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气通滞汤联合温胆汤加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尹虹祥 陈琦 《河南中医》 2015年第10期2387-2389,共3页
目的:观察补气通滞汤联合温胆汤加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3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补气通滞汤联合温胆汤加减。比较两组治... 目的:观察补气通滞汤联合温胆汤加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3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补气通滞汤联合温胆汤加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Barthel自理能力指数(BI)变化差异,记录其格拉斯哥预后(GOS)分级情况,分析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β(1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等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及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BI则显著提升,且治疗组各指标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1L-1β、TNF-α及Hcy等炎性因子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GOS分级优良率为7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通滞汤联合温胆汤可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补气通滞汤 温胆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早期溶栓脑梗死患者联合补气通滞汤及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炎性因子的动态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曹善盖 《新中医》 CAS 2015年第8期38-39,共2页
目的:观察超早期溶栓脑梗死患者联合补气通滞汤及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炎性因子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106例行超早期溶栓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均为53例,观察组采取补气通滞汤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照组... 目的:观察超早期溶栓脑梗死患者联合补气通滞汤及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炎性因子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106例行超早期溶栓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均为53例,观察组采取补气通滞汤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采取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炎性因子改变。结果:治疗后2组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显著较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早期溶栓脑梗死患者联合补气通滞汤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效果显著,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超早期溶栓 补气通滞汤 血必净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通滞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81例
3
作者 陈忠伟 程玲香 《江西中医药》 2009年第5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清热通滞汤 慢性前列腺炎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滞汤配合通液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21例观察
4
作者 湛群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2年第3期194-194,共1页
目的:观察通滞汤配合通液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4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用通滞汤配合通液术治疗,对照组20例用通液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5%、对照组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的:观察通滞汤配合通液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4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用通滞汤配合通液术治疗,对照组20例用通液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5%、对照组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滞汤配合通液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疗效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 通滞汤 液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幽导滞汤对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杨贝贝 杨秋敏 《药品评价》 2024年第11期1414-1417,共4页
目的 观察通幽导滞汤对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研究对象为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6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收治的98例食管癌患者,应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其分别列为常规组和中药组,各49例。... 目的 观察通幽导滞汤对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研究对象为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6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收治的98例食管癌患者,应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其分别列为常规组和中药组,各49例。所有患者均行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常规组术后实施常规营养支持,中药组采用通幽导滞汤辅助治疗,治疗结束后开展为期半年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结果 治疗后,中药组胃泌素(GAS)、胃动素(MLT)、胃蛋白酶Ⅰ(PGⅠ)/胃蛋白酶Ⅱ(PGⅡ)指标均高于常规组(均P<0.05);中药组体重指数(BMI)、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转铁蛋白(TRF)指标均高于常规组(均P<0.05);中药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指标均高于常规组,而CD8^(+)低于常规组(均P<0.05);中药组的功能状态评分(KPS)、生活质量评分(QOL-C30)均高于常规组,体力状态评分(PS)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通幽导滞汤能避免食管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对稳定机体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并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幽导 营养状态 免疫功能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脾通滞汤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52例
6
作者 黄明河 陈晓蓉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175-176,共2页
[目的]观察理脾通滞汤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CFC)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CFC患者采用理脾通滞汤治疗,并与用麻仁软胶囊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3%,治愈率19.23%;对照组总有效率80.39%,治愈率11.76%。2组间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理脾通滞汤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CFC)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CFC患者采用理脾通滞汤治疗,并与用麻仁软胶囊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3%,治愈率19.23%;对照组总有效率80.39%,治愈率11.76%。2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脾通滞汤能改善患者肠道功能,对CFC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理脾通滞汤 麻仁软胶囊
原文传递
通幽导滞汤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胃肠动力和分泌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刘磊 丁昊旻 +2 位作者 于庆生 郭彬彬 彭辉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17期2194-2198,共5页
