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7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道国舆论环境与海外进入模式选择——基于海量媒体数据的定量考察 被引量:1
1
作者 江乾坤 王成哲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50,共13页
逆全球化背景下日趋复杂的东道国舆论环境给我国国际化进程带来严峻挑战,对其如何影响跨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关键决策还缺乏系统的实证检验。基于情感分析技术和网络爬虫,对2015—2022年830余万条媒体报道进行文本分析,构建涉华舆情指... 逆全球化背景下日趋复杂的东道国舆论环境给我国国际化进程带来严峻挑战,对其如何影响跨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关键决策还缺乏系统的实证检验。基于情感分析技术和网络爬虫,对2015—2022年830余万条媒体报道进行文本分析,构建涉华舆情指数,系统分析与检验了东道国舆论环境对中国企业海外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东道国舆论环境越差,相比于独资模式,中国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合资模式进入海外市场;相比于跨国并购,中国企业更倾向于选择绿地投资进入海外市场;跨国企业的产权性质和国际化经验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在影响机制方面,东道国舆论环境通过影响企业的规制、规范和认知合法性来影响跨国企业投资设立模式的选择。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跨国企业恰当地选择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积极规避或弱化舆论风险,更好地在东道国投资布局与经营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论环境 进入模式 合法性 产权性质 国际化经验 GDEL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距离对房地产企业国内跨区域市场进入模式的影响研究——国有资本参与度的调节效应
2
作者 郑赵若一 谢佩洪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129-146,共18页
虽然中国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为企业开展跨区域经营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是我国市场环境呈现统一性和分割性的双重特征,导致中国企业开展国内跨区域经营却存在着巨大障碍。基于制度基础观的视角实证分析了正式制度距离、非正式制度距... 虽然中国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为企业开展跨区域经营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是我国市场环境呈现统一性和分割性的双重特征,导致中国企业开展国内跨区域经营却存在着巨大障碍。基于制度基础观的视角实证分析了正式制度距离、非正式制度距离和国有资本参与度对房地产企业国内跨区域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作用机制。选取2010-2019年发生过国内跨区域并购的沪深两市房地产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对符合研究条件的236件跨区域市场进入事件运用SPSS22.0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标市场和企业所在地之间的正式制度距离对企业国内跨区域市场进入模式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即正式制度距离越大,企业越倾向于采取低控制程度的市场进入模式。国有资本参与度对非正式制度距离与企业国内跨区域市场进入模式有正向调节作用,即随着国有资本参与度的增加,企业更倾向于采用高控制程度的市场进入模式。研究结论为优化企业营商环境、促进国内统一大市场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式制度距离 非正式制度距离 跨区域市场进入模式 国有资本参与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互联网独角兽企业的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
3
作者 丁佳 王玉婧 《中国商论》 2024年第16期1-4,共4页
近年来,互联网独角兽企业成为中国经济高水平发展的驱动力,并开始在国际市场中崭露头角。但由于成立时间短,国际化经验不足,我国互联网独角兽企业想要成功打开海外市场则需要在选择进入模式方面做出更多努力。本文从中国互联网独角兽企... 近年来,互联网独角兽企业成为中国经济高水平发展的驱动力,并开始在国际市场中崭露头角。但由于成立时间短,国际化经验不足,我国互联网独角兽企业想要成功打开海外市场则需要在选择进入模式方面做出更多努力。本文从中国互联网独角兽企业的跨国经营出发,分析这些企业进入海外市场时在模式选择上存在的共同点,并探索影响该类企业模式选择的相关因素。通过研究发现,中国互联网独角兽企业主要采取了贸易式进入模式、投资式进入模式、战略联盟或合作三种进入模式,影响因素包含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企业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市场进入模式 独角兽企业 APUS 海外市场 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银行进入模式对农村融资服务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任曙明 张静 郑洋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13-18,共6页
