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机械臂运动灵活性性能综合评价 被引量:26
1
作者 赵京 李立明 +1 位作者 尚红 胡卫建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9-15,共7页
在机械臂运动灵活性性能评价中,表示机械臂灵活性的指标众多,而不同指标间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有些相关性非常显著,这使它们提供的信息有可能发生重叠。运用主成分分析综合处理可以产生新的指标,而这些新的指标彼此互补相关... 在机械臂运动灵活性性能评价中,表示机械臂灵活性的指标众多,而不同指标间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有些相关性非常显著,这使它们提供的信息有可能发生重叠。运用主成分分析综合处理可以产生新的指标,而这些新的指标彼此互补相关又能综合反映机械臂灵活性性能的情况。通过应用主成分分析逐步降维综合处理的特性对同一构型不同尺度的平面2R和三种不同构型的空间3R机械臂运动灵活性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得到各种运动灵活性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平面2R和PUMA型空间3R机械臂的5个单一灵活性指标正相关,优劣变化趋势相同,可以用1个综合灵活性性能指标代表5个单一性能指标的信息。其他两种空间3R机械臂5个单一灵活性指标有正相关,有负相关,可用1个变量代表机械臂各向同性指标的信息,1个变量代表机械臂运动能力指标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运动灵活性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运动灵活性问题研究概述 被引量:13
2
作者 谢碧云 赵京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86-1393,共8页
从不同角度对早期提出的3个经典灵活性指标进行了详细地解释说明。以此为基础,将后续研究中发现的具有研究价值的运动灵活性问题进行了归纳分类,一是指标解析表达的问题,二是雅克比量纲不统一的问题,三是关节空间的定义问题,最后是其它... 从不同角度对早期提出的3个经典灵活性指标进行了详细地解释说明。以此为基础,将后续研究中发现的具有研究价值的运动灵活性问题进行了归纳分类,一是指标解析表达的问题,二是雅克比量纲不统一的问题,三是关节空间的定义问题,最后是其它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总结了解决方案和改进后的指标,并对这些指标的作出了简要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灵活性 可操作度 各向同性 条件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运动灵活性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谢碧云 赵京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56-862,共7页
对各类现有机器人的运动灵活性指标进行了分析比较,并且提出了一个新指标。同时,定义了指标灵敏度的概念,用来评价机器人灵活性的稳定性。基于这些运动灵活性指标,对平面机器人和空间机器人的运动灵活性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并对各指标... 对各类现有机器人的运动灵活性指标进行了分析比较,并且提出了一个新指标。同时,定义了指标灵敏度的概念,用来评价机器人灵活性的稳定性。基于这些运动灵活性指标,对平面机器人和空间机器人的运动灵活性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并对各指标优化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该指标对机器人的运动灵活性进行优化,机器人的综合灵活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灵活性 条件数 可操作度 各向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倍四元数的机器人运动灵活性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杜滨 赵京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6-522,共7页
针对机器人的雅可比矩阵量纲不统一而不能对其进行灵活性评价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雅可比矩阵量纲统一及评价方法。首先基于倍四元数,将三维空间的旋转和平移统一为四维空间的纯转动,推导了基于倍四元数的连杆坐标系变换通式。然... 针对机器人的雅可比矩阵量纲不统一而不能对其进行灵活性评价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雅可比矩阵量纲统一及评价方法。首先基于倍四元数,将三维空间的旋转和平移统一为四维空间的纯转动,推导了基于倍四元数的连杆坐标系变换通式。然后利用该方法对机器人进行了运动学建模,得到了具有统一量纲的雅可比矩阵,并根据该矩阵定义了新的评价指标。该方法解决了混合关节机器人建模时所产生的雅可比矩阵量纲不统一的问题。最后,对空间3R机器人和空间RPR机器人的灵活性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不仅适用于相同类型关节的机器人,同时适用于混合关节类型的机器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运动灵活性 倍四元数 条件数 可操作度 混合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冗余度机器人运动灵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边宇枢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70-572,共3页
