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术后植入功能不良预测模型的建立
1
作者 马馨 巩娇娇 王娴静 《感染、炎症、修复》 2025年第1期38-43,48,共7页
目的:建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后术后植入功能不良(PGF)的预测模型,旨在深入探讨影响PGF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初步筛选2020年1月至2024年5月期间,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科接受allo-... 目的:建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后术后植入功能不良(PGF)的预测模型,旨在深入探讨影响PGF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初步筛选2020年1月至2024年5月期间,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科接受allo-HSCT治疗的SA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258例符合条件的SA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移植后植入功能评估结果,将258例SAA患者分为植入功能不良组(PGF组,n=28)和植入功能良好组(GGF组,n=230)。比较PGF组、GGF组间一般资料及临床特征,将有差异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AA患者allo-HSCT治疗后发生PGF的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中rms程序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及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模型的实用性。结果:二元回归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移植方式为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提供者为非亲属、移植前铁蛋白上升、输注CD34+细胞数目下降及有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是SAA患者allo-HSCT治疗后发生PGF的危险因素(P<0.05)。依据列线图模型,移植方式为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提供者为非亲属、移植前铁蛋白上升、输注CD34+细胞数目下降及有CMV感染,列线图模型对应的评分也随之上升,PGF发生率增加,C-index为0.793(95%CI:0.757-0.884)。绘制ROC曲线对SAA患者allo-HSCT治疗后PGF发生的列线图的预测价值进行评估,结果显示,AUC为0.883(95%CI:0.785-0.902),特异度为83.00%,敏感度为92.20%(Z=10.536,P<0.05)。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9.020、P=0.401,提示该列线图模型预测SAA患者allo-HSCT治疗后PGF发生的区分度与一致性良好。结论:基于移植方式为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提供者为非亲属、移植前铁蛋白上升、输注CD34+细胞数目下降及有CMV感染构建的列线图,对SAA患者allo-HSCT治疗后PGF发生具有较高预测价值,可为SAA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再生障碍性贫血 术后植入功能不良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构建住院老年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预测模型
2
作者 吴瑞凯 黄思莹 +1 位作者 张媛 韩正风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2801-2816,共16页
目的:构建住院老年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预测模型,对早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识别提供依据。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4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老年患者1019例,将其按7:3比例随机分为建模队列(n = 713)... 目的:构建住院老年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预测模型,对早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识别提供依据。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4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老年患者1019例,将其按7:3比例随机分为建模队列(n = 713)和验证队列(n = 306),采用一般资料、体格检查、量表评定,MCI相关指标诊断对其进行调查。随机森林算法结果进行重要性变量排序,构建LASSO回归分析建模队列,基于logistic回归结果构建住院老年患者MCI的列线图,同时对模型进行校准,同时验证模型效益。结果:本研究MCI检出率21.6% (220/1019),男性22.5% (106/472)、女性20.8% (114/547),单因素分析得到17个差异变量,LASSO回归分析当lambda.min值为0.005607618时误差最小,对应的影响因素数目为8个,重要性排序居前8位的自变量为年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文化程度、Morse跌倒风险评分高风险、营养风险、用药种数、吸烟、职业,多因素逐步logistics回归,最终得到3个影响因素:年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文化程度(P 0.05),两组拟合优度较好,该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度。结论:基于住院老年患者MCI的影响因素构建临床预测模型,年龄增加、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受教育年限较少(3项指标)明显增加老年人发生MCI的风险。经过系列验证提示该模型的训练组和验证组均具有净收益范围,一致性和预测效能较好,为临床医务人员早期筛查MCI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住院老年患者 随机森林 LASSO回归 多因素Logistic回归 临床预测模型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输注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黄永兰 黄绍良 蔡耘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1005-1008,共4页
