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1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算法审计的现实困境、逻辑框架与实现路径
1
作者 薛丽达 钱莹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6,共9页
立足当下对算法风险治理的迫切需求,如何建立算法审计的逻辑框架发挥审计作用、利用算法审计缓解算法风险成为目前应当解决的问题。算法审计如今面临信息披露风险、制度框架不健全、理论基础薄弱、审计人员不足四大现实困境。基于此,算... 立足当下对算法风险治理的迫切需求,如何建立算法审计的逻辑框架发挥审计作用、利用算法审计缓解算法风险成为目前应当解决的问题。算法审计如今面临信息披露风险、制度框架不健全、理论基础薄弱、审计人员不足四大现实困境。基于此,算法审计框架应围绕算法审计目标、依据以及原则建立,从算法审计与不同审计手段有效联结、不同审计主体人员互动以及法律与审计协同治理三个角度为算法审计提供保障。由此拓展数智时代算法审计的研究,并为算法风险治理手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审计 算法风险 逻辑框架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演进历程、逻辑框架与实践反思
2
作者 于佳秋 《新疆农垦经济》 2025年第3期32-38,共7页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应对耕地分布碎片化、生态用地退化、空间布局无序化、建设用地低效化等多种问题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文章对浙江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经验做法进行调研和分析,提出浙江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虽...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应对耕地分布碎片化、生态用地退化、空间布局无序化、建设用地低效化等多种问题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文章对浙江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经验做法进行调研和分析,提出浙江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虽然走在全国前列,但仍然存在整治思维“工程化”、利益协调复杂、生态与经济平衡难等问题。综合2024年《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指南(试行)》与学界观点,文章认为坚持系统思维、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分区域整治并且多渠道完善资金配套,能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提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逻辑框架 实践反思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理论进展、逻辑框架与关键问题
3
作者 何继新 邱佳美 侯宇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40-55,102,共17页
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早已进入官方话语体系,但学术界对其内涵界定与深入解读至今仍尚付阙如,更鲜有立足我国基层社会治理场域。在系统梳理和总结归纳国内外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理论依据与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参酌架构了以... 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早已进入官方话语体系,但学术界对其内涵界定与深入解读至今仍尚付阙如,更鲜有立足我国基层社会治理场域。在系统梳理和总结归纳国内外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理论依据与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参酌架构了以外部情境与理论支持、评价过程与测量模型、服务场景与实践机制、治理目标与治理绩效为要素品相的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全链条逻辑框架,聚焦分析了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未来发展中应重点关注的转变传统供给模式、实现数智赋能驱动、完善供需空间结构、破解法理制度梗阻关键问题,为中国式基本公共服务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较为清晰的理论轮廓支撑和实践发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可及性 理论进展 逻辑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审计促进共同富裕的逻辑框架——基于“免疫系统论”视角
4
作者 郑泽杰 《河北企业》 2025年第2期52-55,共4页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但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存在多重阻碍。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的“免疫系统”。为充分发挥国家审计效能,从预防、揭示、抵御三个方面对国家审计促进共同富裕的逻辑框架进行...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但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存在多重阻碍。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的“免疫系统”。为充分发挥国家审计效能,从预防、揭示、抵御三个方面对国家审计促进共同富裕的逻辑框架进行了研究。预防功能体现在提前预警不利于共同富裕的风险隐患,通过审计整改和威慑作用防患于未然。揭示功能体现在通过不同类型的审计业务深入揭示共同富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其重回正轨。抵御功能体现在通过审计结果公布、违法违规问题移送、推动规章制度健全等形式抵御共同富裕实践中问题的重复出现。为提升对于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国家审计需要坚持党的领导、推动科技强审、加强研究型审计、强化审计信息公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共同富裕 免疫系统论 逻辑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逻辑框架法的EOD项目设计与要点解析
