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肛门引流管在回肠末端近回盲部肠吻合术中的临床应用
1
作者 舒芳 曾珊 +4 位作者 肖赟 吴书清 钟斌 张鹏 刘传荣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1期137-139,共3页
目的分析经肛门引流管在回肠末端近回盲部肠吻合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造瘘后远端回肠狭窄患儿的临床资料。在距离回肠末端5 cm以内的回肠吻合手术中,根... 目的分析经肛门引流管在回肠末端近回盲部肠吻合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造瘘后远端回肠狭窄患儿的临床资料。在距离回肠末端5 cm以内的回肠吻合手术中,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保留回盲部直接行回肠吻合术,观察组采取回肠末端近回盲部肠吻合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病情控制优良率、手术时间、术后开始肠内营养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病情控制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开始肠内营养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肠末端近回盲部肠吻合术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造瘘后远端回肠狭窄的效果更佳,在距离回肠末端5 cm以内的回肠吻合手术中,采用经肛门引流管相对于以往保留回盲部一期行回肠吻合手术,病情控制较好,可缩短术后开始肠内营养时间、住院时间,且术后相关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坏死性小 造瘘后远狭窄 盲部吻合术 肛门引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侧吻合与侧侧吻合术在回肠造口还纳术中的疗效对比研究
2
作者 张传鑫 汪伟 许安琪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5期890-892,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端侧吻合与侧侧吻合术在回肠造口还纳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75例回肠造口还纳术患者,根据不同吻合技术将其纳入端侧吻合组(37例)与侧侧吻合组(38例),端侧吻合组术中采... 目的对比研究端侧吻合与侧侧吻合术在回肠造口还纳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75例回肠造口还纳术患者,根据不同吻合技术将其纳入端侧吻合组(37例)与侧侧吻合组(38例),端侧吻合组术中采取端侧吻合术,侧侧吻合组术中采取侧侧吻合术,对比2组的术中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指标(疼痛程度、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并发症发生率(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感染、肠梗阻)。结果侧侧吻合组的手术时间长于端侧吻合组,出血量小于端侧吻合组,切口长度小于端侧吻合组,均P<0.05;侧侧吻合组的疼痛程度评分以及下床活动、排气、住院的时间均少于端侧吻合组,P<0.05;2组术后1 d的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均高于术前(P<0.05),侧侧吻合组术后1 d的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均低于端侧吻合组(P<0.05);侧侧吻合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端侧吻合组,P>0.05。结论侧侧吻合术在回肠造口还纳术中的应用效果优于端侧吻合术,可改善术中指标,减轻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术 侧侧吻合术 造口还纳术 应激反应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回肠端端吻合在Bricker膀胱手术中的应用
3
作者 管建云 王磊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32期84-85,共2页
目的观察输尿管回肠端端吻合在Bricker膀胱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3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均行Bricker膀胱手术治疗,术中采用输尿管回肠端端吻合。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05-260 min,输尿管回肠吻合8-10 min。术后2周拔除单J管... 目的观察输尿管回肠端端吻合在Bricker膀胱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3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均行Bricker膀胱手术治疗,术中采用输尿管回肠端端吻合。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05-260 min,输尿管回肠吻合8-10 min。术后2周拔除单J管,无漏尿发生;术后随访1-5 a,B超或造影显示无肾积水和输尿管扩张。结论 Bricker膀胱手术中采用输尿管回肠端端吻合,操作简单、省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膀胱术 Bricker膀胱手术 输尿管 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例回盲部末段回肠端-端吻合术式分析
4
作者 王保宽 《中原医刊》 2005年第16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末段回肠吻合方法及其可行性.方法近回盲瓣部位的末段回肠行端-端吻合后,行造口式阑尾切除,经阑尾残端插入French管越过回盲瓣达吻合远端开放引流,防止因末段回肠内压力增高致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结果16例病人术后均恢复顺利.... 目的探讨末段回肠吻合方法及其可行性.方法近回盲瓣部位的末段回肠行端-端吻合后,行造口式阑尾切除,经阑尾残端插入French管越过回盲瓣达吻合远端开放引流,防止因末段回肠内压力增高致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结果16例病人术后均恢复顺利.2~3d肛门排气,未出现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术后7~10d拔除导管,饮食恢复正常,痊愈出院.结论此手术方法较右半结肠切除操作简单、创伤小,保留了末段回肠、回盲瓣及完整结肠,明显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特别对于切除大量小肠的患者,可避免短肠综合征的发生,此方法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段 吻合 阑尾造口 -吻合 术式分析 盲部 右半结切除 严重并发症 阑尾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回盲瓣回肠末端端吻合术3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建成 《内蒙古中医药》 2011年第4期93-93,共1页
