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选择性吻合器经肛门直肠黏膜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黏膜脱垂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刘丹璐 冯雪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5期62-65,共4页
目的分析选择性吻合器经肛门直肠黏膜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黏膜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20年5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68例直肠黏膜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手术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常规组(34例,常规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和观察组(3... 目的分析选择性吻合器经肛门直肠黏膜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黏膜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20年5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68例直肠黏膜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手术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常规组(34例,常规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和观察组(34例,选择性吻合器经肛门直肠黏膜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长、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吻合口缝合次数少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2 h及3 d、7 d,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β-内啡肽(β-EP)、神经肽Y(NPY)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肛管最大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常规组,直肠最大静息压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选择性吻合器经肛门直肠黏膜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黏膜脱垂患者可取得理想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黏膜脱垂 常规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 选择性吻合器经肛门直肠黏膜部分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吻合器经肛门直肠黏膜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黏膜脱垂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永军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2年第3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吻合器经肛门直肠黏膜部分切除术(TST STARR+术)治疗直肠黏膜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3—2020-03罗山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直肠黏膜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T组与d组,每组40例。d组实施双... 目的探讨选择性吻合器经肛门直肠黏膜部分切除术(TST STARR+术)治疗直肠黏膜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3—2020-03罗山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直肠黏膜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T组与d组,每组40例。d组实施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dPPH),T组行TST STARR+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指标。术后第1天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统计术后1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吻合口缝合次数、切除标本容积均优于d组,术后第1天的VAS评分和术后1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d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T STARR+术治疗直肠黏膜脱垂患者,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与吻合口缝合次数,并具有术后疼痛程度轻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黏膜脱垂 选择性吻合器经肛门直肠黏膜部分切除术 疼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器经肛门直肠黏膜选择性切除钉合术治疗低位直肠良性肿瘤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谭玉成 陆航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572-574,578,共4页
目的:探讨吻合器经肛门直肠黏膜选择性切除钉合术对低位直肠良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低位直肠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及研究组(n=50)。对照组采用传统经肛门肿物切除术治疗... 目的:探讨吻合器经肛门直肠黏膜选择性切除钉合术对低位直肠良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低位直肠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及研究组(n=50)。对照组采用传统经肛门肿物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吻合器经肛门直肠黏膜选择性切除钉合术治疗,两组术后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围术期手术指标,术前、术后3、7 d的疼痛程度,随访期间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平均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且平均手术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1)。与术前比较,术后3、7 d,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逐渐降低,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随访期间的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0%、12.00%,均低于对照组的20.00%、34.00%(均P<0.05)。结论:与传统经肛门肿物切除术比较,吻合器经肛门直肠黏膜选择性切除钉合术可明显改善低位直肠良性肿瘤患者围术期指标,并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进而有利于预防病情复发,且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 良性肿瘤 治疗 吻合器 肛门 直肠黏膜选择性切除钉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器经肛门直肠黏膜选择性切除钉合术对低位直肠良性肿瘤患者疼痛及复发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候玉龙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18期3121-3124,共4页