文章比较了商业银行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两类模式及其对应的监督机制,构建了银行提供农村融资服务的决策模型,探讨了进入模式、监督效率对农村融资服务数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只有当绝大多数银行都具备较高的监督效率,并在政策设计上要求... 文章比较了商业银行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两类模式及其对应的监督机制,构建了银行提供农村融资服务的决策模型,探讨了进入模式、监督效率对农村融资服务数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只有当绝大多数银行都具备较高的监督效率,并在政策设计上要求商业银行采取直接进入模式,才会增加农村融资服务数量;从成本上看,直接进入的固定成本越大、单位资金成本越大,则临界监督效率越高,使用直接进入模式的银行数量越少,融资服务数量越少;间接进入的单位额外成本越小、下降幅度越大,则临界监督效率越高,应该鼓励银行采取间接进入模式。进一步的改革需要从鼓励直接进入模式向鼓励银行依据自身监督效率选择进入模式转变,放宽对民间资本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限制,支持低效率的银行与这些机构开展垂直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进入模式 间接进入模式 监督机制 农村融资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建筑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决策体系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恒 金志刚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09年第1期13-23,共11页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建筑市场的巨大前景,吸引了众多中国建筑企业参与到海外经营的行列中。面对海外复杂而多变的市场环境,采用什么样的进入模式既可扩展海外市场又能降低经营风险以确保经营收益,是长期困扰中国建筑企业的...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建筑市场的巨大前景,吸引了众多中国建筑企业参与到海外经营的行列中。面对海外复杂而多变的市场环境,采用什么样的进入模式既可扩展海外市场又能降低经营风险以确保经营收益,是长期困扰中国建筑企业的一大难题。本文通过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相关理论的系统梳理,发现其有较多局限性,如对进入国家的研究局限于由发达国家进入其它国家、对行业的研究局限于制造业和服务业以及在进入模式的选择中仅考虑静态的因素等。在此基础上,本文综合考虑中国建筑企业及产业的发展特点,重新构建了一套适用于中国建筑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分析框架及其相应的决策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入模式 进入模式理论 影响因素 决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化熟悉度的跨文化营销进入模式探讨
6
作者 刘家凤 《中国商贸》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S期15-16,共2页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营销进入模式研究成为营销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从不同企业对目标国文化的熟悉度来划分,可将跨文化营销进入模式分为两种:渐进式进入模式和跨越式进入模式。通过对两种进入模式的探讨,为不同中资企...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营销进入模式研究成为营销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从不同企业对目标国文化的熟悉度来划分,可将跨文化营销进入模式分为两种:渐进式进入模式和跨越式进入模式。通过对两种进入模式的探讨,为不同中资企业如何基于文化熟悉度的视角进行跨文化营销进入模式抉择提供思路和方法,避免中资企业在跨文化营销中多走弯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熟悉度 中资企业 跨文化营销 渐进式进入模式 跨越式进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制度基础观的市场进入模式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构建与相关研究命题的提出 被引量:49
7
作者 蓝海林 汪秀琼 +1 位作者 吴小节 宋铁波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7-90,148,共15页
近年来,制度基础观已成为战略管理的第三个重要研究支点,制度因素对企业市场进入模式的选择有重大影响。本文基于制度基础观,研究反映在管制因素、规范因素和认知因素三个维度上的制度环境对企业市场进入模式的资源承诺、控制程度和股... 近年来,制度基础观已成为战略管理的第三个重要研究支点,制度因素对企业市场进入模式的选择有重大影响。本文基于制度基础观,研究反映在管制因素、规范因素和认知因素三个维度上的制度环境对企业市场进入模式的资源承诺、控制程度和股权特征的影响,建立了制度环境与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影响关系的理论框架,提出了研究命题,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进入模式 制度基础观 国际化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国际化进入模式选择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曾德明 张磊生 +1 位作者 禹献云 邹思明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5-28,共4页
基于技术依赖和国际化经验两个情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理论分析,提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国际化进入模式选择决策矩阵。当技术依赖程度和国际化经验丰富程度都较高时,宜选择跨国并购进入模式;当技术依赖程度和国际化经验丰富程度都较低时,宜选... 基于技术依赖和国际化经验两个情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理论分析,提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国际化进入模式选择决策矩阵。当技术依赖程度和国际化经验丰富程度都较高时,宜选择跨国并购进入模式;当技术依赖程度和国际化经验丰富程度都较低时,宜选择离岸研发外包进入模式;当技术依赖程度较高、国际化经验丰富程度较低时,宜选择跨国技术联盟进入模式;当技术依赖程度较低、国际化经验丰富程度较高时,宜选择海外研发机构进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研发国际化 进入模式 技术依赖 国际化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绩效期望差距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进入模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吴小节 陈小梅 +1 位作者 汪秀琼 王雪丽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02-511,520,共11页
