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暴雨径流污染负荷的时空分布与输移特性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黄俊 张旭 +1 位作者 彭炯 李广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55-258,共4页
通过对滇池流域典型区域多年暴雨径流、化学物质构成等实测资料的统计及相关分析,阐明了暴雨径流与N、P及固态污染物输移的时空分布特征。通过粒径分析等实验,探讨了N、P、SS与降雨特性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暴雨 径流污染 污染负荷 时空分布 输移特性 粒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河流卵石推移质的输移特性 被引量:23
2
作者 曹叔尤 刘兴年 +1 位作者 方铎 李昌志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5,共5页
通过对床面颗粒的受力分析 ,在岷江都江堰河段和青衣江姜射坝河段的实测资料基础上 ,导出了卵石推移质运动状态数与爱因斯坦的推移质运动强度函数的关系 ,能较好地反映四川山区河流卵石推移质时均输沙率与水沙因素的关系。用对数正态分... 通过对床面颗粒的受力分析 ,在岷江都江堰河段和青衣江姜射坝河段的实测资料基础上 ,导出了卵石推移质运动状态数与爱因斯坦的推移质运动强度函数的关系 ,能较好地反映四川山区河流卵石推移质时均输沙率与水沙因素的关系。用对数正态分布描述卵石推移质输沙率的随机特性 ,证明在 95 %的置信水平下是成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卵石 输移特性 泥沙 随机特性 受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蚀水蚀交错区小流域的风沙输移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6
3
作者 胡海华 吉祖稳 +1 位作者 曹文洪 石雪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0-23,47,共5页
通过对河北坝上地区典型小流域风沙输移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得到了风蚀水蚀交错区风沙流的几方面典型特征,主要包括:(1)高效农田、草地、灌木丛3种不同下垫面风沙流风速随高度增加均呈递增趋势,其垂向分布与下垫面的性质密切... 通过对河北坝上地区典型小流域风沙输移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得到了风蚀水蚀交错区风沙流的几方面典型特征,主要包括:(1)高效农田、草地、灌木丛3种不同下垫面风沙流风速随高度增加均呈递增趋势,其垂向分布与下垫面的性质密切相关;(2)3种不同下垫面输沙量垂向分布差异明显,其中高效农田的输沙量与垂直高度有较好的负指数函数关系;(3)高效农田风蚀物中粒径在0.1~0.075mm之间的极细颗粒和粒径在0.075~0.019mm之间的粉砂颗粒的含量较高,占输沙总量的80%以上,说明近地表层沙粒的运动以跃移为主;(4)输沙量与下垫面特性密切相关,植被盖度越大,输沙量越小;(5)气象因子和人为因子等环境因子对小流域风水两相侵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蚀水蚀 输移特性 风速 沙量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高含沙洪水不同粒径泥沙的输移特性 被引量:7
4
作者 陈建国 李宜斌 +1 位作者 赵华侠 周晓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1-20,共10页
本文根据黄河下游高含沙洪水的实测资料,论述了高含沙洪水中各级粒径泥沙的输移及冲淤调整特性,指出在高含沙洪水通过下游河道,特别是高村以上游荡性河段时,在产生严重淤积的同时,悬沙沿程细化,至艾山以下河段的含沙量虽有时仍高... 本文根据黄河下游高含沙洪水的实测资料,论述了高含沙洪水中各级粒径泥沙的输移及冲淤调整特性,指出在高含沙洪水通过下游河道,特别是高村以上游荡性河段时,在产生严重淤积的同时,悬沙沿程细化,至艾山以下河段的含沙量虽有时仍高,但已不是三门峡下泄的“原汁”泥沙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沙洪水 含沙量衰减 悬沙细化 输移特性 冲淤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质泥流的输移特性 被引量:4
5
作者 舒安平 费祥俊 刘青泉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6-51,共6页
非均质泥流是一种含有大量悬浮细颗粒的高浓度固液两相流体,也是泥石流的一种特例。作者依据水槽输沙试验资料建立的泥流不淤流速公式,通过实测资料检验了其可靠性。在此基础上考虑推移部分影响,推导得出非均质泥流的不淤流速、临界坡... 非均质泥流是一种含有大量悬浮细颗粒的高浓度固液两相流体,也是泥石流的一种特例。作者依据水槽输沙试验资料建立的泥流不淤流速公式,通过实测资料检验了其可靠性。在此基础上考虑推移部分影响,推导得出非均质泥流的不淤流速、临界坡降、沟道断面形态指标等重要的输移临界参数计算公式。最后列举计算实例,提出应用计算方法,并据此进一步揭示了非均质泥流的输移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非均质泥流 输移特性 不淤流速 临界坡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上游推移质泥沙输移特性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金中武 卢金友 徐海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63-66,共4页
