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2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胡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05-108,共4页
主要针对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现象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本院接收的患有皮肤瘙痒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共计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干预,患者疼痛情况均有所缓解,且观察组VAS... 主要针对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现象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本院接收的患有皮肤瘙痒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共计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干预,患者疼痛情况均有所缓解,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经干预,患者主观感受评分均有所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疗效显著,经济安全,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应该加大对中医辨证治疗的研究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治疗 糖尿病 皮肤瘙痒症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神经内科失眠患者临床分析
2
作者 陈晓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005-008,共4页
研究中医辨证治疗对神经性失眠症病人是否具有改善睡眠质量的作用。方法 选择最近2年收治的神经内科失眠症病人80例,平均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基本疗法,观察组采用与对照组相同的疗法,同时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身体、... 研究中医辨证治疗对神经性失眠症病人是否具有改善睡眠质量的作用。方法 选择最近2年收治的神经内科失眠症病人80例,平均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基本疗法,观察组采用与对照组相同的疗法,同时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身体、精神及睡眠状态进行了比较。结果 观察组PSQI评分(3.21±0.25)分低于对照组(5.51±0.65)分,P<0.05。观察组SAS评分(37.73±5.52)分、SDS评分(37.98±4.76)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中医辨证治疗运用到神经内科失眠病人的治疗中,可以有效地改善病人的睡眠质量,得到病人和家属的高度评价,可以有效地降低医患纠纷,如果在临床上推广使用,肯定会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治疗 神经内科 失眠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犊牛支原体肺炎的中西医辨证治疗
3
作者 王华 李爱萍 +2 位作者 陈鹏举 乔小亮 孔新利 《河南畜牧兽医》 2025年第4期15-16,共2页
犊牛支原体肺炎是犊牛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给养殖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通过中兽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对犊牛支原体肺炎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该文总结了治疗过程中的辩证思维、治疗方法和治疗体会,为犊牛支原体肺炎的治疗... 犊牛支原体肺炎是犊牛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给养殖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通过中兽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对犊牛支原体肺炎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该文总结了治疗过程中的辩证思维、治疗方法和治疗体会,为犊牛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旨在为养殖场在应对犊牛支原体肺炎时提供有效的参考,降低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障犊牛的健康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支原体肺炎 中兽医 辨证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效果观察
4
作者 刘玲玲 《中外医药研究》 2025年第3期102-104,共3页
目的:分析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七〇医院收治的66例糖尿病伴皮肤瘙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 目的:分析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七〇医院收治的66例糖尿病伴皮肤瘙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各33例。对比两组瘙痒症状持续时间、中医症状积分、瘙痒症状积分、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瘙痒症状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两组肌肤甲错、皮损色黯、精神倦怠、少气懒言、唇色紫暗积分及Duo氏瘙痒评分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39)。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瘙痒症状,缩短症状持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治疗 糖尿病 皮肤瘙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5
作者 马晓倩 王云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85-088,共4页
评估中医辨证疗法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过程中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积极影响。方法 于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于唐山市丰南区中医医院,挑选了9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并将其随机分入两组。对照组中,47位参与者接受了标准西药... 评估中医辨证疗法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过程中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积极影响。方法 于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于唐山市丰南区中医医院,挑选了9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并将其随机分入两组。对照组中,47位参与者接受了标准西药疗法,而观察组的47位成员则采用了中医辨证治疗策略。评估标准涵盖治疗成效、中医证候积分、改良Mayo评分、胃肠功能指标(PGⅠ、PGⅡ、PGR)以及生活质量评价(IBDQ问卷)。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性达到93.62%,显著超越对照组的70.21%,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与改良Mayo评分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观察发现,观察组在胃肠功能指标的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展现出全面的优越性(p<0.05)。结论 中医辨证施治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之治疗,成效卓著,不仅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亦优化胃肠机能,提升生活质量,彰显其广泛推广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辨证治疗 临床疗效 胃肠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配合中药辨证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分析
