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下游洪水的输沙效率及其与水沙组合和河床形态的关系 被引量:27
1
作者 许炯心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50,共6页
以1950-1985年间274次洪水的资料为基础,对黄河下游洪水的输沙效率进行了研究,查明了场次洪水排沙比随流量变化的3个临界点。同时还发现,当场次洪水平均含沙量小于34.02kg/m3时或当来沙系数小于0.01kg.s/m6时,下游河道可以不淤。黄河下... 以1950-1985年间274次洪水的资料为基础,对黄河下游洪水的输沙效率进行了研究,查明了场次洪水排沙比随流量变化的3个临界点。同时还发现,当场次洪水平均含沙量小于34.02kg/m3时或当来沙系数小于0.01kg.s/m6时,下游河道可以不淤。黄河下游游荡段排沙比最小,过渡段次之,限制性弯曲段最大,可见窄深河段的输沙效率要高于宽浅段。上述3个河段处不冲不淤状态时的临界含沙量依次增大,证明窄深河段可以在含沙量较大时保持临界不冲不淤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 泥沙输移 输沙效率 调水调沙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汛期输沙效率和排沙比阶段性变化及其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随继 刘慰 +1 位作者 颜明 贺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4-111,共8页
为了揭示黄河下游河道泥沙冲淤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以黄河下游花园口站和利津站1960年以来的实测水沙数据为基础,利用双累积曲线方法分析了汛期断面水沙关系的阶段性变化特征,进而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法获得了各阶段汛期断面径流输... 为了揭示黄河下游河道泥沙冲淤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以黄河下游花园口站和利津站1960年以来的实测水沙数据为基础,利用双累积曲线方法分析了汛期断面水沙关系的阶段性变化特征,进而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法获得了各阶段汛期断面径流输沙效率和汛期河段排沙比数值。结果表明:自1960年以来黄河下游汛期断面径流输沙效率明显存在着大小交替的5个不同变化阶段(1960—1965年、1966—1981年、1982—1987年、1988—1999年、2000—2015年),花园口和利津断面汛期的平均径流输沙效率值在这5个时期分别为2.1,4.3,2.6,4.1,0.8 t/100 m^3,而同期花园口至利津河段的排沙比分别为1.34,0.78,1.01,0.62,1.48。汛期河道断面输沙效率和河段排沙比交替性阶段变化揭示了该河段河道冲淤演变的本质特征。黄河流域的气候变化和水土保持措施仅会引起产水产沙量的变化,对黄河下游汛期输沙效率和排沙比影响有限,而不同时期黄河主河道大型水库的建成及其运行方式,则是其变化的主控因素。此外,1988—1999年中上游淤地坝的自然毁损对黄河下游同期的输沙效率和排沙比的变化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沙效率 排沙比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内蒙古段不同流量过程输沙效率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学春 杨峰 李瑞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10,共3页
选定黄河内蒙古段1958—2013年体现年际间的丰枯变化和年内的季节性变化特征的94场次流量过程,以排沙比和淤积比为主要指标,分析了不同时期各级流量过程的输沙效率。结果表明:对于平均流量小于1 000 m3/s的流量过程,流量与含沙量的变化... 选定黄河内蒙古段1958—2013年体现年际间的丰枯变化和年内的季节性变化特征的94场次流量过程,以排沙比和淤积比为主要指标,分析了不同时期各级流量过程的输沙效率。结果表明:对于平均流量小于1 000 m3/s的流量过程,流量与含沙量的变化均对输沙效率具有比较显著的影响,即排沙比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含沙量的增大而减小。不同流量过程中泥沙组成的变化将导致各级粒径泥沙的输移分配比例有所不同,细沙流量过程水流的输沙能力主要表现在对粗沙的输移上,而粗沙流量过程水流的输沙能力主要表现在对细沙的输移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沙效率 流量级 内蒙古段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河道汛期输沙水量及输沙效率分析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海滨 杨春景 王俊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6,共6页
利用小浪底、花园口等水文站的水沙资料,计算黄河下游河道各水文站不同运用时期的输沙水量及其占对应时期径流量的比例,探究河道的输沙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发现,黄河下游河道汛期冲淤平衡时,各水文站输沙水量与小浪底水文站的水沙指标... 利用小浪底、花园口等水文站的水沙资料,计算黄河下游河道各水文站不同运用时期的输沙水量及其占对应时期径流量的比例,探究河道的输沙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发现,黄河下游河道汛期冲淤平衡时,各水文站输沙水量与小浪底水文站的水沙指标具有较好相关性,总体上随径流量、流量和来沙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含沙量和来沙系数增加而减小并趋于稳定,输沙水量占径流量的比重随含沙量和来沙系数增加而增加并趋于稳定。这表明,黄河下游在汛期输沙水量较为稳定,且输沙水量较小,输沙效率高。通过小浪底水沙过程调配,达到了黄河下游河道水沙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河道 输沙水量 输沙效率 输沙规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河道边界条件影响输沙效率研究述评 被引量:5
