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3篇文章
< 1 2 1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表达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关系
1
作者 刘丽鸽 闫秋月 +2 位作者 艾婧怡 焦如东 李猛 《安徽医药》 2025年第2期324-328,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6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100例作为观察组,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 目的探究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6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100例作为观察组,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n=33,NIHSS评分<6分)、中症组(n=39,6分≤NIHSS评分<14分)、重症组(n=28,NIHSS评分≥14分);根据治疗90 d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n=68,0~2分)、预后不良组(n=32,≥3分);另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Angptl4、PPARγ表达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Angptl4、PPARγ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Angptl4[(14.16±3.28)μg/L比(11.52±2.36)μg/L]、PPARγ[(38.54±9.63)ng/L比(26.68±7.48)ng/L]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组血清Angptl4、PPARγ表达水平高于轻症组和中症组,且中症组高于轻症组(P<0.05);预后不良组年龄、Angptl4、PPARγ、高血压比例、糖尿病比例、入院时NIHSS评分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Angptl4、PPARγ、NIHSS评分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Angptl4、PPARγ二者联合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8。结论血清Angptl4、PPARγ表达水平较高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病情较严重,预后较差,血清Angptl4、PPARγ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预后影响因素,能较好地评估病人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梗死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Γ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介导的能量代谢重塑在肾疾病中的作用
2
作者 戴祺慧 杨萌 刘新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8-248,共11页
随着患病率的持续上升,肾疾病成为全球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肾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为其防治带来了困难。研究发现,代谢稳态失衡通常会影响肾功能,进而引起肾病变。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随着患病率的持续上升,肾疾病成为全球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肾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为其防治带来了困难。研究发现,代谢稳态失衡通常会影响肾功能,进而引起肾病变。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作为内源性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在调节代谢分子网络特别是氧化磷酸化、脂代谢和葡萄糖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激活PPAR能够改善线粒体损伤,促进脂肪酸分解并减轻胰岛素抵抗,从而恢复肾的代谢功能和缓解肾的病变。尽管现已开发了多种激活PPAR的小分子药物,但该类药物在临床试验阶段出现不良反应。目前,临床治疗肾疾病仍缺乏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案。精细解析PPAR家族调控肾的细胞能量代谢的分子机制,寻找和开发新的靶向PPAR及其调控的下游代谢途径的小分子药物,对于肾疾病的认知和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明确不同肾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代谢变化,针对性地应用靶向PPAR的药物或策略对肾疾病的治疗也尤为重要。本文概述了PPAR家族成员调控靶基因转录的方式及其在氧化磷酸化和糖脂代谢重塑中的作用,并归纳总结了PPAR表达或活性的改变对急性、慢性肾病和年龄相关性肾疾病的影响,有望为肾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 能量代谢 肾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在瑞芬太尼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3
作者 陈玲利 李秀芳 +1 位作者 郝泉水 张喜华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6-255,共10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在瑞芬太尼(REM)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HIRI组、HIRI+REM组、HIRI+PGC-1α抑制剂SR-18292(HIRI+SR-182...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在瑞芬太尼(REM)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HIRI组、HIRI+REM组、HIRI+PGC-1α抑制剂SR-18292(HIRI+SR-18292)组和HIRI+REM+SR-18292组,每组8只。采用无创动脉夹阻断法构建HIRI大鼠模型,并于术前分别静脉注射REM或SR-18292。