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减少老年病人静脉输注反应的研究
1
作者 方一芳 邱德枝 《全科护理》 2015年第27期2674-2676,共3页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减少老年病人静脉输注反应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54例发生静脉输注反应的老年病人,对比RCA实施前后静脉输注反应发生率及病人满意度。[结果]实施RCA前静脉输注反应率(22.2%)明显高于实施RCA后(3.7%)(P<...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减少老年病人静脉输注反应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54例发生静脉输注反应的老年病人,对比RCA实施前后静脉输注反应发生率及病人满意度。[结果]实施RCA前静脉输注反应率(22.2%)明显高于实施RCA后(3.7%)(P<0.05);且实施RCA前病人输液治疗满意度(70.4%)明显低于实施后(92.6%),(P<0.05)。[结论]组建RCA团队,并分析静脉输注反应发生的原因,同时制订改进措施,可减少静脉输注反应发生率,提高病人输液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本原因分析法 老年病人 静脉输注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作为乳腺癌病人曲妥珠单抗相关输注反应的预测指标价值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黄毅 李磊 +1 位作者 王桢 曹迟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763-766,共4页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作为乳腺癌病人曲妥珠单抗相关输注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黄山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174例连续住院女性病人,均接受初始8 mg/kg曲妥珠单抗治疗量,评估输注反应(IRs)发生情况。结果136例病人符...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作为乳腺癌病人曲妥珠单抗相关输注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黄山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174例连续住院女性病人,均接受初始8 mg/kg曲妥珠单抗治疗量,评估输注反应(IRs)发生情况。结果136例病人符合纳入研究条件,在27.9%(38/136)病人中观察到IRs,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24 kg/m^(2)和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2%是病人发生IRs的危险因素,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预测IRs的曲线下面积为0.75[95%CI:(0.65,0.85)],当截断值为2.05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4%和54.5%;联合BMI后预测IRs的曲线下面积提高至0.80(0.72,0.88),其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8%和72.8%。结论低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可作为乳腺癌病人曲妥珠单抗相关输注反应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 乳腺肿瘤 输注 静脉内 曲妥珠单抗 输注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妥昔单抗快速输注在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进展
3
作者 郭玉苹 李丽春 《北方药学》 2024年第5期193-196,共4页
利妥昔单抗常规输注方案耗时长,对患者及医疗机构都造成极大负担,美国、英国等多个国家已成熟开展耗时更短的快速输注方案,常见的有60min和90min方案,并证实此类方案安全性高,患者耐受性好。但国内相关研究较少,普及率低,目前国内患者... 利妥昔单抗常规输注方案耗时长,对患者及医疗机构都造成极大负担,美国、英国等多个国家已成熟开展耗时更短的快速输注方案,常见的有60min和90min方案,并证实此类方案安全性高,患者耐受性好。但国内相关研究较少,普及率低,目前国内患者用药需求激增,快速输注方案是否安全可行需要进一步验证。本文就利妥昔单抗快速输注在国内外应用现状及相应护理措施进行综述,以期推进快速输注法在国内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 快速输注 输注反应 输注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行贝林妥欧单抗治疗不良反应的护理
4
作者 丁翠平 杨慧 +2 位作者 薛雁 魏文健 崔思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191-0195,共5页
总结5例复发或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使用贝林妥欧单抗治疗的观察与护理。护理要点包括:严格按照规范保存药物、配置药液;药液输注注意事项,输注中24小时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加强巡视,听取主诉,早期发现药物输注... 总结5例复发或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使用贝林妥欧单抗治疗的观察与护理。护理要点包括:严格按照规范保存药物、配置药液;药液输注注意事项,输注中24小时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加强巡视,听取主诉,早期发现药物输注中的相关反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患者不良反应;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提供心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林妥欧单抗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输注相关反应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例利妥昔单抗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甘戈 孙骏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2年第1期80-83,共4页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42例利妥昔单抗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报告进行综合分析:有20例是急性输注反应,其中发生过敏性休克3例;血液系统、皮肤及附件损害各6例;肝损害5例;胃肠道损害3例,含1例出现胃肠穿孔;肾功能异常、高血压加重各...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42例利妥昔单抗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报告进行综合分析:有20例是急性输注反应,其中发生过敏性休克3例;血液系统、皮肤及附件损害各6例;肝损害5例;胃肠道损害3例,含1例出现胃肠穿孔;肾功能异常、高血压加重各1例。利妥昔单抗可引起严重ADR/ADE,须加强该药ADR/ADE的研究及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 急性输注反应 血液系统损害 肝损害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mbrolizumab输注过程中出现低血压:病例报告并文献综述 被引量:1