对改善柔性冗余度机器人的运动灵活性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机器人的关节速度与其运动灵活性之间的关系 ;然后利用柔性冗余度机器人的二次优化能力 ,进一步研究了改善柔性冗余度机器人运动灵活性的问题 ,通过泰勒级数展开的办法把... 对改善柔性冗余度机器人的运动灵活性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机器人的关节速度与其运动灵活性之间的关系 ;然后利用柔性冗余度机器人的二次优化能力 ,进一步研究了改善柔性冗余度机器人运动灵活性的问题 ,通过泰勒级数展开的办法把振动的抑制从加速度级等效转化到速度级 ,从而可以在速度级上同时实现振动的抑制和灵活性的改善 ,并给出了在抑振的同时改善机器人运动灵活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冗余度机器人 运动灵活性 振动抑制 关节速度 泰勒级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型三平移并联机构的工作空间与运动灵活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黄秀琴 沈惠平 杨廷力 《机械传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6-169,共4页
根据Delta机构的结构,设计提出了一种改进型三平移并联机构。在位置逆解的基础上,讨论了机构输入与输出速度关系的逆雅可比,并进一步对该并联机构作业空间的几何性质、机构的运动灵活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几何参数变化对机构作业空间及... 根据Delta机构的结构,设计提出了一种改进型三平移并联机构。在位置逆解的基础上,讨论了机构输入与输出速度关系的逆雅可比,并进一步对该并联机构作业空间的几何性质、机构的运动灵活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几何参数变化对机构作业空间及运动灵活性的影响规律。分析表明,该机构具有几何形状规则的作业空间及较好的运动灵活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实现三维移动的并联机构机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位置逆解 工作空间 运动灵活性
原文传递
基于FPCA的机器人运动灵活性增强综合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志娟 赵京 李立明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46,共6页
面向机器人的多种单一运动灵活性指标,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方法对其综合运动灵活性进行分析和评价,评价结果受奇异位形处指标极端值的影响。进而将模糊集引入PCA,使用模糊主成分分析(fuzzy principal comp... 面向机器人的多种单一运动灵活性指标,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方法对其综合运动灵活性进行分析和评价,评价结果受奇异位形处指标极端值的影响。进而将模糊集引入PCA,使用模糊主成分分析(fuzz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FPCA)方法进行机器人灵活性综合评价。通过调节模糊隶属函数,吸收奇异位形及其附近的极端值,突出主要信息,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提高机器人灵活性的综合评价的效果,从而提出一种基于多种性能指标的含奇异位形的机器人任务优选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运动灵活性 综合评价 奇异位形 主成分分析 模糊主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运动协调灵活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石成银 林辉杰 李美霞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4-252,共9页
