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迷走神经刺激术对不同年龄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的差异性研究
1
作者 刘钰晔 谭泊静 +5 位作者 马延山 桑林 张凯 杨岸超 孟凡刚 张建国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2-5,13,共5页
目的比较迷走神经刺激术(VNS)对儿童和非儿童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丰台医院接受VNS治疗的69例癫痫患者,分析其疗效、并发症和程控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两... 目的比较迷走神经刺激术(VNS)对儿童和非儿童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丰台医院接受VNS治疗的69例癫痫患者,分析其疗效、并发症和程控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12岁的儿童组31例,≥12岁的非儿童组38例,比较儿童组和非儿童组手术患者差异。应答者定义为发作减少率≥50%的患者,分别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结果术后1年和2年整体应答率为40.6%(28/69)和46.4%(32/69),无发作率由8.7%上升至14.5%。儿童组有应答比例更高,分别达到了41.9%和51.6%,而非儿童组为39.5%和42.1%。儿童组术后2年应用电流更高,两组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儿童的VNS手术植入风险并未增加。结论儿童组和非儿童组应用VNS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过综合评估后的符合适应证的患者可适时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刺激术 癫痫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病毒性脑炎后继发耐药性癫痫患者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张栋 齐印宝 +2 位作者 张仕哲 游龙飞 钱若兵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4年第5期266-271,共6页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治疗病毒性脑炎后继发耐药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行VNS治疗的67例病毒性脑炎后继发耐药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6例、女性31...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治疗病毒性脑炎后继发耐药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行VNS治疗的67例病毒性脑炎后继发耐药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6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26.05±13.21岁。VNS设备植入后2周激活,通过门诊复诊或电话随访,在术后6、12、24、36个月进行评估,采用McHugh分级、改良Engel分级标准及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IE-31)对VNS疗效进行评价。结果67例患者中,2例失访,其余65例患者随访均超过6个月,术后6个月至36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患者癫痫发作频率显著降低(P<0.05),且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病程较短的患者术后疗效更佳(P<0.05)。癫痫患者QOLIE-31评分随术后时间延长显著提高(P<0.05),尤其是在总健康、发作担忧、生活质量、药物影响和社会活动方面。结论VNS能显著减少病毒性脑炎后继发耐药性癫痫患者的发作频率,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病程越短疗效越好,随治疗时间的延长疗效逐渐提升,显示出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癫痫 迷走神经刺激术 McHugh分级 Engel分级 生活质量评分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超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2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彭鑫涛 孙卫进 +7 位作者 马凯强 王雄飞 周健 王梦阳 王静 李天富 栾国明 关宇光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62-266,共5页
目的探究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治疗超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SRSE)的疗效。方法纳入2例分别于2012年2月28日和2020年6月10日在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行VNS的SRSE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结果2例患者术中情况良好,病例1于刺激器开... 目的探究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治疗超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SRSE)的疗效。方法纳入2例分别于2012年2月28日和2020年6月10日在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行VNS的SRSE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结果2例患者术中情况良好,病例1于刺激器开机1周后癫痫持续状态(SE)消失,术后7年随访提示未再发生SE且癫痫发作频率减少50%;病例2于刺激器开机1个月后SE消失,术后2年随访提示未再发生SE且癫痫发作频率减少80%。结论VNS是治疗SRSE的安全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 迷走神经刺激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慢性耳鸣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曾祥丽 招柏明 +5 位作者 张姝琪 黎志成 岑锦添 顾晶 袁涛 李水颜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外耳道迷走神经刺激术对慢性主观性耳鸣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THI评分≥38分,病史6≥个月的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以G6805-I型电针治疗仪实施经皮外耳道迷走神经刺激术(transcutaneous vagus ... 