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通率对不同倾角结构面岩样力学特性影响研究
1
作者 李宗恩 刘星炎 +2 位作者 郑青松 胡琪 潘乾通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4-256,共13页
连通率对不同倾角结构面岩样的力学特性和破坏机制有显著的影响。因此,人工制备了连通率k为0、0.25、0.50、1.00,倾角β为15°、30°、45°、60°的结构面岩样,并利用单轴压缩试验和围压为200、400、600 k Pa的三轴压... 连通率对不同倾角结构面岩样的力学特性和破坏机制有显著的影响。因此,人工制备了连通率k为0、0.25、0.50、1.00,倾角β为15°、30°、45°、60°的结构面岩样,并利用单轴压缩试验和围压为200、400、600 k Pa的三轴压缩试验来探讨连通率对岩体的力学特性影响。结果表明:(1)连通率对岩体造成的劣化效应显著,随着连通率的增加,其峰值强度呈下降趋势。当连通率k≤0.50时,应力-应变曲线均表现为先应变硬化再应变软化趋势;当连通率k>0.50,应力-应变由低角度的应变软化向高角度的应变硬化转变。(2)结构面岩样的体变均表现为先体缩再体胀。各倾角下,随着连通率的增大,体胀逐渐减小呈规律性排列;当连通率k=1.00,倾角β为30°、45°和60°时,岩样在体缩过程中发生了突变。(3)在能量拐点a之前,耗散能U_d随着连通率的增大而增大,弹性应变能U_(e)随着连通率的增大略微降低;在能量拐点a之后,耗散能U_(d)和弹性应变能U_(e)都急剧增加,不同连通率的能量释放速率大致相当。(4)对不同连通率岩样的预测判据进行了分类,当k<0.5时,β=45。+φ_(j)2适用于判断破坏角度,其中,φ_(j)为结构面内摩擦角;当k≥0.5时,改进的Jaeger判据能准确地反映岩体破坏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试验 力学特性 连通率 能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毛细管连通率和水力迂曲度的碳酸盐岩渗透率分形模型
2
作者 魏源 盛金昌 +5 位作者 郑惠峰 詹美礼 黄泰仁 王惠民 刘星星 罗玉龙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6-245,共10页
碳酸盐岩非匀质性强,孔隙结构呈现出连通率低、迂曲度高的典型特征。而以往的渗透率分形模型假设岩石孔隙由相互不干扰的毛细管束组成,忽略了复杂成岩过程中胶结作用导致的毛细管连通性降低和迂曲度增大的情况,难以准确评估低渗碳酸盐... 碳酸盐岩非匀质性强,孔隙结构呈现出连通率低、迂曲度高的典型特征。而以往的渗透率分形模型假设岩石孔隙由相互不干扰的毛细管束组成,忽略了复杂成岩过程中胶结作用导致的毛细管连通性降低和迂曲度增大的情况,难以准确评估低渗碳酸盐岩的渗透特性。针对渗透率被高估的研究现状,利用满足阿波罗填充的等径颗粒致密堆积分形毛细管束模型,提出了毛细管连通率表征进出口毛细管过流面积损失,并在流体渗透路径几何迂曲度与孔隙度关系的基础上,引入曲折度指数来反映岩石的实际水力迂曲度,最终建立基于连通率、水力迂曲度的碳酸盐岩渗透率分形模型。考虑曲折度指数的水力迂曲度计算值与试验压汞法测定值更为一致;基于毛细管连通率、实际水力迂曲度的碳酸盐岩渗透率分形模型计算结果与细观测定及渗透试验数据吻合较好,表明提出的碳酸盐岩渗透率分形模型能够更好地预测碳酸盐岩真实渗透率。参数敏感性分析发现,孔隙度相同,粒径不同的碳酸盐岩,渗透率均随着孔径增加而增加;同时相同粒径岩石,渗透率随着孔隙度的增大而增大,但由于孔隙面积最小/最大值、孔隙面积分形维数均与孔隙度相关,渗透率与孔隙度的关系不是单纯的线性关系,渗透率随着孔隙度增大的增幅逐渐减小、敏感性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波罗填充 水力迂曲度 毛细管连通率 渗透率 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理连通率对岩体力学特性影响的细观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周喻 张怀静 +4 位作者 吴顺川 高永涛 孙浩 叶强 李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29-36,共8页
采用等效岩体(ERM)技术,将节理和岩块分别用光滑节理模型及颗粒体模型表征,构建含不同节理倾角、连通率的等效岩体模型。结合试验结果,从细观力学角度开展单轴压缩条件下节理连通率对岩体强度、破裂机制、能量演化等力学特征影响的定量... 采用等效岩体(ERM)技术,将节理和岩块分别用光滑节理模型及颗粒体模型表征,构建含不同节理倾角、连通率的等效岩体模型。结合试验结果,从细观力学角度开展单轴压缩条件下节理连通率对岩体强度、破裂机制、能量演化等力学特征影响的定量研究。研究发现,当节理方向与加载轴向呈一定夹角时,岩体表现出沿岩桥连线方向的贯通破坏趋势,尤其当节理倾角α=30°,连通率L=0.8时,岩体破坏表现出岩桥复合贯通破坏模式。在该类节理倾角(α=30°)条件下,随节理连通率增大,岩体表现出的主要力学特征为:(1)峰值抗压强度呈不断降低趋势;(2)微破裂总数不断下降,但张拉型微破裂所占比例逐渐提高。微裂纹进一步集中在不同层间节理尖端岩桥连线上产生;(3)声发射(AE)事件产生时间在整个加载阶段逐渐分散,声发射事件总数及破裂强度分布范围、均值、标准差等均不断减小;(4)峰值应变能及峰后应变能、动能变化率降低,峰后摩擦能增速放缓,试样破坏所需的外界做功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理 连通率 岩体 力学特性 细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理倾角及连通率对岩体强度、变形影响的单轴压缩试验研究 被引量:124
4
作者 陈新 廖志红 李德建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81-789,共9页
