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证素辨证理论的情志病证动物模型评价的理论构想及实现路径探究
1
作者 魏盛 李自发 +3 位作者 耿希文 张浩 王新宇 胡明会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29,共4页
现阶段情志病证理论发展滞后及针对性药物开发落后的主要原因即是缺乏合适有效的动物模型,其中模型评价又是情志病证动物模型制备中关键及难点。中医药理论中证素辨证理论与动物行为学中行为要素理论深为契合,有望带来相关领域理论变革... 现阶段情志病证理论发展滞后及针对性药物开发落后的主要原因即是缺乏合适有效的动物模型,其中模型评价又是情志病证动物模型制备中关键及难点。中医药理论中证素辨证理论与动物行为学中行为要素理论深为契合,有望带来相关领域理论变革及方法学进步。基于此背景,系统梳理并厘清情志病证动物模型评价的理论构想,即借助中医证素辨证理论的思维模式为指导,尝试建立完整的模型评价体系。并指出基于证素辨证理论的情志病证动物模型评价的实现路径,即自然状态下行为要素采集及时序分析、应激状态下异常行为表型鉴定分析、模型动物证候判别的等效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素辨证理论 情志病证动物模型 理论构想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梦与情志的关联探讨张永华情志辨证理论指导下多梦症的治疗经验
2
作者 胡霖霖 张芯 张永华(指导)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813-817,共5页
[目的]总结张永华教授运用情志辨证理论治疗多梦症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整理、回顾、分析张教授治疗多梦症的医案,以梦与情志的关联为基础,从中医病理机制和治则治法等方面,总结归纳张教授应用情志辨证理论治疗多梦症的学术经验,并列... [目的]总结张永华教授运用情志辨证理论治疗多梦症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整理、回顾、分析张教授治疗多梦症的医案,以梦与情志的关联为基础,从中医病理机制和治则治法等方面,总结归纳张教授应用情志辨证理论治疗多梦症的学术经验,并列举医案一则予以佐证。[结果]张教授治疗多梦症,强调梦境的情志体验重于梦境的内容本身,适宜用情志辨证方法进行辨证治疗,根据梦境的情志体验将多梦症分为思虑型、惊恐型、烦怒型、悲忧型、喜乐型五个基本证型,治疗时谨守“气、痰、火”三大核心病机,施以理气、化痰、清火等治法。所举验案为惊恐型多梦症,主要病机为“痰、火”,治以清火化痰、宁心安神,方选芩连温胆汤为底,随证加减,疗效显著。[结论]张永华教授辨治多梦症基于情志辨证理论,注重梦境中的情志体验,经验独到,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梦症 情志 情志辨证理论 中医药疗法 名医经验 张永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辨证理论采用小针刀结合深层肌肉刺激仪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3
作者 徐霖 赵艳 叶雅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119-0122,共4页
对确诊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病患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再分析其对病患所产生的效果。方法 80例KOA病患进入研究。研究开始于2022年4月,且结束于2024年4月。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有40例,观察组也有40例。前一组应... 对确诊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病患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再分析其对病患所产生的效果。方法 80例KOA病患进入研究。研究开始于2022年4月,且结束于2024年4月。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有40例,观察组也有40例。前一组应用关节松动术+西药治疗方法,后一组则在前一组基础上联合基于中医辨证理论下的小针刀结合深层肌肉刺激仪治疗方法。比较2组病患的治疗效果。结果 从治疗总有效率来看,观察组>对照组,P<0.05;从症状改善时间来看,观察组<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临床有关指标(骨关节炎指数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以及疼痛症状评分)经比较为p>0.05,治疗后P<0.05。结论 基于中医辨证理论采用小针刀结合深层肌肉刺激仪治疗KOA病患时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中医辨证理论 小针刀 深层肌肉刺激仪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筋辨证理论针刺治疗慢性腰痛镇痛效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任彬彬 冯晓东 张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76-680,共5页
