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8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对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
1
作者 杜慧慧 朱凯铨 +1 位作者 麻琼钒 郑国君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3期387-389,共3页
目的 探讨高选择性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过敏性鼻炎(AR)的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39例因中重度持续性AR行鼻内镜下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及术后6个月、12个月生活质量、主观症状进... 目的 探讨高选择性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过敏性鼻炎(AR)的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39例因中重度持续性AR行鼻内镜下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及术后6个月、12个月生活质量、主观症状进行疗效评估并分组,即有效组及无效组,分析影响远期手术疗效的因素。结果 39例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问卷(RQLQ)评分、主观症状视觉模拟评分(VAS)比术前更低(P<0.05)。无效组合并鼻息肉及哮喘患者比有效组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鼻息肉及哮喘均为影响AR患者远期手术疗效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AR患者行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合并鼻息肉及哮喘是影响远期手术疗效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 临床疗效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嗜酸性粒细胞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
2
作者 郑蕾 王杰 +6 位作者 王晓琼 李若淇 王亦佳 叶余丰 刘学军 倪丽艳 郑博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07-311,317,共6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联合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嗜酸性粒细胞性鼻窦炎伴鼻息肉(ECRSw NP)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因诊断ECRSwNP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2例,分别纳入实验组(... 目的:探讨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联合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嗜酸性粒细胞性鼻窦炎伴鼻息肉(ECRSw NP)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因诊断ECRSwNP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2例,分别纳入实验组(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联合鼻内镜术)和对照组(单纯性鼻内镜术),其中实验组32例,对照组30例。通过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2项表(SNOT-22)评分、主观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鼻内镜评分(Lund-Kennedy评分法)和鼻窦CT评分(Lund-Mackay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的病情严重程度,并比较两组复发率。结果:与术前比,两组患者术后SNOT-22评分、VAS评分、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均降低,且实验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实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术后1年两组患者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联合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ECRSwNP能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症状及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 嗜酸性粒细胞 鼻窦炎伴鼻息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对合并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后疗效分析
3
作者 常浩 周延辉 +1 位作者 李阳阳 刘华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12期775-779,共5页
目的探讨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合并常年变应性鼻炎(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PAR)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合并PAR的CRSwN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 目的探讨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合并常年变应性鼻炎(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PAR)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合并PAR的CRSwN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72 h相关应激指标(嗜酸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术后半年疗效判定[视觉模拟量表(VAS)、鼻结膜炎生存质量量表(RQLQ)评分、改良Lund-Kennedy内镜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VAS评分、RQLQ评分、改良Lund-Kennedy内镜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研究组和对照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较术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研究组和对照组VAS评分、RQLQ评分、改良Lund-Kennedy内镜评分较术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鼻内镜下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对合并PAR的CRSwNP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鼻窦炎 鼻息肉 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1
4
作者 付文元 陶树东 《哈尔滨医药》 2023年第4期46-49,共4页
目的 评估分析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应用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中选取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功能性鼻内镜鼻-鼻窦手术治疗,研究组采取内镜辅助下的高选择性翼... 目的 评估分析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应用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中选取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功能性鼻内镜鼻-鼻窦手术治疗,研究组采取内镜辅助下的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眶支保留)。分别采用鼻部症状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鼻结膜炎生存质量调查问卷(RQLQ)统计分析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生活质量、鼻阻塞、打喷嚏、流涕等症状严重程度,从而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差异。结果 手术前两组患者的鼻炎症状VAS评分及RQL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后的鼻炎症状VAS评分及RQLQ评分对照组均高于研究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病例,相较于常规功能性鼻内镜鼻-鼻窦手术,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是更为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对伴有变应性鼻炎鼻息肉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勇 陈武兵 +2 位作者 叶华富 王艺龙 陶宝鸿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14期74-76,80,共4页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对伴有变应性鼻炎鼻息肉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6例伴有变应性鼻炎鼻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47)和研究组(n=79),对照组患者...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对伴有变应性鼻炎鼻息肉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6例伴有变应性鼻炎鼻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47)和研究组(n=79),对照组患者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手术的基础上增加内镜下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同时两组均继续药物保守治疗变应性鼻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鼻塞、流鼻涕、打喷嚏、鼻痒等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下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对伴有变应性鼻炎鼻息肉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手术 管神经切断术 变应性鼻炎 鼻息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筛前神经阻断术与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6
