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保肛术式在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冯伟 王振波 +1 位作者 迟庆胜 范宜堂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5期2358-2362,2368,共6页
直肠癌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日益转变以及人口老龄化态势的持续加剧,该病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安全的重大疾病之一。临床上大多数直肠癌患者均为中低位直肠癌,而针... 直肠癌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日益转变以及人口老龄化态势的持续加剧,该病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安全的重大疾病之一。临床上大多数直肠癌患者均为中低位直肠癌,而针对该类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手段往往是选用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随着医疗水平的持续发展以及医疗理念的逐渐完善,目前认为针对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不但要达到根治的目的,而且应尽量确保肛门和泌尿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在上述治疗目标的基础上,腹腔镜保肛术式应运而生,且在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中日益广泛,包括局部切除术、前切除术以及前切除术与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联用等术式。随着外科医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在不久的未来势必会有更为完美的新技术可以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提升患者术后肛门功能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进展期直肠癌 腹腔镜 保肛术式 应用效果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前应用同步新辅助放化疗在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中的效果
2
作者 王斌 尹余余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0期53-56,共4页
目的分析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前应用同步新辅助放化疗在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8例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两组均给予全直肠系... 目的分析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前应用同步新辅助放化疗在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8例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两组均给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观察组术前给予患者新辅助放化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R0切除率、术后保肛率、术后1个月肛门功能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3年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降期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的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242(CA242)、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问卷(EORTC QLQ-C30)、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前应用同步新辅助放化疗在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中的效果较好,能有效提高R0切除率、术后保肛率、术后1个月肛门功能恢复良好率,降低术后3年内复发率,改善肿瘤标志物水平、生存质量和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 直肠系膜切除术 新辅助放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放化疗对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3
作者 潘梅花 李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145-148,共4页
分析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应用新辅助放化疗的临床效果,以便为日后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贵港市中医医院收入的60例直肠癌进展期患者(中低位)开展回顾性分析,均予以新辅助放化疗,对治疗效果进行整... 分析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应用新辅助放化疗的临床效果,以便为日后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贵港市中医医院收入的60例直肠癌进展期患者(中低位)开展回顾性分析,均予以新辅助放化疗,对治疗效果进行整合。结果 放化疗后患者肿瘤TNM分期均有程度不一的降低,15例T4N1~2M0,22例T4N0M0患者均降期,与放化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疗后患者肿瘤最长径均短于放化疗前,且肿瘤距肛缘距离长于放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患者开展新辅助放化疗,肿瘤消退状况良好,术后保肛率为96.67%(58/60),出现程度不一的呕吐、腹泻及恶心等消化道症状,其中24例患者出现骨髓抑制的状况,无死亡。结论 进展期直肠癌(中低位)应用新辅助放疗可达到预期的效果。该技术能有效降低肿瘤TNM分期,且可改善保肛及治愈率,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炭在腹腔镜下进展期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姜润学 蔡海峰 +1 位作者 胡万宁 刘远廷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123-1126,共4页
目的:评价纳米炭在腹腔镜下进展期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3月唐山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接受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80例患者,根据术中是否应用纳米炭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比较两组术... 目的:评价纳米炭在腹腔镜下进展期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3月唐山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接受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80例患者,根据术中是否应用纳米炭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比较两组术中清扫淋巴结的总数,直径≤5 mm淋巴结数目及转移淋巴结数目,并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注射纳米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且术中黑染淋巴结清晰可辨;试验组患者清扫淋巴结总数[(25.5±8.78)枚vs.