6
作者 王东 田军 郭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28-031,共4页
探究为确诊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的同时为患者实施中药辨证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出的8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到本院就诊的时间为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选出的患者都接受针灸治疗,其中40例增加中药辨... 探究为确诊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的同时为患者实施中药辨证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出的8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到本院就诊的时间为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选出的患者都接受针灸治疗,其中40例增加中药辨证治疗,此40例患者被归入观察组,其余患者则被归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组间对比的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好,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积分发生的变化更大(P<0.05);两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例数和占比相近(P>0.05)。 结论 为确诊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的同时根据患者的中医辨证结果实施中药治疗可以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有效促进不良症状缓解和神经功能提升,同时在联合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与单独针灸治疗无明显区别,所以患者的治疗安全性有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中药辨证治疗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临床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寅 艾春玲 +4 位作者 李秀玲 王彦红 刘艳华 项颗 孙莉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评价中医辨证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探讨中医辨证用药规律。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前庭性偏头痛患者197例,根据是否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为暴露因素,分为中药组与西药组,分别为123例与74例。观察两组治疗第4、8、12... 目的:评价中医辨证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探讨中医辨证用药规律。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前庭性偏头痛患者197例,根据是否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为暴露因素,分为中药组与西药组,分别为123例与74例。观察两组治疗第4、8、12周的眩晕复发率及相关结局指标。结果:治疗第4、8、12周,眩晕复发率中药组依次为14.9%、18.4%、29.7%,西药组依次为12.3%、32.8%、55.6%,其中第8、12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周,眩晕残障量表评分(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VAS评分改善情况西药组优于中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8、12周DHI、VAS评分改善情况中药组均优于西药组(P<0.05);共收集门诊处方273首,涉及中药76味,使用频率前十位的中药依次为天麻、法半夏、柴胡、茯神、远志、茯苓、酸枣仁、煅龙骨、珍珠母、黄芩。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前庭性偏头痛在改善眩晕症状,控制眩晕复发方面优势明显,但起效速度方面不及西药治疗。临床用药以疏肝解郁、重镇安神为主,安神之法应贯穿治疗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性偏头痛 中医辨证治疗 用药规律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出院后患者生存质量和疗效满意度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明航 韩伟红 +2 位作者 毕丽婵 杨江 李建生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01-1007,共7页
背景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尤其在老年患者中,其临床症状不典型,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常预后不良。目的探究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对老年CAP出院(1周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疗效满意度情况。方法本研究... 背景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尤其在老年患者中,其临床症状不典型,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常预后不良。目的探究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对老年CAP出院(1周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疗效满意度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临床研究。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胸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市中医院、郑州人民医院5家医院呼吸科2018年4月—2020年1月病房收治的老年CAP出院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央随机入组模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经中医辨证后给予相应中药颗粒剂进行治疗,气虚痰湿证给予补肺健脾化痰方,气阴虚痰热证给予益气养阴清肺方。对照组则给予与中药颗粒外观、重量、颜色、气味基本一致的安慰剂。治疗疗程为2个月,随访至治疗开始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随访3个月、随访6个月的生存质量[采用中文版生存质量评分量表(SF-36)评价]和疗效满意度[采用肺炎患者疗效满意度问卷(ESQ-CAP)评价]。