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颌第二恒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离体牙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赵玉梅 徐欣 +2 位作者 孙静 强艳丽 亓庆国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9-511,515,共4页
目的研究上颌第二恒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的发生情况,为提高上颌第二恒磨牙根管治疗的成功率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于山东地区收集离体上颌第二恒磨牙118颗,采用斜方型开髓洞型开髓,利用小号C型锉探查并疏通根管,记录MB2的发现率及... 目的研究上颌第二恒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的发生情况,为提高上颌第二恒磨牙根管治疗的成功率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于山东地区收集离体上颌第二恒磨牙118颗,采用斜方型开髓洞型开髓,利用小号C型锉探查并疏通根管,记录MB2的发现率及扩通率;拍摄X线牙片,记录近中颊根的根管数目、形态和类型;在根管显微镜下观察并应用数显卡尺测量近中颊根主根管和MB2根管口之间的距离,确定根管口的位置;记录近中颊根的根尖孔数目,并测量解剖根尖孔至解剖根尖的距离。结果118颗上颌第二恒磨牙中,有58颗发现MB2,发现率为49.15%;其中48颗牙齿的MB2被扩通,扩通率为82.76%。108颗3根牙中,近中颊根的根管形态为Ⅰ型者有50颗,占46.30%;Ⅱ型及Ⅲ型者分别为14和34颗,占12.96%和31.48%。近中颊根主根管口与MB2根管口的平均距离为1.26mm;近中颊根解剖根尖孔至解剖根尖的距离平均值为1.13mm。结论山东地区上颌第二恒磨牙MB2的发现率较高,临床治疗中采用改良的斜方型开髓孔有利于发现MB2,用X线片确定工作长度时需要结合临床综合判断根尖孔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第二恒磨牙 近中颊根第二根管 根管系统 尖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体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探查方法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宗娟娟 胡晓菁 +1 位作者 黄美贞 金幼虹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6-438,共3页
采用根管显微镜下直接探查法、显微CT扫描法及离体牙硬组织切片法观察48颗离体人类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发生率,结果分别为52.1%、77.1%及72.9%。根管形态多不规则。
关键词 上颌第一磨牙 近中颊根第二根管 显微CT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科手术显微镜用于检出离体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高晓蔚 吴佩玲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391-393,共3页
目的评价牙科手术显微镜用于检出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诊断价值。方法以58颗离体上颌第一恒磨牙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牙科手术显微镜(DOM)和牙CT对其近中颊根第二根管进行检出,并以牙CT的检出结果为金标准,对牙科手术显微镜... 目的评价牙科手术显微镜用于检出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诊断价值。方法以58颗离体上颌第一恒磨牙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牙科手术显微镜(DOM)和牙CT对其近中颊根第二根管进行检出,并以牙CT的检出结果为金标准,对牙科手术显微镜的检出结果进行评价。结果牙科手术显微镜检出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87.5%,kappa值为0.68。结论牙科手术显微镜对MB2的检出率准确度较高,其在临床的应用有助于寻找和发现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从而有效提高上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手术显微镜 牙CT 上颌第一磨牙 近中颊根第二根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第二乳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余锦锦 方进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15期1624-1626,共3页
