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都对省域经济辐射带动力研究
1
作者 高璐 彭星 刘军伟 《决策咨询》 2025年第1期24-29,36,共7页
在区域经济发展演进过程中,省会城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四川省会城市,成都经济实力强劲,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对比国内其他省会城市,成都在产业发展引领力、贸易流动促进力、资源要素运筹力、综合枢纽链接力方面仍然存... 在区域经济发展演进过程中,省会城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四川省会城市,成都经济实力强劲,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对比国内其他省会城市,成都在产业发展引领力、贸易流动促进力、资源要素运筹力、综合枢纽链接力方面仍然存在短板差距,未来应着力从现代产业建圈强链、商贸流通体系建设、资源要素集聚拓展、枢纽通道内畅外联等方向发力,引领省域协同联动、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会城市 经济辐射带动力 成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新区辐射带动力评价及比较研究——以浦东、滨海、两江、舟山群岛新区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范巧 闫志伟 王琼 《晋阳学刊》 CSSCI 2017年第6期136-142,145,共8页
辐射带动力评价是考察国家级新区是否实现或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国家意志和战略的关键。目前,相关研究中缺乏对国家级新区辐射带动周边省份发展的整体评价以及分组评价。基于2011-2015年包含国内生产总值在内的7个影响因素,结合绝对经济联... 辐射带动力评价是考察国家级新区是否实现或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国家意志和战略的关键。目前,相关研究中缺乏对国家级新区辐射带动周边省份发展的整体评价以及分组评价。基于2011-2015年包含国内生产总值在内的7个影响因素,结合绝对经济联系引力模型,文章考察了成立5年以上的4个国家级新区辐射带动中国各省份发展的能力状况;同时,结合国家级新区不同的辐射半径,分组考察国家级新区辐射带动中国各省份发展的能力状况及4个国家级新区的有效辐射半径。结论显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已基本形成区域增长极,有效辐射半径达到800km,重庆两江新区辐射带动周边省份发展的能力正在凸显,但尚未形成区域增长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新区 辐射带动力 绝对经济联系引模型 有效辐射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新区辐射带动力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解——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 被引量:10
3
作者 范巧 王成纲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0-89,116,共11页
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结合绝对经济联系和引力模型等理念和方法,评价了重庆两江新区对重庆市内区县发展的辐射带动程度。通过设定和试算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3种空间计量模型,优选出空间误差模型用于评估重庆两江新区辐射带动力的主要影响... 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结合绝对经济联系和引力模型等理念和方法,评价了重庆两江新区对重庆市内区县发展的辐射带动程度。通过设定和试算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3种空间计量模型,优选出空间误差模型用于评估重庆两江新区辐射带动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力度。结果显示:重庆两江新区辐射带动重庆市内区县的拉力效应不太稳定、推力效应尚未形成,但综合推拉力效应呈上升趋势,表明重庆两江新区具有成为增长极的潜力;重庆两江新区对重庆市内区县的辐射带动力主要受到消费、投资、财政投入、城镇居民收入提升以及利用内资等因素的正向影响,受到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城镇化率等因素的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新区 重庆两江新区 辐射带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市辐射带动力的测度与提升研究——与上海市比较的视角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晋晋 安树伟 《领导之友》 2017年第3期64-71,共8页
运用经济首位度、四城市经济指数和相对经济比三个定量分析模型,对北京和上海的经济辐射带动力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即北京的经济辐射带动力相对弱于上海。此外,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京津冀和长三角除核心城市外的城市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进... 运用经济首位度、四城市经济指数和相对经济比三个定量分析模型,对北京和上海的经济辐射带动力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即北京的经济辐射带动力相对弱于上海。此外,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京津冀和长三角除核心城市外的城市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进行测算和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北京城市辐射带动力的对策:提升经济实力,增强对周边地区的"溢出效应";构建一体化现代交通网络;推进产业整合,带动区域发展;提高中小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带动力 承接 京津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产业协同发展背景下郑州提升产业辐射带动力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雯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1年第1期88-93,共6页
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是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着力点。郑州提升产业辐射带动力,既是加快构建郑州经济发展新格局、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新趋势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需要,也是郑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和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迈入新阶段的应有... 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是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着力点。郑州提升产业辐射带动力,既是加快构建郑州经济发展新格局、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新趋势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需要,也是郑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和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迈入新阶段的应有之义。通过推动郑州产业升级,提升自身产业能级;探索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新模式,培育区域品牌新优势;增强郑州对国内外高端生产要素的吸引力,促进高端生产要素在区域内优化配置;建立健全产业协同发展机制,构建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体系等举措,从而辐射带动区域产业,实现郑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产业 协同发展 辐射带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辐射带动力增强,市场规模不断提升——《2022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发布 被引量:3
6
《卫星应用》 2022年第6期67-72,共6页
《2022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是对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所做的整体性研究总结。由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咨询中心编制,每年度定期发布。本刊摘要如下。
关键词 卫星导航定位 整体性研究 导航与位置服务 辐射带动力 发展现状与前景 不断提升 白皮书 咨询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辐射带动力的评价研究
7
作者 张依妮 《产业创新研究》 2022年第9期14-16,共3页
