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用材料理论双石攻近代汉语语法和历史词汇学之玉——蒋绍愚教授汉语史研究访谈录 |
蒋绍愚
黄丽丽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2
|
关于《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的唐代变文校补 |
古敬恒
|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3
|
近代汉语语法体貌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荣景
|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
2018 |
0 |
|
4
|
嚴謹、系統,融知識性與學術性於一爐——評《近代漢語語法》 |
于方圓
|
《历史语言学研究》
CSSCI
|
2018 |
0 |
|
5
|
近十年间近代汉语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
蒋绍愚
|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35
|
|
6
|
论汉语被动句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
顾穹
|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6
|
|
7
|
敦煌变文的人称代词“自己”“自家” |
吴福祥
|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9
|
|
8
|
《大学直解》校补 |
李明龙
张春雷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9
|
谈《聊斋俚曲集》的语言学价值 |
董绍克
|
《蒲松龄研究》
|
1997 |
10
|
|
10
|
别本《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研究 |
王继如
|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2
|
|
11
|
试析“什么”的语源与结构 |
方环海
|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4 |
2
|
|
12
|
近三十年日本对近代汉语的研究 |
白维国
|
《当代语言学》
CSSCI
|
1989 |
1
|
|
13
|
《水浒传》的语言——关于谓语的后置成分 |
大内田三郎
佟金铭
|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 |
0 |
|
14
|
金元时代助词“地”及结构助词“的”的特点 |
姚莉
|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1998 |
0 |
|
15
|
《桃花扇》时间处所类介词的分布及演变 |
邵玺诺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
2023 |
0 |
|
16
|
“即、便、就”的历时关系 |
李宗江
|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31
|
|
17
|
介词“就”的产生及其意义 |
马贝加
|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12
|
|
18
|
永远的怀念 |
江蓝生
|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19
|
深切怀念张清常先生 |
赵金铭
|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20
|
《直说大学要略》点校拾补 |
張春雷
|
《汉语史研究集刊》
|
201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