基于绩效反馈理论和制度理论,以2016~2018年进行跨国并购的355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进入模式的选择如何受到历史绩效期望差距和行业绩效期望差距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了制度差异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 基于绩效反馈理论和制度理论,以2016~2018年进行跨国并购的355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进入模式的选择如何受到历史绩效期望差距和行业绩效期望差距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了制度差异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绩效期望差距越大,中国企业越倾向于采取独资的并购方式进入海外市场;制度差异对绩效期望差距与企业选择独资的跨国并购进入模式的正向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期望差距 进入模式 制度差异 绩效反馈理论 制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国际化的市场进入模式研究述评 被引量:47
10
作者 张一弛 欧怡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1-19,共9页
“企业国际化的市场进入模式 ( entry mode)”问题根源于世界经济全球化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冲击以及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手段的局限性。由于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是我们理解企业国际化的核心 ,同时对该问题的处理关系到企业国际化的成败 ,所以... “企业国际化的市场进入模式 ( entry mode)”问题根源于世界经济全球化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冲击以及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手段的局限性。由于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是我们理解企业国际化的核心 ,同时对该问题的处理关系到企业国际化的成败 ,所以对企业国际化的市场进入模式的研究吸引了大批的学者。本文是对企业国际化的市场进入模式的研究成果的总结。基于对近 30年的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 ,作者希望概括出对“企业国际化的市场进入模式”这一课题的研究的现状、局限和发展方向。虽然有关这一问题的大部分研究所关注的是进入模式的选择理论 ,为了理清问题的全景 ,本文将在开头的相当篇幅 ,讨论进入模式的定义、详细分类、内在特性及影响选择决策的各种相关因素。这些内容都是研究进入模式选择理论的基础。然后 ,本文将介绍现有的各种流派的选择模型 ,主要介绍交易成本理论( transaction cost analysis)、组织能力理论 (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y analysis)、折衷理论 ( eclectic theory)和演进理论 ( evolutionary theory) ,同时指出这些理论的局限性。最后 ,本文将总结至今对这一问题的各种研究方法 ,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国际化 选择理论 市场进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化战略下制度距离与股权进入模式选择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林润辉 宋泾溧 +1 位作者 李康宏 谢宗晓 《预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共7页
在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情境下,本文旨在研究中国与东道国之间的制度距离对海外子公司股权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并探讨不同的多元化战略对制度距离与股权进入模式选择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在对外直接投资(FDI)的... 在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情境下,本文旨在研究中国与东道国之间的制度距离对海外子公司股权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并探讨不同的多元化战略对制度距离与股权进入模式选择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在对外直接投资(FDI)的过程中,制度逆差对海外子公司的股权进入模式选择具有正向影响;而制度顺差对股权进入模式选择具有负向影响。另外,母公司实施相关多元化战略和非相关多元化战略对制度距离与股权进入模式选择间的关系分别具有正向和负向的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母公司在进入国际市场时根据制度环境和自身的多元化战略选择合理的股权进入模式,从而实现母公司对海外子公司的合理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距离 制度逆差 制度顺差 股权进入模式 多元化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落差与中国跨国企业海外进入模式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康宏 林润辉 +1 位作者 宋泾溧 谢宗晓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9-199,共11页
