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6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肢静脉病变顺、逆行造影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
作者 黄永火 陈翼 +3 位作者 冯新明 欧阳祖彬 欧阳羽 史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4期396-398,共3页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病变顺、逆行造影X线表现与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119侧)下肢静脉病变顺、逆行造影X线表现。结果:顺行造影显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84侧,交通静脉瓣膜关闭不全14侧,单纯性瓣膜关闭不全11侧,...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病变顺、逆行造影X线表现与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119侧)下肢静脉病变顺、逆行造影X线表现。结果:顺行造影显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84侧,交通静脉瓣膜关闭不全14侧,单纯性瓣膜关闭不全11侧,静脉瘤或弥漫性血管湖6侧,先天性下肢静脉发育异常4侧。逆行造影显示0级13侧,Ⅰ级58侧,Ⅱ级21侧,Ⅲ级19侧,Ⅳ级8侧。结论:下肢静脉病变顺、逆行同时造影能更好地显示下肢浅、深静脉瓣膜功能,为临床诊断或治疗提供非常有价值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病变 静脉造影 影像诊断学 逆行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胰胆管逆行造影术在胆胰管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2
作者 郑金辉 何利平 +3 位作者 陈勇 王丽珍 高丽影 张咩仔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67-570,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胰胆管逆行造影术(ERCP)对胆胰管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的诊治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ERCP诊治的9例IPMN,分析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等方面特点,经ERCP结合超声内镜作出初步诊断,采用超细内镜进入囊腔活检... 目的探讨内镜下胰胆管逆行造影术(ERCP)对胆胰管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的诊治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ERCP诊治的9例IPMN,分析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等方面特点,经ERCP结合超声内镜作出初步诊断,采用超细内镜进入囊腔活检,以求术后病理确诊,后根据具体病情予相应内镜处理。结果 5例胆管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s-B),4例胰管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s-P),均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超声、CT、MRI主要表现为胆胰管扩张,仅1例IPMNs-P胰头部见囊实性团块、壁结节及主胰管明显扩张(5.5 cm);ERCP均显示乳头开口扩张,胶冻样黏液流出,胰胆管不同程度扩张。9例行ERCP抽吸黏液后,1例IPMNs-B同时置入胆管及胰管支架,3例IPMNs-P置入胰管支架,1例放置胆道金属支架;术后1例出现轻症胰腺炎(11.1%,1/9),3例出现淀粉酶升高而无症状(33.3%,3/9),无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ERCP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诊断方法选择,对IPMN的诊治具有重要作用。结合病理诊断,可为外科术前提供明确的诊断和可靠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胰胆管逆行造影 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胆管 胰管 内镜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深静脉逆行造影在下肢静脉曲张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周苏君 陆皓 +3 位作者 李中华 钱燚 王涛 蔡海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4年第7期535-536,共2页
探讨术中经大隐静脉行深静脉逆行造影在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下肢静脉曲张手术中经大隐静脉置造影导管,阻断股总静脉行下肢深静脉逆行造影,观察深静脉瓣膜开放及返流程度,瓣膜功能及返流判定参考Kistner分级标准。本组17... 探讨术中经大隐静脉行深静脉逆行造影在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下肢静脉曲张手术中经大隐静脉置造影导管,阻断股总静脉行下肢深静脉逆行造影,观察深静脉瓣膜开放及返流程度,瓣膜功能及返流判定参考Kistner分级标准。本组178条肢体,返流0级35条(19.7%),Ⅰ级33条(18.5%),Ⅱ级59条(33.1%),Ⅲ级37条(20.8%),Ⅳ级14条(7.9%)。本组均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主干及曲张静脉剥脱+交通支结扎术,其中15例一期股浅静脉瓣膜环型缩窄术。术中逆行造影能更好地评价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有助于明确是否需要同期瓣膜修复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逆行造影 下肢深静脉 大隐静脉曲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尿道逆行造影对犬前列腺增生的诊断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德吉 周振雷 +6 位作者 赖晓云 侯加法 邓益锋 尚月丽 姚大伟 乔丽平 胡云峰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42,共2页