5
作者 卢静 罗荣昌 张钦 《环境保护》 2025年第1期43-47,共5页
EOD模式为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提供了一种系统化、项目化的解决方案,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有机融合。本研究旨在系统梳理逻辑框架法的理论基础,并深入探讨其在EOD项目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与实施路径。运用逻辑框... EOD模式为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提供了一种系统化、项目化的解决方案,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有机融合。本研究旨在系统梳理逻辑框架法的理论基础,并深入探讨其在EOD项目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与实施路径。运用逻辑框架法,基于政府、实施主体、金融机构、社会公众等主要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角色分析,以项目拟解决的问题和目标为导向,构建EOD项目的目标体系,制定具体的实施行动方案,并从要素保障、资金平衡、市场分析等多个维度出发,明确项目的最优投入产出方案,为EOD项目的科学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引。研究结果表明,逻辑框架法作为一种科学且结构化的项目设计工具,能有效提升EOD项目设计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聚焦项目实施的核心关键点,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清晰路径与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OD 逻辑框架 项目设计 生态环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数字治理:逻辑框架、风险情景与优化策略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峥 常含笑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4年第8期1-6,共6页
城市数字治理是数字技术嵌入,重塑城市治理体系,强化城市治理能力的过程。作为一个理论与政策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命题,研究城市数字治理问题不仅要考虑其自身蕴含的学理逻辑,也要能够反映国情现实并体现政策导向。通过构建“目标—行动—... 城市数字治理是数字技术嵌入,重塑城市治理体系,强化城市治理能力的过程。作为一个理论与政策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命题,研究城市数字治理问题不仅要考虑其自身蕴含的学理逻辑,也要能够反映国情现实并体现政策导向。通过构建“目标—行动—保障”的城市数字治理逻辑框架,分析城市数字治理存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数字技术偏见”风险、组织实施领域的“数字技术依赖”风险和行为规范领域的“数字技术滥用”风险,提出统筹“总量”与“结构”、“工具”与“人为”、“法治”与“伦理”,提升城市数字治理的服务水平、协同水平和规范水平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数字治理 “目标—行动—保障”逻辑框架 风险情景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逻辑框架、成效问题与实施路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武光 《中国物价》 2024年第4期119-123,共5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混合所有制改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取得了重大突破和显著成效。聚焦新时代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点问题,从逻辑框架、成效问题与实施路径三个方面展开全面分析。改革涉及混合所有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企业两个层次,包括正向混... 党的十八大以来,混合所有制改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取得了重大突破和显著成效。聚焦新时代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点问题,从逻辑框架、成效问题与实施路径三个方面展开全面分析。改革涉及混合所有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企业两个层次,包括正向混合和反向混合两种方式,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方法。重构企业资本结构是新时代国有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关键内容,改革实施的路径包括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改制上市、兼并重组等,而在监管体制方面则进一步突显资本监管职能。实践证明,新时代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发展,特别是在提升经营绩效、推动科技创新、提高资本管理效率等方面作用明显。未来应进一步扩大改革范围,更加关注反向混合的实施,深入推进由混到改的机制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混合所有制改革 逻辑框架 实施路径 成效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场景理论的城市历史空间更新逻辑框架与介入路径
8
作者 刘建军 何沁 +1 位作者 徐雅冰 刘恺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8-44,共7页
当前我国城市历史空间更新呈现空间同质化开发、产业单一、原有居民流失等问题,亟待寻求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文章通过阐述场景理论的产生及应用价值,梳理城市历史空间更新中存在的矛盾,构建基于场景理论的城市历史空间更新逻辑框架。... 当前我国城市历史空间更新呈现空间同质化开发、产业单一、原有居民流失等问题,亟待寻求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文章通过阐述场景理论的产生及应用价值,梳理城市历史空间更新中存在的矛盾,构建基于场景理论的城市历史空间更新逻辑框架。基于介入本质、介入核心、介入关键形成对文化空间、经济空间和社会空间的介入内涵解析,提出文化基因推进场所建设、蜂鸣效应促进消费互动、价值认同增强多元治理以及虚拟现实回嵌历史时空的城市历史空间重构介入路径,以期拓展城市历史空间理论的研究视角,为我国城市更新实践提供科学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理论 城市历史空间 更新 逻辑框架 介入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逻辑框架和发展策略