本研究探讨人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输注对免疫介导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骨髓造血功能及生存率的影响.采用雌性BALB/c小鼠30只,参照姚军等方法建立免疫介导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实验分模型组、MSC组及照射组。MSC组于制模后3天... 本研究探讨人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输注对免疫介导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骨髓造血功能及生存率的影响.采用雌性BALB/c小鼠30只,参照姚军等方法建立免疫介导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实验分模型组、MSC组及照射组。MSC组于制模后3天从小鼠尾静脉1次性输注人骨髓MSC1×106,观察各组小鼠外周血象变化、第28天存活率、骨髓有核细胞数量、造血集落生成和骨髓病理学特征。结果显示:于制模后第7天,模型组外周血WBC显著低于MSC组和照射组,分别为(0.65±0.05)×109/L,(2.45±0.71)×109/L,(2.30±0.33)×109/L;第10天3组均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第14天模型组血象指标仍持续降低,而MSC组及照射组血象指标开始回升,至28天3组小鼠存活率分别为18.2%、80%和100%,MSC组小鼠存活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MSC组小鼠单侧股骨有核细胞数量、造血祖细胞集落生成数量均显著高于模型组,而与照射组结果一致。结论:MSC输注可减轻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骨髓造血衰竭程度,提高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动物模型 间充质干细胞 造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油治疗造血功能障碍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疗效观察
4
作者 胡振玉 郭武印 +4 位作者 王瑞 赵淑贤 刘玉林 施新猷 娄清林 《医学信息》 1994年第4期173-175,共3页
200只BACB/C 小鼠经<sup>60</sup>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制成造血功能障碍模型,再制模型小鼠420只,分成3组,分别采用沙棘油,654—2治疗及生理盐水对照。结果,沙棘油组与654—2组比较P】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 P【0.01,... 200只BACB/C 小鼠经<sup>60</sup>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制成造血功能障碍模型,再制模型小鼠420只,分成3组,分别采用沙棘油,654—2治疗及生理盐水对照。结果,沙棘油组与654—2组比较P】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 P【0.01,证明沙棘油可改善动物模型的造血功能。临床应用沙棘油治疗31例造血功能障碍,有效率88.9%,提示沙棘油治疗造血功能障碍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油 BACB/c 小鼠 造血功能障碍模型/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危险因素及临床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5
5
作者 庄燕 张海东 +2 位作者 戴林峰 孙一凡 李童童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2-267,共6页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发生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SIMD)的危险因素并建立临床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合并低血量性休克、慢性心功能不全终...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发生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SIMD)的危险因素并建立临床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合并低血量性休克、慢性心功能不全终末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肾功能不全维持性血液透析及心肺复苏后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发生SIMD分为SIMD组和非SIMD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差异;采用向后逐步回归及LASSO回归筛选预测变量,并建立SIMD风险预测模型,采用Bootstrap 500次自抽样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使用列线图显示临床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采用Bootstrap 500次自抽样法对ROC曲线进行内部验证;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模型校准度并绘制校准曲线;采用Brier评分综合评价预测模型的区分度及校准度.绘制预测模型临床决策曲线及临床影响曲线以评价模型的临床适用度.结果 共纳入208例患者,SIMD者105例,非SIMD者103例.SIMD组氧合指数(OI)、降钙素原(PCT)、血肌酐(SCr)、脑钠肽(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明显高于非SIMD组〔OI(mmHg,1 mmHg≈0.133 kPa):258.0(176.9,357.4)比214.0(163.6,292.7),PCT(mg/L):1.48(0.39,12.24)比0.87(0.18,3.55),SCr(μmol/L):127.20(77.95,271.10)比74.90(54.70,130.30),BNP(ng/L):560(176,1594)比214(99,426),CK-MB(U/L):17.0(9.0,32.5)比11.0(4.0,16.0),均P<0.05〕.此外,两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SIMD组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明显高于非SIMD组〔分:9(6,11)比7(5,10),P<0.05〕.用向后逐步回归的方法筛选出预测变量5个(年龄、HR、SOFA评分、BNP及CK-MB);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其中3个变量(SOFA评分、BNP及CK-MB)为独立危险因素;采用LASSO回归筛选危险因素并进行交叉验证,根据最优λ值及标准误筛选出预测变量3个(SOFA评分、BNP及CK-MB),与多因素回归确定的独立危险因素一致.根据筛选的危险因素绘制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模型区分度,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AUC)=0.801〔95%可信区间(95%CI)为0.741~0.861〕;当最佳阈值为0.559时,其敏感度为61.9%,特异度为88.3%.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模型具有较好的校准度(χ^(2)=1.047,P=0.593),校准曲线原始C指数为0.801(95%CI为0.741~0.861),矫正C指数为0.784.Brier评分曲线显示,临床预测模型的Brier评分为0.179.临床决策曲线及临床影响曲线显示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度.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SIMD临床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预测能力及临床适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 脓毒症 危险因素 临床预测模型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血藤总黄酮对血虚模型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6
