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天信息网络中通导融合技术综述
1
作者 邓中亮 李统波 张耀 《信息通信技术》 2024年第2期45-51,共7页
空天信息网络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空天信息网络将陆基网络、卫星网络及航空网络构成一体化网络架构,深度耦合通信、导航、遥感等功能,实现信息的高效传输和高精度位置服务。文章分析卫星网络、移动通信网... 空天信息网络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空天信息网络将陆基网络、卫星网络及航空网络构成一体化网络架构,深度耦合通信、导航、遥感等功能,实现信息的高效传输和高精度位置服务。文章分析卫星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局域通信网等多种无线网络通信导航融合定位技术的发展现状,并阐述其面临的挑战,提出多网融合方法可以提升室内外广域无缝高精度位置服务的可靠性。利用5G移动通信网络,与北斗/GNSS卫星导航系统结合,实现相互增强。最后,从天地一体定位导航与授时体系和仿生通信定位导航两方面探讨空天信息网络中通信导航融合定位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信息网络 通导融合 多网融合 5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轨星的通导融合安全定位技术体制与性能验证 被引量:2
2
作者 伍蔡伦 郎兴康 +2 位作者 王同 赵精博 孙洪驰 《空间电子技术》 2023年第6期118-124,共7页
基于低轨卫星L频段通信信号的通导融合安全定位体制,能有效解决卫星导航在抗欺骗性、信号处理、抗干扰及安全性等方面的不足,是对现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补充备份,能有效丰富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场景。本文通过设计安全定位技术体制,采用... 基于低轨卫星L频段通信信号的通导融合安全定位体制,能有效解决卫星导航在抗欺骗性、信号处理、抗干扰及安全性等方面的不足,是对现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补充备份,能有效丰富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场景。本文通过设计安全定位技术体制,采用L频段通导融合信号播发导航电文方式实现导航定位与授时。本文仿真研究了不同载噪比和接收机时钟漂移对安全定位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接收机存在时钟漂移且载噪比为60dB-Hz的条件下,定位精度随可见卫星数量增多而得到改善。当可见卫星数为3时,定位精度可达5m,并通过研制硬件样机对实际性能进行了验证。本文设计的通导融合安全定位技术体制对未来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导融合 安全定位 卫星互联网 导航定位与授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通导融合高精度定位技术进展及仿真验证平台 被引量:4
3
作者 贾兴华 刘鹏 +4 位作者 齐望东 刘升恒 黄永明 李佳璐 徐佳 《电信科学》 2022年第8期75-85,共11页
利用广泛部署的5G网络基础设施为智能终端提供通信定位一体化服务是5G标准演进的重要特性,尤其在卫星导航信号不可达的室内环境中,5G通导融合的高精度定位将赋能智慧制造等众多垂直行业应用。目前,5G定位在实际部署场景中稳定达到亚米... 利用广泛部署的5G网络基础设施为智能终端提供通信定位一体化服务是5G标准演进的重要特性,尤其在卫星导航信号不可达的室内环境中,5G通导融合的高精度定位将赋能智慧制造等众多垂直行业应用。目前,5G定位在实际部署场景中稳定达到亚米级精度仍然存在技术挑战,且缺乏一致的测试平台和环境。以实现亚米级5G定位部署应用为目标,分析了当前5G定位技术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挑战,介绍了面向典型应用场景的5G定位专用仿真平台,通过仿真平台对5G测向技术进行评估,结果表明5G上行测向技术具有高精度定位的潜力。最后对5G室内高精度定位技术的产业化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定位 高精度定位 通导融合 仿真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体化表征公式的通导融合体系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树玉泉 蔚保国 +2 位作者 彭欢 何健 尹继凯 《河北工业科技》 CAS 2021年第6期446-453,共8页
为了从基础理论层面诠释通信导航融合的原理,为通信导航融合研究提供引导和理论支撑,从无线电传播的理论基础和代表性公式入手,综合考虑传输和测量2个核心要素,推导出通信导航一体化联合似然概率、信道容量、网络容量3个统一表征公式;... 为了从基础理论层面诠释通信导航融合的原理,为通信导航融合研究提供引导和理论支撑,从无线电传播的理论基础和代表性公式入手,综合考虑传输和测量2个核心要素,推导出通信导航一体化联合似然概率、信道容量、网络容量3个统一表征公式;以此为基础,选择了通信导航一体化波形并针对性设计了一体化接收机架构;提供了一体化系统架构和资源管理方案2个角度的一体化系统实现思路,最终构建了由一体化表征公式、一体化链路设计、一体化系统构成的通信导航融合体系。结果表明,所建构体系实现了数学机理、物理承载、应用实现3个层面的通导融合,描绘了通信导航融合的整体框架,涵盖了通信导航融合研究的主要领域,可为通信导航融合发展涉及的信号体制、交互协议、硬件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技术 卫星通信 卫星导航 通导融合 一体化系统 一体化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梳状导频的通导融合测距优化配置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苏静芳 苏佳 +3 位作者 易卿武 曾存良 杨志华 王婷 《无线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92-498,共7页
