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辩证发展过程的设想
1
作者 蔡灿津 《天府新论》 1987年第6期24-29,共6页
一、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辩证发展过程的方法论原则 探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辩证发展过程,方法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不同的方法,可能引出极不相同的结论。我认为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方法论原则,最基本的有两条: 1、预测性分析 如... 一、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辩证发展过程的方法论原则 探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辩证发展过程,方法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不同的方法,可能引出极不相同的结论。我认为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方法论原则,最基本的有两条: 1、预测性分析 如果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有一个辩证发展过程,这不会有人持异议。但究竟是怎样的辩证发展过程?却只有实践才能提供最终的答案。这就出现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实践需要把握这种辩证发展的脉博;另方面,实践又还没有为我们提供这种辩证发展过程的清晰图象。怎么办?只有对已有的经验材料加以综合分析,力图从中找出带规律性的趋势,以便对今后的发展作出有根据的、预测性质的描述。回想抗日战争初始之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发展过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产力 社会主义制度 上层建筑 社会基本矛盾 政治制度 按劳分配 生产关系 私人所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毛泽东认识是辩证发展过程思想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中林 《社会科学动态》 2019年第9期10-18,共9页
毛泽东的"实践论"和关于认识论的系列论述都明确指出,人们要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必须经过一个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这是因为人们认识的主要任务是认识事物的整体、本质和规律。受事物之整体、本质和规律的特性制约,人们的认识首... 毛泽东的"实践论"和关于认识论的系列论述都明确指出,人们要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必须经过一个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这是因为人们认识的主要任务是认识事物的整体、本质和规律。受事物之整体、本质和规律的特性制约,人们的认识首先必须经过一个辩证发展过程才能获得有关事物的大量感性材料,再经过对这些感性材料的分析研究,才能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整体、本质和规律,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同时,人们的认识还受实践水平、社会历史条件和各种主观因素的局限和制约。因此,人们在认识过程中总是存在着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的矛盾,这种矛盾只有经过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才能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实践 社会历史条件 主观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生的辩证发展过程
3
作者 郑庆生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1997年第3期67-69,共3页
人生的辩证发展过程●郑庆生80年代以前,许多人把人生观等同于世界观,直接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引出做人原则,论证人生问题。如冯定的两本讨论人生观的书,都是根据社会需要谈做人,“不从人生而谈人生”。在10年“文革... 人生的辩证发展过程●郑庆生80年代以前,许多人把人生观等同于世界观,直接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引出做人原则,论证人生问题。如冯定的两本讨论人生观的书,都是根据社会需要谈做人,“不从人生而谈人生”。在10年“文革”中,“人生观”这个术语受冷落,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本质 辩证发展过程 创新本质 主要矛盾 基本矛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进步 社会价值 守旧者 人生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关于知行统一的辩证发展过程
4
作者 裴大洋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01-104,共4页
知行统一观,是毛泽东辩证唯物论的认识理论。毛泽东的知行统一观,特别突出了社会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性作用。在此基础上,他把唯物辩证法贯彻于认识过程,深刻地论述了知行统一的辩证发展过程。知行统一的辩证发展过程,也就是毛泽东所说... 知行统一观,是毛泽东辩证唯物论的认识理论。毛泽东的知行统一观,特别突出了社会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性作用。在此基础上,他把唯物辩证法贯彻于认识过程,深刻地论述了知行统一的辩证发展过程。知行统一的辩证发展过程,也就是毛泽东所说的“基于实践的由浅入深的辩证唯物论的关于认识发展过程的理论”,或者说“唯物地而且辩证地……认识的深化的运动”。(《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86页)毛泽东把这种认识的发展过程区分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 社会实践 认识过程 辩证发展过程 指导实践 毛泽东选集 形成过程 实践过程 高级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辩证过程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5
作者 张淑云 《经济经纬》 1987年第3期170-174,共5页
