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量索磷布韦联合全量达卡他韦治疗终末期肾病合并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疗效和耐受性评价
1
作者 乔进 赵彦 窦志华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844-847,共4页
目的评估索磷布韦联合达卡他韦治疗终末期肾病合并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2020年5月~2022年5月我院诊治的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合并CHC患者42例,均接受索磷布韦联合达卡他韦治疗12 w。采用Simmonds基... 目的评估索磷布韦联合达卡他韦治疗终末期肾病合并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2020年5月~2022年5月我院诊治的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合并CHC患者42例,均接受索磷布韦联合达卡他韦治疗12 w。采用Simmonds基因分型法进行HCV基因型鉴定,定期评估快速病毒学应答(RVR)、治疗结束病毒学应答(ETVR)、停药6个月持续病毒学应答(SVR6)和停药12个月持续病毒学应答(SVR12)。结果本组终末期肾病合并1b、2a、2b和3型HCV感染患者分别为22例、9例、6例和5例;除基因3型感染者SVR6和SVR12为80.0%外,其他各型HCV感染者RVR、ETVR和SVR均为100.0%(P>0.05);在随访12 m,42例患者血清ALT为23(20,38)U/L,AST为21(17,35)U/L,显著低于基线水平【分别为61(42,92)U/L和59(45,83)U/L,P<0.05】,而外周血血小板计数为155(130,194)×10^(9)/L,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为14.9(12.5,17.3)ml/min×1.73 m^(2),均显著高于基线水平【分别为122(98,141)×10^(9)/L和9.3(8.0,11.5)ml/min×1.73m^(2),P<0.05】;在治疗前后,所有患者血清肌酐(sCr)和尿素(BUN)水平无显著性变化(P>0.05);在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过程中,出现8种共55例次不良事件,如恶心、疲劳、瘙痒、食欲减退、高钾血症、低血糖、高血压和关节疼痛等,总体耐受性良好,无因不良事件导致治疗非计划终止。结论应用索非布韦联合达卡他韦治疗终末期肾病合并CHC患者疗效可靠,副作用较小,值得扩大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终末期肾病 索非布 达卡他韦 治疗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量索磷布韦联合全量达卡他韦治疗终末期肾病合并急性丙型肝炎患者临床疗效研究
2
作者 于欣欣 付朝霞 薛莉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目的应用半量索磷布韦联合全量达卡他韦治疗长期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ESRD)合并急性丙型肝炎(AH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年6月~2022年1月我院诊治的长期接受血液透析的ESRD合并AHC患者49例,被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分别... 目的应用半量索磷布韦联合全量达卡他韦治疗长期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ESRD)合并急性丙型肝炎(AH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年6月~2022年1月我院诊治的长期接受血液透析的ESRD合并AHC患者49例,被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分别接受半量索磷布韦联合全量达卡他韦治疗或全量索磷布韦联合全量的达卡他韦治疗12周。使用全自动病毒载量分析系统检测血清HCV RNA载量。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观察组获得早期病毒学应答、治疗结束病毒学应答、随访12周和24周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72.0%、96.0%、88.0%和88.0%,与对照组的70.8%、95.8%、87.5%和87.5%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结束时,观察组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为(12.5±1.0)ml/min·1.73m^(2),显著高于对照组【(9.0±1.0)ml/min·1.73m^(2),P<0.05】,而血清肌酐(sCr)水平为(448.5±11.7)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477.4±12.6)μmol/L,P<0.05】;治疗前后两组外周血CD_(4)^(+)细胞和CD_(8)^(+)细胞百分比及CD_(4)^(+)/CD_(8)^(+)细胞比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P<0.05)。结论应用半量索磷布韦联合全量达卡他韦治疗长期血液透析的ESRD合并AHC患者不影响抗病毒疗效,但可减轻肾功能损伤,值得进一步研究,优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终末期肾病 索磷布 达卡他韦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卡他韦和索非布韦治疗初治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单核细胞亚群和表型的变化
3
作者 刘雅光 胡连智 董一侠 《肝脏》 2024年第4期440-443,共4页
目的探究达卡他韦和索非布韦治疗初治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单核细胞亚群和表型的变化。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3年2月秦皇岛市第二医院初治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共9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排除药物性、遗传性、自身免疫性肝病。以计算随机方式将患... 目的探究达卡他韦和索非布韦治疗初治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单核细胞亚群和表型的变化。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3年2月秦皇岛市第二医院初治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共9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排除药物性、遗传性、自身免疫性肝病。以计算随机方式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联合布韦组,各47例。常规治疗组以注射IFNα-2a进行治疗,联合布韦组以达卡他韦联合索非布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TBil、TBA、ALT、AST、GGT、ALP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14^(+)CD16^(+)/CD14^(+)与CD14^(+)CD16^(-)/CD14^(+)表达,记录两组不良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在干预后,联合布韦组TBil、TBA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联合布韦组干预后的ALT、AST水平明显降低(P<0.05);在干预后,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联合布韦组GGT、AL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干预后,联合布韦组CD14^(+)CD16^(+)/CD14^(+)表达较常规治疗组降低,CD14^(+)CD16^(-)/CD14^(+)表达升高(P<0.05)。