目的:探讨经筋辨证理论针刺治疗慢性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慢性腰痛患者96例(2018年9月—2019年6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与研究组(n=48)。两组均实施核心稳定训练,对照组采取传统取穴针刺方法,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探讨经筋辨证理论针刺治疗慢性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慢性腰痛患者96例(2018年9月—2019年6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与研究组(n=48)。两组均实施核心稳定训练,对照组采取传统取穴针刺方法,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经筋辨证理论针刺。统计两组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疼痛程度(VAS)及腰部功能(RMDQ)评分、临床疗效、腰部动态及静态肌耐力、治疗满意度。结果:①疼痛及腰部功能:治疗前两组VAS及RMDQ分值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VAS及RMDQ分值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②临床疗效:研究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79.17%)(P<0.05);③腰部动态及静态肌耐力:治疗前两组腰部动态及静态肌耐力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腰部动态及静态肌耐力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满意度:研究组治疗满意度(95.83%)高于对照组(79.17%)(P<0.05)。结论:核心稳定训练、传统取穴针刺基础上采取经筋辨证理论针刺治疗慢性腰痛,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腰部功能,增强腰部动态及静态肌耐力,提升疾病整体治疗疗效,且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辨证理论针刺 慢性腰痛 镇痛效果 腰部功能 腰部肌耐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经学说与辨证理论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志强 杜鹃 孙仕润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第6期544-546,共3页
归经学说萌芽于《黄帝内经》,至寇宗奭《本草衍义》首提"归经"的概念,张元素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归经学说,归经学说至此完善成熟。归经学说的形成与脏腑辨证密不可分,脏腑辨证的思想也是源于《内经》,经张仲景《伤寒杂病... 归经学说萌芽于《黄帝内经》,至寇宗奭《本草衍义》首提"归经"的概念,张元素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归经学说,归经学说至此完善成熟。归经学说的形成与脏腑辨证密不可分,脏腑辨证的思想也是源于《内经》,经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华佗《中藏经》、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钱乙《小儿药证直诀》的发展,张元素将脏腑辨证归纳整理,形成体系。脏腑辨证理论的完善促进归经学说形成,归经学说是脏腑辨证理论在中药临床中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经学说 药性 辨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六经辨证理论《伤寒论》六经病篇慢性疼痛中医证治探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淼 廖尖兵 +3 位作者 王文譞 庞立健 刘创 吕晓东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134-137,共4页
基于六经辨证理论,从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角度出发,以《伤寒论》六经病篇有关疼或痛的条文作为研究对象,对慢性疼痛中医的分类、病因病机、治法治则、经方论治作以详探。
关键词 六经辨证理论 慢性疼痛 六经病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眼科辨证理论的发展沿革 被引量:13
7
作者 孛立甲 金明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2年第3期219-223,共5页
本文通过对眼科文献阅读分析,对五轮学说、八廓学说、肝窍学说、玄府学说等中医眼科特有的辨证理论进行了追溯,发现近年来相关的研究内容较为丰富,学者们也提出了相对完备的"理、法、方、药"临证思路,同时有许多学者将现代科... 本文通过对眼科文献阅读分析,对五轮学说、八廓学说、肝窍学说、玄府学说等中医眼科特有的辨证理论进行了追溯,发现近年来相关的研究内容较为丰富,学者们也提出了相对完备的"理、法、方、药"临证思路,同时有许多学者将现代科学成果与之结合,探索多学科协同研究模式,使中医眼科辨证理论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地充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眼科 辨证理论 五轮 八廓 肝窍 玄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袁海波对心水病证辨证理论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袁智宇 黄合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342-2343,共2页
袁海波教授系全国名老中医,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工作指导老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袁老幼承家学,擅长以中医药理论指导治疗内科病症,尤其擅长诊治心脏病。袁老认为心水病证多因饮食劳伤、情志不随、年老体衰,... 袁海波教授系全国名老中医,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工作指导老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袁老幼承家学,擅长以中医药理论指导治疗内科病症,尤其擅长诊治心脏病。袁老认为心水病证多因饮食劳伤、情志不随、年老体衰,久病耗伤等诱因引起脏器虚弱,其病位在心,但与肾、脾、肺、肝、三焦诸脏密切相关,基本病机为气虚、血瘀、水停,其中气虚为心水病证症发病根本。临证分为四型,然临床中每证型,既可单一出现,亦可复合相兼表现于临床,临证须抓住主症,照顾兼症。袁老遵《内经》"治病必求于本"之旨,制定了益气、化瘀、理气、行水的基本治疗大法。其中以益气为主,理气、化瘀、行水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海波 心水病证 辨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帝内经》中的中医辨证理论基础 被引量:8
