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资源利用与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评《水资源与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妮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I0001-I0001,共1页
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是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主要原因,如何协调区域发展中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环境间的关系,是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面临的主要问题。《水资源与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模型及其应用研究》是针对水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进行研究的专... 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是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主要原因,如何协调区域发展中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环境间的关系,是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面临的主要问题。《水资源与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模型及其应用研究》是针对水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进行研究的专业图书,该书分为十个章节,针对流域层面上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要求,基于面向人类—自然耦合的水资源系统分析理论与方法体系,利用多学科综合技术和复杂系统整体论观点,提出了能够完整地描述经济社会系统、水资源系统、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复杂关系的数学模拟模型体系,并以黄河流域为例,针对黄河水资源问题与特点进行了应用研究,分析了黄河流域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发展模型 水资源利用 环境经济 经济协调发展 应用 生态环境系统 水资源系统 过度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湿地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策略
2
作者 包晓斌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1年第10期4-6,共3页
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资源的过度利用、气候干旱化等,特别是湿地的生态保护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使得我国沿海部分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和受损,湿地面积减少,湿地环境遭受污染,湿地生物多样性受到负面影响,湿地生态系统面... 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资源的过度利用、气候干旱化等,特别是湿地的生态保护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使得我国沿海部分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和受损,湿地面积减少,湿地环境遭受污染,湿地生物多样性受到负面影响,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着严重威胁。湿地生态系统能够提供许多类型的服务,具有公共物品属性,这决定了湿地保护和开发利用过程中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不对等,形成湿地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的负外部性,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通过显示湿地开发利用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的差异,可以判定湿地开发利用市场失灵或政府失灵。同时,由于缺乏制度安排等原因,沿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没有得到合理的补偿,湿地资源难以得到持续的保护和有效的管理。这就需要适时采取适宜的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策略,进行沿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使其服务功能得以稳定地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可持续利用 沿海湿地 管理 过度开发利用 生态系统退化 湿地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服务 社会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与黑”土壤的利用与保护
3
《中国农村科技》 2021年第4期2-3,共2页
土壤是作物生长繁育的重要基质,为作物提供物理支撑的同时还输送养分。土壤作为人类环境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具有复杂的结构,是全球环境循环的一个重要参与者。土壤安全关系着粮食、水和生态环境安全,维系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土壤是作物生长繁育的重要基质,为作物提供物理支撑的同时还输送养分。土壤作为人类环境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具有复杂的结构,是全球环境循环的一个重要参与者。土壤安全关系着粮食、水和生态环境安全,维系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土壤类型丰富,其中,红壤面积达32.7亿亩,约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21.8%,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南等长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区;东北平原是世界四大黑土区之一,典型黑土区耕地面积约2.78亿亩。近年来,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过度开发利用等原因,我国部分地区土壤退化、污染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以南 土壤类型 土壤退化 低山丘陵区 过度开发利用 黑土区 生态环境安全 红与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世界遗产过度开发与利用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菊湘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52,共4页
