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223-3p在高糖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中的靶基因预测及相关通路分析
1
作者 秦建宁 韩洋 +2 位作者 谭瑶 虞乐天 屈顺林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947-954,共8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途径探究miR-223-3p在高糖环境下对H9c2细胞的影响,并结合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其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旨在分子层面上发掘新的治疗靶点,探究miR-223-3p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在高糖培养的H9c2细胞中分...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途径探究miR-223-3p在高糖环境下对H9c2细胞的影响,并结合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其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旨在分子层面上发掘新的治疗靶点,探究miR-223-3p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在高糖培养的H9c2细胞中分别转染miR-223-3p的抑制物及对照物,RT-qPCR检测两组细胞中miR-223-3p的表达差异;通过高通量测序对差异mRNA进行检测;用TopGO软件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DESeq2软件(v1.16.1)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对检测结果的差异基因与miR-223-3p靶基因数据库共分析,预测miR-223-3p靶基因,并用RT-qPCR检测验证其表达变化。[结果]高糖处理的H9c2细胞活性明显降低,转录组测序结果提示对照组和miR-223-3p抑制剂组间的基因表达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预测靶基因集显著富集于G蛋白偶联受体活性、甘油基乙醚单加氧酶活性、细胞阴离子稳态和氯离子稳态等方面。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基因主要涉及TNF信号通路和IL-17信号通路。此外,它们还与1型糖尿病、细胞色素P450对外源性药物的代谢作用等相关疾病和生理过程有关。靶基因预测提示miR-223-3p可能与Cxcl10、Creb3l3、Mmp3和Bcl3等的表达变化有关。[结论]在高糖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中miR-223-3p及其下游靶基因的预测可能为糖尿病心肌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对于揭示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miR-223-3p H9C2细胞 高通量测序 GO功能富集分析 KEGG通路富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基因通路富集法探索上皮性卵巢癌多药耐药相关生物学通路及功能性SNP位点 被引量:4
2
作者 蔡祖艾 王琪 +2 位作者 张玮 李力 尹富强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27-132,共6页
目的借助生物信息学工具探索上皮性卵巢癌多药耐药相关的生物学通路及SNP位点。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的GSE13813芯片数据中筛选出初次术后经铂类和紫杉醇类联合化疗的73例患者,其中22例为化疗耐药,51例为化疗敏感。采用PLINK软件进... 目的借助生物信息学工具探索上皮性卵巢癌多药耐药相关的生物学通路及SNP位点。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的GSE13813芯片数据中筛选出初次术后经铂类和紫杉醇类联合化疗的73例患者,其中22例为化疗耐药,51例为化疗敏感。采用PLINK软件进行等位基因关联检验分析,对差异表达的SNP位点(P<0.05)采用WebGestalt在线工具和DAVID进行基因通路富集分析,并筛选与上皮性卵巢癌多药耐药相关的共同通路。利用SciMiner工具检索上皮性卵巢癌多药耐药研究相关基因,并用上述方法进行通路分析以交叉验证。最后对通路涉及的SNP及其连锁位点采用Snpfunc网站进行功能预计。结果敏感组和耐药组共有4 978个差异表达的SNP位点。通路分析显示黏附分子、钙离子信号和ErbB信号途径与上皮性卵巢癌多药耐药相关。其中ErbB信号在文献挖掘通路分析中得到交叉验证。11个连锁SNP可通过异常剪接、编码非同义氨基酸等方式改变基因功能,从而影响通路在上皮性卵巢癌联合化疗中的作用。结论通过基因通路富集方法找到3个与上皮性卵巢癌多药耐药相关的通路及一批可能影响通路的功能性SNP位点。检测这些位点有助于预测上皮性卵巢癌联合化疗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上皮性卵巢癌 多药耐药 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芯片 基因通路富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关键基因及通路的筛选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璐茜 陈志博 +1 位作者 郑晓露 张扬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12期1-4,8,F0003,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帕金森病患者与健康人基因芯片数据,寻找差异基因及其关键通路。方法利用GEO数据库中高通量基因芯片数据库筛选出帕金森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的芯片。采用GO基因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出帕金森病的特征基因簇和通路,... 目的通过分析帕金森病患者与健康人基因芯片数据,寻找差异基因及其关键通路。