(16.05±4.84)枚],直径≤5 mm淋巴结枚数[(22.6±8.25)枚vs.(13.65±4.62)枚],转移淋巴结枚数[(3.13±4.14)枚vs.(1.35±2.06)枚]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2例直肠癌患者术中发现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及髂内动脉旁有黑染淋巴结,相应扩大手术切除范围,术后病理证实淋巴结有肿瘤细胞转移。结论: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纳米炭对直肠癌淋巴结清扫有指导作用,方法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炭 进展期直肠癌 根治术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和开腹手术联合同步新辅助放化疗治疗进展期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海军 刘清安 +5 位作者 陈新文 刘冬保 肖泽民 范猛 吴涛 杜阳峰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手术联合同步新辅助放化疗治疗进展期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136例进展期直肠癌患者行同步新辅助放化疗,对可接受手术的128例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组(62例)和开腹手术组(6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手术方式,术...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手术联合同步新辅助放化疗治疗进展期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136例进展期直肠癌患者行同步新辅助放化疗,对可接受手术的128例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组(62例)和开腹手术组(6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手术方式,术后恢复情况,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方式及术后近期总并发症发生率则无显著差别。结论进展期直肠癌术前行同步放化疗后,腹腔镜手术优于开腹手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同步新辅助放化疗 进展期直肠癌 疗效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多肽注射液对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术后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张毅勋 王海波 +1 位作者 江波 刘海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13期2102-2107,共6页
目的:观察脾多肽注射液对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及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14-05/2015-12山西省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进展期直肠癌患者82例,随机分配为脾多肽组(A组:42例)和常规治疗组(B... 目的:观察脾多肽注射液对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及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14-05/2015-12山西省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进展期直肠癌患者82例,随机分配为脾多肽组(A组:42例)和常规治疗组(B组:40例),A组在常规治疗(B组)基础上术后给予脾多肽注射液治疗10 d.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患者手术前3 d及手术后2 wk外周血中Treg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以及CD4^+T细胞/CD8^+T细胞,观察免疫细胞比例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均提示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各免疫细胞比例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手术前对比,两组治疗后均出现CD4^+T细胞比例下降(A组:t=2.311,P=0.026;B组:t=4.909,P=0.000)、CD8^+T细胞比例升高(A组:t=2.415,P=0.020;B组:t=6.384,P=0.000),CD4^+T细胞/CD8^+T细胞下降(A组:t=3.267,P=0.002;B组:t=6.964,P=0.000),而NK细胞无统计学差异(A组:t=1.002,P=0.322;B组:t=0.511,P=0.612).术后2 wk患者两组之间CD4^+T细胞比例(t=2.231,P=0.029)、CD8^+T细胞比例(t=2.151,P=0.035),CD4^+T细胞/CD8^+T细胞(t=3.473,P=0.001)均有统计学差异,而NK细胞(t=0.220,P=0.827)无统计学差异.对于Treg细胞,术前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t=0.552,P=0.583),术后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A组(t=69.408,P=0.000)与B组(t=39.521,P=0.000)患者手术后Treg细胞较术前均明显下降,A组较B组患者的Treg细胞比例下降明显(t=68.977,P=0.000).结论:脾多肽注射液能够提高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同时降低患者围术期Treg细胞水平,这可能是脾多肽注射液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直肠癌 免疫功能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E-MRI预测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7
作者 王智清 陶芳旭 +3 位作者 彭容 张其林 金斌 张文韬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1期137-139,2,共4页
目的研究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在预测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医院2015年12月-2018年6月间经结肠镜病理证实为进展期直肠癌的34例患者纳为研究对象,其分别在放化疗前、后行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检查,分析D... 目的研究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在预测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医院2015年12月-2018年6月间经结肠镜病理证实为进展期直肠癌的34例患者纳为研究对象,其分别在放化疗前、后行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检查,分析DCE-MRI在评估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DCE-MRI扫描参数容积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及细胞外血管外间隙容积比(Ve)水平均较放化疗前显著降低(P<0.05);病理完全缓解(pCR)组新辅助放化疗前Ktrans、Kep水平显著高于非pCR组(P<0.05),新辅助放化疗后,两组DCE-MRI扫描参数Ktrans、Kep及Ve均较放化疗前显著降低(P<0.05),新辅助放化疗后,pCR组Kep水平显著低于非pCR组(P<0.05);以手术病理分期为金标准,DCE-MRI术前T分期准确率为88.24%。结论DCE-MRI可有效评估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效果,提高术前再分期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E-MRI 进展期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对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糜英华 高登鹏 +3 位作者 李荣 王相 张霄程 龚雪鹏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17期1850-1853,共4页