6
作者 宋鹏 张晓彤 张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38-740,共3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中国获批时间较短,真实世界的临床数据尚处于收集阶段,国内程序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报道罕见。笔者报道1例Pembrolizumab输注过程中出现低血压,血压恢复后成功输注的案例,希望...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中国获批时间较短,真实世界的临床数据尚处于收集阶段,国内程序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报道罕见。笔者报道1例Pembrolizumab输注过程中出现低血压,血压恢复后成功输注的案例,希望能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提供参考,为患者提供最大的临床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mbrolizumab 输注反应 低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雷妥尤单抗应用于抗体介导排斥反应治疗中的护理干预
7
作者 杨敏 陈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9期151-153,共3页
回顾并小结达雷妥尤单抗在预防和治疗抗体介导排斥反应患者中的用药观察及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我中心自2021年4月-2022年3月 13例病例合计121人次应用达雷妥尤单抗的用药观察、护理措施及效果反馈。结果 经过对患者治疗期间... 回顾并小结达雷妥尤单抗在预防和治疗抗体介导排斥反应患者中的用药观察及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我中心自2021年4月-2022年3月 13例病例合计121人次应用达雷妥尤单抗的用药观察、护理措施及效果反馈。结果 经过对患者治疗期间的健康指导、输注速度控制、血压监测、用药观察、不良反应的积极应对,使患者平稳度过用药不适期,减缓患者焦虑,顺利完成药物治疗。结论 通过细致的用药观察、积极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和缓解应用达雷妥尤单抗治疗期间患者的输注相关反应,缓解或消除患者焦虑,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雷妥尤单抗 抗体介导排斥反应 输注相关反应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罗华快滴联合CHOP治疗CD_(20)^+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护理 被引量:10
8
作者 曾秀娟 黄旭霞 《全科护理》 2017年第8期959-960,共2页
[目的]探讨美罗华(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应用快滴法的安全性及输注反应的护理。[方法]对79例白细胞分化抗原20阳性(CD_(20)^+)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病人首次接受美罗华时使用常规调速方法,未出现Ⅲ级、Ⅳ级输注反应的病人在接受后续... [目的]探讨美罗华(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应用快滴法的安全性及输注反应的护理。[方法]对79例白细胞分化抗原20阳性(CD_(20)^+)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病人首次接受美罗华时使用常规调速方法,未出现Ⅲ级、Ⅳ级输注反应的病人在接受后续美罗华输注时使用快滴法,观察其不良反应并给予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仅有1例病人在美罗华快滴中出现输注反应。[结论]CD_(20)^+NHL病人非首次使用美罗华时可良好耐受快滴法,缩短病人卧床时间,简化输注流程,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美罗华 利妥昔单抗 快滴 输注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护理干预在利妥昔单抗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郭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3期223-224,共2页
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干预在预防利妥昔单抗治疗中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对使用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采用标准化护理干预,从而达到预防利妥昔单抗使用中的不良反应的目的。结果标准化护理干预有效的防止了利妥昔单抗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的发... 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干预在预防利妥昔单抗治疗中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对使用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采用标准化护理干预,从而达到预防利妥昔单抗使用中的不良反应的目的。结果标准化护理干预有效的防止了利妥昔单抗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了患者的用药安全。结论标准化护量干预使患者满意度增加,护理工作的效率得到了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护理干预 利妥昔单抗 药物输注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雷木单抗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观察和护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仙红 钱颖 阮佳音 《天津护理》 2021年第3期323-325,共3页
总结4例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使用达雷木单抗治疗的护理。用药前全面评估患者;用药时严格按照方案进行配置、预处理及速度调整;首次用药时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加强巡视,及时发现输注相关反应等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达雷木单抗 多发性骨髓瘤 输注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妥木单抗在多发性骨髓瘤一线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11