使用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中肝功能指标及肝组织三磷酸腺苷(ATP)水平;比色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Ⅲ、Ⅳ(COX-Ⅲ、COX-Ⅳ)活性水平;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荧光探针(DCFH-DA)法和比色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活性氧簇(ROS)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大鼠肝组织中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及PGC-1α、核呼吸因子-1(NRF-1)和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信使RNA(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PGC-1α、NRF-1和TFAM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HIRI组大鼠肝组织病理评分及肝组织细胞坏死程度增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和肝组织中ROS、丙二醛(MDA)水平升高,肝组织中ATP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COX-Ⅲ和COX-Ⅳ活性水平降低,肝组织中mtDNA拷贝数以及PGC-1α、NRF-1、TFAM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为P<0.05)。与HIRI组比较,HIRI+REM组大鼠肝组织病理评分及肝组织细胞坏死程度下降,血清中ALT、AST水平和肝组织中ROS、MDA水平降低,肝组织中ATP含量以及SOD、GSH-Px、COX-Ⅲ和COX-Ⅳ活性水平升高,肝组织中mtDNA拷贝数以及PGC-1α、NRF-1、TFAM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均为P<0.05),而HIRI+SR-18292组大鼠肝组织病理评分及肝组织细胞坏死程度增加,血清中ALT、AST水平和肝组织中ROS、MDA水平升高,肝组织中ATP含量以及SOD、GSHPx、COX-Ⅲ和COX-Ⅳ活性水平降低,肝组织中mtDNA拷贝数以及PGC-1α、NRF-1、TFAM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为P<0.05)。与HIRI+REM组比较,HIRI+REM+SR-18292组大鼠肝组织病理评分及肝组织细胞坏死程度增加,血清中ALT、AST水平和肝组织中ROS、MDA水平升高,肝组织中ATP含量以及SOD、GSHPx、COX-Ⅲ和COX-Ⅳ活性水平降低,肝组织中mtDNA拷贝数以及PGC-1α、NRF-1、TFAM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为P<0.05)。结论PGC-1α通过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降低氧化应激水平,进而参与调节REM抗HIRI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瑞芬太尼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 线粒呼吸链复合 活性氧簇 线粒DNA 线粒转录因子A 核呼吸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对直流电刺激后兔缺血心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及左室重构的影响
4
作者 张萍 何国祥 刘建平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3年第3期218-221,共4页
目的探讨染色体10缺失的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在兔急性心肌梗死(MI)边缘区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以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假手... 目的探讨染色体10缺失的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在兔急性心肌梗死(MI)边缘区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以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组,n=5)、MI组n=15、常规电刺激组(EFs组,n=15)和罗格列酮干预电刺激组(R.EFs组,n=15)。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MI或SH组模型后,在结扎血管两侧心外膜上缝合固定一对铂金电极,直流电刺激(电场强度4.0V/cm,30min/d),罗格列酮以4mg/(kg·d)灌胃。实验终点以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1周、2周及4周时心肌组织中PTEN表达并测定左、右心室重量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正常心肌组织和缺血心肌组织均有一定程度PTEN表达,EFs组心肌组织中PTEN表达较MI组升高(P〈0.01),罗格列酮干预使缺血心肌组织中PTEN表达较EFs组进一步升高(P〈0.05),同时左室收缩功能较EFs组进一步改善。结论PPARy激动剂可进一步促进缺血心肌组织在直流电刺激后PTEN的表达,从而使左心室功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y激动剂 PTEN 直流电场 心肌梗死 左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双重激动剂WY14643长期给药对血管内皮的保护机制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屈晨 祝岩 《临床误诊误治》 2018年第10期93-97,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PPAR)双重激动剂WY14643对高血压状态下血管内皮收缩因子和环氧化酶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探讨其抗血管收缩及降压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择雄性38~4... 目的通过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PPAR)双重激动剂WY14643对高血压状态下血管内皮收缩因子和环氧化酶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探讨其抗血管收缩及降压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择雄性38~42周的自发性高血压病大鼠(SHR) 40只分为SHR治疗组、SHR对照组各20只,另选取雄性38~42周WKY大鼠20只作为WKY组。SHR治疗组给予WY14643 50 mg/kg灌胃3周,SHR对照组及WKY组给予蒸馏水对照灌胃3周。3周后各组测血压,留取血液样本检测一氧化氮(NO)含量。离取主动脉,在10 ml的组织水浴槽中通过不同药物及试剂干预,探测血管张力的变化。