采用影像拍摄与解析方法,获得16例国内外优秀女子运动员掷铁饼动作的运动学参数,应用函数型主成分分析、多元回归以及uncontrolled manifold方法从中识别针对掷铁饼动作4种运动任务的运动协调灵活性,进而揭示优秀掷铁饼运动员运动协调... 采用影像拍摄与解析方法,获得16例国内外优秀女子运动员掷铁饼动作的运动学参数,应用函数型主成分分析、多元回归以及uncontrolled manifold方法从中识别针对掷铁饼动作4种运动任务的运动协调灵活性,进而揭示优秀掷铁饼运动员运动协调灵活性特征,实证当前的运动协调灵活性发展观,审视近来所推崇的运动变异性功能论。研究结果显示,(1)在掷铁饼动作全过程中,针对各运动任务时优秀女子运动员运动协调灵活性值均为正值,个别高达0.71;(2)在优秀女子运动员中,针对各运动任务时精英组在全过程中运动协调灵活性水平都高于普通组,个别差距高达0.5,这些差距在各运动阶段中的体现因运动任务不同而有所差异;(3)精英组较高的运动协调灵活性水平在腾空阶段中均源自其较高的功能性单位"有益"变异性,在第二单支撑或双支撑阶段中均源自其较低的功能性单位"有害"变异性。研究认为,针对掷铁饼动作重要运动任务的运动协调灵活性对优秀女子运动员该动作的实现及其水平的提升有促进作用,这主要源自对降低动作误差以及多任务最优化实现的需求。此外,当前的运动协调灵活性发展观并不完全适合于诠释优秀运动员群体体育专项技术动作中运动协调灵活性的发展表现。另外,从新视角支持运动变异性功能论,并诠释了其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协调灵活性 掷铁饼动作 运动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SCARA型硅片传输机器人灵活性综合评价模型 被引量:3
9
作者 李耀贵 杨斌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3-137,141,共6页
SCARA型硅片传输机器人的灵活性性能评价方法是该类机器人研究和应用的重要问题,由于灵活性的指标多,指标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评价信息会发生重叠现象。将因子分析法引入到多规格的SCARA型硅片传输机器人的灵活性性能综合评价中,提... SCARA型硅片传输机器人的灵活性性能评价方法是该类机器人研究和应用的重要问题,由于灵活性的指标多,指标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评价信息会发生重叠现象。将因子分析法引入到多规格的SCARA型硅片传输机器人的灵活性性能综合评价中,提出了一种SCARA型硅片传输机器人的灵活性性能评价的综合评价模型,在该模型中,通过计算初等载荷矩阵及因子贡献率将5个单一性能指标的信息综合为2个公共因子,再利用因子旋转区分出运动灵活性中的两个不同方面,最后,建立SCARA型硅片传输机器人灵活性综合评价函数,选择出灵活性能最优的SCARA型硅片传输机器人。计算结果表明:该灵活性综合评价模型可以为SCARA型硅片传输机器人最佳尺寸的选取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ARA型机器人 运动灵活性 因子分析法 综合评价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SCARA型硅片传输机器人灵活性研究
10
作者 李耀贵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1年第1期81-84,共4页
当前工业机器人已在不同生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基于运动学分析视角进行产品性能评价,机器人运动的灵活性成为重点衡量指标,也成为机器人研发制造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提出可将因子分析法应用于机器人性能评价中建立综合评价模型,经... 当前工业机器人已在不同生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基于运动学分析视角进行产品性能评价,机器人运动的灵活性成为重点衡量指标,也成为机器人研发制造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提出可将因子分析法应用于机器人性能评价中建立综合评价模型,经由变量选取、变量指标标准化处理、建立相关系数矩阵、建立初等荷载矩阵、采取因子旋转求解得分函数、计算因子贡献率等流程,最终筛选出灵活性能最优的机器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ARA型机器人 运动灵活性 因子分析法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三平移并联机构的工作空间和运动灵活度分析
11
作者 李健 黄秀琴 沈惠平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6-10,共5页
文章通过位置逆解公式,描述了机构输入与输出速度关系的逆雅可比,对该并联机构作业空间和运动灵活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一尺度参数下机构作业空间及运动灵活性的分布规律。分析表明,该机构具有几何形状规则的作业空间及较好的运动灵活性... 文章通过位置逆解公式,描述了机构输入与输出速度关系的逆雅可比,对该并联机构作业空间和运动灵活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一尺度参数下机构作业空间及运动灵活性的分布规律。分析表明,该机构具有几何形状规则的作业空间及较好的运动灵活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能实现三维移动操作的并联机构选型,获得的结果可应用于该并联机构的设计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位置逆解 工作空间 运动灵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PU^*U^*型平动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吴光中 李剑锋 +3 位作者 费仁元 刘德忠 管长乐 杨小勇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16-819,共4页