9
作者 李菲 付玉娟 杨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9-351,共3页
《黄帝内经》从各个角度铺垫、构成了完整的中医辨证理论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更多地展示出了古代医家对于具体疾病的思考与分析的过程片断,形成了中医“辨证”理论的内容基础以及理论基础,构建了辨证理论的思维模式。在中医学... 《黄帝内经》从各个角度铺垫、构成了完整的中医辨证理论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更多地展示出了古代医家对于具体疾病的思考与分析的过程片断,形成了中医“辨证”理论的内容基础以及理论基础,构建了辨证理论的思维模式。在中医学的传承创新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应对疾病状态的理论框架以及可以遵循的思维模式,从而形成了当前以几大辨证体系为主的辨证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辨证理论 辨证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阳辨证理论在现代中医符号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新娟 张璜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92-95,共4页
本文通过对中医的整体观念及其阴阳辨证理论的分析,总结以阴阳辨证理论为基础的中医传统图式符号的造型规律和审美特征。尝试在现代中医公用符号设计中借鉴中医传统图式符号的造型规律和审美特征,并遵循阴阳辨证理论的观念,提出现代中... 本文通过对中医的整体观念及其阴阳辨证理论的分析,总结以阴阳辨证理论为基础的中医传统图式符号的造型规律和审美特征。尝试在现代中医公用符号设计中借鉴中医传统图式符号的造型规律和审美特征,并遵循阴阳辨证理论的观念,提出现代中医公共用图形设计的构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辨证理论 中医 符号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临床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占山 刘兰林 +1 位作者 陈庆伟 时潇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5年第9期1216-1218,共3页
卫气营血辨证由清代温病学家叶桂所创立,是温病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叶桂根据温病病机演变的规律性和病程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结合《内经》及前辈医家有关营卫气血生理的论述和自己的实践体会,将营卫气血理论引申发挥,形成了独特的卫气... 卫气营血辨证由清代温病学家叶桂所创立,是温病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叶桂根据温病病机演变的规律性和病程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结合《内经》及前辈医家有关营卫气血生理的论述和自己的实践体会,将营卫气血理论引申发挥,形成了独特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气营血 辨证理论 临床研究 实验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准辨证理论的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龚澄 王永生 吴茜 《河南中医》 2019年第7期997-1000,共4页
现有的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方法,虽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如在资料的收集整理方面主观性较强,不够准确、客观,并且对名老中医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所运用的逻辑思维研究力度不够等。运用精准辨证理论研究名老中医... 现有的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方法,虽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如在资料的收集整理方面主观性较强,不够准确、客观,并且对名老中医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所运用的逻辑思维研究力度不够等。运用精准辨证理论研究名老中医经验不仅可以客观、全面的采集、提取信息,做到临床资料来源的准确性及全面性,而且经过对患者病情变化精确的动态观察,抓住病机变化的动态演变,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疗效。对于病情复杂患者的精准辨证,更能体现名老中医的辨证思维方法,是名老中医辨证思想的精髓。运用精准辨证理论系统可在传承"有形的"诊疗技术、处方用药的同时,将"无形"的辨证思维等思想精髓渗透入继承的思维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老中医经验 精准辨证理论 经验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治疗糖尿病三型辨证理论——访全国中医糖尿病医疗中心主任林兰教授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东方 黄玮(摄影) 《医药世界》 2007年第10期44-45,共2页
我见到林老师的时候,她正在和几个病人攀谈,询问病情。林老师告诉我:“这些都是我多年的老病人,现在虽然得了糖尿病,但是恢复得很好,我们已经很熟悉了,成为了好朋友。”
关键词 糖尿病 中医治疗 医疗中心 辨证理论 林兰 主任 三型 老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经》与精神动作行为疾病相宜的志意辨证理论雏形探微 被引量:4