采集浴槽内液体及实验后动脉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分析血管内皮收缩因子和环氧化酶-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SHR对照组相比,SHR治疗组血压下降,NO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 SHR治疗组血压和NO水平与WKY组一致(P>0. 05)。SHR治疗组血管收缩率较SHR对照组降低(51±5)%(P <0. 05),WKY组无明显血管收缩;在有血管内皮存在的基础上环氧化酶-1表达明显减少(P <0. 05),在无血管内皮存在的基础上环氧化酶-1表达无区别(P>0. 05)。SHR治疗组前列腺素F1α、前列腺素F2α和血栓素A_2的释放明显减少(P <0. 05); SHR对照组前列腺素F1α、前列腺素F2α和血栓素A_2的释放情况与WKY组相似(P>0. 05)。结论 PPAR双重激动剂WY14643可增加血管舒张因子NO含量,影响环氧化酶的表达,长期给药可能通过减少血管内皮收缩因子起到降压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 血管内皮收缩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肝降脂汤对体外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模型脂代谢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的调节作用研究
6
作者 杨帆 魏小果 +2 位作者 李娟 何昉 李昌金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10期1326-1329,1335,共5页
目的:探讨清肝降脂汤对体外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细胞模型脂代谢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的调节作用。方法:取HepG2细胞株,采用油酸构建NAFLD细胞模型。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无油酸建模+无药物处理)、模型对照组(... 目的:探讨清肝降脂汤对体外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细胞模型脂代谢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的调节作用。方法:取HepG2细胞株,采用油酸构建NAFLD细胞模型。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无油酸建模+无药物处理)、模型对照组(有油酸建模+无药物处理)和清肝降脂汤组(有油酸建模+有药物处理)。采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活性。采用油红O染色定性定量检测清肝降脂汤对细胞内脂质的影响,定量计算脂质含量的抑制率。同时,测定细胞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游离脂肪酸(FFA)含量;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脂肪代谢标志物PPAR-α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的HepG2细胞活性显著增高,脂质含量显著增高,MDA、SOD、TG、TC和FFA含量显著增高,而PPAR-α和FGF2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而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清肝降脂汤组的HepG2细胞活性显著降低,脂质含量显著降低,MDA、SOD、TG、TC和FFA含量显著降低,而PPAR-α和FGF21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均P<0.05)。结论:清肝降脂汤有助于降低HepG2细胞活性、脂质含量以及MDA、SOD、TG、TC和FFA含量,并促进PPAR-α和FGF21表达,进而调节脂质代谢,抑制NAFLD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清肝降脂汤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 细胞模型 脂代谢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W0742激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β/δ对新生大鼠生发基质出血的保护作用
7
作者 陈琴 冯占辉 +5 位作者 王筱雅 熊英 汪朝云 刘绒洁 张晴 叶兰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512-2517,共6页
目的:研究GW0742激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β/δ(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β/δ,PPARβ/δ)对新生大鼠生发基质出血(germinal matrix hemorrhage,GMH)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7日龄乳鼠按体质... 目的:研究GW0742激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β/δ(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β/δ,PPARβ/δ)对新生大鼠生发基质出血(germinal matrix hemorrhage,GMH)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7日龄乳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S),模型组(GMH,G),GW0742低剂量组(low-dose,L)、中剂量组(medium-dose,M)、高剂量组(high-dose,H)。右半球生发基质层注射0.3 U胶原酶诱导GMH模型,造模后30 min腹腔注射GW0742。神经行为学测试评估SD乳鼠的神经功能;脑含水量评估其脑水肿程度;脑血红蛋白含量检测脑出血情况;试剂盒检测亚铁离子含量;HE染色观察SD乳鼠脑组织病理形态;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转铁蛋白受体1(transferrin receptor 1,TFR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蛋白表达。结果:与S组比较,G组翻正反射实验和负趋地性实验消耗时间增加,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升高(P<0.01,P<0.01,P<0.01),脑含水量、脑血红蛋白含量、脑组织亚铁含量增加(P<0.01,P<0.01,P<0.01),患侧脑组织损伤显著,上调TFR1蛋白表达(P<0.05),下调GPX4蛋白表达(P<0.05);与G组比较,L组缩短翻正反射实验和负趋地性实验消耗时间,评分降低(P<0.05,P<0.05,P<0.05);脑含水量和脑血红蛋白含量以及脑亚铁含量降低(P<0.05,P<0.05,P<0.05)。M组翻正反射实验和负趋地性实验消耗时间减少(P<0.01,P<0.01),评分降低(P<0.01);脑含水量和脑血红蛋白含量以及脑亚铁含量降低(P<0.01,P<0.01,P<0.01)。H组翻正反射实验和负趋地性实验消耗时间减少(P<0.01,P<0.01),评分降低(P<0.01),脑含水量和脑血红蛋白含量以及脑亚铁含量降低(P<0.01,P<0.01,P<0.01),脑组织损伤减轻,TFR1蛋白表达减少(P<0.05),GPX4蛋白表达增加(P<0.01)。结论:GW0742激动PPARβ/δ对乳鼠生发基质出血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β/δ 生发基质出血 GW0742 铁死亡 转铁蛋白受体1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4
