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BE技术应用于老年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治疗中的效果
1
作者 宋青强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8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对老年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LS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夏津县人民医院2021年8月—2023年8月收治的122例老年退变性LS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对老年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LS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夏津县人民医院2021年8月—2023年8月收治的122例老年退变性LS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开放腰椎后路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UBE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疼痛程度、腰椎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功能障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7 d,观察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日本骨科协会腰椎功能评分中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为(86.55±6.34)分,高于对照组的(80.47±6.12)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为(10.35±1.22)分,低于对照组的(11.89±1.2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BE技术治疗老年退变性LSS的效果更佳,可减轻手术创伤,降低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便于其腰椎功能恢复,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 腰椎功能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基于中医整脊思想构建慢病管理模式在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郭俊彪 管华 +2 位作者 陈文治 王慧敏 吴树旭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24期101-104,共4页
目的:基于中医整脊思想,构建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慢病管理模式,并观察该模式对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DLSS)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整脊保守治疗的DLSS患者临床资料80例... 目的:基于中医整脊思想,构建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慢病管理模式,并观察该模式对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DLSS)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整脊保守治疗的DLSS患者临床资料80例,根据不同的慢病管理方式,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随访管理,观察组给予中医整脊慢病管理。随访6个月,比较2组入组前后ODI及VAS评分。结果:入组前,2组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6个月,观察组VAS、ODI评分呈较入组前及入组1个月明显下降(P<0.05),并呈下降趋势(P<0.05),且2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VAS评分则与入组前及入组1个月比较变化不大(P>0.05),ODI评分则较入组前及入组1个月降低(P<0.05)。结论:构建中医整脊特色慢病管理模式并运用于DLSS患者随访管理中,在提高脊椎功能及减轻腰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 中医整脊 慢病管理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腰椎椎管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合并节段性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3
作者 裴飞舟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15期29-30,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后路腰椎椎管减压融合内固定术与单纯椎管减压术用于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合并节段性腰椎不稳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近年来收治的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合并节段性腰椎不稳的患者60例,年龄59~78岁,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2... 目的:对比分析后路腰椎椎管减压融合内固定术与单纯椎管减压术用于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合并节段性腰椎不稳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近年来收治的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合并节段性腰椎不稳的患者60例,年龄59~78岁,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2组均为30例. 试验组在治疗时接受后路腰椎椎管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对照组接受单纯椎管减压术. 观察及对比2组临床疗效. 结果:在60例患者中,后路腰椎椎管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总的有效率93.34%,单纯椎管减压术总的有效率为83. 33%. 经x2检验后得出,后路腰椎椎管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的有效率均高于用单纯椎管减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后路腰椎椎管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对于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合并节段性腰椎不稳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较单纯椎管减压术对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合并节段性腰椎不稳的并发症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腰椎椎管减压 融合内固定术 单纯椎管减压术 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
原文传递
经皮大通道内镜下与Wilste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比较
4
作者 陈日高 周毅 +1 位作者 戢文强 申凯元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6期20-26,共7页
