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生不息,我在现场”2024辽沈晚报小记者节活动圆满举办 |
高鹏
|
《新闻文化建设》
|
2025 |
0 |
|
2
|
从城市影响到影响城市——解读《辽沈晚报》“精神营销”经营战略 |
周志懿
|
《传媒》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3
|
品牌先行 精准策划 创新内容--《辽沈晚报》直面危机纪实 |
白立辉
|
《传媒》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4
|
新闻“第二落点”的传播学价值——《辽沈晚报》“解释性新闻”的启示 |
冯露
|
《记者摇篮》
|
2011 |
0 |
|
5
|
不同的责任 共同的使命 用真情铸就爱的承诺——2014年辽宁福彩 辽沈晚报公益项目巡礼 |
郭林
吴丹晨
于冰
|
《民心》
|
2015 |
0 |
|
6
|
新媒体时代都市报的转型路径探析——以辽宁报业集团《辽沈晚报》为例 |
李文君
宋宣谕
|
《视听》
|
2017 |
1
|
|
7
|
E时代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数字化服务 《辽沈晚报》的数字报业战略 |
徐少达
|
《传媒》
|
2007 |
1
|
|
8
|
《辽沈晚报》足球新闻报道的特点与制胜策略——以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报道为例 |
孙男
李芳
李维国
|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
2008 |
0 |
|
9
|
“橡皮泥”的魔力——《辽沈晚报》采编实行“招标制” |
彭宁
|
《传媒》
|
2006 |
0 |
|
10
|
扬长避短 彰显个性——谈《辽沈晚报》“多哈亚运”报道的特色 |
郑艳青
|
《记者摇篮》
|
2007 |
0 |
|
11
|
平面媒体的活动营销——《辽沈晚报》汽车专刊的实践与探索 |
冯旭
|
《记者摇篮》
|
2007 |
1
|
|
12
|
《辽沈晚报》的“暖心”营销 |
闫文成
|
《广告主》
|
2009 |
0 |
|
13
|
《辽沈晚报·铁岭版》启动 |
淡川
|
《传媒》
|
2008 |
0 |
|
14
|
独、高、全是《辽沈晚报》改版的核心诉求——辽沈晚报改版后赢得领导、读者和业内广泛好评 |
本刊记者
|
《记者摇篮》
|
2010 |
0 |
|
15
|
《辽沈晚报》完成整体转企系首家晚报都市类报纸 |
|
《新闻世界》
|
2011 |
0 |
|
16
|
辽沈晚报获全球报纸设计“普利策”银奖 这是迄今为止中文报纸在此项大赛中获得的最高奖项 |
张庆钧
贾舒轶
|
《记者摇篮》
|
2009 |
0 |
|
17
|
酿造浓郁的都市风味——《辽沈晚报》在新闻选择与处理方面的五点体会 |
吕宝生
|
《记者摇篮》
|
2005 |
0 |
|
18
|
《辽沈晚报》完成整体转企 |
|
《记者摇篮》
|
2011 |
0 |
|
19
|
“辽沈晚报号”专列启程 |
|
《记者摇篮》
|
2004 |
0 |
|
20
|
纸媒与音频平台的合作模式浅析——以辽沈晚报与喜马拉雅为例 |
刘臣君
|
《记者摇篮》
|
202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