目的探讨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对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廊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102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51例。2组... 目的探讨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对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廊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102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51例。2组患者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对照组患者依据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原则实施根治切除术,术前各项检查明确无手术禁忌证,确定手术方案;观察组患者在新辅助放化疗结束后1周行根治切除术治疗。2组患者疗程均为5周。比较2组患者R0切除率和保肛率,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及随访12个月复发情况。结果2组患者R0切除率比较(96.08%vs 94.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保肛率(90.20%)高于对照组(7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率(82.35%)高于对照组(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CD3^(+)、CD4^(+)和CD4^(+)/CD8^(+)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3^(+)、CD4^(+)和CD4^(+)/CD8^(+)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3^(+)、CD4^(+)和CD4^(+)/CD8^(+)为(51.49±3.25)%、(30.57±2.76)%、1.68±0.17,低于对照组[(56.16±4.89)%、(36.08±2.98)%、1.37±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12个月复发率(1.96%)低于对照组(1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患者疗效良好,且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患者复发和转移,但会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 T淋巴细胞亚群 新辅助同步放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放化疗联合热疗治疗进展期直肠癌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被引量:10
9
作者 胡金飞 王道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30期64-66,70,共4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放化疗联合热疗治疗进展期直肠癌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2年9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治疗的进展期直肠癌患者68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新辅助放化疗治疗(卡培他... 目的探讨新辅助放化疗联合热疗治疗进展期直肠癌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2年9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治疗的进展期直肠癌患者68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新辅助放化疗治疗(卡培他滨化疗+直线加速器照射放疗),实验组则进行新辅助放化疗联合热疗治疗(卡培他滨化疗+直线加速器照射放疗+热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以及跟踪随访半年后患者的复发及转移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82,35%)明显高于对照组(4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恶心呕吐(2.94%)、腹泻(5.88%)、皮肤反应(0.00%)、白细胞减少(2.94%)、血小板减少(2.94%)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0.59%、14.71%、8.82%、23.53%、1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半年后复发率(2.94%)及转移率(5.88%)明显低于对照组(14.71%、3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放化疗联合热疗治疗进展期直肠癌效果明显,可以有效缩小肿瘤的体积,降低癌症临床分期,可以杀灭病灶,有效避免肿瘤向远处转移,从而减少局部复发,此治疗法对患者副作用较少,安全可靠,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放化疗 热疗 进展期直肠癌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进展期直肠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俊川 杨烈 +1 位作者 康乐平 刘李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594-597,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LAPE)和传统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治疗低位进展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中心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5例行腹腔镜下... 