目的:研究上颌第二乳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Second mesiobuccal root canal,MB2)的临床发现率。方法:探查近中颊根根管口与腭根根管口之间的发育沟或暗线,研究上颌第二乳磨牙MB2的临床发现率。结果:54例患者共56颗上颌第二乳磨牙,其中... 目的:研究上颌第二乳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Second mesiobuccal root canal,MB2)的临床发现率。方法:探查近中颊根根管口与腭根根管口之间的发育沟或暗线,研究上颌第二乳磨牙MB2的临床发现率。结果:54例患者共56颗上颌第二乳磨牙,其中有26颗存在MB2,发现率为46.43%。临床发现率在性别及牙位中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上颌第二乳磨牙中MB2有较高的发现率,临床上应注意探查以免遗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第二乳磨牙 近中颊根第二根管 发现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科手术显微镜下定位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刘立访 谭家莉 +1 位作者 于春梅 方溢云 《广东牙病防治》 2015年第8期417-420,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科手术显微镜下定位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second mesiobuccal canal,MB2)的价值。方法收集因牙周病拔除的上颌第一磨牙248颗,先行锥形束CT(corn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扫描定位MB2,然后在口腔科手术显微... 目的探讨口腔科手术显微镜下定位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second mesiobuccal canal,MB2)的价值。方法收集因牙周病拔除的上颌第一磨牙248颗,先行锥形束CT(corn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扫描定位MB2,然后在口腔科手术显微镜下去除髓室内近中继发性牙本质及髓石后定位MB2,以CBCT扫描结果为标准,分析应用口腔科手术显微镜对上颌第一磨牙MB2的检出和定位效果。结果口腔科手术显微镜对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根管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其他类型检出率分别为15.72%、37.50%、27.42%、17.74%、2.02%,MB2检出率为82.66%,与CBCT扫描得到的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其他类型和MB2检出率(分别为12.90%、37.50%、28.23%、18.95%、2.42%和84.6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CBCT扫描结果为标准,口腔科手术显微镜检出上颌第一磨牙MB2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Kappa值分别为97.62%、100.00%、97.98%、100.00%、88.37%和0.926;CBCT与口腔科手术显微镜检测出上颌第一磨牙MB2根管口位于近中颊根颊侧根管口与腭侧根管口连线的近中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口腔科手术显微镜检查发现上颌第一磨牙MB2根管口至近中颊根颊侧根管口距离为(1.38±0.35)mm,与CBCT扫描结果(1.37±0.29)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科手术显微镜在上颌第一磨牙MB2检出和定位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科手术显微镜 定位 上颌第一磨牙 近中颊根第二根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束CT对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秀英 王城 吴翊恺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S02期259-261,共3页
目的对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锥形束CT(CBCT)的影像学诊断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信息。方法收集130例患者227颗上颌第一恒磨牙纳入研究,按年龄分为Ⅰ、Ⅱ、Ⅲ组,进行锥形束CT扫描,对获得的CBCT图像进行观察测量,分析取... 目的对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锥形束CT(CBCT)的影像学诊断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信息。方法收集130例患者227颗上颌第一恒磨牙纳入研究,按年龄分为Ⅰ、Ⅱ、Ⅲ组,进行锥形束CT扫描,对获得的CBCT图像进行观察测量,分析取得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MB2检出率及其位置等数据。结果Ⅰ、Ⅱ、Ⅲ组共227颗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MB2检出率为47.14%,不同年龄组间MB2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5个MB2根管口位于近颊根管口与腭侧根管口连线的近中处,占70.10%;MB至MB2根管口的距离均值为(1.55±0.48)mm,MB2根管口至P的距离均值为(3.56±0.59)mm;MB-MB2连线与P-MB连线的夹角为(19.24±10.67)°。结论上颌第一恒磨牙MB2发生率较高,利用锥形束CT技术可较为直观、清晰地显示MB2的形态及位置,可以为上颌恒磨牙根管治疗提供较为可靠的影像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上颌第一恒磨牙 近中颊根第二根管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口的锥形束CT定位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钟波 邓凯雄 陈英 《广东牙病防治》 2014年第6期308-311,共4页