14
作者 阎兆君 《中医药通报》 2012年第2期16-18,共3页
不同的病证各有其最为相宜的辨证方法,各得其法,是为相宜。疾病谱的演变,医学模式的更新,精神动作行为异常病证的不断增多趋势,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社会现实。心身疾病这个我们中医学一直以来引以自豪的领域,有关指导理论零金碎玉,临床证... 不同的病证各有其最为相宜的辨证方法,各得其法,是为相宜。疾病谱的演变,医学模式的更新,精神动作行为异常病证的不断增多趋势,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社会现实。心身疾病这个我们中医学一直以来引以自豪的领域,有关指导理论零金碎玉,临床证治形体疾病与精神行为疾病辨证方法的取向模糊,中医药强势特色未得以更充分彰明。作者通过对《内经》的文献发掘探微,发现《内经》业已存在着与精神动作行为疾病相宜的志意辨证理论雏形,志意论裁,另有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经》 精神动作行为病证 志意辨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八纲辨证理论开展中药用药咨询的实践体会 被引量:7
15
作者 徐良辉 江砚 马月光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69-1572,共4页
目的:为临床药师将八纲辨证理论用于中药咨询服务提供参考。方法:从中草药辨证用药、中成药辨证用药、饮食禁忌等方面举例说明笔者运用八纲辨证理论指导患者用药咨询的实践。根据笔者多年工作经验,从被咨询者、咨询者、咨询条件三方面... 目的:为临床药师将八纲辨证理论用于中药咨询服务提供参考。方法:从中草药辨证用药、中成药辨证用药、饮食禁忌等方面举例说明笔者运用八纲辨证理论指导患者用药咨询的实践。根据笔者多年工作经验,从被咨询者、咨询者、咨询条件三方面来分析国内各大医院开设的中药用药咨询窗口未能为医护人员、患者提供有效的中药合理用药、适宜膳食的原因。结果与结论:八纲辨证理论是根据四诊搜集患者症状、体征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以确定疾病基本证候的理论。运用八纲辨证理论能给予患者合理用药、适宜饮食等建议。针对临床药师对八纲辨证理论的知识与能力不足、大众对临床药师在中药咨询服务中的服务范围不熟悉、中药用药咨询条件不足等问题,建议加强临床药师对八纲辨证理论的学习,借助电视、微信等媒体指导大众辨证使用中草药、中成药及适宜膳食,通过建立中药咨询室、中药咨询门诊等为中药咨询创造硬件条件,以提高临床药师中药咨询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八纲辨证理论 中药咨询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首部用中医辨证理论阐释中药注射剂使用的专著问世——《中药注射剂安全应用案例分析》首发式在苏州隆重举行
16
作者 吴凤荣 《抗感染药学》 2015年第6期1044-1044,共1页
2015年11月21日,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曾聪彦、梅全喜教授领衔主编和国内6家“三甲”中医院药剂科主任共同编撰,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药注射剂安全应用案例分析》一书,首发式在苏州市隆重举行。该书编者团队、“抗感染... 2015年11月21日,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曾聪彦、梅全喜教授领衔主编和国内6家“三甲”中医院药剂科主任共同编撰,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药注射剂安全应用案例分析》一书,首发式在苏州市隆重举行。该书编者团队、“抗感染药学》主编丁龙其、《中国药房》杂志社社长助理岑远明和编辑部主任邹小勇、人民卫生出版社董玮编辑,以及来自江苏、广东、福建、安徽、海南、湖北等地200多位医院药学工作者等参加了首发式。人民卫生出版社董玮编辑代表出版社讲话,充分肯定该书的意义和价值,也肯定了编写团队的认真负责、追求真理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当董玮编辑将刚刚出版的新书颁发给参加会议的该书主编、副主编时,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其后,该书的编者团队、《抗感染药学》主编、《中国药房》杂志社助理岑远明和编辑部主任邹小勇,以及人民卫生出版社的编辑和专家,就目前基层医疗单位中药注射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编写该书的目的、意义、编写过程遇到的问题及以后编写此类医药著作的建议等相关话题展开座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案例分析 安全应用 中医辨证理论 苏州市 首发 国内 广州中医药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期脏腑辨证理论内涵差异初探 被引量:8
17
作者 任北大 张保春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2期277-280,共4页
目的:明晰不同时期医家对脏腑辨证理论的发挥,完善脏腑辨证理论,并对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和差异比较法,对脏腑辨证理论在历史源流与内涵传承及创新两方面,分别从广度和深度上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自《黄帝内经》始... 目的:明晰不同时期医家对脏腑辨证理论的发挥,完善脏腑辨证理论,并对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和差异比较法,对脏腑辨证理论在历史源流与内涵传承及创新两方面,分别从广度和深度上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自《黄帝内经》始,脏腑辨证经《中藏经》《备急千金要方》《小儿药证直诀》发挥,尤其是张元素《医学启源》对脏腑辨证理论进行了更为系统和全面的总结后,形成理法方药完备的脏腑辨证论治体系。结论:脏腑辨证理论体系的建立对后世易水学派、温补学派及扶阳学派各医家关于脏腑辨证理论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腑辨证理论 @张元素 医学启源 易水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永华从情志辨证理论辨治儿童多动症 被引量:6