原文传递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激动剂对高血压患者外周血单核来源巨噬细胞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永勤 王世捷 +3 位作者 王聪霞 高登峰 丁抗宁 牛小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9-383,共5页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对高血压患者外周血单核来源巨噬细胞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7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18)、替米沙坦组(n=19)和贝那普利组(n=20),并以20名正常...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对高血压患者外周血单核来源巨噬细胞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7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18)、替米沙坦组(n=19)和贝那普利组(n=20),并以20名正常血压者为对照。测定各组外周血单核来源巨噬细胞ACE2 mRNA表达及治疗4、12周后ACE2 mRNA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4、12周后,替米沙坦组和贝那普利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均<0.01),替米沙坦组又明显低于贝那普利组(P均<0.01)。高血压各组外周血中单核来源巨噬细胞ACE2 mRNA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4、12周后,替米沙坦组和贝那普利组的ACE2 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均<0.01),替米沙坦组又明显高于贝那普利组(P均<0.01)。结论 PPARγ激动剂可增加高血压患者外周血单核来源巨噬细胞ACE2 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γ激动剂 血管紧张素转化2 原发性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β亚型激动剂GW501516对胰岛素抵抗模型小鼠的胰岛素增敏作用(英文) 被引量:2
9
作者 陈伟 王莉莉 +2 位作者 刘洪英 康健磊 李松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8-94,共7页
目的在长期(4个月)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小鼠模型上,评价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β(PPARβ)亚型激动剂GW501516对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并对可能的相关机制进行探讨。方法C57BL/6J小鼠采用高脂高糖饮食(35%脂肪,3... 目的在长期(4个月)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小鼠模型上,评价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β(PPARβ)亚型激动剂GW501516对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并对可能的相关机制进行探讨。方法C57BL/6J小鼠采用高脂高糖饮食(35%脂肪,30%麦芽糖)诱导4个月,待产生明显的糖脂代谢紊乱。实验分为正常对照、饮食导致的肥胖(DIO)模型与DIO模型+GW501516(10mg·kg-1·d-1)给药组。隔天监测体重与进食量情况,以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血糖,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血脂(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的检测。以组织学方法检测肝脏异位脂积聚及病理变化情况。为确证其相关作用机制,采用RT—PCR方法检测骨骼肌内PPARβ下游糖脂代谢靶基因的表达。结果GW501516有效改善模型小鼠的胰岛素抵抗,显著降低口服糖耐量曲线下面积[DIO模型组,(32.4±4.6)mmol·h·L-1,DIO+GW501516组,(23.4±2.5)mmol·h·L-1,n=7~8,P〈0.05],降低空腹血糖,增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减轻模型小鼠的肝脂肪变性。此外,RT—PCR结果表明,骨骼肌卡尼汀(肉碱)软脂酰转移酶1b,解偶联蛋白(UCP)2,UCP3明显上调,同时葡萄糖转运蛋白也明显上调。结论GW501516显著改善模型小鼠的胰岛素抵抗,恢复其空腹血糖值,降低肝脏内异位脂积聚,其治疗作用机制可能与①促进骨骼肌内脂肪酸氧化和能量的解偶联,②促进骨骼肌内的糖摄取有关,提示PPARβ可能是胰岛素抵抗及代谢综合征的有效治疗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β 胰岛素抵抗 GW501516 代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袁鹏 雷道赟 +2 位作者 牛英俏 朱云清 朱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88,共4页
神经病理性疼痛(NP)由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疾病引起,其病理机制复杂,主要与神经结构及功能异常有关,现有治疗手段难以取得满意效果。随着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深入研究,其在神经炎症、氧化应激、离子通道、... 神经病理性疼痛(NP)由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疾病引起,其病理机制复杂,主要与神经结构及功能异常有关,现有治疗手段难以取得满意效果。随着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深入研究,其在神经炎症、氧化应激、离子通道、线粒体功能、神经保护等方面的作用陆续被发现,并有望成为疼痛预防与治疗新靶点。