目的:探讨保留回盲瓣回肠末端端吻合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室行保留回盲瓣回肠末端端吻合术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综合评估其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术后31例患者均顺利恢复,平均2~4d肛门排气;6~10d伤口拆线,有1... 目的:探讨保留回盲瓣回肠末端端吻合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室行保留回盲瓣回肠末端端吻合术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综合评估其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术后31例患者均顺利恢复,平均2~4d肛门排气;6~10d伤口拆线,有1例伤口感染经换药而愈。随访6~12个月消化功能均恢复正常,无严重併发症发生。结论:保留回盲瓣回肠末端端吻合术,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患者的消化道生理功能,有利于患者术后消化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盲瓣 吻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回盲瓣回肠末端端吻合术11例临床分析
6
作者 孙建成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09年第1期44-44,共1页
目的探讨保留回盲瓣回肠末端端吻合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室行保留回盲瓣回肠末端端吻合术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综合评估其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术后11例患者均顺利恢复,2~4d肛门排气,6~10d伤口拆线,有... 目的探讨保留回盲瓣回肠末端端吻合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室行保留回盲瓣回肠末端端吻合术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综合评估其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术后11例患者均顺利恢复,2~4d肛门排气,6~10d伤口拆线,有1例伤口感染经换药而愈。随访6~12个月消化功能均恢复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保留回盲瓣回肠末端端吻合术,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患者的消化功能,易于患者术后消化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瓣 吻合术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肠双侧输尿管端侧吻合转流术一例报告
7
作者 武艺军 闫兴堂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4年第6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双侧输尿管吻合转流术 膀胱癌 转移瘤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末端回肠切除吻合术12例分析
8
作者 严凤诏 《交通医学》 1994年第4X期75-87,共2页
1982~1993年间,作者对12例患者施行末段回肠切除与端端吻合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切除吻合术 例分析 切除 盲瓣 吻合术 右半结 梗阻 吻合 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肠端端套入吻合应用的体会
9
作者 孙晓军 贾立达 《黑龙江医学》 2004年第6期470-470,共1页
关键词 外科学 吻合术 -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肠吻合术式与逆行胆道感染的发生相关性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严建锋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2年第12期124-125,共2页
胆肠吻合术是对胆囊、胆管及周围组织病变切除后修复胆道损伤和重建胆道常用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胆管、胆囊空肠吻合,胆管、胆囊十二指肠吻合。术后逆行胆道感染发生率高,约为22.5%~45.3%,是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预后及生活质... 胆肠吻合术是对胆囊、胆管及周围组织病变切除后修复胆道损伤和重建胆道常用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胆管、胆囊空肠吻合,胆管、胆囊十二指肠吻合。术后逆行胆道感染发生率高,约为22.5%~45.3%,是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甚至需要二次手术,加重患者负担。本文回归分析106例胆肠吻合术患者逆行胆管感染的发生率与吻合方式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手术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术 逆行胆道感染 胆管空-吻合术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回肠膀胱端端吻合在全膀胱切除术中的应用
11
作者 管建云 王家祥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4年第9期830-831,共2页
