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nutella网络的连接管理 被引量:16
1
作者 庄雷 潘春建 +1 位作者 郭永强 王从银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8-164,共7页
Gnutella是完全分布式、无结构的对等网络.它采用洪泛式的消息广播机制,使网络具有高鲁棒性和高动态性的同时,也使网络产生了呈指数级增长的冗余消息.在解析Gnutella网络消息广播机制的基础上,指出了Gnutella网络丢弃某些连接的必要性... Gnutella是完全分布式、无结构的对等网络.它采用洪泛式的消息广播机制,使网络具有高鲁棒性和高动态性的同时,也使网络产生了呈指数级增长的冗余消息.在解析Gnutella网络消息广播机制的基础上,指出了Gnutella网络丢弃某些连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根据传输带宽和机器处理各种消息时所耗费的时间和资源,来划分Gnutella网络中消息的优先级.把评价搜索引擎性能的F-Measure参数引入连接管理中,在保障消息可达率的同时,通过计算丢弃某些冗余连接.该解决方案由丢弃连接管理算法(discarding connection management algorithm,简称DCMA)实现,还给出了算法实例和对算法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管理 消息 冗余 网络 算法 优先级 鲁棒性 广播 搜索引擎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CP三次握手特性的高效连接管理方法 被引量:7
2
作者 熊兵 赵锦元 廖年冬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83-86,90,共5页
为提升高速网络环境下的数据包处理与分析性能,基于传输控制协议(TCP)的三次握手特性,提出一种高效的连接管理方法,即待建连接缓冲法(ECB)。在分析IP网络中TCP连接建立过程特点的基础上,将待建连接从整个连接表中分离出来以单独进行缓冲... 为提升高速网络环境下的数据包处理与分析性能,基于传输控制协议(TCP)的三次握手特性,提出一种高效的连接管理方法,即待建连接缓冲法(ECB)。在分析IP网络中TCP连接建立过程特点的基础上,将待建连接从整个连接表中分离出来以单独进行缓冲,对数据包进行分类,给出每类数据包的连接管理实现流程。借助实际高速网络的流量样本,对ECB连接管理法进行性能评估,实验结果表明,ECB的查找性能比传统的单连接表管理方法提高近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网络 连接管理 传输控制协议 三次握手 待建连接缓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媒体的系统传输网络连接管理策略 被引量:3
3
作者 秦贵和 南洋 +2 位作者 陈筠翰 仓晨阳 和卫民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63-970,共8页
为了适应动态变化的面向媒体的系统传输(MOST)网络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MOST网络管理的连接管理策略。该策略动态更新中心注册表,管理MOST网络中数据源与目的端口,并实现了多同步信道连接的建立、释放与切换等操作。在采用MOST50网络节... 为了适应动态变化的面向媒体的系统传输(MOST)网络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MOST网络管理的连接管理策略。该策略动态更新中心注册表,管理MOST网络中数据源与目的端口,并实现了多同步信道连接的建立、释放与切换等操作。在采用MOST50网络节点搭建的环型网络中,通过MOST网络分析器OptoLyzer的功能性验证表明,该策略有效提高了MOST网络带宽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面向媒体的系统传输 连接管理 网络管理 同步信道 MOST网络分析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数据流局部性的连接管理优化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熊兵 廖年冬 +1 位作者 李峰 陈晓苏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86-87,90,共3页
根据高速网络环境下连接管理的性能需求,提出一种连接管理优化方法,即将MTF启发法应用于连接表。网络数据流的局部性特点表现为,属于同一个连接的一组数据包可能在短时间内集中到达。基于此,应用MTF启发法优化连接表的查找操作,形成MTF... 根据高速网络环境下连接管理的性能需求,提出一种连接管理优化方法,即将MTF启发法应用于连接表。网络数据流的局部性特点表现为,属于同一个连接的一组数据包可能在短时间内集中到达。基于此,应用MTF启发法优化连接表的查找操作,形成MTF连接表。给出优化后的连接管理算法流程。借助实际高速网络数据流,对MTF连接表优化方法进行性能评估。实验结果表明,MTF连接表的查找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排序连接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网络 连接管理 网络数据流局部性 MTF启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ASON网络中路由计算和连接管理策略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锋 郑小平 张汉一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F12期69-73,共5页