目的比较腹腔镜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LAPE)和传统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治疗低位进展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中心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5例行腹腔镜下ELAPE和12例行APR治疗的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分期、肿瘤距离肛缘的距离、肿瘤的位置、是否行新辅助治疗、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穿孔率、环周切缘(CRM)阳性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者;ELAPE组患者的所有标本呈柱状,肛提肌均附着在直肠系膜上,APR组可见"外科腰";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位置、TNM分期、是否术前化疗、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LAPE组和APR组患者发生直肠穿孔的例数分别为1例和4例,穿孔率分别为6.67%、33.33%,CRM阳性例数分别为2例和5例,阳性率分别为13.33%、4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ELAPE较ARP具有暴露好、解剖精细等优点,可降低CRM阳性率及术中穿孔率,复发率低,提高总体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进展期直肠癌 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腹腔镜 环周切缘 术中肠穿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放化疗治疗低位进展期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纲 陈光 +2 位作者 崔伟 李世拥 于波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1年第4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辅助放化疗对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治疗效果。方法 47例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cTNMⅡ期和Ⅲ期),进行术前联合放化疗。放疗每周5d,每次1.8~2Gy,总剂量45~60Gy。同时持续口服卡培他滨1250mg/m2化疗,休息4~8周进行手术。结果... 目的探讨术前辅助放化疗对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治疗效果。方法 47例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cTNMⅡ期和Ⅲ期),进行术前联合放化疗。放疗每周5d,每次1.8~2Gy,总剂量45~60Gy。同时持续口服卡培他滨1250mg/m2化疗,休息4~8周进行手术。结果新辅助放化疗的急性毒副反应较小,一般为Ⅰ~Ⅱ度反应,全部患者均完成了治疗,其中施行了保肛手术44例(93.6%),Miles手术3例。肿瘤分期降低明显,术后局部复发率明显下降,仅为4.3%。结论新辅助放化疗能使低位进展期直肠癌肿瘤降期,提高根治性切除率和保肛成功率,降低局部复发率,是低位进展期直肠癌综合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进展期直肠癌 新辅助治疗 保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评估模型的建立及评价:基于MRI和网状蛋白1C 被引量:4
12
作者 董健 李垣婕 +3 位作者 谢宗源 程亮 李兴 赵振伟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3期472-477,共6页
目的建立基于MRI和网状蛋白1C(RTN-1C)的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评估模型并评价该模型的效能。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11月在开滦总医院林西医院就诊的134例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是否达到病理学完全缓解将其分为... 目的建立基于MRI和网状蛋白1C(RTN-1C)的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评估模型并评价该模型的效能。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11月在开滦总医院林西医院就诊的134例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是否达到病理学完全缓解将其分为2组:完全缓解组(n=39)和未完全缓解组(n=95)。用Ficoll密度梯度分离法获取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单个核细胞中RTN-1C表达量。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风险因素,并构建上述风险因素的列线图回归模型;用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评价预测模型的价值。结果完全缓解组的容积转运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回流速率常数(Kep)和RTN-1C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未完全缓解组(P<0.05);表观弥散系数(ADC)低于未完全缓解组[(0.88±0.05)×10^(-3) mm^(2)/s vs(0.92±0.05)×10^(-3) mm^(2)/s,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4期和高ADC值是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Ktrans值、高Ve值和高RTN-1C相对表达量是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当阈值概率在0.39%~0.42%,0.75%~0.80%和0.86%~0.88%时,模型B评价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净收益高于模型A;当阈值概率在其他范围时,模型A评价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净收益高于模型B。结论基于MRI和RTN-1C构建的模型A对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有较高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应用价值,可辅助临床做出更好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磁共振功能成像 网状蛋白1C 疗效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胜潮 汪嵘 +2 位作者 郭琴 李耀平 田利军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5期724-725,共2页
近年来已有研究证明,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明显优于传统单纯依靠手术或手术后的放化疗的治疗模式,可以提高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局部控制率和保肛率,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直肠癌临床实践指南已将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列为常规治疗... 近年来已有研究证明,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明显优于传统单纯依靠手术或手术后的放化疗的治疗模式,可以提高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局部控制率和保肛率,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直肠癌临床实践指南已将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列为常规治疗[1]。而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病理变化与临床预后的关系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焦点,虽然目前对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及淋巴结的评价尚有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直肠癌 辅助治疗 局部展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和miRNA-1180-3p的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评估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健 李垣婕 +3 位作者 谢宗源 程亮 李兴 赵振伟 《四川医学》 CAS 2022年第4期321-326,共6页
