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芽魔芋换头生长和多叶连续生长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琳 吴学尉 +3 位作者 叶辉 刘丹丹 刘晓飞 陆红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3期87-90,共4页
为了探究珠芽魔芋在换头生长中球茎膨大机理和多叶连续生长现象。通过田间小区随机区组设计种植两个品种的珠芽魔芋,从球茎横切面,叶片数量,叶柄的围茎和高度来描述两种生长现象。结果表明:换头生长过程中,新叶从主芽叶原基部位连续产生... 为了探究珠芽魔芋在换头生长中球茎膨大机理和多叶连续生长现象。通过田间小区随机区组设计种植两个品种的珠芽魔芋,从球茎横切面,叶片数量,叶柄的围茎和高度来描述两种生长现象。结果表明:换头生长过程中,新叶从主芽叶原基部位连续产生,随着新芽从珠芽魔芋母球发出,新的球茎同时形成并逐渐膨大,母球提供营养促进萌发后逐渐萎缩,新球茎形成并快速长出新的根系吸收营养。在本试验环境条件下,多叶现象非常普遍,可多达7叶,且后长出的叶片叶柄高度和粗度比先长出的逐渐递增。珠芽魔芋换头后的新球茎能产生丰富的须根系,特有的多叶连续生长延长了魔芋球茎田间生长期,多个叶片增加了植物光合作用叶面积,促进营养积累,为球茎膨大提供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芽魔芋 换头生长 多叶连续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固耦合的脑动脉瘤非连续生长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2
作者 马小奇 王跃社 +1 位作者 于方俊 WANG Guoxiang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18-1027,共10页
研究血液动力学因素在脑动脉瘤生长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可为从临床上更深入地了解脑动脉瘤的成病机理提供帮助.本文在考虑血液与血管壁之间流固耦合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脑动脉瘤的非连续生长模型,并应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与大型流... 研究血液动力学因素在脑动脉瘤生长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可为从临床上更深入地了解脑动脉瘤的成病机理提供帮助.本文在考虑血液与血管壁之间流固耦合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脑动脉瘤的非连续生长模型,并应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与大型流体力学软件CFX相结合对所建立的上述生长模型进行了定常流动计算与分析,获得了瘤体生长过程的血液动力学因素的作用机制和变化规律,为分析和研究动脉瘤的生长、破裂提供了新的理论参考和研究思路.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瘤体的生长,瘤体内逐渐形成涡流区,并且涡流区域逐渐扩大,强度逐渐变强;涡流形成时,血液在瘤壁下游发生了分流,分流点的位置随着生长过程的进行发生变化,而分流点两侧瘤壁承受相反方向的壁面剪切力;瘤壁内的Von Mises应力在初始阶段内,不断减小,在生长的后期,逐渐增大;在整个生长过程中Von Mises应力均呈现为在瘤颈部最大,顶部最小的分布规律;与此同时,瘤体在垂直于流动方向上的最大变形位置由起始的瘤顶处转移到瘤颈处,最后再回到瘤顶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流固耦合 壁面剪切力 连续生长
原文传递
连续两个生长季大气CO2浓度升高对银杏希尔反应活力和叶绿体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天宏 郭丹 +2 位作者 王美玉 徐胜 何兴元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91-1397,共7页
近年来,随着温室气体浓度不断上升,有关CO2浓度升高对植物影响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CO2浓度升高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需要从生理生化水平上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以沈阳城市森林树种银杏(Ginkgobiloba L.)为研究对象,利用开顶式气室研... 近年来,随着温室气体浓度不断上升,有关CO2浓度升高对植物影响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CO2浓度升高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需要从生理生化水平上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以沈阳城市森林树种银杏(Ginkgobiloba L.)为研究对象,利用开顶式气室研究连续两个生长季大气CO2浓度升高对银杏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气CO2浓度为700μmol.mol-1条件下,与对照相比,第1个生长季CO2处理的银杏叶片净光合速率极显著增加(P<0.01),希尔反应活力极显著增大(P<0.01)、Ca2+/Mg2+-ATP酶活性显著(P<0.05)或极显著增强(P<0.01)、光合产物淀粉的含量极显著增多(P<0.01);第2生长季CO2处理的银杏叶片净光合速率显著增加(P<0.05),希尔反应活力在通气60d时极显著(P<0.01)增大,Ca2+/Mg2+-ATP酶活性在处理30d时显著降低(P<0.05),淀粉含量增多。