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障、肿瘤患者全血细胞严重减少输注成分血、新鲜全血疗效分析研究
1
作者 张彬 高美英 +2 位作者 李英 蒙俊玲 斯琴 《包头医学》 2003年第1期5-7,共3页
观察研究再障及肿瘤患者放、化疗所致全血细胞严重减少输注成分血与新鲜全血的疗效,主要是了解在全血细胞减少的情况下应用新鲜全血(24h内)是否有效,做到有针对性的使用各种血液成分制剂,以达到提高疗效、安全输血、降低输血反应、减少... 观察研究再障及肿瘤患者放、化疗所致全血细胞严重减少输注成分血与新鲜全血的疗效,主要是了解在全血细胞减少的情况下应用新鲜全血(24h内)是否有效,做到有针对性的使用各种血液成分制剂,以达到提高疗效、安全输血、降低输血反应、减少疾病传播、避免血资源浪费的目的。 方法:通过对观察组、对照组输血前后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小板(PC)计数的变化和感染、出血情况变化以及输血反应、疗效等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得出结论。 结果:血红蛋白低下输2单位以上红细胞制剂或新鲜全血均可提升Hb;而WBC、PC数低下分别给予输注浓缩粒细胞、浓缩血小板,感染、出血、全身状况均明显改善。 结论:WBC、PC低下,应给予输注足量的成分血,方可收到满意的效果;输注新鲜全血不但无效,且易引起输血不良反应,增加疾病传播危险性,造成血液的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再生障碍性贫 细胞减少 输注成分血 输注新鲜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输注成分血患者在护理干预下的临床表现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维娜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2期238-239,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患者输注成分血中的效果。方法 154例输注成分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7例。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对照组为20.8%,两组比较...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患者输注成分血中的效果。方法 154例输注成分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7例。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对照组为2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4%,对照组为79.2%,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优对照组(P<0.05)。结论成分血输注过程中进行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保证了输血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注成分血 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导临床输注成分血的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赖建芬 黄小毅 +3 位作者 余培琼 龙海燕 林琼连 梁伟英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年第22期3485-3488,共4页
目的 探讨如何指导临床医院科学输注成分血,以提高临床用血的工作水平及其效果,使广大医护人员正确输注各种血液制剂,做到合理用血,科学用血.方法 将2012年全市发出各类成分血量与2013年作对比.2012年为对照阶段,采用常规指导临床用血... 目的 探讨如何指导临床医院科学输注成分血,以提高临床用血的工作水平及其效果,使广大医护人员正确输注各种血液制剂,做到合理用血,科学用血.方法 将2012年全市发出各类成分血量与2013年作对比.2012年为对照阶段,采用常规指导临床用血的方法,2013年为观察阶段,采用科学指导临床用血的方法.结果 对照阶段由于临床输血方面还存在一些旧的理念,医护人员对各种输血新理念、新技术感到陌生;观察阶段我站发血人员科学指导临床用血,所以观察阶段比对照阶段成分输血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红细胞增加4.9%,冷沉淀增加23.0%,血小板增加21.1%,血浆增加12.2%,总成分用血量增加1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站与医院血库人员在工作中,耐心地科学指导临床输注各种成分血,向临床提供最新的输血理念,使我市各类成分用血量合理性增长,并有效控制红细胞的增量,做到合理用血,科学用血,达到科学指导临床用血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指导 临床 输注成分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输注成分血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
作者 张丽 许崇梅 《工企医刊》 2001年第6期110-110,共1页
为更合理地利用成分血,提高成分血的疗效,现将常用成分血临床输注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总结如下。 1 保存时间及保存温度因成分的不同,其保存时间和温度亦不相同,成分血必须在有效期内输注。 1.1 浓缩红细胞、红细胞悬液,少白细胞红细胞... 为更合理地利用成分血,提高成分血的疗效,现将常用成分血临床输注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总结如下。 1 保存时间及保存温度因成分的不同,其保存时间和温度亦不相同,成分血必须在有效期内输注。 1.1 浓缩红细胞、红细胞悬液,少白细胞红细胞是在密闭式多联袋内制备,其保存同全血相同,即在4±2℃冰箱内,ACD保存液可保存21天,ACD-A或CPD-A可保存35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输注 保存 过滤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分血输注比例对急性创伤大出血输血治疗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5
作者 杨海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72-0075,共4页