目的:分析吻合器经肛门直肠黏膜选择性切除钉合术对低位直肠良性肿瘤患者疼痛及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11月我院肿瘤外科收治的90例低位直肠良性肿瘤患者,按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经肛肿物局部切除术)和... 目的:分析吻合器经肛门直肠黏膜选择性切除钉合术对低位直肠良性肿瘤患者疼痛及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11月我院肿瘤外科收治的90例低位直肠良性肿瘤患者,按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经肛肿物局部切除术)和观察组48例(采用吻合器经肛门直肠黏膜选择性切除钉合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疼痛程度及肿瘤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均无病灶残留,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疼痛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及肛门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器经肛门直肠黏膜选择性切除钉合术治疗低位直肠良性肿瘤效果较好,复发率低、疼痛轻、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良性肿瘤 吻合器 肛门 直肠黏膜选择性切除钉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对60例混合痔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学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陈祖清 郑霞霞 《福建中医药》 2017年第4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术)对混合痔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混合痔患者60例,采用TST术进行手术治疗,在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 a分别进行肛门直肠动力测定。结果术后1个月肛管静息压、肛管功能长度较术前升高... 目的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术)对混合痔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混合痔患者60例,采用TST术进行手术治疗,在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 a分别进行肛门直肠动力测定。结果术后1个月肛管静息压、肛管功能长度较术前升高(P<0.05),最大收缩压、直肠初始感觉阈值、初始便意容量及最大耐受量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 a与术后1个月比较,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ST术治疗混合痔疗效肯定,可增加肛管静息压,延长肛管功能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 肛门直肠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吻合器经肛门直肠部分切除术治疗排便障碍综合征32例的护理
6
作者 王文琳 孙珍儿 《护理与康复》 2013年第4期351-352,共2页
总结对32例排便障碍综合征患者实施改良吻合器经肛门直肠部分切除术的护理。护理重点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完善术前检查,做好肠道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做好排便护理、疼痛护理,重视康复指导。32例患者经治疗及... 总结对32例排便障碍综合征患者实施改良吻合器经肛门直肠部分切除术的护理。护理重点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完善术前检查,做好肠道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做好排便护理、疼痛护理,重视康复指导。32例患者经治疗及护理,有效28例,无效4例,未发生术后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便障碍综合征 吻合器经肛门直肠部分切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黏膜部分切除术治疗排便障碍型便秘患者的效果观察
7
作者 张宝建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7期83-85,共3页
目的:探究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黏膜部分切除术治疗排便障碍型便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8月定兴长庚医院普外科收治的50例排便功能障碍型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计算机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传... 目的:探究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黏膜部分切除术治疗排便障碍型便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8月定兴长庚医院普外科收治的50例排便功能障碍型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计算机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黏膜柱状缝扎术治疗,研究组给予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黏膜部分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出院时间及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出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理、社会心理、担忧、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理、社会心理、担忧、满意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排便障碍型便秘患者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黏膜部分切除术,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且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治疗的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黏膜部分切除 排便障碍型便秘 传统黏膜柱状缝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器经肛门直肠切除术治疗重度痔疮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勇杰 李斌 魏荣华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2期1082-1084,共3页
目的评价吻合器经肛门直肠切除术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对痔疮远期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125例重度痔疮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8例(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和观察组67例(吻合器经... 目的评价吻合器经肛门直肠切除术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对痔疮远期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125例重度痔疮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8例(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和观察组67例(吻合器经肛门直肠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术中情况、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对2组患者随访3 a,比较其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7 d出血、疼痛程度、肛门坠胀感及肛周水肿情况均优于术后1 d(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 d的疼痛程度显著强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1 d出血情况、肛门坠胀感及肛周水肿评分和术后7 d的出血情况、疼痛程度、肛门坠胀感及肛周水肿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各发生尿潴留2例、感染1例、出血1例,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 a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和吻合器经肛门直肠切除术均能有效治疗重度痔疮;尽管吻合器经肛门直肠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及治疗费用高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但其远期复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器经肛门直肠切除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 重度痔疮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前突 被引量:4