本文就PPAR-γ在NP中的作用及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NP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 神经病理性疼痛 神经炎症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激动剂改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动脉硬化程度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于婕 毛节明 +1 位作者 张福春 王广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18-422,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马来酸罗格列酮(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代谢指标(血脂、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动脉硬化的影响,明确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γ(PPAR-γ)激动剂能否改善大动脉脉搏波速度,... 目的:通过观察马来酸罗格列酮(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代谢指标(血脂、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动脉硬化的影响,明确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γ(PPAR-γ)激动剂能否改善大动脉脉搏波速度,降低动脉硬化程度,并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共46例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服用罗格列酮(4 mg/d)治疗12周;对照组20例,不改变合并用药。分别在0周(基线)、12周测定血脂、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hsCRP 等;并应用 COLIN-VP1000动脉硬化测定仪测量研究对象的脉搏波速度以评价对动脉硬化的影响。结果:罗格列酮4 mg/d 治疗12周后,与基线水平及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空腹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此外,治疗组的脉搏波速度也显著低于对照组[(1438±217.3)cm/s 与(1696±184.1)cm/s,t=4.26,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前后 hsCRP 的降低与胰岛素抵抗的改善程度相关(r=0.48,P<0.05)。结论:PPAR-γ激动剂可能通过改善代谢、降低胰岛素抵抗、抗炎症等机制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大动脉脉搏波速度,从而降低动脉硬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脉搏波速度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Γ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对TGF-β_1诱导肾成纤维细胞细胞外基质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峰 王伟铭 陈楠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致肾间质纤维化作用的影响,探讨其抗肾间质纤维化的潜在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成纤维细胞株(NRK/49F),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PPARγ配体...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致肾间质纤维化作用的影响,探讨其抗肾间质纤维化的潜在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成纤维细胞株(NRK/49F),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PPARγ配体15dPGJ2及其激动剂曲格列酮和齐格列酮对TGFβ1诱导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纤维连结蛋白(FN)和Ⅲ型胶原(ColⅢ)mRNA表达的影响,利用WesternBlot方法观察PPARγ激动剂对TGFβ1诱导的FN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TGFβ1能显著增加NRK/49F细胞CTGF、FN和ColⅢmRNA表达,并呈剂量依赖和时间依赖效应。与TGFβ1刺激组相比,10μM15dPGJ2、曲格列酮和齐格列酮预处理组αSMA、CTGF、FN和ColⅢmRNA表达量显著减少,FN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结论:PPARγ激动剂可抑制TGFβ诱导的肾间质成纤维细胞CTGF表达和细胞外基质(ECM)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Γ 转化生长因子-Β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细胞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晨 陈练 +1 位作者 施勤 杨惠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5期2780-2784,共5页
背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受体激动剂具有抗炎和抑制神经凋亡保护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脊髓神经元,对脊髓损伤后细胞自噬应激调控等产生影响。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 背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受体激动剂具有抗炎和抑制神经凋亡保护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脊髓神经元,对脊髓损伤后细胞自噬应激调控等产生影响。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仅做椎板切除,不损伤脊髓,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大鼠以改良Allen法制作大鼠脊髓损伤模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组腹腔注射罗格列酮;脊髓损伤组不做处理。损伤后1,3,7,14d为时间点并取材,对脊髓损伤区分别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并以WesternBlot法检测Beclin1/Bcl-2的表达变化,同时采用BBB评分方法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第3~14天,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组BBB评分显著高于脊髓损伤组(P<0.05)。脊髓损伤组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组均见自噬相关阳性细胞表达,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组细胞自噬程度相对降低,Beclin1表达较脊髓损伤组降低(P<0.05),Bcl-2表达较脊髓损伤组明显增加(P<0.05),神经功能增强(P<0.05)。