针对已提出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体制下的通导融合测距算法中存在的通信资源占用率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梳状导频的通导融合测距优化配置方法,在原有的通导融合测距系统上,将测距导频信号分... 针对已提出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体制下的通导融合测距算法中存在的通信资源占用率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梳状导频的通导融合测距优化配置方法,在原有的通导融合测距系统上,将测距导频信号分配给部分子载波进行测距信息传输,接收端采用时频域联合估计法进行测距仿真,并分析了测距精度和通信资源占用率问题。仿真表明,采用优化配置方法后,在信噪比为-5 dB时,测距精度可达到0.9 m,此时导频信号只占用了50%的通信载波,降低了通信资源占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导融合 优化配置 正交频分复用 梳状测距导频 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卫星通导遥算融合的关键技术分析
6
作者 李杰 肖千里 +1 位作者 冯建元 张程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2024年第3期11-20,共10页
空天技术深入发展后,用户对空天系统的要求将是融合通信、遥感、导航卫星的天基信息服务系统,以向用户提供高速数据传输、直达用户的实时遥感服务、精确到厘米以内的高精度定位导航、分布式协同计算资源等服务能力,从而应用于丰富的服... 空天技术深入发展后,用户对空天系统的要求将是融合通信、遥感、导航卫星的天基信息服务系统,以向用户提供高速数据传输、直达用户的实时遥感服务、精确到厘米以内的高精度定位导航、分布式协同计算资源等服务能力,从而应用于丰富的服务场景。现有的通信、导航、遥感卫星存在软件协议和物理设施上的屏障,不能融合应用,远远不能满足天基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要求,因此,有必要研究通信、导航、遥感、计算在卫星上的融合。融合关键点是硬件和软件资源的可调度、可共享,以及高效能、高稳定性的载荷器件。基于此,深入分析面向卫星通导遥算融合的关键技术,并分析通导遥算融合的典型应用服务方式,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可验证融合后的效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导遥算融合 灵活载荷 天基信息服务系统 卫星网络 天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信息体系思维的天地一体通导遥融合应用探讨 被引量:14
7
作者 郑作亚 薛庆昊 +2 位作者 仇林遥 柳罡 李黔湘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09-714,共6页
在网络信息体系思维的指导下,通信、导航、遥感网络一体化融合发展逐渐成为天基网络信息体系发展的主流。本文对国内外通导遥融合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梳理,总结了我国通导遥融合发展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网络... 在网络信息体系思维的指导下,通信、导航、遥感网络一体化融合发展逐渐成为天基网络信息体系发展的主流。本文对国内外通导遥融合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梳理,总结了我国通导遥融合发展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网络信息体系思维下基于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通导遥融合的立体式天基网络信息体系架构设想,并展望了通导遥融合发展的应用前景,为推进我国网络信息体系下的天地一体通导遥融合应用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信息体系 通信 导航 遥感 通导融合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天基信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通导遥融合应用的信息智能服务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赵菲 吕韫哲 +3 位作者 付东杰 刘韶菲 才艺 马芳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9-120,共12页
针对卫星通信、导航、遥感(简称为通导遥)应用自成体系、空间资源协同不足、技术融合应用不充分等问题,从一星多用和多星组网角度分别总结通导遥融合应用的国内外进展,分析当前通导遥融合应用的信息智能服务基础环境与面临的挑战,建议... 针对卫星通信、导航、遥感(简称为通导遥)应用自成体系、空间资源协同不足、技术融合应用不充分等问题,从一星多用和多星组网角度分别总结通导遥融合应用的国内外进展,分析当前通导遥融合应用的信息智能服务基础环境与面临的挑战,建议从多星组网角度解决问题。为此,提出一种新型通导遥融合应用的信息智能服务框架,在统一框架下借助感知层、传输层、智能处理层、应用与服务层,充分协同通导遥感知与网络资源,一站式解决全面感知、实时通信、精准定位的信息智能服务需求。选择我国西藏察隅地区为试验区,以当前通导遥空间资源为基础,基于新型通导遥融合应用的信息智能服务系统对察隅地区重大灾害的日常监测和应急响应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与之前的信息智能服务系统相比,文章设计的信息智能服务系统在高效获取遥感影像、视频图像等感知大数据方面优势明显,在灾害监测、应急响应等场景中其响应时效可提升至1小时级,人力成本缩减为1~2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导融合应用 信息智能服务 多星组网 响应时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通导遥融合的实时信息服务研究
9
