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菌种发酵对辣木茎叶粉的营养价值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石鸿辉 苑广伟 +4 位作者 廖正睿 郭霖 李悦 王磊 陈晓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1-97,104,共8页
以黑曲霉、产朊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为发酵菌种进行固态好氧发酵,在相同条件下比较单一菌种或混菌组合对辣木茎叶粉的营养成分、抗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混菌发酵的效果优于单一菌种。与添加等量无菌水的对照组相比... 以黑曲霉、产朊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为发酵菌种进行固态好氧发酵,在相同条件下比较单一菌种或混菌组合对辣木茎叶粉的营养成分、抗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混菌发酵的效果优于单一菌种。与添加等量无菌水的对照组相比较,黑曲霉和枯草芽孢杆菌组合发酵,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三菌混合发酵后的辣木茎叶粉粗蛋白、酸溶蛋白、还原糖、体外蛋白消化率、中性洗涤纤维以及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发生显著变化(p<0.05)。抗营养因子如水解单宁、皂苷、植酸的含量均有所降低,抗氧化活性则显著性提高(p<0.05)。综合考虑,混菌发酵会比单菌发酵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选择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三菌混合发酵改善辣木茎叶粉的营养品质,提高其抗氧化活性的能力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发酵 辣木茎叶粉 营养成分 抗营养因子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酶协同发酵对辣木茎叶粉的营养价值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田田 汪腾蛟 +3 位作者 saython 张玉鹏 李家明 李梦梅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7-121,共5页
为了比较单一菌种、混合菌种以及混合菌、酶组合对辣木茎叶粉发酵品质及营养成分、抗氧化活性及抗营养因子的影响,试验以辣木茎叶粉为原料,以黑曲霉(A)和枯草芽孢杆菌(B)为菌种,木瓜蛋白酶(1)和木聚糖酶(2)为酶制剂,设置对照(CK)组和6... 为了比较单一菌种、混合菌种以及混合菌、酶组合对辣木茎叶粉发酵品质及营养成分、抗氧化活性及抗营养因子的影响,试验以辣木茎叶粉为原料,以黑曲霉(A)和枯草芽孢杆菌(B)为菌种,木瓜蛋白酶(1)和木聚糖酶(2)为酶制剂,设置对照(CK)组和6个处理组(A组、B组、AB组、AB+1组、AB+2组、AB+1+2组)进行菌、酶协同发酵,测定发酵样品的pH值和乳酸、氨态氮、氨基酸(AA)、粗蛋白(CP)、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单宁、多酚、黄酮、多糖等相关指标含量。结果表明:各处理组pH值均在4.4左右,此酸性环境有利于发酵;B组、AB组、AB+2组和AB+1+2组氨态氮含量显著低于CK组(P<0.05);B组、AB组和AB+1组有利于乳酸积累且与CK组差异显著(P<0.05);AB组、AB+1组和AB+1+2组AA含量显著高于CK组(P<0.05);各处理组ADF含量均低于CK组,且差异显著(P<0.05),除A组外,其他组NDF、CF含量显著低于CK组(P<0.05),其中AB+2组NDF和CF含量相对较少,而A组CP含量显著高于CK组(P<0.05);A组、B组和AB组单宁含量显著低于CK组(P<0.05);B组、AB+1组、AB+2组和AB+1+2组多酚含量显著高于CK组(P<0.05);除B组外,其他各组黄酮含量均显著高于CK组(P<0.05);与CK组相比,A组、B组和AB+1组多糖含量显著增加(P<0.05);综上所述,双菌组合有利于降低氨态氮含量和单宁的降解,枯草芽孢杆菌有利于多酚释放,黑曲霉有利于黄酮释放并且保留较多的粗蛋白,而双菌基础上添加蛋白酶更有助于多糖和氨基酸含量的提高。说明菌、酶协同发酵更有利于辣木营养品质的提升以及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茎叶粉 菌、酶协同 发酵品质 营养价值 抗氧化活性
原文传递
辣木茎叶粉对产蛋后期广西麻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汪腾蛟 王田田 +5 位作者 Chidvlaphone Saython 李家明 张玉鹏 唐燕飞 韦宗海 李梦梅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11-114,共4页
为了探讨辣木茎叶粉在广西麻鸡产蛋后期日粮中的应用效果及辣木茎叶粉替代基础日粮的最佳比例,试验选取健康状况良好的54周龄广西麻鸡36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3组分别以2%、4%、8%的辣木茎叶粉等量替代基础日粮,预... 为了探讨辣木茎叶粉在广西麻鸡产蛋后期日粮中的应用效果及辣木茎叶粉替代基础日粮的最佳比例,试验选取健康状况良好的54周龄广西麻鸡36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3组分别以2%、4%、8%的辣木茎叶粉等量替代基础日粮,预试期1周,正试期7周,分析不同水平辣木茎叶粉等量替代基础日粮对产蛋后期广西麻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替换比例达到8%时,与对照组比,可显著改善蛋黄颜色(P<0.05),显著提高蛋黄粗脂肪含量(P<0.05);显著降低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P<0.05)。说明以8%的辣木茎叶粉等量替代基础日粮可以提高产蛋后期广西麻鸡的体况,改善蛋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茎叶粉 广西麻鸡 生产性能 蛋品质 血清生化指标 受精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