5
作者 申红彬 吴保生 吴华莉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45-456,共12页
如何高效输沙始终是黄河下游河道治理的一个根本问题,其中河道边界条件对泥沙输送具有重要的影响,这源于两者之间存在的耦合作用。对现有河道边界条件影响输沙效率相关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河道边界条件不仅影... 如何高效输沙始终是黄河下游河道治理的一个根本问题,其中河道边界条件对泥沙输送具有重要的影响,这源于两者之间存在的耦合作用。对现有河道边界条件影响输沙效率相关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河道边界条件不仅影响河道空间沿程输沙效率,而且河道边界条件的演化还决定了输沙效率的时间调整过程。这种影响在不同输沙计算方法(水文学方法、水动力学方法)中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反映物理本质相同,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能否反映水沙运动与河床变形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耦合特性,这是判断输沙模拟有效性的关键所在。河道输沙与河床变形作为泥沙赋存状态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提出了从河床演变学角度研究输沙效率的问题,为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沙效率 边界条件 耦合影响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量与含沙量相关性对输沙效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段圆圆 周祖昊 +1 位作者 刘蛟 梁标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4-66,73,共4页
从流量与含沙量的相关性出发,推导出当流量与含沙量呈正相关时,水沙过程的波动性会减少输沙用水量;通过实测资料分析,黄河下游天然河道中流量和含沙量是基本呈正相关的,而通过小浪底调水调沙人工塑造的水沙过程,流量与含沙量相关系数越... 从流量与含沙量的相关性出发,推导出当流量与含沙量呈正相关时,水沙过程的波动性会减少输沙用水量;通过实测资料分析,黄河下游天然河道中流量和含沙量是基本呈正相关的,而通过小浪底调水调沙人工塑造的水沙过程,流量与含沙量相关系数越大,输沙用水量越小,输沙效率的增幅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相关系数 水沙过程 输沙用水量 输沙效率 调水调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量波动对黄河下游输沙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严军 刘蛟 梁标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3-108,共6页
通过总结黄河下游输沙效率研究的相关成果,结合黄河下游流量和输沙过程的实测资料,对流量过程中的相对变差给出了波动比的量化指标,并分析了此指标对黄河下游输沙效率的影响,发现原型河道中流量波动比在0.6左右时,各站的输沙水量最小,... 通过总结黄河下游输沙效率研究的相关成果,结合黄河下游流量和输沙过程的实测资料,对流量过程中的相对变差给出了波动比的量化指标,并分析了此指标对黄河下游输沙效率的影响,发现原型河道中流量波动比在0.6左右时,各站的输沙水量最小,说明适宜的流量波动比能提高黄河下游河道输沙效率。在原型数据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黄河下游进行了动床概化模型实验,发现波动比对输沙水量的影响规律与实测资料是一致的,都随波动比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进一步研究了流量波动对输沙效率的影响,发现模型实验中流量标准差4.03L/s(即波动比为0.375)、周期1h的水沙过程输沙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泥沙工程学 波动流量 输沙效率 动床模型 黄河下游 输沙水量
原文传递
黄河下游洪水输沙效率及其调控 被引量:12
8
作者 倪晋仁 刘小勇 +2 位作者 李天宏 赵业安 金玲 《中国科学(E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A01期144-154,共11页
针对黄河下游洪水输沙的复杂性,根据1980~1998年实测洪水资料,以花园口-高村河段为例,建立了洪水输沙用水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提高洪水输沙用水效率为目标,根据控制原理对洪水输沙过程调控进行了模拟与仿真.根据洪水输沙... 针对黄河下游洪水输沙的复杂性,根据1980~1998年实测洪水资料,以花园口-高村河段为例,建立了洪水输沙用水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提高洪水输沙用水效率为目标,根据控制原理对洪水输沙过程调控进行了模拟与仿真.根据洪水输沙的实际情况,系统设计中采用了开环控制和反馈控制两种不同的控制结构.开环控制系统中,对不同含沙量条件下洪水平均流量对输沙用水量的控制过程做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河段流量对输沙用水量的调控作用明显受到含沙量的影响,当含沙量小于20kg/m3时,流量对输沙用水量减小有很好的调控作用.反馈控制系统中,对给定控制目标下河段入口断面含沙量和流量对输沙用水量的调节过程分别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如果设定合理的控制目标,花园口-高村河段洪水输沙过程可通过入口断面的含沙量和流量进行调控.最后,根据上述方法,对黄河下游其他河段洪水输沙进行了模拟与仿真.根据综合分析,黄河下游花园口以下河段水流含沙量为20 kg/m3时,适宜的调控流量范围是2390~2900 m3/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洪水 输沙用水效率 调控 流量
