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3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语法讲义》中连谓结构相关问题略说
被引量:
1
1
作者
林海英
《神州》
2013年第21期155-155,共1页
连谓结构是汉语的特殊结构类型之一,其在汉语语法学界的重要地位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从《马氏文通》开始,吕叔湘、杨树达、王力,赵元任、宋玉柱、朱德熙等人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语法讲义》
连谓结构
语法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动词重叠式连谓结构前项的考察
2
作者
胡玉琴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7年第8期67-70,共4页
对孟综等编写《汉语动词用法词典》中的1308个动词作了穷尽式分析,发现能够充当动词重叠式连谓结构前项的动词共有179个,其中单音节词151个,双音节词28个,对所有符合条件的动词进行了穷尽式罗列。这些动词的特点是:以单音节、动作动词...
对孟综等编写《汉语动词用法词典》中的1308个动词作了穷尽式分析,发现能够充当动词重叠式连谓结构前项的动词共有179个,其中单音节词151个,双音节词28个,对所有符合条件的动词进行了穷尽式罗列。这些动词的特点是:以单音节、动作动词、自主动词为主,且都是持续性动词。同时我们发现,能够作动词重叠式连谓结构后项的词相对固定,主要有"看、去、玩、说"等,其中以"看、去"为主,换言之,"VV看、VV去"是动词重叠式连谓结构的常态表达式,对各个动词构成的动词重叠式连谓结构类型作了详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重叠
连谓结构
前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语连谓结构中的羡余现象初探
被引量:
14
3
作者
杨明义
《汉语学习》
CSSCI
1998年第4期23-25,共3页
语言的表达形式与所表意义之间有时是不一致的,羡余的现象就是这种不一致的一种反映。所谓语言中的羡余现象是指语言形式超过了所表意义的需要,语形相对于语义有所剩余的情形。人们已经指出,汉语中的羡余现象比印欧语等其它人类自然...
语言的表达形式与所表意义之间有时是不一致的,羡余的现象就是这种不一致的一种反映。所谓语言中的羡余现象是指语言形式超过了所表意义的需要,语形相对于语义有所剩余的情形。人们已经指出,汉语中的羡余现象比印欧语等其它人类自然语言要相对少些。总体上看确实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羡余现象
连谓结构
语义关系
《现代汉语词典》
羡余成分
语言形式
语言交际
信源编码
形式化
对外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兼语结构与连谓结构
4
作者
段晓琰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2年第4期68-69,共2页
本文通过对兼语结构特点的层层分析,通过对兼语结构与连谓结构的对比,认为遵循朱德熙先生对连谓结构的定义,支持把兼语结构归还连谓结构的主张。
关键词
兼语
结构
连谓结构
V1+N2+V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连谓结构新探--以秦简牍材料为例
5
作者
向贤文
《红河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28-133,共6页
秦简牍材料中的连谓结构有四类:编码先后依次进行的没有语义关联的几个动作的连谓结构、编码同时进行的没有语义关联的几个动作的连谓结构、编码某一对象同时具有的几种性状的连谓结构和编码前后有补充关系的几个动作的连谓结构。它们...
秦简牍材料中的连谓结构有四类:编码先后依次进行的没有语义关联的几个动作的连谓结构、编码同时进行的没有语义关联的几个动作的连谓结构、编码某一对象同时具有的几种性状的连谓结构和编码前后有补充关系的几个动作的连谓结构。它们的基本功能是四种不同的编码情境,主要语法功能是陈述。在小语句中,它们主要充当谓语和独立构成描述小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简牍
连谓结构
陈述功能
编码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儿童语言中的连谓结构和相关的句法问题
被引量:
17
6
作者
周国光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81-188,共8页
一引言本文拟对汉族儿童习得连谓结构的状况进行考察。我们首先描述儿童语言中的连谓结构的类型以及结构成分间的语义关系,然后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对取得的语料经过整理共得到连谓结构600余例。语料初步分析的结果表明,1-3.5岁是儿...