方法利用GEO数据库中高通量基因芯片数据库筛选出帕金森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的芯片。采用GO基因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出帕金森病的特征基因簇和通路,并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可视化分析。结果筛选出15个差异基因及7个关键节点蛋白。经差异基因分析后,发现神经丝、网格蛋白包被组装及多巴胺受体信号通路富集程度最高。结论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帕金森病的遗传学背景,在基因层面为帕金森病的诊断学标志与精准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差异基因 通路富集分析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路和网络方法对重度抑郁症和阿尔茨海默症易感基因的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樊婷 王举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6-312,共7页
目的运用通路富集和网络分析的方法揭示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和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的共病生物过程和异常通路,预测潜在风险基因。方法对MDD或AD易感基因进行通路和网络分析,构建主要重叠通路... 目的运用通路富集和网络分析的方法揭示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和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的共病生物过程和异常通路,预测潜在风险基因。方法对MDD或AD易感基因进行通路和网络分析,构建主要重叠通路的串话网络,通过提取MDD和AD特异性蛋白质相互作用子网络,确定与这两种疾病相关的潜在风险基因。结果研究得到255个MDD易感基因和587个AD易感基因以及46个共享基因。通过分析确定了48条与免疫系统、信号转导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显著性共病通路。最后分析特异性子网络,预测出5个潜在风险基因:HSP90AA1、ELAVL1、CEBPB、HSP90AB1和YBX1。结论MDD与AD共病可能是多种分子和通路的功能异常引起的,且MDD易感基因可能在共病中发挥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抑郁症 阿尔茨海默症 通路富集分析 蛋白质互作网络 风险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治疗骨关节炎过程中潜在的铁死亡关键基因的分析与验证
5
作者 李培金 韩倩 +2 位作者 王威 唐园 李照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55-2465,共11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基于铁死亡(Ferroptosis)基因探究姜黄素治疗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c,OA)的分子机制,为骨关节炎的诊疗和新药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基因综合表达数据(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检索,下载姜黄素治疗骨...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基于铁死亡(Ferroptosis)基因探究姜黄素治疗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c,OA)的分子机制,为骨关节炎的诊疗和新药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基因综合表达数据(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检索,下载姜黄素治疗骨关节炎的高通量测序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考察姜黄素治疗前后基因表达主成分的变化;通过limma算法,考察姜黄素治疗前后转录组的变化;通过基因本体论富集算法,考察姜黄素治疗前后信号通路的改变;通过GeneMANIA在线工具,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筛选枢纽基因;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体外验证姜黄素治疗对枢纽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姜黄素治疗前后,软骨细胞的转录组表达和信号通路活性发生显著改变(P<0.05);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显示,GCLC、HMOX1、FTL、FTH1和SLC7A11为铁死亡枢纽基因;亚铁离子荧光探针检测和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IL-1β显著诱导炎症并提高了软骨细胞中Fe^(2+)和ROS的累积,姜黄素治疗显著缓解了IL-1β诱导的炎症反应,并显著降低软骨细胞中Fe^(2+)和ROS的含量;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技术结果显示,姜黄素治疗显著改变了枢纽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姜黄素可能通过介导GCLC、SLC7A11基因的上调和HMOX1、FTL、FTH1基因的下调影响软骨细胞的铁死亡过程,从而对骨关节炎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铁死亡 基因表达谱 通路富集分析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氧致小鼠脑血管平滑肌功能改变的转录组学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常玮 李亚娟 +4 位作者 臧克海 李少华 刘美杰 刘峰舟 薛军辉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98-205,共8页