目的探讨经皮外耳道迷走神经刺激术对慢性主观性耳鸣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THI评分≥38分,病史6≥个月的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以G6805-I型电针治疗仪实施经皮外耳道迷走神经刺激术(transcutaneous vagus nerve stimulation,T-VNS),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以耳鸣残障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Index,PSQI),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epression,Anxiety and Stress Scale-21,DASS-21)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第10天,T-VNS组主观症状改善率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显著;PSQI评分显示,T-VNS治疗期间睡眠质量获得明显改善,但3个月随访时,PSQI评分有轻度反弹;DASS-21评分显示,T-VNS治疗期间,T-VNS组焦虑评分较治疗前以及对照组均有下降;THI评分,治疗期间以及3个月随访时,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T-VNS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期间较治疗前THI评分降低,但差异不显著;3个月随访时,THI评分降低,差异显著。结论 T-VNS用于慢性主观性耳鸣的治疗对患者焦虑程度及睡眠质量有明显改善,仅少数患者治疗期间有短暂咳嗽或耳部刺痛感,安全性好。疗程及刺激参数的设置需要扩大样本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术 慢性主观性耳鸣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7
5
作者 杨转移 刘定阳 +5 位作者 杨治权 陈晓宇 蔡宇祥 刘涧 张俊美 李苏珊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96-1101,共6页
目的:迷走神经刺激术是一种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神经调控方法,适用于不能切除癫痫病灶或者病灶切除手术失败的难治性癫痫患者。本研究探讨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 目的:迷走神经刺激术是一种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神经调控方法,适用于不能切除癫痫病灶或者病灶切除手术失败的难治性癫痫患者。本研究探讨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8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迷走神经刺激术的35例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术后随访6~47(平均26个月),MuHugh分级Ⅰ级7例,Ⅱ级13例,Ⅲ级8例,Ⅳ~Ⅴ级7例。病程短的患者手术效果好于病程长者(分别为77.8%和50.0%,P=0.013),而不同年龄(P=0.382)、性别(P=0.824)、发作类型(P=0.829)和MRI表现(P=0.791)的患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无永久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迷走神经刺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难治性癫痫的辅助方法,病程短的患者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刺激术 难治性癫痫 MuHugh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附25例报告) 被引量:11
6
作者 林久銮 孙朝晖 +7 位作者 张冰清 王海祥 宋宪成 刘一鸥 丰倩 徐成伟 柏建军 周文静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415-418,423,共5页
目的研究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适应证选择、手术方法、术后程控及疗效。方法 2009年11月-2016年7月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癫痫中心对25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行迷走神经刺激术,术后给予程控管理控制癫痫发作;并通过随访回顾性分析术后... 目的研究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适应证选择、手术方法、术后程控及疗效。方法 2009年11月-2016年7月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癫痫中心对25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行迷走神经刺激术,术后给予程控管理控制癫痫发作;并通过随访回顾性分析术后疗效。结果术后随访患者4个月-7年,其中癫痫发作频率减少达McHughⅠ级6例、Ⅱ级12例、Ⅲ级4例、Ⅳ级1例、Ⅴ级2例。手术前后癫痫发作频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迷走神经刺激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方法,其治疗效果可以随着参数的调整和时间延长而增强,并可以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的认知行为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癫痫 迷走神经刺激术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顽固性癫痫 被引量:4
7
作者 欧阳辉 漆松涛 +3 位作者 邱炳辉 刘承勇 黄胜平 戴学军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568-569,共2页
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癫痫,手术方法容易掌握,病人耐受性好,它为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癫痫尤其是对那些无法确定致痫灶或双侧病灶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关键词 迷走神经刺激术 顽固性癫痫 外科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甲部电针刺激术与迷走神经刺激术对相关疾病差异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儒鹏 荣培晶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48-1249,共2页