区域中心城市是一个地区最具竞争力的主体,区域中心城市具有好的辐射带动力,有利于地方的持续发展和区域协调。南京作为长三角与中西部地区的连接枢纽,深入研究南京市的辐射带动力强弱,具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 南京市 辐射带动力 区域中心城市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尹弘在洛阳调研时强调 发挥优势 扩大开放 增强区域辐射带动力
8
《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0年第6期F0004-F0004,共1页
3月12日至13日,省长尹弘深入洛阳市调研,强调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发挥制造业、文化资源等优势,全面提升发展要素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洛阳的区域辐射带动力。尹弘实地考察了龙门综合交通枢纽,... 3月12日至13日,省长尹弘深入洛阳市调研,强调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发挥制造业、文化资源等优势,全面提升发展要素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洛阳的区域辐射带动力。尹弘实地考察了龙门综合交通枢纽,听取了洛阳北郊机场航空口岸建设情况介绍,指出要坚持交通先行,适度超前规划,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互通能力。在隋唐洛阳城和洛阳市规划展示馆,他强调一定要尊重历史,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保持城市历史风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建设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布局 历史文化资源 适度超前 航空口岸 辐射带动力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综合交通枢纽 综合承载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新区辐射带动力及其实现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范巧 郭爱君 《经济体制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6-51,共6页
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的辐射带动力,是依托国家级新区重构区域空间结构和区域治理架构的重要战略目标。辐射带动力是推力、拉力和综合推拉力等动能的总称。主动性、协调性和外溢性辐射带动力的综合作用,将从城市拓展、人口迁徙、创新外溢... 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的辐射带动力,是依托国家级新区重构区域空间结构和区域治理架构的重要战略目标。辐射带动力是推力、拉力和综合推拉力等动能的总称。主动性、协调性和外溢性辐射带动力的综合作用,将从城市拓展、人口迁徙、创新外溢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实现国家级新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要形成国家级新区强大的辐射带动力,必须在将国家级新区打造成为核心增长极的基础上,促进利益相关主体的多方联动和协同发力,构建全方位的辐射带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新区 辐射带动力 实现机制
原文传递
增长极的辐射带动作用分析——以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谭鑫 皮亚彬 《岭南学刊》 2015年第1期89-94,共6页
增长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且具有阶段性,在初期以增长极自身的集聚为主,而随着贸易成本的降低以及增长极产业结构的提升,增长极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开始增强。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辐射带动力的现实情况印证了相关理论,显示... 增长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且具有阶段性,在初期以增长极自身的集聚为主,而随着贸易成本的降低以及增长极产业结构的提升,增长极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开始增强。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辐射带动力的现实情况印证了相关理论,显示促进增长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主要手段包括:降低区际贸易壁垒,加强地区间政府层面的合作,提高增长极的创新能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新区 浦东新区 增长极 辐射带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部企业ESG: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新动力
11
作者 《浦东新区总部企业ESG竞争力报告》课题组 邓茗文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4年第10期39-41,共3页
总部企业优秀的ESG行动表现,对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深远影响。近年来,总部经济因其对城市发展的重要贡献和在区域竞争中的战略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实践。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产生聚集效... 总部企业优秀的ESG行动表现,对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深远影响。近年来,总部经济因其对城市发展的重要贡献和在区域竞争中的战略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实践。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产生聚集效应和辐射带动力,由此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经济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竞争 资源吸引 新动 资源优化配置 战略地位 聚集效应 辐射带动力 ES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零售市场空间网络关系特征分析——基于零售引力模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宁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33,共4页
当前,我国零售市场的空间网络关系正不断发生变化。本文借助零售引力模型,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此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零售市场的网络关联度总体上不断提升,空间联系紧密性持续增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零售网络的综合向心... 当前,我国零售市场的空间网络关系正不断发生变化。本文借助零售引力模型,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此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零售市场的网络关联度总体上不断提升,空间联系紧密性持续增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零售网络的综合向心力和辐射力也均呈现逐年增强的态势,对资源的集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不断显现。同时,东部地区作为零售市场的先行区域,零售网络的中心地位有弱化趋势,全国零售网络的"去中心化"和一体化趋势则不断体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售市场 空间网络关系 零售引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法 综合向心 辐射带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村超”“村BA”如何持续发力 被引量:3
13
作者 石培华 《当代贵州》 2023年第36期78-78,共1页
贵州“村超”和“村BA”,以强大内生动力打开乡村振兴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路径。贵州“村BA”和“村超”火爆出圈,如何保持“村超”和“村BA”的魅力?如何进一步发挥其辐射带动力?如何释放其生产力?我认为可以从4个方面来着手。一是要保... 贵州“村超”和“村BA”,以强大内生动力打开乡村振兴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路径。贵州“村BA”和“村超”火爆出圈,如何保持“村超”和“村BA”的魅力?如何进一步发挥其辐射带动力?如何释放其生产力?我认为可以从4个方面来着手。一是要保持贵州“村超”和“村BA”体育文化活动的原生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内生动 体育文化活动 中国式现代化 辐射带动力 BA 生产 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一鸣 《中国发展观察》 2024年第6期69-71,共3页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全球消费资源的枢纽和高端平台,也是引领全球消费发展的创新高地。2021年,国务院批准率先在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等五个城市开展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当前,面对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应以科技创新增强国际...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全球消费资源的枢纽和高端平台,也是引领全球消费发展的创新高地。2021年,国务院批准率先在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等五个城市开展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当前,面对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应以科技创新增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创新引领力、以体制创新增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力、以扩大开放增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全球影响力,高质量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城市建设 全球影响 高端平台 培育建设 国际国内环境 体制创新 辐射带动力 创新引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成效
