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学科贯通课程的教学设计与调查研究——以“辐射生物效应”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大鹏 冯虎元 +2 位作者 崔莹 潘建斌 姚泽恩 《高等理科教育》 2023年第3期77-83,共7页
高等教育本科阶段跨学科课程的开设,将会促进学生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文章针对“辐射生物效应”跨学科课程,提出了理论相关型跨学科课程的设计原理和整合方法,并辅以调研来优化课程。调研不但显示本课程达到了“启发学科交叉意... 高等教育本科阶段跨学科课程的开设,将会促进学生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文章针对“辐射生物效应”跨学科课程,提出了理论相关型跨学科课程的设计原理和整合方法,并辅以调研来优化课程。调研不但显示本课程达到了“启发学科交叉意识”的教学目的,还获得了各专业类别的兴趣度分布规律及特点。这对跨学科课程的建设有一定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 辐射生物效应 兴趣方向 课程认知度 课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防护的生物学基础——辐射生物效应 被引量:10
2
作者 周永增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0-101,共12页
人类必须研究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 ,以保护其自身及其它物种免受电离辐射的有害影响 ,同时在应用中最大限度地获取利益。辐射生物效应 ,作为辐射防护的生物学基础 ,一直受到国内外辐射防护界的极大关注。本文就辐射防护密切相关的辐射随... 人类必须研究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 ,以保护其自身及其它物种免受电离辐射的有害影响 ,同时在应用中最大限度地获取利益。辐射生物效应 ,作为辐射防护的生物学基础 ,一直受到国内外辐射防护界的极大关注。本文就辐射防护密切相关的辐射随机效应、辐射致癌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 辐射生物效应 辐射防护 小剂量率照射 组织权重因子 随机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DNA与肿瘤、辐射生物效应和衰老关系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青杰 桑璐 《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 2004年第2期78-81,共4页
线粒体是机体的重要能量加工厂,线粒体DNA是惟一的核外遗传物质,因此,线粒体在维持生物个体正常生理功能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线粒体DNA突变和缺失在许多疾病发生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概述了线粒体DNA在肿瘤、辐射... 线粒体是机体的重要能量加工厂,线粒体DNA是惟一的核外遗传物质,因此,线粒体在维持生物个体正常生理功能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线粒体DNA突变和缺失在许多疾病发生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概述了线粒体DNA在肿瘤、辐射生物效应及衰老等领域的研究现状,以期推进放射医学领域中线粒体DNA的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DNA 肿瘤 辐射生物效应 衰老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生物效应及其实践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石慧 林宏健 辜润秋 《科技风》 2015年第5期81-82,共2页
辐射生物效应是指辐射作用于机体后,其传递的能量对机体的分子、细胞、组织和器官所造成的形态和(或)功能方面的后果。人类必须去认识、了解并研究辐射及其生物效应,以保护人类自身及其它物种免受辐射的有害影响,并最大限度地在应用中... 辐射生物效应是指辐射作用于机体后,其传递的能量对机体的分子、细胞、组织和器官所造成的形态和(或)功能方面的后果。人类必须去认识、了解并研究辐射及其生物效应,以保护人类自身及其它物种免受辐射的有害影响,并最大限度地在应用中获取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生物效应 实践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人类物种的辐射生物效应研究
5
作者 王川 陆羲 冯业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05-808,共4页
非人类物种的辐射生物效应可分为3类:早期死亡率、繁殖率降低和可记录DNA损伤。论文介绍了非人类物种辐射损伤的相似性、所受剂量的估算以及辐射生物效应,重点分析了电离辐射对陆生植物、陆生动物以及水生生物的辐射生物效应。为达到保... 非人类物种的辐射生物效应可分为3类:早期死亡率、繁殖率降低和可记录DNA损伤。论文介绍了非人类物种辐射损伤的相似性、所受剂量的估算以及辐射生物效应,重点分析了电离辐射对陆生植物、陆生动物以及水生生物的辐射生物效应。为达到保护非人类物种的要求,建议在广泛调研国外非人类物种影响评价和管理的基础上,制定我国电离辐射非人类物种影响评价管理模式,研究我国现有辐射安全标准系统,探讨在那些标准中有必要增加电离辐射非人类物种防护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人类物种 参考动植物 辐射生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基因组学及其在辐射生物效应研究中的应用