与第1个生长季相比,第2个生长季CO2处理的银杏叶片净光合速率降低,希尔反应活力减小,Ca2+/Mg2+-ATP酶活性减弱,叶绿素含量增多,淀粉含量减少。试验中出现了光合适应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浓度升高 连续两个生长 银杏 希尔反应活力 Ca2+/Mg2+-ATP酶活性 光合适应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调控对泡桐顶芽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王艳梅 张龙冲 +4 位作者 马天晓 刘震 任雪敏 耿晓东 宋良红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3-59,共7页
【目的】探讨日照长度与温度、水分等因子对泡桐顶芽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探明泡桐顶芽死亡原因及机制。【方法】通过日照长度处理、日照长度与营养调控及日照长度、温度和水分调控等方法,对泡桐生长状况进行分析。【结果】1)日照长度对... 【目的】探讨日照长度与温度、水分等因子对泡桐顶芽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探明泡桐顶芽死亡原因及机制。【方法】通过日照长度处理、日照长度与营养调控及日照长度、温度和水分调控等方法,对泡桐生长状况进行分析。【结果】1)日照长度对泡桐苗木株高影响差异极显著,延长日照长度可促进苗木高生长,延长当年生长期;不同日照长度处理下高生长停止时间由早到晚依次为8 h(8月27日)、12 h(9月3日)和14 h(9月3日)、16 h(9月10日),24 h日照长度下高生长停止时间最晚,为9月24日左右,且后期切枝水培顶芽萌发率最高。2)日照长度与施肥对泡桐高生长的影响具有交互作用,12 h和24 h日照长度下施肥对泡桐苗木的株高影响差异均极显著。其中12 h日照长度下施肥对泡桐苗木的高生长影响大小为:P肥>PK肥>K肥>N肥,单施P肥或K肥在切枝水培中顶芽萌发率小,施PK肥苗木顶芽萌发率最高;12h日照长度下不同配比肥料各处理苗木高生长大多在9月3日结束,与12 h日照长度下高生长停止时间基本一致,其中单施P肥与处理6(N∶P∶K=2.5∶2.5∶2.5)在9月10日高生长停止,延迟了1周。24 h日照长度下单施K肥有利于促进泡桐苗木的高生长;CK与单施K肥的切枝水培顶芽萌发率相对较高,K肥在24 h日照长度下对泡桐苗木生长发挥重要的作用;24 h日照长度下不同配比肥料各处理的高生长停止时间比较一致,在9月24日左右,与24 h日照长度下高生长差异不大。3)秋季高生长停止前,进行人工环境调控(温度18℃以上、24 h日照长度)可保证泡桐顶芽不死,且能实现连续高生长。【结论】不同日照长度、日照长度与施肥调控不能保证泡桐顶芽不死或连续生长,而温度控制在18℃以上、进行24 h连续光照可以实现泡桐连续高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 顶芽 人工调控 连续生长 接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控L系统的虚拟植物生长三维结构模型 被引量:2
5
作者 敬松 方逵 +1 位作者 沈陆明 张晓玲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0-23,共4页
表现出植物生长过程的连续性,有效地描述植物根与冠两者间在生长速度上的关系,对虚拟植物生长模型研究有重要意义。为此,用时控L系统来描述植物的拓扑结构以及生长连续性的条件,依据异速生长模型和植物生长函数描述植物根与冠的生长关系... 表现出植物生长过程的连续性,有效地描述植物根与冠两者间在生长速度上的关系,对虚拟植物生长模型研究有重要意义。为此,用时控L系统来描述植物的拓扑结构以及生长连续性的条件,依据异速生长模型和植物生长函数描述植物根与冠的生长关系,构建了基于时控L系统的虚拟植物生长三维结构模型。同时,通过对PlantVR平台的植物生长构建规则进行改进,实现了该模型在此平台上的仿真。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能够清晰地表现植物生长过程的连续性,有效地描述植物根与冠两者间在生长速度上的关系,并对植物生长可视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植物 时控L系统 PlantVR 生长函数 生长过程连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超薄金属透明导电膜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章嵩 徐文华 +1 位作者 涂溶 李俊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328-334,共7页