目的构建基于磁共振功能成像(MRI)和微小核糖核酸-1180-3p(miR-1180-3p)的模型评估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并验证其效能。方法选取131例开滦总医院林西医院普外科2018年8月至2021年3月的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给予新辅助放化疗,根据... 目的构建基于磁共振功能成像(MRI)和微小核糖核酸-1180-3p(miR-1180-3p)的模型评估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并验证其效能。方法选取131例开滦总医院林西医院普外科2018年8月至2021年3月的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给予新辅助放化疗,根据治疗后是否达到病理学完全缓解(pCR)分为pCR组(n=38)和非pCR组(n=93)。用RT-qPCR法检测治疗前1周内(T0)和治疗1周后(T1)血清中miR-1180-3p水平;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miR-1180-3p判断治疗疗效的价值,用Logistic回归分析治疗疗效的风险因素,构建风险因素的模型,用一致性指数(C-index)、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法(DCA)评价模型效能。结果pCR组的T0-miR-1180-3p和T1-miR-1180-3p水平均高于非pCR组(P<0.05),两组的T1-miR-1180-3p水平均高于T0-miR-1180-3p(P<0.05)。pCR组的容积转运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_(e))和回流速率常数(K_(ep))均高于非pCR组,表观弥散系数(ADC)低于非pCR组(P<0.05)。高ADC值是治疗后pCR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K^(trans)值、高V_(e)值和高T1-miR-1180-3p是治疗后pCR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模型A(由K^(trans)值、V_(e)值和ADC值组成)的C-index为0.950,低于模型B(由K^(trans)值、V_(e)值、ADC值和T1-miR-1180-3p组成,0.986);两模型的校准曲线均未偏离理想曲线;模型A的净收益低于模型B。结论基于MRI和miR-1180-3p构建的模型有较高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应用价值,可用于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功能成像 微小核糖核酸-1180-3p 进展期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疗效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MDCT曲面重建评价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化疗疗效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韬 罗娅红 +1 位作者 李森 邱岩 《当代医学》 2010年第8期64-67,共4页
目的通过对比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化疗前后的多排螺旋CT曲面重建(CPR)影像,探讨其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上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77例患者均为经手术治疗的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全部患者术前均应用FOLFOX-6化疗方案行新辅助化疗... 目的通过对比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化疗前后的多排螺旋CT曲面重建(CPR)影像,探讨其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上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77例患者均为经手术治疗的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全部患者术前均应用FOLFOX-6化疗方案行新辅助化疗2周期。在新辅助化疗前后,分别对癌肿进行多排螺旋CT(MDCT)检查,并在影像学工作站上对癌肿进行沿病变长轴的CPR重建。统计依据沿病变长轴的CPR影像评价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准确度,并与传统的CT横断面影像学评价进行对比。统计在沿病变长轴的CPR影像上,依据癌肿长径评价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与癌肿厚度评价间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依据沿病变长轴的CPR影像评价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准确度为83.11%,与传统的CT横断面影像学评价未见明显差异(P>0.05);在沿病变长轴的CPR影像上,依据癌肿长径评价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与管壁厚度评价间,具有明显一致性(P<0.01)。结论 CPR重建可直观地显示新辅助化疗前后进展期直肠癌的长径与厚度变化,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价上,具有突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直肠癌 新辅助化疗 曲面重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期手术对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肿瘤降期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斌 汪昱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5年第S1期47-49,共3页
目的评估新辅助治疗后延期手术对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肿瘤降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收集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共75例,根据术前新辅助治疗与手术之间的间隔时间长短分为延期手术组和对照组,延期组时间间隔为10周以上,对照组为6... 目的评估新辅助治疗后延期手术对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肿瘤降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收集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共75例,根据术前新辅助治疗与手术之间的间隔时间长短分为延期手术组和对照组,延期组时间间隔为10周以上,对照组为6周以内。记录患者一般临床病理资料、肿瘤直径变化、肿瘤降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延期手术组术前肿瘤直径明细缩小P=0.02;术后肿瘤病理学评估延期组优于对照组P=0.03;两组在术后不良反应上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10,0.14和0.22。延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P=0.04。延期组无术后吻合口瘘,对照组2例吻合口瘘P=0.22V进展期直肠癌患者行新辅助治疗后延期手术能够进一步缩小肿瘤体积,便于手术切除,降低术后感染等相关并发症,是能够改善直肠癌治疗效果的安全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延期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在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纲 李世拥 +1 位作者 于波 崔伟 《华北国防医药》 2008年第3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对直肠癌切除及保肛的价值。