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Y区块深层页岩气井压后返排规律及制度研究
1
作者 刘殷韬 康正 +3 位作者 夏彪 张国东 蒋勇 彭翰林 《油气井测试》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合理的深层页岩气井压后返排制度有利于改善单井产量、延长稳产周期。基于WY区块页岩气91口井的现场数据,采用重点井筛选、示踪剂分析、井例论证等方法,明确了返排规律,建立了WY区块页岩气压后返排制度。结果表明,压-焖-关(压裂+焖井+... 合理的深层页岩气井压后返排制度有利于改善单井产量、延长稳产周期。基于WY区块页岩气91口井的现场数据,采用重点井筛选、示踪剂分析、井例论证等方法,明确了返排规律,建立了WY区块页岩气压后返排制度。结果表明,压-焖-关(压裂+焖井+返排期间关井)和压-焖时间主要在500~1500 h之间,大部分井能在48 h内见气,见气返排率在1%以内;测试产量和稳产后半年单位压降产量随压-焖-关时间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见稳产时间和见气时间随压-焖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产层为龙马溪组2小层的井,推荐压-焖-关时间为1000~1200 h;存在最优测试返排率,油嘴调整应该以“最优测试返排率、控砂、控压”为原则。研究结果为深层页岩气井压后排采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页岩气 压后 返排制度 WY区块 规律 焖井时间 油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油储层应力敏感性分析及水平井返排制度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高占武 屈雪峰 +2 位作者 黄天镜 薛婷 曹鹏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67-1873,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页岩油储层具有储层致密、孔隙结构复杂、地层压力系数低的特点,在多年的开发实践中逐渐总结出长水平井、大规模体积压裂的开发方式,与前期定向井或短水平井相比,开发效果获得了大幅提升。而在压裂液的返排过程中,由... 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页岩油储层具有储层致密、孔隙结构复杂、地层压力系数低的特点,在多年的开发实践中逐渐总结出长水平井、大规模体积压裂的开发方式,与前期定向井或短水平井相比,开发效果获得了大幅提升。而在压裂液的返排过程中,由于页岩油储层的应力敏感特征,储层物性和地层能量将产生巨大变化,进而影响到初期含水下降速度和单井产量。通过改良的应力敏感实验,明确了页岩油压后储层与原始基质储层相比具有更强的应力敏感性,得出了应力敏感作用下的渗透率变化规律,采用数值模拟、现场统计等方法,优化了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油水平井合理返排强度和返排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应力敏感 体积压裂入地液 返排制度
原文传递
长宁—威远构造页岩气井返排流程优化设计和返排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飞 潘登 《油气井测试》 2016年第6期12-16,共5页
页岩气井返排流程是页岩气藏工厂化压裂作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为了满足页岩气丛式井拉链式压裂—排采一体化作业,在现场实践基础上,设计了可满足各井除砂、连续排液、多井同步计量等功能的模块化、标准化地面返排流程;同时对页岩气... 页岩气井返排流程是页岩气藏工厂化压裂作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为了满足页岩气丛式井拉链式压裂—排采一体化作业,在现场实践基础上,设计了可满足各井除砂、连续排液、多井同步计量等功能的模块化、标准化地面返排流程;同时对页岩气井压后返排特征进行了剖析,形成了适合长宁—威远区块大规模加砂压裂后"闷井、控制、加速、平稳"的连续排采制度。长宁—威远区块标准化地面返排流程及排采制度的成型可为我国其他页岩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宁—威远构造 页岩气 流程 模块化 标准化 特征 返排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压裂液渗吸的压后压裂液返排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继伟 曲占庆 +2 位作者 郭天魁 陈铭 吕明锟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6-65,共10页
