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光学遥感器扫描运动部件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蔺宇辉 傅丹膺 唐国金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04年第4期30-34,共5页
利用CAE的建模及仿真技术并应用运动学和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 (RecurDyn)与结构力学分析软件 (Nastran)相结合的分析研究方法为解决某类带扫描运动部件的空间光学遥感器的运动特性分析及设计提供了参考 。
关键词 空间光学遥感器 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 建模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2A钻机下钻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尹晓利 孔凡让 +2 位作者 范成洲 曹钧 王定贤 《机械与电子》 2013年第2期30-32,共3页
结合交流变频电机的能耗制动原理和钻机下钻特点,对92A钻机下钻运动学与动力学进行分析,掌握了下钻的运动规律和绞车滚筒上的载荷变化情况,规范操作手的操作,校核绞车刹车的安全系数。
关键词 钻机 能耗制动 下钻运动学与动力学 刹车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机组关键部件运动学与动力学仿真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光辉 《上海有色金属》 CAS 2014年第4期160-164,共5页
以风力发电机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动量叶素理论计算叶片在不同风速下的气动载荷,在三维软件Solidworks中建立了叶片、轮毂、机舱和塔架等关键功能部件的三维模型,在Ansys中对叶片和塔架进行柔性化处理,生成叶片和塔架的MNF文件,建立了风... 以风力发电机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动量叶素理论计算叶片在不同风速下的气动载荷,在三维软件Solidworks中建立了叶片、轮毂、机舱和塔架等关键功能部件的三维模型,在Ansys中对叶片和塔架进行柔性化处理,生成叶片和塔架的MNF文件,建立了风力机组关键功能部件的ADAMS刚柔耦合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将计算的载荷均匀加载到风力机组的叶片上,对风力机在风速由5 m/s变化到25 m/s的过程进行仿真,得到叶片和塔架的振动变形特性曲线.该仿真能够很好地模拟风力机的振动变形特性,为风力机的虚拟样机仿真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动量叶素理论 刚柔耦合 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动力学约束下的路径规划算法研究进展
4
作者 周于淞 王宪伦 王相虎 《信息技术》 2025年第2期14-20,27,共8页
移动机器人在运动学与动力学约束下的路径规划由机器人地盘结构和所执行任务要求决定,针对具有差速地盘或阿克曼地盘的移动机器人,以运动学模型为出发点,分别从基于图搜索和基于随机采样的路径规划算法中总结了约束算法与经典算法的区... 移动机器人在运动学与动力学约束下的路径规划由机器人地盘结构和所执行任务要求决定,针对具有差速地盘或阿克曼地盘的移动机器人,以运动学模型为出发点,分别从基于图搜索和基于随机采样的路径规划算法中总结了约束算法与经典算法的区别以及之后的改进策略,随后分析了人工智能在约束算法上的应用,论述了约束算法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方向,为后续的约束算法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运动学模型 运动学与动力学约束 路径规划 渐进最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推力装置运动学与动力学仿真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永琴 何杰 苏三买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316-2323,共8页
为了研究叶栅式反推力装置各部件在工作过程中的运动学与动力学特性,根据机构运动原理对反推力装置进行简化并建立了运动学与动力学数学模型。以滑动整流罩位移与阻流门所受气动负荷为输入进行运动学与动力学仿真,得到了反推力装置各部... 为了研究叶栅式反推力装置各部件在工作过程中的运动学与动力学特性,根据机构运动原理对反推力装置进行简化并建立了运动学与动力学数学模型。以滑动整流罩位移与阻流门所受气动负荷为输入进行运动学与动力学仿真,得到了反推力装置各部件的位移、速度及受力特性曲线,并对比分析了在不同尺寸参数下各部件特征点的运动轨迹和反推力装置负载力变化。结果表明:运动学及动力学仿真结果与工程实际相符;反推力装置机构参数选择不合理时,各设计点会发生干涉现象并导致机构无法运动;机构参数变化对负载力最大值影响尤为突出,在阻流门AC段长度值增大6%,阻流门CB段长度值减小9%的情况下,负载力正向最大值将增大19.53%,负向最大值增大12.67%。研究方法及研究结果可为反推力装置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以及为反推力装置机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栅式反推力装置 滑动整流罩 阻流门 运动学与动力学仿真 运动轨迹与负载力