本文分析了制度落差与中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之间的关系,着重对比了制度顺差与制度逆差情况下,制度差异对企业海外进入模式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正式制度顺差的情况下,东道国与母国间正式制度差异越大,企业越倾向于选择以合资形... 本文分析了制度落差与中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之间的关系,着重对比了制度顺差与制度逆差情况下,制度差异对企业海外进入模式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正式制度顺差的情况下,东道国与母国间正式制度差异越大,企业越倾向于选择以合资形式建立子公司;在正式制度逆差情况下,东道国与母国间正式制度差异越大,企业越倾向于选择以全资形式建立子公司。同时发现,正式制度落差并不影响非正式制度对进入模式的影响方向,即随着母国与东道国非正式制度差异的增大,企业更倾向于以全资形式建立子公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落差 正式制度 非正式制度 进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模式——对独资倾向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8
13
作者 许陈生 夏洪胜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31-40,共10页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中国的市场模式出现独资倾向。文章探讨了中国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模式独资倾向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的市场规模、开放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工业比重等变量都对其有显著的正影响,而市场化程度...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中国的市场模式出现独资倾向。文章探讨了中国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模式独资倾向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的市场规模、开放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工业比重等变量都对其有显著的正影响,而市场化程度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的服务业比重则对其有显著的负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对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模式的独资倾向影响则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进入模式 独资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游企业进入模式对供应链成员决策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曹宗宏 赵菊 +1 位作者 张成堂 周永务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76-787,共12页
为研究产品质量差异对外来企业进入模式和供应链成员决策的影响,建立了上游企业进入模型。研究表明,进入带来的竞争迫使在位企业降低定价,削弱供应链"双重边际效应",增加消费者的价值剩余。在进入者选择直销(模式RD)、通过在... 为研究产品质量差异对外来企业进入模式和供应链成员决策的影响,建立了上游企业进入模型。研究表明,进入带来的竞争迫使在位企业降低定价,削弱供应链"双重边际效应",增加消费者的价值剩余。在进入者选择直销(模式RD)、通过在位零售商(模式R)和非在位零售商(模式RR)销售其产品的三种模式中,模式R对零售商最有利,模式RR对制造商最有利;当质量差异较大时进入者选择模式RD;否则选择模式RR。当质量差异较大时,制造商提供的利润共享合约不仅可以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还可以实现供应链协调,但进入者进入影响协调利润的分配比例,即影响在位者的谈判能力;当质量差异很小时,制造商不提供利润共享合约,即在位企业独立决策为最优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 STACKELBERG博弈 利润共享合约 进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企业OFDI进入模式的选择研究——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9
15
作者 岳中志 付竹 袁泽波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1-26,共6页
本文以中国上市跨国企业为样本,研究了交易成本理论视角下中国企业OFDI进入模式的选择行为。研究发现,总体文化距离越大、东道国国家风险越高、企业多元化经营程度越高、企业所有权优势越明显,中国企业OFDI选择合资进入模式的几率越高;... 本文以中国上市跨国企业为样本,研究了交易成本理论视角下中国企业OFDI进入模式的选择行为。研究发现,总体文化距离越大、东道国国家风险越高、企业多元化经营程度越高、企业所有权优势越明显,中国企业OFDI选择合资进入模式的几率越高;而东道国市场规模、企业规模越大,中国企业OFDI选择全资进入模式的几率越高。文章最后结合中国的现有约束对上述结论作出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易成本理论 OFDI 进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下乡:进入模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6
作者 邵爽 李琴 李大胜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9-66,163,共9页
