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过滤因子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罗健辉 卜若颖 +1 位作者 陈桂英 史利军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61-264,共4页
测定了在室内按不同聚合、水解、干燥条件及使用不同干燥设备制备的聚丙烯酰胺(PAM)和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W)的过滤因子,找出了影响过滤因子的规律。水解度对过滤因子无影响,而引发体系、聚合温度、水解方式、干燥温度、干燥... 测定了在室内按不同聚合、水解、干燥条件及使用不同干燥设备制备的聚丙烯酰胺(PAM)和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W)的过滤因子,找出了影响过滤因子的规律。水解度对过滤因子无影响,而引发体系、聚合温度、水解方式、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干燥设备对过滤因子影响极大。提出了“嵌段水解体的存在是造成HPAM过滤因子增大的原因”这一假设,这对合成可满足三次采油要求的低过滤因子、高分子量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聚合物驱油 过滤因子 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油聚合物过滤因子测试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希 伊卓 +1 位作者 方昭 杜超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1-245,共5页
采用聚碳酸酯核孔滤膜对驱油聚合物聚丙烯酰胺(PAM)过滤因子的测试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SEM等方法分析了滤膜孔径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匹配关系及配制水矿化度对测试过滤因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同一孔径的滤膜,随PAM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 采用聚碳酸酯核孔滤膜对驱油聚合物聚丙烯酰胺(PAM)过滤因子的测试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SEM等方法分析了滤膜孔径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匹配关系及配制水矿化度对测试过滤因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同一孔径的滤膜,随PAM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过滤时间延长。测试PAM过滤因子时,孔径3μm的滤膜适于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8×106的PAM;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8×106的PAM使用孔径10μm的滤膜较适宜。相对分子质量为18×106的PAM在不同矿化度下通过孔径3μm的滤膜均可测得过滤因子。对于相对分子质量为35×106的PAM,当配制水矿化度大于300 mg/L时,孔径3μm的滤膜已不适用;如采用孔径10μm的滤膜,当配制水矿化度小于1 000 mg/L或当矿化度为30 000 mg/L时,均可测得过滤因子。在油藏的实际地质条件下进行聚合物过滤因子测试,可更真实地反映聚合物溶液的溶解性与注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油聚合物 聚丙烯酰胺 过滤因子 聚碳酸酯核孔滤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子聚合物过滤因子测试方法的改进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敏 孙刚 刘红颖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8-99,共2页
相对分子质量为2 500×104以上的超高分子聚合物在大庆油田主力油层污水配制聚合物现场应用过程中,已经取得了明显的增油、降水效果,干粉年用量达到了2×104t以上。对超高分子聚合物理化性能的准确评价有利于对不同聚合物进一... 相对分子质量为2 500×104以上的超高分子聚合物在大庆油田主力油层污水配制聚合物现场应用过程中,已经取得了明显的增油、降水效果,干粉年用量达到了2×104t以上。对超高分子聚合物理化性能的准确评价有利于对不同聚合物进一步优选并指导其注入参数的优化。生产应用表明,在室内检测过程中,按照中分子聚合物过滤因子的测定方法来评价超高分子聚合物过滤因子表现出了一定局限性。通过对原有方法的调整和改进,使检测结果能够体现不同超高分子聚合物的过滤因子差异,更易于对该类型产品进行质量监控。依据改进的检测方法编制的超高分子聚合物过滤因子检测标准已在油田各测试机构广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聚合物 过滤因子 流出时间 流出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溶液过滤因子自动检测仪的研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晓京 卢祥国 +1 位作者 包亚臣 徐典平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5-47,124,共4页
依据聚合物溶液过滤因子的检测原理,借鉴国内外相关检测仪器,利用现代控制和检测技术,研制了新型聚合物溶液过滤因子自动检测仪. 该自动检测仪采取“称重法”替代“容积法”,消除了1.0 mL的体积测量误差,测量精度提高10倍以上,而且还提... 依据聚合物溶液过滤因子的检测原理,借鉴国内外相关检测仪器,利用现代控制和检测技术,研制了新型聚合物溶液过滤因子自动检测仪. 该自动检测仪采取“称重法”替代“容积法”,消除了1.0 mL的体积测量误差,测量精度提高10倍以上,而且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溶液 过滤因子 自动检测 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过滤因子管理法实现完全交互式查询
5
作者 王会珍 叶志强 《南方冶金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221-223,230,共4页
介绍了一种具有尽可能大的灵活性、实现完全交互式查询的方法———过滤因子管理法 .
