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六亚甲基胍对异育银鲫造血器官坏死症的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俞军 孙琪 +4 位作者 王会聪 蒋新益 胡鲲 杨先乐 黄保华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55,共7页
分别采用腹腔注射含鲤疱疹病毒Ⅱ型(Cyprinid herpesvirusⅡ,Cy HV-2)的组织浆和患病鱼直接感染的方法进行人工感染实验,并对实验鱼发病组织病毒DNA进行巢式PCR检测,将扩增产物进行测序比对,研究聚六亚甲基胍(Polyhexamethylene guanide... 分别采用腹腔注射含鲤疱疹病毒Ⅱ型(Cyprinid herpesvirusⅡ,Cy HV-2)的组织浆和患病鱼直接感染的方法进行人工感染实验,并对实验鱼发病组织病毒DNA进行巢式PCR检测,将扩增产物进行测序比对,研究聚六亚甲基胍(Polyhexamethylene guanide,PHMG)对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感染鲫造血器官坏死症(Crucian Carp Hematopoietic Necrosis)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两种人工感染的方法出现相似的感染症状,但后者感染周期相对较短;实验毒株与Gen Bank中已报道的Cy HV-2毒株的DNA解旋酶基因具有高度同源性(99.0%),该毒株与JSSY、YC110907等Cy HV-2其他病毒株属同一分支。药物预防实验表明:当PHMG浓度≥0.5 m L/m3时,保护率可达60%以上,对该病有显著抑制作用。治疗实验表明,药物对感染3 d后的鲫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当PHMG浓度≥0.75 m L/m3时,保护率达63.33%以上,对该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当PHMG浓度≥2.5 m L/m3时,对感染5 d后的鲫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保护率达63.33%以上。低浓度的药物治疗效果虽不显著,但可延长病鱼的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疱疹病毒Ⅱ型 聚六亚甲基胍 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造血器官坏死症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本溪虹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症病毒(IHNV)的初步研究 (摘要) 被引量:6
2
作者 赵志壮 牛鲁祺 《鲑鳟渔业》 1991年第1期59-59,共1页
1990年4月,辽宁省本溪市虹鳟鱼种场的虹鳟稚鱼爆发大规模疾病,患鱼长约2.5cm,体重约0.2克,以体侧肌肉线状出血为典型特征,死亡率近100%.取病鱼组织处理后接种于冷水性鱼细胞,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CPE).按照Reed Muench两氏法在96孔板的C... 1990年4月,辽宁省本溪市虹鳟鱼种场的虹鳟稚鱼爆发大规模疾病,患鱼长约2.5cm,体重约0.2克,以体侧肌肉线状出血为典型特征,死亡率近100%.取病鱼组织处理后接种于冷水性鱼细胞,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CPE).按照Reed Muench两氏法在96孔板的CHSE细胞中,测定细胞培养物的病毒滴度,最高达到10^(6.3)T CID50/0.1ml.感染病毒的细胞用1%营养琼脂糖履盖后可形成0.5~1.5mm的蚀斑.经理化特性和生物学特性测定表明,分离出的病毒对氯仿敏感,不耐热、不耐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鳟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症病毒 中国本溪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症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守湖 范玉锋 +4 位作者 高欣 李宝玉 吴鹏程 胡永浩 柳纪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7-42,共6页
【目的】克隆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症病毒(IHNV)G基因,构建其重组腺病毒载体,为IHN预防及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RT-PCR和PCR技术扩增IHNV G基因,将G基因插入到腺病毒穿梭载体中,再用带有目的基因的腺病毒载体与骨架载体在大肠... 【目的】克隆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症病毒(IHNV)G基因,构建其重组腺病毒载体,为IHN预防及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RT-PCR和PCR技术扩增IHNV G基因,将G基因插入到腺病毒穿梭载体中,再用带有目的基因的腺病毒载体与骨架载体在大肠杆菌BJ5183中同源重组,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通过PCR扩增及SalⅠ和XhoⅠ双酶切鉴定,经PacⅠ酶切后转染HEK-293细胞进行包装,获得带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腺病毒,通过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来监控重组腺病毒,用Western-blot法检测糖蛋白的表达,并测定重组腺病毒的TCID_(50)。【结果】成功克隆出IHNVG基因,其长度为1 533bp。成功构建了IHNV G蛋白重组腺病毒载体。GFP监测显示,重组腺病毒转染成功。重组腺病毒能在HEK-293细胞中表达出分子质量约58ku的产物,与预期相符,其TCID_(50)达到1.0×10^(10.4)mL^(-1)。【结论】成功构建了带有IHNVG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重组腺病毒能高效表达,滴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症 G基因 腺病毒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糖蛋白抗血清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朱旭 兰文升 +3 位作者 刘荭 高隆英 杜鹃 陈孝煊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2-117,共6页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从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NV)感染的细胞悬液克隆病毒的糖蛋白基因,将其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CWori,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通过发酵大肠杆菌制备病毒糖...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从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NV)感染的细胞悬液克隆病毒的糖蛋白基因,将其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CWori,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通过发酵大肠杆菌制备病毒糖蛋白。