对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早期支持作用,探讨原肝再生与移植肝萎缩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近交SD大鼠将其分为:A组(n=40),切除脾脏和左侧肾脏,将小体积移植肝(30%)植入该受体脾窝;B组(n=20)为对照组,切除85%肝脏+脾脏+左侧肾脏。观察两组术后存活率、血生化变化、两肝重量及病理变化。结果A组术后1d、3d、7d、14d存活率明显高于同期B组(P<0.05);A组术后肝功能指标随时间进行性下降,术后14d基本接近正常,且大大低于同期B组水平,与同期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大鼠原肝随时间进行性增生,移植肝在早期无明显改变,14d左右开始萎缩。结论脾窝辅助性肝移植治疗大鼠急性肝衰方法科学、合理、可行;移植肝对大鼠急性肝衰有明显的支持作用;原肝术后呈进行性增生改变,移植肝在早期无明显变化,随着大鼠原肝再生、肝功能逐步恢复移植肝开始出现萎缩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移植 脾窝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性部分原位肝移植的临床研究现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陆翔 彭承宏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46-248,251,共4页
辅助性部分原位肝移植主要用于治疗爆发性肝功能衰竭、非肝硬化的先天性代谢性疾病以及小体积供肝肝移植,与经典原位全肝移植相比,具有避免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适用于活体肝移植、扩大供肝来源等优点。本文就辅助性部分原位肝移植的临... 辅助性部分原位肝移植主要用于治疗爆发性肝功能衰竭、非肝硬化的先天性代谢性疾病以及小体积供肝肝移植,与经典原位全肝移植相比,具有避免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适用于活体肝移植、扩大供肝来源等优点。本文就辅助性部分原位肝移植的临床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部分移植 手术适应证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