一引言本文拟对汉族儿童习得连谓结构的状况进行考察。我们首先描述儿童语言中的连谓结构的类型以及结构成分间的语义关系,然后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对取得的语料经过整理共得到连谓结构600余例。语料初步分析的结果表明,1-3.5岁是儿童习得连谓结构的发展阶段。到了3.5岁,连谓结构的基本结构类型和语义类型都已经出现。此后开始进入稳定期。因此,我们将对这一时期的状况作重点描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谓结构
儿童语言
中动词
语义关系
动作行为动词
取样
句法
结构
结构
表示
句法成分
名词性成分
原文传递
拉祜语的连谓结构
被引量:
1
7
作者
李春风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4-160,共7页
连谓结构是拉祜语的一个重要语法形式,其语法化受连用谓词数量多少的制约。连用谓词的排列主要以"主要谓词+次要谓词"为参项,这是由其目标先于背景的认知顺序决定的;有的则按时序原则排列。有的连谓结构呈现封闭的内包含模式...
连谓结构是拉祜语的一个重要语法形式,其语法化受连用谓词数量多少的制约。连用谓词的排列主要以"主要谓词+次要谓词"为参项,这是由其目标先于背景的认知顺序决定的;有的则按时序原则排列。有的连谓结构呈现封闭的内包含模式。"否定副词+主要谓词+次要谓词"是连谓结构否定式的优势语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祜语
连谓结构
谓词
原文传递
连谓结构研究综述
8
作者
武君
《唐山文学》
2017年第10期108-110,共3页
汉语中谓语的复杂性导致连谓结构是语法界历年来重视和讨论激烈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梳理历年来学术界对连谓结构的研究,试图对重新定义连谓结构提出看法和建议。一、连谓结构的定义(一)关于连谓结构最初的描写马建忠于十九世纪末编著...
汉语中谓语的复杂性导致连谓结构是语法界历年来重视和讨论激烈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梳理历年来学术界对连谓结构的研究,试图对重新定义连谓结构提出看法和建议。一、连谓结构的定义(一)关于连谓结构最初的描写马建忠于十九世纪末编著的《马氏文通》中'动字相承'最先一节最先谈到动词连用的问题:'一句一读之内有二三动字连书者,其首先者乃记起词之行,名之曰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谓结构
连动式
谓词性
宋玉柱
兼语
结构
研究综述
原文传递
试论“V着A”结构
被引量:
2
9
作者
黄慧英
曾小武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08-113,共6页
文章讨论“V着A”构成的连谓结构 ,分析其结构形式和意义关系 ,从V和A的语义关系和“V着”的语义特征入手 ,分析其间的句法结构关系 ,认为“V着”具有 [+虚化 ]的语义特征时 ,“V着A”是状中式。“V着A”表示动作的方式时 ,“V着A”是...
文章讨论“V着A”构成的连谓结构 ,分析其结构形式和意义关系 ,从V和A的语义关系和“V着”的语义特征入手 ,分析其间的句法结构关系 ,认为“V着”具有 [+虚化 ]的语义特征时 ,“V着A”是状中式。“V着A”表示动作的方式时 ,“V着A”是动结式 ,除此以外 ,还有一类紧缩式。文章最后还分析了“V着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谓结构
状中式
动结式
紧缩式
“V着A”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去+V+N"和"来+V+N"式状中结构
被引量:
1
10
作者
东琰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00-104,共5页
"去+V+N"式与"来+V+N"式结构,在语法、语用、语义三个平面中,更多的具备了状中结构的语法特征;从去、来本身来看,二者处于虚化的过程中,并且虚化的方向是副词类,也就是说,去、来具有了充当状语的能力;同英语的"...