目的通过锥形束CT技术研究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second mesiobuccal root canal,MB2)根管口的位置。方法选取18-30岁(A组)、31-50岁(B组),51-70岁(C组)3个年龄段患者的175颗上颌第一恒磨牙,通过锥形束CT扫描,观察近... 目的通过锥形束CT技术研究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second mesiobuccal root canal,MB2)根管口的位置。方法选取18-30岁(A组)、31-50岁(B组),51-70岁(C组)3个年龄段患者的175颗上颌第一恒磨牙,通过锥形束CT扫描,观察近中颊根的根管数,并在髓室底水平观察MB2根管口的发生率及其位置,统计髓室底水平MB2根管口钙化的数目及钙化牙本质厚度。结果对锥形束CT图像测量,175颗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根单根管发现率为11.43%(20颗),双根管发现率为86.29%(151颗),三根管发现率为2.28%(4颗)。132颗在髓室底水平出现MB2根管口,发生率为75.43%。MB2根管口95.18%位于近颊根管口与腭侧根管口连线的近中,上颌第一恒磨牙近颊根管口与MB2根管口的连线长度为(1.57±0.45)mm,MB2根管口与腭侧根管口的连线长度为(3.68±0.63)mm;这两条连线的交角α为19.17°±11.66°。上颌第一恒磨牙MB2根管口有23个(14.84%)在髓室底水平出现继发性牙本质,厚度为(1.80±0.59)mm。结论通过锥形束CT技术可进一步了解上颌第一恒磨牙MB2根管口的位置,对临床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第一恒磨牙 近中颊根第二根管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定位与扩通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郑雪飞 吴佩玲 《广东牙病防治》 2007年第1期38-40,共3页
上颌磨牙常因近中颊根第二根管(the second mesiobuccal canal,MB2)的遗漏而导致上颌磨牙根管治疗失败。因而如何通过有效辅助手段发现、定位及扩通MB2成为临床医师所关注的问题。本文就上颌磨牙MB2的研究现状及根管显微镜在定位与扩通... 上颌磨牙常因近中颊根第二根管(the second mesiobuccal canal,MB2)的遗漏而导致上颌磨牙根管治疗失败。因而如何通过有效辅助手段发现、定位及扩通MB2成为临床医师所关注的问题。本文就上颌磨牙MB2的研究现状及根管显微镜在定位与扩通上颌磨牙MB2中的辅助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磨牙 近中颊根第二根管 根管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CT结合显微超声技术在上颌第一磨牙钙化近中颊根第二根管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李辉 《医疗装备》 2021年第23期123-124,127,共3页
目的探究锥形束CT(CBCT)结合显微超声技术在上颌第一磨牙钙化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医院收治的87例上颌第一磨牙根管再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CBCT扫描,获得牙体及根管的三维数据后... 目的探究锥形束CT(CBCT)结合显微超声技术在上颌第一磨牙钙化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医院收治的87例上颌第一磨牙根管再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CBCT扫描,获得牙体及根管的三维数据后确定手术入路方式,使用显微超声技术进行钙化根管疏通,统计钙化MB2疏通成功率。结果 87例经辅助检测定位后共发现80个钙化MB2,经显微超声技术辅助治疗,共成功疏通75个钙化MB2,疏通成功率为93.75%(75/80),且无机械折断、管壁侧穿等现象出现,再治疗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CBCT结合显微超声技术有助于发现与定位上颌第一磨牙钙化MB2,可提高钙化MB2的疏通率及根管治疗的成功率,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钙化 近中颊根第二根管 根管治疗 锥形束CT 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显微镜定位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10
作者 高雅凡 何琴 +2 位作者 陈苏蕾 查明珠 杨卫东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19-1022,共4页