从长江上游的水沙特征、无因次水流强度指标和泥沙输移强度相关关系和推移质随机特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床面泥沙级配宽、粒径大,河床形态各异且沿程变化较大,无因次功率形W^*和切应力τ^*可以作为预测输沙... 从长江上游的水沙特征、无因次水流强度指标和泥沙输移强度相关关系和推移质随机特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床面泥沙级配宽、粒径大,河床形态各异且沿程变化较大,无因次功率形W^*和切应力τ^*可以作为预测输沙强度Φ的水流强度指标,推移质泥沙运动表现出很强的随机性。这些结果对长江上游推移质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泥沙 输移特性 水流强度指标 随机性 长江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渠道不同粒径组泥沙的输移特性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延贵 李希霞 刘和祥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7-73,共7页
本文以灌区实测水沙资料为基础,通过分析悬沙垂线分布,提出泥沙输送的条件,进一步分析不同粒径组泥沙的输移特性及对渠道泥沙淤积的影响。指出粗沙是造成泥沙淤积的关键,阐述不同粒径组泥沙都具有多来多排的特性,但其变化规律有所... 本文以灌区实测水沙资料为基础,通过分析悬沙垂线分布,提出泥沙输送的条件,进一步分析不同粒径组泥沙的输移特性及对渠道泥沙淤积的影响。指出粗沙是造成泥沙淤积的关键,阐述不同粒径组泥沙都具有多来多排的特性,但其变化规律有所差异。通过比较多个挟沙能力公式,最后给出适应簸箕李灌区挟沙能力的具体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渠道 泥沙淤积 输移特性 泥沙 挟沙能力 悬沙 水沙资料 灌区 变化规律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中下游推移质泥沙输移特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明潇 孙东坡 +1 位作者 高磊 吕圆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4-26,共3页
利用量纲分析原理讨论了黄河中下游河道各种水力要素及边界条件对推移质输沙率的影响,建立了反映河床形态因子的综合无量纲水流强度指标,同时分析了各水流强度指标与推移质泥沙输移强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无量纲综合水流切应力指标... 利用量纲分析原理讨论了黄河中下游河道各种水力要素及边界条件对推移质输沙率的影响,建立了反映河床形态因子的综合无量纲水流强度指标,同时分析了各水流强度指标与推移质泥沙输移强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无量纲综合水流切应力指标和无量纲综合水流功率指标均与推移质泥沙输移强度有较好的相关性;在水流强度很低、无量纲水流功率综合指标W*2<600时,水流功率综合指标与推移质输移强度的关联度有一定的波动性;随着水流强度增大,无量纲水流功率综合指标600<W*2<7 000时,水流功率综合指标与推移质输移强度有着较好的关联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量纲综合因子 水流强度指标 输移特性 质泥沙 黄河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流域的河流泥沙输移特性 被引量:36
9
作者 潘久根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6-49,共4页
金沙江是长江上游河流泥沙的主要来源。通过对金沙江流域主要控制水文站径流泥沙资料的统计分析,该文论述了金沙江河流泥沙的来源和沿程分配、输沙量的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关系以及泥沙形成的原因。为研究金沙江流域... 金沙江是长江上游河流泥沙的主要来源。通过对金沙江流域主要控制水文站径流泥沙资料的统计分析,该文论述了金沙江河流泥沙的来源和沿程分配、输沙量的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关系以及泥沙形成的原因。为研究金沙江流域的水土流失和泥沙输移规律、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其水土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 河流泥沙 输移特性 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龙羊峡水库进出库水沙输移特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玉 穆兴民 何毅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19,共4页