结论在初治慢性丙型肝炎中,应用达卡他韦和索非布韦能抑制肝细胞损伤,改善患者炎症及肝功能,通过对单核细胞的调控,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达卡他韦 索非布 单核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非布韦联合达卡他韦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真实世界临床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健珍 曾春燕 +4 位作者 张春兰 许敏 李剑萍 李慧慧 关玉娟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评价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索非布韦(SOF)联用达卡他韦(DCV)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真实世界研究(RW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5年9月~2017年9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肝病门诊诊治的CHC患者43例,接受SOF联用DCV治疗12 w,随访12~48 ... 目的评价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索非布韦(SOF)联用达卡他韦(DCV)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真实世界研究(RW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5年9月~2017年9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肝病门诊诊治的CHC患者43例,接受SOF联用DCV治疗12 w,随访12~48 w。结果43例均完成12 w疗程及停药12 w观察,23例完成停药24 w观察、18例完成停药48 w观察;在治疗2 w、4周w和12 w时,血清HCV RNA转阴率分别77.0%(33/43)、93.0%(40/43)和100.0%(43/43);在停药12 w时,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12)为100.0%,23例停药24周HCV RNA仍阴性,18例停药48周HCV RNA仍阴性;在治疗2 w、4 w和12 w及停药12 w时,血清ALT水平分别为(28.3±14.4)U/L、(25.4±12.9)U/L、(22.5±9.4)U/L和(21.8±8.6)U/L,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66.0±46.1)U/L,P<0.01],血清AST水平分别为(25.4±10.4)U/L、(24.7±9.6)U/L、(22.8±7.7)U/L和(22.3±6.5)U/L,也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51.1±31.7)U/L,P<0.01];在停药12 w时,血生化学应答率为100.0%,23例停药24 w、18例停药48 w时,肝功能仍持续正常,8例基线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小于90 ml·min^-1·1.73 m^2,治疗期间部分有不同程度的下降(eGFR最低降至60.76 ml·min^-1·1.73 m^2),停药后恢复至治疗前水平,未因eGFR下降而需调整用药或停药情况;用药期间发生失眠3例、恶心2例、乏力1例、头痛1例、脱发1例,均发生于治疗的早期,未特殊处理,均自行缓解,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采用SOF联合DCV治疗CHC患者可获得极高的SVR12和生化学应答率,且安全性良好。长期疗效仍需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索非布 达卡他韦 真实世界研究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卡他韦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彭琴 汤绍辉 石珩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04-511,共8页
目的评价达卡他韦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 Med、EMBA SE、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NKI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关于达卡他韦治疗CHC疗效及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 目的评价达卡他韦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 Med、EMBA SE、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NKI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关于达卡他韦治疗CHC疗效及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间截至2015年10月1日。采用Rev Man 5.3对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6项RCT包含1100例患者符合入选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达卡他韦组总体快速病毒学应答(RVR)、完全早期病毒学应答(c EVR)、持续病毒学应答(SVR24)获得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1);达卡他韦(60mg/d)组RVR、c EVR、SVR24获得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1);达卡他韦(10mg/d)组RVR及c EVR获得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SVR24获得率无统计学差异(P=0.65)。达卡他韦组一般不良反应、对肝脏功能影响、对血液系统影响、对皮肤影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卡他韦是一种治疗CHC的有效药物,60mg/d达卡他韦治疗CHC较10mg/d疗效更佳,且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达卡他韦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非布韦联合达卡他韦对丙肝肝硬化与慢性丙肝疗效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威 夏辉 +2 位作者 李兵 钱凯 庄小端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8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评价索非布韦(SOF)联合达卡他韦(DCV)对丙肝肝硬化与慢性丙肝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招募2015年8月到2016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丙肝患者,均给予口服SOF 400 mg,1/d,DCV 60 mg,1/d联合治疗。根据患者的病程及肝损伤情况将其... 目的评价索非布韦(SOF)联合达卡他韦(DCV)对丙肝肝硬化与慢性丙肝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招募2015年8月到2016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丙肝患者,均给予口服SOF 400 mg,1/d,DCV 60 mg,1/d联合治疗。根据患者的病程及肝损伤情况将其分为丙肝肝硬化组和慢性丙肝组。