膀胱尿道逆行造影是应用造影剂从尿道口注入尿道和膀胱,使得尿道和膀胱显影,从而观察其形态、位置以及与周围器官组织关系。前列腺增生是公犬的常见病,增生的前列腺挤压尿道,使其发生狭窄。尿道逆行造影后,在前列腺尿道部位可见造影剂... 膀胱尿道逆行造影是应用造影剂从尿道口注入尿道和膀胱,使得尿道和膀胱显影,从而观察其形态、位置以及与周围器官组织关系。前列腺增生是公犬的常见病,增生的前列腺挤压尿道,使其发生狭窄。尿道逆行造影后,在前列腺尿道部位可见造影剂的充盈缺损。其影像清晰直观,结合临床症状,容易得出诊断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 膀胱 逆行造影 前列腺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用阿托品输尿管逆行造影联合IVU定位行ESWL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曾永威 邓学斌 卢桂尧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第6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合用阿托品输尿管逆行造影联合静脉肾盂造影(IVU)定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8例患者经B超、IVU、CT检查确诊输尿管阴性结石。采用IVU联合应用阿托品针、碘海醇针合剂经输尿管导管持续... 目的探讨合用阿托品输尿管逆行造影联合静脉肾盂造影(IVU)定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8例患者经B超、IVU、CT检查确诊输尿管阴性结石。采用IVU联合应用阿托品针、碘海醇针合剂经输尿管导管持续微泵泵入,行逆行造影(RGU)辅助,经X线定位后,明确结石的部位及大小后行ESWL治疗。留置输尿管导管综合排石治疗3~5天,观察临床碎石效果。结果本组138例患者经1次ESWL治疗后2~4周,121例(87.8%)完全排净;第2次ESWL治疗结石排净10例(7.2%);第3次ESWL治疗结石排净2例(1.4%);2例(1.4%)形成"石街",需行输尿管镜取石;无效3例(2.2%),行开放手术取石,证实结石有炎性肉芽包裹。结论合用阿托品输尿管逆行造影联合IVU定位行ESWL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临床疗效确切,术后留置输尿管导管逆行灌注冲洗利于排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肾盂造影 逆行造影 输尿管结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VU联合逆行造影辅助ESWL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69例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国山 李建昌 +1 位作者 张会清 李春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输尿管阴性结石 ESWL治疗 逆行造影 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 联合 IVU 静脉肾盂造影 尿酸盐结石 泌尿系结石 尿酸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例渗出性中耳炎患者咽鼓管逆行造影的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於子卫 孙臻峰 +1 位作者 许时晖 王麟川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7-28,共2页
文中对1995年5月~1997年5月收治的100例渗透出性中耳炎患者行咽鼓管逆行造影摄颅底X片,结果显示:咽鼓管显影率是了解咽鼓管和中耳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从而客观地提示了咽鼓管功能障碍为渗出性中耳炎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且对渗出性中耳... 文中对1995年5月~1997年5月收治的100例渗透出性中耳炎患者行咽鼓管逆行造影摄颅底X片,结果显示:咽鼓管显影率是了解咽鼓管和中耳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从而客观地提示了咽鼓管功能障碍为渗出性中耳炎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且对渗出性中耳炎治疗的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出性中耳炎 咽鼓管 显影率 逆行造影 X线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逆行造影及其对手术治疗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加源 杨向进 张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856-856,共1页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逆行造影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管内用药预防内镜下胰胆管逆行造影所致急性胰腺炎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坚 郝立校 +5 位作者 焦成文 皋岚雅 王惠菊 丁新峰 蔡珍福 顾树南 《东南国防医药》 2009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胆管内用药对预防内镜下胰胆管逆行造影(ERCP)后出现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在1 100例ERCP患者操作中,通过胆管内直接注入氢溴酸山莨菪碱、硫酸庆大霉素,观察操作后3小时、16小时血淀粉酶的升高程度,随机对比452... 目的探讨胆管内用药对预防内镜下胰胆管逆行造影(ERCP)后出现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在1 100例ERCP患者操作中,通过胆管内直接注入氢溴酸山莨菪碱、硫酸庆大霉素,观察操作后3小时、16小时血淀粉酶的升高程度,随机对比452例非胆管内用药患者,并采用医学统计方法,分析用药组与非用药组患者血淀粉酶变化的显著性意义(χ2检验)。结果治疗组血淀粉酶的升高频次及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3小时血淀粉酶升高在治疗组中有325例,占29.5%,对照组有288例,占63.7%,χ2值为156.63;术后16小时血淀粉酶升高在治疗组中有218例,占19.8%,对照组有263例,占58.2%,χ2值为1 409.52)。结论ERCP患者在操作中胆管内注入氢溴酸山莨菪碱、硫酸庆大霉素,能够明显降低ERCP后患者的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胰胆管逆行造影 急性胰腺炎 山莨菪碱 庆大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行加逆行造影联合定位ESWL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强 樊皓明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4年第3期186-187,共2页
目的 探讨ESWL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的定位方法。 方法 采用顺行加逆行造影联合定位ESWL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 17例。 结果 所有患者输尿管阴性结石全部一次性击碎 ,EWSL后15d排净 ,排石率达 10 0 %。 结论 对于无法采用B超或顺行造... 目的 探讨ESWL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的定位方法。 方法 采用顺行加逆行造影联合定位ESWL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 17例。 结果 所有患者输尿管阴性结石全部一次性击碎 ,EWSL后15d排净 ,排石率达 10 0 %。 