随着柔性光电子器件的迅速发展,市场对透明导电薄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薄金属薄膜具有优越的光电性能和良好的机械稳定性,成为了替代铟锡氧化物的理想材料。然而金属薄膜在基底上常为三维岛状生长模式,制备高导电性和透光性的金属薄... 随着柔性光电子器件的迅速发展,市场对透明导电薄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薄金属薄膜具有优越的光电性能和良好的机械稳定性,成为了替代铟锡氧化物的理想材料。然而金属薄膜在基底上常为三维岛状生长模式,制备高导电性和透光性的金属薄膜具有很大的挑战。目前常见的制备超薄金属薄膜的方法有预沉积金属种子层、基底表面改性、掺杂、低温基底等。其中基底表面改性通过在基底上形成能与基底和薄膜产生键合作用的聚合物分子层,从而抑制金属原子的扩散,增强成核。该方法制备工艺简单、不会影响薄膜性能,是制备超薄金属薄膜的理想方法。预沉积金属种子层和掺杂都能增强金属薄膜在基底上的润湿性,然而引入的异质金属会带来薄膜的光学和电学损耗。低温基底能够抑制金属原子的扩散,然而该方法设备复杂,生产成本较高。本文概述了制备超薄金属透明导电膜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降低薄膜阈值厚度、提高薄膜质量的几种方法和原理,最后讨论了未来超薄金属透明导电膜的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目前制备超薄金属透明导电膜的常见方法,包括预沉积金属种子层、基底表面改性、掺杂、低温基底等方法,最后做出了总结并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薄金属薄膜 透明导电膜 阈值厚度 连续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薄金属透明导电膜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许君君 黄金华 +6 位作者 盛伟 王肇肇 赵文凯 李佳 杨晔 万冬云 宋伟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75-1881,共7页
透明导电薄膜被广泛地应用于显示、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等光电子器件。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新材料的不断革新,柔性电子器件在显示、能源及可穿戴等领域得以迅速发展,这对透明导电薄膜的柔性化提出了新的挑战。相比于其他类型柔性... 透明导电薄膜被广泛地应用于显示、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等光电子器件。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新材料的不断革新,柔性电子器件在显示、能源及可穿戴等领域得以迅速发展,这对透明导电薄膜的柔性化提出了新的挑战。相比于其他类型柔性透明导电薄膜,超薄金属导电薄膜具有柔性好、导电性好、光电性能均匀、稳定性好、成本低和可大规模制备等优点,有望成为替代ITO的理想材料。超薄金属薄膜的生长和其光电特性息息相关。与常规电介质衬底相比,金属普遍具有较大的表面能,因而金属薄膜在衬底表面通常按照岛状模式生长,阈值厚度高。对薄膜厚度低于阈值厚度的金属薄膜而言,在电学特性方面,纳米团簇形貌使电子在薄膜晶界和表面被过多散射,电子迁移率受到抑制,从而导致电阻率较高。而在光学特性方面,离散的纳米团簇也会引起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使超薄金属薄膜的透过率曲线在特定波长处明显下降。尽管进一步增加薄膜厚度可以降低电阻率,但厚度的增加会使透过率下降。因此,金属薄膜的超薄、低阈值厚度连续生长是同时获得良好的光学和电学特性的关键。已有的降低超薄金属薄膜阈值厚度的方法包括添加氧化物缓冲层和金属种子层、表面处理、掺杂及低温沉积等。其中添加氧化物的方法因可选择材料种类丰富、制备工艺简单可控等优点,成为制备超薄金属薄膜最普遍的方法;引入金属种子层和掺杂的方法可有效提高金属薄膜的润湿性,然而,其他金属的引入会带来薄膜光学损耗的问题;表面处理的方法对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较小,其利用聚合物分子层的官能团与金属原子间的键合作用抑制金属原子的扩散;对温度精确控制的要求较高和设备昂贵使低温沉积法的推广面临挑战。本文概述了超薄金属透明导电薄膜的最新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超薄金属薄膜的生长模式、电学特性和光学特性,重点介绍了降低超薄金属薄膜阈值厚度、实现薄膜连续化生长的多种方法及原理,分析了超薄金属薄膜在太阳能电池、OLEDs、长程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波导以及Low-E涂层领域的应用情况。最后讨论了超薄金属透明导电膜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透明导电膜 超薄金属薄膜 光学电学特性 连续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棚栽雪韭技术
8
作者 张玉英 高忠贤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3年第8期17-17,共1页
冬季棚栽韭菜有两大类:一类是普通韭菜,它是地封冻后韭叶枯黄回根后扣棚,扣棚后新长出叶片,也叫回根韭菜。在新年前至春节后上市。另一类是雪韭,它是早霜前扣棚,韭叶不用回根能连续生长。霜后回根韭菜不能生长时,雪韭收割上市,至新年前... 冬季棚栽韭菜有两大类:一类是普通韭菜,它是地封冻后韭叶枯黄回根后扣棚,扣棚后新长出叶片,也叫回根韭菜。在新年前至春节后上市。另一类是雪韭,它是早霜前扣棚,韭叶不用回根能连续生长。霜后回根韭菜不能生长时,雪韭收割上市,至新年前,正好填补市场上这一时期韭菜的空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菜 扣棚 棚栽 连续生长 叶片 早霜 尿素 冬春茬 播种期 灰霉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山区退耕还林之后,种什么药材好?
9
作者 赵喜进 《农村百事通》 2002年第15期9-9,共1页
一、知母 它须根发达,有很强的抗寒、抗旱能力,没有什么病虫害,全年各个季节都可以种植,其上部茎叶不怕牛羊啃咬,如地上部分吃完后,来年又是郁郁葱葱,可谓是“野火烧不及,春风吹又生”。此品种可连续生长多年。