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临床资料,利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招募121例患者,其中丙肝肝硬化患者42人。丙肝肝硬化组和慢性丙肝组之间在性别、年龄、BMI、HCV RNA水平等方面的基线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丙肝肝硬化组和慢性丙肝组具有病毒学应答的比例分别为64.3%和100%。两组患者的ALT、AST、TBIL指标均有显著性下降趋势(P<0.001),ALB有显著上升趋势(P<0.001)。两组患者瞬时弹性成像值均显著下降(P<0.001)。丙肝肝硬化患者Child-Pugh评分显著下降(P<0.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13.2%的患者出现轻度至中度的头疼和疲乏。结论 SOF和DCV对丙肝肝硬化及慢性丙肝患者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非布 达卡他韦 丙肝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菲布韦联合达卡他韦治疗丙型肝炎临床效果及对血生化检验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朴美花 元顺女 李玉花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5203-5205,共3页
目的探讨索菲布韦(SOF)联合达卡他韦(DCV)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生化检验指标的影响。方法9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DAA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剂联合利巴韦... 目的探讨索菲布韦(SOF)联合达卡他韦(DCV)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生化检验指标的影响。方法9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DAA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剂联合利巴韦林片治疗,DAA组采用SOF联合DCV治疗,持续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中、后,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RNA水平,评估病毒学应答情况;治疗前后,检测白细胞(WBC)计数、血小板(P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胆碱酯酶(CHE)、尿素氮(BUN)、肌酐(Cr)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DAA组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和持续病毒学应答(SV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DAA组AST和AL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H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DAA组WBC、PLT、BUN、Cr和eGFR变化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DA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DAAs治疗可以明显提高丙型肝炎患者的ETVR和SVR,改善肝功能,对血细胞和肾功能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方案 丙型肝炎 血生化 索菲布 达卡他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非布韦联合达卡他韦治疗代偿性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疗效 被引量:4
8
作者 朴美善 李宪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6期124-125,共2页
目的讨论索非布韦联合达卡他韦治疗代偿性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106例代偿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按照数字盲选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和聚乙二醇干扰素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采取索非布韦联合达... 目的讨论索非布韦联合达卡他韦治疗代偿性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106例代偿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按照数字盲选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和聚乙二醇干扰素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采取索非布韦联合达卡他韦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病毒学应答率以及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转阴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中丙氨酸转氨酶异常3例(5.66%),门冬氨酸转氨酶异常4例(7.55%),总胆红素异常5例(9.43%);而对照组患者中丙氨酸转氨酶异常11例(20.75%),门冬氨酸转氨酶异常12例(22.64%),总胆红素异常14例(26.42%);实验组患者的各项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实验组患者中HCV-RNA转阴患者52例,转阴率为98.11%;对照组患者中HCV-RNA转阴患者41例,转阴率为77.36%;实验组患者的HCV-R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中,快速病毒学应答46例(86.79%),早期病毒学应答50例(94.34%),结束时病毒学应答51例(96.23%),持续病毒学应答52例(98.11%);对照组患者中快速病毒学应答38例(71.70%),早期病毒学应答43例(81.13%),结束时病毒学应答45例(84.91%),持续病毒学应答44例(83.02%);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病毒学应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代偿性丙型肝炎肝硬化采取索非布韦联合达卡他韦予以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非布 达卡他韦 丙型肝炎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丙肝药物达卡他韦的中国专利分析
9
作者 周静 《科教导刊》 2017年第4Z期43-44,共2页
达卡他韦是治疗丙型肝炎的药物。达卡他韦是第一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NS5A抑制剂,由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率先研制开发。本文从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的达卡他韦药物中国专利申请的技术主题、法律状态和专利布局进行分析,为国内的制药企业制定专... 达卡他韦是治疗丙型肝炎的药物。达卡他韦是第一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NS5A抑制剂,由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率先研制开发。本文从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的达卡他韦药物中国专利申请的技术主题、法律状态和专利布局进行分析,为国内的制药企业制定专利战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丙肝药物 达卡他韦 专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非布韦联合达卡他韦治疗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晓晶 刘寿荣 《健康研究》 CAS 2019年第4期453-456,共4页