过度开发与利用是我国世界遗产存在的突出问题。世界遗产的过度开发与利用,不仅破坏了属于全人类的宝贵资源,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也极大地损害了我国的旅游形象。解决我国世界遗产过度开发与利用的政策建议:尽快颁布世界遗产保护法、... 过度开发与利用是我国世界遗产存在的突出问题。世界遗产的过度开发与利用,不仅破坏了属于全人类的宝贵资源,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也极大地损害了我国的旅游形象。解决我国世界遗产过度开发与利用的政策建议:尽快颁布世界遗产保护法、出台个性化的法律法规;设置专业、高效、权威的垂直管理专门机构;加大对世界遗产的研究和宣传力度;采用先进技术,实施动态监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遗产 过度开发利用 政策建议
原文传递
在旅行中与文物“相遇”
5
作者 雷佩敏 《文化产业》 2024年第31期85-87,共3页
深入分析文物保护与旅游资源关系,以实际发展视角,指出旅游资源开发对文物保护产生的不利影响,包括过度开发利用损坏文物、随意改造破坏文物、配套设施建设威胁文物、游客不文明行为损毁文物。对此,现提出文物保护与旅游资源协调发展策... 深入分析文物保护与旅游资源关系,以实际发展视角,指出旅游资源开发对文物保护产生的不利影响,包括过度开发利用损坏文物、随意改造破坏文物、配套设施建设威胁文物、游客不文明行为损毁文物。对此,现提出文物保护与旅游资源协调发展策略。首先,贯彻持续发展理念,做好文物保护的长期规划;其次,形成协调发展合力,整合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再次,完善文物保护机制,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规范;最后,强化文物保护意识,加大文物保护的宣传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度开发利用 旅游资源开发 文物保护 破坏文物 保护与旅游开发 宣传力度 配套设施建设 协调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被引量:25
6
作者 张进德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I0001-I0001,共1页
建国以来,我国经历了近七十年的工农业生产和现代化进程,已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这个过程中已经过度开发利用了自然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关键词 修复工程 生态保护 科学实施 山水 过度开发利用 生态文明建设 工农业生产 自然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海洋垃圾监测与评价 被引量:27
7
作者 许林之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67-68,共2页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已成为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最有潜力的地球资源,更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海洋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关键词 海洋垃圾 经济可持续发展 评价 监测 过度开发利用 海洋经济 地球资源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2001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梁继业 郝翠晔 邢恩德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24-28,共5页
 论文应用了生态足迹的概念及生态足迹计算模型,以中国2002年统计年鉴和科尔泌左翼后旗2001年度统计资料为依据,对科左后旗2001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科尔沁左翼后旗2001年人均生态需求为2.0908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  论文应用了生态足迹的概念及生态足迹计算模型,以中国2002年统计年鉴和科尔泌左翼后旗2001年度统计资料为依据,对科左后旗2001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科尔沁左翼后旗2001年人均生态需求为2.0908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5946hm2,人均生态赤字为0.4962hm2。这反映出人类的生产、生活强度超过了其当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该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利用和压力之下,是1种不可持续状态。需要加大科技投入,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生产和消费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左翼后旗 2001年 生态足迹 计算模型 过度开发利用 生态承载力 可持续性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畜禽产品安全事件产生的原因与防控对策 被引量:1
9
作者 梁玉山 赵德明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0-62,共3页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幅度提高了畜禽的生产性能,使其遗传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生产出大量的畜禽产品,从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也导致生态的破坏、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和环境的污染,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和...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幅度提高了畜禽的生产性能,使其遗传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生产出大量的畜禽产品,从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也导致生态的破坏、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和环境的污染,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畜牧业生产环境恶化。“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身体健康,而且关系到民族的素质与兴衰,在国际贸易交往中还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声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产品 防控对策 安全事件 原因 现代科学技术 过度开发利用 环境恶化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材防腐—延长木材使用寿命的有效措施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李玉栋 《中国人造板》 2001年第11期3-5,共3页