作者 邓家刚 梁宁 林启云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55-1056,共2页
关键词 血虚模型 模型小鼠 鸡血藤 总黄酮 造血功能 再生障碍性贫血 补血作用 豆科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受性树突状细胞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纪德香 袁利亚 +2 位作者 陈国安 戎吉平 高琳琳 《江西医药》 CAS 2008年第10期1041-1043,1027,共4页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出的耐受性树突状细胞(tDCs)输注对免疫介导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昆明小鼠30只,参照姚军等方法建立免疫介导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实验分模型组、tDCs组、照射组、正常...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出的耐受性树突状细胞(tDCs)输注对免疫介导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昆明小鼠30只,参照姚军等方法建立免疫介导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实验分模型组、tDCs组、照射组、正常组。tDCs组分别于制模后0d、3d、5d从小鼠尾静脉输注耐受性树突状细胞1×106/只,观察各组小鼠外周血象变化、濒死时(或造模28d时)骨髓有核细胞数量和骨髓病理学特征。结果模型组外周血WBC显著低于tDCs组和照射组,分别为(0.7±0.2)×109/L,(4.27±0.64)×109/L,(5.89±0.34)×109/L。tDCs组小鼠单侧股骨有核细胞数量显著高于模型组,而与照射组结果一致。结论tDCs输注可减轻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骨髓造血衰竭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动物模型 耐受性树突状细胞 造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失血性休克并内毒素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模型制备 被引量:20
8
作者 卢瑗瑗 尹文 虎晓岷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48-450,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接近临床的失血性休克合并内毒素血症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动物模型。方法预实验组取32只家兔,股动脉放血诱发休克,随后回输全部血液。血压平稳后,在腹腔注射不同计量的内毒素(LPS,各8只),观察各组动物相应时间点(1... 目的建立一种接近临床的失血性休克合并内毒素血症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动物模型。方法预实验组取32只家兔,股动脉放血诱发休克,随后回输全部血液。血压平稳后,在腹腔注射不同计量的内毒素(LPS,各8只),观察各组动物相应时间点(12、24、48h)的一般情况和死亡率。实验组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各8只)。根据预实验结果,选定休克并10μg/kgLPS损伤动物为MODS模型组,进行上述相应时间点血浆炎性递质各个器官功能检测,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股动脉放血快速回输并注射10μg/kgLPS组家兔MODS的死亡率在12、24和48h分别为12.5%、50.0%和62.5%,较符合MODS的临床表现。模型组动物在内毒素注入后12h已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24~48h各器官功能指标均出现2倍以上不同程度的升高,并伴有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升高,明显的低血氧症和高碳酸血症。病理学观察显示肺、肝、小肠等出现不同程度的实质性损伤。结论该实验较好的重现了失血性休克合并内毒素血症致MODS的诱因和临床特点,为临床实验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性的MODS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失血性休克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模型制备 家兔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6(IL-6) MODS 内毒素血症 临床实验研究 动物模型 不同程度 正常对照组 病理学检查 白细胞介素 高碳酸血症 病理学观察 腹腔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杉碱甲治疗记忆功能障碍的临床评价
9
作者 常蜀英 刘春芳 陈世铭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91-91,共1页
石杉碱甲(即福定碱),从石杉科植物中提取分离的新生物碱,是可逆性胆碱酯抑制剂,在多种动物、记忆障碍模型上证明有明显提高学习记忆的作用,对记忆的获得、巩固和再现均有良好的影响。本文采用随机双盲自身交叉临床试验设计,观察石杉碱甲... 石杉碱甲(即福定碱),从石杉科植物中提取分离的新生物碱,是可逆性胆碱酯抑制剂,在多种动物、记忆障碍模型上证明有明显提高学习记忆的作用,对记忆的获得、巩固和再现均有良好的影响。本文采用随机双盲自身交叉临床试验设计,观察石杉碱甲对31例记忆能力下降患者的疗效。结果表明口服石杉碱甲明显改善患者语词记忆功能,包括减少提醒次数(p【0.005),ΣR、LTR、LTS、CLT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杉碱甲 记忆功能障碍 记忆障碍模型 记忆能力 福定碱 临床试验设计 石杉科 自身交叉 随机双盲 抑制中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造血功能停滞1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简和 杨尧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37-437,共1页