目的探讨小鼠脑血管平滑肌细胞(CVSMCs)在低气压缺氧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将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平原组(Sham组)和高原组(HA组),每组10只。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免疫荧光法、Western blotting观察各组... 目的探讨小鼠脑血管平滑肌细胞(CVSMCs)在低气压缺氧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将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平原组(Sham组)和高原组(HA组),每组10只。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免疫荧光法、Western blotting观察各组小鼠脑损伤以及脑血管平滑肌功能变化情况。分离培养另20只C57BL/6J小鼠的原代CVSMCs并构建细胞缺氧模型。采用RNA-seq技术对缺氧组(Hypoxia组)和常氧对照组(Control组)的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EGs)后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使用qRT-PCR对测序结果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模拟高原环境导致小鼠神经元损伤,并且这种损伤伴随脑血管平滑肌收缩功能改变;RNA-seq测序结果显示,Hypoxia组和Control组相比有511个DEGs(变化大于2倍;P<0.05),其中298个上调差异基因,213个下调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DEGs主要富集在线粒体结构功能以及糖代谢相关途径。在KEGG通路富集分析中,糖酵解/糖异生、氨基酸生物合成、RIG-I样受体信号通路较显著(P<0.05)。结论CVSMCs可通过改变能量代谢、物质代谢、信号传导等多个途径在低气压缺氧脑损伤中发挥作用。本研究为后续进一步研究CVSMCs在低气压缺氧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平滑肌细胞 低气压缺氧脑损伤 RNA-SEQ GO富集分析 KEGG通路富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GGA数据库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预后分析
7
作者 郭社卫 甄英伟 林发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15-21,共7页
目的基于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数据库(CGGA)资料分析,构建有效预测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预后的列线图模型,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从CGGA数据库获取下载全基因转录组_693(mRNAseq_693)测序数据及临床数据,应用LASSO-COX回归分... 目的基于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数据库(CGGA)资料分析,构建有效预测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预后的列线图模型,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从CGGA数据库获取下载全基因转录组_693(mRNAseq_693)测序数据及临床数据,应用LASSO-COX回归分析影响因素及相关功能基因,将患者依据风险评分划分为高风险组、低风险组,对相关基因的功能注释并进行了基因本体(GO)和信号通路富集(KEGG)分析。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以校准曲线评估列线图的性能。结果249例GBM患者中140例原发、109例复发,从23974个基因中筛选出237个基因升高(筛选标准:r/p>2且P<0.005),119个基因降低(筛选标准:r/p<0.5且P<0.005)。通过LASSOCOX降维分析筛选出9个候选基因(CPLX1、DPT、FAM225B、GNAS_AS1、GRM5、HAR1B、NGFR、RP11_403I13.4及RP11_498C9.13),并依据其相应的λ值来计算每位患者的RiskSocre评分,中位RiskSocre临界值为0.013。随着RiskSocre评分的增加,PRS、IDH突变状态、1p19q共缺失状态及9个候选基因表现出不对称分布特征。高危组复发占比、IDH野生占比、1p19q未缺失占比高于低危组(P<0.05)。Kaplan-Meier曲线表明,高危组患者的OS低于低危组患者(P<0.05)。GBM复发患者的RiskSocre评分显著增加,女性患者的RiskSocre评分略有增加;RiskSocre评分与年龄、术后放疗、术后化疗、IDH突变状态、1p19q共缺失状态、MGMTp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无相关性。GO分析表明,与RiskSocre评分最相关的生物学过程包括免疫应答,免疫应答调节和T细胞共刺激;KEGG分析表明,与RiskSocre评分最相关信号通路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包括细胞粘附分子和抗原加工和呈递。GBM患者的(1年、2年、3年、5年和9年)肿瘤复发概率可通过个体化预测模型进行估计;校准曲线中的列线图和实际观测结果显示出令人满意的重叠,表明较佳的预测准确性。结论建立列线图模型,预测GBM患者的1年、2年、3年、5年和9年生存期,可作为临床指导术后治疗的潜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数据库 基因本体分析 信号通路富集分析 列线图模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miR-22靶基因生物信息学预测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曙光 韩京军 +5 位作者 马红梅 王新根 李静 郭东 周有俭 徐胜美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7期891-894,共4页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预测人类miR-22(hsa-miR-22)的靶基因并分析其功能,为深入研究hsa-miR-22的生物学功能和调控机制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利用Pub Med检索miR-22相关文章,明确其部分已知功能及已证实的靶基因,通过miRBase获得miR...