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多普勒无创血液动力学监测正性肌力药物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汪伟平 钟唯章 +1 位作者 林巧燕 李光君 《医疗装备》 2021年第24期4-6,9,共4页
目的探讨连续多普勒无创血液动力学(USCOM)监测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厦门市中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6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连续多普勒无创血液动力学(USCOM)监测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厦门市中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6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9例)和试验组(25例)。对照组给予多巴酚丁胺治疗,试验组给予肾上腺素治疗,两组治疗期间采用USCOM进行床边监测,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校正流动时间(FTC)、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氧输送(DO_(2))、心率(HR)、心肌收缩力(INO)及射血分数(EF)]。结果治疗后,两组CO、FTC、DO_(2)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的CO、FTC、D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SV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HR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的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治疗后的H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内、组间的SVR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INO、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NO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SCOM监测可指导临床医师应用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能够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增加氧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连续多普勒无创血液动力学 多巴酚丁胺 肾上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连续性血液净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胡春燕 耿同会 +1 位作者 李同妙 张东雪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44-1246,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护理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将70例行CBP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于CBP治疗前和治疗后均进行一次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观察组给予连续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每4 h监测1... 目的探讨连续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护理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将70例行CBP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于CBP治疗前和治疗后均进行一次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观察组给予连续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每4 h监测1次,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容量状态达标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容量状态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BP治疗中,通过连续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便于观察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动态改变,为早期护理治疗干预提供可靠依据,从而减少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血液净化 无创血流动力学 容量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胸电生物阻抗法连续血液动力学监测系统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方浩 姜桢 +2 位作者 缪长虹 薛张纲 蒋豪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854-855,共2页
血液动力学监测系统(BioZ com)是最近引进的一种通过无创胸电生物阻抗法(TEB)测定心输出量等血液动力学参数的监测仪,目前在国内临床上应用刚开始.本研究拟通过比较BioZ.com监测仪和肺动脉漂浮导管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血液... 血液动力学监测系统(BioZ com)是最近引进的一种通过无创胸电生物阻抗法(TEB)测定心输出量等血液动力学参数的监测仪,目前在国内临床上应用刚开始.本研究拟通过比较BioZ.com监测仪和肺动脉漂浮导管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血液动力学监测的应用,并探讨两者相关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胸电生物阻抗法 连续血液动力学监测系统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应用
原文传递
连续多普勒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仪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范崇军 秦国琦 +2 位作者 王耀辉 慕然 迟兆明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第22期97-98,共2页
目的:探讨连续多普勒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ultrasonic cardiac output monitoring,USCOM)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7年12月期间本科室收治的87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4)和对照... 目的:探讨连续多普勒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ultrasonic cardiac output monitoring,USCOM)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7年12月期间本科室收治的87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4)和对照组(n=43)。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案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案治疗的同时给予USCOM监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HR、SBP、PEP、STR低于对照组,CO、CI、SV、SI、PE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多普勒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能帮助医护人员实时了解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多普勒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仪 老年心力衰竭 血流动力学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多普勒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仪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程蕾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第4期100-102,共3页
目的:研究连续多普勒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仪(ultrasonic cardiac output monitoring,USCOM)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8月~2019年8月于本院治疗的30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观... 目的:研究连续多普勒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仪(ultrasonic cardiac output monitoring,USCOM)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8月~2019年8月于本院治疗的30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给予USCOM和常规检测,对比其检测指标及临床应用价值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经检测的心率(heart rate,HR)、收缩压(systolicbloodpressure,SBP)、预设血期(pre-ejection period,PEP)、收缩时间比率(Spot-test reagent,STR)数据低于对照组,心输出量(cardiacoutput,CO)、加速指数(acceleration index,ACI)、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速度指数(Viscosity Index,VI)、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数据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钠素(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治疗前组间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BNP及NT-proBNP水平治疗后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突出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连续多普勒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仪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检测中,能够有效了解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提升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多普勒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仪 老年心力衰竭 血流动力学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肺切除术后肺循环血液动力学指标
6
作者 胡燕华 孙萍 +1 位作者 邱能庸 朱宪明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2期1395-1396,共2页
关键词 肺循环 肺切除术后 血液动力学 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 多普勒超声技术 无创 肺动脉压 变化 阻力
原文传递
多普勒超声辅助脑血管畸形的手术
7
作者 杭春华 丁美修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2年第2期148-149,共2页
本文初步报道多普勒超声在5例脑血管畸形手术中的应用。其中 AVM 全切除术4例,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铜丝栓塞术1例。男3例,女2例;年龄为22~38岁,平均28岁。AVM 患者均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史,所有患者均经脑血管造影证实。仪器为美国 ... 本文初步报道多普勒超声在5例脑血管畸形手术中的应用。其中 AVM 全切除术4例,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铜丝栓塞术1例。男3例,女2例;年龄为22~38岁,平均28岁。AVM 患者均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史,所有患者均经脑血管造影证实。仪器为美国 Medasonics 公司生产的经颅多普勒超声仪(TCD),有2mHz 脉冲式探头(直径1.4cm)和5mHz 连续波探头(直径1.0cm)。血流速度及其频谱显示在荧光屏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畸形 蛛网膜下腔出血 多普勒超声 脑血管造影 血流速度 血液动力学 供血动脉 畸形血管团 超声辅助 连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