关键词 退耕还林 中药材 地上部分 连续生长 抗旱能力 病虫害 研究协会 干旱地区 安国市 多年生草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温室韭菜秋冬栽培技术
10
作者 高志奎 《农村科技开发》 1994年第4期16-16,共1页
深秋初冬(10~12月份)是韭菜供应的淡季,搞好秋冬季韭菜栽培,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现介绍其栽培技术要点。 1.选用冬季不经休眠可连续生长的优良品种,如嘉兴雪韭,河南791. 2.培育茁壮的根株。
关键词 日光温室 秋冬栽培 韭菜 栽培技术要点 优良品种 经济效益 扣膜 连续生长 速克灵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果无籽梨
11
作者 范仲先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4年第12期19-19,共1页
我国果树专家最新培育的大果无籽梨为西洋梨和白梨(巴梨×鸭梨)杂交后的变异品种。该品种树势较直立,长势极强,在温湿度适宜的情况下,没有明显的停止生长期,可连续生长。任其自然生长,一年生枝第二年成花率可达70%以上,极易成短枝花... 我国果树专家最新培育的大果无籽梨为西洋梨和白梨(巴梨×鸭梨)杂交后的变异品种。该品种树势较直立,长势极强,在温湿度适宜的情况下,没有明显的停止生长期,可连续生长。任其自然生长,一年生枝第二年成花率可达70%以上,极易成短枝花芽,进入结果期后,当年生枝和果台副梢均可形成腋花芽。叶片椭圆形,平均叶面积40~60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籽 一年生枝 大果 西洋梨 温湿度 连续生长 叶面积 成花率 鸭梨 腋花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龄枣树咋修剪
12
作者 刘令智 《农村农业农民》 1996年第1期20-20,共1页
枣树整形修剪需遵循的原则是"轻剪多留",使幼龄树体拥有尽可能多的枝量,以尽快形成树冠。修剪方法是:一、栽后定干。幼树枣头少,常形成单轴连续生长,枝量少,成形慢。因此,定植后要及时定干。定干高度一般为1-1.5米。枣粮间作... 枣树整形修剪需遵循的原则是"轻剪多留",使幼龄树体拥有尽可能多的枝量,以尽快形成树冠。修剪方法是:一、栽后定干。幼树枣头少,常形成单轴连续生长,枝量少,成形慢。因此,定植后要及时定干。定干高度一般为1-1.5米。枣粮间作,定干可高些,成片枣园可矮些。若枣苗不够高度,可暂不定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干高度 整形修剪 幼龄枣树 枣粮间作 修剪方法 连续生长 幼龄树 枣头 枝量 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暖棚韭菜一膜三用栽培技术要点
13
作者 魏信来 刘兴丰 《河北农业》 1995年第4期7-7,共1页
暖棚韭菜一膜三用栽培技术要点昌黎县大夫庄乡农技站,1991年示范推广了塑料中棚韭菜一膜三用技术600亩,不仅提高了棚膜的有效利用率.亩成本降低了1600元,还为菜农直接增加了近万百元的经济效益。其主要技术措施是:一、... 暖棚韭菜一膜三用栽培技术要点昌黎县大夫庄乡农技站,1991年示范推广了塑料中棚韭菜一膜三用技术600亩,不仅提高了棚膜的有效利用率.亩成本降低了1600元,还为菜农直接增加了近万百元的经济效益。其主要技术措施是:一、搭配适宜的品种适宜一膜三用栽培的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技术要点 韭菜品种 三用 暖棚 昌黎县 栽培品种 连续生长 保护地栽培 低温锻炼 塑料中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季花果——珍珠彩椒
14
作者 郭起程 《农村百事通》 2002年第19期30-30,共1页
珍珠彩椒是一种十分奇特秀丽的矮小型辣椒新品种。植株高度20~30厘米,幼苗长至10厘米时就开始开花结果,一边开花结果,一边生长壮大。生长发育丰满的植株,主茎粗矮,分枝繁多,节短而密。
关键词 珍珠彩椒 生长发育 新品种 植株高度 矮小型 北方高寒地区 保温设施 连续生长 横向延伸 辣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造太阳光,养蟹产量高
15
作者 张平远 《畜禽业》 1999年第10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人造太阳光 养蟹 水生生物 钠蒸气灯 马里兰大学 生长周期 连续生长 提高产量 具体作法 产量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丰产栽培技术
16
作者 郭树文 《农村天地》 1995年第6期32-33,共2页
草莓是多年生浆果草本植物,栽植后一般要连续生长3~4年。为了便于浆果的销售和加工。草莓园应建在城镇工矿郊区和加工厂附近。选择地势平坦,交通方便。
关键词 丰产栽培技术 草莓 草本植物 草毒 连续生长 提高产量 栽植成活 浆果 花芽分化 加工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沉积镍基单晶合金的工艺与微观组织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文杰 汪力 陈志国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42-1347,共6页