迷走神经刺激术(VNS)目前已被美国FDA认定为对多种疾病的有效补充替代疗法,然而诸多问题的存在妨碍了这一疗法的普及应用。针对VNS疗法4种适应证展开的参照性研究结果表明,耳甲部电针刺激术可取得与VNS基本相当的疗效,同时又具有安全、... 迷走神经刺激术(VNS)目前已被美国FDA认定为对多种疾病的有效补充替代疗法,然而诸多问题的存在妨碍了这一疗法的普及应用。针对VNS疗法4种适应证展开的参照性研究结果表明,耳甲部电针刺激术可取得与VNS基本相当的疗效,同时又具有安全、经济、便携等优势。2种疗法疗效相当基于相联系的迷走神经通路机制,但电刺激耳甲区效应并非局限于耳迷走神经通路机制。本文基于中医整体观念进行辨证分析,揭示其多通路间系统性效应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甲 迷走神经刺激术 电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申玉勤 邓艳春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3-315,共3页
植入式刺激器对迷走神经进行慢性、间歇性电刺激作为一种新疗法应用于难治性癫痫,其可以显著降低癫痫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机制尚未明了.本文就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机制及疗效的研究进展做一... 植入式刺激器对迷走神经进行慢性、间歇性电刺激作为一种新疗法应用于难治性癫痫,其可以显著降低癫痫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机制尚未明了.本文就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机制及疗效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刺激术 难治性癫痫 治疗 癫痫发作 生存质量 刺激 植入式 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癫痫疗效分析及参数调节体会 被引量:4
10
作者 孟凡刚 马延山 +5 位作者 张凯 杨岸超 胡文瀚 刘焕光 葛燕 张建国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8期816-818,共3页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癫痫的疗效及参数调节体会。方法对46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迷走神经刺激手术治疗,术后2-3周开机。分次调试参数,脉冲发生器输出电流从0.25mA逐渐增加,但不超过3.0mA,刺激周期为开30s,间歇5min,频率20-30...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癫痫的疗效及参数调节体会。方法对46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迷走神经刺激手术治疗,术后2-3周开机。分次调试参数,脉冲发生器输出电流从0.25mA逐渐增加,但不超过3.0mA,刺激周期为开30s,间歇5min,频率20-30Hz,脉宽250-1 000μs。刺激8个月以上进行随访。结果随访39例患者,McHugh I级13例,II级11例,III级11例,IV+V级4例。其中4例(10.3%)术后无发作,24例(61.5%)发作减少50%以上。结论迷走神经刺激是治疗成人和儿童药物难治性癫痫安全、有效的方法,超过60%的患者癫痫发作减少50%以上。治疗效果与刺激时间及参数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癫痫 迷走神经刺激术 疗效 参数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顽固性癫痫1例报告 被引量:2
11
作者 欧阳辉 邱炳辉 +2 位作者 漆松涛 刘承勇 黄胜平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21-121,共1页
关键词 迷走神经刺激术 顽固性癫痫 治疗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走神经刺激术-程控电刺激治疗难治性癫痫 被引量:5
12
作者 单爱军 陈锦伦 +1 位作者 杨地 吴耀晨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4年第5期265-267,共3页
目的 应用迷走神经刺激术 (vagusnervestimulation ,VNS)治疗难治性癫痫 ,并探讨其治疗机制和方法。方法 个体化的VNS疗效预测和精确无误的VNS植入 ,适时恰当的刺激参数程控调校 ,并以长程脑电图、SPECT观测VNS带来的脑功能改变。结... 目的 应用迷走神经刺激术 (vagusnervestimulation ,VNS)治疗难治性癫痫 ,并探讨其治疗机制和方法。方法 个体化的VNS疗效预测和精确无误的VNS植入 ,适时恰当的刺激参数程控调校 ,并以长程脑电图、SPECT观测VNS带来的脑功能改变。结果 接受VNS术 3个月后 ,3例病患的发作频次均减少 5 0 %以上 ,2例在应急磁铁的辅助下基本不再表现复杂性发作 ,1例不再表现全身失张性发作 ,而以部分性发作为主 ,偶有复杂发作 ,生活质量提高。脑电图原有的棘波、尖波消失或减少 ,阵发性异常消失或时间缩短。发作间期SPECT表现为原有的低代谢灶缩小。结论 恰当地应用VNS能够为难治性癫痫提供一种有效、微创、副作用极少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NS 难治性癫痫 发作 迷走神经刺激术 刺激治疗 SPECT 脑电图 结论 程控 磁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顽固性癫痫患者行迷走神经刺激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8
13
作者 富晶 孟凡刚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12期1106-1108,共3页
目的探讨顽固性癫痫患者行迷走神经刺激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策略,总结护理经验,指导患者居家护理的方法。方法总结我科2014年8月-2015年1月共32例行国产迷走神经刺激术的顽固性癫痫患者的护理过程,着重从健康教育、抗癫痫药物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顽固性癫痫患者行迷走神经刺激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策略,总结护理经验,指导患者居家护理的方法。