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9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衡透析法测定加米霉素与猪、牛和羊的血浆蛋白结合率
1
作者 姚鑫 叶昕熠 +3 位作者 张鑫鑫 符文真 刘雅红 周宇峰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1-87,共7页
为测定加米霉素与常见家畜的血浆蛋白结合率(PPBR),本试验建立猪、牛和羊血浆中加米霉素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标准曲线、提取回收率和精密度进行考察。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不同浓度(0.1... 为测定加米霉素与常见家畜的血浆蛋白结合率(PPBR),本试验建立猪、牛和羊血浆中加米霉素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标准曲线、提取回收率和精密度进行考察。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不同浓度(0.1、0.5和2.5μg/mL)加米霉素与猪、牛和羊的PPBR。结果显示,在考察浓度范围内,加米霉素在猪、牛和羊血浆中的专属性较好,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5和1.0 ng/mL,标准曲线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加米霉素在猪、牛和羊血浆中的提取回收率介于91.2%~107.8%,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小于6.59%和9.16%。加米霉素与猪、牛和羊的平均PPBR分别为(21.86±4.19)%、(27.51±6.95)%和(19.64±3.58)%,且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无浓度依赖特征。本试验所建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测定加米霉素与猪、牛和羊的PPBR。本试验结果可为加米霉素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及其在兽医临床中的科学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米霉素 血浆蛋白结合率 平衡透析法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进式低温加可调钠透析法用于高危患者透析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陈美秀 麦群英 +2 位作者 梁艳影 余志林 陈清 《护理学报》 2012年第11期42-45,共4页
目的观察渐进式低温加可调钠透析在防治高危患者透析低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有低血压倾向的高危透析患者25例,采用自身对照方法,随机分别进行10次常温常规透析、低温可调钠透析、渐进式低温加可调钠透析,观察比较3种方法血液... 目的观察渐进式低温加可调钠透析在防治高危患者透析低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有低血压倾向的高危透析患者25例,采用自身对照方法,随机分别进行10次常温常规透析、低温可调钠透析、渐进式低温加可调钠透析,观察比较3种方法血液透析过程中,血压值、超滤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低血压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透析中、透析后,3组的收缩压、舒张压、超滤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低温可调钠法、渐进式低温可调钠法优于常温常规法;低温可调钠法、渐进式低温可调钠法透析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常温常规法(P<0.001);渐进式低温可调钠法患者的透析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低温可调钠法和常温常规法(P<0.001)。结论低温可调钠透析、渐进式低温可调钠透析可明显减少维持血液透析中高危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但渐进式低温加可调钠透析更安全,适合有低血压倾向的高危透析患者,且温度可安全控制至35~34℃,明显减少透析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透析法 渐进式 可调钠透析法 高危患者 低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断性与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法治疗心肾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曾辉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2期25-26,30,共3页
目的比较间断性与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法治疗心肾综合征(CRS)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CRS患者140例,将其随机分为间断性血液透析法治疗组与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法治疗组,每组各70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目的比较间断性与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法治疗心肾综合征(CRS)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CRS患者140例,将其随机分为间断性血液透析法治疗组与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法治疗组,每组各70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血肌酐、尿素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法治疗组的上述指标及心、肾功能均优于间断性血液透析法治疗组(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对于CRS均有一定的效果,但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法的疗效更为显著,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性血液透析法 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法 心肾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透析法测定人体外血浆中原花青素B2、表儿茶素蛋白结合率 被引量:14
4
作者 程小桂 居文政 +2 位作者 戴国梁 马世堂 谈恒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65-1467,共3页
