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速度聚束调制对顺轨干涉SAR浅海地形成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于祥祯 种劲松 +1 位作者 洪文 李泽军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42-948,共7页
通过理论推导,证明了顺轨干涉SAR对海洋成像时同普通SAR一样,存在速度聚束调制。速度聚束调制使得顺轨SAR对海洋成像时产生一种非线性映射关系,这种非线性映射关系与径向流场的方位向梯度变化以及平台到目标的斜距与平台运动速度的比值(... 通过理论推导,证明了顺轨干涉SAR对海洋成像时同普通SAR一样,存在速度聚束调制。速度聚束调制使得顺轨SAR对海洋成像时产生一种非线性映射关系,这种非线性映射关系与径向流场的方位向梯度变化以及平台到目标的斜距与平台运动速度的比值(R/V)有关。以方位向存在一定坡度的浅海地形为例,分析了速度聚束调制对顺轨干涉SAR浅海地形成像的影响。仿真结果分析表明:当径向流场在方位向上存在梯度变化时,根据梯度变化的大小和方向的不同,会使浅海地形特征在顺轨干涉SAR相位图像上产生压缩、拉伸甚至混叠等失真,且R/V越大失真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轨干涉SAR 速度聚束调制 浅海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站SAR的海面速度聚束调制机理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余颖 王小青 +1 位作者 朱敏慧 肖疆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840-2843,共4页
为了利用双站SAR对海洋进行研究,首先必须正确理解双站SAR对海面成像的调制机理。而速度聚束调制是SAR所特有的调制机理。该文推导出平飞斜视情况下双站SAR图像平面中方位向强度变化表达式,定量地描述了目标方位位置偏移量和方位向分辨... 为了利用双站SAR对海洋进行研究,首先必须正确理解双站SAR对海面成像的调制机理。而速度聚束调制是SAR所特有的调制机理。该文推导出平飞斜视情况下双站SAR图像平面中方位向强度变化表达式,定量地描述了目标方位位置偏移量和方位向分辨率的下降程度。并在线性近似条件下,求得双站SAR的线性速度聚束调制传递函数。通过仿真分析,定性地给出载机观测条件对双站SAR海浪线性成像范围大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站SAR 海面 速度聚束调制 观测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海水下地形SAR成像的速度聚束调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珂 洪峻 +1 位作者 明峰 张林涛 《信息与电子工程》 2011年第6期684-688,共5页
速度聚束调制是浅海水下地形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的关键理论,文中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从多普勒频移观点论述了速度聚束调制,然后从海浪运动观点,对速度聚束调制重新进行理论推导,指出了两种观点得到结果的异同。最后由理论推导,... 速度聚束调制是浅海水下地形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的关键理论,文中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从多普勒频移观点论述了速度聚束调制,然后从海浪运动观点,对速度聚束调制重新进行理论推导,指出了两种观点得到结果的异同。最后由理论推导,证明了雷达参数之间需要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才能保证速度聚束调制的准确性。本研究为SAR海洋遥感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海水下地形 SAR成像 速度聚束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R图像速度聚束调制的海浪反演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许荞晖 张彦敏 王运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1-121,共11页
本文首先对合成孔径雷达(SAR)海浪成像中的3种调制(倾斜调制、流体力学调制与速度聚束调制)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速度聚束调制对SAR图像的影响最为显著。另外,由于SAR图像中固有相干斑噪声的存在,较低波数范围的噪声难以滤除... 本文首先对合成孔径雷达(SAR)海浪成像中的3种调制(倾斜调制、流体力学调制与速度聚束调制)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速度聚束调制对SAR图像的影响最为显著。另外,由于SAR图像中固有相干斑噪声的存在,较低波数范围的噪声难以滤除或抑制,利用经典MPI方法反演海浪谱会造成低波数范围谱值偏大。基于此,本文借鉴经典MPI海浪谱反演算法,建立了基于速度聚束调制的海浪方位向斜率谱和有效波高的反演算法。通过将经典MPI方法、同极化调制法及本文算法等3种海浪反演方法所得有效波高与浮标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本文方法反演得到的海浪有效波高与浮标数据获得的有效波高之间的均方误差为0.79 m,为3种方法中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聚束调制 海浪反演 相干斑噪声 有效波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FS技术的全极化SAR图像海浪反演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谢涛 方贺 +2 位作者 陈伟 赵尚卓 于文金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CAS 2015年第3期259-263,共5页
从机理上对基于阴影恢复形状技术(shape from shading,SFS)全极化SAR海浪谱反演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理论论证。结果表明,利用全极化SAR图像计算方位角漂移时,实际上隐含了速度聚束调制。除方位角处于90°附近很窄范围内的情形,流体... 从机理上对基于阴影恢复形状技术(shape from shading,SFS)全极化SAR海浪谱反演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理论论证。结果表明,利用全极化SAR图像计算方位角漂移时,实际上隐含了速度聚束调制。除方位角处于90°附近很窄范围内的情形,流体动力学调制机制的影响可以忽略。通过对比不同极化模式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将HH极化图像强度应用于SFS技术公式时,比采用VV极化图像强度所得的结果精度高,特别是在方位角ψ值较大时,采用HH极化SAR图像的优势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影恢复形状技术 合成孔径雷达 海浪反演 雷达散射截面 速度聚束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运动对BiSAR海浪成像的影响
6
作者 杨永红 林明 陆南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3-616,共4页
速度聚束调制是研究BiSAR海浪成像机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海浪的轨道运动是速度聚束调制产生的根源。在平飞非等速情况下,本文以单色波为例,建立了含有轨道速度和加速度扰动的海面回波模型,推导了BiSAR海浪图像强度的表达式。当收发平台... 速度聚束调制是研究BiSAR海浪成像机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海浪的轨道运动是速度聚束调制产生的根源。在平飞非等速情况下,本文以单色波为例,建立了含有轨道速度和加速度扰动的海面回波模型,推导了BiSAR海浪图像强度的表达式。当收发平台取适当的参数时,数值计算表明BiSAR是可以对一定条件下的海浪成像,并比较了单站SAR和双站SAR海浪图像的异同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站SAR 速度聚束调制 海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面风浪SAR成像仿真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运华 于越 张彦敏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1-47,共7页
对于SAR风浪图像而言,速度聚束调制常导致图像中散射面元沿方位向产生位置交叠,从而引起强烈非线性特征,难于仿真;另外,SAR图像强度是由雷达飞行过程中多次观测所得的散射回波相干叠加获得,然而,传统SAR海浪图像仿真方法中并未考虑该相... 对于SAR风浪图像而言,速度聚束调制常导致图像中散射面元沿方位向产生位置交叠,从而引起强烈非线性特征,难于仿真;另外,SAR图像强度是由雷达飞行过程中多次观测所得的散射回波相干叠加获得,然而,传统SAR海浪图像仿真方法中并未考虑该相干叠加过程。为了解决第一个问题,文中首先应用线性滤波法对海浪运动引起的速度聚束效应进行仿真,统计方位向各像素位置处发生交叠的散射面元数目,并将各散射面元回波进行非相干叠加。针对第二个问题,本文则根据海面微波散射场时间序列的相位差近似满足高斯分布这一事实,将雷达沿方位向飞行过程中不同时刻所得的散射场引入满足高斯分布的随机相位,进而再将方位向不同时刻散射场进行相干叠加。最后通过将仿真所得SAR图像的强度分布与经验分布函数进行比较,初步检验了本文仿真方法的可行性,同时还分别分析了风速、风向、速度聚束调制等因素对仿真SAR图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浪 SAR图像 速度聚束调制 仿真 相干叠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