探析急性创伤大出血患者治疗期间,成分血输注比例(血浆(FP):红细胞(RBC)分别为1:2、1:1)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择190例急性创伤大出血患者,根据成分血输注比例分组,每组各95例,P:R=1:1的为观察组,P:R=1:2的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比例输血... 探析急性创伤大出血患者治疗期间,成分血输注比例(血浆(FP):红细胞(RBC)分别为1:2、1:1)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择190例急性创伤大出血患者,根据成分血输注比例分组,每组各95例,P:R=1:1的为观察组,P:R=1:2的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比例输血的应用效果。结果 输血24h后,观察组凝血、免疫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APTT、PT更短,INR水平更低(P<0.05),Hb、PLT、CD3+、CD4+、CD4+/CD8+更高(P<0.05)。下床与住院时间对比,组间差异小(P>0.05)。结论 P:R=1:1的成分血输注比例用于大出血患者,能强有力的控制患者凝血功能,将免疫功能控制在较高水平,临床应用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大出 成分输注比例 功能 免疫功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O血型不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输注异型成分血不良反应系统评估分级 被引量:3
6
作者 田园 卢文敏 +1 位作者 翁娇娇 周淑娟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1127-1131,共5页
目的 分析和评估本院输注异型成分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ABO血型不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输注异型成分血安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血液移植中心2021年6月~2021年12月期间467次输注异型成分血患者的病例资料,根... 目的 分析和评估本院输注异型成分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ABO血型不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输注异型成分血安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血液移植中心2021年6月~2021年12月期间467次输注异型成分血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输血前后临床表现及变化、相关实验室检查等对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进行诊断评估,从反应类型的肯定程度、严重程度、输血相关可能性大小三个方面进行评估分级。结果 输注异型成分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0.19%(141/467)。发生率最高的血制品是悬浮红细胞,占42.86%(15/35),接下来依次是单采血小板,占39.25%(73/186),冰冻血浆,占28.26%(26/92),冷沉淀凝血因子,占19.05%(8/42)和洗涤红细胞,占16.96%(19/112)。洗涤红细胞和悬浮红细胞的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不良反应的类型以过敏反应为主,占67.37%(95/141),其次为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占22.69%(32/141),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和输血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相等,均为2.84%(4/141),其它不良反应2例,占1.42%(2/141)。141次不良反应等级评估,“肯定”113例,占80.14%(113/141),“基本肯定”20例,占14.19%(20/141),“疑似”8例,占5.67%(8/141);“轻微”130例,占92.20%(130/141),“中等”10例,占7.09%(10/141),“严重”1例,占0.71%(1/141);“相关性极高”117例,占82.98%(117/141),“很可能相关”17例,占12.06%(17/141),“相关性较小”7例,占4.96%(7/141)。结论 将输注异型成分血不良反应进行评估分级,能够加深临床医务人员的认知,能够增加其对不良反应判断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不良反应的漏报和误报,为制定输注异型成分血不良反应统一标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不合 干细胞移植 输注异型成分 不良反应 评估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循环应用于成分血输注时间管理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晓红 魏寿忠 +2 位作者 陈少源 黄启霞 吴晓芬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155-157,共3页
临床输血是纠正慢性贫血、急性失血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血液输注的时限对临床输血的安全和疗效有重要的影响。为了解临床血液成分输注时间的情况,我院2011年调查发现,取血到输血的时间平均为61 min,30 min内开始输血占37.36%,对于血浆、
关键词 PDCA循环 成分输注 输注时间 机采小板 输注速度 慢性贫 红细胞悬液 急性失 红细胞输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安市2002~2007年成分血输注现状分析
8
作者 李文萍 《社区医学杂志》 2008年第13期83-84,共2页
成分输血是现代输血发展的总方向,是衡量一个地区输血技术水平的指标之一。为进一步推动泰安市成分输血的开展,提高输血技术水平,笔者对本市10家医院2002~2007年成分输血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成分输注 泰安市 成分 技术 现代输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矫形手术单病种围术期异体成分血输注的纵向观察研究
9
作者 余云红 张坤 +2 位作者 陈佳倩 练正秋 李玲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876-880,共5页
