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人体运动识别约束的室内定位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嘉智 刘宁 +2 位作者 节笑晗 王靖骁 赵辉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6-611,共6页
针对传统的行人航迹推算(Pedestrian Dead Reckoning,PDR)方法无法满足多运动状态下的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运动识别辅助室内定位的方法。构建出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 针对传统的行人航迹推算(Pedestrian Dead Reckoning,PDR)方法无法满足多运动状态下的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运动识别辅助室内定位的方法。构建出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组合的神经网络模型,用于识别人体的运动状态并完成分类。根据运动分类的结果应用到行人航迹推算中,分析和筛选运动参数特征作为算法的阈值约束条件来提高定位精度。在算法中运动步数由合加速度计数据波形检测得到,步长由运动状态的特征自适应调整步长模型。通过实验验证,CNN-GRU模型在自建数据集上的准确率达到99.6%。将识别结果应用到PDR中,在112 m 4种动作的矩形路线中定位误差为1.8 m,误差远低于传统PDR定位的19.9 m。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定位 行人航迹推算(PDR) 人体运动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C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每点动态自适应卷积的人体运动识别
2
作者 湛玉峰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4年第15期89-91,共3页
针对普通卷积计算冗余和参数量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每点动态自适应卷积的人体运动识别方法。通过系数生成层和固定滤波核,在输入特征图的每个相应邻域内自适应地生成卷积核,从而有效提取传感器数据的特征信息,同时避免繁重的计算、参... 针对普通卷积计算冗余和参数量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每点动态自适应卷积的人体运动识别方法。通过系数生成层和固定滤波核,在输入特征图的每个相应邻域内自适应地生成卷积核,从而有效提取传感器数据的特征信息,同时避免繁重的计算、参数和内存成本。实验结果表明,每点动态自适应卷积以普通卷积神经网络70%的Flops取得了1%~2%的精度提升,同时展现了更强的目标定位能力,在人体运动识别领域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运动识别 深度学习 动态卷积 传感器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的人的运动识别综述 被引量:79
3
作者 杜友田 陈峰 +1 位作者 徐文立 李永彬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4-90,共7页
目前,基于视觉的人的运动分析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而对人的运动进行理解和识别更是该领域内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研究方向,它在智能监控、感知接口和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人的运动识别领域近年来的发展... 目前,基于视觉的人的运动分析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而对人的运动进行理解和识别更是该领域内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研究方向,它在智能监控、感知接口和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人的运动识别领域近年来的发展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从人运动的类别、运动表示方法和运动识别方法三个方面分析了该方向的进展情况,并对当前该研究方向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智能监控 运动表示 运动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条件随机场的连续运动识别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柴桦 邹北骥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3-55,74,共4页
在体育运动识别中,过渡姿势的复杂多变性容易导致识别错误。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条件随机场CRF和条件概率密度传播Condensation的连续运动识别算法。该算法采用"分段识别"的思想,首先利用Condensation估计动作边界,... 在体育运动识别中,过渡姿势的复杂多变性容易导致识别错误。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条件随机场CRF和条件概率密度传播Condensation的连续运动识别算法。该算法采用"分段识别"的思想,首先利用Condensation估计动作边界,然后分割出片段输入到CRF对其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减少过渡姿势对识别正确性的不良影响,比传统单纯使用CRF算法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识别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运动识别 CRF CONDENSATION 边界检测 运动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压力传感器的人体运动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石欣 熊庆宇 雷璐宁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29-1434,共6页