研究 3-PU U 型平动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分析问题。通过将该机构简化成运动等效的机构模型 ,得到其位置逆解公式及描述机构输入与输出速度关系的逆雅可比 ,并进一步对 3-PU U 并联机构作业空间的几何性质、机构的运动灵活性进行了分析 ,给... 研究 3-PU U 型平动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分析问题。通过将该机构简化成运动等效的机构模型 ,得到其位置逆解公式及描述机构输入与输出速度关系的逆雅可比 ,并进一步对 3-PU U 并联机构作业空间的几何性质、机构的运动灵活性进行了分析 ,给出了尺度参数变化对机构作业空间及运动灵活性的影响规律。分析表明 ,该机构具有几何形状规则的作业空间及较好的运动灵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PU^*U^*型并联机构 位置逆解 工作空间 运动灵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相容型肩关节康复外骨骼机构的运动学与灵活性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剑锋 刘钧辉 +3 位作者 张雷雨 陶春静 季润 赵朋波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54,共9页
针对人体肩关节运动障碍的康复训练需求,提出一种3R-PU型串联肩关节康复外骨骼机构,可以实现肩关节的内收/外展、前屈/后伸和内旋/外旋运动。通过在人机界面引入被动关节P和U,使外骨骼机构与上臂形成的人机闭链转化为3-DOF运动学恰约束... 针对人体肩关节运动障碍的康复训练需求,提出一种3R-PU型串联肩关节康复外骨骼机构,可以实现肩关节的内收/外展、前屈/后伸和内旋/外旋运动。通过在人机界面引入被动关节P和U,使外骨骼机构与上臂形成的人机闭链转化为3-DOF运动学恰约束系统,实现外骨骼机构与人体上臂的运动学相容。基于人体肩部各关节间的运动耦合分析,得到盂肱关节转心(Center of glenohumeral,CGH)在上臂抬升过程中相对于胸骨的位置变化关系。通过建立人机闭链的运动学模型,并进行位置逆解析,得到外骨骼机构各运动副的角位移变化曲线;同时,推导了人机闭链的速度雅可比矩阵,进行了运动灵活性分析。结果表明:被动关节P和U的运动幅度均较大,引入被动关节有益于解除人机界面处的运动约束,进而降低人机之间的约束强度;当上臂在0°、45°、90°和135°抬升面内运动时,外骨骼机构具有较好的运动灵活性。研究结果为外骨骼机构的运动规划与控制提供了分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康复 外骨骼机构 人机相容性 运动学分析 运动灵活性
原文传递
基于条件数约束的方向可操作度 被引量:20
14
作者 谢碧云 赵京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8-15,共8页
现有灵活性指标——方向可操作度在规划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条件数较大的情况,不利于控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基于条件数约束的方向可操作度这一新指标,分析该指标的偏导随条件数增大的变化情况。当条件数较小时,指标主要受方向可操作度的... 现有灵活性指标——方向可操作度在规划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条件数较大的情况,不利于控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基于条件数约束的方向可操作度这一新指标,分析该指标的偏导随条件数增大的变化情况。当条件数较小时,指标主要受方向可操作度的影响;条件数不断增大时,方向可操作度对指标的影响逐渐削弱,条件数对指标的影响不断增大。通过优化侧重点的改变,该指标能使优化结果的条件数小于任务要求的最大条件数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方向可操作度。平面3R、BUAA-RR机器人的数值仿真和平面3R机器人的试验研究证明新指标的优越性。此外,将该指标应用于冗余度机器人的容错操作这一特殊领域,它可以使机器人在运动中任何时刻重构的新机械臂在任务方向上具有较高的操作能力,并且能够保证条件数较小,避免奇异情况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操作度 运动灵活性 容错性能 冗余度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DOF并联行程放大机构结构参数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晓磊 金振林 李晓丹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48-1157,共10页