9
作者 黄和亮 陈伟林 谢怡安 《林草政策研究》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文中从对生产力概念认识的历史变迁出发分析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进而梳理林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理论框架,认为在林业新质生产力逻辑框架中,包含林业人才、林业科技创新和应用、林业管理制度与政策、林业生产效率与管理效率等基本要素,且... 文中从对生产力概念认识的历史变迁出发分析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进而梳理林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理论框架,认为在林业新质生产力逻辑框架中,包含林业人才、林业科技创新和应用、林业管理制度与政策、林业生产效率与管理效率等基本要素,且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林业技术和管理的创新,从而明显提高林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推进形成林业新质生产力的策略:1)持续推进森林生态系统基础研究,提升森林生态系统功能;2)利用现代生物基因技术推进关键种苗技术研发与应用;3)加强林业生产装备智能化、低碳化研发与应用;4)加快前沿技术创新应用,赋能林业现代化管理;5)加强富有竞争力的林业生产组织培育和林业新业态培育;6)持续推进林业人才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和草原 新质生产力 理论内涵 逻辑框架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产品供应链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框架及实现路径
10
作者 张建军 王敏 《交通与港航》 2024年第2期30-36,共7页
畜产品供应链作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其高质量发展是支撑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高质量发展理论,围绕绿色发展、经济增效、社会带动三个维度,构建了以绿色发展为基础、经济增效为核心、社会带动为支撑的互促共融的畜产品... 畜产品供应链作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其高质量发展是支撑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高质量发展理论,围绕绿色发展、经济增效、社会带动三个维度,构建了以绿色发展为基础、经济增效为核心、社会带动为支撑的互促共融的畜产品供应链高质量发展逻辑框架。深度分析了绿色发展、经济增效以及社会带动包含的要素及其内在逻辑关系,提出了畜产品供应链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包括:推动畜产品供应链全链条绿色转型,使绿色成为畜产品供应链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构建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健全畜牧业产业链,实现畜产品供应链横向拓宽、纵向延伸;保障畜产品供给和安全、提升畜产品品牌竞争力、带动牧民就业增收,促进城乡一体发展,增强畜产品供应链社会带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产品供应链 逻辑框架 绿色发展 高质量发展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计算赋能个性化教学:逻辑框架、问题解构与多元重塑 被引量:6
11
作者 余淑珍 单俊豪 闫寒冰 《现代远距离教育》 CSSCI 2024年第2期53-61,共9页
大规模个性化教学的实现以理解学习者差异为前提,这种差异包含认知差异,也显著体现在情感维度。智能技术支持下,对学习者认知的智能识别与干预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长期以来对情感的关照却处于缺位状态,影响了个性化教学的全面... 大规模个性化教学的实现以理解学习者差异为前提,这种差异包含认知差异,也显著体现在情感维度。智能技术支持下,对学习者认知的智能识别与干预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长期以来对情感的关照却处于缺位状态,影响了个性化教学的全面开展。情感计算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一个子集,是促进教育个性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然而,情感计算应用于教育场景的现实困境并未消解,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明晰实践路径。为此,文章立足于情感计算赋能个性化教学的逻辑框架,分析情感计算赋能个性化教学的可能性与应用场景。在以上应用场景和需求驱动下,从情感计算研究现状出发剖析其在赋能个性化教学面临的问题。最后,针对上述问题,从前沿技术支持情感精准建模、轻量化信号采集设备开发、情境导向助力优质数据集建立、持续迭代优化深度学习算法、多阶段多模态推进融合技术创新以及基于多元主体诉求完善智能情感服务等维度提出实现情感计算赋能个性化教学的实践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计算 个性化教学 情绪识别 多模态 逻辑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智慧应急发展研究:理论回溯、逻辑框架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2
12
作者 付美佳 胡峰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0-227,共8页