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预测人类miR-22(hsa-miR-22)的靶基因并分析其功能,为深入研究hsa-miR-22的生物学功能和调控机制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利用Pub Med检索miR-22相关文章,明确其部分已知功能及已证实的靶基因,通过miRBase获得miR-22序列和基因组特征。应用miRWalk综合数据库中4种工具对hsa-miR-22靶基因进行预测并取交集,对预测的靶基因集合结合已证实的靶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GO分析)以及KEGG生物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miR-22序列在多物种间具有一定的保守性。通过Pub Med检索获得已证实靶基因20个,miRWalk综合数据库预测的靶基因集合共194个。GO分析结果显示hsa-miR-22靶基因功能主要富集于转录调控、蛋白修饰、生物合成和形态发生等过程(P<0.01);KEGG生物通路主要富集于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黏着斑、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Erb B信号通路、m TOR信号通路以及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急性髓系白血病、胶质瘤和黑色素瘤疾病信号通路(P<0.05)。结论 hsa-miR-22的靶基因集合富集于多个生物学过程及疾病信号通路,与多种肿瘤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miR-22 微小RNA 靶基因 功能富集分析 生物通路富集分析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沪农灵芝1号”聚酮合酶特异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龚明 鲍大鹏 +1 位作者 唐传红 张劲松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F0003,共6页
对"沪农灵芝1号"(简称沪灵芝)(Ganoderma lucidum SH)等10个代表性的担子菌物种进行全基因组次级代谢物(secondary metabolite,SM)簇分析,结果显示沪灵芝聚酮合酶(polyketide synthases,PKS)的骨架基因以及SM簇的数量分别为5... 对"沪农灵芝1号"(简称沪灵芝)(Ganoderma lucidum SH)等10个代表性的担子菌物种进行全基因组次级代谢物(secondary metabolite,SM)簇分析,结果显示沪灵芝聚酮合酶(polyketide synthases,PKS)的骨架基因以及SM簇的数量分别为5和3,高于其它物种,并且都位于支架的末端。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PKS7和9的SM簇只在沪灵芝中分布;只有PKS7的SM簇(PKS7簇)的骨架基因具有完整的I型PKS功能模块;只有PKS7簇的骨架基因具有单拷贝直系同源性;PKS7簇的功能注释基因在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通路中富集。这些结果表明PKS7簇为沪灵芝特异性的SM簇,可能代表了沪灵芝抗逆性强的分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比较基因组分析 次级代谢 PKS 通路富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黄素光化学处理下贮存末期血小板miRNA的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申华 蒋保云 +7 位作者 庄云龙 盖厦 叶辉 谯铭铭 刘群 陈元锋 王玉霞 贡觉顿珠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961-966,共6页
目的分析核黄素光化学技术(VB2-PRT)处理下贮存d1和d5血小板微小RNA(miRNA)表达谱的变化,探讨贮存末期VB2-PRT处理miRNA参与调控血小板发生贮存损伤(PSL)的分子机制。方法留取无偿献血者单采血小板20人份(5 mL/份),混合摇匀,使用终浓度... 目的分析核黄素光化学技术(VB2-PRT)处理下贮存d1和d5血小板微小RNA(miRNA)表达谱的变化,探讨贮存末期VB2-PRT处理miRNA参与调控血小板发生贮存损伤(PSL)的分子机制。方法留取无偿献血者单采血小板20人份(5 mL/份),混合摇匀,使用终浓度为50μmol/L VB2和6.24 J/mL紫外线(UV)B光照处理8 min后,均分为2等份,贮存于(22±2)℃恒温血小板振荡保存箱中,分别在d1和d5取样(5 mL),采用纳米球(DNB)测序技术对血小板miRNA组测序,采用DEGseq和MA-plot分析软件筛选2组(不同贮存期)差异表达的小RNA,当2组间的血小板miRNAs表达量差异≥2倍(P<0.01)时,采用miRanda和TargetScan软件预测靶基因及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miRNA的表达以验证DNB测序结果。结果miRNA表达谱:VB2-PRT处理后贮存d5与d1血小板相比,共有590个表达量差异明显的miRNAs,其中上调255个(如miR-99b、miR-7等),下调335个(如miR-451a、miR-19b等);已知272个miRNAs中,表达上调的112个,表达下调160个;新见miRNAs序列318条。d5与d1组差异表达miRNAs靶基因呈明显富集的GO条目(term)包括细胞组分、细胞器、细胞膜等细胞成分,涉及黏附、催化、分子转换、运输、转录因子和受体活性等分子功能,涉及细胞加工、代谢、生物调节、应激等生物过程。相应的KEGG富集前10的通路中主要是分泌、糖代谢、信号转导、膜转运、翻译、环境适应等信号通路。随机挑选的6个差异表达miRNAs所做荧光定量PCR结果与测序结果均一致。结论VB2-PRT处理下贮存d5血小板miRNA表达谱较贮存d1时发生明显变化,功能预测提示这些miRNAs可能参与VB2-PRT处理下血小板发生PSL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血小板 miRNA表达谱 核黄素光化学技术 血小板贮存损伤 纳米球测序 靶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靶基因信号通路富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分析的鱼腥草毒性作用机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洁 郑小松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47-1055,共9页