关键词 急性造血功能停滞 病因 临床分析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儿童 再生障碍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效抗凝血类灭鼠剂中毒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的风险预测模型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婷 冯丹 +2 位作者 严苹 熊大利 李晓明 《西部医学》 2022年第10期1470-1476,共7页
目的探讨长效抗凝血类灭鼠剂(LAARs)中毒后的临床特征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建立凝血功能障碍风险预测模型,预测LAARs中毒后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风险,以指导临床诊疗。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21年5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临床诊断为LA... 目的探讨长效抗凝血类灭鼠剂(LAARs)中毒后的临床特征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建立凝血功能障碍风险预测模型,预测LAARs中毒后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风险,以指导临床诊疗。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21年5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临床诊断为LAARs中毒的患者100例,根据入院时有无凝血功能障碍分为凝血功能障碍(56例)组和无凝血功能障碍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指标、治疗措施,选出具有统计学意义或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变量,进一步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以建立LAARs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的风险预测模型。结果96例中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的潜伏期为(8.94±4.37)d,出血症状以血尿最多共32例,实验室检查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值明显低于参考值;抗凝血治疗3 d后,PT、APTT、TT、纤维蛋白原(FIB)、INR值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值较治疗前升高。凝血功能障碍组NEU-R%、SCR、CRP、cTNT、PT、APTT、FIB、INR、输新鲜冰冻血浆量等指标较无凝血功能障碍组高,凝血因子Ⅱ、Ⅶ、Ⅸ、Ⅹ、PTA、Hb值较无凝血功能障碍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AARs中毒后潜伏期较长,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全身不同组织器官出血,以血尿最常见;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PT、APTT明显延长,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活性降低;使用维生素K1治疗有效。用5-折交叉验证考察3个多因素Logistic回模型的备选方案,最终选定预测精度最高的模型,其中包含鼠药类型、CRP、SCR、NEU-R%、WBC、VK1剂量、用药天数等7个变量,进一步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对该模型中各变量对于凝血功能障碍风险预测的重要性进行排序,排序结果为CRP>NEU-R%>用药天数>WBC>VK1剂量>SCR>鼠药类型(P<0.05)。结论被选中的预测精度最高的模型中包含鼠药类型、CRP、SCR、NEU-R%、WBC、VK1剂量、用药天数等7个变量,其中CRP值是LAARs中毒凝血功能障碍风险预测模型中最重要的预测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效抗凝血类灭鼠剂 凝血功能障碍 临床特征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造血功能停滞5例临床分析
12
作者 罗忠叁 《广西医学》 CAS 2003年第5期790-790,共1页
关键词 急性造血功能停滞 临床分析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鉴别诊断 临床特点 药物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雷公藤煎剂相关急性造血功能停滞1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敏光 张立明 《中国乡村医药》 2010年第11期47-48,共2页
急性造血功能停滞也称再生障碍危象,可由多种原因引起,血中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减少,或三种血细胞减少。现已知该病除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外,也可见于其他溶血性贫血,如自身免疫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也... 急性造血功能停滞也称再生障碍危象,可由多种原因引起,血中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减少,或三种血细胞减少。现已知该病除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外,也可见于其他溶血性贫血,如自身免疫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也可见于非溶血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淋巴瘤等,还可发生于血液病以外的疾病。有些药物也可引起再生障碍危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造血功能停滞 雷公藤煎剂 临床分析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再生障碍危象 自身免疫性贫血 红细胞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生血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志慧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7年第5期267-268,共2页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因多种原因引发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导致机体内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感染、贫血、发热等,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出血及感染反复发生,加重贫血症状,使该疾病转化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危及患...