目的:探讨全膀胱切除、Bricker术(回肠膀胱术)中输尿管-回肠端端吻合术的优势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全膀胱切除、Bricker术中行输尿管-回肠端端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例,女3例。术前均行膀胱镜检查并活检确诊为... 目的:探讨全膀胱切除、Bricker术(回肠膀胱术)中输尿管-回肠端端吻合术的优势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全膀胱切除、Bricker术中行输尿管-回肠端端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例,女3例。术前均行膀胱镜检查并活检确诊为浸润性膀胱癌,病变均位于膀胱颈及以上。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05~260min,平均230min。输尿管-回肠吻合时间8~10min。术后2周拔除单J管,无漏尿发生。随访1~5年,B超或造影显示无肾积水和输尿管扩张。结论: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中采用输尿管-回肠端端吻合术,操作简单、省时,术后并发症少,方法较为理想,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膀胱术 输尿管-回肠端端吻合术
原文传递
输尿管回肠膀胱端端插入式吻合技术应用的初步探讨
12
作者 王琦 于德新 +5 位作者 谢栋栋 王毅 毕良宽 张涛 丁德茂 闵捷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7年第4期274-27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端端插入式技术对输尿管回肠膀胱进行吻合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5月~2015年12月47例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1例,女16例,平均年龄64.4岁。手术尿流改道过程中采用端端插... 目的:探讨应用端端插入式技术对输尿管回肠膀胱进行吻合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5月~2015年12月47例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1例,女16例,平均年龄64.4岁。手术尿流改道过程中采用端端插入式技术吻合输尿管与回肠。术后针对肾脏积水及程度、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等主要并发症指标进行相关随访分析。结果:本组4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10~63个月,平均36个月,无吻合口瘘病例,肾积水、吻合口狭窄、回肠膀胱结石、泌尿系感染及肾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6.4%(3/47)、4.3%(2/47)、2.1%(1/47)、4.3%(2/47)及8.5%(4/47)。结论:采用端端插入式技术进行吻合效果确切,术后相关并发症少,且处理起来更简易、便捷、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入 输尿管吻合 膀胱术 并发症
原文传递
生物可分解吻合环在结肠吻合中的应用经验(附59例分析)
13
作者 肖柯 韩振魁 +3 位作者 斯坎德尔 郭东来 阿布都哈巴尔 海米提 《临床外科杂志》 2009年第12期-,共2页
目的 探讨生物可分解吻合环在结肠吻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09年2月59例使用吻合环行结肠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59例中行回肠-结肠端端吻合术28例,结肠-结肠端端吻合术31例. 结果 59例吻合过程顺利.无手术死亡,... 目的 探讨生物可分解吻合环在结肠吻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09年2月59例使用吻合环行结肠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59例中行回肠-结肠端端吻合术28例,结肠-结肠端端吻合术31例. 结果 59例吻合过程顺利.无手术死亡,围手术期未发生吻合口漏及吻合口出血,出院后随访3~48个月(平均27个月),获随访48例(81.4%),失访11例,未发现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结论 肠吻合术时使用吻合环操作简便快捷,效果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分解吻合 吻合术 应用经验 吻合术 吻合口狭窄 吻合口出血 顾性分析 应用价值 吻合口漏 围手术期 随访 手术死亡 临床资料 合环操作 安全可靠 并发症 中行 结果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回盲部回肠坏死的术式选择
14
作者 李红玉 袁力克 +1 位作者 郝俊 林增源 《吉林医学》 CAS 1989年第2期106-106,共1页
自1973年以来,我们为34例距回盲部10cm 以内回肠坏死病例,采用不同术式作了手术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4例中,男23例,女11例。年龄6个月至65岁,平均25.5岁。引起肠坏死的疾病如下:肠扭转8例,肠套叠10例,肠绞窄11例,蛔虫性肠梗... 自1973年以来,我们为34例距回盲部10cm 以内回肠坏死病例,采用不同术式作了手术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4例中,男23例,女11例。年龄6个月至65岁,平均25.5岁。引起肠坏死的疾病如下:肠扭转8例,肠套叠10例,肠绞窄11例,蛔虫性肠梗阻2例,克隆氏病2例,急性坏死性小肠炎穿孔1例。肠坏死边缘距回盲部3cm 者1例,3~5cm 者8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 绞窄 扭转 切除 蛔虫性梗阻 旷置术 克隆氏病 吻合术 系膜上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肠憩室并发乳头状瘤两次穿孔反复误诊原因探讨
15
作者 李桂林 徐洪喜 《黑龙江医药》 CAS 1990年第5期48-48,共1页
材料与方法患者、李某,男,16岁,于1987年3月突发腹痛,在当地医院诊为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木后腹痛未缓解,继而出现纳差、便血。1987年3月—9月,为此先后住当地医院两次,诊断为腹膜炎、肠梗阻。
关键词 憩室 阑尾切除术 乳头状瘤 急性阑尾炎 憩室 哈医大 吻合术 化脓性腹膜炎 空腔脏器穿孔 远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梗阻性结肠癌的术式选择(附24例报告)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开盛 程建华 《贵州医药》 CAS 2003年第6期529-530,共2页
我院自1985年5月至2001年1月间共收治结肠癌并急性梗阻急诊手术24例,本文着重对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进行总结及探讨.