方法总结我科2014年8月-2015年1月共32例行国产迷走神经刺激术的顽固性癫痫患者的护理过程,着重从健康教育、抗癫痫药物的效果观察、并发症的预防及心理护理等几方面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在患者围手术期间有全程全面的健康指导,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手术前通过丰富的宣教内容使患者及家属了解手术带给患者的好处,消除了患者的恐惧心理,建立了自信心,能够较好地配合手术及治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抗癫痫药物的使用作为关注重点,保障了患者术后安全和舒适,有效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精细化的专业护理措施和康复指导可以提高迷走神经刺激术的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癫痫 迷走神经刺激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走神经刺激术对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郑玺 顿晓熠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7年第3期142-144,共3页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刺激术对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符合标准药物难治性癫痫40例,均经MRI、视频脑电图、PET或SPECT等检查与评估后行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采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刺激术对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符合标准药物难治性癫痫40例,均经MRI、视频脑电图、PET或SPECT等检查与评估后行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采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定,根据中国修订版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中国修订版韦氏记忆测验量表等评估言语智商、操作智商。结果术后3、6、12个月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评分分别为(22.3±4.6)分、(23.5±3.1)分、(25.2±2.9)分,均显著高于术前[(18.9±3.5)分;P<0.05]。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抗癫痫药物服用种类显著影响患者言语智商(P<0.05),致病灶位置、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癫痫发作频率显著影响患者操作智商(P<0.05)。结论迷走神经刺激术能有效改善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认知功能,但治疗前需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减少或去除相关影响因素,选取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手术进行干预治疗,最大程度控制癫痫发作,减轻癫痫对患者认知功能造成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难治性癫痫 迷走神经刺激术 认知功能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走神经刺激术在脑卒中康复领域的临床应用与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寅旭 王姗 +1 位作者 王玲玲 王晓明 《中国康复》 2022年第5期310-312,共3页
据统计,脑卒中已成为导致我国国民死亡、残疾的首要原因,且超70%患者遗留不同类型、程度的功能障碍[1]。尽管康复技术不断进步,如何快速高效地恢复患者功能障碍依然是脑卒中康复领域的难题。迷走神经刺激术(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 据统计,脑卒中已成为导致我国国民死亡、残疾的首要原因,且超70%患者遗留不同类型、程度的功能障碍[1]。尽管康复技术不断进步,如何快速高效地恢复患者功能障碍依然是脑卒中康复领域的难题。迷走神经刺激术(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作为一项经典的神经调控技术,既往主要用于难治性癫痫、疼痛与抑郁症等[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刺激术 脑卒中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训 曹莉萍 +7 位作者 邹文锦 郑伟 饶英华 孙加琪 周燕玲 蓝晓凤 宁玉萍 秦明筠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296-299,共4页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刺激术(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辅助治疗难治性抑郁症(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TRD)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例TRD病人在常规抗抑郁治疗的基础上辅助VNS治疗,分别在术前、开机后3个月和开机后9个月行24项汉...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刺激术(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辅助治疗难治性抑郁症(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TRD)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例TRD病人在常规抗抑郁治疗的基础上辅助VNS治疗,分别在术前、开机后3个月和开机后9个月行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24,HAMD-24)、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lobal assessment function,GAF)评分、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检测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用比率低频振幅(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s,fALFF)评估脑功能变化。结果与术前比较,TRD病人开机后3个月和开机后9个月HAMD-24评分呈持续性降低(P <0.05),GAF评分逐渐增高(P <0.05),开机后9个月血清BDNF明显升高(P <0.05),右侧小脑后叶、右侧前扣带回fALFF值降低(P <0.05),右侧中央前后回fALFF值增高(P <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和应用VNS,能显著改善TRD病人的抑郁情绪,提高其社交、职业及学习功能,提高其血清BDNF含量,显著改善TRD病人的脑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难治性 迷走神经刺激术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比率低频振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走神经刺激术前颈动脉鞘内结构超声定位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学海 李超 +3 位作者 郭宇 肖珊 崔毅 徐淑军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635-639,共5页