"去+V+N"式与"来+V+N"式结构,在语法、语用、语义三个平面中,更多的具备了状中结构的语法特征;从去、来本身来看,二者处于虚化的过程中,并且虚化的方向是副词类,也就是说,去、来具有了充当状语的能力;同英语的"begoingtodo"与"becomingtodo"相比较,"去式"与"来式"结构,在三个平面上,也表现出状中结构的交际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特征
连谓结构
状中
结构
语法性能
趋向状语
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V
1
NV
2
式连动结构
被引量:
5
11
作者
侯友兰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90-94,共5页
【正】 现代汉语单句的下位句型中,连谓谓语非常复杂。所谓连谓谓语,是指谓词或谓词性词组连用的格式充当谓语。这一问题在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讲义》和吕冀平先生的《复杂谓语》里得到充分、详尽的描写和说明。程希岚先生的《连谓结构...
【正】 现代汉语单句的下位句型中,连谓谓语非常复杂。所谓连谓谓语,是指谓词或谓词性词组连用的格式充当谓语。这一问题在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讲义》和吕冀平先生的《复杂谓语》里得到充分、详尽的描写和说明。程希岚先生的《连谓结构、兼语结构的复杂性》一文(见《松辽学刊》1984年第3、4期)则对它的复杂情况又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但是,对 V<sub>1</sub>NV<sub>2</sub>式连动结构的描写,我们认为还有必要作进一步的说明。本文拟对 V<sub>1</sub>NV<sub>2</sub>连动结构淡一点粗浅的看法,就教于各位同仁。V<sub>1</sub>NV<sub>2</sub>式连动结构是连谓谓语中的一种句式,例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动
结构
光杆动词
带宾语
复杂谓语
连谓结构
兼语
结构
复杂性
现代汉语
复杂情况
施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两种“AB和BA”结构
12
作者
张德继
《汉语学习》
1984年第5期14-18,共5页
0.邱景焕同志《AB和BA》一文,提出“干着玩”、“玩着干”和“波动的色彩”、“色彩的波动”这样“一颠一倒”在意思上究竟怎样不同”的问题,饶有趣味。本文从邱文提出的这两种词组的结构,构成条件和语义方面谈点意见。 1.“波动的色...
0.邱景焕同志《AB和BA》一文,提出“干着玩”、“玩着干”和“波动的色彩”、“色彩的波动”这样“一颠一倒”在意思上究竟怎样不同”的问题,饶有趣味。本文从邱文提出的这两种词组的结构,构成条件和语义方面谈点意见。 1.“波动的色彩”与“色彩的波动” 1.1 结构 “波动”,偏正式(象波一样动) 不及物动词,“色彩”,联合式名词,“波动的色彩”与“色彩的波动”都是名词性偏正结构,只不过前者是以名词为中心的,后者是以动词为中心的,动词前边带了个名词修饰语。其构成形式是“A的B”(动的名)和“B的A”(名的动),前者是B主A从,后者是A主B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着瞧
名词性偏正
结构
词义
偏正式
构成条件
连谓结构
“于”
语义中心
名词修饰语
偏正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准述宾结构”初探
13
作者
亦有
亦楠
《韶关学院学报》
1986年第Z1期116-121,128,共7页
本文试图探讨现代汉语中的“次动词”同其他实词结合而成的结构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句法结构,它们的内部构成如何,它们都有些什么样的句法功能等问题。
关键词
述宾
结构
介词
结构
一般动词
句法功能
现代汉语语法
句法
结构
连谓结构
意义类型
主要成分
名词性词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介词“往”的语法化过程考察
被引量:
15
14
作者
邵宜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0-86,共7页
“往”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主要用作介词。作为连接处所名词的成分,“往”最初其实是个表示趋向的动词。“往”大概在唐宋年代开始虚化,到了明清年代,用作介词的例子已经比较多见。但其完全作为介词来使用,还是近一百年的事。其语法化的...