目的:评价口腔显微镜定位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效果。方法:收集符合条件的离体上颌磨牙80颗,使用CBCT检测MB2根管及分型.分别记录肉眼和口腔显微镜检测MB2的发现率;与CBCT所得结果做比较,对比肉眼直视和显微镜发现MB2的准确性,并... 目的:评价口腔显微镜定位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效果。方法:收集符合条件的离体上颌磨牙80颗,使用CBCT检测MB2根管及分型.分别记录肉眼和口腔显微镜检测MB2的发现率;与CBCT所得结果做比较,对比肉眼直视和显微镜发现MB2的准确性,并分别对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根管类型进行分析。结果:CBCT下MB2发生率51.25%。显微镜对MB2的发现率(42.50%)显著高于肉眼(26.25%),同时显微镜灵敏度高,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显著低于肉眼,准确性在不同牙位未见显著差异。然而部分椭圆形根管口的MB2在显微镜下仍难以判断。结论:显微镜的应用可以提高根管定位的精准度,在椭圆形根管上,显微镜和CBCT的联合应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磨牙 口腔显微镜 定位 近中颊根第二根管 椭圆形根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发现率和扩通率 被引量:1
11
作者 左凡 李锐 +1 位作者 张潇雯 孙冰晶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第5期473-475,共3页
目的:分析上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the second mesiobuccal canal,MB2)的发现率和扩通率。方法:本组研究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口腔科进行根管治疗的上颌第二磨牙病变患者104例(104颗),分别采用口腔锥形束CT(cone bean C... 目的:分析上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the second mesiobuccal canal,MB2)的发现率和扩通率。方法:本组研究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口腔科进行根管治疗的上颌第二磨牙病变患者104例(104颗),分别采用口腔锥形束CT(cone bean CT,CBCT)及口腔科显微镜对MB2进行检查,观察上颌第二磨牙MB2的发现率;同时采用8#C型锉配合15%乙二胺四乙酸凝胶对上颌第二磨牙MB2进行疏通,记录上颌第二磨牙MB2的扩通率。结果:口腔科显微镜检查结果显示,上颌第二磨牙MB2根管类型为Ⅱ型、Ⅲ型、Ⅳ型分别为17例(16.35%)、5例(4.81%)、4例(3.85%);口腔科显微镜检查上颌第二磨牙MB2发现率(25.00%)与CBCT检查上颌第二磨牙MB2发现率(26.9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科显微镜检查诊断上颌第二磨牙MB2检出情况的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2.86%、93.33%、98.68%。采用8#C型锉配合15%乙二胺四乙酸凝胶对上颌第二磨牙MB2进行疏通,28例上颌第二磨牙MB2中,成功扩通24例,扩通率85.71%。结论 :上颌第二磨牙牙髓腔较小,根管变异性大,MB2的病变较难被发现,应用口腔科显微镜对MB2进行检查具有较高的发现率,基本能够达到CBCT的检验标准;8#C型锉配合15%乙二胺四乙酸凝胶对上颌第二磨牙MB2进行疏通,扩通情况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第二磨牙 近中颊根第二根管 口腔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族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出现率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银星 张颖 +1 位作者 李蔚 张景慧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1099-1101,共3页
目的运用髓室底探查法和透明牙标本法研究蒙古族离体上颌第一、第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的出现率。方法收集符合实验标准的蒙古族离体上颌第一磨牙55例和第二磨牙61例,分为2组,制备偏向近中的菱形改良开髓洞形,通过髓室底探查法... 目的运用髓室底探查法和透明牙标本法研究蒙古族离体上颌第一、第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的出现率。方法收集符合实验标准的蒙古族离体上颌第一磨牙55例和第二磨牙61例,分为2组,制备偏向近中的菱形改良开髓洞形,通过髓室底探查法寻找并记数MB2;制作透明牙标本,观察蒙古族上颌磨牙近中颊根(MBR)的根管分型并记数MB2。结果在髓室底探查法中116例蒙古族上颌第一、二磨牙MB2出现率分别为67.27%和39.34%,透明标本法中则为58.18%和36.07%,2种方法中蒙古族上颌第一磨牙MB2出现率均高于第二磨牙,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蒙古族上颌磨牙MB2的出现率在髓室底探查法和透明标本法中分别为52.59%和46.55%,两实验方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蒙古族上颌磨牙MB2的出现率趋势偏高,提示临床医生应努力探查该根管,以提高蒙古族上颌磨牙根管治疗的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磨牙 近中颊根第二根管 蒙古族人 髓室底探查法 透明标本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族人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出现率及定位 被引量:1
13
作者 银星 徐永军 +1 位作者 赵连英 哈斯牧仁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38-341,359,共5页