6
作者 王放 王仲文 左雅慧 《辐射防护通讯》 2009年第1期26-29,36,共5页
功能基因组学是基因组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已应用到辐射生物效应研究领域。本文介绍了功能基因组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在辐射生物效应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关键词 功能基因组学 基因芯片 蛋白质组学 辐射生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6M托卡马克装置对动物辐射生物效应的观察
7
作者 于海忠 季其仁 +3 位作者 刘远兴 史惠芳 刘正卿 刘惠君 《中国辐射卫生》 1992年第1期34-34,共1页
HT-6M托卡马克装置(以下简称装置)是用于高功率辅助加热实验、高β等离子体的平衡和稳定性实验、等离子体输送过程及边界层物理实验的装置。据在该“装置”工作人员自述,有不同程度的疲乏感,体检发现有部分工作人员外周血象粒细胞有偏... HT-6M托卡马克装置(以下简称装置)是用于高功率辅助加热实验、高β等离子体的平衡和稳定性实验、等离子体输送过程及边界层物理实验的装置。据在该“装置”工作人员自述,有不同程度的疲乏感,体检发现有部分工作人员外周血象粒细胞有偏低现象。据测试,该“装置”在运行时有X线产生。为此,我们配合热释光剂量计测定,进行了动物生物效应观察,报告如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生物效应 托卡马克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生物效应的定量评价
8
作者 巴棣生 陈国佩 《浙江预防医学》 1991年第5期37-40,共4页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放射生物学、放射防护机构从事辐射对人和其他有机体的生物效应研究,试图用危险度(risk)对由电离辐射所致的健康损害进行定量评价。辐射对个体和群体的健康影响是根据典型地区环境放射剂量的测定和计算来评估的,其危...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放射生物学、放射防护机构从事辐射对人和其他有机体的生物效应研究,试图用危险度(risk)对由电离辐射所致的健康损害进行定量评价。辐射对个体和群体的健康影响是根据典型地区环境放射剂量的测定和计算来评估的,其危险度可用由某种放射性物质致伤、致病、致死的几率或寿命缩短率表示。然而,应予注意的是个人的风险观常受(1)危险的概率、(2)危险的严重性、(3)危险的选择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生物效应 放射防护 电离辐射 躯体效应 定量评价 放射生物 生物效应研究 缩短率 放射性物质 比释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离子辐射生物效应研究中的几个物理量的说明
9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71-571,共1页
关键词 辐射生物效应研究 吸收剂量 粒子注量 离子 物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及防护学术研讨会将在西安召开
10
《辐射防护通讯》 2004年第3期41-41,共1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工作、生产、生活中接触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的机会越来越多。为了合理地利用它们为人类的建设服务,并为从事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研究、卫生防护、临床应用。
关键词 中国 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及防护学术研讨会 西安市 学术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辐射环境模拟装置与空间辐射生物效应研究进展
11
作者 沈程 刘文静 +6 位作者 吴汝群 郭金龙 牟宏进 张磊 赵灿 毛光博 杜广华 《生命科学仪器》 2023年第2期4-25,共22页
空间环境中宇航员受到的高能辐射主要来源于太阳粒子事件、银河宇宙射线和地球捕获带中的高能离子及其次生放射性粒子。太空辐射暴露具有低剂量率、多品质辐射和高线性能量传递(LET)等特点,是宇航员在深空执行长时间太空探索任务时面临... 空间环境中宇航员受到的高能辐射主要来源于太阳粒子事件、银河宇宙射线和地球捕获带中的高能离子及其次生放射性粒子。太空辐射暴露具有低剂量率、多品质辐射和高线性能量传递(LET)等特点,是宇航员在深空执行长时间太空探索任务时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基于地面高能加速器的空间辐射模拟装置及空间辐射生物效应研究是空间辐射风险评估科学依据的关键。单离子微束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能提供精确至单离子精准辐照的辐照装置,是真实模拟空间高能辐射条件开展生物效应研究的独特平台。本文首先介绍了近地任务以及深空探索中的辐射环境以及世界各国可供开展空间辐射地基模拟的粒子加速器设施,以及近年来的空间辐射效应研究进展,最后介绍了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的高能微束装置及其在空间辐射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辐射 高能重离子 加速器 空间辐射生物效应 微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教一体化教学团队建设交叉学科课程“辐射生物效应”