“往”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主要用作介词。作为连接处所名词的成分,“往”最初其实是个表示趋向的动词。“往”大概在唐宋年代开始虚化,到了明清年代,用作介词的例子已经比较多见。但其完全作为介词来使用,还是近一百年的事。其语法化的动因,首先是处所词语的出现,再就是连谓结构的形成,这是从结构上说的。从语义上讲,处所词表示的语义指向由“往”移到了后面的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往
处所词
连谓结构
语法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反书”、“变事”及“变告”
被引量:
2
15
作者
张博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6年第3期44-46,共3页
“反书”、“变事”及“变告”张博《汉语大词典》收“反书”一词,释为:报告叛乱的文书。《史记·吴王濞列传》:“七国反书闻天子,天子乃遣太尉条侯周亚夫将三十六将军,往击吴楚。”清梅曾亮《晁错论》:“帝之削七国也,志甚...
“反书”、“变事”及“变告”张博《汉语大词典》收“反书”一词,释为:报告叛乱的文书。《史记·吴王濞列传》:“七国反书闻天子,天子乃遣太尉条侯周亚夫将三十六将军,往击吴楚。”清梅曾亮《晁错论》:“帝之削七国也,志甚壮,反书闻,乃遑遽自诛杀其大臣。”释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史记》
“变”
连谓结构
《辞源》
谓词性短语
文书
《汉语大字典》
短语构成
黥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汉语构词的三个问题
16
作者
周国光
《武陵学刊》
2018年第6期111-115,共5页
汉语构词系统中存在着一些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依据汉语词法结构和句法结构的一致性原则,并结合构词语素的性质、构词结果的性质、构词语素之间的关系,可以断定,"书本"类"名+量"复合词是并列结构,属于并列复合词...
汉语构词系统中存在着一些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依据汉语词法结构和句法结构的一致性原则,并结合构词语素的性质、构词结果的性质、构词语素之间的关系,可以断定,"书本"类"名+量"复合词是并列结构,属于并列复合词中的一个小类;喻本式复合词注重事物、情状类的再划分,而本喻式复合词注重事物属性的凸显,两类词语的语素排列顺序体现了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汉语词法构造中有同位结构关系和连谓结构关系,与汉语的句法构造系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构词
词法
结构
同位
结构
连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读《语法讲义》献疑
被引量:
2
17
作者
宋玉柱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9-12,共4页
读《语法讲义》献疑宋玉柱0.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讲义》是一部重要语法著作,在国内外有广泛的影响。笔者早在1983年就曾拜读过。此次来日本任教,余日较多,又一次拜读此书,受益良多。但也发现一些不解之处。然而朱先生已离开我...
读《语法讲义》献疑宋玉柱0.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讲义》是一部重要语法著作,在国内外有广泛的影响。笔者早在1983年就曾拜读过。此次来日本任教,余日较多,又一次拜读此书,受益良多。但也发现一些不解之处。然而朱先生已离开我们近四年了,无以请教,只能写出来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谓结构
现代汉语
讲义
助动词
述宾
结构
近代汉语
疑问句
述补
结构
语法意义
主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动态助词“过”的语法化过程
被引量:
1
18
作者
王娇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8年第9期34-35,共2页
动态助词“过”从最初的动词义发展到现在经历了几次大的转变,词义逐渐虚化,最终失去原有的词汇意义,发展为只具语法意义的助词,实现了一次语法化的过程。
关键词
“过”
连谓结构
语法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投”的虚化历程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
1
19
作者
时昌桂
吴伟奇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45-49,共5页
"投"的本义为"投掷",先秦以降,由其引申而来的诸多义项大都活跃在现代汉语的书面语或口语中。在东汉时词义有所虚化,时至唐五代及元明时期,用作介词的例句比较多见,但自偶见于清代作品中之后,介词"投"的...