作者 赵菲 吕韫哲 +3 位作者 孙浩 郑梦圆 朱兴鸿 沈宇飞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0,共10页
当前单类卫星应用存在一定短板,难以满足新一代信息服务实时化、智能化、多元化的需求,为了突破通导遥卫星单系统应用壁垒,构建通导遥融合的实时信息服务机制,为发展实时信息服务提供有效途径,文章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卫星通导遥融合发展概... 当前单类卫星应用存在一定短板,难以满足新一代信息服务实时化、智能化、多元化的需求,为了突破通导遥卫星单系统应用壁垒,构建通导遥融合的实时信息服务机制,为发展实时信息服务提供有效途径,文章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卫星通导遥融合发展概况,剖析了当前通导遥融合面临的问题与需求,提出了基于卫星通导遥融合的实时信息服务系统的总体架构并详细介绍了三大分系统(实时感知与传输网络、数据智能处理与分析中心、实时信息应用与服务平台),最后选择应急抢险救灾和海洋监测2个典型场景进行初步应用实践探讨,验证了在试验场景中基于卫星通导遥融合的实时信息服务系统具备分钟级的响应效率优势,在复杂环境下具备1h内的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卫星导航 卫星遥感 通导融合 实时信息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通导遥技术在水利设施和流域监测方面的应用
10
作者 彭强 艾锟 +13 位作者 车业蒙 王岩 肖学勇 于海龙 陈禹男 刘林元 吴祖平 黄言军 李号彩 万海欣 段瑞永 喻敏华 吴建抗 杨春 《卫星应用》 2024年第9期62-69,共8页
卫星通信、导航、遥感(简称通导遥)在水利设施和流域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支撑水利建设、防洪减灾、水资源开发、管理和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在“十四五”期间,水资源和水利设施监测应用示范等项目成果初现,但实际监测应用... 卫星通信、导航、遥感(简称通导遥)在水利设施和流域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支撑水利建设、防洪减灾、水资源开发、管理和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在“十四五”期间,水资源和水利设施监测应用示范等项目成果初现,但实际监测应用中仍然面临数据类型少、采集频次低和传输时延等问题,难以满足广域、实时、精准、综合监测等需求。文中对卫星通导遥技术在水利行业的应用进展做了梳理,分析了水利设施和流域监测面临的挑战,并结合卫星通导遥技术优势,对卫星通导遥融合应用在水利设施和流域监测领域的典型应用做了描述。最后,结合实际应用工程,对开展水利领域的通导遥融合技术应用方向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变监测 流域监测 通信 导航 遥感 通导融合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分段FFT两级快速捕获方法
11
作者 宋若宇 王振岭 +1 位作者 蔚小龙 刘亚廷 《电子技术应用》 2025年第4期106-109,共4页
通导融合信号中一体化设计的导航增强信号具有频谱资源受限和非连续播发的特点,针对对低轨卫星L频段的高动态短时突发导航增强信号,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分段FFT两级时频域二维快速捕获方法,通过两级分段相关FFT的捕获处理方式,同时获取导... 通导融合信号中一体化设计的导航增强信号具有频谱资源受限和非连续播发的特点,针对对低轨卫星L频段的高动态短时突发导航增强信号,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分段FFT两级时频域二维快速捕获方法,通过两级分段相关FFT的捕获处理方式,同时获取导航增强信号到来时刻和信号多普勒频移估计,实现低轨场景下信号快速实时捕获处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信号载噪比48 dBHz以上时,快速捕获算法可适应±40 kHz的信号多普勒频移并且可以适应短时突发的播发模式,信号多普勒估计误差控制在±80 Hz,信号到来时刻估计误差控制在±1码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导融合 高动态 短时突发 FFT 分段相关 快速捕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通信、导航.遥感在自然灾害防治中的融合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鑫 《卫星应用》 2023年第1期62-66,共5页
介绍我国卫星通信、导航、遥感在自然灾害防治中的应用现状,构建了基于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卫星通信、导航、遥感的融合应用架构,在此架构下探索自然灾害防治中的融合应用场景。
关键词 卫星应用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通导融合 自然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在空间定位的概念框架与服务
13
作者 蔚保国 贾浩男 +3 位作者 黄璐 盛传贞 张京奎 李爽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0-150,共11页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时空信息服务面临复杂场景的信号覆盖性难题,无法解决“无处不在”的泛在时空服务需求。为此,开展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信号的室内外无缝导航定位技术研究和系统研制,实现泛在空间定位服务非常必要。本文首...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时空信息服务面临复杂场景的信号覆盖性难题,无法解决“无处不在”的泛在时空服务需求。为此,开展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信号的室内外无缝导航定位技术研究和系统研制,实现泛在空间定位服务非常必要。