智慧应急顺应新时期发展和智能化趋势,依靠科学技术手段为推进应急管理事业现代化及创新应急管理模式提供了延展空间。梳理和归总我国智慧应急理论研究,回溯智慧应急的内涵概况、存在问题、特性表征、需求分析等内容,分别从研究空间、... 智慧应急顺应新时期发展和智能化趋势,依靠科学技术手段为推进应急管理事业现代化及创新应急管理模式提供了延展空间。梳理和归总我国智慧应急理论研究,回溯智慧应急的内涵概况、存在问题、特性表征、需求分析等内容,分别从研究空间、研究维度与研究视角三个层面明晰智慧应急研究的尚待开凿、挖掘之处。提出以外部情境与理论支撑、应急理念与应急模式、技术工具与平台载体、应急目标与应急能力等为内容要素的智慧应急发展研究逻辑框架。从实践层面归结我国智慧应急演变趋势特征,进而提出推进智慧应急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为实现中国式应急管理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应急 智慧化 理论回溯 逻辑框架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水四定”的概念内涵、逻辑框架与实践体系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何铠 丁志宏 +1 位作者 刘海瑞 郭亚梅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4年第3期1-6,18,共7页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要求、推进水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基于研究与工作实践,分析了“四水四定”的基本概念,阐释了“四水四定”的深刻内涵,凝练了“四水四定”的逻辑框架,架构了“四水四定”...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要求、推进水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基于研究与工作实践,分析了“四水四定”的基本概念,阐释了“四水四定”的深刻内涵,凝练了“四水四定”的逻辑框架,架构了“四水四定”的实践体系,提出了“四水四定”的判断原则,以期为有关方面更好地开展“四水四定”管理实践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安全 节水优先 最大刚性约束 “四水四定” 概念内涵 逻辑框架 实践体系 判断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课程开发的理念导向、逻辑框架和实践向度:来自IB课程的启示
14
作者 王晶莹 杜蕾 +1 位作者 干沈成 盖立春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29,共14页
国际文凭组织的跨学科IB课程将学生个体特质作为课程开发基石,通过学科特性的独立与融合促进学生的学习本质理解,设计递进与拓展的主题探究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和高阶思维发展。IB课程在开发过程中围绕概念驱动的跨学科主题构建课程情境... 国际文凭组织的跨学科IB课程将学生个体特质作为课程开发基石,通过学科特性的独立与融合促进学生的学习本质理解,设计递进与拓展的主题探究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和高阶思维发展。IB课程在开发过程中围绕概念驱动的跨学科主题构建课程情境,采用“探究-行动-反思”为线索脉络的多轮迭代教学模式,利用多模态资源支持全球范围的协同知识创生。为强化跨学科课程开发在实践中的持续性发展,IB课程在教师培育上注重课程开发者的跨学科素养,课程质量监测依托多层次、动态发展的评价体系,管理制度上提倡分布式领导力下的群体协作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课程开发 IB课程 理念导向 逻辑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融合视角下乡村民宿助力乡村振兴的逻辑框架与机制路径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亚军 余正勇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11期1674-1681,共8页
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全面振兴行动推进的必然趋势。乡村民宿作为城乡融合产业有助于推进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和重塑新型城乡关系。以城乡融合视角切入,结合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构建乡村民宿助力乡村振兴的逻辑框架。结果表明:(1)乡村民... 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全面振兴行动推进的必然趋势。乡村民宿作为城乡融合产业有助于推进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和重塑新型城乡关系。以城乡融合视角切入,结合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构建乡村民宿助力乡村振兴的逻辑框架。结果表明:(1)乡村民宿作为城乡融合产业,通过协调内外既驱动在地化发展激活乡村内源动力,又承接城乡互动强化乡村外源动力,协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践;(2)结合典型案例的验证分析,发现乡村民宿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乡村资源分散、主体单一、空间混乱及城乡融合受限等问题;(3)围绕多重要素整合、组织结构更新、功能关系重构和系统协同作用等多层次内容构建了城乡融合背景下乡村民宿助力乡村振兴的机制路径,有助于为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和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及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乡村民宿 乡村振兴 逻辑框架 城乡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逻辑框架、难点阻点与制度构建
16
作者 魏广成 孔祥智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24,共11页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全国集体经济组织在运行机制、分配方式、决策制度等方面仍普遍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这些问题并未因农村集...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全国集体经济组织在运行机制、分配方式、决策制度等方面仍普遍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这些问题并未因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的完成而得到解决。在产权理论与契约理论的基础上,从管理、机制与制度三个视角展开分析,总结出新时期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逻辑框架、三重阻滞、重点方向与制度构建”的逻辑框架,并指出新时期仍需以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市场化改革、构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现代企业制度作为重点任务。因此,应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市场化改革、构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现代企业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逻辑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特殊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逻辑框架探究