原文传递
超空泡水下航行器运动学与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代金 罗凯 +2 位作者 党建军 王育才 张宇文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437-2442,共6页
在考虑超空泡"时间延迟"效应的基础上,建立了强机动情况下的超空泡水下航行器空间运动学与动力学模型.为考察该模型在弱机动条件下的适配性,以航行器俯仰通道为例,对忽略超空泡时间延迟效应和考虑延迟效应两种情况进行了仿真... 在考虑超空泡"时间延迟"效应的基础上,建立了强机动情况下的超空泡水下航行器空间运动学与动力学模型.为考察该模型在弱机动条件下的适配性,以航行器俯仰通道为例,对忽略超空泡时间延迟效应和考虑延迟效应两种情况进行了仿真对比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弱机动条件下,两种情况均能较好地反映航行器的运动特性;施加相同的俯仰角时,后者的一阶响应比例增益较小,且表现出较强的振荡特性,在控制系统设计时应特别注意微分环节的引入.研究结论对超空泡水下航行器控制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空泡水下航行器 空泡时间延迟 运动学与动力学模型 强机动
原文传递
电-液混合驱动的步态模拟系统中非固定Stewart平台的逆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郭秦阳 施光林 王冬梅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7,共7页
针对足踝复合体在步态过程中生物力学特性的研究需求,设计一种基于非固定Stewart平台的电-液混合驱动的六自由度步态模拟系统。利用液压系统驱动Stewart平台的基座,拓展了平台在矢状面内沿步态前-后向的工作空间。对传统的基于牛顿-欧拉... 针对足踝复合体在步态过程中生物力学特性的研究需求,设计一种基于非固定Stewart平台的电-液混合驱动的六自由度步态模拟系统。利用液压系统驱动Stewart平台的基座,拓展了平台在矢状面内沿步态前-后向的工作空间。对传统的基于牛顿-欧拉法(N-E法)的并联机构逆动力学建模方法进行优化,充分考虑了基座运动所引起的惯性力,完成了非固定Stewart平台的动力学建模。对典型步态模拟过程中非固定Stewart平台在足踝生物力学作用下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对比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建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模拟 非固定Stewart平台 运动学与动力学 牛顿-欧拉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系团Abell 85的动力学子结构 被引量:2
8
作者 万吉莉 袁启荣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5-252,共8页
Abell 85是位于南半天区红移为0.055的cD星系团.基于前人的光谱观测数据和SDSS(Sloan Digital Sky Survey)数据,利用3σ方法筛选出该星系团的370个成员星系,并对其动力学情况进行了分析.从这些成员星系的空间分布和局域视向速度分布中,... Abell 85是位于南半天区红移为0.055的cD星系团.基于前人的光谱观测数据和SDSS(Sloan Digital Sky Survey)数据,利用3σ方法筛选出该星系团的370个成员星系,并对其动力学情况进行了分析.从这些成员星系的空间分布和局域视向速度分布中,发现了该星系团含有4个明显的子结构,且正处于两两并合之中.这表明Abell 85处在动力学活跃的状态,远未达到动力学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系 星系团 个别 星系 运动学与动力学 星系 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星系动力学状态对星系属性的依赖
9
作者 裴远 王慧元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7-110,共14页
基于Sloan Digital Sky Survey(SDSS)数据,采用van den Bosch等发展的自适应方法从星系样本中挑选出中央星系及其卫星星系,然后研究卫星星系速度弥散与中央星系/卫星星系属性的关系.和之前的研究一致,卫星星系平均速度弥散随着中央星系... 基于Sloan Digital Sky Survey(SDSS)数据,采用van den Bosch等发展的自适应方法从星系样本中挑选出中央星系及其卫星星系,然后研究卫星星系速度弥散与中央星系/卫星星系属性的关系.和之前的研究一致,卫星星系平均速度弥散随着中央星系质量增大而增大,并且红中央星系所在星系群的速度弥散比蓝中央星系要大.发现平均而言,在红中央星系周围,卫星星系的速度弥散和其质量之间没有明显关联.但是在蓝中央星系周围,质量大的卫星星系速度弥散偏大,而红卫星星系的速度弥散要比蓝卫星星系偏大.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相同的暗晕中,卫星星系速度弥散和卫星星系质量并不相关.