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因多种原因引发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导致机体内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感染、贫血、发热等,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出血及感染反复发生,加重贫血症状,使该疾病转化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危及患者生命。目前,临床治疗本病西医首选雄激素类药物,并常与免疫抑制剂类药物联合使用,但因免疫抑制剂药物的大量及长时间使用,致毒副作用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临床治疗 临床观察 生血汤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激素类药物 免疫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神经病谱系障碍转基因小鼠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莉 王秋菊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8-261,共4页
听神经病谱系障碍(auditory neuropathy spectrumdisorder,ANSD堤一种具有特殊临床表现的听功能障碍疾病,其主要表现为时域听觉处理能力的下降,外毛细胞功能不受影响。听力学表现包括:反映内毛细胞及听觉传导通路功能的听性脑干反... 听神经病谱系障碍(auditory neuropathy spectrumdisorder,ANSD堤一种具有特殊临床表现的听功能障碍疾病,其主要表现为时域听觉处理能力的下降,外毛细胞功能不受影响。听力学表现包括:反映内毛细胞及听觉传导通路功能的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严重异常甚至缺失,主要反映外毛细胞功能的诱发性耳声发射(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EOAE)正常或基本正常,言语识别率相对于纯音听阈不成比例地下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系障碍 听神经病 转基因小鼠模型 诱发性耳声发射 特殊临床表现 听性脑干反应 细胞功能 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护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孟令珂 宁晓明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8年第16期143-143,共1页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系多种病因引起的红骨髓总容量减少、造血功能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综合性病征。加强对再障的治疗护理,至关重要。现结合个人体会介绍如下。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临床护理 造血功能衰竭 全血细胞减少 主要表现 红骨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自体造血“红宝”的临床效果
17
作者 何兴伟 《医疗保健器具》 2008年第5期56-57,共2页
据社会调查,人群中贫血体虚、血液病(白血病、地贫、再障、药品性、血小扳减少性、缺铁性、不明原因贫血、失血过多、病后体虚、营养不良、孕产妇贫血、老年衰老性贫血等)相当普遍,时刻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口服人造血基... 据社会调查,人群中贫血体虚、血液病(白血病、地贫、再障、药品性、血小扳减少性、缺铁性、不明原因贫血、失血过多、病后体虚、营养不良、孕产妇贫血、老年衰老性贫血等)相当普遍,时刻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口服人造血基础剂“红宝”当天吸收见效,10天一疗程,服约800ml自体造出优质的鲜血约400ml左右,在临床试验中对造血功能障碍及血液病者也能够自体造血,且能有效造出血色素(Hb)、血小扳(Pc)、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细胞存活时间更长。可免除昂贵的输血费用和血源紧张及感染的危险,有效提高了治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造血 临床效果 红宝 口服 造血功能障碍 细胞存活时间 病后体虚 社会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复方生血汤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研究
18
作者 张晓莉 董金永 《中国民间疗法》 2014年第2期39-40,共2页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 AA)简称再障,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罕有自愈者,一旦确诊,应积极治疗.2004~2010年,我们采用自拟复方生血汤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 积极治疗 生血汤 临床研究 复方 自拟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中有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军 刘革修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6-478,共3页
关键词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贫血治疗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造血干细胞移植 难治性血液病 临床疗效 治疗方案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瘫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江 陈刚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34-1136,共3页
脑性瘫痪(脑瘫)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运动性残疾,且终生存在。主要临床表现为运动功能缺陷,姿势异常.同时还常合并语言障碍、智力发育迟缓、感知觉、行为和情感异常、癫痫及学习困难等症状。发达国家脑瘫的患病率为2‰-3‰,我国0—... 脑性瘫痪(脑瘫)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运动性残疾,且终生存在。主要临床表现为运动功能缺陷,姿势异常.同时还常合并语言障碍、智力发育迟缓、感知觉、行为和情感异常、癫痫及学习困难等症状。发达国家脑瘫的患病率为2‰-3‰,我国0—6岁脑瘫患儿有31万,患病率1.86‰,患者以每年4.6万的速度递增。遗憾的是我们对于小儿脑瘫的发病机制至今不甚明了,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患儿 动物模型 智力发育迟缓 儿童时期 脑性瘫痪 功能缺陷 临床表现 语言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