9
作者 车勇军 梁德森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2年第1期58-60,共3页
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Stapled Transanal Rectal Resection。
关键词 经肛门吻合器 部分切除 直肠前突 治疗 排便障碍 综合征 意大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结合直肠前壁悬吊治疗老年直肠前突68例 被引量:13
10
作者 赵宇航 刘长琦 +3 位作者 王永涛 闫国强 董春旻 王磊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447-2448,共2页
直肠前突属于盆底肌松弛综合征的一种,多见于中老年女性,传统手术方法有Sehapayak手术、Khubchandani手术及Block手术,均无吻合器使用。从2010年9月至今,本科应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治疗老年患者中、重度直肠前突68例... 直肠前突属于盆底肌松弛综合征的一种,多见于中老年女性,传统手术方法有Sehapayak手术、Khubchandani手术及Block手术,均无吻合器使用。从2010年9月至今,本科应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治疗老年患者中、重度直肠前突6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前突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 肛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肛门吻合器直肠切除术治疗Ⅳ度混合痔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毛志斌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1年第17期2773-2774,共2页
目的探讨经肛门吻合器直肠切除术(STARR)治疗Ⅳ度混合痔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Ⅳ度混合痔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PPH治疗,观察组予以STARR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经肛门吻合器直肠切除术(STARR)治疗Ⅳ度混合痔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Ⅳ度混合痔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PPH治疗,观察组予以STARR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HIF-1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记录并比较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随访3年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VEGF、HIF-1a、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两组VEGF、HIF-1a、MMP-9水平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干预后VEGF、HIF-1a、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H与STARR治疗Ⅳ度混合痔均有很好的近期临床疗效,但STARR治疗术后复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经肛门吻合器直肠切除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器痔环状切除术治疗非单纯性环状痔
12
作者 田利军 翟春宝 +3 位作者 胡震 王永刚 牛丽云 杨建永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09年第9期850-851,共2页
关键词 吻合器痔环状切除 治疗方法 环状痔 非单纯性 直肠下端黏膜 经肛门吻合器 肛垫学说 肛门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肛门手术治疗直肠全层脱垂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先桂 江从庆 +6 位作者 丁召 钱群 吴云华 郑科炎 张廷涛 张秋雷 秦前波 《临床外科杂志》 2014年第12期934-935,938,共3页
目的:探讨经肛门入路手术方式治疗直肠全层脱垂的疗效。方法直肠全层脱垂38例,28例行经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Altemeier术);8例行经肛门吻合器直肠切除术(STARR术);2例行改良经肛门吻合器直肠切除术(TST STARR Plus术)... 目的:探讨经肛门入路手术方式治疗直肠全层脱垂的疗效。方法直肠全层脱垂38例,28例行经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Altemeier术);8例行经肛门吻合器直肠切除术(STARR术);2例行改良经肛门吻合器直肠切除术(TST STARR Plus术)。结果切除直肠全层标本长度:Altemeier术8~30 cm,STARR术及TST STARR Plus术4~6 cm。术中并发症:STARR术及TST STARR Plus术各发生吻合器切割后钉合不全1例,给予3-0可吸收线缝合。术后近期并发症: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瘘,无一例术后严重早期并发症,2例Altemeier、1例STARR患者术后1周内出现吻合口出血,保守治疗成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6 d(5~8 d)。中位随访时间38个月(1~47个月),每日排大便次数1~3次,1例患者行Altemeier术后12.5个月复发,1例Altemeier术后吻合口狭窄给予多次扩肛后完全缓解。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术后性功能未受影响。结论 Altemeier术是治疗>5 cm的直肠完全脱垂的可靠术式;STARR术和TST STARR Plus术可用于治疗长度<5 cm的直肠完全脱垂,但STARR术特别是TST STARR Plus术的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 经肛门吻合器直肠切除 改良经肛门 合器直肠切除 直肠全层脱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术式治疗直肠黏膜脱垂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敬源 王雪梅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9期101-106,共6页