目的建立检测原花青素B2、表儿茶素在血浆中药物浓度的方法,并测定其体外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血浆蛋白结合率,建立HPLC法测定各成分的血药浓度及游离药物浓度,生物样本用乙酸乙酯溶液提取的方法。结果在低、中、高3... 目的建立检测原花青素B2、表儿茶素在血浆中药物浓度的方法,并测定其体外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血浆蛋白结合率,建立HPLC法测定各成分的血药浓度及游离药物浓度,生物样本用乙酸乙酯溶液提取的方法。结果在低、中、高3种浓度下,原花青素B2和表儿茶素在人体外血浆中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44.21±2.80)%,(52.60±1.92)%,(48.11±3.09)%和(47.12±2.85)%,(55.03±2.47)%,(43.69±1.53)%。结论采用HPLC法对原花青素B2、表儿茶素进行分离,方法简便、可靠、稳定。体外实验中原花青素B2和表儿茶素与人血浆属中等结合型药物,且蛋白结合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无明显的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B2 表儿茶素 平衡透析法 蛋白结合率 高效液相色谱法 人体外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消化透析法测定朱砂中汞生物可接受率的实验条件确定 被引量:9
5
作者 庞京团 胡广林 +2 位作者 韩彬 齐江宁 李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833-2835,共3页
目的确定体外消化透析法测定朱砂中汞的生物可接受率的实验条件,建立实验流程,并测定朱砂中汞的生物可接受率。方法模拟胃肠消化环境,研究pH、接触时间等因素对朱砂中汞的溶出率及透析时间等对朱砂中汞的生物可接受率的影响规律,确定合... 目的确定体外消化透析法测定朱砂中汞的生物可接受率的实验条件,建立实验流程,并测定朱砂中汞的生物可接受率。方法模拟胃肠消化环境,研究pH、接触时间等因素对朱砂中汞的溶出率及透析时间等对朱砂中汞的生物可接受率的影响规律,确定合适模拟条件。结果确定的实验流程模拟条件为:液/固比100,人工胃液pH=1.5,加入0.16%胃蛋白酶1 m l,接触时间100 m in,透析时间100 m in,加入胰液胆盐混合物量为5 m l。在确定的实验条件下,CV-AFS测得水飞朱砂中汞的溶出率为2.5×10-6(n=6,RSD=4.1%),生物可接受率为4.8×10-7(n=6,RSD=3.5%)。结论体外消化透析法可用于测定朱砂中汞的生物可接受率,可为测定含朱砂中成药中汞的生物可接受率提供方法学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消化透析法 朱砂 生物可接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析法精制玉米须多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周鸿立 李春华 张英俊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0年第10期81-83,共3页
目的优化透析法除玉米须多糖中小分子杂质的工艺条件。方法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在单因素基础上,通过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透析法除去小分子杂质的工艺,3因素分别为更换缓冲液次数、透析时间和透析温度。结果透析液与缓冲液体... 目的优化透析法除玉米须多糖中小分子杂质的工艺条件。方法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在单因素基础上,通过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透析法除去小分子杂质的工艺,3因素分别为更换缓冲液次数、透析时间和透析温度。结果透析液与缓冲液体积比为1∶50的最佳透析条件为透析时间为7h,温度为30℃,更换缓冲液次数为3次。结论多糖纯度由原来的27.0%提高到42.35%,多糖的平均损失率9.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须多糖 透析法 苯酚-硫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析法制备生物素化高分子纳米粒子及粒径控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资玲 熊向源 +1 位作者 龚妍春 李玉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6379-6381,共3页
背景:国内关于透析法控制粒径大小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考察制备方式及制备条件等对生物素化高分子纳米粒子粒径大小的影响。方法:采用透析法制备生物素化两亲性共聚物纳米粒子,通过单因素实验对比纳米粒子粒径的大小。结果与结论... 背景:国内关于透析法控制粒径大小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考察制备方式及制备条件等对生物素化高分子纳米粒子粒径大小的影响。方法:采用透析法制备生物素化两亲性共聚物纳米粒子,通过单因素实验对比纳米粒子粒径的大小。结果与结论:采用有机相滴加至水相的制备方法获得的粒径大小较适合用于药物载体,且初始有机溶剂加入量对粒径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素 两亲性共聚物 透析法 纳米粒子 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透析法研究顺铂与多核苷酸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董艳红 邵伟平 +1 位作者 唐雯霞 戴安邦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用平衡透析法研究了37℃,pH=7(或5)离子强度为0.1条件下(0.01mol·dm^(-3)磷酸盐缓冲体系),顺式二氯二氨合铂(顺铂)与多鸟苷酸、多腺苷酸以及多胞苷酸之间的相互作用.用McGhec和von Hippel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求得其结合常数,反... 用平衡透析法研究了37℃,pH=7(或5)离子强度为0.1条件下(0.01mol·dm^(-3)磷酸盐缓冲体系),顺式二氯二氨合铂(顺铂)与多鸟苷酸、多腺苷酸以及多胞苷酸之间的相互作用.用McGhec和von Hippel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求得其结合常数,反映键合过程中顺铂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协同参数以及每个顺铂分子所键合的核苷酸残基数.并讨论了顺铂与多核苷酸的键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多核苷酸 键合 平衡透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断性与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法治疗心肾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朱晓丹 《当代医学》 2017年第1期121-122,共2页
