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过氧化亚硝酸钠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郑红斌 胡鸿毅 +1 位作者 黄礼杰 陆雄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39-40,共2页
目的 :研制一种适用于氧化损伤及一氧化氮作用等机制研究的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 (以下简称 UC)动物模型。方法 :Wistar大鼠 5 0只 ,随机分为实验 A、B、C、D4组 [过氧化亚硝酸钠 (Na OONO2 )浓度 1 .3 1 mg、2 .62 mg、6.5 5 mg、9.83 mg... 目的 :研制一种适用于氧化损伤及一氧化氮作用等机制研究的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 (以下简称 UC)动物模型。方法 :Wistar大鼠 5 0只 ,随机分为实验 A、B、C、D4组 [过氧化亚硝酸钠 (Na OONO2 )浓度 1 .3 1 mg、2 .62 mg、6.5 5 mg、9.83 mg]和对照 E组 (Na OH浓度 6.0 mg)。将药液分别从大鼠肛门 8cm处灌肠注入 ,1 W后处死动物 ,迅速剖取结肠 ,称量 ,参照 Morris分级法进行粘膜损伤程度评分 ;然后取病变部分 ,用 1 0 %的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后切片 ,HE染色 ,光镜下观察 ;其余部分结肠组织匀浆测定MPO活性。结果 :过氧化亚硝酸钠溶液为黄色澄明液体 ,经不同浓度灌肠诱导后 ,大鼠结肠粘膜损伤及溃疡形成情况的肉眼及光镜下表现均随 Na OONO2 溶剂浓度的升高而明显 ;各组结肠重量及炎症损伤程度评分除低浓度 A组外 ,其余 B、C、D各组与对照组 (E)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并随浓度的升高而增高 ;而 MPO活性除具备随 Na OONO2 溶剂浓度增加而升高以外 ,与 E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 (P>0 .0 5 )。结论 :过氧化亚硝酸钠能有效诱导实验大鼠 UC产生 ,且剂量浓度以中浓度 (6.5 5 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亚硝酸钠 溃疡性结肠炎 髓过氧化物酶 实验研究 U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范玉晶 裴凤华 刘冰熔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3年第6期311-313,共3页
炎症性肠病(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肠道非特异性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包含了两个独立的疾病,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隆氏病( crohn''s disease,CD),两者在临床表现和... 炎症性肠病(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肠道非特异性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包含了两个独立的疾病,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隆氏病( crohn''s disease,CD),两者在临床表现和病理组织学上有明显差别,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都尚不明确。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由于本病具有症状隐匿治愈难度大等特点,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为明确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人们制作了多种动物模型对其进行研究,UC的实验动物模型建立方法有很多种,这些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各有优劣,笔者就近几年UC动物模型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 发病机制 UC 结肠炎 结肠疾病 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 过氧化亚硝酸钠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