结论 对于无法采用B超或顺行造影定位的阴性结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行加逆行造影 联合 定位ESWL 治疗 输尿管阴性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内外胆管结石取石术与胰胆管逆行造影术治疗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振毅 李龙 +1 位作者 张阿龙 陶立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肝内外胆管结石取石术与胰胆管逆行造影术治疗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胆管结石患者,运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肝内外胆管结石取石术治疗组和胰胆管逆行造影术治疗组,每组40例。随访12个月,观察2组患者手术指标,并发症情况... 目的探讨肝内外胆管结石取石术与胰胆管逆行造影术治疗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胆管结石患者,运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肝内外胆管结石取石术治疗组和胰胆管逆行造影术治疗组,每组40例。随访12个月,观察2组患者手术指标,并发症情况及其他指标。结果胰胆管逆行造影术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总费用和住院时间明显优于肝内外胆管结石取石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胆管逆行造影术治疗组的结石残留率、手术成功率、近期结石复发率明显优于肝内外胆管结石取石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胆管逆行造影术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0.0%)明显少于肝内外胆管结石取石术治疗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胆管逆行造影术治疗组的不良反应1级(80.0%)明显高于肝内外胆管结石取石术治疗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胰胆管逆行造影术治疗胆管结石患者的碎石成功率比较高,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结石 肝内外胆管结石取石术 胰胆管逆行造影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钡逆行造影三片法在结肠息肉诊断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
12
作者 龚礼春 《当代医学》 2009年第32期74-74,共1页
结肠息肉是结肠的一种常见病,其临床症状主要以无痛性便血为主,症状隐匿,难以及时发现和治疗,诊断主要依靠肠道造影或肠镜检查。以往结肠逆行造影均采用传统大剂量稀释硫酸钡灌肠造影法,硫酸钡250g、温开水800~1000ml搅匀,即灌... 结肠息肉是结肠的一种常见病,其临床症状主要以无痛性便血为主,症状隐匿,难以及时发现和治疗,诊断主要依靠肠道造影或肠镜检查。以往结肠逆行造影均采用传统大剂量稀释硫酸钡灌肠造影法,硫酸钡250g、温开水800~1000ml搅匀,即灌入结肠内使全结肠段充盈后摄取仰卧位、俯卧位及排便后黏膜片各1张,这种传统常规造影对结肠息肉等小病灶造成造影剂掩盖,无法及时提供临床有参考价值的诊断,失去良好治疗机会,对患者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结肠气钡双重造影能清晰地显示结肠黏膜微细结构变化和表浅溃疡等X线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气钡双重造影 结肠息肉 逆行造影 诊断 临床症状 无痛性便血 症状隐匿 肠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静止期尿道超声气体逆行造影的临床应用
13
作者 时光 刘鸿玉 +1 位作者 王淑玲 蒋雪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8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尿道疾病 静止期 尿道超声气体逆行造影 临床应用 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经大隐静脉行下肢深静脉逆行造影的临床应用
14
作者 蔡海 李中华 +3 位作者 陆皓 钱燚 史建能 周苏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33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术中经大隐静脉行下肢深静脉逆行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术中自大隐静脉主干置放造影导管,先行髂静脉顺行造影,后短时阻断股静脉,缓慢推注碘佛醇造影剂,透视下观察深静脉瓣膜开放及造影剂逆流程度,深静脉瓣膜功能判定参照Ki... 目的:探讨术中经大隐静脉行下肢深静脉逆行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术中自大隐静脉主干置放造影导管,先行髂静脉顺行造影,后短时阻断股静脉,缓慢推注碘佛醇造影剂,透视下观察深静脉瓣膜开放及造影剂逆流程度,深静脉瓣膜功能判定参照Kistner分级标准。结果:本组171例患者中,Kistner逆流分级:0级35例(20.5%),Ⅰ级33例(19.3%),Ⅱ级59例(34.5%),Ⅲ级30例(17.5%),Ⅳ级14例(8.2%)。临床分级:轻度38例,中度82例,重度51例。合并股总静脉狭窄2例,髂静脉受压综合征7例。结论:术中逆行造影能更客观显示深静脉瓣膜功能,造影显示的逆流程度与静脉曲张病变的轻重程度不呈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逆行造影 大隐静脉 股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例下肢深静脉逆行造影一期股浅静脉环缩术的护理
15
作者 占玉兰 黄洁 +2 位作者 车慧红 陈奇鸣 黄远清 《天津护理》 2013年第5期398-399,共2页
总结17例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行深静脉逆行造影一期股浅静脉环缩术后的护理、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在手术后的各个不同时期严密观察病情,严格进行康复训练指导,对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 总结17例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行深静脉逆行造影一期股浅静脉环缩术后的护理、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在手术后的各个不同时期严密观察病情,严格进行康复训练指导,对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造影 深静脉 瓣膜功能不全 瓣膜成形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注射套管进行下肢深静脉逆行造影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可明 《交通医学》 2001年第4期447-447,共1页