经SDS-PAGE分析,诱导表达的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使用Ni-NTA亲和层析柱在变性条件下进行纯化并透析复性,最终得到了较高纯度的可溶性糖蛋白,分子量约为57kDa。Western-blot分析结果显示,所表达的蛋白能够被IHNV病毒制备的兔抗IHNV血清识别。用复性后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抗血清,ELISA显示抗体效价可达1∶64000。经制备的抗血清可以作为一抗建立ELISA检测方法,用于检测细胞悬液的病毒粒子,将抗血清稀释到1∶16000仍能与IHNV全病毒发生反应。本研究利用重组的IHNV糖蛋白成功制备了高效价的抗血清,并能够与IHNV全病毒发生特异性结合,为IHNV免疫学检测方法建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症病毒 糖蛋白 原核表达 抗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疱疹病毒Ⅱ型TaqMan 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8
5
作者 周勇 曾令兵 +2 位作者 张辉 范玉顶 徐进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07-613,共7页
针对鲤疱疹病毒Ⅱ型(Cyprinid herpesvirus 2,CyHV-2)DNA解旋酶基因编码区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出长度为1 446 bp的基因编码区片段,克隆到pMD19T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经PCR鉴定与测序分析确认正确后,以10倍梯度稀释重组... 针对鲤疱疹病毒Ⅱ型(Cyprinid herpesvirus 2,CyHV-2)DNA解旋酶基因编码区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出长度为1 446 bp的基因编码区片段,克隆到pMD19T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经PCR鉴定与测序分析确认正确后,以10倍梯度稀释重组质粒,作为标准模板进行TaqMan real-time PCR扩增,制作标准曲线,建立了鲤疱疹病毒Ⅱ型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检测结果显示,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2)达到0.999 1,斜率为-3.412;对初始模板定量检测的范围为1×101~1×107copies/μL;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特异性地检测出鲤疱疹病毒Ⅱ型,而对大鲵虹彩病毒(GSIV)、锦鲤疱疹病毒(KHV)以及空白对照无检测信号。取江苏射阳和宝应两地疑似患病鲫组织核酸作为模板进行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反应体系中的病毒量分别为6.89×104copies/μL和3.02×102copies/μL。本研究建立的鲤疱疹病毒Ⅱ型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对因鲤疱疹病毒Ⅱ感染引起的养殖鲫造血器官坏死症的诊断与病毒病原定量检测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器官坏死症 鲤疱疹病毒Ⅱ型 TAQMAN REAL-TIME PCR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虹鳟IHNV-B病毒血清型测定
6
作者 赵志壮 《水产学杂志》 CAS 1994年第2期94-95,共2页
虹鳟IHNV-B病毒血清型测定赵志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1990年在我国本溪虹鳟鱼场患病鱼苗中分离出一株弹状病毒,对其进行了理化特性、生物学特性测定,并进行了电子显微镜观察,鉴于该病毒与已报道的IH... 虹鳟IHNV-B病毒血清型测定赵志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1990年在我国本溪虹鳟鱼场患病鱼苗中分离出一株弹状病毒,对其进行了理化特性、生物学特性测定,并进行了电子显微镜观察,鉴于该病毒与已报道的IHN病毒在形态、特性及流行病学上的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鳟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症病毒 中国本溪株 血清型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六亚甲基胍对异育银鲫鳃出血病药效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赵亮 邹益东 +2 位作者 胡鲲 杨先乐 黄保华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6-100,共5页
通过PCR检测及序列对比分析,确诊江苏海丰农场两塘口内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所患疾病为鲤疱疹病毒Ⅱ型(Cyprinid herpesvirusⅡ,Cy HV-2)引发的鲫造血器官坏死症(Crucian CarpHematopoietic Necrosis),而后分别每10 d使... 通过PCR检测及序列对比分析,确诊江苏海丰农场两塘口内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所患疾病为鲤疱疹病毒Ⅱ型(Cyprinid herpesvirusⅡ,Cy HV-2)引发的鲫造血器官坏死症(Crucian CarpHematopoietic Necrosis),而后分别每10 d使用0.5 m L/m^3和0.75 m L/m^3聚六亚甲基胍(Polyhexamethylene guanide,PHMG)泼洒治疗,并定期采样,利用Real Time PCR测定样品中病毒表达量。结果显示:该病毒(DF2015)Cy HV-2的DNA解旋酶基因序列长为316 bp,与绝大多数病毒株有较近的亲缘关系(99%),但与病毒株ST-J1和H.Fukuda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63%)。与其余病毒株等有较近的亲缘关系(99%);治疗近2个月后,两塘的病毒相对表达量均呈下降趋势,且具有显著差异性,但0.75 m L/m^3治疗塘病毒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降低,治疗效果相对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六亚甲基胍 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造血器官坏死症 实时荧光定量PCR 鲤疱疹病毒Ⅱ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虹鳟鱼常见病的防治
8
作者 毛叔良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1998年第11期28-28,共1页
生产实践证明,当饲养的虹鳟鱼出现活动能力减弱,游泳乏力,常避开水流在池壁或排水口附近缓慢独游,或静卧池底;体色不同于正常鱼,颜色发黑、发白或部分发白;摄食量降低等,这些症状往往是鱼病的潜伏期的外部表现,应及时诊断治疗。其常见病有:
关键词 虹鳟鱼 胰脏死症 造血器官坏死症 败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