本文比较研究了分层结构自动交换光网络 (ASON)中四种路由计算和连接管理策略 :基于链路状态的分层路由和前向资源预留 (LS HRFR)、基于链路状态的源路由和前向资源预留 (LS SRFR)、基于本地信息的分层路由和沿路径探测、后向资源预留 (... 本文比较研究了分层结构自动交换光网络 (ASON)中四种路由计算和连接管理策略 :基于链路状态的分层路由和前向资源预留 (LS HRFR)、基于链路状态的源路由和前向资源预留 (LS SRFR)、基于本地信息的分层路由和沿路径探测、后向资源预留 (P HRBR)以及基于本地信息的源路由和沿路径探测、后向资源预留 (P SRBR) .离散事件仿真的结果表明 :采用基于本地信息进行路由计算并通过沿路径探测资源使用信息来选取空闲波长的策略 (P HRBR和P SRBR)相对基于链路状态的路由计算和空闲波长选取策略 (LS HRFR和LS SRFR)来说 ,在分层路由情况下 ,其对网络总阻塞率的改善微乎其微 ,但在源路由的情况下 ,其对网络总阻塞率的改善十分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交换光网络 路由 连接管理 分层路由 源路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厂商网络环境下连接管理方式的分析与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邱雪松 熊翱 +1 位作者 孟洛明 陈俊亮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92-94,101,共4页
分析比较了多厂商网络环境下连接管理的三种方式 :基于TMN的方式 ,基于TINA的方式和基于移动代理的方式 .
关键词 连接管理 电信管理 电信信息网络体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交换光网络连接管理系统的研究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叶建平 石林祥 +1 位作者 孙俊 魏学勤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7年第3期449-452,共4页
分析了自动交换光网络连接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设计了连接管理系统的主类,并将主类划分成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的多层结构.设计了端到端连接的创建流程,并通过时序图说明了对象之间的交互过程,以及对象协作图说明了对象之间... 分析了自动交换光网络连接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设计了连接管理系统的主类,并将主类划分成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的多层结构.设计了端到端连接的创建流程,并通过时序图说明了对象之间的交互过程,以及对象协作图说明了对象之间的协作关系以及数据流向.最后,通过试验网对实现的连接管理系统进行了测试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交换光网络连接管理系统的研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用于现场总线的连接管理方法及其证明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凤登 应启戛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299-303,共5页
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基金会现场总线中客户/服务器型通信的连接管理方法,该方法既扩展应用了现场总线系统的同步应用时钟,又使客户/服务器型通信关系的连接管理具有以下的特点:a. 没有用于连接建立和释放的专用报文, b. 不需要用于建立连... 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基金会现场总线中客户/服务器型通信的连接管理方法,该方法既扩展应用了现场总线系统的同步应用时钟,又使客户/服务器型通信关系的连接管理具有以下的特点:a. 没有用于连接建立和释放的专用报文, b. 不需要用于建立连接的等待时间, c. 现场设备发生故障后,能快速恢复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总线 连接管理 同步时钟 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交换光网络的分布式连接管理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爱波 赵继军 纪越峰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3-26,共4页
自动交换光网络已经成为下一代光网络的发展方向,而其控制平面的分布式连接管理功能则是实现光网络智能性的关键。介绍了自动交换光网络的功能结构,在此基础上系统论述了分布式连接管理的功能要求,详细分析了分布式的呼叫和连接处理的... 自动交换光网络已经成为下一代光网络的发展方向,而其控制平面的分布式连接管理功能则是实现光网络智能性的关键。介绍了自动交换光网络的功能结构,在此基础上系统论述了分布式连接管理的功能要求,详细分析了分布式的呼叫和连接处理的实现过程,并给出了具体的参考流程和状态转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交换光网络 ASON 分布式连接管理 智能光网络 控制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nutella协议的分布式Peer-to-Peer网络连接管理策略及改进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乐光学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9期109-112,共4页