关键词 过滤因子管理法 完全交互 查询 数据库应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盐聚丙烯酰胺过滤因子指标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代启伟 《炼油与化工》 2020年第2期33-36,共4页
文中分析了抗盐聚丙烯酰胺在生产过程中过滤因子的影响因素,对产品进行分析检测。通过对聚合催化剂体系的优选、优化聚合反应条件;在溶解工序、聚合工序、水解工序、干燥工序进行控制,可以有效避免过滤因子指标超标,提高抗盐聚丙烯酰胺... 文中分析了抗盐聚丙烯酰胺在生产过程中过滤因子的影响因素,对产品进行分析检测。通过对聚合催化剂体系的优选、优化聚合反应条件;在溶解工序、聚合工序、水解工序、干燥工序进行控制,可以有效避免过滤因子指标超标,提高抗盐聚丙烯酰胺产品的溶解性,提高了产品的一级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盐聚丙烯酰胺 溶解性 过滤因子 控制措施 一级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效过滤比的液压润滑过滤器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王炉平 弓乐 贾瑞清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1-73,共3页
通过引入污染重复过滤因子,建立具有有效过滤比的过滤器新的理论模型,采用LabView对过滤器模型进行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过滤器的有效过滤比与污染重复过滤因子密切相关,污染重复过滤因子越大,过滤器的有效过滤比越小。研究过滤器污染... 通过引入污染重复过滤因子,建立具有有效过滤比的过滤器新的理论模型,采用LabView对过滤器模型进行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过滤器的有效过滤比与污染重复过滤因子密切相关,污染重复过滤因子越大,过滤器的有效过滤比越小。研究过滤器污染重复过滤因子及其变化规律,提高过滤器的有效过滤比,可改善液压润滑系统的污染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控制 过滤器模型 有效过滤 污染重复过滤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水支架用反冲洗过滤装置污染控制特性仿真 被引量:1
8
作者 方中喜 杨朝飞 +1 位作者 姜仁坤 于玲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5-68,共4页
针对采煤工作面纯水支架液压系统介质污染控制问题,开发了一种具有自洁净功能的自动反冲洗过滤装置,可实现正向过滤及在不拆除滤芯的前提下对滤芯上游污染物的反向清洗,分析了该反冲洗过滤装置的工作过程,应用污染控制平衡理论建立了正... 针对采煤工作面纯水支架液压系统介质污染控制问题,开发了一种具有自洁净功能的自动反冲洗过滤装置,可实现正向过滤及在不拆除滤芯的前提下对滤芯上游污染物的反向清洗,分析了该反冲洗过滤装置的工作过程,应用污染控制平衡理论建立了正向过滤及反向冲洗2个阶段的污染控制模型,利用AMESim软件建立了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过滤时间内,过滤器出口污染浓度随污染重复过滤因子的增大而增大,而过滤器前后压差随污染重复过滤因子的增大而减小;当过滤器前后压差达到反冲设定压力后,仅用时2.51s即可完成反向冲洗;过滤装置出口污染浓度可稳定在49个/mL,满足NAS9级要求,反冲洗瞬间输出流量达336L/min,可满足支架系统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控制模型 反冲洗 过滤 重复过滤因子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焦为过滤介质的颗粒床过滤器除尘性能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王苗 荣雷 王毅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1-48,共8页
为解决粉煤热解工艺中干馏气含尘量较大及颗粒床过滤器滤料再生问题,在颗粒床过滤器除尘实验装置上比较了半焦和石英砂两种滤料的过滤性能,分别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法,考察了表观气速、滤料厚度、滤料粒径和粉尘进料浓度对颗粒床除尘... 为解决粉煤热解工艺中干馏气含尘量较大及颗粒床过滤器滤料再生问题,在颗粒床过滤器除尘实验装置上比较了半焦和石英砂两种滤料的过滤性能,分别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法,考察了表观气速、滤料厚度、滤料粒径和粉尘进料浓度对颗粒床除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孔介质半焦对粉尘的过滤效率明显高于石英砂;随着过滤时间的延长,除尘效率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从过滤质量因子角度考虑,当表观气速为0.35 m/s,滤料厚度为150 mm,滤料粒径为0.83 mm^1.25 mm时,颗粒床过滤器具有较高的过滤性能;粉尘进料浓度增加,在过滤前期除尘效率随之增大,但在过滤后期高进料浓度下除尘效率下降的速率较快。各因素对颗粒床过滤器最大除尘效率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表观气速、滤料厚度、滤料粒径、粉尘进料浓度。当表观气速为0.25 m/s,粉尘进料浓度为10 g/m^3,床层厚度为150 mm,滤料粒径为0.38 mm^0.83 mm,除尘效率最大,为99.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床过滤 半焦 除尘效率 压降 过滤质量因子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ncel纤维滤材的过滤性能及其表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万雅波 王善元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1-43,共3页