作者 寇明坤 徐娜娜 +1 位作者 石静云 吴涛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6期588-591,共4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由骨髓浆细胞病变引发的恶性血液系统肿瘤,无法治愈,且容易复发^([1])。该病多发于老年人,易导致骨骼损害、贫血、高钙血症、感染、肾衰竭和神经系统疾病等症状,威胁着患者的长期生存^([2])。...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由骨髓浆细胞病变引发的恶性血液系统肿瘤,无法治愈,且容易复发^([1])。该病多发于老年人,易导致骨骼损害、贫血、高钙血症、感染、肾衰竭和神经系统疾病等症状,威胁着患者的长期生存^([2])。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MM发病率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3])。随着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以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SCT)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提高了MM患者的生存率,但所有患者最终仍将发展成复发/难治性MM^([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达妥木单抗 浆细胞 自体干细胞移植 完全缓解 输注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妥昔单抗输注相关反应的预防与护理
12
作者 陆月琴 陈娟华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3年第9期1059-1061,共3页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美罗华)应用时输注相关反应的临床表现,并探讨其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美罗华联合化疗患者,观察其输注相关反应,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75例患者出现美罗华输注相关反应12例,其中面部潮...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美罗华)应用时输注相关反应的临床表现,并探讨其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美罗华联合化疗患者,观察其输注相关反应,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75例患者出现美罗华输注相关反应12例,其中面部潮红伴皮疹7例,寒战、高热1例,低血压1例,呼吸困难1例,喉头发痒2例。主要发生于第1次应用,通过及时观察及干预,除1例外,余患者顺利完成治疗。结论:严密观察和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使患者顺利完成美罗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罗华 输注相关反应 护理
原文传递
1例达雷妥尤单抗治疗继发于多发性骨髓瘤的AL型淀粉样变性肾病报道
13
作者 李茜 高莲莲 《循证护理》 2021年第13期1841-1843,共3页
报道1例使用达雷妥尤单抗治疗继发于多发性骨髓瘤的AL淀粉样变性肾病病人临床资料,梳理治疗中护理流程,包括学习药品相关知识、治疗前准备、治疗中给药方案、病情观察、处理措施,治疗后治疗效果评价等,分析病例护理过程,为临床应用达雷... 报道1例使用达雷妥尤单抗治疗继发于多发性骨髓瘤的AL淀粉样变性肾病病人临床资料,梳理治疗中护理流程,包括学习药品相关知识、治疗前准备、治疗中给药方案、病情观察、处理措施,治疗后治疗效果评价等,分析病例护理过程,为临床应用达雷妥尤单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型淀粉样变性 肾病 达雷妥尤单抗 输注相关反应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难治复发多发性骨髓瘤行达雷妥尤单抗联合治疗致3级输注相关反应的护理
14
作者 沈丹丽 侯秋秀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167-170,共4页
总结1例难治复发多发性骨髓瘤行达雷妥尤单抗治疗致3级输注相关反应的观察要点与护理方法。方法:用药前准备工作、用药方法、观察输注相关反应、预防措施。结果:行达雷妥尤单抗+硼替佐米联合化疗治疗难治复发多发性骨髓瘤有效,首次输注... 总结1例难治复发多发性骨髓瘤行达雷妥尤单抗治疗致3级输注相关反应的观察要点与护理方法。方法:用药前准备工作、用药方法、观察输注相关反应、预防措施。结果:行达雷妥尤单抗+硼替佐米联合化疗治疗难治复发多发性骨髓瘤有效,首次输注相关反应发生率高。结论:输注前后的药物应用可以有效地控制输注相关反应,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减少输液相关不良反应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雷妥尤单抗 多发性骨髓瘤 输注相关反应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化脂质体多柔比星不良反应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 被引量:33
15
作者 袁芃 +1 位作者 徐兵河 胡南林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17-623,共7页
聚乙二醇化脂质体多柔比星(PLD)作为一种新型蒽环类药物,广泛用于软组织肉瘤、卵巢癌、乳腺癌、多发性骨髓瘤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与传统蒽环类药物相比,PLD可显著降低心脏毒性、脱发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但临床应用中也同时存在手足... 聚乙二醇化脂质体多柔比星(PLD)作为一种新型蒽环类药物,广泛用于软组织肉瘤、卵巢癌、乳腺癌、多发性骨髓瘤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与传统蒽环类药物相比,PLD可显著降低心脏毒性、脱发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但临床应用中也同时存在手足综合征、口腔黏膜炎、输注反应等不良反应。本共识主要介绍了PLD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针对其预防与处理等提出建议,以规范和加强PLD相关不良反应的管理,提升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化脂质体多柔比星 不良反应 手足综合征 口腔黏膜炎 输注反应 管理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利妥昔单抗静脉快速输注中国专家共识(2020年版) 被引量:17
16