自从马克思、恩格斯总结了人类认识史的经验,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的观点应用于反映论以后,人们的认识过程才被看作是一个“从较低阶段上升到较高阶段,愈升愈高”的辩证发展过程。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把这一过程概括为“从... 自从马克思、恩格斯总结了人类认识史的经验,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的观点应用于反映论以后,人们的认识过程才被看作是一个“从较低阶段上升到较高阶段,愈升愈高”的辩证发展过程。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把这一过程概括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是人们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的途径”。毛泽东在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 过程理论 相结合 实践活动 理性认识 辩证发展过程 认识事物 群众路线 个别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农业资源利用的辩证发展史与现代农业地理学研究
6
作者 陈报章 李广策 赵青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4期42-46,共5页
分析农业资源利用的生产史、认识史和方法史的辩证发展过程,探讨在农业资源利用的现代化进程中,即从传统农业向现代综合生态化农业的转变过程中,农业地理学研究所面临的新任务与新要求,提出了发展农业地理学新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 分析农业资源利用的生产史、认识史和方法史的辩证发展过程,探讨在农业资源利用的现代化进程中,即从传统农业向现代综合生态化农业的转变过程中,农业地理学研究所面临的新任务与新要求,提出了发展农业地理学新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及如何在具有鲜明综合性和区域性特点的现代农业资源高层次利用中发挥其作用等问题的若干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资源利用 辩证发展过程 农业系统 农业结构 农业地理学 综合模型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的发现揭示了有机界发展过程的辯证法——《自然辩证法》学习札记
7
作者 钟安环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77年第1期13-17,共5页
细胞的发现,对于人们认识自然界的辩证发展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恩格斯非常重视这个发现,曾把它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他在《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费尔巴哈论》等重要著作中都一再提到它,并深刻地指出,由于细... 细胞的发现,对于人们认识自然界的辩证发展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恩格斯非常重视这个发现,曾把它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他在《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费尔巴哈论》等重要著作中都一再提到它,并深刻地指出,由于细胞的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使我们对自然过程的相互联系的认识大踏步地前进了”。因此,了解细胞发现的历史,对于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辩证法》 《反杜林论》 费尔 有机界 辩证发展过程 细胞结构 三大发现 细胞学说 微构造 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评否定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几种错误观点
8
作者 刘孝良 《安徽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2-29,21,共9页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从而确保和实现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从而确保和实现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在实践上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在理论上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当然,在情况异常复杂、条件相当困难的背景下,进行这场深刻的社会主义革命,工作中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偏差,这是很难避免的。对此,我们党从未否认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发展 伟大创举 中国特点 人类社会 斗争形式 补课论 “一大二公” 辩证发展过程 个体农业 社会主义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理解认识发展的阶段问题
9
作者 潘宝卿 《实事求是》 1984年第6期18-23,共6页
如何正确理解认识发展的阶段问题,是关系到正确掌握人认识的发展规律问题,因此,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毛泽东同志阐明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理论,是对认识规律的科学概括人的认识是... 如何正确理解认识发展的阶段问题,是关系到正确掌握人认识的发展规律问题,因此,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毛泽东同志阐明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理论,是对认识规律的科学概括人的认识是怎样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这是个认识过程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发展过程 辩证统一关系 肖前 《实践论》 革命导师 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时期 感性材料 直观形式 《精神现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人哲学家狄慈根独立地发现了唯物辩证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任皑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53-58,共6页
约瑟夫·狄慈根(1828年12月——1888年4月),德国人,是一位杰出的工人哲学家。他依靠自学,注意哲学理论的研究,在未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前,独立地得出了许多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极其相近的结论。马克思称狄慈根为“最有天才的工人之一... 约瑟夫·狄慈根(1828年12月——1888年4月),德国人,是一位杰出的工人哲学家。他依靠自学,注意哲学理论的研究,在未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前,独立地得出了许多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极其相近的结论。马克思称狄慈根为“最有天才的工人之一”,是“我们的哲学家”。列宁也认为狄慈根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发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工人哲学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慈根 德国人 费尔 哲学理论 唯心主义哲学 辩证法思想 瑟夫 辩证发展过程 哲学基本问题 《自然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佩瑾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Z1期11-20,共10页