17
作者 王辉 谢长法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29,共8页
特殊职业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环节,中等特殊职业教育是残疾学生实现生涯发展的主要教育阶段和途径。基于逻辑原点、逻辑结构和逻辑路向对中等特殊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进行逻辑框架探析。以认知逻辑、技术逻辑和文化逻辑... 特殊职业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环节,中等特殊职业教育是残疾学生实现生涯发展的主要教育阶段和途径。基于逻辑原点、逻辑结构和逻辑路向对中等特殊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进行逻辑框架探析。以认知逻辑、技术逻辑和文化逻辑作为逻辑原点,反映学习者技能习得的认知逻辑,课程本体的技术逻辑以及课程蕴含的文化逻辑。在逻辑结构上设计宏观架构、中观模块和微观项目,用以反映培养目标的一般价值。通过解析逻辑路向在国家层面指导形成教材文本、实施标准和政策支持,地方层面协调组织实施所需资源、探索残疾学生就业模式,学校层面形成基于校本的课程组织实施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特殊职业教育 课程体系 逻辑框架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机构开展研究型审计的逻辑框架及工作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鄢璐 《中国内部审计》 2024年第9期31-39,共9页
本文立足金融机构内部审计的功能定位,从研究型审计的宏观性、本质性、多维性、创新性特征分析入手,阐述了研究型审计在金融机构内部审计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论证了研究型审计从审计技术发展理念、审计工作主线、审计作业模式等维度与内... 本文立足金融机构内部审计的功能定位,从研究型审计的宏观性、本质性、多维性、创新性特征分析入手,阐述了研究型审计在金融机构内部审计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论证了研究型审计从审计技术发展理念、审计工作主线、审计作业模式等维度与内部审计工作逻辑具有高度契合性;建立了作用于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环境,通过审计管理、审计项目等实现对审计工作的全面覆盖的金融机构研究型审计逻辑框架和工作机制,并结合金融机构内部审计工作实际探索了可以开展的实务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机构 内部审计 研究型审计 逻辑框架 工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用·能用·好用:善治模式下村庄规划的动力机制与逻辑框架——以江苏实用性村庄规划为例
19
作者 夏季 朱之浩 +2 位作者 杨晨 吕倩 陶德凯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23,共12页
从物质空间环境改善转向空间管控与治理的村庄规划,愈发凸显其乡村治理的空间政策属性。从乡村善治内涵解读出发,指出在乡村多主体作用下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空间治理思维。厘清了新时期治理导向下村庄规划转向“实用性”的三重动力机制:... 从物质空间环境改善转向空间管控与治理的村庄规划,愈发凸显其乡村治理的空间政策属性。从乡村善治内涵解读出发,指出在乡村多主体作用下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空间治理思维。厘清了新时期治理导向下村庄规划转向“实用性”的三重动力机制:城乡发展方式转型机制、战略规划实施加速机制、要素资源再分配的平衡机制。以江苏省实用性村庄规划实践为实证案例,围绕乡村场域内规划管理部门、乡村精英及村两委、新村民等若干村庄主体,构建善治导向的“管用、能用、好用”实用性村庄规划框架体系。按照村庄规划编制与实施进程中多元主体的定位与特征,及其在特定时空情境下的博弈与互动,诠释了实用性村庄规划基于不同主体关系的法治、德治和自治的深层逻辑,即规划管理主体以落实上位规划刚性传导、空间资源管控和弹性预控为手段,以管用凸显规划法治思维;乡村精英依托资金、技术、人脉等资源来完善村庄公共服务和引导乡村产业发展,以能用体现规划德治思维;村民则以读懂规划为前提,引导村民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推动规划落实,以好用彰显其自治逻辑,进而以乡村空间的“善治”逻辑映射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制度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用性村庄规划 乡村善治 空间治理 动力机制 逻辑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逻辑框架法的废弃煤矿酸性废水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决策分析
20
作者 潘显威 王刘文 +2 位作者 杨胜辉 田要广 李海 《西部资源》 2024年第1期30-32,共3页
为分析废弃煤矿酸性废水治理的可行性,以某煤矿酸性废水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决策为例,采用逻辑框架法构建了逻辑框架结构、得出各目标层次分析表,认为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效益,对区域绿色协调发展、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其... 为分析废弃煤矿酸性废水治理的可行性,以某煤矿酸性废水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决策为例,采用逻辑框架法构建了逻辑框架结构、得出各目标层次分析表,认为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效益,对区域绿色协调发展、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其他类似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决策方法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煤矿 酸性废水 鱼洞河 逻辑框架 决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