"投"的本义为"投掷",先秦以降,由其引申而来的诸多义项大都活跃在现代汉语的书面语或口语中。在东汉时词义有所虚化,时至唐五代及元明时期,用作介词的例句比较多见,但自偶见于清代作品中之后,介词"投"的用例已不再复现。文章拟通过各时代文献中"投"字的使用情形,考察其发展路径,并对其语法化的形成、发展及消失的原因作出初步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
时间词
方所词
状中(
连谓
)
结构
语法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而无信”式语法、语义初探
被引量:
3
20
作者
陈宝勤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89-91,共3页
“人而无信”这种语法形式是“体词(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结构)+而+谓词(动词、形容词或谓词性结构)。在先秦文献中,这种语法形式常见,本文试对其语法、语义作以探讨研究。 一、“体词+而+谓词”语法。
关键词
语言单位
述宾
结构
语法形式
体词谓语
语义关系
连谓结构
主语
谓词
条件分句
主谓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语法讲义》中连谓结构相关问题略说
被引量:
1
1
作者
林海英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
出处
《神州》
2013年第21期155-155,共1页
文摘
连谓结构是汉语的特殊结构类型之一,其在汉语语法学界的重要地位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从《马氏文通》开始,吕叔湘、杨树达、王力,赵元任、宋玉柱、朱德熙等人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语法讲义》
连谓结构
语法化
分类号
H14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动词重叠式连谓结构前项的考察
2
作者
胡玉琴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出处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7年第8期67-70,共4页
文摘
对孟综等编写《汉语动词用法词典》中的1308个动词作了穷尽式分析,发现能够充当动词重叠式连谓结构前项的动词共有179个,其中单音节词151个,双音节词28个,对所有符合条件的动词进行了穷尽式罗列。这些动词的特点是:以单音节、动作动词、自主动词为主,且都是持续性动词。同时我们发现,能够作动词重叠式连谓结构后项的词相对固定,主要有"看、去、玩、说"等,其中以"看、去"为主,换言之,"VV看、VV去"是动词重叠式连谓结构的常态表达式,对各个动词构成的动词重叠式连谓结构类型作了详细说明。
关键词
动词重叠
连谓结构
前项
分类号
H146.2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语连谓结构中的羡余现象初探
被引量:
14
3
作者
杨明义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1998年第4期23-25,共3页
文摘
语言的表达形式与所表意义之间有时是不一致的,羡余的现象就是这种不一致的一种反映。所谓语言中的羡余现象是指语言形式超过了所表意义的需要,语形相对于语义有所剩余的情形。人们已经指出,汉语中的羡余现象比印欧语等其它人类自然语言要相对少些。总体上看确实如此,...
关键词
羡余现象
连谓结构
语义关系
《现代汉语词典》
羡余成分
语言形式
语言交际
信源编码
形式化
对外汉语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兼语结构与连谓结构
4
作者
段晓琰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2年第4期68-69,共2页
文摘
本文通过对兼语结构特点的层层分析,通过对兼语结构与连谓结构的对比,认为遵循朱德熙先生对连谓结构的定义,支持把兼语结构归还连谓结构的主张。
关键词
兼语
结构
连谓结构
V1+N2+V2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连谓结构新探--以秦简牍材料为例
5
作者
向贤文
机构
上海大学文学院
出处
《红河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28-133,共6页
基金
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秦汉出土实物文字数据库语料深加工研究(16JJD740011)。
文摘
秦简牍材料中的连谓结构有四类:编码先后依次进行的没有语义关联的几个动作的连谓结构、编码同时进行的没有语义关联的几个动作的连谓结构、编码某一对象同时具有的几种性状的连谓结构和编码前后有补充关系的几个动作的连谓结构。它们的基本功能是四种不同的编码情境,主要语法功能是陈述。在小语句中,它们主要充当谓语和独立构成描述小句。
关键词
秦简牍
连谓结构
陈述功能
编码功能
Keywords
Qin Jian Du
serial structure
statement function
coding function
分类号
H109.2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儿童语言中的连谓结构和相关的句法问题
被引量:
17
6
作者