作者 张瑜 戴显宁 +1 位作者 郑慧珍 冯羽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230-233,共4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筛前神经阻断术和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9月温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5例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根据术式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筛前神经阻断组89例,选择性翼管神经...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筛前神经阻断术和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9月温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5例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根据术式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筛前神经阻断组89例,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组36例。分别采用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量表(RQLQ)以及临床症状分级评分法统计分析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9个月生活质量、打喷嚏、鼻痒、流涕和鼻塞等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及9个月2组患者RQLQ评分、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下降(P<0.01)。筛前神经阻断组患者鼻痒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优于翼管神经切断组(P<0.01),筛前神经阻断组患者鼻痒和打喷嚏的临床症状评分优于翼管神经切断组(P<0.05)。而翼管神经切断组患者流清涕和鼻塞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优于筛前神经组(P<0.01)。结论:筛前神经阻断术和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都可以有效治疗变应性鼻炎,但对症状的改善程度有一定差异。对于打喷嚏明显但是鼻塞不明显的患者,可以考虑单独选择筛前神经阻断术;对于流涕、鼻塞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建议采用选择性翼管神经阻断术;而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建议两种术式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筛前神经阻断术 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 变应性鼻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肖豪华 《中外医疗》 2022年第12期81-84,共4页
目的研究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该院在2020年1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难治性变应性鼻炎患者204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2例,对照组采用鼻用激素及抗组胺药物治疗+功能性鼻内镜鼻窦... 目的研究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该院在2020年1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难治性变应性鼻炎患者204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2例,对照组采用鼻用激素及抗组胺药物治疗+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分析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VAS评分鼻塞(2.23±0.52)分、鼻痒(2.63±0.69)分、喷嚏(1.94±0.38)分、流涕(2.04±0.29)分低于对照组鼻塞(3.84±0.71)分、鼻痒(3.77±0.87)分、喷嚏(3.02±0.69)分、流涕(3.74±0.4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476、10.369、13.847、30.154,P<0.001)。两组患者术前RQLQ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RQLQ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难治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其临床疗效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 难治性变应性鼻炎 临床指标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廓化鼻内镜联合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中重度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8
作者 李保庆 杨天天 +1 位作者 董芳莹 罗妮 《医师在线》 2023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方法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44例中重度过敏性鼻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2例。对照组采用轮廓化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轮廓化鼻内镜联合低温等离子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比较两组整体治疗效果、手术... 目的方法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44例中重度过敏性鼻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2例。对照组采用轮廓化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轮廓化鼻内镜联合低温等离子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比较两组整体治疗效果、手术前后相关鼻炎症状VAS分值以及鼻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鼻塞、流鼻涕、鼻痒、打喷嚏VAS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鼻塞、流鼻涕、鼻痒、打喷嚏VAS分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9.09%,与对照组的13.6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轮廓化鼻内镜联合低温等离子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中重度过敏性鼻炎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症状,减少复发,且安全性结论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重度过敏性鼻炎 轮廓化鼻内镜 低温等离子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 近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联合生物反馈综合治疗痉挛性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
9
作者 张振武 陈业涛 +1 位作者 吴月奎 许琦 《中外医学研究》 2025年第5期144-147,共4页
目的:研究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联合生物反馈综合治疗痉挛性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4年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翔安院区和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接收的101例痉挛性脑瘫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 目的:研究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联合生物反馈综合治疗痉挛性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4年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翔安院区和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接收的101例痉挛性脑瘫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5例)采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观察组(46例)联合生物反馈综合治疗。对比两组的肌张力情况、运动功能、血清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评分、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CMFM-88)评分、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FM)评分、血清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AS评分较对照组低,CMFM-88评分、FMFM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高于对照组,内皮素(E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联合生物反馈综合治疗痉挛性脑瘫患儿的效果较好,对改善患儿的肌张力、运动功能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改善整体预后,且治疗方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神经后根切断术 生物反馈综合治疗 痉挛性脑瘫 临床疗效 肌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在难治性变应性鼻炎中的应用
10
作者 陶静 钟振波 吴丽君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10期1351-1354,共4页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为高发性上呼吸道慢性炎症,发病机制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相关[1-2]。临床上常用药物治疗,如布地奈德喷雾剂治疗[3]、曲安奈德鼻喷雾剂治疗[4]和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5]等,但部分AR患者病情较重,药...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为高发性上呼吸道慢性炎症,发病机制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相关[1-2]。临床上常用药物治疗,如布地奈德喷雾剂治疗[3]、曲安奈德鼻喷雾剂治疗[4]和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5]等,但部分AR患者病情较重,药物治疗不能获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且存在药物不耐受、治疗不彻底、复发率高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下高选择性管神经分支切断术 难治性变应性鼻炎 Th9细胞 IL-9 生活质量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对变应性鼻炎合并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