目的采用网络毒理学的方法预测并分析鱼腥草中主要活性物质的相关毒性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比较毒物基因组学数... 目的采用网络毒理学的方法预测并分析鱼腥草中主要活性物质的相关毒性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比较毒物基因组学数据库(the comparative toxicogenomics database,CTD)筛选出鱼腥草中6种有毒活性成分,并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服务器预测有毒活性成分的靶点信息,进而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了有毒活性成分-靶点互作网络以及靶点之间的互作网络。使用DAVID(the database for annotation,visualization and integrated discovery)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分析以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得出了鱼腥草中有毒物质可能通过哪些通路对人体产生危害。结果研究结果显示,鱼腥草有毒活性成分对应的联系度最高的蛋白PTGS2、PRSS1、MAPT、SLC6A2等以及有毒活性成分可能通过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RIG-I样受体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引起过敏反应;可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还可能通过对细胞凋亡的调节引起其他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结论初步探究了鱼腥草的毒理机制,并预测了鱼腥草可能存在的毒性,并为预测中药成分的毒性以及探究毒性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网络毒理学 基因本位分析 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分析的大黄毒性作用机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洁 郑小松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34-943,共10页
目的采用网络毒理学的方法预测并分析大黄中有毒物质的相关毒性作用机制。方法将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可以查询到已知的大黄的化合物成分,与在比较毒物基因组学数据库(CTD)中查询到的大黄化合物成分的毒物信息进行比对... 目的采用网络毒理学的方法预测并分析大黄中有毒物质的相关毒性作用机制。方法将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可以查询到已知的大黄的化合物成分,与在比较毒物基因组学数据库(CTD)中查询到的大黄化合物成分的毒物信息进行比对,筛选出大黄中9种有毒成分,并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服务器等查询有毒成分的靶点信息,进而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了毒性成分-靶点互作网络以及靶点之间的互作网络,发现了其中Degree值最高的几种靶点蛋白。使用DAVID生物信息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以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出了大黄中有毒物质可能通过哪些通路对人体产生危害。结果大黄中毒性成分可能通过p53信号通路、钙离子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引起毒性;还可能通过细胞凋亡调节引起毒性及其他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结论初步探究了大黄的毒理机制,并预测了大黄可能存在的毒性,并为预测中药成分的毒性以及探究毒性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网络毒理学 基因本位分析 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ehn-Yahr分级为1期的帕金森病患者外周血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白超博 佡剑非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8年第2期69-72,共4页
目的:对Hoehn-Yahr分级为1期的帕金森病(PD)患者外周血进行基因芯片研究,分析PD患者外周血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从GEO数据库中获得Hoehn-Yahr分级为1期的PD患者外周血基因数据集GSE54536。运用GEO2R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AVID工具进行富... 目的:对Hoehn-Yahr分级为1期的帕金森病(PD)患者外周血进行基因芯片研究,分析PD患者外周血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从GEO数据库中获得Hoehn-Yahr分级为1期的PD患者外周血基因数据集GSE54536。运用GEO2R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AVID工具进行富集基因功能和通路分析。STRING数据库构建差异表达基因蛋白相互作用的网络,应用Cyto Scape软件筛选核心基因。结果:共筛选到997个差异基因,涉及细胞间信号转导、细胞分泌等生物学过程及PI3K-Akt等信号通路。c-fos、KDM6B、ESR1等为核心基因。结论:通过对Hoehn-Yahr分级为1期的PD患者外周血的基因芯片进行研究,提示PD为多种基因,多种分子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对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阐明PD患者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Hoehn—Yahr分级 差异表达基因 通路富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研究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大鼠的抗炎机制