利用含一组张开预置裂隙石膏试件的单轴压缩试验,系统地研究节理组的产状和节理连通率的连续变化对张开断续节理岩体单轴压缩强度和弹性模量及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试验研究发现:(1)随着节理连通率的增大,应力–应变曲线的延性增强,... 利用含一组张开预置裂隙石膏试件的单轴压缩试验,系统地研究节理组的产状和节理连通率的连续变化对张开断续节理岩体单轴压缩强度和弹性模量及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试验研究发现:(1)随着节理连通率的增大,应力–应变曲线的延性增强,由单峰曲线变为多峰曲线;(2)在节理倾角不变时,随着节理连通率的增大,岩体的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都逐渐降低,且二者变化规律不完全相同,可采用不同幂函数的倒数来表示,其系数与节理倾角有关;(3)当节理连通率不是很大时,岩体的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随节理倾角的变化规律大致相同,节理倾角为90°时岩体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最高,节理倾角为30°和60°时岩体的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最低,出现2个极小值。当节理连通率较大时,节理倾角为90°时岩体的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最高,节理倾角为45°时岩体的峰值强度最低,节理倾角为0°~60°时岩体的弹性模量都很低。对试件破坏过程的进一步分析表明,上述岩体宏观力学特性随节理倾角和连通率的变化规律,与预制节理的闭合摩擦、岩桥内拉伸和剪切裂纹产生及与预制节理组合形成宏观组合破坏面等细观损伤力学机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断续张开节理岩体 节理倾角 节理连通率 单轴压缩试验 峰值强度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结构面连通率的随机模拟计算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发明 汪小刚 +1 位作者 贾志欣 陈祖煜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486-1490,共5页
通过对裂隙岩体中大量随机分布的结构面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得出结构面分布的统计规律,运用随机模拟的方法,建立了裂隙岩体的三维结构面网络。通过三维结构面网络图像,在大量实际工程岩体破坏面特征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维结构面连通... 通过对裂隙岩体中大量随机分布的结构面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得出结构面分布的统计规律,运用随机模拟的方法,建立了裂隙岩体的三维结构面网络。通过三维结构面网络图像,在大量实际工程岩体破坏面特征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维结构面连通率的概念,并应用岩桥破坏机理,选取通过破坏面的结构面,采用三维曲面拟合的方法,建立了三维结构面连通率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随机模拟 三维结构面连通率 三维裂隙网络 裂隙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投影法求算岩体结构面三维连通率 被引量:17
6
作者 陈剑平 卢波 +1 位作者 谷宪民 范建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2617-2621,共5页
岩体结构面三维连通率是一个内涵空间岩体稳定性评价的重要参数,它完全不同于常规的与水文地质或岩体水力学相关的连通率。由于岩体中结构面发育的随机性,采用一般的方法很难得到岩体结构面在空间的三维连通率。介绍的岩体结构面三维连... 岩体结构面三维连通率是一个内涵空间岩体稳定性评价的重要参数,它完全不同于常规的与水文地质或岩体水力学相关的连通率。由于岩体中结构面发育的随机性,采用一般的方法很难得到岩体结构面在空间的三维连通率。介绍的岩体结构面三维连通率是基于现场工程岩体结构面三维网络数值模拟的基础之上,采用理想截面投影法来求取工程岩体关键部位、特定方向上的三维连通率,并通过计算机编程来实现计算,直接应用于工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岩体结构面 三维连通率 投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连通率断续节理岩体直剪破坏特征 被引量:13
7
作者 陈国庆 王剑超 +2 位作者 王伟 罗飞宇 李志波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22-329,共8页
在边坡稳定性评价中,不同形态、连通率及排列方式的岩桥起决定性作用。本文通过开展室内直剪实验并结合声发射特征参数的研究,揭示了不同连通率岩桥和不同法向应力状态下断续节理岩体的破坏规律。结果表明:在直剪条件下,随法向应力及连... 在边坡稳定性评价中,不同形态、连通率及排列方式的岩桥起决定性作用。本文通过开展室内直剪实验并结合声发射特征参数的研究,揭示了不同连通率岩桥和不同法向应力状态下断续节理岩体的破坏规律。结果表明:在直剪条件下,随法向应力及连通率的变化,岩体破坏面呈现"一"、"X"、"锯齿"、"Z"以及复合型破坏,破坏面起伏度较小,且贯通破坏无时间先后性。法向压力一定时,随着断续岩桥连通率的提高,声发射事件累计计数峰值呈线性增长,计数峰值不断趋于增长。在岩桥连通率一定的情况下,随法向应力的增大,声发射事件计数峰值与累计计数在中等法向应力下最大。对断续节理岩桥变形破坏特征的研究,有利于分析节理岩体的力学特性,有助于边坡工程的稳定性评价与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续节理 连通率 直剪试验 破坏特征 声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遗传算法求解节理岩体三维连通率 被引量:12