目的探讨索非布韦联合达卡他韦治疗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60例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组(索非布韦+达卡他韦)87例和B组(干扰素α-2a+利巴韦林)73例;连续治疗24 w后,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和... 目的探讨索非布韦联合达卡他韦治疗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60例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组(索非布韦+达卡他韦)87例和B组(干扰素α-2a+利巴韦林)73例;连续治疗24 w后,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肝功能、病毒载量、病毒学应答率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4 w的TBiL、ALT、AST及HCV-RN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A组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RVR率、EVR率、ETVR率及SVR率均高于B组,治疗期间头痛、头晕、乏力、肌肉关节痛、轻度抑郁、血小板减少及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索非布韦联合达卡他韦治疗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与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方案相比,可获得更高的病毒学应答率,明显改善肝功能,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肝硬化 索非布 达卡他韦 利巴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非布韦联合达卡他韦治疗丙肝肝硬化或PR治疗失败丙肝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会霞 黄祎 +2 位作者 雷宇 钟珊 周智 《现代医药卫生》 2019年第3期321-324,328,共5页
目的评价索非布韦(SOF)联合达卡他韦(DCV)对初治丙型肝炎(丙肝)肝硬化或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RBV)方案(PR方案)治疗失败丙肝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感染病科门诊就诊的初治丙肝肝硬... 目的评价索非布韦(SOF)联合达卡他韦(DCV)对初治丙型肝炎(丙肝)肝硬化或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RBV)方案(PR方案)治疗失败丙肝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感染病科门诊就诊的初治丙肝肝硬化患者或PR方案治疗失败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使用SOF+DCV治疗。丙肝肝硬化患者疗程24周,丙肝基因3型患者疗程24周且加用RBV,其余丙肝患者疗程12周。分别于治疗开始后的第2、4、12周和(或)24周检测肝功能、丙肝病毒定量(HCV-RNA定量)和血常规,其中治疗满4周后HCV-RNA定量采用高精度方法检测。记录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治疗结束后每12周随访1次肝功能、HCV-RNA定量等,共随访24周。结果共纳入70例初治丙肝肝硬化患者和29例PR方案治疗失败的慢性丙肝患者,治疗结束第12周随访时,有2例丙肝肝硬化患者病毒反跳,均为丙肝基因3型,有多年吸毒史,且2例患者均因个人因素停用RBV。随访24周无新增病毒反跳患者。治疗期间没有因为药物不良反应终止治疗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有体重增加、轻度贫血等。部分服用RBV患者出现轻度贫血,停药后恢复,未见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SOF联合DCV治疗丙肝肝硬化及PR治疗失败丙肝患者病毒持续应答率高,安全性高;联合使用RBV,特别是对于丙肝基因3型患者,有可能减少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非布 达卡他韦 利巴 肝炎 丙型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非布韦+达卡他韦治疗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国见 白洁 +4 位作者 高卓 章银娣 段兴钧 杨宏 排云珍 《当代医学》 2018年第12期62-64,共3页
目的观察索非布韦+达卡他韦治疗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方法对2015年8月~2016年12月德宏州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部86名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索非布韦+达卡他韦抗病毒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其对抗病毒治疗的应答(包括EVR、... 目的观察索非布韦+达卡他韦治疗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方法对2015年8月~2016年12月德宏州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部86名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索非布韦+达卡他韦抗病毒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其对抗病毒治疗的应答(包括EVR、SVR、ETVR)、复发及影响抗病毒治疗的因素。结果患者治疗第4周均实现快速病毒学应答RVR。82名(95%)患者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抗病毒结束治疗12周HCVRNA<1 000 IU/ml)。治疗前后患者血象稳定,无血细胞减少的情况出现。结论对于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索非布韦+达卡他韦抗病毒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非布+达卡他韦 丙型肝炎 肝硬化失代偿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卡他韦和索非布韦与联合利巴韦林治疗HCV感染疗效对比 被引量:2
13
作者 鲍越 《肝脏》 2018年第3期232-235,共4页