14
作者 王智超 周永俪 闫柏刚 《中国急救医学》 2025年第2期141-149,共9页
目的评估痰热清注射液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大鼠模型的抗炎效果,并基于代谢组学探讨其潜在的抗炎机制。方法27只6~8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C组)、模型组(ARDS组)、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磷酸钠,DEX组)、小剂量痰热清组(LTRQ组)... 目的评估痰热清注射液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大鼠模型的抗炎效果,并基于代谢组学探讨其潜在的抗炎机制。方法27只6~8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C组)、模型组(ARDS组)、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磷酸钠,DEX组)、小剂量痰热清组(LTRQ组)和大剂量痰热清组(HTRQ组)。NC组在气管内推注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均行气管内推注,脂多糖(LPS)诱导构建ARDS大鼠模型。观察指标包括肺组织病理变化、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并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对肺脏组织的代谢组进行分析。结果HE染色显示,与NC组比较,ARDS组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和肺泡壁增厚显著,痰热清治疗组(LTRQ组、HTRQ组)肺组织损伤明显改善。ELISA检测显示,与NC组比较,ARDS组炎症因子TNF-α、IL-6、IL-8、IL-1β水平显著升高(P<0.05),痰热清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降低。代谢组学分析显示,痰热清治疗后,血栓素B2和乳清酸盐等与炎症相关的代谢物水平显著下调(P<0.05),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于丁酸盐代谢、组氨酸代谢等炎症相关通路。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能有效减轻ARDS大鼠肺部炎症损伤,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并通过调节关键代谢通路发挥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痰热清注射液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抗炎作用 通路富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455-5p在上皮性卵巢癌中表达研究及其靶基因功能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吕博文 钱钧 +5 位作者 王杰 钱景荣 卢莹莹 苏丽菊 杨桐树 李文辉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15-121,共7页
目的研究miR-455-5p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对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正常卵巢上皮组织与上皮性卵巢癌组织miRNA表达数据GSE83693,通过差异表达分析获得上皮性卵巢癌中miRNA差异表达数据,分... 目的研究miR-455-5p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对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正常卵巢上皮组织与上皮性卵巢癌组织miRNA表达数据GSE83693,通过差异表达分析获得上皮性卵巢癌中miRNA差异表达数据,分析miR-455-5p在正常卵巢上皮与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是否存在差异,应用qRT-PCR验证差异表达预测结果;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miR-455-5p靶基因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及GO基因功能注释,探究miR-455-5p表达失调在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结果筛选出明显差异表达miRNA 101例,34例表达上调,67例表达下调;其中miR-455-5p呈明显下调(P<0.01),差异倍数为-2.9019;qRT-PCR验证结果显示,上皮性卵巢癌细胞(SKOV-3,OVCAR-3,A2780)中miR-455-5p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卵巢上皮细胞(IOSE-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miR-455-5p调控的靶基因主要参与的通路共5个,包括有TGF-β信号通路,Hippo信号通路,ECM-受体相互作用,癌症中的转录失调通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这些通路均与肿瘤相关。GO功能注释分析结果显示上述通路中miR-455-5p调控的靶基因主要参与蛋白质磷酸化,促进细胞增殖、迁移,抑制细胞凋亡,促进上皮-间充质转化,转录调节及调控细胞周期等与肿瘤发生相关的功能。结论 miR-455-5p在上皮性卵巢癌中表达下调,miR-455-5p靶基因参与上皮性卵巢癌肿瘤相关通路与功能,与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miR-455-5p miRNA表达谱 KEGG通路富集分析 GO功能注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桑葚药理功能定位及作用机制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钟雪 李倩 +2 位作者 宋昱 王惠国 唐劲天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51,63,共7页