12
作者 王丹 陈晓明 +2 位作者 唐运来 张建国 黄仁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0年第3期00139-00141,共3页
《辐射生物效应》课程是横跨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防科技学院9个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以“核废物环境下生物效应”国防科技创新团队教师为教学主体。该课程属于学科交叉课程,实行教学团队授课制,并以科教一体化和交叉学科两... 《辐射生物效应》课程是横跨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防科技学院9个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以“核废物环境下生物效应”国防科技创新团队教师为教学主体。该课程属于学科交叉课程,实行教学团队授课制,并以科教一体化和交叉学科两大主题为核心。面向2个学科跨度较大的学院、涉及理学、工学、农学三大学科门类、9个专业的本科生开设。克服了原有教学体系的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教学团队组织松散,科研团队对专业发展和教学的贡献不足等弊端,形成了以西部生物资源利用为基础、核辐射生物效应与放射性污染生物治理为特色的跨专业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学科 科教一体化 辐射生物效应 军民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离辐射水平与生物效应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湘艳 吕慧敏 +4 位作者 李文红 邹跃 刘丽宏 梁小芳 尚兵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1年第6期476-479,共4页
本文介绍了人类所受的不同辐射源电离辐射的年平均剂量及范围,包括高天然本底辐射、人工辐射中的医疗照射、辐射事故照射以及核辐射的发生及其后果。重点阐述了目前辐射生物效应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如电离辐射非靶效应,细胞爆炸引发&q... 本文介绍了人类所受的不同辐射源电离辐射的年平均剂量及范围,包括高天然本底辐射、人工辐射中的医疗照射、辐射事故照射以及核辐射的发生及其后果。重点阐述了目前辐射生物效应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如电离辐射非靶效应,细胞爆炸引发"瞬间癌症"以及辐射诱发白内障阈剂量判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辐射 医疗照射 事故照射 辐射生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前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教学中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14
作者 闵锐 韩玲 +3 位作者 程赢 李白龙 高福 周传丰 《基础医学教育》 2013年第4期423-425,共3页
在学科发展进程中,新研究结果及新理论的出现有时会与当前教学内容发生矛盾和冲突。化解这类矛盾和冲突,应把握好学科发展不同阶段关键科学问题的提出和发展的脉络。文章从辐射生物学效应研究的系统性及辐射损伤的系统观等方面,介绍如... 在学科发展进程中,新研究结果及新理论的出现有时会与当前教学内容发生矛盾和冲突。化解这类矛盾和冲突,应把握好学科发展不同阶段关键科学问题的提出和发展的脉络。文章从辐射生物学效应研究的系统性及辐射损伤的系统观等方面,介绍如何辩证看待当前辐射生物学效应研究结果与经典辐射损伤理论间的矛盾与冲突,为科学合理解释辐射生物学效应教学内容中存在的矛盾现象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生物效应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扫描的低剂量辐射生物效应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兵 马淑梅 +2 位作者 孔博玉 信瑞 刘晓冬 《中国辐射卫生》 2013年第1期126-128,共3页
目前,对于高剂量辐射损伤效应人们已有共识,但低剂量辐射(LDR)产生有益效应(Beneficial Effect)还是损伤效应(Injured Effect)仍存有争议,日本福岛核泄露事件产生的环境辐射高本底究竟能否影响人类健康再次引起广泛关注,其焦点是... 目前,对于高剂量辐射损伤效应人们已有共识,但低剂量辐射(LDR)产生有益效应(Beneficial Effect)还是损伤效应(Injured Effect)仍存有争议,日本福岛核泄露事件产生的环境辐射高本底究竟能否影响人类健康再次引起广泛关注,其焦点是致癌风险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辐射 辐射生物效应 CT扫描 损伤效应 高剂量辐射 人类健康 环境辐射 致癌风险
原文传递
酪氨酸激酶在紫外线辐射生物效应中的作用
16
作者 高玲 李晶 董晓霞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98-400,共3页