目的评价达卡他韦和索非布韦对初治、经治HCV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HCV感染患者268例,随机分为索非布韦和达卡他韦组(二联组)135例、索非布韦和达卡他韦联合利巴韦林组(三联组)133例,疗程24周,比... 目的评价达卡他韦和索非布韦对初治、经治HCV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HCV感染患者268例,随机分为索非布韦和达卡他韦组(二联组)135例、索非布韦和达卡他韦联合利巴韦林组(三联组)133例,疗程24周,比较治疗24周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和随访24周的复发比例,同时对比两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SVR12(80.45%和85.94%)和SVR24(94.70%和96.0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HCV基因型、IL28B基因型和既往治疗情况进行亚组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SVR2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周和24周两组复发率分别为2.40%、0.83%和5.65%、4.2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疲劳,发生率分别为17.04%和27.8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7.41%和39.8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0,P=0.031)。结论达卡他韦和索非布韦对慢性HCV感染患者有较高的应答率,联合利巴韦林时应答率基本相当,但不良反应明显提高,不推荐利巴韦林联合DAA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卡他韦 索非布 利巴 丙型肝炎 应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非布韦联合达卡他韦治疗代偿性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
14
作者 欧阳宇 刘小波 吴晶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年第27期108-111,共4页
目的观察索非布韦联合达卡他韦治疗代偿性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吉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代偿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 目的观察索非布韦联合达卡他韦治疗代偿性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吉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代偿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片治疗,观察组予以索非布韦联合达卡他韦治疗,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快速病毒学应答(RVR)、早期病毒学应答(EVR)、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持续病毒学应答(SVR),治疗4、12、24周及停药后24周的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病毒载量,HCV-RNA转阴率,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TBiL、ALT、AST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VR率、EVR率、ETVR率、SVR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4、12、24周及停药后24周HCV-RNA载量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HCV-RNA转阴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χ^(2)=18.175,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3.33%(χ^(2)=6.400,P=0.011)。结论索非布韦联合达卡他韦治疗代偿性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肝功能、提高病毒学应答率及HCV-RNA转阴率,控制其HCV-RNA载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偿性肝炎肝硬化 索非布 达卡他韦 病毒学应答率 病毒载量 用药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非布韦联合达卡他韦治疗代偿性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志宇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34期53-54,共2页
目的评价代偿性丙型肝炎肝硬化疾病患者采取索非布韦联合达卡他韦治疗的可行性与整体效果,为代偿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收治住院治疗的80例代偿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结... 目的评价代偿性丙型肝炎肝硬化疾病患者采取索非布韦联合达卡他韦治疗的可行性与整体效果,为代偿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收治住院治疗的80例代偿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采取利巴韦林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试验组采取索非布韦联合达卡他韦治疗。比较对照组与试验组代偿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疗后病毒学应答率、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病毒载量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代偿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头痛、头晕、乏力、肌肉关节痛、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肝功能指标、病毒载量以及病毒学应答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索非布韦联合达卡他韦治疗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安全性高,病毒学应答率高,可以促进患者肝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偿性丙型肝炎肝硬化 索非布 达卡他韦 不良反应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非布韦联合达卡他韦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华丹丹 高文军 +1 位作者 高齐明 张倩华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5期542-544,共3页
目的观察索非布韦(SOF)联合达卡他韦(DCV)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10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SD组(40例)和PR组(60例)。SD组采用SOF联合DCV治疗,PR组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后肝功能、HC... 目的观察索非布韦(SOF)联合达卡他韦(DCV)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10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SD组(40例)和PR组(60例)。SD组采用SOF联合DCV治疗,PR组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后肝功能、HCV-RNA转阴率、病毒学应答率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与治疗4周比较,治疗48周后两组的丙氨酸转氨酶、门冬氨酸转氨酶及总胆红素异常发生率明显降低,且以SD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12周,SD组非Ⅰ型HCV-RNA转阴率高于PR组(P<0.05);S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PR组(P<0.05)。结论 SOF联合DCV方案可有效改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降低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索非布 达卡他韦 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非布韦联合达卡他韦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恩华 《中国民康医学》 2018年第8期5-8,共4页