结果纳入120例患者中,脱落8例,最终纳入符合方案集的病例112例,其中试验组54例、对照组58例。治疗前两组性别、年龄、出院后时间、中医辨证分型、CUBR-65评分、基础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对SF-36生理机能领域评分(F组间=5.057,P组间=0.027)、一般健康状况领域评分(F组间=7.286,P组间=0.008)、情感职能领域评分(F组间=6.858,P组间=0.010)主效应显著。组间比较:治疗2个月、随访3个月、随访6个月,试验组SF-36生理机能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和随访3、6个月,试验组SF-36一般健康状况领域、情感职能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6个月,试验组SF-36精神健康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组别对ESQ-CAP日常生活与能力领域评分(F组间=16.218,P组间<0.001)、方便领域评分(F组间=25.013,P组间<0.001)及ESQ-CAP总分(F组间=13.843,P组间<0.001)主效应显著。治疗2个月和随访3、6个月,试验组ESQ-CAP日常生活与能力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和随访3、6个月,试验组ESQ-CAP方便领域评分及ESQ-CAP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试验组ESQ-CAP总体疗效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对于老年CAP出院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疗效满意度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 辨证治疗方案 生存质量 疗效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meta分析
9
作者 王洋 王露 +1 位作者 刘嘉敏 张海龙 《中医研究》 2024年第12期67-79,共13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e,RF)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对纳入研究所涉及的中医证型进行统计分析。方法:...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e,RF)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对纳入研究所涉及的中医证型进行统计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和Web of Science收录的中医辨证治疗AECOPD合并RF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2023年8月23日。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采用Cochrane协作网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价文献方法学质量,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Excel 2016软件统计文献涉及中医证型的频次和频率。结果:共纳入49篇文献,涉及患者3592例,其中治疗组1801例,对照组1791例;中医证型以痰热壅肺证、痰湿蕴肺证、痰瘀阻肺兼气虚血瘀证、肺脾气虚证较多见。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中医辨证论治联合西医治疗在提高临床有效率[RR=1.20,95%CI(1.17,1.24),P<0.00001]、动脉血氧分压[MD=7.25,95%CI(5.24,9.26),P<0.00001]、动脉血氧饱和度[MD=4.91,95%CI(1.82,8.00),P=0.002]方面疗效显著;在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MD=-6.57,95%CI(-8.95,-4.19),P<0.00001]、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MD=-4.37,95%CI(-4.84,-3.91),P<0.00001]、气管插管率[RR=0.20,95%CI(0.08,0.52),P=0.0008]、白细胞计数[MD=-0.95,95%CI(-1.49,-0.41),P=0.0006]、C反应蛋白[SMD=-1.80,95%CI(-2.58,-1.02),P<0.00001]方面有一定优势;在缩短住院时间[MD=-4.42,95%CI(-7.86,-0.99),P=0.01]方面有优势,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RR=0.80,95%CI(0.33,1.96),P=0.63]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ECOPD合并RF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中医辨证治疗联合西医治疗AECOPD合并RF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但由于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欠佳,有待高质量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呼吸衰竭 辨证治疗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太阴阳明理论辨证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应用研究
10
作者 孙杰 李七一 邓贤斌 《四川中医》 2024年第10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太阴阳明理论辨证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9月~2022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9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头孢曲松钠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基于太阴阳明理论辨证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9月~2022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9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头孢曲松钠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太阴阳明理论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退热时间、咳嗽咯痰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血清指标、白细胞计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胸部X线改善总有效率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咳嗽、痰多、痰黄、胸痛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咳嗽咯痰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计数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太阴阳明理论辨证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并减轻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太阴阳明理论 辨证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伴失眠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萍 崔伟锋 +5 位作者 柴丽 秦雷明 李玲 王风华 陈艳军 庆慧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376-1380,共5页