进入模式是经济组织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以工商资本对农户经营活动的控制权程度为依据,将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的进入模式划分为"松散型"、"半紧密型"、"紧密型"三种类型。利用对广东、湖北、江苏以及云南四... 进入模式是经济组织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以工商资本对农户经营活动的控制权程度为依据,将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的进入模式划分为"松散型"、"半紧密型"、"紧密型"三种类型。利用对广东、湖北、江苏以及云南四省151个投资主体的调查数据,采用有序逻辑回归模型分析生产因素、市场因素、制度因素以及生产技术传递能力对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的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耕地资源优势越弱,工商资本投资农业选择紧密型进入模式的可能性越高;市场潜力越大,越倾向于选择紧密型进入模式;非正式制度越不利,选择紧密型进入模式的可能性越低;生产技术的传递能力越弱,越倾向于选择紧密型进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商资本 农业 控制权 进入模式 有序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异质性与银行国际化市场进入模式的选择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博 邱立成 孙海军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8-57,共10页
本文主要是从理论上研究跨国银行国际化过程中的市场进入模式选择问题,集中于银行在金融服务贸易、FDI过程中绿地投资与M&A之间的选择决策,分析了银行异质性对跨国银行国际化及市场进入模式决策的重要影响。沿着与Helpman et al.(20... 本文主要是从理论上研究跨国银行国际化过程中的市场进入模式选择问题,集中于银行在金融服务贸易、FDI过程中绿地投资与M&A之间的选择决策,分析了银行异质性对跨国银行国际化及市场进入模式决策的重要影响。沿着与Helpman et al.(2004)相同的逻辑,我们研究结论显示,高效率银行将更倾向于国际化,并且相对于跨国金融服务,他们更倾向于进行FDI;在同样的逻辑下,当细分FDI投资决策时,将得出跨国银行不会选择M&A的悖论。最后,本文从事前信息缺乏导致的固定成本不确定性的角度对悖论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性 跨国银行 市场进入模式 银行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ATEL方法的煤炭企业跨区投资进入模式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朱佩枫 周德群 张浩 《经济问题探索》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8-83,共6页
在总结国内外影响外部企业跨区投资进入模式选择主要因素基础上,结合煤炭行业特征,建立影响煤炭企业跨区投资进入模式选择的关键要素指标体系,采用DEMATEL方法进行优化,并以东部和中部国有重点煤矿的跨区投资进入模式选择及其变化实践... 在总结国内外影响外部企业跨区投资进入模式选择主要因素基础上,结合煤炭行业特征,建立影响煤炭企业跨区投资进入模式选择的关键要素指标体系,采用DEMATEL方法进行优化,并以东部和中部国有重点煤矿的跨区投资进入模式选择及其变化实践进行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区投资 煤炭企业 进入模式 DEMAT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距离对跨国公司进入模式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霍杰 蒋周文 杨洪青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4-60,共7页
基于65 670家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数据,本文使用群组Logit模型,分析了心理距离对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语言差异和工业发展水平差异与跨国公司采取独资模式进入的机会比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宗教差异与跨国公司采取... 基于65 670家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数据,本文使用群组Logit模型,分析了心理距离对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语言差异和工业发展水平差异与跨国公司采取独资模式进入的机会比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宗教差异与跨国公司采取独资模式进入的机会比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教育水平差异和民主差异对跨国公司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距离 文化距离 进入模式 群组Log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能力、所有权优势与中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 被引量:11
20
作者 赵晶 王根蓓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0-112,共13页
市场进入模式是企业战略研究领域的一大核心主题。本文关注企业微观因素与东道国宏观因素对中国企业外国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是:创新能力强与国际化经验丰富的中国企业选择绿地新建模式进入外国市场的可能性较大;规模经... 市场进入模式是企业战略研究领域的一大核心主题。本文关注企业微观因素与东道国宏观因素对中国企业外国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是:创新能力强与国际化经验丰富的中国企业选择绿地新建模式进入外国市场的可能性较大;规模经济突出且所有权优势明显的中国企业选择并购模式的可能性大。规模经济突出和所有权优势明显的中国企业,选择合资模式进入外国市场的可能性大。在选择外国市场进入模式时,中国跨国公司较少考虑文化距离、政府治理水平以及基础设施等约束和激励因素;同时,规模效用和所有权优势而非创新能力与国际化经验始终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这可能是导致中国跨国公司"大而不强"、国际化竞争优势不足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 所有权优势 进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