目的分析脊柱矫形手术单病种围术期临床用血概况及异体成分血输注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输血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择期行脊柱矫形手术的292例患者病案首页资料,依据单病种类别对异体... 目的分析脊柱矫形手术单病种围术期临床用血概况及异体成分血输注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输血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择期行脊柱矫形手术的292例患者病案首页资料,依据单病种类别对异体成分血的输注概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脊柱矫形手术异体成分血围术期输注的危险因素,并将纳入患者分输血组与未输血组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与χ^(2)检验分析异体成分血输注对住院时间和出院情况的影响。结果2015—2017年,围术期异体成分血输注率依次为90.38%(47/52)、93.62%(44/47)、81.35%(157/193);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行,脊柱后侧凸,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脊柱侧弯和椎管狭窄患者异体成分血输注率依次为89.08%(106/119)、79.49%(62/78)、95.24%(40/42)、84.38%(27/32)和61.90%(13/2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与截骨术的回归系数值分别为-0.060(t=-2.281,P=0.023)和2.060(t=4.468,P=0.000);与围术期未输注异体成分血相比较,输血组住院时间更长(P<0.05)。结论脊柱矫形手术异体成分血输注与单病种类别密切相关,年龄是围术期异体成分血输注的保护因素,而截骨术是围术期异体成分血输注的危险因素;围术期输血也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矫形 单病种 围术期 异体成分输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分脐血输注在血液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新伏 陈孟伦 +1 位作者 罗自勉 曾纪爱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3年第6期458-459,共2页
关键词 成分输注 液肿瘤 药物疗法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抢救患者凝血功能与成分血输注量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莹莹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3期1962-1965,共4页
目的研究抢救患者术前凝血功能与术中成分血输注量的关系,为临床抢救输血患者及ABO同型血库存不足时的紧急抢救用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9月至2020年4月急诊科术中用血量≥1600 mL的164例患者作为研究... 目的研究抢救患者术前凝血功能与术中成分血输注量的关系,为临床抢救输血患者及ABO同型血库存不足时的紧急抢救用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9月至2020年4月急诊科术中用血量≥1600 mL的1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凝血功能分为正常组(79例)和异常组(85例),异常组根据是否紧急输注O型红细胞分为A组(未紧急输注O型红细胞)和B组(紧急输注O型红细胞),其中A组57例、B组28例。分析各组患者术中各成分血的输注量与术前凝血功能的关系,对比患者术前及输血后1、2、3 d的平均血红蛋白(Hb)、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及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探讨患者的用血安全与输血效果。结果B组患者的AB型占比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的术前凝血功能明显异常,部分凝血指标与其术中成分血输注量呈一定相关性(P<0.05);正常组、A组、B组患者术后1、2、3 d的Hb、IBiL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输血后均未出现新的不规则抗体。结论凝血功能对术中成分血输注量有影响,可作为术前及术中评估出血与用血量的重要依据;紧急输注O型红细胞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抢救患者 功能 术中成分输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分脐血输注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131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新伏 陈孟伦 +1 位作者 罗自勉 曾纪爱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3年第5期374-375,共2页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 成分输注 治疗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分血输注的护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丁星 汤菊芳 梁顺妹 《齐鲁护理杂志》 2005年第9X期92-93,共2页
关键词 成分输注 红细胞悬液 新鲜冰冻 成分 输注速度 冷沉淀 治疗 输注方法 洗涤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中应注意的成分血输注问题
14
作者 董久花 《中华当代医学》 2005年第10期46-47,共2页
输血是血液病的重要支持疗法,是多数血液病得以有效治疗的重要保证,在某些情况下,输血也是目前个别血液病的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血液分离技术的进展,输血已从传统的输血逐渐发展为成分输血,输血的应用范围也从原来的单纯替代... 输血是血液病的重要支持疗法,是多数血液病得以有效治疗的重要保证,在某些情况下,输血也是目前个别血液病的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血液分离技术的进展,输血已从传统的输血逐渐发展为成分输血,输血的应用范围也从原来的单纯替代治疗发展为包括干细胞移植等重要的治疗技术。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现在已经可以制备出多种成分血,如悬浮红细胞、洗涤红细胞、浓缩血小板、血浆等等,成分血分离生成以后,要通过输注才能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所以护理人员应牢牢掌握成分输血的基本知识,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输注 成分 理中 医学科学技术 分离技术 干细胞移植 悬浮红细胞 洗涤红细胞 浓缩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器泵在新生儿成分输血中的应用