为了探索合适的外延激光金属成形(E-LMF)工艺沉积块状镍基单晶高温合金,选择了合适的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冷却方式组成了九组实验,得到了合适的工艺组合并研究了微观组织演变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在500 W,13 mm/s, 3 g/min及一般水冷... 为了探索合适的外延激光金属成形(E-LMF)工艺沉积块状镍基单晶高温合金,选择了合适的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冷却方式组成了九组实验,得到了合适的工艺组合并研究了微观组织演变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在500 W,13 mm/s, 3 g/min及一般水冷的工艺下可以实现无裂纹的连续外延生长;过大的冷却速度会导致过大的热应力从而诱发裂纹的产生;主体区域为外延生长区,在表面和两端存在非外延生长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延激光金属成形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微观组织演变 连续外延生长 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in Soils Along a Vegetation Chronosequence in Hong Kong 被引量:5
18
作者 L.M.MARAFA K.C.CHAU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81-188,共8页
This research examined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in the top 10 cm of soils along a vegetation gradient in Hong Kong at sites where fire has been absent for 0, 1, 3, 6 and 17 years (at the time of the study), and the rel... This research examined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in the top 10 cm of soils along a vegetation gradient in Hong Kong at sites where fire has been absent for 0, 1, 3, 6 and 17 years (at the time of the study),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N mineralization and successional development of vegetation in the absence of fire. The sites including a newly burnt area (S1), short grassland (S2), tall grassland (S3), mixed tall grassland and shrubland (S4), and woodland (S5) were selected,and the in situ core incub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estimate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Throughout the 60-day incubation in four periods, more nitrogen was mineralized at the S3 and S4 sites, the predominantly grassland sites, which contained the highest levels of soil organic matter (SOM) and total Kjeldahl nitrogen (TKN), than the S1 site, while immobilization occurred at the S2 and S5 sites. Leaching loss decreased with succ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he vegetation, in the order of S1 > S2 > S3 > S4 > S5. The pattern of nitrogen uptake with ecological succession was less conspicuous, being complicated by the immediate effect of fire and possibly the ability of the woodland species to extract nitrogen from the deeper ground.In the absence of fire for 3 to 6 years, the build-up of SOM and TKN was accompanied by active mineralization, thus paving the way for the invasion of shrub and tree species. A close relationship existed between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and ecological succession with this vegetation gradient. Inherent mechanisms to preserve nitrogen in a fire-prone environment