目的 :探讨采用静脉注射套管 (Ⅳcannula)进行下肢深静脉逆行造影对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的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Ⅳcannula股静脉逆行造影。结果 :5 6例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中 ,左侧 2 4例 ,右侧 2 6例 ,双侧 6例。结论 :采用Ⅳcann... 目的 :探讨采用静脉注射套管 (Ⅳcannula)进行下肢深静脉逆行造影对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的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Ⅳcannula股静脉逆行造影。结果 :5 6例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中 ,左侧 2 4例 ,右侧 2 6例 ,双侧 6例。结论 :采用Ⅳcannula进行下肢深静脉逆行造影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且操作简单、安全、损伤小、价格便宜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注射套管 下肢深静脉逆行造影 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 股静脉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尿系逆行造影致肾盂破裂1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丁占卿 张存禄 刘生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2Z期110-110,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75岁,无明显诱因的左腰部疼痛不适,呈间歇性、阵发性加重,有尿频、尿急、夜尿次数增多症状。于2006年3月27日来我院就诊。
关键词 泌尿系 逆行造影 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佛醇注射液在双肾静脉逆行造影中不良反应观察及处理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志芳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碘佛醇注射液在双肾静脉逆行造影中的不良反应和处理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行双肾静脉逆行造影的24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观察组在循证护理措施下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 目的探讨碘佛醇注射液在双肾静脉逆行造影中的不良反应和处理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行双肾静脉逆行造影的24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观察组在循证护理措施下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佛醇,对照组在常规护理措施下采用碘佛醇,观察不良反应和显影满意时间,并调查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显著低于对照组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影满意时间为(1.3±0.5)min,显著低于对照组(1.8±0.8)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3例不良反应发生患者中,精神紧张患者比例最高,达61.5%,其次为注射造影剂速度快,达38.5%。结论在循证护理措施下采用碘佛醇行双肾静脉逆行造影,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缩短显影满意时间,循证护理是减少不良反应的有效护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佛醇 双肾静脉逆行造影 不良反应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逆行造影诊断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被引量:3
19
作者 霍红军 张杰 +2 位作者 闫玉矿 李德宁6 彭海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1022-1023,共2页
目的:探讨术中逆行造影诊断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与下肢静脉曲张的瓣膜功能的价值。方法:从大隐静脉主干或分支置管,并阻断股静脉,用50mL注射器缓慢推注40%的泛影葡胺,透视下观察深静脉瓣膜的情况。逆流分级的标准是Kistner分... 目的:探讨术中逆行造影诊断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与下肢静脉曲张的瓣膜功能的价值。方法:从大隐静脉主干或分支置管,并阻断股静脉,用50mL注射器缓慢推注40%的泛影葡胺,透视下观察深静脉瓣膜的情况。逆流分级的标准是Kistner分级的基础上,按照瓣膜的标志为准。结果:Kistner分级,1级17条(12.4%),2级36条(26.3%),3级68条(49.6%),4级16条(11.7%)。在临床表现上,病变的程度与逆流的程度不成正比。结论:术中逆行造影能更好地显示下肢浅静脉及深静脉瓣膜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 下肢深静脉逆行造影 股静脉 大隐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胆胰管逆行造影、T管会师术在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功能紊乱诊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世杰 杨勇 +3 位作者 黄允宁 杜鹏 丁向英 兰银霞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0-382,385,共4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下胆胰管逆行造影(ERCP)、T管会师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功能紊乱(SOD)及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该院2005年5月~2009年5月经ERCP、T管会师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的SOD患者36例... 目的探讨经内镜下胆胰管逆行造影(ERCP)、T管会师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功能紊乱(SOD)及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该院2005年5月~2009年5月经ERCP、T管会师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的SOD患者36例,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6例患者ERCP直接插管失败。34例患者经ERCP、T管会师顺利的完成EST,解除SOD,网篮成功取出胆管结石。术后恢复顺利,无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T管胆道造影无残余结石及SOD。拔除T管治愈出院。另外2例患者因导丝不能经T管置入十二指肠,开腹手术治疗。结论 ERCP、T管会师成功地解决了SOD患者ERCP操作过程中插管困难的问题,避免了胆囊切除胆管探查术后再次手术,为SOD患者的实现微创治疗提供了一种途径,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功能障碍 经十二指肠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 会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