不合适的运动量将会对锻炼身体产生不利影响,针对目前运动量测量方法和运动行为识别技术的种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压力传感器运动识别系统,能区分常见运动行为。通过对压力数据的分析,提出一种新的特征提取方法,结合支持向量机实现对运... 不合适的运动量将会对锻炼身体产生不利影响,针对目前运动量测量方法和运动行为识别技术的种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压力传感器运动识别系统,能区分常见运动行为。通过对压力数据的分析,提出一种新的特征提取方法,结合支持向量机实现对运动行为的识别。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率和泛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识别 压力传感器 特征提取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检索的人体运动识别和模拟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国英 李振波 +1 位作者 邓宇 李华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68-374,共7页
运动识别和模拟是人体运动分析中重要的研究内容·实现了以检索为基础的实验性的运动分析系统·小波矩具有平移、旋转和缩放不变性,能够提取局部多层次特征,被用来作为特征描述运动序列以及动作·根据相似性实现运动识别,... 运动识别和模拟是人体运动分析中重要的研究内容·实现了以检索为基础的实验性的运动分析系统·小波矩具有平移、旋转和缩放不变性,能够提取局部多层次特征,被用来作为特征描述运动序列以及动作·根据相似性实现运动识别,利用动态时间变形(DTW)实现序列的动作匹配,在poser建模、依据正多面体分割的金字塔模型得到多视点投影视频的数据库中进行识别和匹配,并以三维模型的形式显示出来·实验结果可以模拟人体运动以及为进一步分析提供初始分析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矩 运动识别 动作检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MS传感器的人体运动识别系统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元良 史中权 +4 位作者 李少辉 李嘉昕 陈富东 王瑞琪 丁汉祥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43-248,285,共7页
研究一种基于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传感器的人体运动识别系统,适用于乒乓球及羽毛球运动员在比赛或训练中的动作识别以及计数。该识别系统采集运动员持拍手臂的三轴加速度、三轴角速度及三轴姿态角信号。通过平滑滤波... 研究一种基于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传感器的人体运动识别系统,适用于乒乓球及羽毛球运动员在比赛或训练中的动作识别以及计数。该识别系统采集运动员持拍手臂的三轴加速度、三轴角速度及三轴姿态角信号。通过平滑滤波并寻找波峰波谷以及零点的方法对信号进行动作区间分割,提取出每一个单独动作数据,并对每段动作数据进行特征值提取。利用BP神经网络算法对收集的训练样本进行训练,通过BP神经网络输出动作识别结果。实现了乒乓球羽毛球运动中多达7种动作的识别及计数,具有较高准确性以及较好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滤波 神经网络 运动识别 动作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运动历史图像的飞行时间相机人体运动识别 被引量:7
8
作者 张旭东 杨静 +1 位作者 胡良梅 段琳琳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39-1144,共6页
该文利用飞行时间(Time-Of-Fligh,TOF)相机提供的距离图像,在运动历史图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多层运动历史图像的人体运动识别方法。计算距离轮廓序列的运动能量图作为整体运动信息,同时根据距离变化量,计算前向、后向的多层运动历史... 该文利用飞行时间(Time-Of-Fligh,TOF)相机提供的距离图像,在运动历史图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多层运动历史图像的人体运动识别方法。计算距离轮廓序列的运动能量图作为整体运动信息,同时根据距离变化量,计算前向、后向的多层运动历史图像作为局部运动信息,共同组成多层运动历史图像。为了解决Hu矩对不连续或具有噪声的形状较为敏感的问题,引入R变换对每层运动历史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串联形成特征向量送入SVM进行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识别方法可以有效识别人体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运动识别 距离图像 多层运动历史图像 R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头脑风暴优化算法的隐马尔可夫模型运动识别 被引量:5
9
作者 杨玉婷 段丁娜 +1 位作者 张欢 夏顺仁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03-407,共5页