11
作者 孟叶 高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94-0097,共4页
通过分析变应性鼻炎并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发病病机病理,根据当前临床手术开展情况,应用鼻内镜下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给予治疗,确保患者病情得到控制。方法 此次研究所选择的对照组患者均患有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并鼻息肉,所用的手... 通过分析变应性鼻炎并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发病病机病理,根据当前临床手术开展情况,应用鼻内镜下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给予治疗,确保患者病情得到控制。方法 此次研究所选择的对照组患者均患有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并鼻息肉,所用的手术治疗方案为鼻内镜下鼻息肉切断术、鼻窦开放术、伴或不伴鼻中隔矫正术与下鼻甲骨部分切除术;而研究组的32例患者确诊的疾病种类、所用的手术治疗方案与对照组相同,但是还另实施了鼻内镜下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因两组患者所采取的手术治疗方案存在差异,故而对术后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来讲,研究组患者术后鼻窦功能得到了更好的改善,生活质量分值更高(P<0.05);同时,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依次是100%、84.37%、复,发率分别为3.12%、18.75%(P<0.05)。结论 变应性鼻炎合并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经鼻内镜下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展开治疗复发率低、疗效突出,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下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 变应性鼻炎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筛前神经切断术联合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分析
12
作者 温元朝 陈从云 +2 位作者 赵选俊 张熙 陈春燕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046-0049,共4页
讨论分析筛前神经切断术联合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3年1-8月收治的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实验组加用筛... 讨论分析筛前神经切断术联合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3年1-8月收治的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实验组加用筛前神经切断术。比较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实验组炎症因子水平降低、生活质量评分增高,P<0.05,差异显著。结论 筛前神经切断术联合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较好,同时可以降低患者人群的炎症因子水平,是有效的手术方式,可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前神经切断术 随机对照研究 中重度变应性鼻炎 炎症因子水平 生活质量评分 选择性管神经分支切断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利雪阳 吴安石 +3 位作者 昝京伟 徐凯 刘国凯 任惠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09-713,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患儿苏醒期躁动(EA)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SPR的脑瘫患儿42例,男20例,女22例,年龄6~12岁,BMI 13~24 kg/m^(2),ASAⅠ或Ⅱ级。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患儿苏醒期躁动(EA)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SPR的脑瘫患儿42例,男20例,女22例,年龄6~12岁,BMI 13~24 kg/m^(2),ASAⅠ或Ⅱ级。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1例。T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给予TEAS双侧合谷穴及内关穴,持续至手术结束。C组在相同的穴位放置电极片,但不予电刺激。所有患儿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记录入室时、拔管即刻、拔管后5、15、30 min的HR、MAP。记录术中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的用量、手术时间、拔管时间。记录拔管后15 min的Wong-Baker面部疼痛表情(FPS-R)评分和儿童麻醉苏醒期躁动评估量表(PAED)评分,并计算苏醒期躁动(EA)发生率。记录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情况。结果与入室时比较,C组拔管即刻、拔管后5、15 min HR明显增快,拔管即刻、拔管后5、15、30 min MAP明显升高(P<0.05);T组拔管即刻、拔管后5、15 min HR明显增快,MAP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T组拔管即刻、拔管后5、15、30 min HR明显减慢,MAP明显降低(P<0.05);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拔管时间明显缩短,术后FPS-R评分、PAED评分和EA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丙泊酚用量和PONV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EAS可有效预防行SPR的脑瘫患儿EA发生,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减轻患儿术后疼痛,加快麻醉复苏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选择性神经后根切断术 脑瘫 儿童 苏醒期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对不同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等级脑性瘫痪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14
作者 姜煜 刘港 +6 位作者 霍路遥 白惠中 任敬佩 赵毅 胡传宇 徐林 穆晓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9期60-67,共8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不同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等级脑性瘫痪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差异。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 目的探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不同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等级脑性瘫痪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差异。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相关文献,纳入有关SPR治疗脑性瘫痪的临床试验研究进行Meta分析。由至少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估文献质量,数据分析采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结果共检索到2726篇文献,经过筛选最终纳入8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GMFCS各级脑性瘫痪患者的粗大运动能力、自理能力在术后均改善,肌张力在术后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SPR术前和术后的粗大运动能力改善情况,Ⅱ级、Ⅲ级患者获益最佳,其次为Ⅰ级患者,Ⅳ级、Ⅴ级患者获益较少;在提高自理能力方面,Ⅰ级患者获益最佳,其次为Ⅲ级患者,Ⅱ级、Ⅳ级患者获益较小。既往文献均未报告明显不良反应。结论SPR对于脑性瘫痪患者是相对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案。GFMCSⅡ、Ⅲ级患者SPR的获益最佳,术前身体状态较差的GFMCSⅣ、Ⅴ级患者也能从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选择性神经后根切断术 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 META分析 自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健 王斌 +2 位作者 骆莹莹 卢娜 王瑞培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15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于笔者所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00例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术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58),分别采用翼管神经切断术与高选... 目的:探讨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于笔者所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00例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术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58),分别采用翼管神经切断术与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患者临床症状(VAS评分)、生活质量(RQLQ评分)及主观眼干症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6个月及9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及RQLQ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同时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主观眼干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与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AR临床疗效相似,而采用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能避免患者术后发生眼干症状,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管神经分支切断术 变应性鼻炎 近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斌 李健 +1 位作者 刘卫卫 江雪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4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用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术式的不同将60例AR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翼管神经切断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用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进行治... 