我国各界已逐渐认识到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过度开发利用不可再生的钢铁、水泥、塑料的危害性,特别是对环境、生态、能源的影响[1].另一方面,我国森林资源的严重不足,已开始显现对木材工业发展的影响[2].四大材料(钢铁、水泥、塑料、木材)... 我国各界已逐渐认识到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过度开发利用不可再生的钢铁、水泥、塑料的危害性,特别是对环境、生态、能源的影响[1].另一方面,我国森林资源的严重不足,已开始显现对木材工业发展的影响[2].四大材料(钢铁、水泥、塑料、木材)中,唯一可再生的木材资源是否能够得到有效利用,不仅对我国今后的中长期发展具有相当的影响,更将对我国林产工业的(中长期)发展产生重大作用[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防腐 木材变色 过度开发利用 木材资源 木材工业 林产工业 地球资源 使用寿命 木材腐朽 木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的发展与展望——访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戈贤平研究员
11
作者 赵永锋 宋迁红 《科学养鱼》 2016年第8期13-15,共3页
河北试点开征水资源税的消息相信刺激了众多水产养殖从业者的神经,虽然该通知没有指出水产养殖需要征收水资源税,但从中也感受到一个强烈的信号,国家对水资源的保护将会越来越严格,未来将水产养殖用水纳入征税范围也不是没有可能性... 河北试点开征水资源税的消息相信刺激了众多水产养殖从业者的神经,虽然该通知没有指出水产养殖需要征收水资源税,但从中也感受到一个强烈的信号,国家对水资源的保护将会越来越严格,未来将水产养殖用水纳入征税范围也不是没有可能性,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改变传统大排大灌的粗放式养殖方式,探索高效节水型养殖新模式。本期策划我们邀请了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戈贤平研究员以及华中区养殖岗位专家李大鹏副教授,分别为我们解读新型节水养殖模式:人工湿地——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以及池塘应用生物浮床净水养殖模式,以期为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养殖用水 循环水养殖 过度开发利用 养殖废水 产业技术体系 渔业生产 渔业资源 原位处理 水力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绿色发展是大势所趋
12
作者 李国祥 《中国农资》 2017年第43期13-13,共1页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多年来,为了追求农产品产量,我国一些地方过度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带来农业资源的破坏。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农产品生产呈现出高度的区域化和专业化,这虽然有...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多年来,为了追求农产品产量,我国一些地方过度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带来农业资源的破坏。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农产品生产呈现出高度的区域化和专业化,这虽然有助于农业效率的提高,但也破坏了农业生物的多样化,制约着农业生态功能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资源 绿色发展 过度开发利用 农产品产量 农产品生产 永续发展 农业结构 农业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长江大保护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评《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系列(2019)综合卷》
13
作者 贾永志 《水利发展研究》 2021年第12期106-106,共1页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均占中国40%以上,在中国以及全球自然生态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长江经济带生态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然而,由于近几十年来对长江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长江经济带资...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均占中国40%以上,在中国以及全球自然生态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长江经济带生态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然而,由于近几十年来对长江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生态破坏严重,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面临极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过度开发利用 生态破坏 生态地位 经济总量 发展潜力 长江大保护 自然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 加强水资源监督管理——访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司长杨得瑞 被引量:7
14
作者 吕彩霞 王海洋 杨得瑞 《中国水利》 2020年第24期11-13,共3页
2020年,水利部水资源管理部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紧紧围绕“... 2020年,水利部水资源管理部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紧紧围绕“合理分水、管住用水、系统治水”工作目标,以解决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等突出问题为导向,强化水资源监管基础,严格强监管各项措施,推动解决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问题,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日前,本刊记者专访了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司长杨得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短缺 过度开发利用 刚性约束 生态损害 监督管理 水利改革发展 治水 问题为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生物多样性正在加速丧失 被引量:7
15
作者 詹绍文 赵雅雯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8,共4页
从人类肉眼无法观测到的微生物,到地球最大的哺乳动物蓝鲸;从地球最小的植物芜萍,到地球最大的草本植物旅人蕉,地球上的物种纷繁复杂,直到现在科学家们也不能给出地球物种的精确统计数据。然而令人痛心的是,由于人类的破坏性活动,地球... 从人类肉眼无法观测到的微生物,到地球最大的哺乳动物蓝鲸;从地球最小的植物芜萍,到地球最大的草本植物旅人蕉,地球上的物种纷繁复杂,直到现在科学家们也不能给出地球物种的精确统计数据。然而令人痛心的是,由于人类的破坏性活动,地球生物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根据政府间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科学政策平台(IPBES)2019年5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由于受到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因素影响,全球物种正在加速灭绝,在过去一百年里,人类活动使物种灭绝速度增加到自然灭绝速度的至少百倍以上,生物多样性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最终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影响与后果,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从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角度出发,共同行动,拯救即将消亡和灭绝的物种,拯救人类自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度开发利用 物种灭绝 地球生物 生物多样性 统计数据 生命共同体 令人痛心 生态系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汝阳县防汛存在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东昌 张金刚 《治淮》 2018年第9期8-9,共2页