目的:研究蒙古族人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的出现率及其相对位置关系。方法:收集蒙古族人离体上颌第一磨牙55例和第二磨牙61例并,制备偏向近中的菱形改良开髓洞口,髓室底探查法寻找MB2,测量和计算与MB2相关的髓室底参数,分析... 目的:研究蒙古族人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的出现率及其相对位置关系。方法:收集蒙古族人离体上颌第一磨牙55例和第二磨牙61例并,制备偏向近中的菱形改良开髓洞口,髓室底探查法寻找MB2,测量和计算与MB2相关的髓室底参数,分析MB2根管口定位规律。结果:上颌第一、二磨牙MB2的出现率分别为67.27%和39.34%(P〈0.05);MB2与近中颊根主根管(MB)的根管口间的均距(mm)分别为1.66±0.61和1.43±0.48;MB2与腭根管(P)的根管口间的均距(mm)分别为3.58±0.84和3.47±0.61,MB与P的根管口间的均距(mm)分别为4.85±0.80、4.54±0.51,MB2根管口与MB-P连线的垂直距离(d,mm)的均距分别为0.79±0.45、0.68±0.41,MB-MB2连线与MB-P连线的夹角(α)的平均角度分别为(32.30±19.18)°、(33.12±22.56)°。上颌第一、二磨牙间MB2相关的髓室底参数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古族人上颌磨牙MB2的出现率偏高,其根管口分布有一定规律,建议在MB-P假想连线的近中20~50°之间并距该线1 mm内、距MB根管口腭侧2 mm内及距P根管口的颊侧2~4 mm内寻找MB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磨牙 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 蒙古族人 髓室底探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管显微镜在检测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萍 顾远平 +1 位作者 张映娟 林永华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8期938-940,共3页
目的探讨根管显微镜(DOM)在检测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98颗上颌第一磨牙离体牙为实验对象,分别使用DOM及锥体束CT探查MB2。比较两种方法对MB2的检测情况;并将锥体束CT诊断结果作为参照,评价DOM对MB2... 目的探讨根管显微镜(DOM)在检测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98颗上颌第一磨牙离体牙为实验对象,分别使用DOM及锥体束CT探查MB2。比较两种方法对MB2的检测情况;并将锥体束CT诊断结果作为参照,评价DOM对MB2的检测效能。结果 DOM和锥形束CT分别在66颗、68颗离体牙中检出MB2,检出率分别为67.3%、6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的检出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0.670,P<0.05)。DOM检测MB2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9%、75.0%。结论 DOM有助于发现并定位上颌第一磨牙MB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第一磨牙 近中颊根第二根管 根管显微镜 锥体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玮珏 姜淑群 +1 位作者 谢晨 芮丹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第6期627-628,共2页
目的:研究临床治疗过程中上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发现率和扩通率。方法 :选择需要治疗的上颌第二磨牙79颗,术前X线片正位和偏移投照确定根管的数目、形态,采用斜方形洞形开髓,DG-16探查根管口,利用8#C型锉配合15%EDTA扩通根管,... 目的:研究临床治疗过程中上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发现率和扩通率。方法 :选择需要治疗的上颌第二磨牙79颗,术前X线片正位和偏移投照确定根管的数目、形态,采用斜方形洞形开髓,DG-16探查根管口,利用8#C型锉配合15%EDTA扩通根管,记录肉眼下上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second mesiobuccal canal,MB2)的发现率及扩通率,再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和显微镜寻找MB2并记录其发现率、扩通率以及根管的数目、形态和类型。结果:79颗上颌第二磨牙中肉眼发现MB2有13颗(16.47%),其中MB2扩通12颗(92.31%);显微镜下发现MB2有21颗(26.58%),其中MB2扩通18颗(85.71%)。结论:采用改良的斜方型开髓孔有利于发现MB2,CBCT和显微镜的使用让MB2发现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第二磨牙 近中颊根第二根管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开髓洞形应用于寻找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斌 刘正彤 +1 位作者 陈金林 张利平 《广东牙病防治》 2009年第12期574-576,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开髓洞形对寻找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second mesiobuccal canal,MB2)的影响。