关于历史动力问题的讨论,曾经引起史学界的广泛重视,究竟是什么力量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在无数大大小小的偶然性历史事件之中,究竟贯穿着一条什么样的“红线”?这样一个极其重大的理论问题,不能不引起大家的关心。本文拟联系中国古代... 关于历史动力问题的讨论,曾经引起史学界的广泛重视,究竟是什么力量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在无数大大小小的偶然性历史事件之中,究竟贯穿着一条什么样的“红线”?这样一个极其重大的理论问题,不能不引起大家的关心。本文拟联系中国古代历史的具体情况,谈谈阶级社会里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矛盾与阶级斗争的关系,不当之处,请予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问题 经济发展 中国古代历史 历史事件 波浪式前进 革命阶级 主要基础 社会总劳动 辩证发展过程 新王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管理的辩证之道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钰婷 《领导之友》 2015年第9期28-29,共2页
辩证思维,是人们在思维过程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事物辩证发展过程的正确反映,即对客观辩证法的正确反映。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中,管理问题更加复杂,改革任务更加艰巨,领导者如何运用辩证思维科学分析矛盾问题是关... 辩证思维,是人们在思维过程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事物辩证发展过程的正确反映,即对客观辩证法的正确反映。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中,管理问题更加复杂,改革任务更加艰巨,领导者如何运用辩证思维科学分析矛盾问题是关键。因此,作为领导者,要在管理过程中处理好繁与简、放与管、凹与凸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运用辩证思维提高管理效能。繁与简古人云:主大计者,必执简以御繁,以简自处而以繁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思维 辩证发展过程 寄人 全面深化改革 思维过程 管理过程 工作细节 权责统一 战略决策 细致周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苏格拉底哲学“始基”观中的辩证法
13
作者 郑明鲁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23-30,共8页
“始基”是古希腊的第一个哲学范畴,它是由泰利士提出来的,亚里士多德曾对它进行解释:“一个东西,如果一切存在物都由它构成,最初都由其中产生,最后又都复归于它,……在他们看来,那就是存在物的原素和始基。”可见,“始基”是万物的起... “始基”是古希腊的第一个哲学范畴,它是由泰利士提出来的,亚里士多德曾对它进行解释:“一个东西,如果一切存在物都由它构成,最初都由其中产生,最后又都复归于它,……在他们看来,那就是存在物的原素和始基。”可见,“始基”是万物的起源和归宿,是万物生灭变化的基础,也可以说是一种用来说明事物的“原则”,用现代哲学语言讲,“始基”就是“本原”。“始基”概念的提出标志着哲学研究的真正开始,也规定着前苏格拉底哲学的研究方向:探讨世界的起源。前苏格拉底哲学对“始基”的探讨和阐释,体现了人类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辩证法思想。对这些思想的分析和研究,将有助于我们锻炼思维,启迪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 始基 前苏格拉底 思维 辩证法思想 抽象概括 性问题 普遍性 辩证发展过程 哲学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唯物辩证法思想改进教学方法
14
作者 刘绍堂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51-54,共4页
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取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正确的思想方法。为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要求教师除了具有丰富、渊博的学识外,还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是一种传授与获取人类以往知识和... 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取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正确的思想方法。为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要求教师除了具有丰富、渊博的学识外,还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是一种传授与获取人类以往知识和技能的特殊认识过程。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改革也必须符合人类认识世界的普遍规律,只有用唯物辩证法指导教学,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本文拟就此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 认识主体 指导教学 教学质量 事物内部 辩证发展过程 教学活动 学习过程 学习意志 教学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起源问题的哲学思考──生物进化中的辩证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成立 李广伟 《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 2000年第1期61-63,共3页
“进化论”思想的诞生,把人类对生命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思维引向了科学之路,但进化理论又使人类在思考生命现象及人类起源问题时陷入新的误区,即生物的进化现象是按照一种预先设计的蓝图进行的,或是按生物体自身的顽强意志完成的。根... “进化论”思想的诞生,把人类对生命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思维引向了科学之路,但进化理论又使人类在思考生命现象及人类起源问题时陷入新的误区,即生物的进化现象是按照一种预先设计的蓝图进行的,或是按生物体自身的顽强意志完成的。根据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理论结合哲学的基本原理,应该认为,生物的进化乃至人类的形成完全是一个内外因相互作用的辨证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因 外因 人类起源 生物进化 辩证 分子生物学 哲学原理 辩证发展过程