目的:观察索非布韦联合达卡他韦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70例CH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奇偶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给予索非布韦联合达卡他韦治... 目的:观察索非布韦联合达卡他韦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70例CH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奇偶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给予索非布韦联合达卡他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病毒应答率均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且观察组EVR率为94.29%、ETVR率为97.1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82.86%(P<0.05)。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指标ALT、AST、ALB、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肝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ALT、AST、TBIL的下调及ALB的上调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29%(P<0.05)。结论:索非布韦联合达卡他韦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优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非布 达卡他韦 慢性丙型肝炎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卡他韦二盐酸盐晶型A结晶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朝惠 张龙 +1 位作者 汪建明 陈敏华 《广东化工》 CAS 2019年第12期4-6,共3页
目的:开发抗丙肝药达卡他韦二盐酸盐晶型A的放大制备方法。方法:运用溶液结晶法研究了达卡他韦二盐酸盐晶型A的结晶工艺,包括溶剂的选择、结晶起始温度、熟化时间和结晶终点温度等因素。结果:选定水作为结晶溶剂,结晶起始温度为60℃,60... 目的:开发抗丙肝药达卡他韦二盐酸盐晶型A的放大制备方法。方法:运用溶液结晶法研究了达卡他韦二盐酸盐晶型A的结晶工艺,包括溶剂的选择、结晶起始温度、熟化时间和结晶终点温度等因素。结果:选定水作为结晶溶剂,结晶起始温度为60℃,60℃熟化时间为6~8小时,终点结晶温度为20~25℃,获得最终产品。100克放大验证结果表明,使用本研究确定的工艺路线,可将晶型A成功放大到100克。结论:建立了达卡他韦二盐酸盐晶型A的放大制备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所用结晶溶剂为纯水,绿色环保无污染,可放大性好,适合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卡他韦 结晶工艺 溶液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非布韦联合达卡他韦对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及持续病毒应答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许维国 《医疗装备》 2020年第18期99-100,共2页
目的探讨索非布韦联合达卡他韦对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及持续病毒应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传染病医院收诊的145例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72例)和试验组(73例)。对... 目的探讨索非布韦联合达卡他韦对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及持续病毒应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传染病医院收诊的145例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72例)和试验组(73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联合索非布韦治疗,试验组给予索非布韦联合达卡他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肝功能、病毒应答率及HCV-RNA转阴率。结果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丙氨酸转氨酶、门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等肝功能指标异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快速病毒应答率、早期病毒应答率、结束时病毒应答率、持续病毒应答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试验组HCV-RNA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索非布韦联合达卡他韦治疗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较高,可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索非布 达卡他韦 肝功能 持续病毒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达卡他韦原料药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功凤 郑黎伟 孙海江 《广东化工》 CAS 2018年第10期233-234,共2页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达卡他韦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方法:采用色谱柱Spursil-C18(25 cm×4.6 mm×5μm)为色谱柱,以0.01MKH2PO4∶TEA=1000∶0.5(H3PO4调pH为3.0)溶液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以流动相A∶流动相B(70∶30)梯度洗脱,...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达卡他韦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方法:采用色谱柱Spursil-C18(25 cm×4.6 mm×5μm)为色谱柱,以0.01MKH2PO4∶TEA=1000∶0.5(H3PO4调pH为3.0)溶液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以流动相A∶流动相B(70∶30)梯度洗脱,流速为1.0m L/min。稀释液为水∶乙腈=70∶30,检测波长为304 nm,柱温为35℃。结果:达卡他韦的线性范围为80~120μg/m L,3批样品中达卡他韦的含量分别为100.42%、100.29%、100.38%;有关物质A-C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15%~0.30%。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适用于达卡他韦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卡他韦 HPLC法 含量及有关物质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