根据龙羊峡水库进出库控制站的水沙实测资料,借助变差系数、偏态系数、Pearson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进出库水沙的输移特性。结果表明:水库建设期年际径流量差和输沙量差波动明显,差异显著,出库水沙量大于进库的;水库蓄水运... 根据龙羊峡水库进出库控制站的水沙实测资料,借助变差系数、偏态系数、Pearson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进出库水沙的输移特性。结果表明:水库建设期年际径流量差和输沙量差波动明显,差异显著,出库水沙量大于进库的;水库蓄水运用对进出库水沙量的影响显著,进出库年均标准化径流量、标准化输沙量均呈下降趋势;龙羊峡水库蓄水运用后出库径流量的年内分配趋于均匀化,汛期径流量减小,非汛期径流量增大;进出库径流量和输沙量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单位径流条件下出库的产沙动力高于进库的,相同径流条件下进库输沙量在水库蓄水运用后呈增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分析 回归分析 输移特性 径流 泥沙 龙羊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的泥沙输移特性 被引量:11
11
作者 黎昔春 张水云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3-76,共4页
洞庭湖承泄长江三口和湘、资、沅、澧四水的来水来沙。作者应用大量的实测水文泥沙资料 ,分析了全洞庭湖和西洞庭湖、东、南洞庭湖年际输沙、年内输沙、不同粒径的输沙特点和规律 。
关键词 洞庭湖 泥沙输移特性 水文泥沙资料 粒径 出比 分组泥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移质泥沙在植物“柔性坝”上游段的输移特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锋 阎洁 +1 位作者 邱秀云 周著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9-31,共3页
通过室内水槽模型试验,研究了植物坝对坝前上游段推移质泥沙输移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植物坝具有较好的阻水拦沙作用;②推移质泥沙输移过程中,泥沙群前端最初呈三角形分布,越靠近坝体,三角形分布越不明显;③植物坝前上游段进口断面输沙... 通过室内水槽模型试验,研究了植物坝对坝前上游段推移质泥沙输移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植物坝具有较好的阻水拦沙作用;②推移质泥沙输移过程中,泥沙群前端最初呈三角形分布,越靠近坝体,三角形分布越不明显;③植物坝前上游段进口断面输沙率与推移质泥沙的运动速度不是呈简单的线性关系,在相同条件下,可能存在一个临界输沙率,越接近这个临界输沙率,推移质泥沙的运动速度就越快,大于这个临界输沙率后,泥沙的运动速度又会变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沙率 输移特性 植物坝 质泥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槽近底流速分布与推移质输移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亚飞 孙东坡 +2 位作者 刘明潇 韩力球 陈浩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15,共4页
通过开展水槽试验,利用ADV测速及高速摄像技术采集了近壁区的流速及紊动特征值,分条带计量了推移质输移情况。通过对比横向密布测点的流速结构差异,剖析了近底流速分布的变化特点与两侧的流速结构变异。基于输沙分条带量化观测模式,对... 通过开展水槽试验,利用ADV测速及高速摄像技术采集了近壁区的流速及紊动特征值,分条带计量了推移质输移情况。通过对比横向密布测点的流速结构差异,剖析了近底流速分布的变化特点与两侧的流速结构变异。基于输沙分条带量化观测模式,对推移质输移的空间横向分布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近底流速的相对脉动强度呈现中间区域最大并向两侧递减的趋势,在临近侧壁处有突变波动现象,这与近底流速的横向分布在侧壁附近的突变特点相互对应;(2)推移质输移在横向分布上不均匀,整体呈从中间向两侧逐渐递减的趋势,80%的区域基本完成了断面的总输沙量,近侧壁区域输沙受边壁影响较明显;(3)近底流速横向分布、近底水流脉动强度与相对输沙强度的横向分布存在响应协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关系 近底流速 脉动强度 输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流条件下沙卵双峰型推移质输移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宏 付旭辉 龚久南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4-70,共7页