目的 评价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伴失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以2019年1月—2021年6月在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及河南省人民医院治疗的高血压伴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根据患者是否应用中药分为中西医... 目的 评价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伴失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以2019年1月—2021年6月在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及河南省人民医院治疗的高血压伴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根据患者是否应用中药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以倾向评分法匹配137对患者,每组137例。2组均予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艾司唑仑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中药辨证治疗,2组治疗周期均为8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定量表(PSQ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统计2组血压、失眠、中医证候治疗疗效。结果 2组治疗8周后的血压、PSQ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中西医结合组血压、PSQ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8周后,中西医结合组的血压、失眠、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3.38%(127/136,该组缺失1例)、81.02%(111/137)、94.89%(130/137),均明显高于西医组的81.02%(111/137)、43.80%(60/137)、68.61%(94/1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能有效降低高血压伴失眠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失眠 倾向评分匹配法 中医辨证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医药辨证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12
作者 赵梅花 孟诺民 包敖日格乐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24年第11期3-4,12,共3页
目的:探讨蒙医药辨证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6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均为我院2022年1月—2022月12月收入,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0例患者使用中成药常规治疗,研究组30例患者使用蒙医药辨证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目的:探讨蒙医药辨证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6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均为我院2022年1月—2022月12月收入,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0例患者使用中成药常规治疗,研究组30例患者使用蒙医药辨证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蒙医证候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效果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使用蒙医药辨证治疗慢性胆囊炎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能够从整体上调整患者的身体状态,以达到真正的治本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胆囊炎 蒙医药辨证治疗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的辨证治疗
13
作者 王健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4年第1期31-31,共1页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的转变,溃疡性结肠炎已逐渐发展为全球性疾病。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免疫介导的结肠炎症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研究发现,环境因素以及遗传易感性对肠道共...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的转变,溃疡性结肠炎已逐渐发展为全球性疾病。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免疫介导的结肠炎症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研究发现,环境因素以及遗传易感性对肠道共生微生物产生不适当的免疫反应就造成了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所以本病很难彻底痊愈,有很高的复发风险,并且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免疫介导 饮食习惯 复发风险 辨证治疗 免疫反应 遗传易感性 黏液脓血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辨证治疗亚实性肺结节的实用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玥 胡佳奇 +4 位作者 胡越 雷泽杭 王林枫 刘瑞 花宝金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373-379,共7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在亚实性肺结节(SSN)中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SSN患者254例,分为中药组102例与随访组152例,随访组根据指南推荐定期复查,中药组给予中药辨证治疗24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SN直径、数目、中医症状积分并评价总体疗效,记... 目的探讨中医药在亚实性肺结节(SSN)中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SSN患者254例,分为中药组102例与随访组152例,随访组根据指南推荐定期复查,中药组给予中药辨证治疗24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SN直径、数目、中医症状积分并评价总体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安全性指标。结果中药组治疗有效率(16.7%)显著高于随访组(2.6%)(P<0.01)。与本组治疗前相比,中药组SSN直径、数目无显著变化,乏力、小便黄赤症状积分及中医症状总分均显著降低(P<0.05);随访组SSN直径显著增大(P<0.01)、数目显著增多(P<0.01)。组间对比显示:治疗后随访组SSN直径增大程度显著高于中药组(P<0.05),乏力、情志抑郁、小便黄赤症状积分及中医症状总分显著高于中药组(P<0.05或P<0.01)。结论中医药治疗SSN临床疗效明确,能降低SSN恶性风险,改善SSN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可行,可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实性肺结节 中医药 辨证治疗 实用性随机对照 真实世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军教授四期辨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经验总结 被引量:1