目的克服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训练过程中易陷入局部最优问题,提高基于HMM的人体运动识别准确率。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带差分步长的头脑风暴优化(brain storm optimization with differential step,BSO-DS)算法来改进HM... 目的克服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训练过程中易陷入局部最优问题,提高基于HMM的人体运动识别准确率。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带差分步长的头脑风暴优化(brain storm optimization with differential step,BSO-DS)算法来改进HMM训练过程的方法,进而利用该方法对实际人体运动视频进行运动识别,并将结果与经典的基于Baum-Welch(BW)算法的HMM识别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文所提方法在解决HMM训练问题时,可以得到更大的log-likelihood值,所得到的HMM可以更好地表达训练数据,其运动识别准确率达到92.2%,较BW算法有较大提升。结论 BSO-DS算法可以有效搜索全局最优,更好地解决HMM的训练问题,同时提升了运动识别准确率,为人体运动分析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识别 头脑风暴 优化算法 隐马尔可夫模型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惯性传感器和LSTM神经网络的人体运动识别方法 被引量:13
10
作者 佟丽娜 马航航 彭亮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36-1543,共8页
面向人体惯性运动捕捉系统,提出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人体运动模式识别方法。设计1个包含2层LSTM层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对人体三维加速度信息进行自动特征提取并对多类运动模式进行时序建模,从而实现对运动模式的快速实时识别... 面向人体惯性运动捕捉系统,提出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人体运动模式识别方法。设计1个包含2层LSTM层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对人体三维加速度信息进行自动特征提取并对多类运动模式进行时序建模,从而实现对运动模式的快速实时识别。实验基于WISDM公开数据集,对人体右腿前口袋部位的三维加速度信息进行分析,验证模型识别人体慢跑、步行、坐、站、上楼、下楼运动过程的准确率为97.5%,并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为基于移动设备及可穿戴设备的人体运动识别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运动识别 惯性运动信息 LSTM神经网络 时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的人体运动识别 被引量:24
11
作者 李锋 潘敬奎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21-631,共11页
提出并实现一种基于移动设备的用户运动行为的检测算法.在用户随身携带移动设备的情况下,算法就可以根据移动设备中的三轴加速度数据,判别出来用户的行为状态.算法综合分析了加速度传感器数据的时域和频域特性,并通过方向无关性和步幅处... 提出并实现一种基于移动设备的用户运动行为的检测算法.在用户随身携带移动设备的情况下,算法就可以根据移动设备中的三轴加速度数据,判别出来用户的行为状态.算法综合分析了加速度传感器数据的时域和频域特性,并通过方向无关性和步幅处理,进一步提高算法的适应性.算法对所抽取21个运动特征值进行了主成分分析,找出了11个主要特征成分,然后使用这些主成分对运行数据进行识别分类.提高了算法准确度,并降低了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在对分类算法综合分析和比较后,J48判决树算法被采纳.算法还根据人类运动的习惯和特性,对特性分类并计算分类的结果,再采用隐式Markov模型进行处理,进一步提高识别的准确度.对多人、多状态数据的实验表明,这种综合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度和适应性,在对多人多次实际运动数据的处理中,正确识别率可以达到96.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运动识别 运动分析 主成分分析 隐MARKOV模型 判决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腿截肢患者的残肢肌电运动识别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腾宇 樊瑜波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78-482,494,共6页