以Tencel纤维为原料进行了滤材的研制及性能的测定 ,并对过滤机理、过滤性能及其表征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TENCEL纤维 原纤化 滤材 过滤质量因子 捕获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酰胺的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王贵江 欧阳坚 +1 位作者 朱卓岩 孙广华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03-306,共4页
探讨了丙烯酰胺的聚合引发体系,建立了一套在5~10℃条件下,由过硫酸钾、氨水、尿素、偶氮二(2 脒基丙烷)盐酸盐及功能性单体MP所构成的低温复合引发体系,应用该引发体系并添加甲酸钠和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改善聚丙烯酰胺的水... 探讨了丙烯酰胺的聚合引发体系,建立了一套在5~10℃条件下,由过硫酸钾、氨水、尿素、偶氮二(2 脒基丙烷)盐酸盐及功能性单体MP所构成的低温复合引发体系,应用该引发体系并添加甲酸钠和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改善聚丙烯酰胺的水溶性,可使聚丙烯酰胺的实验室样品相对分子质量达到3300万以上,过滤因子小于1.3,工业产品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3100万,过滤因子小于1 5,综合性能等同或优于日本三菱公司生产的MO4000型聚丙烯酰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复合引发体系 相对分子质量 聚合物驱 过滤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聚合物水溶液流经滤膜的流出曲线计算不溶凝胶含量的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苏智青 夏燕敏 +3 位作者 许汇 于志省 蔡红 宋晓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66-469,474,共5页
本文对聚合物水溶液在通过多孔滤膜时的流动行为进行了数学分析,进而建立了一套在恒压模式下聚合物溶液通过多孔滤膜时的流动曲线分析方法,得到了聚合物水溶液中≥滤膜微孔可封堵尺度的不溶凝胶含量,可以有效评价聚合物溶液的溶解性和... 本文对聚合物水溶液在通过多孔滤膜时的流动行为进行了数学分析,进而建立了一套在恒压模式下聚合物溶液通过多孔滤膜时的流动曲线分析方法,得到了聚合物水溶液中≥滤膜微孔可封堵尺度的不溶凝胶含量,可以有效评价聚合物溶液的溶解性和均匀性。与传统的过滤因子测试方法相比,该方法获得的参数与溶液的均匀性和滤膜孔径相关,排除了其他测量条件的影响,同时有更高效的测试效率。对于三次采油中大量使用的驱油剂聚丙烯酰胺,本文设计的方法能有效评价其中不溶凝胶含量。通过该方法计算也可以得到过滤因子与对应的不溶凝胶含量的关系曲线,计算发现,驱油剂用聚丙烯酰胺的通用行业标准中的过滤因子1.5对应溶液中的不溶凝胶含量应在0.4%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过滤因子 不溶凝胶 流动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模糊谱聚类LOF降噪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巍 麦志深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77-82,共6页
为解决核模糊相似性度量谱聚类算法的样本点降噪问题,优化聚类效果和稳定性,本文从分析异常点分布特性出发,引入局部异常因子(LOF)算法,提出聚类中心候选对象的概念,过滤数据集的噪声数据,从而优化初始聚类中心的计算,突出正常样本点在... 为解决核模糊相似性度量谱聚类算法的样本点降噪问题,优化聚类效果和稳定性,本文从分析异常点分布特性出发,引入局部异常因子(LOF)算法,提出聚类中心候选对象的概念,过滤数据集的噪声数据,从而优化初始聚类中心的计算,突出正常样本点在聚类中心调整中的影响力,使聚类算法更易于得出准确的聚类结果.同时提出一种局部过滤因子以修正相似性度量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放大正常数据之间的权值、缩小正常数据与噪声数据间的权值,使优化后的核模糊谱聚类算法大大降低对异常点的敏感度.算法有效性实验和算法稳定性实验表明:该方法对相似性度量修正的有效性使核模糊谱聚类算法更为稳定和鲁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聚类 核模糊相似性度量 聚类中心候选对象 局部过滤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理化性能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刚 刘红颖 《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4期39-44,共6页