15
作者 邵祯 孟超 +2 位作者 李军 王雪娇 张文杰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3期506-511,共6页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发病率和病死率日趋升高,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中医药对于改善AMI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颇具特色。李军教授认为,AMI病因包括外邪侵袭、情志过极、年老体虚、饮食不...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发病率和病死率日趋升高,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中医药对于改善AMI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颇具特色。李军教授认为,AMI病因包括外邪侵袭、情志过极、年老体虚、饮食不节,总体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心之气虚、阴阳亏虚为主,标实为痰、瘀、热、滞、饮停留。提出“四期辨证治疗”理论,分别总结急性期、亚急性期、陈旧期及终末期患者病机特点、症状、治法及方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军 急性心肌梗死 分期辨证治疗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黄类方在皮肤病辨证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16
作者 李萌月 耿菁珂 +2 位作者 王子雯 刘学伟 王顺喜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1期145-148,159,共5页
麻黄类方是指以《伤寒论》中麻黄汤作为母方,在母方的基础上做加减化裁而得到的一组方剂。皮肤病病位在皮肤,发病机制与营卫不和、邪气闭塞密切相关,又有“肺主皮毛”将皮肤与肺脏的功能密切关联,而麻黄类方有调和营卫、发汗透邪、宣降... 麻黄类方是指以《伤寒论》中麻黄汤作为母方,在母方的基础上做加减化裁而得到的一组方剂。皮肤病病位在皮肤,发病机制与营卫不和、邪气闭塞密切相关,又有“肺主皮毛”将皮肤与肺脏的功能密切关联,而麻黄类方有调和营卫、发汗透邪、宣降肺气之功,因此麻黄类方可有效治疗各种皮肤病。笔者本文主要通过对麻黄方溯源引出麻黄类方治疗皮肤病的理论基础,进一步探讨麻黄类方在皮肤病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经方在皮肤病中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 麻黄类方 理论探析 辨证治疗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及有效率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蕾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8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22年3月—2024年3月为研究周期,合计参研患者60例,均为冠心病人群,依据随机抽样法分组,一组行常规治疗(参照组),另一组行中医辨证治疗(研究组),比较治疗数据。结果:组间数据比较,...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22年3月—2024年3月为研究周期,合计参研患者60例,均为冠心病人群,依据随机抽样法分组,一组行常规治疗(参照组),另一组行中医辨证治疗(研究组),比较治疗数据。结果:组间数据比较,研究组有效率更高(P<0.05),中医证候积分更低(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应用中医辨证治疗效果理想,凸显治疗优势,能够提高冠心病患者治疗有效率,改善证候表现,安全性高,具有可行性、有效性以及安全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中医辨证治疗 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疗效研讨
18
作者 孙凡舒 李立 杨亚丽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5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痛风性肾病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22年1月—2023年9月入组,选择我院肾内科收治的慢性痛风性肾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治疗,对两组患... 目的:探讨痛风性肾病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22年1月—2023年9月入组,选择我院肾内科收治的慢性痛风性肾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P<0.05;观察组的实验室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痛风性肾病,疗效满意,改善肾功能,促进尿酸的排泄,调理患者身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肾病 中医辨证治疗 肾功能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女童单纯性乳房发育的临床疗效
19
作者 王永平 谭华清 +3 位作者 苟旭蕾 申苏荣 郑淑玲 刘慧丽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10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并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对女童单纯性乳房发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期间就诊于北京市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门诊的性早熟女童,共90例,分为治疗组(中药辨证治疗)和对照组(饮食、生活指导组)。观察患儿乳核... 目的:探讨并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对女童单纯性乳房发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期间就诊于北京市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门诊的性早熟女童,共90例,分为治疗组(中药辨证治疗)和对照组(饮食、生活指导组)。观察患儿乳核直径、性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雌二醇)水平变化情况及安全性。结果:在用药第3个月后,两组有效率比较,P<0.05。结论:治疗组口服中药治疗后,改善了患儿性早熟的相关症状,取得了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治疗 女童单纯性乳房发育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辨证治疗机理
20
作者 吴永青 宁博 +1 位作者 葛腾 赵明君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4期832-834,839,共4页
冠状动脉慢血流(Coronary slow flow,CSF)是一种复杂的冠状动脉疾病,与心脏微循环病变相关,属于“脉络-血管系统病”的范畴。文中基于络病理论,结合现代医学对CSF的认识,对CSF的病机进行探讨,认为脉络空虚、心络失养是CSF发病的病理基础... 冠状动脉慢血流(Coronary slow flow,CSF)是一种复杂的冠状动脉疾病,与心脏微循环病变相关,属于“脉络-血管系统病”的范畴。文中基于络病理论,结合现代医学对CSF的认识,对CSF的病机进行探讨,认为脉络空虚、心络失养是CSF发病的病理基础,痰瘀互结、络脉痹阻是CSF发病的病理关键。故治疗上以“络虚通补”为原则,以“补虚、畅络、祛瘀、化痰”为基本治法。以期为冠状动脉慢血流的中医治疗提供新的诊疗思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血流 络病理论 中医病机 辨证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