8
作者 卢波 陈剑平 +1 位作者 石丙飞 程永辉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3470-3474,共5页
应用节理岩体三维网络模拟技术建立结构面在三维空间分布的概率统计模型,将连通率的概念和求解均建立在岩体潜在破坏路径之上,通过连通率的求解来搜索岩体的最可能破坏路径。在搜索结构面和岩桥搭接组合破坏的临界路径过程中,应用了具... 应用节理岩体三维网络模拟技术建立结构面在三维空间分布的概率统计模型,将连通率的概念和求解均建立在岩体潜在破坏路径之上,通过连通率的求解来搜索岩体的最可能破坏路径。在搜索结构面和岩桥搭接组合破坏的临界路径过程中,应用了具有鲜明生物背景的遗传算法,并将这一结果应用于实际岩体工程,取得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节理岩体 三维连通率 搭接法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裂隙连通率的裂隙岩体表征单元体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晓明 夏露 +1 位作者 郑银河 于青春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3297-3302,共6页
三维裂隙连通率综合反映了岩体内裂隙发育特征,是评价工程岩体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参数。为合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裂隙连通率,基于投影法对水平向三维裂隙连通率的尺寸效应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确定岩体表征单元体尺寸。首先,对实测裂隙数据... 三维裂隙连通率综合反映了岩体内裂隙发育特征,是评价工程岩体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参数。为合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裂隙连通率,基于投影法对水平向三维裂隙连通率的尺寸效应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确定岩体表征单元体尺寸。首先,对实测裂隙数据进行几何参数统计分析,采用逆建模方法建立一个100 m×100 m×140 m的裂隙网络模型。在模型中的10个不同高程上设置水平向的投影基准面,基准面尺寸位于5 m×5 m^100 m×100 m范围。利用投影法计算各投影基准面的三维裂隙连通率,分析三维裂隙连通率随研究尺度的变化情况。采用T检验和F检验判定各级尺寸与最大研究尺寸的研究区域的连通率均值和方差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当研究尺寸达到65 m×65 m时,连通率均值和方差进入稳定状态,该尺寸可视为研究岩体水平方向的表征单元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裂隙岩体 表征单元体 三维裂隙连通率 尺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结构面网络模拟原理在节理岩体连通率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0
作者 汪小刚 贾志欣 陈祖煜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43-47,共5页
岩体结构面网络计算机模拟分析是近代计算机技术在岩石力学领域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工程实际中,岩体结构面的分布情况是极为复杂的.但从统计意义上讲,反映岩体结构面分布特征的几何参数则是服从一定的统计规律的.因此可以通过现... 岩体结构面网络计算机模拟分析是近代计算机技术在岩石力学领域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工程实际中,岩体结构面的分布情况是极为复杂的.但从统计意义上讲,反映岩体结构面分布特征的几何参数则是服从一定的统计规律的.因此可以通过现场实地调查和室内统计分析,建立结构面几何参数的概率统计模型,进而应用蒙特卡洛随机模拟原理和方法,在计算机上求得表征结构面分布特征的节理网络图像.应用这一方法的有关成果已在李家峡、龙滩、小湾、三峡等工程中获得了大规模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结构面 网络模拟 连通率 节理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坡向外倾优势裂隙连通率对高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冲平 郝文忠 +3 位作者 王吉亮 白伟 覃振华 李志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4-77,共4页