压后压裂液返排是水力压裂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在非常规致密储层中压裂液的渗吸现象不容忽视.基于油水两相渗流理论、伯努利方程和连续性方程,建立考虑压裂液渗吸的返排数值模型,通过数值计算获得返排过程中的压力和排量等数据;根据... 压后压裂液返排是水力压裂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在非常规致密储层中压裂液的渗吸现象不容忽视.基于油水两相渗流理论、伯努利方程和连续性方程,建立考虑压裂液渗吸的返排数值模型,通过数值计算获得返排过程中的压力和排量等数据;根据支撑剂回流模型计算压裂液返排临界出砂流量,基于控制支撑剂回流和压裂液快速返排的原则,设计一套返排制度优化方法.将数值模拟结果与中国大庆油田LX3井实际返排数据对比验证,对长庆油田M87井进行返排工作制度设计,并分析了地层产出液黏度和初始地层压力对压裂液返排的影响.结果表明:返排过程中存在地层流体向裂缝渗流现象,原始地层压力改变对压裂液返排影响明显,而地层产出液的影响甚微.LX3井返排流量和井口压力的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基本相符,平均误差分别为13.8%和15.5%,验证了返排数值模型的准确性较高,可用于指导现场压裂返排施工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水力压裂 压裂液 压裂液渗吸 支撑剂回流 返排制度设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层页岩气井控压返排技术——以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蒋佩 王维旭 +3 位作者 李健 王飞 周雅琴 刘亚龙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86-191,共6页
页岩气井压后返排阶段作为完井与生产之间衔接的关键一环,返排程序是否科学合理对于压裂效果评价及后期生产效果影响极大,返排速率控制不当,容易造成支撑剂回流、裂缝导流能力降低甚至储层伤害。为了减小储层伤害和提高压后产量,结合昭... 页岩气井压后返排阶段作为完井与生产之间衔接的关键一环,返排程序是否科学合理对于压裂效果评价及后期生产效果影响极大,返排速率控制不当,容易造成支撑剂回流、裂缝导流能力降低甚至储层伤害。为了减小储层伤害和提高压后产量,结合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埋深小于1500 m的浅层页岩气勘探开发实践,基于浅层页岩气井的排采动态特征,通过实时分析压力、气水比、返排液矿化度等排采动态参数,研究制订出适应该区页岩气井特点的返排程序。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浅层页岩气井由于埋藏浅,压后返排呈现出井口压力低、排液时间长、见气后气相突破慢、返排率较高的动态特征,气相突破前后,气水比与累计产气量的双对数特征曲线存在着阶段拐点;(2)压后坚持"连续、平稳、精细、控压"的返排原则,既可以最大化地利用页岩自吸水化作用提升裂缝网络复杂程度,又能够合理控制生产压差、减小压力损失,充分利用地层自身能量保障连续稳定生产,降低水锁障碍,提高气相渗透率;(3)较之于中深层高压页岩气井,浅层页岩气井宜采用慢返排模式,尤其是在返排初期坚持慢返排,更有利于储层动用,获得更高的测试产量。结论认为,通过返排制度优化,页岩气井测试产量逐年提升、试采效果优于开发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 浅层页岩气 返排制度 控压 气水比 水化作用 储集层伤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页岩气开发关键技术难点与攻关方向 被引量:81
6
作者 何骁 李武广 +5 位作者 党录瑞 黄山 王旭东 张成林 张柟乔 陈月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8-124,共7页
为了实现深层页岩气的规模效益开发,通过对比四川盆地川南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龙一1亚段深层与中浅层页岩储层地质工程特征的差异,梳理了其高效开发面临的难题:较之于中浅层,我国深层页岩气储层的工程特征参数总体上呈... 为了实现深层页岩气的规模效益开发,通过对比四川盆地川南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龙一1亚段深层与中浅层页岩储层地质工程特征的差异,梳理了其高效开发面临的难题:较之于中浅层,我国深层页岩气储层的工程特征参数总体上呈现"五高"特点(泊松比和弹性模量高、地层温度高、水平应力差值高、破裂压力高、闭合压力高)。虽然深层页岩气在近期取得了战略突破,但其开发关键技术还欠成熟,表现在以下方面:①抗高温的旋转导向工具未实现国内商业化生产,地质导向技术对储层的预测精度低,"一趟钻"技术尚未形成,满足地层防塌与防漏需求的钻井液性能还不成熟;②深层页岩气井压裂后难以形成复杂缝网,同时裂缝起裂和延伸困难,而且加注支撑剂的难度也大,导致不易获得具有高导流能力的裂缝;③深层页岩储层孔隙中CH4相态仍不清楚,导致深层页岩气多尺度流动规律及开发技术对策不明确。