目的:探讨用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术式的不同将60例AR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翼管神经切断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用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手术前后其进行双侧泪液分泌检查的结果。结果:在术后第3 d,观察组患者双侧眼泪液的分泌量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双侧眼泪液的分泌量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半年内,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显著改善率、总改善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AR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地避免患者发生术后眼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选择性管神经分支切断术 眼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联合鼻腔减容术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护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琳琳 《智慧健康》 2021年第1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联合鼻腔减容术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术后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98例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纳入至本次研究,依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9例)与观察组(49... 目的探讨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联合鼻腔减容术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术后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98例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纳入至本次研究,依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9例)与观察组(49例),两组患者均行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联合鼻腔减容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情况,观察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显著高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中-重度应变性鼻炎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时,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管神经分支切断术 鼻腔减容术 中-重度变应性鼻炎 综合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对重症变应性鼻炎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岩 《青岛医药卫生》 2020年第5期350-352,共3页
目的探讨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对重症变应性鼻炎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重症变应性鼻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下鼻甲部分切除及鼻中隔矫正术治... 目的探讨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对重症变应性鼻炎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重症变应性鼻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下鼻甲部分切除及鼻中隔矫正术治疗,观察组接受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鼻结膜炎生存质量量表(RQLQ)以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别评估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及疼痛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两组患者术前的RQLQ及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术后1年、术后3年的RQLQ评分及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应用于重症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佳的近远期疗效,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管神经分支切断术 选择性 近远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加筛前神经阻断术对难治性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峰 权芳 龚继涛 《贵州医药》 CAS 2022年第5期741-743,共3页
目的探讨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加筛前神经阻断术对难治性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难治性AR患者的87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加筛前神经阻断术治疗,分别于患者手... 目的探讨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加筛前神经阻断术对难治性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难治性AR患者的87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加筛前神经阻断术治疗,分别于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6个月、手术后12月和手术后24个月采用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问卷(RQLQ)评分以及主观症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患者开展为期2年的随访,根据手术前和手术后24个月RQLQ和VAS评分改善情况将87例患者分为治疗有效和治疗无效两组,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其远期手术治疗效果的因素。结果87例患者手术前、手术后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RQLQ评分中鼻部症状、眼部症状、非鼻眼症状、活动限制、睡眠障碍、实际困难和情感障碍七个方面以及主观症状VAS评分中鼻塞、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眼部症状和肺部症状六个方面评分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24个月,87例患者中手术治疗有效者69例(79.31%),手术治疗无效者18例(20.69%);两者临床资料对比在合并鼻息肉和哮喘症状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经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显示,合并鼻息肉和哮喘症状均是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结论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加筛前神经阻断术在治疗难治性AR患者中具有一定的疗效,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表现,但从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来看,合并鼻息肉和哮喘症状是影响其手术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故而需加强对患者上述两项因素的干预,从而保障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变应性鼻炎 筛前神经阻断术 选择性管神经分支切断术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重度变应性鼻炎疗效体会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瑜 冯羽 诸琦 《浙江创伤外科》 2019年第4期759-760,共2页
目的讨论鼻内镜下运用低温等离子选择性消融切断翼管神经分支术治疗重度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笔者医院针对20例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予以鼻内镜下利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技术行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进行治疗,手术后3个月及6个月分析比... 目的讨论鼻内镜下运用低温等离子选择性消融切断翼管神经分支术治疗重度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笔者医院针对20例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予以鼻内镜下利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技术行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进行治疗,手术后3个月及6个月分析比较患者VAS评分、临床症状评分及眼睛干涩无泪症状的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后3个月及6个月,患者VAS评分及临床症状评分都出现明显下降,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无一例出现眼睛干涩无泪症状。结论鼻内镜低温等离子消融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具有以下优点:术中出血少,手术视野良好,治疗效果明显,术后无干眼症状的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国 低温等离子消融选择性管神经分支切断术 变应性鼻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