目的研究利用大腿残肢肌电信号进行下肢运动模式识别的方法,探讨肌电信号控制下肢假肢的可能性。方法采集15名大腿截肢者残肢侧股直肌、股外侧肌、阔筋膜张肌、股二头肌、半腱肌、臀大肌6块肌肉的表面肌电信号,提取肌电信号的6种时域、... 目的研究利用大腿残肢肌电信号进行下肢运动模式识别的方法,探讨肌电信号控制下肢假肢的可能性。方法采集15名大腿截肢者残肢侧股直肌、股外侧肌、阔筋膜张肌、股二头肌、半腱肌、臀大肌6块肌肉的表面肌电信号,提取肌电信号的6种时域、频域特征,利用支持向量机对平地行走、上楼梯、下楼梯、坐下、起立5种下肢运动模式进行识别。结果利用残肢肌电信号可以实现5种下肢运动模式的在线识别,对同一受试者同次测试数据识别率为94%,同一受试者的多次混合数据识别率为85%,对不同受试者混合数据识别率为74%。通过特征优化,仅利用3块肌肉的2个特征,对同一受试者的同次测试数据识别率仍可达92%。对平地行走、上楼梯、下楼梯3种动作的识别,同一受试者同次测试数据识别率为100%,同一受试者的多次混合数据识别率为98.33%,对不同受试者混合数据识别率为93.33%。结论仅仅利用残肢肌电信号能够实现运动意图的在线识别,通过对同一患者使用前的多次数据训练,有望达到较高的识别率。研究结果为肌电运动识别用于下肢假肢控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信号 运动识别 大腿残肢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摄相机运动识别及视频分割的组合检测新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萍 谈正 蔡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267-1271,共5页
针对视频镜头分割处理的需求,提出了一种综合运动参数曲线法.它以由压缩域视频流中运动信息估计出的摄像机运动参数为基础,对视频流进行基于内容的分析.该方法的特点是在对视频流处理中将摄像机的运动识别与视频分割问题综合考虑,在求... 针对视频镜头分割处理的需求,提出了一种综合运动参数曲线法.它以由压缩域视频流中运动信息估计出的摄像机运动参数为基础,对视频流进行基于内容的分析.该方法的特点是在对视频流处理中将摄像机的运动识别与视频分割问题综合考虑,在求取帧间摄像机运动参数以及判断连续帧间的摄像机运动趋势的同时,可一并实现对视频流时域上的自动分割,以及近景镜头等的识别,对各种类型视频均采用相同的技术操作和统一的门限值,具有上佳的鲁棒性.对MPEG组织专用于内容检索的10类共计284min的标准视频进行了实验,查全率达92%~100%,查准率也高达86%以上(动画及体育片段除外),证实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流镜头分割 摄像机运动识别 压缩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沌机制BP神经网络的左右手运动识别算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微容 李二超 李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1期6195-6197,共3页
目的:想象动作提取是脑-机接口技术的关键和难点之一,特征分类是脑-机接口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一个薄弱环节。想象左(右)手运动和实际做这个运动会以同样的方式改变大脑主要感觉运动区域的神经活动,引起脑电相关频率成分的特征... 目的:想象动作提取是脑-机接口技术的关键和难点之一,特征分类是脑-机接口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一个薄弱环节。想象左(右)手运动和实际做这个运动会以同样的方式改变大脑主要感觉运动区域的神经活动,引起脑电相关频率成分的特征变化。方法:及时有效的提取和识别这些与运动想象相关的脑电模式,可以帮助严重瘫痪患者控制光标或辅助设备以替代其受损的运动功能,建立一种与外界交流沟通的新途径。研究表明,通过神经网络进行特征分类能产生比较高的精度。结果:采用基于混沌机制BP神经网络的左右手运动识别算法,将混沌控制引入常规BP算法,利用混沌机制固有的全局游动,逃出权值优化过程中存在的局部极小点,最终使权值进入全局意义下的最优不动点的某邻域内,解决了网络训练易陷入局部极小点的问题。结论: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快速有效,优于常规BP算法,有效的提高了控制精度,从而验证了混沌机制神经网络技术在脑-机接口特征分类算法中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特征分类 BP神经网络 左右手运动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BP神经网络的EMG手指运动识别 被引量:6
15
作者 方一新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2-95,共4页
在基于肌电信号(EMG)手指运动的模式识别中,稳定性和识别率是两个主要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EMG模式识别算法。该算法采用现代信号处理理论中的AR模型和改进的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算法,有效的解决了BP网络识别中落入局部极值问题。进... 在基于肌电信号(EMG)手指运动的模式识别中,稳定性和识别率是两个主要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EMG模式识别算法。该算法采用现代信号处理理论中的AR模型和改进的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算法,有效的解决了BP网络识别中落入局部极值问题。进行试验,将提取到的特征值输入MATLAB建立一个改进多层BP神经网络,识别三个不同类型的手指运动。实验表明,改进BP算法较传统BP算法获得了更高的识别精度,达到94%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AR模型 EMG信号 手指运动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力传感器及支持向量机的人体运动识别系统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晋 《电子设计工程》 2018年第18期92-95,101,共5页