有意思的是,如果红中央星系周围同时有红和蓝卫星星系,那么红卫星星系的速度要小,对其中的物理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此外还发现,若中央星系周围只有红或蓝(质量大或小)的卫星星系时,有红(或质量大)的卫星星系所在的暗晕的速度弥散要大于有蓝(或者质量小)的卫星星系的暗晕,这表明卫星星系属性对于暗晕质量测量是有影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系 暗晕 星系 运动学与动力学 方法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BSCAN聚类算法的疏散星团NGC 188的3维运动学成员判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新华 王超 +1 位作者 顾晓清 徐守坤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5-72,共8页
利用疏散星团NGC 188所在天区的1046颗恒星样本的高精度3维(3D)运动学数据(自行和视向速度)测试了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聚类算法的成员判定效果.为了避免自行和视向速度的单位不一致带... 利用疏散星团NGC 188所在天区的1046颗恒星样本的高精度3维(3D)运动学数据(自行和视向速度)测试了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聚类算法的成员判定效果.为了避免自行和视向速度的单位不一致带来的影响,在数据预处理阶段将3个分量的数据统一标准化至[0,1]区间.利用第k个最近邻点距离方法分析了1046颗恒星样本在标准化无量纲3D速度空间的分布特征,再根据第k个最近邻点距离随k值的变化趋势确定了DBSCAN聚类算法的输入参数(Eps,MinPts),最后利用DBSCAN聚类算法分离出497颗3D运动学成员星.分析结果表明得到的3D运动学成员星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散星团和星协 个别 NGC 188 恒星 运动学与动力学 技术 视向速度 赫罗图与颜色-星等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型钢万能轧机轧辊调整装置运动学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郭年琴 郭晟 文铁琦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1-95,共5页
为了分析实际轧制过程中的振动和调节误差,研究了H型钢万能轧机轧辊调整装置基于理想约束副条件下的运动学与基于接触约束副的运动学动力学分析。从两者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来看,理想约束条件下的水平辊调整速度是静态且恒定的0.691 4 mm... 为了分析实际轧制过程中的振动和调节误差,研究了H型钢万能轧机轧辊调整装置基于理想约束副条件下的运动学与基于接触约束副的运动学动力学分析。从两者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来看,理想约束条件下的水平辊调整速度是静态且恒定的0.691 4 mm/s;基于接触约束模型条件下的水平辊调整速度是动态的并呈现伴随冲击的周期性波动,大致是在0.688 7 mm/s处有比较大幅度的波动,且波动值相对理论值达36.64%,更加符合实际轧制工况。因此,基于静态设计的轧机在实际轧制过程中会出现比较明显的振动和调节误差,从而影响H型钢产品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采用的变位系数蜗轮蜗杆传动是引起传动角速度波动的主要来源,这可为万能轧机的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能轧机 轧辊调整装置 运动学与动力学 ADAMS
原文传递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轮腿式自平衡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
12
作者 叶梁杰 杨忠 +3 位作者 卓浩泽 许诺 眭耀宇 何乃峰 《应用科技》 CAS 2024年第5期134-140,166,共8页
对于五连杆结构的轮腿式自平衡机器人,传统的倒立摆建模方法未考虑航向角等自由度,控制性能较差。对此提出一种新的建模与控制方法。首先,通过虚拟模型控制和辅助控制器实现机器人部分自由度的控制,同时对系统进行解耦,建立较为精简的... 对于五连杆结构的轮腿式自平衡机器人,传统的倒立摆建模方法未考虑航向角等自由度,控制性能较差。对此提出一种新的建模与控制方法。首先,通过虚拟模型控制和辅助控制器实现机器人部分自由度的控制,同时对系统进行解耦,建立较为精简的整体运动模型。其次,因传统线性二次型调节器控制器无法解决腿部运动范围受限问题,设计模型预测控制器以预测未来周期内的运动状态,优化求解约束范围内的控制量,控制器输出通过虚拟模型控制映射为关节电机力矩,从而实现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最后,对轮腿式机器人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跟踪控制指令的效果,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腿式机器人 移动机器人 五连杆结构 运动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虚拟模型控制 平衡控制 运动学与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生物力学的摄影技术