周国光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81-188,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
文摘
一引言本文拟对汉族儿童习得连谓结构的状况进行考察。我们首先描述儿童语言中的连谓结构的类型以及结构成分间的语义关系,然后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对取得的语料经过整理共得到连谓结构600余例。语料初步分析的结果表明,1-3.5岁是儿童习得连谓结构的发展阶段。到了3.5岁,连谓结构的基本结构类型和语义类型都已经出现。此后开始进入稳定期。因此,我们将对这一时期的状况作重点描述分析。
关键词
连谓结构
儿童语言
中动词
语义关系
动作行为动词
取样
句法
结构
结构
表示
句法成分
名词性成分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拉祜语的连谓结构
被引量:
1
7
作者
李春风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出处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4-160,共7页
文摘
连谓结构是拉祜语的一个重要语法形式,其语法化受连用谓词数量多少的制约。连用谓词的排列主要以"主要谓词+次要谓词"为参项,这是由其目标先于背景的认知顺序决定的;有的则按时序原则排列。有的连谓结构呈现封闭的内包含模式。"否定副词+主要谓词+次要谓词"是连谓结构否定式的优势语序。
关键词
拉祜语
连谓结构
谓词
Keywords
Lahu language
serial predicate structure
predicate
分类号
H258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原文传递
题名
连谓结构研究综述
8
作者
武君
机构
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出处
《唐山文学》
2017年第10期108-110,共3页
文摘
汉语中谓语的复杂性导致连谓结构是语法界历年来重视和讨论激烈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梳理历年来学术界对连谓结构的研究,试图对重新定义连谓结构提出看法和建议。一、连谓结构的定义(一)关于连谓结构最初的描写马建忠于十九世纪末编著的《马氏文通》中'动字相承'最先一节最先谈到动词连用的问题:'一句一读之内有二三动字连书者,其首先者乃记起词之行,名之曰坐动;
关键词
连谓结构
连动式
谓词性
宋玉柱
兼语
结构
研究综述
分类号
H14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试论“V着A”结构
被引量:
2
9
作者
黄慧英
曾小武
机构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速成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08-113,共6页
文摘
文章讨论“V着A”构成的连谓结构 ,分析其结构形式和意义关系 ,从V和A的语义关系和“V着”的语义特征入手 ,分析其间的句法结构关系 ,认为“V着”具有 [+虚化 ]的语义特征时 ,“V着A”是状中式。“V着A”表示动作的方式时 ,“V着A”是动结式 ,除此以外 ,还有一类紧缩式。文章最后还分析了“V着A”
关键词
连谓结构
状中式
动结式
紧缩式
“V着A”
结构
Keywords
the structure of 'V着A'
pragmatical forms
semantic features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去+V+N"和"来+V+N"式状中结构
被引量:
1
10
作者
东琰
机构
苏州科技学院中文系
出处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00-104,共5页
文摘
"去+V+N"式与"来+V+N"式结构,在语法、语用、语义三个平面中,更多的具备了状中结构的语法特征;从去、来本身来看,二者处于虚化的过程中,并且虚化的方向是副词类,也就是说,去、来具有了充当状语的能力;同英语的"begoingtodo"与"becomingtodo"相比较,"去式"与"来式"结构,在三个平面上,也表现出状中结构的交际特征。
关键词
语法特征
连谓结构
状中
结构
语法性能
趋向状语
虚化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V
1
NV
2
式连动结构
被引量:
5
11
作者
侯友兰
出处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90-94,共5页
文摘
【正】 现代汉语单句的下位句型中,连谓谓语非常复杂。所谓连谓谓语,是指谓词或谓词性词组连用的格式充当谓语。这一问题在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讲义》和吕冀平先生的《复杂谓语》里得到充分、详尽的描写和说明。程希岚先生的《连谓结构、兼语结构的复杂性》一文(见《松辽学刊》1984年第3、4期)则对它的复杂情况又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但是,对 V<sub>1</sub>NV<sub>2</sub>式连动结构的描写,我们认为还有必要作进一步的说明。本文拟对 V<sub>1</sub>NV<sub>2</sub>连动结构淡一点粗浅的看法,就教于各位同仁。V<sub>1</sub>NV<sub>2</sub>式连动结构是连谓谓语中的一种句式,例如:
关键词
连动
结构
光杆动词
带宾语
复杂谓语
连谓结构
兼语
