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文学的首次相遇:罗明坚《通俗故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西平 陈茜 《国际汉学》 CSSCI 2023年第6期88-96,158,共10页
《通俗故事》是罗明坚与其中文老师共同编写的一部汉语学习教材,其中30个故事选自中国古代类书、蒙学教材和历史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明末儒释道合一的思想文化倾向。文献中的四篇西方故事,则来自《伊索寓言》《圣经》《圣人故事》。本... 《通俗故事》是罗明坚与其中文老师共同编写的一部汉语学习教材,其中30个故事选自中国古代类书、蒙学教材和历史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明末儒释道合一的思想文化倾向。文献中的四篇西方故事,则来自《伊索寓言》《圣经》《圣人故事》。本论文从《通俗故事》的底本研究、故事的编辑特点以及中西文学的会通研究几个方面对该书故事做深入考察。《通俗故事》中的《伊索寓言》首次在中国的登录,也是西方文学首次以中文形式在中国文学的出场,在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和翻译史研究上都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俗故事 文学 罗明坚 《伊索寓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上半叶通俗故事的文体特征及其现代性研究
2
作者 侯姝慧 《民俗研究》 CSSCI 2014年第5期98-108,共11页
对通俗故事文体的研究,是在20世纪上半叶对文艺民族形式建构的问题中凸现出来的。通俗故事尝试创作与发展以"声音场"为中心的文学文体样式,目标是能够让大众读懂、听懂并起到社会启蒙的作用。该文体继承了"五四"新... 对通俗故事文体的研究,是在20世纪上半叶对文艺民族形式建构的问题中凸现出来的。通俗故事尝试创作与发展以"声音场"为中心的文学文体样式,目标是能够让大众读懂、听懂并起到社会启蒙的作用。该文体继承了"五四"新文化精神,作家、知识分子们为解救民族危亡,从书斋中的个人感悟式创作走出来,走进民众,从民众的生活、群体艺术中获得思想和灵感,又在艺术上得到升华和提高,探索文学发展的新路径。通俗故事主要包括"讲演文学"、"通俗故事"、"抗日英雄传奇"和根据民间传说故事编创的新故事等几种类型。文体在"语言-结构-主题"三个层面上具有"口头-书面"相结合的特征。通俗故事文体的创作试验是文学大众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线索,是文学资源现代转化过程中的有益尝试,它的发展切实地推动了文艺民族形式的建构,并为新中国群众性新故事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俗故事 民族形式 文体
原文传递
抗战时期的通俗文学运动和创作 被引量:2
3
作者 章绍嗣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72-76,共5页
抗战时期的通俗文学运动和创作章绍嗣一、通俗文学的异军突起在我国,通俗文学这个名称还没有产生以前,它就实际地存在并流行着“五四”文学革命以后.更有人多次倡导过,但并没有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它的能量始终未能完全地释... 抗战时期的通俗文学运动和创作章绍嗣一、通俗文学的异军突起在我国,通俗文学这个名称还没有产生以前,它就实际地存在并流行着“五四”文学革命以后.更有人多次倡导过,但并没有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它的能量始终未能完全地释放出来,其发展是缓慢的。抗日战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俗文学 抗战时期 通俗文艺 通俗小说 作品 《救亡日报》 冯玉祥 通俗故事 诗歌创作 密山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仓颉密码》的文学想象
4
作者 郑阿平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6-79,共4页
《仓颉密码》探源华夏文化和文明的源头,将史前神话人物还原成圣君贤相,消解了原始文化的神秘和粗粝色彩,过多地打上了文明时代的烙印。作者力图还原历史本相却又热衷于讲述现代通俗的爱情故事,减弱了小说的历史感觉。相比之下,自然描... 《仓颉密码》探源华夏文化和文明的源头,将史前神话人物还原成圣君贤相,消解了原始文化的神秘和粗粝色彩,过多地打上了文明时代的烙印。作者力图还原历史本相却又热衷于讲述现代通俗的爱情故事,减弱了小说的历史感觉。相比之下,自然描写和女性人物的塑造是小说杰出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君贤相 通俗故事 金二伯 新历史主义 自然描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话说《黑石坡煤窑演义》
5
作者 纪桂平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137-139,共3页
《黑石坡煤窑演义》是康濯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创作的一部长篇通俗小说,在康濯的文学道路上有特殊的意义。作品主题新颖,人物真实,具有评书体的艺术特色,给当代文学创作以启示并有对康濯自身的“探索”
关键词 通俗故事 晋察冀 煤窑生产 合作社 赵树理方向 艺术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伯承用“典”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继卫 《党史博采(上)》 2001年第6期45-46,共2页