目的比较吻合器痔上黏膜选择性切除术(TST)、内痔自动套扎术(ALH)和直肠黏膜柱状结扎术(RMCL)3种手术方式治疗直肠黏膜脱垂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4月该院住院治疗的的138例直肠黏膜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 目的比较吻合器痔上黏膜选择性切除术(TST)、内痔自动套扎术(ALH)和直肠黏膜柱状结扎术(RMCL)3种手术方式治疗直肠黏膜脱垂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4月该院住院治疗的的138例直肠黏膜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TST组、ALH组和RMCL组,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1)3组术后1、2、3及4 d的疼痛评分比较,3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有差异(P<0.05);3组患者静息状态下VAS评分有差异(P<0.05),TST组和ALH组的VAS评分相比RMCL组较低,患者疼痛程度较轻;3组患者VAS评分变化趋势无差异(P>0.05)。(2)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T组和ALH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TST组、ALH组和RMCL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5%(8/55)、19.6%(9/46)和48.6%(18/37),TST组和ALH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RMC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ST组和ALH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TST组、ALH组和RMCL组直肠黏膜脱垂的显效率分别为94.5%、95.7%和70.2%。TST组和ALH组的显效率均高于RMC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ST组和ALH组的显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T术和ALH术均可用于直肠黏膜脱垂的治疗,其近期疗效确切,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疼痛程度轻、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黏膜脱垂 吻合器痔上黏膜选择性切除 痔上黏膜自动套扎 直肠黏膜柱状结扎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与经肛门吻合器直肠切除术治疗Ⅳ度混合痔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64
15
作者 沈凯 王畅 +3 位作者 高志冬 姜可伟 王有利 叶颖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65-1169,共5页
目的研究对比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与经肛门吻合器直肠切除术(STARR)治疗Ⅳ度混合痔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确诊并首次接受手术治疗的Ⅳ度混... 目的研究对比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与经肛门吻合器直肠切除术(STARR)治疗Ⅳ度混合痔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确诊并首次接受手术治疗的Ⅳ度混合痔患者病例资料。排除合并其他肛肠疾病、急诊手术、有炎性肠病、肿瘤或其他外科手术禁忌证、以及临床病例资料不全者后,共263例Ⅳ度混合痔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其中接受PPH手术治疗129例(PPH组),接受STARR手术治疗134例(STARR组)。PPH组于齿状线上方约4 cm处2-0滑线螺旋式缝合直肠黏膜一圈,置入PPH吻合器,收紧荷包,持续牵引下旋紧、激发吻合器,切除脱垂黏膜及黏膜下层;STARR组于直肠前壁黏膜缝合3~5针,保护直肠后壁黏膜,插入PPH吻合器,将缝线自吻合器两侧孔勾出并保持牵引,根据疾病情况适当牵引缝线,旋紧、激发吻合器,切除直肠前壁黏膜,剪开吻合口两端钉合连接处,同法切除直肠后壁黏膜。对比两组患者的短期效果、手术安全性及预后情况。结果PPH组男性67例(51.9%),STARR组男性57例(42.5%),两组中位年龄分别为51.0(22.0,80.0)岁和49.0(24.0,74.0)岁,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中出血、住院天数、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术后出血、术后感染等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TARR组手术时间和住院费用均高于PPH组[(44.0±19.3)min比(26.3±8.5)min,t=9.701,P=0.001;(11047±473)元比(7674±309)元,t=32.826,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TARR组术后发生1例直肠阴道瘘。全组中位随访40(33,52)个月,PPH组和STARR组分别有108例和114例完成随访,期间STARR组未出现复发,PPH组4例(3.7%)复发;STARR组3年疾病复发率为0,PPH组3年疾病复发率为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2)。结论STARR手术治疗Ⅳ度痔可改善预后,但应注意防范严重临床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器寿上黏膜环切钉合 经肛门吻合器直肠切除 复发 并发症
原文传递
量体裁衣式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脱垂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正国 杨光 +2 位作者 杨勇 李姗姗 梁春晖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2-344,共3页
目的评估量体裁衣式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TST STARR+)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肛肠科收治的14例行TST STARR+手术治疗直肠脱垂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 目的评估量体裁衣式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TST STARR+)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肛肠科收治的14例行TST STARR+手术治疗直肠脱垂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术前患者脱垂直肠长度1.5~5.0(平均3.7)cm。结果1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TST STARR+手术,手术时间25~45(平均28)min,术中失血3~15(平均8.5)ml,术后住院时间6~10(平均7.8)d。无吻合口继发出血、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盆腔感染等重大手术并发症。术后有10例患者肛门失禁症状明显改善,Wexner肛门失禁评分由术前(14.1 ± 2.5)分降至术后(3.1 ± 1.6)分(P〈0.05);余4例患者评分无变化,症状未改善,也未加重。14例患者获得19~37(平均27.6)月的随访时间,术后直肠脱垂体征均消失,无脱垂复发病例。结论TST STARR+手术治疗轻度直肠脱垂安全、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疗效可靠,可以作为经会阴入路治疗轻度直肠脱垂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 直肠脱垂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PPH术联合后正中位肛门内括约肌部分离断术对混合痔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慧嫦 黎东伟 熊秋华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1年第1期54-57,共4页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除术(PPH)联合后正中位肛门内括约肌部分离断术对混合痔患者的疗效及肛肠动力学指标、手术相关指标和复发率的影响。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140例Ⅲ~Ⅳ度混合痔患者作为受试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除术(PPH)联合后正中位肛门内括约肌部分离断术对混合痔患者的疗效及肛肠动力学指标、手术相关指标和复发率的影响。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140例Ⅲ~Ⅳ度混合痔患者作为受试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接受PPH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后正中位肛门内括约肌部分离断术。观察临床疗效、肛肠动力学指标(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感知阈值量、直肠最大顺应性及直肠最大耐受量)、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2 h VAS评分、术后住院及伤口愈合时间)及术后复发率。