目的探讨通幽导滞汤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胃肠动力和分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行食管癌根治术,术后均予镇痛、经鼻肠管注入肠内营养液等治疗,观察组术后1~5 d加用通幽导滞汤肠内... 目的探讨通幽导滞汤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胃肠动力和分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行食管癌根治术,术后均予镇痛、经鼻肠管注入肠内营养液等治疗,观察组术后1~5 d加用通幽导滞汤肠内滴注,疗程为5 d。比较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以及术前1 d、术后3 d、7 d血浆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生长抑素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恢复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胃动素水平在术后3 d最低,术后7 d升高;生长抑素水平在术后3 d最高,术后7 d降低;血管活性肠肽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两组术前1 d胃动素、生长抑素、血管活性肠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 d、7 d,观察组的胃动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术后3 d,观察组的生长抑素、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但术后7 d,观察组的生长抑素、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术后早期给予通幽导滞汤肠内滴注能够促进食管癌患者胃肠运动和分泌功能的恢复,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导消 食管癌术后 胃肠动力 胃肠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湿通滞汤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立茵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9年第12期2303-2303,2327,共2页
目的观察利湿通滞汤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前列腺炎(C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6例C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在NIH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CPSI)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9.7%,高于... 目的观察利湿通滞汤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前列腺炎(C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6例C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在NIH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CPSI)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9.7%,高于对照组的70.3%(P<0.05);两组治疗前后NIH—CPSI评分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在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利湿通滞汤是治疗湿热瘀滞型CP的有效方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湿通滞汤 湿热瘀 慢性前列腺炎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通腑导滞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廖莉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第5期824-825,共2页
目的观察通腑导滞汤治疗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西医非手术方法常规处理加用通腑导滞汤,对照组仅采用西医非手术方法常规处理。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总体疗效、肛门排气时间、症状缓解... 目的观察通腑导滞汤治疗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西医非手术方法常规处理加用通腑导滞汤,对照组仅采用西医非手术方法常规处理。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总体疗效、肛门排气时间、症状缓解情况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手术后炎性肠梗阻的患者尽早给予中药通腑导滞汤内服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炎性肠梗阻 腑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通滞助孕汤治疗输卵管堵塞不孕40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淑玲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7期558-558,共1页
关键词 输卵管堵塞不孕 活血化瘀 助孕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滞助孕汤治疗输卵管堵塞患者疗效观察
11
作者 田海珍 《甘肃科技》 2017年第24期131-132,共2页
观察通滞助孕汤治疗输卵管堵塞患者的疗效。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月甘肃省泾川县中医医院收治的输卵管堵塞患者112例,并随机划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6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在此基础上加用通滞助孕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 观察通滞助孕汤治疗输卵管堵塞患者的疗效。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月甘肃省泾川县中医医院收治的输卵管堵塞患者112例,并随机划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6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在此基础上加用通滞助孕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妊娠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94.64%较对照组的76.79%高(P<0.05);治疗组妊娠成功率75.00%较对照组的51.79%高(P<0.05)。在输卵管堵塞患者治疗中应用通滞助孕汤,可有效疏通输卵管,并提高妊娠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孕 输卵管堵塞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滞活络颗粒冲剂治疗后天性眼肌麻痹35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瞿闻雷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330-330,332,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对后天性眼肌麻痹的治疗效果。[方法]后天性眼外肌麻痹患者26例为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35例为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内服通滞活络中药颗粒剂。[结果]观察组中治愈26例,占74%,好转8例,占23%,无效1例,占3%。对照... [目的]探讨中医药对后天性眼肌麻痹的治疗效果。[方法]后天性眼外肌麻痹患者26例为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35例为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内服通滞活络中药颗粒剂。[结果]观察组中治愈26例,占74%,好转8例,占23%,无效1例,占3%。对照组中治愈5例,占19%,好转13例,占50%,无效8例,占31%。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通滞活络汤能促使麻痹眼外肌功能的恢复,中西医结合更能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肌麻痹 中药颗粒冲剂 活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滞抗纤汤治疗肝硬化腹水100例临床疗效评价
13
作者 张艳霞 赵振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2期240-242,共3页
观察通滞抗纤汤治疗血瘀水停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护肝及支持治疗基础上加服螺内酯及呋塞米,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护肝及支持治疗基础上加服通滞抗纤汤... 观察通滞抗纤汤治疗血瘀水停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护肝及支持治疗基础上加服螺内酯及呋塞米,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护肝及支持治疗基础上加服通滞抗纤汤。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记录腹围、体重、24h尿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改善患者腹胀、乏力、纳差、肝区不适症状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腹围、体重、24h尿量变化明显。结论:通滞抗纤汤治疗血瘀水停型肝硬化腹水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腹水量,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纤 肝硬化腹水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50例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宥霖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5期127-128,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肠梗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给予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比...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肠梗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给予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通气与通便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3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通便时间、通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肠梗阻的临床治疗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理想,恢复通气与通便时间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中西医治疗 奥曲肽 消阻通滞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