目的研究迷走神经刺激术(VNS)前超声定位颈动脉鞘内迷走神经、颈内静脉(IJV)及颈总动脉(CAA)的应用价值。方法健康成人45例,超声观察左侧颈动脉鞘内的迷走神经、IJV及CCA。结果 45例迷走神经、IJV和CCA均能显示。迷走神经横径(1.13±... 目的研究迷走神经刺激术(VNS)前超声定位颈动脉鞘内迷走神经、颈内静脉(IJV)及颈总动脉(CAA)的应用价值。方法健康成人45例,超声观察左侧颈动脉鞘内的迷走神经、IJV及CCA。结果 45例迷走神经、IJV和CCA均能显示。迷走神经横径(1.13±0.28)mm,前后径(1.01±0.27)mm,平均直径(1.07±0.24)mm。IJV位于CCA前外侧、前侧、外侧和前内侧分别有27、15、1和2例。男性和女性间IJV相对于CCA的位置差异有显著性(χ~2=4.107,P<0.05)。当IJV相对于CCA位置不同时,迷走神经的区域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超声检测颈动脉鞘内结构可用于VNS术前的辅助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刺激术 迷走神经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预测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顾锐 纪凡 朱晋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5期488-491,496,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儿童癫痫患者迷走神经刺激术(VNS)疗效的可能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1年1月在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行VNS的42例儿童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电话随访方式记录患者的刺激电流强度和发作减少率。发作减少率≥50%的患... 目的探讨影响儿童癫痫患者迷走神经刺激术(VNS)疗效的可能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1年1月在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行VNS的42例儿童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电话随访方式记录患者的刺激电流强度和发作减少率。发作减少率≥50%的患者定义为应答者。分别使用Fisher确切概率法、χ^(2)检验或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类变量和连续变量,筛选应答可能的影响因素。将有统计学差异的预测因子纳入最终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发作类型和核磁表现是患儿应答可能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发现性别和发作类型为儿童患者VNS应答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男性和局灶性起源的癫痫患儿术后更可能获得≥50%的发作减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刺激术 癫痫 儿童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走神经刺激术对脑干孤束核部位GAB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韩劲松 程阳泉 栾国明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1年第4期199-201,共3页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抗癫痫作用的机制是否为VNS引起孤束核部位GABA含量变化。方法:通过Waters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分析32只接受不同持续时间迷走神经刺激的大鼠脑干孤束核部位,主要兴奋及抑制性氨基酸含...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抗癫痫作用的机制是否为VNS引起孤束核部位GABA含量变化。方法:通过Waters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分析32只接受不同持续时间迷走神经刺激的大鼠脑干孤束核部位,主要兴奋及抑制性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1小时持续刺激组孤束核部位GABA含量,较对照组升高且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迷走神经刺激术可能通过升高孤束核部位的GABA含量起到抗癫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刺激术 孤束核 Γ-氨基丁酸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走神经刺激术对癫痫病人心率变异性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媛 景玮 +1 位作者 李新毅 贺则凡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6期919-925,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迷走神经刺激术对癫痫病人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以“epilepsy”“vagal nerve stimulation”“heart rate variability”和“癫痫”“迷走神经刺激术”“心率变异性”等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 目的系统评价迷走神经刺激术对癫痫病人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以“epilepsy”“vagal nerve stimulation”“heart rate variability”和“癫痫”“迷走神经刺激术”“心率变异性”等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Clinical Trials.gov、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Knowledge、FDA.gov等收录的相关研究,采用心率变异性的低频部分(LF)及高频部分(HF)作为评价指标,采用Newcastle-Ottawa Scale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9篇文献,共122例施行迷走神经刺激术的癫痫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癫痫病人迷走神经刺激术前后LF值[SMD=-0.06,95%CI(-0.45,0.33),P=0.77]和HF值[SMD=-0.05,95%CI(-0.31,0.20),P=0.6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迷走神经刺激术前后癫痫病人的心率变异性无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迷走神经刺激术 心率变异性 自主神经功能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