关键词 梗阻 手术方式 Ⅰ期切除吻合术 切除近造瘘术 横结吻合短路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小肠切除大鼠模型的建立
17
作者 张焱焱 吴文川 靳大勇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2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建立全小肠切除大鼠模型。方法保留距Treitz韧带及距回盲部1cm的小肠,切除中间段全部小肠,行空-回肠端端吻合术。术后行肠内营养(EN)10天。结果40只大鼠中术后生存率1周为100%,4周为58%,8周为30%,12周为25%,与预实验组相比有明显差... 目的建立全小肠切除大鼠模型。方法保留距Treitz韧带及距回盲部1cm的小肠,切除中间段全部小肠,行空-回肠端端吻合术。术后行肠内营养(EN)10天。结果40只大鼠中术后生存率1周为100%,4周为58%,8周为30%,12周为25%,与预实验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01)。结论该全小肠切除大鼠模型创建方法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小切除 动物模型 -吻合术 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伤寒合并大出血7例手术治疗体会
18
作者 张建平 高长枝 张荣阁 《黑龙江医学》 1997年第11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伤寒 大出血 治疗体会 术后再出血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吻合术 盲瓣 手术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输尿管狭窄闭锁的诊治体会 被引量:4
19
作者 韩锋 陈超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8年第3期107-108,共2页
目的分析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输尿管狭窄闭锁的原因及诊治方法。方法 2012-10—2016-01间汝南县中医院共收治21例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输尿管狭窄闭锁患者。对11例完全闭锁者行狭窄段切除端-端吻合术。7例膜状狭窄者,行狭窄段钝性... 目的分析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输尿管狭窄闭锁的原因及诊治方法。方法 2012-10—2016-01间汝南县中医院共收治21例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输尿管狭窄闭锁患者。对11例完全闭锁者行狭窄段切除端-端吻合术。7例膜状狭窄者,行狭窄段钝性扩张并放置双J管6个月。3例狭窄段长5 mm且附近显著瘢痕化,行钬激光切开后置2根双J管,6个月后改为置1根双J管,并维持12个月拔除。术后随访2 a,观察疗效和比较术前、术后2 a的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 11例输尿管完全闭锁者术后未出现再狭窄。7例膜状狭窄钝性扩张者及3例狭窄段钬激光切开者,拔除双J管后恢复较好,均未出现再狭窄者。21例患者术后2 a的SF-36评分为(81.34±7.52)分,均高于术前的(49.02±8.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为治疗输尿管结石的重要方法,但术中亦存在损伤输尿管造成其狭窄、闭锁的可能性,故术后应及时进行有关检查以早期发现。针对性采取狭窄段切除端-端吻合术或扩张置管术等措施,可促进患者恢复,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 输尿管狭窄闭锁 狭窄段切除-吻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致肠穿孔行修补术后肠瘘1例
20
作者 万健敏 刘光丽 +1 位作者 周克耕 余晓霞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4年第9期1173-1173,共1页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穿孔 吻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