目的 比较经皮大通道脊柱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percutaneous coaxial large-channel endoscopic lumbar interbodyfusion,PE-LIF)与Wilste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Wiltse-approachtransforaminal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 目的 比较经皮大通道脊柱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percutaneous coaxial large-channel endoscopic lumbar interbodyfusion,PE-LIF)与Wilste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Wiltse-approachtransforaminal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因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腰椎减压融合术的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据手术方式分为PE-LIF组(24例)和MIS-TLIF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术后3 d全血C反应蛋白(CRP)及术前、术后1 d、术后7 d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含量评估椎旁肌肉损伤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d、1个月、3个月、12个月的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12个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指数以评估临床疗效,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两组优良率。采用Brantigan标准评价两组患者的椎间融合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2个月,平均17.1个月。PE-LIF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住院天数少于MIS-TLIF组,但手术时间多于MIS-TLIF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 d全血C反应蛋白含量(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E-LIF组术后3 d CRP低于MIS-TILF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含量(C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 d、7 d PE-LIF组血清CK含量低于MIS-TILF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腰腿痛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但各时间点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椎间融合均达到3级及以上,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2%VS87.5%,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及MacNab疗效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LIF与MISTILF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均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椎间融合效果满意;且PE-LIF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更少,对椎旁肌肉的损伤更小,更符合微创脊柱外科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大通道脊柱内镜 Wilste入路 椎间融合 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技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远明 梁佳维 +2 位作者 韦俊江 吴钦绵 陈梦 《中国内镜杂志》 2022年第11期1-7,共7页
目的探讨利用关节镜进行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治疗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1年5月该院利用关节镜行UBE技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并获得完全随访的患者16例。比较术前、术后1周及终末随... 目的探讨利用关节镜进行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治疗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1年5月该院利用关节镜行UBE技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并获得完全随访的患者16例。比较术前、术后1周及终末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用改良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价,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术后腰腿痛VAS和ODI均明显改善(P<0.05);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优7例,良8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3.8%,并发症有:硬膜囊损伤2例(包括硬膜囊撕裂1例)和术后短期复发1例。结论利用关节镜进行UBE治疗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特别适用于高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 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治疗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
6
作者 张平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20-0023,共4页
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22年5月至2023年3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64例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经过科学分组,其中32例接受了传统的开放手术作为对照组,余下的32例则采用了UBE技术... 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22年5月至2023年3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64例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经过科学分组,其中32例接受了传统的开放手术作为对照组,余下的32例则采用了UBE技术进行手术,构成了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情况更优,JOA、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ODI评分更高(P<0.05)。结论 DLSS手术不仅能大幅缩减DLSS患者手术时间,还通过微创手段显著减少了患者所承受的手术创伤,增强手术的安全性,优化了患者的手术经历,使之更为舒适且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 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LIF联合后路固定术与TLIF术在腰椎退变性椎管狭窄中的疗效 被引量:1
7
作者 谢守宁 刘伟 韩生寿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54-558,共5页