作者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4 位作者 黄慧强 杨海燕 许景艳 吴俣 高岩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21年第1期1-4,共4页
利妥昔单抗上市20多年以来,在临床实践中疗效和安全性良好。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于2012年批准了利妥昔单抗的静脉快速输注用于第2个及后续疗程。目前,利妥昔单抗90 min静脉快速输注方案已在国外成熟应用,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 利妥昔单抗上市20多年以来,在临床实践中疗效和安全性良好。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于2012年批准了利妥昔单抗的静脉快速输注用于第2个及后续疗程。目前,利妥昔单抗90 min静脉快速输注方案已在国外成熟应用,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中也推荐第1个疗程利妥昔单抗输注未出现输注反应的患者,后续疗程可进行利妥昔单抗90min静脉快速输注。我国也有研究数据证实了利妥昔单抗90min静脉快速输注方案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因此,基于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为了提高患者的就诊质量以及节约医疗成本,本专家共识推荐,对于首次输注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的患者,后续疗程可使用利妥昔单抗90 min静脉快速输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非霍奇金 利妥昔单抗 静脉快速输注 输注相关反应
原文传递
某高校医院临床输液反应常见原因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海燕 《中国校医》 2016年第8期631-631,633,共2页
输液反应是临床上在使用静脉制剂时引起的或与静脉输液相关的不良反应的总称。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有:畏寒、发热、恶心、呕吐、头痛、胸闷等,病情严重者可以出现昏迷、休克甚至死亡[1]。发生输液反应时,不仅给病人带来意想不到的痛苦... 输液反应是临床上在使用静脉制剂时引起的或与静脉输液相关的不良反应的总称。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有:畏寒、发热、恶心、呕吐、头痛、胸闷等,病情严重者可以出现昏迷、休克甚至死亡[1]。发生输液反应时,不仅给病人带来意想不到的痛苦、恐慌、经济损失甚至患者原有疾病的加重,也会使医生、护士的工作量进一步加大,同时也加剧了医患关系的紧张,进而导致医疗纠纷发生[2]。临床上引起输液反应的原因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注 静脉内/不良反应 输注 静脉内/护理
原文传递
28例输液反应的护理及预防
18
作者 刘红娟 《中国校医》 2012年第5期373-374,共2页
静脉输液技术是将各种药物包括血液注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静脉输注是临床治疗常用的给药方式。据统计,我国住院患者采用静脉输注给药方式的比例达70%以上,高出国外20%~30%[1]。由于使用频率高,输液反应亦相应增多... 静脉输液技术是将各种药物包括血液注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静脉输注是临床治疗常用的给药方式。据统计,我国住院患者采用静脉输注给药方式的比例达70%以上,高出国外20%~30%[1]。由于使用频率高,输液反应亦相应增多。输液反应是指临床使用静脉制剂时引起的或与输液相关的不良反应的总称。包括各种非治疗效应,是输液过程中的理化因素刺激,导致机体产生的应答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注 静脉内/不良反应 输注 静脉内/护理
原文传递
2007年至2016年单中心川崎病临床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慧 鲁珊 +1 位作者 邢燕 童笑梅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1627-1630,共4页
目的分析川崎病(KD)患儿的临床特征,以研究其变化趋势,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病房住院治疗的KD患儿资料,分析其发病特点、临床特征和治疗情况。按照时间先后分为2组:2007年至2... 目的分析川崎病(KD)患儿的临床特征,以研究其变化趋势,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病房住院治疗的KD患儿资料,分析其发病特点、临床特征和治疗情况。按照时间先后分为2组:2007年至2011年组,2012年至2016年组。分析并比较2个阶段KD患儿临床特点变化情况。结果共337例KD患儿纳入本研究,其中男212例,女125例,男女比例1.69∶1.00;发病年龄2个月~12岁,中位年龄为24个月;6岁以下患儿325例,占96.4%。2007年至2011年KD患儿114例,占33.8%,不完全川崎病(IKD)、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和冠状动脉损伤所占比例分别为23.7%(27例)、4.5%(5例)、38.6%(44例);2012年至2016年KD患儿223例,占66.2%,IKD、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和冠状动脉损伤所占比例分别为38.6%(86例)、11.9%(26例)、31.4%(70例)。2012年至2016年较2007年至2011年IKD和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所占比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95、4.654,P=0.006、0.031),冠状动脉损伤比例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50,P=0.186)。结论随着KD发病率的逐年增加,IKD、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无反应的KD患儿比例亦呈上升趋势,应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以便及时诊断和实施更有针对性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不完全川崎病 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 反应 冠状动脉损伤
原文传递
基层门诊输液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20
作者 许景荣 《中国校医》 2012年第1期71-71,共1页
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及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和社会的老龄化,基层门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人数量逐年上升,而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见的治疗手段。为确保输液病人的安全,对本院门诊输液患者管理中存在的隐患进行分析,
关键词 输注 静脉内/不良反应 医疗差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