根据长江上游宽级配不连续床沙结构,概化为沙卵双峰泥沙。通过推移质输移特性水槽试验,体现了沙粒和卵粒的相互隐暴作用。对比分析了采用王兴奎公式和孙志林非均匀沙分级输沙率公式计算沙卵双峰泥沙输沙率的方法。在王兴奎公式的基础上... 根据长江上游宽级配不连续床沙结构,概化为沙卵双峰泥沙。通过推移质输移特性水槽试验,体现了沙粒和卵粒的相互隐暴作用。对比分析了采用王兴奎公式和孙志林非均匀沙分级输沙率公式计算沙卵双峰泥沙输沙率的方法。在王兴奎公式的基础上引入考虑隐暴系数的水流参数来计算沙卵双峰泥沙输沙率,通过误差对比分析说明修正后的王兴奎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更加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卵双峰型泥沙 输移特性 水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河槽泥沙扬动与输移特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蔡蓉蓉 张红武 +1 位作者 张宇 张罗号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18-1228,1239,共12页
本文利用大量水文资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黄河下游河槽泥沙扬动与输移特性。首先根据水文测验尤其是泥沙级配实测资料,间接分析各家公式的合理性,从而选择出物理概念清晰、符合黄河下游实际的扬动流速计算公式。对于粒径较... 本文利用大量水文资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黄河下游河槽泥沙扬动与输移特性。首先根据水文测验尤其是泥沙级配实测资料,间接分析各家公式的合理性,从而选择出物理概念清晰、符合黄河下游实际的扬动流速计算公式。对于粒径较小的泥沙,沙玉清、窦国仁等现有扬动流速计算公式都适用于黄河;随着泥沙粒径增加,几家公式差异变大,张罗号和罗诗琦公式同实测资料更为符合。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黄河下游河槽不同粒径泥沙的扬动特性,认为“粗颗粒”泥沙在黄河下游河槽中水流量下亦能扬动。然后,选取黄河下游花园口、高村和利津站为下游代表水文站,采用汛期非漫滩情况下的实测数据,分别绘制了三站流量与泥沙以悬移形式运动的百分比关系图。引入扬动临界流量的概念后,各站泥沙输移特性变化规律基本遵循统一表达形式。进一步定量分析了各水文站泥沙输移特性,给出了扬动临界流量、扬动概率系数、输沙指数同泥沙粒径等因子的关系式,从而建立了泥沙以悬移形式运动的百分比与水沙因子的计算公式。结合未来30年内年均沙量减小的预测结果进行计算,表明黄河下游汛期日平均流量只要大于971 m^(3)s,悬移质泥沙组成中的粗颗粒能保持悬移运动状态,同时表明加大流量是直接提升水流输沙能力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泥沙 扬动流速 输移特性 水沙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黄灌区首部枢纽泥沙输移特性与流速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宁少雄 孙耀民 +3 位作者 吴文勇 肖娟 赵永安 赵志华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59-365,共7页
为了探究引黄灌溉枢纽挟沙水流沿程含沙量变化规律和悬移质泥沙的垂向分布规律,推求首部枢纽有害泥沙悬浮的临界不淤流速,阐明减少有害泥沙引入的措施与方法,以提高输配水利用效率.以山西尊村灌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一级站首部枢纽2... 为了探究引黄灌溉枢纽挟沙水流沿程含沙量变化规律和悬移质泥沙的垂向分布规律,推求首部枢纽有害泥沙悬浮的临界不淤流速,阐明减少有害泥沙引入的措施与方法,以提高输配水利用效率.以山西尊村灌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一级站首部枢纽2019年5—7月取黄河水样及工况、断面流速、水深、水面宽度数据监测,分析了泥沙含量、沉起流速,采用马尔文Mastersizer 3000仪器处理分析了粒径级配,修正了适用于尊村灌区首部枢纽的挟沙力、扬动流速公式.结果表明:干渠黄河水泥沙含量与来水工况呈正相关;尊村灌区所引黄河泥沙粒径以0.006~0.200 mm为主;尊村灌区淤积与黄河口流速及粒径大小密切相关.建议增长泵前黄河口输水距离,流速控制在0.30 m/s左右,同时对引水口清淤;干渠以大于2.06 m/s流速定时冲刷.实际运行中单机组工况应控制在7.50 m^(3)/s左右以减少有害泥沙引入,干渠流速控制在0.42 m/s左右,输配水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部枢纽 输移特性 挟沙力 临界流速 扬动流速 颗粒级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波与刚性非淹没植物复合床面推移质泥沙输移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叶志恒 唐立模 +1 位作者 倪培桐 苗青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3-47,共5页