全文增补中
列宁论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同一
16
作者 郭松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3期91-96,共6页
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同一,是贯穿列宁《哲学笔记》全书的基本思想,在列宁哲学思想中占有轴心地位。围绕着这个问题,近几年哲学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究竟该怎样准确地把握“三者同一”的精神实质呢?我觉得问题的解决还是应当回到... 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同一,是贯穿列宁《哲学笔记》全书的基本思想,在列宁哲学思想中占有轴心地位。围绕着这个问题,近几年哲学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究竟该怎样准确地把握“三者同一”的精神实质呢?我觉得问题的解决还是应当回到对列宁思想的理解上。本文试就这个问题,结合自己学习列宁《哲学笔记》的体会,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法理论 黑格尔哲学 列宁论 诡辩学派 历史过程 辩证发展过程 普列汉诺夫 思维方法 存在和思维 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谈认识发展阶段和知性问题
17
作者 汤文进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3期64-69,共6页
周扬同志在《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一文中指出,“要重视认识论问题”的研究,以为在认识论的研究中若取得进展,那么,“我们的思想就可以大大提高一步,我们的实践就可以更有成效,就可以少犯错误”。因此,他提出,在对认识... 周扬同志在《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一文中指出,“要重视认识论问题”的研究,以为在认识论的研究中若取得进展,那么,“我们的思想就可以大大提高一步,我们的实践就可以更有成效,就可以少犯错误”。因此,他提出,在对认识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应引入“知性”范畴,并且主张“用感性、知性、理性三范畴去代替感性和理性两范畴”。我认为,这一意见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只是没有充分展开论证,有的说法也似乎欠妥当,所以引起许多分歧。这些分歧意见,大致说来可归纳为两种:一是主张知性应属于理性认识范畴,可以肖前同志的文章《关于认识的发展阶段和知性、理性问题》为代表;一是主张知性应属于感性认识的范畴,可以顿占民同志的文章《关于认识阶段的划分与感性、知性、理性问题》为代表。他们的意见看起来相左,其实都不同意把知性划分为认识发展的一个阶段,以为一个认识过程只能划分为感性和理性两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阶段 理性问题 肖前 周扬 人类认识运动 辩证发展过程 事物内部 内在逻辑联系 《逻辑学》 “二律背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理发展规律问题质疑
18
作者 李时务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14-18,共5页
一个时期来,在一些哲学教科书中,大都认为真理发展规律就是同谬误的斗争。在这种观点看来,真理只有通过同谬误进行斗争并排除谬误才能发展。我认为对真理发展规律的这种理解是值得商榷的,因为这实质上是把真理的发展规律同认识的发展规... 一个时期来,在一些哲学教科书中,大都认为真理发展规律就是同谬误的斗争。在这种观点看来,真理只有通过同谬误进行斗争并排除谬误才能发展。我认为对真理发展规律的这种理解是值得商榷的,因为这实质上是把真理的发展规律同认识的发展规律看作是两个不同的东西;是把真理发展过程中的错综复杂的情况简单化、绝对化;是离开矛盾的同一性,孤立地去强调矛盾斗争性对真理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本文试就这三个方面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教科书 规律问题 微粒说 马克思主义发展 波动说 辩证发展过程 阶级利益 人类社会 反复过程 燃素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与辩证法思考
19
作者 尼扎木.司马义 《实事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7-40,共4页
列宁指出,辩证法是"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说"。(《列宁选集》第2卷第442页)学习和提高科学的辩证的思维方法,以有效地指导改革和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是我们时刻要注意的重大课题。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个过... 列宁指出,辩证法是"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说"。(《列宁选集》第2卷第442页)学习和提高科学的辩证的思维方法,以有效地指导改革和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是我们时刻要注意的重大课题。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个过程。我们正在从事的四化建设和改革事业,无疑也是个历史发展过程。既是对社会主义进行不断再认识的过程,又是新旧两种体制转换、碰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体制改革 精神文明建设 辩证关系 辩证发展过程 思维方法 改革事业 经济体制改革 物质文明建设 社会总供给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的历史性思想初探
20
作者 彭炳忠 《湖湘论坛》 1990年第6期19-21,共3页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经典著作之一,在马克思哲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部著作的思想是非常丰富、非常深刻的,对人们的启迪,是永恒的和多方面的。其中,恩格斯研究和观察问题所遵循的历史性原则,便是最启人心智...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经典著作之一,在马克思哲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部著作的思想是非常丰富、非常深刻的,对人们的启迪,是永恒的和多方面的。其中,恩格斯研究和观察问题所遵循的历史性原则,便是最启人心智的思想之一。所谓历史性原则,就是以发展变化的历史性观点观察和研究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原则或方法。历史性原则作为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辩证法》 黑格尔的辩证 永恒真理 热寂论 辩证思维 思维科学 辩证发展过程 燃素说 研究成果 实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