在分析Gnutella网络协议、消息传播和连接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F-Measure算法的网络连接管理策略,在算法中引入了一个重要的指标F-Measure参数f:丢弃连接后消息的到达率,当网络过载时,选f值最大的连接断开;通过对Gnutella网络中... 在分析Gnutella网络协议、消息传播和连接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F-Measure算法的网络连接管理策略,在算法中引入了一个重要的指标F-Measure参数f:丢弃连接后消息的到达率,当网络过载时,选f值最大的连接断开;通过对Gnutella网络中的消息分类和设定优先级,建立缓冲时间机制保存丢弃连接上的重要信息,以最小的代价维护网络的鲁棒性;在应用层上采用Zig-Zag算法进行数据流控制,辅助F-Measure算法进行连接管理,有效地控制了Gnutella网络产生的请求Flood,使网络的连接管理具体数据化。最后,对F-Measure算法进行了性能分析和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等网络 连接管理 消息 F-Measure算法 请求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etfilter框架的连接管理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大勇 丁振国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794-2797,共4页
分析了Linux内核的Netfilter框架的实现机制,简要介绍了TCP粘合技术。业务选择网关(SSG)只允许授权用户进行TCP连接和资源访问,对TCP粘合技术进行改进,使之适应SSG连接管理机制的需求。提出基于Linux内核的Netfilter框架的连接管理模型... 分析了Linux内核的Netfilter框架的实现机制,简要介绍了TCP粘合技术。业务选择网关(SSG)只允许授权用户进行TCP连接和资源访问,对TCP粘合技术进行改进,使之适应SSG连接管理机制的需求。提出基于Linux内核的Netfilter框架的连接管理模型的方案,并通过Netlink来实现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之间的数据交换。实践证明该方案能有效的对用户的连接进行控制和管理,这种模块化的实现方案具有易于功能扩展的特点,并且系统的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务选择网关 网络过滤器 传输控制协议 连接管理 内核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层C/S结构中数据库连接管理器的构造 被引量:10
12
作者 周红涛 季新生 《微计算机信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9X期98-100,共3页
本文针对三层C/S结构中多个用户不能同时共享可用数据库连接的问题,设计了一个数据库连接管理器,并利用BorlandC++Builder以及MIDAS技术实现该管理器,大大提高了同时服务的用户数。
关键词 三层C/S结构 数据库连接管理 MIDAS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a-mSCTP:移动环境中基于mSCTP的连接管理机制
13
作者 时岩 陈山枝 +1 位作者 董德才 李玉宏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5-112,共8页
提出一种基于mSCTP协议的传输层连接管理机制CoMa-mSCTP,实现带宽聚合与移动性支持的结合。定义了其中的关键路径管理功能模块,介绍了路径切换过程,并提出一种基于广义路径定义的传输路径子集选择策略。对CoMa-mSCTP的带宽聚合效果、传... 提出一种基于mSCTP协议的传输层连接管理机制CoMa-mSCTP,实现带宽聚合与移动性支持的结合。定义了其中的关键路径管理功能模块,介绍了路径切换过程,并提出一种基于广义路径定义的传输路径子集选择策略。对CoMa-mSCTP的带宽聚合效果、传输路径子集选择策略效果和移动性支持能力分别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CoMa-mSCTP能够实现带宽聚合与移动性的有效结合,基于应用特性的传输路径子集选择策略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移动网络 连接管理 MSCTP 垂直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鲁棒的高速网络并发连接管理方案
14
作者 熊兵 赵锦元 +1 位作者 廖年冬 陈晓苏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46-750,共5页
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丰富和日趋复杂,网络数据包处理必须以连接会话为单位进行语义级的深层次分析.针对高速网络环境下连接管理的性能需求,提出了一种高效鲁棒的并发连接管理方案.首先建立初始连接隔离法ICS(Initialized Connection Sepa... 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丰富和日趋复杂,网络数据包处理必须以连接会话为单位进行语义级的深层次分析.针对高速网络环境下连接管理的性能需求,提出了一种高效鲁棒的并发连接管理方案.首先建立初始连接隔离法ICS(Initialized Connection Separation),将网络恶意行为产生的虚假连接与正常的已建连接分离开来,形成规模可控的初始连接表ICT(Initialized Connection Table)和已建连接表ECT(Established Connection Table).然后通过分析ICT表和ECT表的访问操作特点,应用"移至最前"MTF(Move-To-Front)启发法优化连接表的访问操作.借助实际高速网络流量样本,对本文所提的ICS-MTF连接管理方案进行了性能评估.实验结果表明:ICS-MTF方案在高效性和鲁棒性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的连接管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网络 连接管理 初始连接隔离法 ”移至最前”启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厂商网络环境下连接管理方式的研究