方法选择95颗离体上颌第一磨牙,先用牙钻在面预备出传统的三角形开髓洞形,揭髓室顶,寻找MB2根管;然后将未找到MB2根管的离体牙的开髓... 目的探讨改良开髓洞形对寻找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second mesiobuccal canal,MB2)的影响。方法选择95颗离体上颌第一磨牙,先用牙钻在面预备出传统的三角形开髓洞形,揭髓室顶,寻找MB2根管;然后将未找到MB2根管的离体牙的开髓洞形扩展为梯形洞形,重新寻找MB2根管。结果开髓洞形为传统三角形洞形时上颌第一磨牙MB2根管的发现率为41.05%(39/95),开髓洞形扩展为梯形洞形又有15颗找到MB2根管,MB2根管的发现率提高到56.84%(54/95),应用梯形开髓洞形的上颌第一磨牙MB2根管发现率大于应用三角形开髓洞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P<0.05)。结论应用梯形开髓洞形可以提高上颌第一磨牙MB2的发现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 三角形开髓洞形 梯形开髓洞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综述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立江 赵霞 《青岛医药卫生》 2005年第6期443-444,共2页
上颌第一、二磨牙近颊根扁弯,根管系统解剖复杂,常有两个根管,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细弯,根管口隐蔽,临床治疗容易遗漏,多项临床研究表明,上颌磨牙近颊根的治疗难度相对较大,MB2遗漏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1,2),尽管多项离体牙研究表明(3,4)... 上颌第一、二磨牙近颊根扁弯,根管系统解剖复杂,常有两个根管,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细弯,根管口隐蔽,临床治疗容易遗漏,多项临床研究表明,上颌磨牙近颊根的治疗难度相对较大,MB2遗漏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1,2),尽管多项离体牙研究表明(3,4)MB2高比例存在,但临床发现率和治疗率相对较低(5),本文就上颌磨牙近颊根在髓腔的解剖定位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中颊根第二根管 上颌磨牙 临床治疗 系统解剖 临床研究 解剖定位 MB2 根管 离体牙 治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出现率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银星 张颖 孙灵 《广东牙病防治》 2010年第2期86-87,共2页
目的研究离体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second mesiobuccal canal,MB2)在上颌第一、第二磨牙的出现率。方法离体上颌第一磨牙62颗和第二磨牙70颗,采用髓室底探查法和透明牙标本法分别观察记数MB2。结果髓室底探查法中上颌第一、二磨牙... 目的研究离体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second mesiobuccal canal,MB2)在上颌第一、第二磨牙的出现率。方法离体上颌第一磨牙62颗和第二磨牙70颗,采用髓室底探查法和透明牙标本法分别观察记数MB2。结果髓室底探查法中上颌第一、二磨牙MB2的出现率分别为80.65%和48.57%,上颌第一磨牙MB2的出现率高于第二磨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2,P=0.00)。透明标本法中上颌第一、二磨牙MB2的出现率分别为77.42%和44.29%,上颌第一磨牙MB2的出现率仍高于第二磨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2,P=0.02)。上颌磨牙MB2的出现率在髓室底探查法和透明标本法中分别为63.64%和59.85%,两方法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P=0.22)。结论上颌磨牙MB2的出现率高,且上颌第一磨牙MB2的出现率高于第二磨牙,临床医生应努力探查该根管以提高上颌磨牙根管治疗的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磨牙 近中颊根第二根管 髓室底探查法 透明标本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1例
19
作者 代晓晨 《淮海医药》 CAS 2016年第3期F0004-F0004,共1页
患者男,30岁。主诉右上后牙疼痛数日。患者曾于外院就诊发现16近中邻胎面龋,可探及穿髓点,诊断为急性牙髓炎,行开髓封失活剂治疗。因医生无法完成复杂根管充填,故建议至我院治疗。临床检查发现#16有暂封物,冷热刺激无疼痛,叩痛... 患者男,30岁。主诉右上后牙疼痛数日。患者曾于外院就诊发现16近中邻胎面龋,可探及穿髓点,诊断为急性牙髓炎,行开髓封失活剂治疗。因医生无法完成复杂根管充填,故建议至我院治疗。临床检查发现#16有暂封物,冷热刺激无疼痛,叩痛(一),患牙颊腭侧无红肿,无瘘管。去除暂封物后发现近中处,有一条线状裂隙(图中箭头所指),初步判断为发育沟,怀疑近中颊根有两个根管口(图1)。向患者解释患牙情况,治疗计划,征得患者同意后开始行16根管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第一磨牙 近中颊根第二根管 根管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治疗体会
20
作者 纪悦 《辽宁医学杂志》 2006年第3期201-201,共1页
关键词 近中颊根第二根管 上颌第一磨牙 根管治疗后 尖病变 治疗失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