目的探究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OLIF)联合后路固定术与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术在腰椎退变性椎管狭窄中疗效对比。方法选取6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抽样、双盲法分为OLIF联合组(34例,采用OLIF联合后路固定术进行手术治... 目的探究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OLIF)联合后路固定术与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术在腰椎退变性椎管狭窄中疗效对比。方法选取6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抽样、双盲法分为OLIF联合组(34例,采用OLIF联合后路固定术进行手术治疗)和TLIF组(26例,采用TLIF术进行手术治疗)。观察两组影像学、手术指标、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量表(JOA)评分、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OLIF联合组手术后图像对比度(DH)、椎间孔高度(CSH)短于TLIF组,椎管面积(CAS)、椎间孔面积(CASF)小于TLIF组,手术后术中出血量少于TLIF组,术后卧床及住院时间短于TLIF组,手术后VAS、ODI、JOA评分明显低于TLIF组,手术后治疗总有效率高于TL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比TLIF术,OLIF联合后路固定术在腰椎退变性椎管狭窄中效果更佳,可有效改善患者手术指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 后路固定术 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腰椎退变性椎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介入配合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椎管狭窄 被引量:2
8
作者 孙化强 《中国民间疗法》 2014年第3期50-52,共3页
腰椎间盘退变性椎管狭窄是指腰椎管孔因腰椎间盘退变,致形态和容积异常,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血管或脊髓等组织所引起的腰痛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种病变.中医学归于"腰腿痛" "痹证"等范畴,认为其发病多与气滞血瘀、风寒阻络、肝... 腰椎间盘退变性椎管狭窄是指腰椎管孔因腰椎间盘退变,致形态和容积异常,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血管或脊髓等组织所引起的腰痛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种病变.中医学归于"腰腿痛" "痹证"等范畴,认为其发病多与气滞血瘀、风寒阻络、肝肾亏损、六淫杂感、痰浊瘀血互结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退变性椎管狭窄 微创介入疗法 正脊手法 中药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开路标本兼治法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椎管狭窄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化强 《中国民间疗法》 2014年第4期65-65,共1页
腰椎间盘退变性椎管狭窄是指腰椎管孔因腰椎间盘退变,致形态和容积异常,单一平面或多平面一处或多处管腔内径狭窄,引起神经根、马尾神经及血管受压,出现静脉回流障碍、组织水肿,甚至动脉充血,而出现临床症状。本病属中医“腰腿痛... 腰椎间盘退变性椎管狭窄是指腰椎管孔因腰椎间盘退变,致形态和容积异常,单一平面或多平面一处或多处管腔内径狭窄,引起神经根、马尾神经及血管受压,出现静脉回流障碍、组织水肿,甚至动脉充血,而出现临床症状。本病属中医“腰腿痛”“痹证”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介入 标本兼治 腰椎间盘退变性椎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退变性椎管狭窄症的CT表现
10
作者 邓运明 张金先 邓科穗 《江西中医药》 2005年第12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腰椎退变性椎管狭窄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变性腰椎侧弯合并椎管狭窄经选择性短节段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及邻近节段退变发生情况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真 《安徽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118-121,共4页
目的分析选择性短节段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弯(DLS)合并椎管狭窄的效果及邻近节段退变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收治的76例DLS合并椎管狭窄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单纯... 目的分析选择性短节段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弯(DLS)合并椎管狭窄的效果及邻近节段退变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收治的76例DLS合并椎管狭窄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减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选择性短节段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优良率、腰椎生理前凸角及VAS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椎间隙融合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84.21%)明显高于对照组(52.63%),观察组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44.74%)明显高于对照组(13.16%),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Cobb角(10.49±1.59)°及腰椎生理前凸角(35.69±3.19)°与术前的Cobb角(27.61±2.29)°及腰椎生理前凸角(11.71±2.21)°相比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时观察组VAS评分(1.23±0.49)分及JOA评分(26.79±3.77)分与对照组VAS评分(2.14±0.56)分及JOA评分(20.13±2.54)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LS合并椎管狭窄经选择性短节段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后临床效果较好,有利于患者冠状Cobb角及腰椎生理前凸角的恢复,椎间隙融合情况良好,腰腿疼痛症状也得以有效缓解,但由于内固定降低了脊柱的灵活度及顺应性,邻近节段的退变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侧弯合并椎管狭窄 选择性短节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效果 邻近节段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并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12
作者 何浩源 《医药前沿》 2022年第4期43-45,共3页