15
作者 邱雪松 熊翱 +1 位作者 王俊杰 孟洛明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7-82,共6页
分析比较了多厂商网络环境下连接管理的三种方式:基于TMN、基于TINA和基于移动代理的方式并提出三种方式进行相互综合和交互的方法。
关键词 电信管理 电信信息网络体系结构 移动代理 连接管理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令控制的ASON分布式连接管理技术
16
作者 刘爱波 纪越峰 《中兴通讯技术》 2004年第6期13-16,共4页
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已经成为下一代光网络的发展方向,而其控制平面基于信令控制的分布式连接管理功能则是实现光网络智能性的关键。文章介绍了ASON的网络结构与控制接口、分布式的光路连接管理策略,讨论了ASON的功能结构,并详细分析... 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已经成为下一代光网络的发展方向,而其控制平面基于信令控制的分布式连接管理功能则是实现光网络智能性的关键。文章介绍了ASON的网络结构与控制接口、分布式的光路连接管理策略,讨论了ASON的功能结构,并详细分析了基于信令的呼叫和连接处理的实现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ON 连接管理 信令控制 下一代光网络 呼叫 自动交换光网络 控制平面 分布式 细分 网络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G-R的铁路物联网固定终端连接管理平台方案 被引量:1
17
作者 屈毅 韩蕾 欧阳朔 《铁道通信信号》 2023年第9期1-5,共5页
5G-R系统是铁路下一代数字宽带移动通信系统,在民用5G系统的基础上针对中国铁路应用场景定制化开发。在高带宽、大连接、低时延的标准特性上,增加了集群通信、智能呼叫、位置管理等铁路特定功能。为适应智能铁路物联网需求发展,面向铁... 5G-R系统是铁路下一代数字宽带移动通信系统,在民用5G系统的基础上针对中国铁路应用场景定制化开发。在高带宽、大连接、低时延的标准特性上,增加了集群通信、智能呼叫、位置管理等铁路特定功能。为适应智能铁路物联网需求发展,面向铁路沿线5G-R网络覆盖,针对铁路物联网数据回传与行车业务数据共网回传的需要,在5G-R体系中提出连接管理平台功能实体。连接管理平台用于管理铁路物联网中进行基础设备设施监测检测的地面固定终端,通过协调数据发送计划,平衡无线网络话务量,实现对无线资源的统一调度,在保障行车数据传送的基础上实现铁路基础设备设施监测检测系统数据有序回传。针对铁路基础设备设施监测检测系统固定终端的业务需求,对连接管理平台的系统架构、功能组成、运维管理提出细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R系统 铁路物联网 固定终端 连接管理平台 调度 网络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DM全光网连接管理系统的结构设计
18
作者 孙俊 叶建平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2期133-138,共6页
针对网管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些新的设计模式,能对类似系统的开发提供结构设计方面的重用和借鉴.整个系统的设计开发和测试的过程表明,采用了这些架构和设计模式后,系统易于分工,开发和扩充维护.
关键词 WDM 全光网络 连接管理 设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接管理的并行I/O数据库系统的研究
19
作者 杨树强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4年第4期70-72,90,共4页
I/O和网络开销是数据库系统主要的性能瓶颈,本文针对数据库I/O请求的特点,讨论在大量并发I/O请求到来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对这些I/O请求进行重组、排序和合并,以便提高数据库系 统的总体性能。
关键词 并行数据库系统 并行文件系统 数据分析 连接管理 I/O请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检查的TCP连接管理协议分析与验证
20
作者 黄谷 缪力 +1 位作者 张大方 周志远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381-2386,共6页
随着网络协议复杂性的增大,如何发现其自身的潜在错误变得非常重要。为了发现传统测试手段难以检测的错误,采用模型检查技术分析和验证网络协议。从TCP协议设计规范中提取了包含TCP连接管理协议重要细节的形式化模型,并采用模型检查工具... 随着网络协议复杂性的增大,如何发现其自身的潜在错误变得非常重要。为了发现传统测试手段难以检测的错误,采用模型检查技术分析和验证网络协议。从TCP协议设计规范中提取了包含TCP连接管理协议重要细节的形式化模型,并采用模型检查工具SPIN验证协议模型是否满足需求,结果表明,TCP协议设计规范中同同时打开连接过程存在不一致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改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检查 形式化验证 有限状态机 线形时序逻辑 TCP连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