目的研究并对比间断性血液透析法和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法治疗心肾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心肾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抛掷硬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间断性血液透析法治疗,观察组实施持续缓慢... 目的研究并对比间断性血液透析法和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法治疗心肾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心肾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抛掷硬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间断性血液透析法治疗,观察组实施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法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心率、平均动脉压。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均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的血肌酐、尿素氮较之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出现增高,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肾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中,与间断性血液透析法相比,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法能够更加有效的改善肾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肾综合征 间断性血液透析法 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微透析法研究雷公藤甲素在正常和糖尿病大鼠皮肤中的药动学差异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紫萍 曾维东 +2 位作者 郭秀彩 赵博欣 邓英光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2641-2643,共3页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在正常和糖尿病大鼠皮肤中的药动学差异,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1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糖尿病模型组(ip 0.1%链脲佐菌素造模),每组6只。两组大鼠分别于腹部皮肤给予雷公藤甲素乳膏0.5 g后,采用...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在正常和糖尿病大鼠皮肤中的药动学差异,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1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糖尿病模型组(ip 0.1%链脲佐菌素造模),每组6只。两组大鼠分别于腹部皮肤给予雷公藤甲素乳膏0.5 g后,采用微透析法每30 min收集1管透析液,连续12 h。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MS)技术检测皮下药物浓度,分析比较两组大鼠皮下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图,并采用Winnonlin 5.0.1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正常组和糖尿病模型组大鼠皮下药物c_(max)分别为(1.54±0.37)、(5.12±1.34)μg/ml,t_(max)分别为(7.32±0.24)、(6.21±0.35)h,AUC0-12 h分别为(12.65±4.64)、(37.43±5.23)μg·h/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引起大鼠皮肤结构的改变会造成雷公藤甲素经皮透过量增加,用药时应酌情减小剂量,以减少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透析法 皮肤药动学 糖尿病 经皮透过量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析法显现涂抹掩盖字迹的实验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彪 谢朋 +1 位作者 张宁 林文 《中国司法鉴定》 2008年第1期42-46,共5页
作者利用研制的透析液,采用透析法对被掩盖字迹的显现效果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涂抹掩盖方式、掩盖层厚度和透析液厚度等7种因素对显现效果的影响,以期为提高涂抹掩盖字迹的显现效果提供依据。
关键词 透析法 透析液 涂抹掩盖 显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血液透析法与血液透析滤过法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6
12
作者 魏国艳 许海丹 +1 位作者 彭亚利 刘洪景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21期53-54,共2页
目的对比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法与血液透析滤过法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使用血液透析滤过法治疗,试验组使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法... 目的对比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法与血液透析滤过法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使用血液透析滤过法治疗,试验组使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血肌酐、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低于对照组的2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肌酐、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肌酐、IgA、IgM、IgG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法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效果优于血液透析滤过法,能有效促使患者疗效提升,且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血液透析法 血液透析滤过法 慢性肾衰竭尿毒症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犬子宫蓄脓诱发肾衰竭及采用腹膜透析法治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3
作者 洪菲 梁晚枫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21-222,共2页
犬子宫蓄脓是指母犬子宫内感染后蓄积有大量脓性渗出物并不排出的现象,是母犬生殖系统的常见疾病。临床上,犬患子宫蓄脓时,除了子宫的损伤外,还会导致机体功能紊乱,引发呕吐、腹泻、电解质平衡紊乱等一系列反应,并继发感染性休克、黄疸... 犬子宫蓄脓是指母犬子宫内感染后蓄积有大量脓性渗出物并不排出的现象,是母犬生殖系统的常见疾病。临床上,犬患子宫蓄脓时,除了子宫的损伤外,还会导致机体功能紊乱,引发呕吐、腹泻、电解质平衡紊乱等一系列反应,并继发感染性休克、黄疸、败血症等。此时,机体内有效循环液体量不足,血容量减少,在进入肾脏前发生流通障碍,导致急性缺血而引起肾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蓄脓 母犬 肾脏 衰竭 透析法 感染性休克 治疗 腹膜
原文传递
体外透析法评定单胃动物饲料养分生物学效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亮 张宏福 赵峰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58-61,共4页