顺坡向外倾优势裂隙控制的岩质高边坡,其连通率对边坡整体稳定性起到重要作用,但目前关于裂隙连通率对边坡稳定性影响敏感程度研究尚较少。为此,针对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高达180 m的进水口岩质边坡,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通过... 顺坡向外倾优势裂隙控制的岩质高边坡,其连通率对边坡整体稳定性起到重要作用,但目前关于裂隙连通率对边坡稳定性影响敏感程度研究尚较少。为此,针对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高达180 m的进水口岩质边坡,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通过对顺坡向外倾裂隙连通率统计,及其与岩桥组合的"底滑面"参数加权平均,采取刚体极限平衡法计算边坡稳定系数。通过连通率敏感性分析计算,论证了裂隙连通率对该类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以及在统计线连通率带宽投影法中,带宽的选取对连通率和稳定系数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坡向外倾优势裂隙 乌东德水电站 高边坡 连通率 稳定性 带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均迹长修正新方法的岩体三维连通率及抗剪强度参数计算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琼 唐辉明 +1 位作者 王亮清 章广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2期3941-3949,共9页
岩体结构面连通率是反映结构面延伸程度和连通状况的一个重要参数,是确定裂隙岩体抗剪强度指标的关键和分析边坡稳定性的前提。对三维连通率的求解方法及其在估算抗剪强度参数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在考虑结构面迹长和迹线与统计窗边线的交... 岩体结构面连通率是反映结构面延伸程度和连通状况的一个重要参数,是确定裂隙岩体抗剪强度指标的关键和分析边坡稳定性的前提。对三维连通率的求解方法及其在估算抗剪强度参数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在考虑结构面迹长和迹线与统计窗边线的交角均遵循一般概率分布类型的基础上,从概率统计角度推导出窗口法中结构面平均迹长的估算公式。利用基于平均迹长修正公式的三维结构面网络模拟方法对贵阳市鱼简河水利工程导流洞进口的岩体结构面进行模拟,在其三维可视化模型的基础上求得模拟区内不同截面的三维连通率,并利用三维连通率结果估算出岩体的综合抗剪强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该模拟区内岩体总体连通性较好,各向异性明显,70°~80°∠20°~40°范围内的截面为危险截面,最大连通率为0.9143,最小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分别为1.135MPa和25.7°,工程建设中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岩体结构面 平均迹长 采样窗口 三维网络模拟 三维连通率 切片法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窗口法估计不连续面的连通率 被引量:21
13
作者 黄国明 黄润秋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1998年第6期27-30,共4页
基于不连续面与窗口交切的必需而充分的条件,推导了不连续面迹长、间断长和不连续面连通率的估算公式,通过实例验证了该公式的正确性。
关键词 窗口法 不连续面 连通率 岩体结构 岩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理岩体的块体出现概率及其连通率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英学 陈礼伟 伍晓军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3-28,共6页
本文通过对节理岩体中,结构面尺寸以及间距大小的分析,得到了分析块体的出现概率及连通率的方法。
关键词 节理岩体 结构面 块体连通率 块体出现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场实测的缓倾硬性结构面连通率统计 被引量:6
15
作者 胡耀飞 张勇 靳晓光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8-81,共4页
通过对缓倾角硬性结构面数据的分析、判别,现场实测结构面几何特征的各基本要素,如结构面坐标、结构面产状、结构面间距、结构面的连续性、结构面迹长等,运用三维空间投影图解,最终求解结构面连通率,取代以往现场用线连通率经验判断的... 通过对缓倾角硬性结构面数据的分析、判别,现场实测结构面几何特征的各基本要素,如结构面坐标、结构面产状、结构面间距、结构面的连续性、结构面迹长等,运用三维空间投影图解,最终求解结构面连通率,取代以往现场用线连通率经验判断的传统模式。本方法已应用于水电工程施工过程,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倾硬性结构面 三维空间投影 连通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结构面连通率研究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肖建勋 程远帆 王利丰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2006年第2期325-328,334,共5页