为此,需要针对钻井工程、压裂工程、开发技术对策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①构建多源信息融合三维地质导向技术,实施"高转速、大排量、长循环"井眼强净化工艺技术,加强对油基钻井液高效微纳米封堵材料、专用堵漏材料的研发,实现水平井钻得更好更长更快;②建立深层页岩应力应变本构关系和Ⅰ、Ⅱ与Ⅲ型断裂韧性模型、考虑层理弱面力学性质的流—固—热多场耦合人工裂缝扩展模型,以及考虑页岩蠕变的支撑剂嵌入力学模型与评价方法,保障储层压得更碎更充分;③深入研究页岩储层中气体微观流动能力和产出机理,优化水平井关键参数,制订合理的返排制度和生产制度,进而优化立体开发模式,以实现深层页岩气的规模高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页岩气 开发关键技术 旋转地质导向 防塌防漏 缝网压裂 微观流动机理 返排制度 立体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压水化作用对页岩水力压裂缝扩展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欣 李德旗 +7 位作者 姜伟 卢海兵 易新斌 邹清腾 王天一 修乃岭 唐伟 李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1-86,共6页
已有的页岩水化实验大多是在常压或较低围压的条件下进行的,而对于地层应力状态下,页岩水化作用是否仍然存在以及其对水力压裂裂缝复杂程度的影响有多大等问题仍有待于探索。为了弄清在地层应力状态下水化作用时间对页岩水力压裂缝复杂... 已有的页岩水化实验大多是在常压或较低围压的条件下进行的,而对于地层应力状态下,页岩水化作用是否仍然存在以及其对水力压裂裂缝复杂程度的影响有多大等问题仍有待于探索。为了弄清在地层应力状态下水化作用时间对页岩水力压裂缝复杂程度的影响情况,采用真三维水力压裂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基于相似准则开展了地层应力状态下考虑不同水化作用时间的压裂模拟实验,对不同水化作用时间形成的页岩水力压裂缝的发育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开展了现场水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地层三向应力条件下,岩样经水化作用后压裂形成的裂缝复杂程度更高;②页岩水化作用的影响程度由水化时间决定,水化时间越长,水化作用影响程度越大,压裂后形成的裂缝复杂程度越高;③页岩水化作用会使得压裂后在近井区域产生较为明显的复杂多缝效应,导致流动摩阻上升、施工压力升高,不利于后期施工;④水平井水化试验段压裂后的垂直缝体积分数较不水化压裂段低,水化起到了增加压裂缝复杂程度的作用。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对于页岩气压裂施工工艺方式的确定和返排制度的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页岩水化作用 三向应力 复杂裂缝 施工压力 测斜仪 返排制度 压后焖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东区致密砂岩气藏压裂技术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牟春国 胡子见 +1 位作者 腾飞启 朱更更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2年第11期45-48,69,共5页
苏里格东区气田上古砂岩气藏属于致密砂岩气藏,通过对该气田砂岩气藏压裂技术的研究及现场应用效果的分析,形成致密砂岩气藏储层改造的压裂技术,对苏里格东区及整个苏里格气田、乃至其它致密砂岩气藏的开发也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对苏里... 苏里格东区气田上古砂岩气藏属于致密砂岩气藏,通过对该气田砂岩气藏压裂技术的研究及现场应用效果的分析,形成致密砂岩气藏储层改造的压裂技术,对苏里格东区及整个苏里格气田、乃至其它致密砂岩气藏的开发也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对苏里格气田东区上古砂岩气藏储层地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满足该区储层改造的压裂工艺,认为低伤害压裂液技术、多层分层压裂技术、水平井压裂技术是苏里格气田东区储层改造的主要技术。剖析了储层改造的压裂难点,认为储层易伤害、纵向多薄层发育、压裂液返排困难是该区储层改造的主要难点,并针对压裂难点提出了针对性措施,而这些针对措施也正是苏里格东区目前实施应用的关键技术。分析了东区实施的压裂关键技术及现场实施效果,形成了适合东区储层改造的压裂设计优化技术、直井定向井多层分层压裂技术、水平井多段分层压裂技术、低伤害压裂液技术、压裂液快速返排技术等综合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藏 储层敏感 多层分层 水平井 低伤害 返排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压裂可视裂缝模拟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温庆志 刘欣佳 +2 位作者 黄波 任占春 王峰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6-139,158,共4页