提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鼠脊髓损伤后细胞自噬,对细胞凋亡产生拮抗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Γ 脊髓损伤 自噬 大鼠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肺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陆贝 于源泉 +1 位作者 殷俊杰 蔡阳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18期38-41,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对胰腺炎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调节机制。方法 7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罗格列酮组,各组再分为术后6 h、12 h、24 h组。模型组采用两次腹腔注射L-精氨酸制备SAP模型,罗格列酮...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对胰腺炎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调节机制。方法 7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罗格列酮组,各组再分为术后6 h、12 h、24 h组。模型组采用两次腹腔注射L-精氨酸制备SAP模型,罗格列酮组术后30 min静脉注射10%罗格列酮6 mg/kg,假手术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观察大鼠肺病理改变,测定肺TLR4、NF-κB、肺髓过氧化物酶活性、肺干/湿重比、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SNK-q检验比较差异。结果 ROSI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损害较SAP组减轻;与SAP组比较,肺内NF-κB、TLR4蛋白下降(P<0.05),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及肺干/湿重比降低(P<0.05);ROSI组外周血IL-1β、IL-6、TNF-α含量与SAP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结论 PPAR-γ激动剂能减轻急性胰腺炎大鼠肺组织的损伤,抑制NF-κB、TLR4表达,降低促炎细胞因子水平,推测PPAR-γ激动剂对NF-κB/TLR4通路的调节可能是胰腺炎的保护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 核转录因子-ΚB TOLL样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对急性胰腺炎大鼠核转录因子-κB/Toll样受体4通路的调节及肾损伤的保护 被引量:3
15
作者 陆贝 于源泉 +1 位作者 殷俊杰 蔡阳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34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对急性胰腺炎大鼠核转录因子-κB/Toll样受体4通路的调节以及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模型组(SAP组)和罗格列酮组(ROSI组),各组再随机分为术后6 h、1...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对急性胰腺炎大鼠核转录因子-κB/Toll样受体4通路的调节以及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模型组(SAP组)和罗格列酮组(ROSI组),各组再随机分为术后6 h、12 h、24 h组,每组8只。SAP组采用两次腹腔注射L-精氨酸制备SAP模型,ROSI组30 min后股静脉注射10%罗格列酮溶液6 mg/kg,SO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观察大鼠肾脏病理改变,测定肾脏TLR4、NF-κB蛋白表达水平,检测血清TNF-α、IL-1β、IL-6、BUN、Cr含量。结果 ROSI组大鼠肾小管细胞病理损害较SAP组减轻;与SAP组比较,肾组织内NF-κB、TLR4蛋白明显下降(P<0.05);ROSI组外周血IL-1β、IL-6、TNF-α和BUN、Cr含量与SAP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结论 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能减轻急性胰腺炎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同时抑制NF-κB、TLR4蛋白表达,降低促炎细胞因子水平,推测PPAR-γ激动剂对NF-κB/TLR4通路的调节可能是胰腺炎的保护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 核转录因子-ΚB TOLL样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激动剂类药物的致癌性和致癌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邢立国 吴英良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5-461,共7页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是一类由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参与糖类和脂类代谢、炎症反应、细胞生长和分化等过程,以其为靶点的降脂类及抗糖尿病药物已经被开发。PPAR激动剂对动物有致癌性,如一些贝特类PPARα激动剂、噻唑烷二酮...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是一类由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参与糖类和脂类代谢、炎症反应、细胞生长和分化等过程,以其为靶点的降脂类及抗糖尿病药物已经被开发。PPAR激动剂对动物有致癌性,如一些贝特类PPARα激动剂、噻唑烷二酮类PPARγ激动剂、开发的PPARα/γ双重激动剂和PPARδ激动剂均可使实验动物发生肿瘤。PPARα激动剂的致癌机制同PPARα受体有关,激活受体调节代谢产生脂类异常,也引起过氧化物酶体氧化酶活性增加,产生活性氧导致DNA的损伤。枯否细胞通过NADPH氧化酶产生活性氧促进肝细胞增殖,抑制凋亡。PPARγ激动剂的致癌性与结石形成有关。PPAR激动剂是否对人具有致癌性尚未证实,临床应用仍有致癌风险。本文主要综述PPAR激动剂致癌性和致癌机制研究进展,希望对该类药物的开发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激动剂 毒性作用 致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在高血压心血管重塑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长英 顾水明 +1 位作者 王凤 陆婷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89-92,共4页