本文首先定义了“地上/室外定位+地下/室内定位+云上定位”的泛在空间定位体系概念,提出了泛在空间定位体系架构、信号信息架构、应用服务架构,给出了体系关键技术、应用服务类型、应用模式,构建了泛在空间定位试验网络,开展了针对典型场景的地上/室外定位、地下/室内定位和云上定位性能的初步示范验证、测试结果分析与服务能力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以BDS为核心的泛在空间定位试验网络可提供泛在时空信息服务,能够将BDS导航定位服务从开阔空间全面拓展到半遮蔽及全遮蔽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在空间 网络框架 应用服务 泛在精准 通导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通导遥技术在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应用潜力与初探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菲 江威 +2 位作者 丁小辉 崔师爱 孙继鑫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369-377,共9页
基于通信、导航、遥感(简称“通导遥”)卫星平台的信息采集和传输技术在数字孪生流域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支撑数字孪生流域高效水利感知网建设、高精度数据底板更新和高保真动态仿真模拟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国内数字孪生流域研究与... 基于通信、导航、遥感(简称“通导遥”)卫星平台的信息采集和传输技术在数字孪生流域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支撑数字孪生流域高效水利感知网建设、高精度数据底板更新和高保真动态仿真模拟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国内数字孪生流域研究与建设工作已经初见成效,但水利监测网仍然面临水利数据感知要素少、频次低和传输不及时等问题,难以满足物理流域的实时监控和高保真仿真模拟的需求。首先梳理了卫星通导遥技术在水利业务中的应用进展,分析了当前数字孪生水利平台建设面临的挑战;其次,结合卫星通导遥技术优势,提出卫星通导遥融合应用的数字孪生流域框架,设计基于卫星通导遥融合的新型水利信息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空天地一体化水利感知网与宽窄带融合星地一体化水利通信网两个子系统,为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提供一体化全覆盖信息支撑;最后,结合吉林市数字孪生水库建设实践,开展了卫星通导遥融合的新型水利信息系统与数字孪生水利工程的应用初探,结果表明卫星通导遥融合应用可支撑数字孪生水库防洪“四预”实时感知和动态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流域 卫星通信 卫星导航 卫星遥感 通导融合 防洪“四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互联网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创新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周全 周柯 +1 位作者 金庆忍 帅智康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61,共20页
卫星互联网是通过卫星规模化组网,以航天、通信、网络、数据等技术为支撑的全球全域全时新型网络信息基础设施。与传统卫星网络相比,具有广覆盖、低时延、高带宽、低成本等优势。通过剖析新型电力系统在广域覆盖、抗毁顽存、垂直应用等... 卫星互联网是通过卫星规模化组网,以航天、通信、网络、数据等技术为支撑的全球全域全时新型网络信息基础设施。与传统卫星网络相比,具有广覆盖、低时延、高带宽、低成本等优势。通过剖析新型电力系统在广域覆盖、抗毁顽存、垂直应用等信息化能力建设方面的挑战,凝练高中低轨协同的卫星互联网内涵定义与能力特征,提出卫星互联网在电力规划、态势感知、巡视检修、防灾应急等业务领域赋能新型电力系统的实践路径。提出基于零信任的星地融合网络信息安全体系,为建设、运行及发展空天地全面一体、通导遥深度融合的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基础参考,进一步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互联网 新型电力系统 空天地一体 通导融合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北斗为核心的国家全球应急搜救系统思考(特邀文章)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树人 李罡 +3 位作者 来欣 宋溱 卢红洋 李林泽 《全球定位系统》 CSCD 2023年第5期1-7,共7页
应急搜救攸关国际义务、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我国人民生命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战略利益拓展,全球应急搜救保障需求现实而迫切.本文阐述了我国应急搜救体系现状,分析了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 应急搜救攸关国际义务、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我国人民生命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战略利益拓展,全球应急搜救保障需求现实而迫切.本文阐述了我国应急搜救体系现状,分析了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为核心的特色搜救技术能力.研判了我国应急搜救系统在用户体验、效能发挥、国际标准方面的不足,建议构建以北斗应急搜救服务为核心的国家全球应急搜救系统,消除痛点、堵点,实现信息融合共用,全面提升我国全球应急搜救能力.推动北斗应急搜救服务全面进入国际标准体系,为世界提供新的公共服务产品,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搜索救援 生命安全 通导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天地一体化卫星应用发展探索与思考