为指导现场压裂实践,建立一套模拟实际压裂施工的室内模拟系统。以现场施工设备为原型,综合考虑缝宽、温度、压裂液滤失、储层岩性等多种实际因素,研制了可高度模拟储层环境的大型可视裂缝模拟系统。该系统通过测定实验过程中支撑剂的... 为指导现场压裂实践,建立一套模拟实际压裂施工的室内模拟系统。以现场施工设备为原型,综合考虑缝宽、温度、压裂液滤失、储层岩性等多种实际因素,研制了可高度模拟储层环境的大型可视裂缝模拟系统。该系统通过测定实验过程中支撑剂的水平运移速度与沉降规律,分析支撑剂形成的砂堤形态,针对性地解决支撑剂在裂缝中铺置规律认识模糊的问题;该模拟系统可优选支撑剂与压裂液体系,优化施工参数和返排制度,实现通道压裂技术研究与新技术测试等功能,对压裂施工方案的设计与评价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可视裂缝模拟系统 支撑剂运移 砂堤形态 通道压裂 返排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储集层岩心水化作用实验 被引量:27
10
作者 钱斌 朱炬辉 +6 位作者 杨海 梁兴 尹丛彬 石孝志 李德旗 李军龙 方卉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5-621,共7页
采用滇黔北昭通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主力页岩产层岩心,利用核磁共振和CT扫描技术,在围压10 MPa条件下开展岩心水化实验,研究水化作用对页岩储集层岩心孔隙-裂缝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页岩岩心水化作用不但抵消了由应力敏感引起的渗透... 采用滇黔北昭通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主力页岩产层岩心,利用核磁共振和CT扫描技术,在围压10 MPa条件下开展岩心水化实验,研究水化作用对页岩储集层岩心孔隙-裂缝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页岩岩心水化作用不但抵消了由应力敏感引起的渗透率降低,且由于孔隙-裂缝结构扩张、新微细裂缝的产生以及缝间交会,增加了岩心裂缝复杂程度、孔隙-裂缝体积及其连通性,提升了岩心渗透率;水化损伤主要沿层理或原始裂缝发育方向延伸;水化作用对孔隙-裂缝结构较为发育的岩心影响最显著,而对孔隙-裂缝结构发育程度很高的岩心影响相对较小,对纯孔隙型岩心影响最小;页岩岩心水化作用强度受孔隙-裂缝发育程度、黏土矿物含量、脆性指数共同影响。建议根据页岩储集层物性特征,在改造过程中通过设计泵注模式、关井或小油嘴控排等措施优化返排制度,提升改造裂缝复杂程度及其连通性,增强储集层体积改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集层 增产改造 返排制度 水化作用 核磁共振 CT扫描 孔隙-裂缝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气田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常勇军 严焕榕 +2 位作者 刁素 黄禹忠 栗铁峰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0-51,64,共3页
SF气田蓬莱镇组气藏水平井分段压后平均测试产量为1.23×104m3/d,投产率仅46%,个别井出砂严重堵塞油管,且平均返排率为58.2%,未达到预期开发效果。针对这种情况,亟待深入分析原因,通过深化储层认识和实验研究,认为储层多为砂泥岩互... SF气田蓬莱镇组气藏水平井分段压后平均测试产量为1.23×104m3/d,投产率仅46%,个别井出砂严重堵塞油管,且平均返排率为58.2%,未达到预期开发效果。针对这种情况,亟待深入分析原因,通过深化储层认识和实验研究,认为储层多为砂泥岩互层,非均质性严重,采用均质模型进行裂缝间距优化不尽合理;储层存在中等水敏、较强的水锁伤害导致常规压裂液储层适应性差;水平井分段压裂施工时间长、分段破胶难度大、返排制度不完善是该气田水平井压后产量低、返排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为此,提出开展水平井液氮伴注、纤维防砂优化、研究各段压后储层增能情况,制定水平井合理的返排制度,在提高返排速率的同时达到防止支撑剂回流,降低储层伤害和安全风险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藏 水锁 水平井 分段压裂 裂缝间距优化 返排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2区块水平井先导性试验效果分析及其借鉴意义
12
作者 金力 《采油工程》 2024年第1期16-20,79,共6页
为了M2区块致密油开采能够实现产能新突破,满足提交石油控制地质储量的要求,对该区块新钻的5口水平井体积压裂先导性试验效果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储层物性特征、砂体展布特征、压裂施工参数及返排制度4个方面对比分析,物性基础是压裂效... 为了M2区块致密油开采能够实现产能新突破,满足提交石油控制地质储量的要求,对该区块新钻的5口水平井体积压裂先导性试验效果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储层物性特征、砂体展布特征、压裂施工参数及返排制度4个方面对比分析,物性基础是压裂效果好坏的主导因素,缩小簇间距能够有效地提高压裂改造效果。该分析结果可为M2区块致密油规模高效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水平井 体积压裂 压裂参数 返排制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