为了探究桑葚的药理功能及其作用机制,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桑葚中含有的化合物进行网络数据构建.利用TCMSP和PubChem平台对得到的64种化合物进行筛选,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预测靶点蛋白,应用Cytoscape软件对潜在的作用靶... 为了探究桑葚的药理功能及其作用机制,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桑葚中含有的化合物进行网络数据构建.利用TCMSP和PubChem平台对得到的64种化合物进行筛选,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预测靶点蛋白,应用Cytoscape软件对潜在的作用靶点进行网络互作分析,同时使用DAVI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功能及通路富集分析.最终得到二氢槲皮素、黄芩苷、桑黄素、杨梅酮、山奈酚5种候选化合物. 5种化合物共有71个潜在作用靶点和67条生物途径,主要涉及癌症途径(pathways in cancer);节点数最高的蛋白靶点为caspase-3,应用Schrodinger suite 2017软件进行靶蛋白分子对接,caspase-3与黄芩苷的得分最高.研究结果表明,桑葚中的这些生物途径和靶点蛋白主要与抗肿瘤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分子对接 CASPASE-3蛋白 通路富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母细胞瘤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彭倩 韩刚 +2 位作者 张志辰 宋龙飞 满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23期4073-4078,共6页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胶质母细胞瘤(GBM)的相关基因,进而探讨发病机制,为GBM临床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下载基因芯片数据集GSE4290和GSE15824,应用GEO2R筛选GBM的差异表达基因(...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胶质母细胞瘤(GBM)的相关基因,进而探讨发病机制,为GBM临床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下载基因芯片数据集GSE4290和GSE15824,应用GEO2R筛选GBM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采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分别应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和关键基因模块,筛选GBM靶基因。进一步运用ONCOMINE数据库验证临床组织样本中靶基因与GBM的关系。结果:共筛选出76个DEGs,富集分析结果显示DEGs在血管生成的正调节、抗原的呈递和处理、信号转导、调节自噬等方面存在显著富集。共挖掘出POSTN、TAGLN、CALD1、EPCAM 4个GBM靶基因,经证实均在临床GBM组织样本中存在显著上调且靶基因的上调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共挖掘出4个与GBM显著相关的靶基因,可能是未来GBM发病机制、临床诊断、治疗的重要研究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差异表达基因 蛋白相互作用网络 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 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细胞中microRNA作用机制的系统生物学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谢忠伟 李普民 王进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14期135-137,共3页
目的从系统生物学的角度探讨miRNA与乳腺癌的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应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HMEC)及乳腺癌细胞(MCF7)的转录组,建立差异表达miRNA和差异表达基因的调控关系,对差异表达miRNA调控的基因进行通路富集分... 目的从系统生物学的角度探讨miRNA与乳腺癌的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应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HMEC)及乳腺癌细胞(MCF7)的转录组,建立差异表达miRNA和差异表达基因的调控关系,对差异表达miRNA调控的基因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发现456个差异表达miRNA,其中上调表达217个,下调表达239个;发现4 56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表达2 710,下调表达1 856;建立了包含16 554个miRNA对靶基因的调控关系网络;获得由hub基因和hub miRNA构成的乳腺癌基因调控核心网络;被调控的差异基因富集于64条通路上。结论 hsa-miR-19a-3p与hsa-miR-30c-5p等hub miRNA靶向CBX5和POU2F等hub基因与乳腺癌的生成密切相关;PI3K-Akt与细胞基因粘连等通路在乳腺癌的基因调控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系统生物学 转录组测序 MIRNA 通路富集分析 基因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小管间质性肾病基因-表型关联性分析