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及术后1个月两组直肠感知阈值量、直肠最大顺应性及直肠最大耐受量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两组直肠感知阈值量、直肠最大顺应性及直肠最大耐受量均显著减少(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2 h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和伤口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PH术联合后正中位肛门内括约肌部分离断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患者,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肛肠功能和手术相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吻合器痔上黏膜切除 肛门内括约肌部分离断 肛肠动力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H与传统术式治疗直肠内脱垂伴混合痔所致便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18
作者 薛伟彩 王建立 +2 位作者 许建成 吴春晓 高记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25期4130-4136,共7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直肠内脱垂伴环状混合痔所致出口梗阻性便秘两种不同术式的近期、远期的临床疗效观察及直肠测压对两种不同术式术前和术后肛门功能客观评价,探索该类型便秘的更好治疗方法.方法:对2010-01/2012-12就诊并接受住院治疗的...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直肠内脱垂伴环状混合痔所致出口梗阻性便秘两种不同术式的近期、远期的临床疗效观察及直肠测压对两种不同术式术前和术后肛门功能客观评价,探索该类型便秘的更好治疗方法.方法:对2010-01/2012-12就诊并接受住院治疗的120例直肠内脱垂伴环状混合痔患者,采用随机区组分组方法分为两组,试验组[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对照组(传统术式,即混合痔外剥内扎+直肠黏膜套扎),两组术前术后分别进行直肠肛门压力检测,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肛门功能指标的肛肠压力变化和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评价表(The Patient Assessment of Constipation Quality of Life,PAC-QOL).结果:直肠肛门测压研究中,两组手术后的直肠肛门检测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弱.试验组患者的术前与术后各项直肠肛门测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没有对患者的肛门功能造成影响,不改变正常肛门功能,对照组患者的术前与术后除直肠静息压外,各项肛门直肠测压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前术后差异比较,除直肠静息压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传统术式对正常的肛门功能造成了一定影响.两组患者手术后进行跟踪随访,通过应用生活质量量表的评价,PPH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各维度及总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PH术式组表现较好的生活质量.结论:采用PPH手术方式解决直肠内脱垂同时伴环状混合痔所致出口梗阻性便秘,跟传统术式(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直肠黏膜套扎术)作比较,临床疗效优于后者,而且前者表现出较高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 直肠肛门压力监测 出口梗阻型便秘 直肠内脱垂 外剥内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坤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第8期88-89,174,共3页
目的:观察与分析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肛肠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56例直肠前突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序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28例)与研究组(28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 目的:观察与分析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肛肠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56例直肠前突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序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28例)与研究组(28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经肛门直肠前突闭式修补术治疗,而研究组患者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手术治疗效果、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排便改善情况。结果:研究分析发现:①研究组患者手术治疗总有效率96.43%(27/28)高于参照组67.86%(19/28),且组间数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z=2.029,P=0.043);②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VA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14%(2/28)低于参照组28.57%(8/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83,P=0.036);④研究组患者术后排便改善率100.00%(28/28)高于参照组78.57%(22/28),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67,P=0.031)。结论:对直肠前突患者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不但可以减少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还可以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 经肛门直肠前突闭式修补 直肠前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肛门双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内容见光盘)
20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2年第1期5-5,共1页
杨新庆教授、主任医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北京航天总医院肛肠外科名誉主任。从事结直肠肛门外科临床诊治及基础研究多年,特别对结直肠肛门良性疾病的临床诊治有较丰富的经验。主要学术兼职:中华医学... 杨新庆教授、主任医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北京航天总医院肛肠外科名誉主任。从事结直肠肛门外科临床诊治及基础研究多年,特别对结直肠肛门良性疾病的临床诊治有较丰富的经验。主要学术兼职: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委员兼秘书(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顾问、中国老年协会抗衰老委员会委员。并兼任《中华外科杂志》特约编委、《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副主编、《中国临床医师杂志》编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肛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 部分切除 吻合器 《中华外科杂志》 光盘 主任医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