13
作者 李诚志 《体育与科学》 1983年第2期47-48,共2页
当前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主要是通过各种研究手段来考查人体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学与动力学参数。在众多的研究手段中,摄影技术是一项最为有效的研究工具。 摄影技术之所以被研究人员广泛采用,主要是曲它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总的说来摄影技... 当前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主要是通过各种研究手段来考查人体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学与动力学参数。在众多的研究手段中,摄影技术是一项最为有效的研究工具。 摄影技术之所以被研究人员广泛采用,主要是曲它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总的说来摄影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它是一种“非接触性的测量系统”,可以在不接触运动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物力学 摄影技术 运动学与动力学 研究手段 测量系统 人体运动 接触运动 运动 非接触性 研究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跳高中运动员与支点相互作用的生物力学
14
作者 恩.格.米哈依洛夫 闻克婉 《辽宁体育科技》 1983年第2期23-25,共3页
目前,大多数跳高运动员都采用背越式跳法。正是用这种方法,盖尔特·韦西格以2.36米的成绩,萨拉·西梅奥尼以2.01米的成绩创造了男、女跳高世界纪录。但是,不要忘记俯卧式也蕴有达到纪录高度的可能,瓦列里·布鲁梅里和后来... 目前,大多数跳高运动员都采用背越式跳法。正是用这种方法,盖尔特·韦西格以2.36米的成绩,萨拉·西梅奥尼以2.01米的成绩创造了男、女跳高世界纪录。但是,不要忘记俯卧式也蕴有达到纪录高度的可能,瓦列里·布鲁梅里和后来的乌拉吉米尔·雅申科都在某个时候表现了很大的成就。对这两种跳跃方法做了对比研究的许多作者指出,在完成跳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踏跳中出现了它结构上的运动学与动力学的重要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高运动 踏跳 支撑反作用力 世界纪录 拉吉 运动学与动力学 蹬伸阶段 雅申 压力中心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工程意识,提高“机构力学与机构设计”教学质量
15
作者 葛友华 《盐城工业专科学校学报》 CAS 1995年第1期39-40,共2页
"机构力学与机构设计"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主干技术基础课,是联系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的纽带.从专科"必需,够用"的教学原则出发,教学大纲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与机械设计相关的静力学、运动学与动力学原理及,其... "机构力学与机构设计"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主干技术基础课,是联系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的纽带.从专科"必需,够用"的教学原则出发,教学大纲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与机械设计相关的静力学、运动学与动力学原理及,其在实际机构中的应用,掌握机构的结构及常用机构等方面的知识,初步具有对这些方面问题的分析、综合能力,得到必要的基本技能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设计 工程意识 基本机构 培养学生 实际机构 运动学与动力学 课程教学 力学模型 机械设计 教学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医学
16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0年第1期6-6,共1页
G804.52 9905488部分青少年运动员异常心电图分析〔刊,中,I〕/朱应明,阎运运∥少年体育训练.-1999(4).-47-48表2(XH) 医务监督∥心电图∥分析∥青少年 G804.53
关键词 运动医学 青少年运动 运动学与动力学 心电图分析 医务监督 体育训练 铁人三项运动 预防 大学生运动 膝关节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系团Abell 2199的恒星形成性质 被引量:2
17
作者 袁启荣 何莹莹 +2 位作者 李峰 张立 赵丽芳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0-266,共7页