结构
复杂性
现代汉语
复杂情况
施事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两种“AB和BA”结构
12
作者
张德继
出处
《汉语学习》
1984年第5期14-18,共5页
文摘
0.邱景焕同志《AB和BA》一文,提出“干着玩”、“玩着干”和“波动的色彩”、“色彩的波动”这样“一颠一倒”在意思上究竟怎样不同”的问题,饶有趣味。本文从邱文提出的这两种词组的结构,构成条件和语义方面谈点意见。 1.“波动的色彩”与“色彩的波动” 1.1 结构 “波动”,偏正式(象波一样动) 不及物动词,“色彩”,联合式名词,“波动的色彩”与“色彩的波动”都是名词性偏正结构,只不过前者是以名词为中心的,后者是以动词为中心的,动词前边带了个名词修饰语。其构成形式是“A的B”(动的名)和“B的A”(名的动),前者是B主A从,后者是A主B从。
关键词
走着瞧
名词性偏正
结构
词义
偏正式
构成条件
连谓结构
“于”
语义中心
名词修饰语
偏正词组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准述宾结构”初探
13
作者
亦有
亦楠
出处
《韶关学院学报》
1986年第Z1期116-121,128,共7页
文摘
本文试图探讨现代汉语中的“次动词”同其他实词结合而成的结构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句法结构,它们的内部构成如何,它们都有些什么样的句法功能等问题。
关键词
述宾
结构
介词
结构
一般动词
句法功能
现代汉语语法
句法
结构
连谓结构
意义类型
主要成分
名词性词语
分类号
N55 [自然科学总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介词“往”的语法化过程考察
被引量:
15
14
作者
邵宜
机构
暨南大学中文系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0-86,共7页
文摘
“往”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主要用作介词。作为连接处所名词的成分,“往”最初其实是个表示趋向的动词。“往”大概在唐宋年代开始虚化,到了明清年代,用作介词的例子已经比较多见。但其完全作为介词来使用,还是近一百年的事。其语法化的动因,首先是处所词语的出现,再就是连谓结构的形成,这是从结构上说的。从语义上讲,处所词表示的语义指向由“往”移到了后面的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
关键词
往
处所词
连谓结构
语法化
Keywords
往
positional nouns
the structure of linking-predicate
grammatical changes
分类号
H0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反书”、“变事”及“变告”
被引量:
2
15
作者
张博
机构
宁夏大学中文系
出处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6年第3期44-46,共3页
文摘
“反书”、“变事”及“变告”张博《汉语大词典》收“反书”一词,释为:报告叛乱的文书。《史记·吴王濞列传》:“七国反书闻天子,天子乃遣太尉条侯周亚夫将三十六将军,往击吴楚。”清梅曾亮《晁错论》:“帝之削七国也,志甚壮,反书闻,乃遑遽自诛杀其大臣。”释文...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史记》
“变”
连谓结构
《辞源》
谓词性短语
文书
《汉语大字典》
短语构成
黥布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汉语构词的三个问题
16
作者
周国光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武陵学刊》
2018年第6期111-115,共5页
文摘
汉语构词系统中存在着一些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依据汉语词法结构和句法结构的一致性原则,并结合构词语素的性质、构词结果的性质、构词语素之间的关系,可以断定,"书本"类"名+量"复合词是并列结构,属于并列复合词中的一个小类;喻本式复合词注重事物、情状类的再划分,而本喻式复合词注重事物属性的凸显,两类词语的语素排列顺序体现了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汉语词法构造中有同位结构关系和连谓结构关系,与汉语的句法构造系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关键词
复合构词
词法
结构
同位
结构
连谓结构
Keywords
compound word-formation
lexical structure
apposition structure
consecutive-predicate structure
分类号
H146.1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读《语法讲义》献疑
被引量:
2
17
作者
宋玉柱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9-12,共4页
文摘
读《语法讲义》献疑宋玉柱0.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讲义》是一部重要语法著作,在国内外有广泛的影响。笔者早在1983年就曾拜读过。此次来日本任教,余日较多,又一次拜读此书,受益良多。但也发现一些不解之处。然而朱先生已离开我们近四年了,无以请教,只能写出来求...