紫外线是一类波长为10 ~ 400 nm的电磁波,窄谱中波紫外光疗法(NB-UVB)是世界上较先进的皮肤光疗方法,对由黑色素减少所致的白癜风、白化病和皮肤炎症后的色素减退治疗效果良好.其生物学机制主要是刺激黑素细胞的增殖和移行,当黑素细... 紫外线是一类波长为10 ~ 400 nm的电磁波,窄谱中波紫外光疗法(NB-UVB)是世界上较先进的皮肤光疗方法,对由黑色素减少所致的白癜风、白化病和皮肤炎症后的色素减退治疗效果良好.其生物学机制主要是刺激黑素细胞的增殖和移行,当黑素细胞吸收UVB能量后,刺激酪氨酸酶的活性并加速酪氨酸的氧化和聚合,使黑色素合成增加.然而有研究发现紫外线也是引发色素减退的一个诱因.鉴于酪氨酸激酶在黑色素合成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受体酪氨酸激酶介导的Ras/Raf/MAPK和PI-3K/Akt途径,非受体酪氨酸激酶介导的Sre、Bcr-Abl和JAK/STAT途径5个方面对酪氨酸激酶在紫外照射生物效应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酪氨酸激酶 辐射生物效应 紫外线 JAK STAT途径 PI-3K Akt 黑色素合成 BCR-ABL 黑素细胞
原文传递
辐射生物学效应基础与医源性辐射防护 被引量:3
17
作者 闵锐 《辐射防护通讯》 2011年第3期12-18,共7页
减轻公众医源性辐射负担的当务之急是要求医务工作者在了解辐射生物学效应和辐射防护研究的基础上,尽可能优化各种放射诊疗方案,减少不必要的照射。本文介绍近年来辐射生物效应基础研究、辐射危害的流行病学调查、医源性照射等方面的研... 减轻公众医源性辐射负担的当务之急是要求医务工作者在了解辐射生物学效应和辐射防护研究的基础上,尽可能优化各种放射诊疗方案,减少不必要的照射。本文介绍近年来辐射生物效应基础研究、辐射危害的流行病学调查、医源性照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供医源性辐射防护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生物效应 辐射危害 医源性辐射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辐射产生的Ck软X射线对质粒pBK-CMV DNA的辐射生物效应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欣 徐师国 +6 位作者 张玉恒 汪渊 王明丽 张新夷 张载福 汪思应 魏道严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21-324,共4页
目的 研究同步辐射产生的Ck软X射线 (Eck =0 2 8keV)对质粒pBK CMVDNA的辐照生物效应。方法 以6 0 Coγ射线为对照 ,把质粒pBK CMVDNA放在特别设计的样品室中 ,以含水的溶液状态均匀接受Ck软X射线辐射 ,然后将其转化入大肠杆菌XL1 B... 目的 研究同步辐射产生的Ck软X射线 (Eck =0 2 8keV)对质粒pBK CMVDNA的辐照生物效应。方法 以6 0 Coγ射线为对照 ,把质粒pBK CMVDNA放在特别设计的样品室中 ,以含水的溶液状态均匀接受Ck软X射线辐射 ,然后将其转化入大肠杆菌XL1 Blue中 ,分别以突变率与存活率为指示 ,观察Ck软X射线对质粒pBK CMVDNA的辐射诱导突变作用及对其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 Ck软X射线降低质粒pBK CMVDNA转化活性的能力约是6 0 Coγ射线的 4倍 (D37) ,对质粒pBK CMVDNA的诱变作用约是6 0 Coγ射线的 1 5~ 2倍。结论 与6 0 Coγ射线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 软X射线 生物效应 辐射生物效应 pBK-CMV DNA
原文传递
手机电磁辐射生物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蕾 郝冬梅 《中国辐射卫生》 2009年第3期373-375,共3页
关键词 电磁辐射 辐射生物效应 手机 实验研究 致伤效应 医学领域 生物 用户
原文传递
沿重离子贯穿深度的番茄干种子辐射生物学效应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冯岩 卫增泉 +6 位作者 李文建 周光明 周利斌 高清祥 颉红梅 邱丽梅 党秉荣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42-449,共8页
本文采用80MeV/u的12C6+辐照番茄干种子,研究处于不同离子贯穿深度番茄干种子的辐照生物学效应,检测其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辐照后不同贯穿深度上番茄种子的发芽势与物理剂量对应,第8层样品(对应于碳离子在水中的贯穿深度为15mm)出... 本文采用80MeV/u的12C6+辐照番茄干种子,研究处于不同离子贯穿深度番茄干种子的辐照生物学效应,检测其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辐照后不同贯穿深度上番茄种子的发芽势与物理剂量对应,第8层样品(对应于碳离子在水中的贯穿深度为15mm)出现峰值76.7%,发芽率随离子入射深度的变化不明显;不同贯穿深度辐照样品的根尖细胞微核率也与物理剂量相对应,在第6、7层样品中出现峰值0.257%;另外,辐照样品幼苗茎叶的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谷胱甘肽(GSH)含量及总抗氧化力在第9层出现峰值,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在第7-8层出现峰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与重离子贯穿深度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总而言之,本工作发现辐照样品的多个生理生化指标均与入射离子的微剂量分布相对应,即存在生物效应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重离子贯穿深度 番茄干种子 辐射生物效应 保护酶 微核率 发芽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