针对现代人体运动状态检测过程中设备需求较为严格,并且预测的精度比较低。那么就是压力传感器和支持向量机实现了人体运动识别系统的设计。此人体运动识别系统主要是通过移动终端设备中的传感器得到人体运动的数据,并且通过支持向量机... 针对现代人体运动状态检测过程中设备需求较为严格,并且预测的精度比较低。那么就是压力传感器和支持向量机实现了人体运动识别系统的设计。此人体运动识别系统主要是通过移动终端设备中的传感器得到人体运动的数据,并且通过支持向量机实现得到数据集合运动状态的建模和预测,最终能够有效实现低设备需求及高精准度人体运动状态检测,并且最后还利用实验对其有效性进行了全面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传感器 支持向量机 人体运动识别 状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种机型运动识别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敏 曹江丽 涂葵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1999年第2期17-31,共15页
本文在文章的思路下(即根据不同机种机型具有不同的运动性能对飞机进行机种机型的识别),以美军战斗机和攻击机为例,对识别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的解决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机种 机型 美军 飞机 飞行性能 运动识别 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容式传感器阵列在人体膝关节运动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费飞 郑紫月 王珂儿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5-168,共4页
在人体运动过程中,膝关节为整个身体提供稳定的支撑,承受大部分的体重并吸收大量的冲击力。膝关节是否正常活动决定了人体能否拥有良好的活动能力,因而对膝关节的运动状态的监测至关重要。本文采用多传感器融合的方式,结合弯曲传感器、... 在人体运动过程中,膝关节为整个身体提供稳定的支撑,承受大部分的体重并吸收大量的冲击力。膝关节是否正常活动决定了人体能否拥有良好的活动能力,因而对膝关节的运动状态的监测至关重要。本文采用多传感器融合的方式,结合弯曲传感器、微电容传感阵列,建立了膝关节监测系统。为了验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对“直立—坐下”、“上楼梯”、“下楼梯”3个过程的数据进行了采集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膝关节监测系统可以有效地测量运动状态时的膝关节弯曲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式传感器阵列 运动识别 膝关节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放置方式和位置无关运动识别 被引量:5
19
作者 沈延斌 陈岭 +1 位作者 郭浩东 陈根才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41-1148,共8页
针对传统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运动识别方法依赖于传感设备的放置方式和位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运动识别方法,且与放置方式和位置无关.使用栈式自动编码器构建深度网络,结合逐层无监督学习和全局有监督微调的方式,快速、有效... 针对传统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运动识别方法依赖于传感设备的放置方式和位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运动识别方法,且与放置方式和位置无关.使用栈式自动编码器构建深度网络,结合逐层无监督学习和全局有监督微调的方式,快速、有效地学习出原始数据的深层特征.设计不同放置方式和不同设备放置位置的学习策略,并利用所学特征对不同设备放置方式和位置下的运动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可以从原始数据中提取出与放置方式和位置无关的深度特征,相比传统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在非固定加速度传感设备放置方式和位置下的运动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识别 传感设备位置 加速度传感设备 深度学习 普适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放置方式和位置无关运动识别 被引量:7
20
作者 侯仓健 陈岭 +1 位作者 吕明琪 陈根才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6-79,94,共5页
传统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运动识别方法通常假设传感设备是固定放置的,当传感设备的放置方式或位置偏离预定设置时识别性能会受到极大影响。然而,在普适计算环境下使用最为广泛的传感设备——智能手机,通常无法预先固定其放置方式和位置... 传统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运动识别方法通常假设传感设备是固定放置的,当传感设备的放置方式或位置偏离预定设置时识别性能会受到极大影响。然而,在普适计算环境下使用最为广泛的传感设备——智能手机,通常无法预先固定其放置方式和位置。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加速度传感器、与放置方式和位置无关的运动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一种降维算法将原始三维加速度信号处理成与放置方式无关的一维信号,然后借鉴生物信息学中的"模体"(Motif)概念抽取一维信号中与放置位置无关的模式特征,最后基于模式特征构建向量空间模型(VSM)对运动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固定传感设备放置方式和位置条件下的运动识别率达到81.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识别 传感器位置 加速度传感器 模体发现 普适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