17
作者 常明 《卫星应用》 2024年第9期14-19,共6页
卫星应用是当今最具前景和竞争力的新质产业之一,我国在卫星应用领域已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和成果。本文聚焦天地一体化卫星应用体系建设需求,对天地一体化体系构建和技术特点进行深入分析,论述了天地一体化卫星应用的典型示范应用,并结... 卫星应用是当今最具前景和竞争力的新质产业之一,我国在卫星应用领域已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和成果。本文聚焦天地一体化卫星应用体系建设需求,对天地一体化体系构建和技术特点进行深入分析,论述了天地一体化卫星应用的典型示范应用,并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对新时期我国天地一体化卫星应用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应用 天地一体化 通导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在电信领域应用的发展思考 被引量:3
18
作者 金耀 张贺 +2 位作者 史正思 张晶晶 赵良 《信息通信技术》 2023年第5期63-69,共7页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广泛地应用于通信领域的时间同步、融合定位及应急通信等方面,对构建天地一体化的定位、导航、授时及通信(Positioning,Navigation,Timing and Communication,PNTC)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围绕北斗和新通信技术,...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广泛地应用于通信领域的时间同步、融合定位及应急通信等方面,对构建天地一体化的定位、导航、授时及通信(Positioning,Navigation,Timing and Communication,PNTC)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围绕北斗和新通信技术,兴起了通导融合、北斗+5G及星地一体化相关技术研究。然而,当前研究主要聚焦于融合定位及北斗授时等某个方面,关于北斗在电信领域的系统化研究较少。针对此,文章梳理北斗在电信领域的产品研发、基础设施建设及标准化研究等方面的进展,研究北斗定位、授时及短报文服务在电信行业的应用场景,探讨北斗在电信领域应用的挑战和问题,最后对未来北斗与通信网络的深度融合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5G PNTC 通导融合 时间同步 融合定位 北斗短报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冲调制的共频带定位系统抗远近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昌良 吴华兵 武建锋 《宇航计测技术》 CSCD 2023年第3期91-96,共6页
在共频带定位系统中由于远近效应的影响,近场强定位信号可能对远场弱定位信号形成压制干扰,导致远场信号无法被捕获,进而影响系统的定位精度。针对该系统存在的远近效应问题,本研究利用脉冲调制法对其进行抑制。首先,分析了远近效应产... 在共频带定位系统中由于远近效应的影响,近场强定位信号可能对远场弱定位信号形成压制干扰,导致远场信号无法被捕获,进而影响系统的定位精度。针对该系统存在的远近效应问题,本研究利用脉冲调制法对其进行抑制。首先,分析了远近效应产生的原因;其次,对脉冲调制的关键参数占空比和脉冲图案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设计得到了一种适用于本系统的脉冲调制方案;最后,从理论和仿真两方面对所设计的脉冲调制方案进行性能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经过脉冲调制后,受到远近效应影响的弱信号被捕获的概率大幅提升;同时,在强弱信号功率比为40dB以内时,使用脉冲调制技术可以有效的改善弱信号捕获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频带定位系统 脉冲信号 远近效应 通导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宽带信号高灵敏度接收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广辉 蔚保国 +3 位作者 赵军 鲍亚川 杨梦焕 于雪岗 《全球定位系统》 CSCD 2023年第4期30-36,共7页
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FCC)规定的超宽带(ultra wide band,UWB)信号功率谱密度不大于–41.3 dBm/MHz,这就限制了UWB信号的发射功率.为了提升有限功率条件下UWB信号接收机的接收灵敏度,延长UWB信号测距... 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FCC)规定的超宽带(ultra wide band,UWB)信号功率谱密度不大于–41.3 dBm/MHz,这就限制了UWB信号的发射功率.为了提升有限功率条件下UWB信号接收机的接收灵敏度,延长UWB信号测距距离,设计了一种长相干积分算法来提升接收信号处理增益,并对IEEE 802.15.4协议中划分的两种UWB信号体制,即高频脉冲(high frequency pulse,HRP) UWB和低频脉冲(low frequency pulse,LRP) UWB分别进行了长相干积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长相干积分对HRP UWB信号的积分增益更加明显,而对LRP UWB信号的增益效果有限,基于仿真结果对通导一体化UWB信号体制设计提供了参考以及设计改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UWB) 长相干积分 信号设计 高灵敏度接收 通导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