18
作者 孟意琳 鲁慧琳 +1 位作者 陈志雨 张永华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7期758-760,共3页
[目的]总结张永华教授从情志辨证理论辨治儿童多动症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门诊跟诊、收集医案以及听课学习等方法,总结张永华教授基于情志辨证理论对儿童多动症病因病机的分析以及辨证论治经验,并列举验案以佐证。[结果]张永华教授在... [目的]总结张永华教授从情志辨证理论辨治儿童多动症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门诊跟诊、收集医案以及听课学习等方法,总结张永华教授基于情志辨证理论对儿童多动症病因病机的分析以及辨证论治经验,并列举验案以佐证。[结果]张永华教授在临床上发现多动症患儿多有情志方面的异常,如急躁易怒、胆怯易惊等,因此认为多动症的发病与维持和患儿的情志变化密切相关,治疗时在情志辨证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脏腑辨证、八纲辨证,从“怒、恐、惊”这三种最主要的情志变化入手,分而治之,同时注重将药物治疗和情志调节相结合,并强调患儿和家长的情志同调,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的疗效。所举验案为心肝火旺型多动症,治以清肝泻火、养阴宁心,同时配合情志调节,疗效明显。[结论]张永华教授辨治儿童多动症基于情志辨证理论,注重情志识别,身心同治,经验独到,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志辨证理论 儿童多动症 情志 心身同调 中医药 张永华 临床经验 医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观辨证理论的结核相关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型判别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益德 田宗祥 +1 位作者 李争 李风森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72-379,共8页
目的分析结核相关阻塞性肺疾病(Tuberculosis associated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TOPD)中西医临床特征,探索该病中医症候的微观辨证体系,试为TOPD的临床诊治和该病中医临床辨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本项研究对2018年1月-2020年11... 目的分析结核相关阻塞性肺疾病(Tuberculosis associated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TOPD)中西医临床特征,探索该病中医症候的微观辨证体系,试为TOPD的临床诊治和该病中医临床辨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本项研究对2018年1月-2020年1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收治的387例TOPD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不同性别患者年龄、吸烟情况、发病年龄、住院天数等差异及统计描述肺功能指标、影像学特征、中医证型分布,最后构建中医辨证分型的判别模型。结果387例TOPD患者中男性218(56.3%),女性169(43.7%)。与女性患者相比,男性患者年龄和发病年龄更大,吸烟占比更高,住院时间更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患者中民族以汉族、文化水平以小学学历、职业以离退休占比最高。肺功能提示TOPD患者存在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影像学显示肺结核瘢痕发病部位主要见于右肺上叶215(67.8%)、右肺下叶168(52.9%)和左肺上叶176(55.5%);此外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征象和胸腔积液现象。以中医证型为因变量,实验室客观指标为自变量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的判别分析的总体符合率为63.7%,最后构建各个中医证型判别方程。结论本项研究对387例TOPD患者一般资料、肺功能特点、影像学特征及中医证型分布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并在微观辨证理论指导下进行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的判别分析,为该病中医症候辨证客观化、标准化及规范化进行了初步尝试和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辨证理论 结核相关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特征 中医证型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如何运用中医辨证理论治疗胸痺 被引量:4
20
作者 褚晓旭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1期158-159,共2页
胸痺西医称之为"冠心病心绞痛"。其发病机理在《素问.痺论篇》中是这样阐述的:心痺者,脉不通;心脉不通,不通则痛。其发病常与心、肾、肝、脾诸脏的盛衰有关,病机总属邪痹心络,气血不畅,络脉瘀阻,心络挛急,心脉不通。针对其本虚标实... 胸痺西医称之为"冠心病心绞痛"。其发病机理在《素问.痺论篇》中是这样阐述的:心痺者,脉不通;心脉不通,不通则痛。其发病常与心、肾、肝、脾诸脏的盛衰有关,病机总属邪痹心络,气血不畅,络脉瘀阻,心络挛急,心脉不通。针对其本虚标实之病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理论 发病机理 治疗 冠心病心绞痛 心脉不通 不通则痛 气血不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