15
作者 群仲平 《群众》 2024年第10期1-1,共1页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亲自擘画的重大战略。今年3月5日,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江苏处于长三角、长江经济带交汇区域和对外开放前沿,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肩负重要使命,要求江苏全面融入和服务长江经...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亲自擘画的重大战略。今年3月5日,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江苏处于长三角、长江经济带交汇区域和对外开放前沿,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肩负重要使命,要求江苏全面融入和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更好发挥经济大省对区域乃至全国发展的辐射带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发展战略 长三角一体化 长江经济带 交汇区域 辐射带动力 对外开放 经济大省 重要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粤大地:产业科技互促双强
16
作者 何乐 《群众》 2024年第12期27-30,共4页
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要求江苏加强同其他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的对接,在更大范围内联动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更好发挥经济大省对区域乃至全国发展的辐射带动力。日前... 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要求江苏加强同其他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的对接,在更大范围内联动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更好发挥经济大省对区域乃至全国发展的辐射带动力。日前,中共江苏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提出,要联动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拓展新质生产力发展空间,并指出要积极对接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战略。为此,群众杂志社调研组赴广州、深圳,深入园区、实验室、智能工厂、新型研发机构,专题调研并探寻广东如何以产业科技创新为牵引提升区域辐射带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区域发展战略 中共江苏省委 智能工厂 供应链 京津冀 辐射带动力 新型研发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
17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4年第8期4-4,共1页
国务院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7月31日,国务院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国发〔2024〕17号),提出经过5年的努力,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市渠道进一步畅通,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 国务院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7月31日,国务院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国发〔2024〕17号),提出经过5年的努力,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市渠道进一步畅通,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进一步健全,协调推进潜力地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明显加快,培育形成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现代化都市圈,城市安全韧性短板得到有效补齐,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至接近70%,更好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提出4项重大行动、19项重点任务及有关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新型城镇化战略 《行动计划》 工业化城镇化 农业转移人口 政策措施 都市圈 辐射带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阳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1
18
作者 肖金成 《经济研究参考》 2022年第5期20-21,共2页
南阳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河南省将南阳确定为河南的副中心城市,是实至名归。中心是相对于区域而言的。所谓中心城市,首先,就是有一定的腹地,周边一段距离内没有比之更大的城市。其次,有一定的规模,城市规模越大,辐... 南阳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河南省将南阳确定为河南的副中心城市,是实至名归。中心是相对于区域而言的。所谓中心城市,首先,就是有一定的腹地,周边一段距离内没有比之更大的城市。其次,有一定的规模,城市规模越大,辐射带动力就越强。最后,有一定的首位度,和周边的城市比较,是遥遥领先的。南阳作为副中心城市,是相对于河南全省而言,省会郑州是全省的中心城市,南阳是省域副中心城市。南阳建设河南副中心城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中心城市 首位度 历史文化底蕴 实现路径 辐射带动力 南阳市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充南充:打造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
19
作者 陈钻 《四川省情》 2021年第12期53-55,共3页
南充市"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深入挖掘作为成渝地区北部中心城市的市场腹地优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增强消费辐射带动力,建设具有巴蜀特色的成渝地区北部消费中心。南充的消费市场近年来发展如何?离... 南充市"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深入挖掘作为成渝地区北部中心城市的市场腹地优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增强消费辐射带动力,建设具有巴蜀特色的成渝地区北部消费中心。南充的消费市场近年来发展如何?离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还有多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消费 公共消费 区域性消费 成渝地区 新型消费 辐射带动力 消费市场 南充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跨“河”
20
作者 李斌 《决策》 2019年第11期42-45,共4页
跨河发展,解决"郑北缺失"问题,有利于发挥中原城市群首位城市郑州的辐射带动力,进而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一石激起千层浪。10月29日,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郑新一体化发展规划(2019... 跨河发展,解决"郑北缺失"问题,有利于发挥中原城市群首位城市郑州的辐射带动力,进而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一石激起千层浪。10月29日,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郑新一体化发展规划(2019—2035年)》,明确了未来一个时期郑新一体化发展的总体布局和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城市群 首位城市 总体布局 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辐射带动力 一体化 郑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