方法:选择22例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TNMⅡ期和Ⅲ期)进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放疗每周5d,每次1.8~2.0Gy,总剂量45~50Gy,疗程4~5周,同时持续口服卡培他滨1250mg.m-2.d-1化疗至手术...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对直肠癌切除及保肛的价值。方法:选择22例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TNMⅡ期和Ⅲ期)进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放疗每周5d,每次1.8~2.0Gy,总剂量45~50Gy,疗程4~5周,同时持续口服卡培他滨1250mg.m-2.d-1化疗至手术。放疗结束后4~6周进行手术,术后给予FOLFOX4方案4~6个疗程。结果:21例施行了保留肛门的直肠癌根治术(95.5%),1例施行了Miles手术。其中术后肛门排便功能优者占81.0%,局部复发率仅为4.5%。结论: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对低位进展期直肠癌确实能达到肿瘤降期、局部复发率降低、提高手术切除率和保肛成功率等目的,是治疗低位进展期直肠癌的一种有效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进展期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保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期直肠癌全系膜切除的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云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2048-2049,共2页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对进展期直肠癌预后的影响以及探索提高术后远期生存率的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年1月至2003年11月遵循TME原则对238例直肠癌患者实施根治的临床资料,与1998年以前的传统经腹直肠前切除手术治疗142...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对进展期直肠癌预后的影响以及探索提高术后远期生存率的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年1月至2003年11月遵循TME原则对238例直肠癌患者实施根治的临床资料,与1998年以前的传统经腹直肠前切除手术治疗142例进展期直肠癌进行远期疗效比较。结果TME组238例直肠癌术后2年局部复发率为5.46%(13/238),5年生存率为71.85%(171/238),其中无瘤生存率为44.12%(105/238)。传统手术组142例直肠癌术后2年局部复发率为28.87%(41/142),5年生存率为47.89%(68/142),其中无瘤生存率为42.96%(61/142)。结论进展期直肠癌术中全直肠切除术能有效预防直肠癌术后的局部复发和提高远期无瘤生存率,是治疗直肠癌必须遵循的原则。但并不能降低远处转移发生率,提示需要加强术后综合治疗以进一步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直肠癌 直肠系膜切除术 远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直肠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海容 袁维堂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3期448-449,共2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外科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26例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依据术前是否施行新辅助化疗分为对照组(67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外科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26例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依据术前是否施行新辅助化疗分为对照组(67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采用新辅助化疗后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保肛率高于对照组,淋巴结转移率、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能够降低直肠癌分期,提高保肛率以及降低淋巴结转移率和吻合口瘘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进展期直肠癌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APE术中同步行生物补片重建盆底对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手术效果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飞 梁建军 范新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9年第9期698-701,共4页
目的:探讨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LAPE)术中同步行生物补片重建盆底对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手术效果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3201医院诊治的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14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手术... 目的:探讨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LAPE)术中同步行生物补片重建盆底对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手术效果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3201医院诊治的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14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传统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E)组和ELAPE组,每组各70例。APE组采用传统开腹式直肠癌切除术结合经会阴根治术、ELAPE组则采用ELAPE并生物补片重建盆底。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APE组相比,ELAPE组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显著降低,手术时间显著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PE组相比ELAPE组术后泌尿生殖功能障碍及会阴部伤口裂开的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LAPE术中同步行生物补片重建盆底能够显著降低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术中出血量,预后良好,同时能够降低会阴部伤口裂开及泌尿生殖功能障碍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低位进展期直肠癌 生物补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