通过对近邻星系团Abell 2199中290颗成员星系进行形态分类,研究这些星系的恒星形成率及其与形态和相关物理特性之间的关系.该星系团中星系的特征恒星形成率与Hα等值宽度、星系光谱在4000(?)处的跃变程度以及星系所包含的恒星质量之间... 通过对近邻星系团Abell 2199中290颗成员星系进行形态分类,研究这些星系的恒星形成率及其与形态和相关物理特性之间的关系.该星系团中星系的特征恒星形成率与Hα等值宽度、星系光谱在4000(?)处的跃变程度以及星系所包含的恒星质量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这些星系的恒星形成活动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环境效应,表明该星系团仍处在剧烈的动力学演化阶段,远没有达到动力学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系 星系团 个别 星系 基本参数 星系 运动学与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非广延分布等离子体中的离子声孤波 被引量:5
18
作者 蔺福军 廖晶晶 朱云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25,共9页
从三维非广延分布函数及流体动力学方程组出发,研究了非广延分布等离子体中电子的非广延性对离子声孤波结构和性质的影响.通过理论解析获得Sagdeev赝势方程,从该方程出发研究了不同q所对应离子声孤波的振幅、宽度及电子数密度的空间分布... 从三维非广延分布函数及流体动力学方程组出发,研究了非广延分布等离子体中电子的非广延性对离子声孤波结构和性质的影响.通过理论解析获得Sagdeev赝势方程,从该方程出发研究了不同q所对应离子声孤波的振幅、宽度及电子数密度的空间分布.数值结果表明:离子声孤波存在的可允许范围由参量q决定,并且电子的非广延效应对离子声孤波的空间特性及电子密度分布均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际介质:运动学与动力学 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邻星系恒星形成区光谱观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孔旭 林琳 +10 位作者 李金荣 周旭 邹虎 李弘宇 程福臻 杜薇 范舟 毛业伟 王菁 朱轶楠 周志民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9-39,共11页
近年来随着国际8—10iTI口径望远镜数目的不断增加,41TI及以下口径望远镜已成为中小型望远镜.如何利用中、小口径望远镜做出有影响的科学成果,须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为此,自2013年开始针对国家天文台2.16m望远镜推出了重点... 近年来随着国际8—10iTI口径望远镜数目的不断增加,41TI及以下口径望远镜已成为中小型望远镜.如何利用中、小口径望远镜做出有影响的科学成果,须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为此,自2013年开始针对国家天文台2.16m望远镜推出了重点课题支持计划.介绍的“近邻星系恒星形成区光谱观测研究”为2.16rfl望远镜支持的3个重点课题之一.它将利用2.16m望远镜3yr、每年30个暗夜或灰夜的观测时间,开展20个近邻、大星系中多个恒星形成区、平行星系主轴方向和垂直主轴方向的光谱观测,获得一个有显示度的、科学意义重要的近邻星系恒星形成区和径向分布的光谱样本.同时该课题还利用6.5m多镜面望远镜(MMT)的观测时间,开展近邻、特大星系的恒星形成区的光谱观测.利用2.16m望远镜和MMT望远镜观测得到的星系不同区域的光谱数据,结合已有的紫外、光学、红外波段宽带滤光片数据和BATCfBeijing-Arizona-Taiwan.Connecticut)15个中带滤光片数据,可开展星系尘埃消光、恒星形成率、金属丰度和星族特性二维分布等方面的研究;开展星系二维特性和星系形态、星系环境关系的研究.将介绍这个重点课题的科学意义、星系样本的选取、光谱观测策略和星系NGC2403的光谱观测和初步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际介质:尘埃 消光 星系:发射线 星系:运动学与动力学 星系:恒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双臂机器人系统的最优内力分配计算 被引量:1
20
作者 石宗坤 王从庆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1期48-52,共5页
针对本体位置、姿态均不可控的自由浮动空间双臂机器人抓物系统的内力分配问题 ,提出了基于模拟退火算法和遗传算法的优化方法 .将机器人两机械臂各关节广义驱动力矩的范数之和作为目标函数 ,末端抓手的抓持内力作为优化变量 ,采用了模... 针对本体位置、姿态均不可控的自由浮动空间双臂机器人抓物系统的内力分配问题 ,提出了基于模拟退火算法和遗传算法的优化方法 .将机器人两机械臂各关节广义驱动力矩的范数之和作为目标函数 ,末端抓手的抓持内力作为优化变量 ,采用了模拟退火算法和遗传算法来求解该优化变量 ,使机器人消耗的能量最小 ,并对双臂六自由度空间机器人抓物系统进行了仿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机器人 运动学与动力学 最优内力分配 模拟退火算法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