从油田应用超高分子量聚合物以来,我们在对其理化性能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陆续发现了原有检测方法的一些不适应性。为了更全面、有效地评价聚合物质量性能,同时为了不断满足油田生产的要求扩大聚合物在油田的适用范围,我们开展了多方面的... 从油田应用超高分子量聚合物以来,我们在对其理化性能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陆续发现了原有检测方法的一些不适应性。为了更全面、有效地评价聚合物质量性能,同时为了不断满足油田生产的要求扩大聚合物在油田的适用范围,我们开展了多方面的室内实验工作,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内烯酰胺 分子量 溶解速度 过滤因子 性能测试 聚合物驱油 油田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出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预测研究——基于混频数据取样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蔡宇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19,共8页
本文在"预测"及"实时预报"两种情境下分别使用混频数据取样方法研究高频股票收益率对产出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的预测精度。笔者采用近年来新提出的频域过滤因子对股票收益率进行过滤,以排除季度趋势及高频噪音对预... 本文在"预测"及"实时预报"两种情境下分别使用混频数据取样方法研究高频股票收益率对产出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的预测精度。笔者采用近年来新提出的频域过滤因子对股票收益率进行过滤,以排除季度趋势及高频噪音对预测精度的影响;使用从实际数据所估算出来的MIDAS权重参数对高频股票数据进行加总。本文发现MIDAS模型对美国和新加坡两国具有相当好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预测 MIDAS 频域过滤因子 Diebold—Mariano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韶关市强寒潮低温及其预报 被引量:1
16
作者 曾少颜 许汉权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4年第5期77-79,共3页
分析1963年以来韶关寒潮持续低温与副高、亚欧纬向环统指数的关系,从而作出长期趋势预报,再应用寒潮的MOS方程作出寒潮低温阴雨的中期预报。
关键词 寒潮低温 强寒潮 韶关市 持续低温 中期预报 趋势预报 过滤因子 日平均气温 青藏高原 寒潮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隙形状对熔喷非织造布过滤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金关秀 祝成炎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18,共4页
为探究孔隙形状与熔喷非织造布过滤品质(以品质因子表征)之间的内在关系,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5个聚丙烯熔喷非织造布样品的孔隙形状因子和孔隙圆度进行求取,并对样品进行过滤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孔隙形状因子数值的增大,熔... 为探究孔隙形状与熔喷非织造布过滤品质(以品质因子表征)之间的内在关系,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5个聚丙烯熔喷非织造布样品的孔隙形状因子和孔隙圆度进行求取,并对样品进行过滤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孔隙形状因子数值的增大,熔喷非织造布过滤品质随之提高;随着孔隙圆度的提高,熔喷非织造布过滤品质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喷法非织造布 过滤织物 孔隙结构 数字图像处理 孔隙形状因子 孔隙圆度 过滤品质因子
原文传递
新型聚合物驱油剂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袁士义 罗健辉 +1 位作者 朱怀江 刘玉章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CAS 2005年第12期17-19,27,共4页
对新型聚合物驱油剂的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与普通聚丙烯酰胺性能评价方法的对比,发现必须增加矿化度、温度变化对增稠性能的影响,聚合物溶液的弹性、表面活性剂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吸附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和不同注入段塞... 对新型聚合物驱油剂的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与普通聚丙烯酰胺性能评价方法的对比,发现必须增加矿化度、温度变化对增稠性能的影响,聚合物溶液的弹性、表面活性剂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吸附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和不同注入段塞大小和浓度对驱油试验的影响测定及残余阻力系数分析;建议采用注入状态观测取代溶解时间和过滤因子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油剂 性能评价方法 残余阻力系数 溶液粘度 聚丙烯酰胺 聚合物溶液 表面活性剂 应用性能 增稠性能 温度变化 驱油试验 过滤因子 溶解时间 矿化度 测定 注入 段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