关键词
连谓结构
现代汉语
讲义
助动词
述宾
结构
近代汉语
疑问句
述补
结构
语法意义
主语
分类号
H193.5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动态助词“过”的语法化过程
被引量:
1
18
作者
王娇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8年第9期34-35,共2页
文摘
动态助词“过”从最初的动词义发展到现在经历了几次大的转变,词义逐渐虚化,最终失去原有的词汇意义,发展为只具语法意义的助词,实现了一次语法化的过程。
关键词
“过”
连谓结构
语法化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投”的虚化历程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
1
19
作者
时昌桂
吴伟奇
机构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45-49,共5页
文摘
"投"的本义为"投掷",先秦以降,由其引申而来的诸多义项大都活跃在现代汉语的书面语或口语中。在东汉时词义有所虚化,时至唐五代及元明时期,用作介词的例句比较多见,但自偶见于清代作品中之后,介词"投"的用例已不再复现。文章拟通过各时代文献中"投"字的使用情形,考察其发展路径,并对其语法化的形成、发展及消失的原因作出初步的解释。
关键词
投
时间词
方所词
状中(
连谓
)
结构
语法化
Keywords
投
time word
locative and positional nouns
the structure of adverbial and central language(linkinn-prcdicare)
grammaticalization
分类号
H042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而无信”式语法、语义初探
被引量:
3
20
作者
陈宝勤
出处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89-91,共3页
文摘
“人而无信”这种语法形式是“体词(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结构)+而+谓词(动词、形容词或谓词性结构)。在先秦文献中,这种语法形式常见,本文试对其语法、语义作以探讨研究。 一、“体词+而+谓词”语法。
关键词
语言单位
述宾
结构
语法形式
体词谓语
语义关系
连谓结构
主语
谓词
条件分句
主谓
结构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语法讲义》中连谓结构相关问题略说
林海英
《神州》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动词重叠式连谓结构前项的考察
胡玉琴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汉语连谓结构中的羡余现象初探
杨明义
《汉语学习》
CSSCI
1998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兼语结构与连谓结构
段晓琰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连谓结构新探--以秦简牍材料为例
向贤文
《红河学院学报》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儿童语言中的连谓结构和相关的句法问题
周国光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17
原文传递
7
拉祜语的连谓结构
李春风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
原文传递
8
连谓结构研究综述
武君
《唐山文学》
2017
0
原文传递
9
试论“V着A”结构
黄慧英
曾小武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关于"去+V+N"和"来+V+N"式状中结构
东琰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V
1
NV
2
式连动结构
侯友兰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谈两种“AB和BA”结构
张德继
《汉语学习》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准述宾结构”初探
亦有
亦楠
《韶关学院学报》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介词“往”的语法化过程考察
邵宜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反书”、“变事”及“变告”
张博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关于汉语构词的三个问题
周国光
《武陵学刊》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读《语法讲义》献疑
宋玉柱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动态助词“过”的语法化过程
王娇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投”的虚化历程及相关问题
时昌桂
吴伟奇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人而无信”式语法、语义初探
陈宝勤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