including immobilization and uptake and the practical relevance of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to reforestation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re impact IMMOBILIZATION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successional development vegetation chronoseque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History of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Growth of the Orator in Invisible Man
19
作者 ZHANG Ting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6年第1期1-9,共9页
The notion of invisibility in Invisible Man is spoken out by the protagonist's growth as an orator. Rather than a recursive retrieving of his identity throughout the narrative, the invisible man reinvents his identit... The notion of invisibility in Invisible Man is spoken out by the protagonist's growth as an orator. Rather than a recursive retrieving of his identity throughout the narrative, the invisible man reinvents his identity in his pursuit of pure persuasion. Both being terms in the Burkean system of literature rhetoric, pure persuasion, and identification become one for the unconscious purpose and the other for the symbolic action respectively in the protagonist-speaker's growth from an ideal emulator to speaker-audience mediator. In his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audience and his ardent pursuit of pure persuasion, he paradoxically finds himself distanced from both his identity-to-be and the identity of his audience, with great division in-between. Though temporary corporation is achieved and occasional identification is resolved in the last two speeches, the protagonist only finds himself in a rhetorical context which is much more varied and more manipulative than he imagined. Such a realization renders the invisible man invisible again from the public stadium, who decides to resort to the pen for a life-long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broader battlefield of racial discontinu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isible Man Kenneth Burke pure persuasion identification DIVISION R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3-羟基丁酸酯从熔体薄膜及溶液中形成的球晶结构及生长机理 被引量:2
20
作者 曹启坤 乔晓平 +1 位作者 王辉 刘结平 《中国科学(B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00-704,共5页
研究了聚3-羟基丁酸酯(PHB)分别从熔体薄膜和溶液中结晶时的球晶结构和形态,提出了在两种不同结晶条件下环带球晶的形成机理.当PHB从熔体薄膜中结晶时,由于二维生长的限制,晶体的不连续生长是球晶形成环带结构的主要原因,而当PHB从溶液... 研究了聚3-羟基丁酸酯(PHB)分别从熔体薄膜和溶液中结晶时的球晶结构和形态,提出了在两种不同结晶条件下环带球晶的形成机理.当PHB从熔体薄膜中结晶时,由于二维生长的限制,晶体的不连续生长是球晶形成环带结构的主要原因,而当PHB从溶液中结晶时,片晶生长的扭曲取向导致了球晶环带结构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生长 片晶扭曲 环带球晶 聚3-羟基丁酸酯(PHB)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