鉴于复合床面条件下刚性非淹没植物改变推移质输沙特性的相关研究成果较少,为此采用水槽试验和理论分析方法,研究了平行排列的刚性非淹没植物对泥沙起动谢尔兹数和推移质输沙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行排列的刚性非淹没植物使得泥沙起... 鉴于复合床面条件下刚性非淹没植物改变推移质输沙特性的相关研究成果较少,为此采用水槽试验和理论分析方法,研究了平行排列的刚性非淹没植物对泥沙起动谢尔兹数和推移质输沙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行排列的刚性非淹没植物使得泥沙起动谢尔兹数增大了97.2%,推移质输沙率降低了80%以上。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适用于刚性非淹没植物平行排列条件下恩格隆推移质输沙率公式,经验证该公式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波 刚性非淹没植物 复合床面 质泥沙 输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竖井泄洪洞水力学特性及泥沙输移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蔡豪锋 张建民 +4 位作者 陈学艳 王乃飞 颜晶冉 肖发新 吴云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2-116,共5页
基于RNGκ-ε双方程紊流模型并结合VOF两相流模型,通过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了双涡室旋流竖井流态、流速、压力、消能、空化和泥沙输移特性。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试验值吻合程度较好,涡室段通过掺气坎补气,掺气更加充分,降低了发生空... 基于RNGκ-ε双方程紊流模型并结合VOF两相流模型,通过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了双涡室旋流竖井流态、流速、压力、消能、空化和泥沙输移特性。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试验值吻合程度较好,涡室段通过掺气坎补气,掺气更加充分,降低了发生空蚀破坏可能性;实测消能率达到75%以上,消能效果较好;不同粒径泥沙在不同流量下在竖井底部存在泥沙淤积,使得消力井深度减小,小流量运行时淤沙最高可达到消力井深度的72%,但经过一次大洪水后泥沙被清空,淤沙高度降低为井深的1.6%,使旋流竖井保持有足够的消能水垫,不会影响其正常运行。在实际工程中,控制拦污栅大小,避免大颗粒泥沙进入泄洪洞导致拥堵,实践中可通过改变运行方式来控制消力井淤沙高度,使其有足够富裕的水垫深度来满足旋流竖井设计和正常运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竖井 泥沙输移特性 数值模拟 模型试验 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上游高洪水期泥沙输移特性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思璇 杨成刚 +1 位作者 董炳江 张欧阳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11,共6页
长江上游高洪水期(汛期)泥沙输移特性是决定三峡库区泥沙淤积的关键因素,直接关乎三峡水库使用寿命及综合效益的发挥。借助干、支流长系列水沙资料,分析了长江三峡水库入库寸滩站高洪水期泥沙输移特性,结果表明:近40 a来,寸滩站场次洪水... 长江上游高洪水期(汛期)泥沙输移特性是决定三峡库区泥沙淤积的关键因素,直接关乎三峡水库使用寿命及综合效益的发挥。借助干、支流长系列水沙资料,分析了长江三峡水库入库寸滩站高洪水期泥沙输移特性,结果表明:近40 a来,寸滩站场次洪水中7 d洪量未出现趋势性变化,而7 d沙量显著减少,高洪水期输沙经历了“涨水输沙占优—涨、落水基本持平—落水输沙占优”的变化过程。2013年以前,寸滩站高洪水期径流及泥沙均主要来自于金沙江,而向家坝、溪洛渡水电站陆续投运后,2013—2019年寸滩站洪水场次(洪峰流量30000 m^(3)/s以上)共计14场。从径流来源来看,仅4场主要来自于金沙江,其余9场主要来自于嘉陵江,1场来自岷江;从泥沙来源来看,9场主要来自于嘉陵江,其余5场分别来自于沱江、岷江、横江,金沙江已不是寸滩站高洪水期过程中泥沙的主要来源区。研究成果可为三峡水库沙峰排沙调度、库尾减淤调度提供理论支撑,为长江泥沙治理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输移特性 高洪水期 主要来源 三峡水库 长江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泥沙输移特性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向治安 周刚炎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8-13,共6页
长江泥沙主要来源于上游,河流输沙特性与地理条件关系密切。宜昌以上属山区,泥沙来源于土壤侵蚀,其输沙量沿程递增,含沙量增减互见。宜昌以下属冲积河道,由于泥沙在湖泊(水库)中沉积,输沙量沿程减小。至于年内变化,则与径流量变化基本相... 长江泥沙主要来源于上游,河流输沙特性与地理条件关系密切。宜昌以上属山区,泥沙来源于土壤侵蚀,其输沙量沿程递增,含沙量增减互见。宜昌以下属冲积河道,由于泥沙在湖泊(水库)中沉积,输沙量沿程减小。至于年内变化,则与径流量变化基本相应;年际间属随机变化,无系统性。悬沙级配有沿程细化趋势。卵石推移量,寸滩为28.2万t,沿程稍有增加;粗砂砾石推移量甚微;沙推移量与河床级配组成有密切关系,沙质河床的推移量大,卵石河床基本上无沙推移质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泥沙 输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