19
作者 杨雨蒙 张颖 +3 位作者 魏敏 周雅丽 杨单植 邢国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0-326,共7页
目的:筛选肾小管间质性肾病遗传变异枢纽基因。方法:对经肾活检证实且无明确病因的24例肾小管间质性肾病患者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应用Phenolyzer数据库进行基因-表型关联评分,筛选其共有的罕见遗传变异,利用DAVID 6.8数据库进行基因功... 目的:筛选肾小管间质性肾病遗传变异枢纽基因。方法:对经肾活检证实且无明确病因的24例肾小管间质性肾病患者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应用Phenolyzer数据库进行基因-表型关联评分,筛选其共有的罕见遗传变异,利用DAVID 6.8数据库进行基因功能通路富集分析。应用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图,并使用Cytoscape中的插件cytoHubba进行可视化分析,寻找枢纽基因。应用SWISS-Pdb Viewer软件分析枢纽基因突变前后表达蛋白三级结构的变化。结果:24例中女9例,男15例,年龄18~40(26.17±8.82)岁。全外显子组测序检测出19例患者携带致病或可能致病的基因突变位点,共发现35个肾小管间质性肾病易感基因,其在TGF-β信号通路、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中富集。PPI网络和Cytoscape分析筛选出4个枢纽基因,即VCP、PRKDC、RBPJ、MYH11,且VCP基因突变造成蛋白质空间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结论:肾小管间质性肾病易感基因主要富集在离子跨膜转运的调节、蛋白质转运的调控、蛋白质磷酸化等生物过程,TGF-β信号通路、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中。VCP基因可能与肾小管间质性肾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间质性肾病 全外显子组测序 基因-表型关联 通路富集分析 蛋白质三级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F7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共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0
作者 全静雯 朱丹萍 +1 位作者 金迪 李林海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307-313,共7页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锌指蛋白7(zinc finger protein 7,ZNF7)基因及其共表达基因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GeneCards及PubMeb数据库分析ZNF7基因的已知功能;通过UALCAN网站分析ZNF7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以及...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锌指蛋白7(zinc finger protein 7,ZNF7)基因及其共表达基因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GeneCards及PubMeb数据库分析ZNF7基因的已知功能;通过UALCAN网站分析ZNF7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年龄、性别等因素对其表达的影响;通过Kaplan Meier-Plotter工具绘制ZNF7的生存曲线;利用LinkedOmics网站研究ZNF7的共表达基因,并对它们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STRING数据库分析ZNF7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及其功能。结果ZNF7可能通过转录调控发挥炎症抑制和细胞保护活性,是特定肿瘤中强大的预后标志物,但其在乳腺癌中的角色尚不明确;ZNF7高表达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低表达患者,但其表达不受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影响。GO富集结果显示,ZNF7正向共表达基因主要参与核糖核蛋白的生物合成、染色体分离、DNA复制等生物学过程,定位于细胞核,并与DNA及RNA的催化活性、解螺旋酶活性、单链DNA及mRNA结合等分子功能相关;KEGG通路富集表明,ZNF7主要涉及真核生物核糖体生物合成、剪接体、RNA转运、细胞周期、同源重组等通路。在PPI中,核因子κB激酶调节亚基γ抑制剂(inhibi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 B kinase regulatory subunit gamma,IKBKG)和氧化应激诱导生长抑制剂家族成员2(oxidative stress induced growth inhibitor family member 2,OSGIN2)分别参与细胞凋亡和分裂;核糖体蛋白S7(ribosomal protein S7,RPS7)与核糖体蛋白L8(ribosomal protein L8,RPL8)参与核糖体生物合成;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 oxidase 4,NOX4)有助于超氧化物的产生。结论ZNF7可能通过参与乳腺癌患者体内多条信号通路的网络调控,从而影响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锌指蛋白7 共表达基因 基因本体富集分析 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 蛋白-蛋白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