15
作者 宁爱梅 《家庭护士(下旬)》 2007年第6期40-41,共2页
成分输血是现代医学的一项重要治疗措施。但对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极低体重儿,在输注成分血时,因剂量不易掌握(早产儿、极低体重儿有时每次只需输15mL~20mL,而我院血袋最小规格为100mL),速度不易控制(输注速度最慢要求4mL/h... 成分输血是现代医学的一项重要治疗措施。但对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极低体重儿,在输注成分血时,因剂量不易掌握(早产儿、极低体重儿有时每次只需输15mL~20mL,而我院血袋最小规格为100mL),速度不易控制(输注速度最慢要求4mL/h),另因早产儿在出生后前几天,不显性失水量大及入量不足,可引起高渗脱水而导致高钠血症,输血前后生理盐水用量要严格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 新生儿 注射器 极低体重儿 输注速度 输注成分血 早产儿 现代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提高成分输血的质量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建荣 《哈尔滨医药》 2013年第4期302-303,共2页
成分输血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所医院及一名医生技术水平高低、新旧知识更替的重要标志之一。成分输血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它需要临床医生、检验工作者及护士相互配合,才能保证临床成分输血的安全、高效。检验工作者... 成分输血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所医院及一名医生技术水平高低、新旧知识更替的重要标志之一。成分输血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它需要临床医生、检验工作者及护士相互配合,才能保证临床成分输血的安全、高效。检验工作者是输注成分血治疗的关键操作者。现代输血技术要求检验工作者必须既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又熟练掌握成分输血的理论知识,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要做到科学输血,就必须加强与临床科室合作与沟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 质量 临床医生 输注成分血 工作者 技术 临床经验 临床科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分输血在临床中应用的重要性及要求 被引量:3
17
作者 景国华 赵泽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29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成分 临床医生 应用 输注 成分输注 分离制备 化学方法 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分血在产科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艳花 徐彩临 周志忠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103-104,共2页
关键词 成分输注 产科患者 液检验 临床治疗 输注 不良反应 检验数据 可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分输血对纠正大出血患者血常规和凝血常规的分析
19
作者 张显达 王英 赵玉德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6年第4期145-146,共2页
目的:统计大出血患者成分血输注前后血常规和凝血常规的变化,推广成分用血。方法:收集38例大出血患者,根据情况进行不同成分血输注,比较输血前后血常规和凝血常规的变化。结果:输血后,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及时得到补充。结论:成分输血迅速... 目的:统计大出血患者成分血输注前后血常规和凝血常规的变化,推广成分用血。方法:收集38例大出血患者,根据情况进行不同成分血输注,比较输血前后血常规和凝血常规的变化。结果:输血后,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及时得到补充。结论:成分输血迅速补充血液中丢失的成分,能及时地改善患者的缺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 大出患者 成分 成分输注 冷沉淀 新鲜冰冻 状态 小板数量 酶原时间 前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血小板输注无效原因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褚秀清 《基层医学论坛》 2010年第17期522-523,共2页
随着输血技术的发展,成分输血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成分输血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合理性,而且其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节约血液资源以及便于保存和运输等优点。现代临床输血技术已从单纯输注全血发展到成分血输注,从替补输血发展... 随着输血技术的发展,成分输血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成分输血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合理性,而且其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节约血液资源以及便于保存和运输等优点。现代临床输血技术已从单纯输注全血发展到成分血输注,从替补输血发展到治疗性输血,从人的血源性制品输注发展到生物技术制品输注,从异体输血发展到自体输血等。成分血经过大量临床应用,具有针对性强、纯度高、其他细胞沉入少、浓度高等优点,因此对提高疗效,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和血液的综合利用都有显著的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板输注无效 临床应用 原因分 成分输注 源性制品 技术 不良反应 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