为研制一种能实现快速行走、运动灵活性好的仿生四足机器人,对一种能够实现机构末端位置行程放大的2自由度并联机构进行运动性能分析与结构参数优化,并将优化结果应用到仿生四足机器人的腿部机构,研制出样机。首先,推导2自由度并联行程... 为研制一种能实现快速行走、运动灵活性好的仿生四足机器人,对一种能够实现机构末端位置行程放大的2自由度并联机构进行运动性能分析与结构参数优化,并将优化结果应用到仿生四足机器人的腿部机构,研制出样机。首先,推导2自由度并联行程放大机构位置反解,建立机构的线速度雅克比矩阵,对机构的工作空间进行分析。其次,建立机构运动灵活性能评价指标,揭示主要结构参数对灵活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然后,采用容限加权法确定一组合理的结构参数,使运动灵活性能指标达到最优。最后,根据优化的结构参数设计出仿生四足机器人腿部机构和整体的虚拟样机,并进行虚拟样机运动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并联行程放大机构各驱动参数变化平稳,理论速度和仿真速度误差在±1.6×10-6m/s范围内,验证仿生四足机器人腿部机构设计方案和结构参数的合理性及理论推导的正确性,为该仿生四足机器人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行程放大机构 运动灵活性 性能评价指标 结构参数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四足机器人的发展历史、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7
16
作者 朱秋国 《杭州科技》 2017年第2期47-50,共4页
自然界中的四足哺乳动物遍布于地球各个大陆上,在地形环境适应性、运动灵活性和运动效率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它们几乎能在任何陆地上活动,不仅可以在崎岖复杂地形环境下快速移动,有些还具有较好的负重能力。它们通过不同的方式适应了环... 自然界中的四足哺乳动物遍布于地球各个大陆上,在地形环境适应性、运动灵活性和运动效率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它们几乎能在任何陆地上活动,不仅可以在崎岖复杂地形环境下快速移动,有些还具有较好的负重能力。它们通过不同的方式适应了环境的变迁,并在自然界中得以生存和繁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足机器人 发展历史 环境适应性 运动灵活性 地形环境 哺乳动物 自然界 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canum轮机器人轮系分析及优选
17
作者 袁翔 张军 +1 位作者 王古超 陆俊峰 《内江科技》 2018年第12期29-29,12,共2页
本文通过分析Mecanum轮的结构和运动特点,阐明了该结构的运动原理,考虑到所有可能轮系,并从中优选出ABAB和BABA两种最优轮系。
关键词 MECANUM轮 轮式机器人 轮系 运动灵活性 运动特点 运动原理 BABA 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新型机器人手
18
《机电一体化》 2011年第3期12-12,共1页
近日,德国宇航中心公布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一套全新的机器人手臂系统。该系统由高度机械化与智能化的手掌与大、小臂组成,在高科技支持下的这款智能手在功能和形态上都可以与真人相差无几。值得一提的是其手指部分,每个关节都... 近日,德国宇航中心公布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一套全新的机器人手臂系统。该系统由高度机械化与智能化的手掌与大、小臂组成,在高科技支持下的这款智能手在功能和形态上都可以与真人相差无几。值得一提的是其手指部分,每个关节都与一个袖珍电机相连,可以彼此独立工作;五根手指又通过电子肌腱并联在一起,极大地提高了运动灵活性,使得这款机械手的自由度高达19(真人手自由度为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臂 智能化 运动灵活性 研究成果 独立工作 自由度 机械化 高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塑文化 慧智童心——让泥塑文化教育走进幼儿园
19
作者 韩虹 《东方宝宝(保育与教育)》 2017年第12期53-56,共4页
“泥玩”的材料以黏土为主,用手捏制各种形状,动物、人物等.因其有较大的可塑性,对于幼儿的视觉、触觉、运动灵活性有非常好的训练效果.河南省省直机关第一幼儿园以“泥玩”为切入点,于2011年积极尝试开展幼儿泥塑教学研究,经过不断摸... “泥玩”的材料以黏土为主,用手捏制各种形状,动物、人物等.因其有较大的可塑性,对于幼儿的视觉、触觉、运动灵活性有非常好的训练效果.河南省省直机关第一幼儿园以“泥玩”为切入点,于2011年积极尝试开展幼儿泥塑教学研究,经过不断摸索总结、锤炼打磨、讲评论证,以泥塑等传统文化形式为引领的省直一幼园本特色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相继得到了国内及省、市、区领导专家的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 文化教育 运动灵活性 训练效果 教学研究 特色教育 传统文化 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封手册 第二章 静密封件(三)
20
作者 王欢(编译) 《橡胶参考资料》 2023年第6期16-25,共10页
2.5其他金属密封设计.多种金属密封用于替代O形圈,以减少法兰负荷,提高法兰运动灵活性,或两者兼具.
关键词 金属密封 密封件 法兰 O形圈 运动灵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