高血压是65岁以上人群死亡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胰岛素抵抗,内皮功能障碍,动脉硬化,心脏肥大,交感神经兴奋等。研究表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PPAR)γ激动剂可被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 高血压是65岁以上人群死亡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胰岛素抵抗,内皮功能障碍,动脉硬化,心脏肥大,交感神经兴奋等。研究表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PPAR)γ激动剂可被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并可降低动物和人类的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 高血压 血管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激动剂对结肠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沈丹 邓长生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以及PPARγ激动剂对结肠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作用途径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SP法检测56例结肠癌及相应正常组织中PPARγ的表达。应用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PPAR...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以及PPARγ激动剂对结肠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作用途径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SP法检测56例结肠癌及相应正常组织中PPARγ的表达。应用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PPARγ在SW480和LS174T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结肠癌组织中PPARγ的阳性率为71.4%,显著高于正常组织的44.6%(P<0.01)。PPARγ在Dukes分期C期+D期中的阳性率为82.9%,显著高于A期+B期的52.4%(P<0.05)。PPARγ在有淋巴结或肝转移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1.1%,100%)显著高于无淋巴结或肝转移组的52.6%和66.0%(P值均<0.05)。PPARγ在两种结肠癌细胞中均有表达,其激动剂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PGJ2)和吡格列酮(PGZ)对2种结肠癌细胞均有生长抑制作用,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PARγ激动剂的生长抑制作用能部分被其拮抗剂GW9662阻断。15d-PGJ2和PGZ能诱导细胞生长周期改变,即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而S期明显减少,并诱导凋亡率显著上升(P值均<0.01)。结论PPARγ的高表达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15d-PGJ2和PGZ部分通过PPARγ依赖途径抑制结肠癌细胞生长,该作用可能与诱导癌细胞阻滞于G0/G1期及增加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Γ 结肠癌 生长抑制 凋亡
原文传递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在急性胰腺炎NF-κB活化通路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陆贝 于源泉 +1 位作者 殷俊杰 蔡阳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27期157-160,共4页
急性胰腺炎尤其是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发展与炎症细胞的过量产生有关,其中NF-κB可参与许多炎症细胞因子的调控,是SIRS和MODS环节的重要信使。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也是细胞炎症反应的调节剂,可通过抑制NF-κ... 急性胰腺炎尤其是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发展与炎症细胞的过量产生有关,其中NF-κB可参与许多炎症细胞因子的调控,是SIRS和MODS环节的重要信使。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也是细胞炎症反应的调节剂,可通过抑制NF-κB调节炎症反应,改善胰腺及胰外器官的损伤,是当前胰腺炎信号通路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酸配体通过改变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三维构象调节RBL-2H3细胞脱颗粒
20
作者 张欣怡 陈成 +1 位作者 孙善峰 车会莲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119-125,共7页
目的研究各种脂肪酸与效应细胞脱颗粒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将月桂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作为配体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对接,预测其... 目的研究各种脂肪酸与效应细胞脱颗粒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将月桂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作为配体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对接,预测其对效应细胞脱颗粒的影响。基于RBL-2H3模型,以β-氨基己糖苷酶的释放量来评估这些脂肪酸能否作为PPARγ的天然配体,调节效应细胞脱颗粒。结果5种脂肪酸对RBL-2H3脱颗粒有不同影响。月桂酸显著促进脱颗粒,而油酸和α-亚麻酸抑制脱颗粒程度。硬脂酸和亚油酸则对脱颗粒程度无显著影响。结论脂肪酸作为天然配体,不同的结合深度,使PPARγ呈现出不同的三维构象,从而产生对激活因子和抑制因子不同的亲和力,以调节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的程度。这为通过饮食干预来改善食物过敏提供了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Γ 脂肪酸 分子对接 脱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