在诗文里引用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称之为用典。文人长于用典,武将善于用兵。有“学者将军”之称的刘伯承元帅,不仅用兵如神,而且用“典”新奇。 “七擒孟获” 长征途中,刘伯承任红军先遣支队司令员,一路上,他率领红军先遣支队斩关夺隘,... 在诗文里引用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称之为用典。文人长于用典,武将善于用兵。有“学者将军”之称的刘伯承元帅,不仅用兵如神,而且用“典”新奇。 “七擒孟获” 长征途中,刘伯承任红军先遣支队司令员,一路上,他率领红军先遣支队斩关夺隘,突破乌江,四渡赤水,智取遵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伯承 民兵队 红军 先遣支队 廉颇 蔺相如 擒孟获 庞涓 军区 通俗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处的风景
7
作者 袁元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5-77,共3页
这里评述的是徐岩的小说,有长有短,一共19篇。19篇小说,在我眼前组成一幅烂漫的风景,有峰峦,有洼地,有风花雪月,小桥流水,也有金戈铁马,大浪淘沙。作为一个特定的读者,对徐岩小说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所以这里要说的,也... 这里评述的是徐岩的小说,有长有短,一共19篇。19篇小说,在我眼前组成一幅烂漫的风景,有峰峦,有洼地,有风花雪月,小桥流水,也有金戈铁马,大浪淘沙。作为一个特定的读者,对徐岩小说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所以这里要说的,也只是作为一个特定的读者的极其个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的故事 叙述语言 珍宝岛 散文化 通俗故事 叙述风格 表述方式 五四时期 描写重心 时空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人类的风景
8
作者 王敦洲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87-88,共2页
艺术──人类的风景王敦洲近闻敦煌莫高窟再添景观──发现多层壁画。历经自然的与人为的毁坏,而能完好地保存到今天,确乎要感谢上苍的仁惠!考古学家、艺术家们小心翼翼地发掘、剥离,精心地加以整理、保护,象母亲找到失散多年的儿... 艺术──人类的风景王敦洲近闻敦煌莫高窟再添景观──发现多层壁画。历经自然的与人为的毁坏,而能完好地保存到今天,确乎要感谢上苍的仁惠!考古学家、艺术家们小心翼翼地发掘、剥离,精心地加以整理、保护,象母亲找到失散多年的儿子,又象少女珍惜自己的一双眸子。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家 艺术创造 健全的心态 “世纪末” 廉价拍卖 通俗故事 敦煌莫高窟 文学与艺术 艺术之美 入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摇摆的欲望——读王晓云的长篇小说《梅兰梅兰》   
9
作者 苏君礼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6-68,共3页
关键词 王晓云 长篇小说 《梅兰梅兰》 欲望 纯文学手法 通俗故事 女性主义 意象 艺术感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凡提幽默》出版
10
作者 雨生 《出版参考》 1995年第21期4-4,共1页
一部亦庄亦谐、寓教于乐的通俗故事读物《阿凡提幽默》已由中国世界语出版社于最近出版。该书为中年诗人吴泽清所著。作者从大量阿凡提轶文中,拎取133个故事,经过4年的雕琢,分别以轶文趣事、嘲弄、揭露、鞭挞。
关键词 阿凡提 文趣 通俗故事 世界语 璞玉浑金 故事 读物 文学手法 寓教于乐 大众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音形像的塑造(二)
11
作者 劳里 《佛教文化》 1996年第2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塑造观 观音信仰 音形 观音菩萨 观世音 悲智双运 影视剧本 通俗故事 电影形象 艺术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讲好电视剧的故事
12
作者 孟繁树 《中国电视》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44-46,共3页
电视是大众传媒,电视剧属于通俗艺术,从道理上说这些已是不争的事实,但问题却常常出在对通俗艺术的理解和把握上。事实是我们的很多电视剧并不是按照通俗艺术的原则、特征和规律去创作和生产的。这之中作为通俗艺术一个主要特征的故事... 电视是大众传媒,电视剧属于通俗艺术,从道理上说这些已是不争的事实,但问题却常常出在对通俗艺术的理解和把握上。事实是我们的很多电视剧并不是按照通俗艺术的原则、特征和规律去创作和生产的。这之中作为通俗艺术一个主要特征的故事性尤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换句话说,从故事性的原则来审视我们的电视剧,便会发现很多违反通俗艺术原则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 通俗艺术 故事 通俗故事 《苍天在上》 欣赏心理 主人公 观众 故事 文化意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