体外法能快速准确地进行饲料生物学效价评定,其中体外透析法具有将酶促反应和产物分离合二为一、消除产物抑制、类似于动物消化道吸收等特点。文章对国内外利用体外透析法评定单胃动物饲料养分生物学效价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存在的问题进... 体外法能快速准确地进行饲料生物学效价评定,其中体外透析法具有将酶促反应和产物分离合二为一、消除产物抑制、类似于动物消化道吸收等特点。文章对国内外利用体外透析法评定单胃动物饲料养分生物学效价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侧重分析了蛋白质、氨基酸、淀粉、矿物元素等饲料养分的生物学效价体外评定发展现状与不足以及主要影响因素,并简要概述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进行饲料评定的优势,旨在为建立我国便捷评定畜禽饲料养分生物学效价的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养分 生物学效价 体外透析法 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血液透析法对比常规血液透析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红荣 史秀岩 +2 位作者 张莹 林雨 陈从波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4期47-48,共2页
目的:探究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法、常规血液透析的效果。方法:将4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法治疗;观... 目的:探究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法、常规血液透析的效果。方法:将4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法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透析后磷离子量、钙离子量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值、β2微球蛋白值则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生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15.0%;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对高通量血液透析法和常规血液透析的效果进行比较发现,前者对于患者情况改善更加明显,同时并发症较少,故建议临床优先选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高通量血液透析法 常规血液透析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析法测定钢笔墨水字迹的书写时间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朋 刘烁 +2 位作者 李彪 暴仁 王世全 《中国司法鉴定》 2007年第2期34-35,共2页
本文通过最新研发的透析液,根据透析的原理,对书写在不同种类纸张上的不同种类的钢笔墨水字迹进行了书写时间测定。在基本保证透析液的浓度、厚度和钢笔字迹色料浓淡一致的基础上,考查了不同种类钢笔墨水字迹和不同种类纸张对透析结果... 本文通过最新研发的透析液,根据透析的原理,对书写在不同种类纸张上的不同种类的钢笔墨水字迹进行了书写时间测定。在基本保证透析液的浓度、厚度和钢笔字迹色料浓淡一致的基础上,考查了不同种类钢笔墨水字迹和不同种类纸张对透析结果的影响,得出了一般性规律,并介绍了该项新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液 透析法 钢笔墨水字迹 书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透析法测定葛根素的体外血浆蛋白结合率 被引量:2
17
作者 董文彬 陈爱瑛 +2 位作者 程敏 王军青 郑高利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4年第4期395-397,共3页
目的:采用微透析技术测定葛根素的体外血浆蛋白结合率,并与超滤法比较。方法:微透析探针依次浸入含葛根素20、60、200μg/mL的大鼠、人血浆中,灌注器以2.5μL/min的流速依次灌注含葛根素0、10、30、100、300μg/mL的林格氏液,每15分钟收... 目的:采用微透析技术测定葛根素的体外血浆蛋白结合率,并与超滤法比较。方法:微透析探针依次浸入含葛根素20、60、200μg/mL的大鼠、人血浆中,灌注器以2.5μL/min的流速依次灌注含葛根素0、10、30、100、300μg/mL的林格氏液,每15分钟收集1次样品,HPLC分析葛根素浓度。以灌注液与透析液中葛根素的浓度差对灌注液浓度进行线性回归,计算血浆中游离葛根素的浓度,进而计算葛根素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并与超滤法进行比较。结果:微透析法测定葛根素与大鼠、人血浆蛋白结合率平均值分别为31.14%、29.92%,超滤法分别为28.57%、28.83%,两种方法结果比较接近。结论:葛根素与大鼠、人血浆蛋白有较低的结合率,微透析法和超滤法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体外血浆蛋白结合率 透析法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透析法考察瑰及乳膏Ⅱ号的体外释放度 被引量:1
18
作者 余刚 常明泉 +1 位作者 王刚 张幼林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32-35,共4页
目的:采用膜透析法考察瑰及乳膏Ⅱ号的体外释放度以完善制剂的质量标准。方法:以多糖为指标,0.9%氯化钠溶液为释放介质,0.2%蒽酮-硫酸试液为染色剂,纤维素酯膜透析法考察瑰及乳膏Ⅱ号48h的体外释药特性。结果:12h内多糖累积释放度为82.9... 目的:采用膜透析法考察瑰及乳膏Ⅱ号的体外释放度以完善制剂的质量标准。方法:以多糖为指标,0.9%氯化钠溶液为释放介质,0.2%蒽酮-硫酸试液为染色剂,纤维素酯膜透析法考察瑰及乳膏Ⅱ号48h的体外释药特性。结果:12h内多糖累积释放度为82.9%,48h内为95.5%。结论:瑰及乳膏Ⅱ号具有缓释特性,膜透析法用于其体外释放度的考察,操作便利,方法稳定,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法 瑰及乳膏Ⅱ号 体外释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析法测定圆珠笔油墨字迹的书写时间 被引量:3
19
作者 谢朋 李彪 +2 位作者 刘烁 暴仁 王世全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2,共2页
目的:测定圆珠笔油墨字迹的书写时间,考查其主要影响因素,介绍透析法测定书写时间新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采用最新研发的透析液,根据透析的原理,通过测量圆珠笔字迹色料的透析时间来判定其书写时间。结果:得出了4种蓝色圆珠笔油墨字... 目的:测定圆珠笔油墨字迹的书写时间,考查其主要影响因素,介绍透析法测定书写时间新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采用最新研发的透析液,根据透析的原理,通过测量圆珠笔字迹色料的透析时间来判定其书写时间。结果:得出了4种蓝色圆珠笔油墨字迹透析时间的一般规律,考查了圆珠笔油墨和纸张种类对透析结果的影响。结论:利用该项新技术测定圆珠笔油墨字迹的书写时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对检材损坏程度小、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液 透析法 圆珠笔油墨字迹 书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透析法治疗阻塞性输卵管炎70例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淑萍 《中医研究》 2003年第2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阻塞性输卵管炎 结肠透析法 番泻叶 乳酸钠 氯化钠 氯化钙 氮化镁 消症通络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