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除术(PPH)联合后正中位肛门内括约肌部分离断术对混合痔患者的疗效及肛肠动力学指标、手术相关指标和复发率的影响。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140例Ⅲ~Ⅳ度混合痔患者作为受试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除术(PPH)联合后正中位肛门内括约肌部分离断术对混合痔患者的疗效及肛肠动力学指标、手术相关指标和复发率的影响。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140例Ⅲ~Ⅳ度混合痔患者作为受试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接受PPH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后正中位肛门内括约肌部分离断术。观察临床疗效、肛肠动力学指标(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感知阈值量、直肠最大顺应性及直肠最大耐受量)、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2 h VAS评分、术后住院及伤口愈合时间)及术后复发率。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及术后1个月两组直肠感知阈值量、直肠最大顺应性及直肠最大耐受量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两组直肠感知阈值量、直肠最大顺应性及直肠最大耐受量均显著减少(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2 h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和伤口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PH术联合后正中位肛门内括约肌部分离断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患者,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肛肠功能和手术相关指标。展开更多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直肠内脱垂伴环状混合痔所致出口梗阻性便秘两种不同术式的近期、远期的临床疗效观察及直肠测压对两种不同术式术前和术后肛门功能客观评价,探索该类型便秘的更好治疗方法.方法:对2010-01/2012-12就诊并接受住院治疗的...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直肠内脱垂伴环状混合痔所致出口梗阻性便秘两种不同术式的近期、远期的临床疗效观察及直肠测压对两种不同术式术前和术后肛门功能客观评价,探索该类型便秘的更好治疗方法.方法:对2010-01/2012-12就诊并接受住院治疗的120例直肠内脱垂伴环状混合痔患者,采用随机区组分组方法分为两组,试验组[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对照组(传统术式,即混合痔外剥内扎+直肠黏膜套扎),两组术前术后分别进行直肠肛门压力检测,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肛门功能指标的肛肠压力变化和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评价表(The Patient Assessment of Constipation Quality of Life,PAC-QOL).结果:直肠肛门测压研究中,两组手术后的直肠肛门检测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弱.试验组患者的术前与术后各项直肠肛门测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没有对患者的肛门功能造成影响,不改变正常肛门功能,对照组患者的术前与术后除直肠静息压外,各项肛门直肠测压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前术后差异比较,除直肠静息压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传统术式对正常的肛门功能造成了一定影响.两组患者手术后进行跟踪随访,通过应用生活质量量表的评价,PPH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各维度及总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PH术式组表现较好的生活质量.结论:采用PPH手术方式解决直肠内脱垂同时伴环状混合痔所致出口梗阻性便秘,跟传统术式(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直肠黏膜套扎术)作比较,临床疗效优于后者,而且前者表现出较高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展开更多
文摘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除术(PPH)联合后正中位肛门内括约肌部分离断术对混合痔患者的疗效及肛肠动力学指标、手术相关指标和复发率的影响。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140例Ⅲ~Ⅳ度混合痔患者作为受试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接受PPH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后正中位肛门内括约肌部分离断术。观察临床疗效、肛肠动力学指标(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感知阈值量、直肠最大顺应性及直肠最大耐受量)、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2 h VAS评分、术后住院及伤口愈合时间)及术后复发率。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及术后1个月两组直肠感知阈值量、直肠最大顺应性及直肠最大耐受量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两组直肠感知阈值量、直肠最大顺应性及直肠最大耐受量均显著减少(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2 h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和伤口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PH术联合后正中位肛门内括约肌部分离断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患者,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肛肠功能和手术相关指标。
文摘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直肠内脱垂伴环状混合痔所致出口梗阻性便秘两种不同术式的近期、远期的临床疗效观察及直肠测压对两种不同术式术前和术后肛门功能客观评价,探索该类型便秘的更好治疗方法.方法:对2010-01/2012-12就诊并接受住院治疗的120例直肠内脱垂伴环状混合痔患者,采用随机区组分组方法分为两组,试验组[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对照组(传统术式,即混合痔外剥内扎+直肠黏膜套扎),两组术前术后分别进行直肠肛门压力检测,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肛门功能指标的肛肠压力变化和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评价表(The Patient Assessment of Constipation Quality of Life,PAC-QOL).结果:直肠肛门测压研究中,两组手术后的直肠肛门检测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弱.试验组患者的术前与术后各项直肠肛门测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没有对患者的肛门功能造成影响,不改变正常肛门功能,对照组患者的术前与术后除直肠静息压外,各项肛门直肠测压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前术后差异比较,除直肠静息压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传统术式对正常的肛门功能造成了一定影响.两组患者手术后进行跟踪随访,通过应用生活质量量表的评价,PPH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各维度及总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PH术式组表现较好的生活质量.结论:采用PPH手术方式解决直肠内脱垂同时伴环状混合痔所致出口梗阻性便秘,跟传统术式(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直肠黏膜套扎术)作比较,临床疗效优于后者,而且前者表现出较高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