原文传递
黄河下游河道冲淤平衡时输沙水量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袁吉栋 邢红芳 +1 位作者 李彦军 王方勇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16,共3页
根据1950~2000年黄河下游河道汛期实测径流量和输沙量资料,计算得到了花园口—高村和艾山—利津河段处于冲淤平衡状态时的输沙量、输沙水量与单位输沙水量,并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河段处于冲淤平衡状态时,输沙水量随着输沙... 根据1950~2000年黄河下游河道汛期实测径流量和输沙量资料,计算得到了花园口—高村和艾山—利津河段处于冲淤平衡状态时的输沙量、输沙水量与单位输沙水量,并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河段处于冲淤平衡状态时,输沙水量随着输沙量的增大而增大,单位输沙水量随着输沙量、输沙水量的增大而减小,输沙效率增大;随着河槽形态趋于窄深,一定输沙量所需输沙水量减小,单位输沙水量减小,输沙效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沙水量 单位输沙水量 冲淤平衡 断面形态 输沙效率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河道输沙用水量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刘小勇 李天宏 +2 位作者 赵业安 金玲 倪晋仁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02年第3期253-262,共10页
从上游来水来沙状态、下游河道输沙目标、下游河道水流输沙能力和水利枢纽调控调度 4个层次分析了黄河下游河道输沙用水效率 .根据 1 950~ 1 997年期间的实测资料 ,分别讨论了黄河下游不同河段在自然、受控、复杂和异常状态下的输沙用... 从上游来水来沙状态、下游河道输沙目标、下游河道水流输沙能力和水利枢纽调控调度 4个层次分析了黄河下游河道输沙用水效率 .根据 1 950~ 1 997年期间的实测资料 ,分别讨论了黄河下游不同河段在自然、受控、复杂和异常状态下的输沙用水量 .在各种状态下根据河道和输沙特性的差异 ,分别按照均衡和平衡输沙目标计算了下游河道输沙用水量 .在设定输沙目标下 ,以年内不同时段水流挟沙能力为依据 ,对比了可能提高输沙用水效率的不同调控方案 ,例如在汛期或 7~ 8月输送全年泥沙的方案等 ,以便减少黄河下游输沙用水量并缓解黄河水资源的紧张趋势 .这些方案有可能通过水利工程枢纽的调控来实现 ,为此文中给出了不同状态下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输沙用水量 黄河下游 输沙用水效率 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 水流输沙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水调沙后山东黄河艾山至洛口河段主槽水位及冲淤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政委 侯登峰 +2 位作者 路玉恒 靖秋焕 聂伟杰 《中国防汛抗旱》 2012年第4期37-41,共5页
以山东黄河艾山至洛口河段为研究对象,利用2007~2011年连续五年黄河汛前调水调沙实测水文资料,采用水位流量关系法分析了主槽同流量下的水位变化、洪水水面比降变化;采用输沙率法分析了主槽冲淤变化和输沙效率。结果表明:经过连续五年... 以山东黄河艾山至洛口河段为研究对象,利用2007~2011年连续五年黄河汛前调水调沙实测水文资料,采用水位流量关系法分析了主槽同流量下的水位变化、洪水水面比降变化;采用输沙率法分析了主槽冲淤变化和输沙效率。结果表明:经过连续五年调水调沙,艾山至洛口河段主槽明显冲刷,同流量水位明显降低,洪水水面比降基本无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 水面比降 冲淤量 输沙率法 输沙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洪水历时变化对河道输沙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申冠卿 刘晓燕 +1 位作者 张原锋 曲少军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9-142,共4页
黄河下游自然洪水峰值大小、历时长短各不相同,洪水期泥沙输移效率与峰型、历时、含沙浓度和泥沙组成等因素有关。本文以黄河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期下游洪水演进模式为基础,从机理上探讨洪水历时长短对泥沙输移效果的影响,量化了河道输... 黄河下游自然洪水峰值大小、历时长短各不相同,洪水期泥沙输移效率与峰型、历时、含沙浓度和泥沙组成等因素有关。本文以黄河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期下游洪水演进模式为基础,从机理上探讨洪水历时长短对泥沙输移效果的影响,量化了河道输沙比与不同洪水历时、峰变系数等因子间的关系。给出了洪水历时必需持续一定的时间河道才能达到较好的输沙效果,成果对小浪底水库科学调控水沙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泥沙工程学 泥沙输移 峰变系数 调控水沙 洪水历时 输沙效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