岩体结构面连通率的研究一直是岩石力学研究领域的难点之一。一些学者已经相继提出了多种确定连通率的方法,但许多方法可能引起的误差较大,实用性也较差。广义H-H连通率公式和基于网络模拟的计算方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比较成熟且实用的... 岩体结构面连通率的研究一直是岩石力学研究领域的难点之一。一些学者已经相继提出了多种确定连通率的方法,但许多方法可能引起的误差较大,实用性也较差。广义H-H连通率公式和基于网络模拟的计算方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比较成熟且实用的方法。文章评述了各种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并采用基于结构面网络模拟的“带宽投影法”进行了实例分析,最后讨论了岩体结构面连通率的研究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 结构面 连通率 网络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岩石结构面网络模拟计算岩体带宽连通率及岩体强度参数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斌 聂德新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90-93,97,共5页
岩体中存在的结构面对岩体的力学特性有很大的影响,研究岩体的强度参数,必须弄清结构面在岩体中的分布情况,了解结构面对岩体强度的影响程度。岩体结构面的研究起初是靠人工进行现场测量,不仅耗费人力物力,而且获取的数据代表性不强,还... 岩体中存在的结构面对岩体的力学特性有很大的影响,研究岩体的强度参数,必须弄清结构面在岩体中的分布情况,了解结构面对岩体强度的影响程度。岩体结构面的研究起初是靠人工进行现场测量,不仅耗费人力物力,而且获取的数据代表性不强,还略显粗糙。在计算机应用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利用计算机进行结构面网络模拟的方法浮出水面,并成为现在国内外研究结构面的主要方法之一。此方法在众多的科学研究以及工程建筑领域得到了应用,并在应用之中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文章在对计算机结构面网络模拟原理分析的基础上,主要讨论了利用结构面网络模拟计算岩体连通率和岩体强度的方法,其中着重研究了带宽投影法的原理及带宽连通率的计算过程,介绍了利用带宽连通率计算岩体强度参数的方法。利用西北某水电站实际研究中应用此方法的工程实例对成果做了评价,成果与实际情况大体相符。对结构面网络模拟方法做了综合评价:简单易行,省时省力,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结构面 网络模拟 岩体带宽 带宽连通率 岩体强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分布随机结构面连通率的概率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黄润秋 范留明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1-625,共5页
对实际工程中常见的非均匀分布结构面情形,采用等效均匀的处理方法,将其转化为等效均匀分布区和空白区,从而建立了对非均匀分布结构面连通率的描述,提出了广义连通率的算法。通过实际工程的检验,证明这种处理方法的合理性和其工程意义... 对实际工程中常见的非均匀分布结构面情形,采用等效均匀的处理方法,将其转化为等效均匀分布区和空白区,从而建立了对非均匀分布结构面连通率的描述,提出了广义连通率的算法。通过实际工程的检验,证明这种处理方法的合理性和其工程意义。结果表明,考虑非均匀分布特征后,结构面的连通率会有大幅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分布 随机结构面 连通率 概率模型 等效模型 岩体结构 岩体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拱坝坝肩侧裂面的面连通率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良奎 陈剑平 卢波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1-44,共4页
采用窗口法对拱坝坝肩不连续面进行描绘测量,对获取的不连续面的产状和迹长进行取样偏差校正和蒙特卡罗模拟,从而形咸三维空间的不连续面网络模型。据工程要求对网络模型按一定带宽进行切割、投影、计算,由此可得到侧裂结构面的面连... 采用窗口法对拱坝坝肩不连续面进行描绘测量,对获取的不连续面的产状和迹长进行取样偏差校正和蒙特卡罗模拟,从而形咸三维空间的不连续面网络模型。据工程要求对网络模型按一定带宽进行切割、投影、计算,由此可得到侧裂结构面的面连通率。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坝肩岩体质量评价,为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网络模拟 侧裂结构面 拱坝坝肩 连通率 节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岩体结构面连通率预测的钻孔数据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贺 曹辉 +1 位作者 万串串 郭利杰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65-168,共4页
为探究深埋岩体中赋存结构面连通率预测方法开展研究。通过理论分析结合工程算例,提出了一种基于钻孔数据的深埋岩体结构面连通率预测方法。研究表明,岩体中赋存结构面连通率与结构面线密度线性相关,钻孔数据法能够简单有效的预测深埋... 为探究深埋岩体中赋存结构面连通率预测方法开展研究。通过理论分析结合工程算例,提出了一种基于钻孔数据的深埋岩体结构面连通率预测方法。研究表明,岩体中赋存结构面连通率与结构面线密度线性相关,钻孔数据法能够简单有效的预测深埋岩体中结构面的连通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 结构面 连通率 概率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