汝阳县地处豫西山区,受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影响,具有洪水成灾快、消退亦快,降水预报难度大,避险抗洪难度大,季节性明显等特点。山区河沟窄、坡度陡,汛期降雨集中、汇流迅速,洪水暴起暴落且泥沙含量大,不能有效抵御较高标准洪水... 汝阳县地处豫西山区,受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影响,具有洪水成灾快、消退亦快,降水预报难度大,避险抗洪难度大,季节性明显等特点。山区河沟窄、坡度陡,汛期降雨集中、汇流迅速,洪水暴起暴落且泥沙含量大,不能有效抵御较高标准洪水侵袭。加上近年来过度开发利用,使汝阳汛期防汛工作存在诸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汛工作 汝阳县 过度开发利用 豫西山区 汛期降雨 条件影响 地理位置 降水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特有濒危珍稀植物——矮沙冬青 被引量:3
17
作者 姬玉英 刘红波 《新疆林业》 2007年第4期41-41,共1页
据专家介绍,全球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占陆地表面的47%,这些地区不仅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而且还生活着大约2亿人口。干旱地区生态系统降雨类型变化无常,生态系统非常脆弱,人类活动,特别是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生态恶化... 据专家介绍,全球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占陆地表面的47%,这些地区不仅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而且还生活着大约2亿人口。干旱地区生态系统降雨类型变化无常,生态系统非常脆弱,人类活动,特别是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生态恶化,造成干旱地区多达20%的生态系统退化和荒漠化加剧,2311个物种濒危。我国的干旱半干旱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5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濒危 矮沙冬青 珍稀植物 生物多样性资源 生态系统退化 半干旱地区 新疆 过度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地下水污染刻不容缓 被引量:2
18
作者 顾锦龙 《城市与减灾》 2013年第1期10-13,共4页
随着环保工作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地表水水质有了明显改善。然而,潜伏在地下的水资源污染却呈现出加剧趋势。令人担忧的是,由于开采量过火、防污染意识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地下水污染情况不容乐观。近几十年来,人类活动造成了大面积... 随着环保工作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地表水水质有了明显改善。然而,潜伏在地下的水资源污染却呈现出加剧趋势。令人担忧的是,由于开采量过火、防污染意识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地下水污染情况不容乐观。近几十年来,人类活动造成了大面积的地下水污染,地下水过度开发利用导致很多区域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地下水污染等问题频频出现,已经在我国地下水中检测出多种污染物,使得我国“水质型”缺水形势日益严峻。开展地下水污染研究,采取有效措施污染防治,已成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降落漏斗 过度开发利用 水资源污染 环保工作 污染情况 人类活动 缺水形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 确保近期综合治理目标的实现 被引量:2
19
《新疆水利》 2006年第1期14-17,共4页
关键词 塔里木河流域 流域水资源 治理目标 调度管理 水资源统一管理 内陆河流域 过度开发利用 综合治理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兰察布市野生发菜生长现状调查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怀平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3年第1期132-133,共2页
长期以来人类对于野生植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加之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我市野生植物面临资源锐减、生境恶化、分布区域萎缩、部分物种濒危程度加剧等严峻形势,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工作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建议各级政府部门... 长期以来人类对于野生植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加之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我市野生植物面临资源锐减、生境恶化、分布区域萎缩、部分物种濒危程度加剧等严峻形势,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工作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建议各级政府部门加大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力度,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切实加强野生植物资源在全社会的宣传保护力度。使草场沙化得到遏制,草场资源得以休养生息,野生植物资源得以保护,成为发展乌兰察布市农牧业生产的天然绿色屏障。1乌兰察布市野生发菜的总体概况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地处中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特征明显。因大青山横亘中部的分隔,形成了前山地区比较温暖,雨量较多,后山地区是多风的特殊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50~450mm,雨量多集中在每年7-9月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植物资源 乌兰察布市 生长现状 发菜 植物资源保护 大陆性季风气候 过度开发利用 内蒙古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