目的:分析退变性腰椎滑脱并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改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0月茂名市中医院骨科收治的退变性腰椎滑脱并椎管狭窄症患者共36例。均在确诊后实施经改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比... 目的:分析退变性腰椎滑脱并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改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0月茂名市中医院骨科收治的退变性腰椎滑脱并椎管狭窄症患者共36例。均在确诊后实施经改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腰腿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aual analogue scale,VAS)、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lndex,ODI)、滑脱角与椎间隙的高度、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VAS评分及ODI值明显下降,滑脱角度及椎间隙高度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融合率达91.7%;相比于治疗前,治疗后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与C反应蛋白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退变性腰椎滑脱并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改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腰腿部疼痛情况,促进腰椎功能恢复,提升生活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 退变性腰椎滑脱并椎管狭窄 临床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减压固定融合矫形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伴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朱绍勋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14期69-69,71,共2页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固定融合矫形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伴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退变性腰椎侧凸伴椎管狭窄症患者37例,均接受后路减压固定融合矫形术治疗。结果:治疗后,患者腰椎前凸Cobb角、侧凸Cobb角、Oswestry评分均明显优...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固定融合矫形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伴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退变性腰椎侧凸伴椎管狭窄症患者37例,均接受后路减压固定融合矫形术治疗。结果:治疗后,患者腰椎前凸Cobb角、侧凸Cobb角、Oswestry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后路减压固定融合矫形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伴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减压固定融合矫形术 退变性腰椎侧凸伴椎管狭窄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配合手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20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石树培 姚东文 +2 位作者 王荣茂 林翔 韩大为 《福建中医药》 2013年第6期24-25,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选择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各20例。对照组只进行手术治疗,中药组手术治疗后口服自拟中药汤剂,连续服用4周。2组均于术前、术后4周、...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选择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各20例。对照组只进行手术治疗,中药组手术治疗后口服自拟中药汤剂,连续服用4周。2组均于术前、术后4周、术后3个月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4周、术后3个月2组VAS评分均有降低(P<0.01),其中中药组下降程度更明显(P<0.01)。与术前相比,术后4周、术后3个月2组JOA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中药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术后所有病例随访半年,对照组治愈9例,中药组治愈15例,2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可以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 手术治疗 活血止痛通络 补气益肾消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退变性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5
15
作者 车晓明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91-1194,共4页
腰椎退变性椎管狭窄是指退变性原因导致的腰椎管、神经根管以及椎间孔的狭窄.本病常伴有腰椎间盘突出、椎体增生和后纵韧带、黄韧带增生肥厚、钙化或骨化以及小关节滑膜囊肥厚、椎体滑脱等病理性改变.椎管狭窄可能对脊髓及神经、血管卡... 腰椎退变性椎管狭窄是指退变性原因导致的腰椎管、神经根管以及椎间孔的狭窄.本病常伴有腰椎间盘突出、椎体增生和后纵韧带、黄韧带增生肥厚、钙化或骨化以及小关节滑膜囊肥厚、椎体滑脱等病理性改变.椎管狭窄可能对脊髓及神经、血管卡压和刺激,从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如腰腿痛,严重时可出现两下肢无力、括约肌松弛、大小便障碍等,谓之腰椎管狭窄症.腰椎管狭窄按解剖部位分为中央型狭窄、侧隐窝狭窄、神经根孔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变性椎管狭窄 手术治疗 腰椎狭窄 腰椎间盘突出 神经根管 椎体增生 病理性改变 大小便障碍
原文传递
经后路开窗减压矫形融合内固定术治疗DLSS合并LS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伟 王玺 +4 位作者 宋泽元 寇剑铭 侯建文 高冲 王娟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10期1631-1636,共6页
目的:探讨经后路开窗减压矫形融合内固定术(PLIF)治疗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DLSS)合并节段性腰椎不稳定(L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9例DLSS合并L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5)及对照组(n=54),对照组采用全椎板切除(LAM)椎间... 目的:探讨经后路开窗减压矫形融合内固定术(PLIF)治疗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DLSS)合并节段性腰椎不稳定(L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9例DLSS合并L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5)及对照组(n=54),对照组采用全椎板切除(LAM)椎间融合IF治疗,观察组采用PLIF治疗,比较两种不同术式对患者腰椎稳定性、脊柱矢状面形态、腰椎功能障碍的影响,记录并发症。结果:两组术后1年椎体融合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卧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腰椎前凸角(LL)、失状垂直轴(SVA)、骨盆投射角(PI)、胸椎后凸角(TK)、骨盆倾斜角(PT)均显著降低,但两组手术前后以上指标差值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脊柱功能障碍评分(ODI)、疼痛评分(VAS)均显著降低,人体功能障碍性程度评分(JOA)、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腰椎前凸角升高,且两组手术前后以上指标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DLSS合并LS患者临床治疗中,PLIF与LAM椎间融合IF在椎管融合、脊柱形态改善方面效果相当,但前者创伤小、疼痛程度低、失血少,更能有效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后路开窗减压矫形 内固定术 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 节段性腰椎不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